腾讯视频 内容合作:小学语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1:20:17

2010“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观摩体会

随感 2010-05-18 01:48:30 阅读340 评论0   字号: 订阅

       4月23日—4月26日,来到杭州的我们,无暇领略这曾经让人流连忘返的"人间天堂",而直接来到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步入学术的殿堂,在这里领略名师风采,或大气磅礴或幽默风趣或激情高昂或智慧灵动或朴实无华或诗意洒脱或行云流水无的风范无不让人赏心悦目;在这里感受优课荟萃,课堂上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知识储备,对教材深度地挖掘,对课堂生成资源独到的把握以及课堂驾驭的娴熟无不让人震撼;在这里聆听见解独特、观点鲜明的报告,无不让人耳目一新,我们像在接受一次灵魂的洗礼。只想把记录着《“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的听课本置于案头,用大师智慧的话语来升华自己的体验,用名师的精神来激发自己的激情,用专家的方法来引领我们的课堂。功成于志,业精于勤,把收获到的知识变为一种思想和理念不断学习,携一身尘土去,拮一份智慧回,带一丝反思来。本次大赛的主题是“关心学生才人文,儿童课堂堪称优质课堂;高效低耗最精彩,生本课堂也是低碳课堂”.

比对课堂,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出来的学生,他们有知识,但没灵魂;有技术,但没精神;有智力,但没情怀。儿童触摸不到生活的脉搏,倾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没有生命的气息,没有成长的欢乐,阅读教学效率也不高。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课堂有以学生为本吗?有以学生为主体吗?对于在课堂内需要体验的知识和孩子们一起经历学习的过程吗?课堂上的方法、策略是出在需要时、学生急于点拨处,还是为了听课老师的需求,为了方法而方法,为了策略而策略呢?是不是用老师的理解代替了学生的理解呢?就语文课堂而言,我们是否注重了学生过程性的感知,学生情感的体验?学生思想的水到渠成?还是强硬的把一两个放置全文而皆准的词语急于从老师的口中抛给了学生了呢?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学生就没有课堂,课堂以生为本,以人为本。”这就是“生本课堂”的真谛。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正如帕克·帕尔默说:“一切教育教学的终极指向,不是技术,而是人的心灵。”“人”,是教师,是文本,是编者,是作者,是学生。学生是根本,是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生本”。“心灵”,当指向于生命层面。 “千课”有“千面”,课课呈现教师的生命色彩,绽放文本的生命莲花,凸显作者的生命轨迹,体现编者的生命意图。这一切都是为了教学的根本——学生的生命发展。尊重、呵护、促动、唤醒、激励、点燃学生的生命言说、言语的热情、梦想和激情,告诉他们文字的精妙,人性的美好。让他们体会母语的精彩、博大与精深,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在母语的世界里引纳倾吐、感悟积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自由快乐成长。让他们沐浴灵府,丰赡精神,拔节生命,成为一个个语言人,精神人,语文人,诗人……这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活力所在。  

    儿童是学习者,“生本课堂”的本质意义就是学生能做的,教师绝不越俎代庖;在教学的范畴里,教师该做的应当是大胆放手,“引而不发”,精心营造课堂氛围,利用巧妙的引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学习与探究。遇到学情的“不确定性”时,利用对话层层铺设,千方百计地启发,呵护住他们一丝学习的心火,分步引入,把教学中的突发情况转化为“教学机智”,让学生随着老师的深入而深入,春雨润物,幼苗拔节有声,花开有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生本课堂的理念可以为我们的课堂增添源头活水,为我们的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语文的根,深深地扎入生活的土壤;它的叶,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它的花,绽放出诗意的笑颜;它的果,是智慧和灵性的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