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手机游戏助手签到:任仲平在路上--传媒--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50:23
任仲平在路上
张研农
 
2010年09月03日09:0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2008年8月27日,互联网上有个帖子,题目是《任仲平是谁?》:
“经常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他的文章,感觉风格和行文都比较特殊,而且在文段的标题上也是别出心裁。往往在重要时刻都有他的文章出现,他是谁?有知道的吗?”
几天后,一位网友做了回答:《“任仲平”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前两天人民日报发表署名任仲平文章《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文章饱含深情、气势磅礴,转载无数。平素不读人民日报,对这位作者陌生得很,还以为和任仲夷先生有什么关系。上网查了一番,才知道“任仲平”原来不是一个人。
任仲平是谁?任仲平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网友问答中出现的这个名字,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常常在一些重要时刻,对一些重要话题发表评论,文章很多,但关于“他”的信息却很少。
“任仲平”,其实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全文4600字。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以“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任仲平”为名刊发评论。
15年来,“任仲平”同志风雨兼程,写出55篇评论。“他”是一群人的新闻理想,是一张报纸的社会责任。而任仲平创作进入有规模、有机制、有更广泛影响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2003年5月22日,我们党的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对任仲平文章《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作出重要批示:
这篇文章观点鲜明,论述透彻,文字清新。体现了《人民日报》在政论方面的优势。望再接再厉,让“任仲平”这一优势“品牌”发挥更大的作用。
“观点鲜明,论述透彻,文字清新”,这就成为任仲平的标准。以总书记的要求为遵循,任仲平写作进入新境界。不仅数量上有了显著的增加,写作机制也渐渐定型成熟,可以概括为“七八条枪,七上八下,七嘴八舌”。
“七八条枪”,指的是一种组织架构。“任仲平”成员来自全报社,有社领导,有部主任,有资深记者、编辑,也有入社不久的年轻人。大家各有专长,平时各忙各的,任务一召唤,便跨部门选人组合,落实领军人,项目负责制,小组出初稿,集体来统稿。紧张作业,完成便散。所以任仲平不是一个人的产物,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像获得总书记批示的《筑起我们新的长城》一稿,有来自6个部门9位同志参加。《论三贴近》一稿,有7个部门13位同志参加。
“七上八下”,指的是一种工作态度。精心、精致、精当;一稿、二稿、三稿,最终定稿。其间必经若干反复,以至推倒重来,直到所有人都觉得“还行”。成稿时,往往已脱胎换骨。比如,《筑起我们新的长城》,改了9稿,结构多次调整,段落再三修改,文字反复斟酌,题目也是到了第六稿时才改定的。获得2007年度中国新闻奖的《走好全国一盘棋》,写了近两年,初稿4万多字,改了14稿。获得2006年度中国新闻奖的《长征,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改了11稿。
“七嘴八舌”,指的是一种民主风气。在“任仲平”内部,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即便对社长、总编辑发表的意见,都可以表示不同看法。这样做,有时是为了文章框架,有时是为了主要观点,有时只是为了一个字词或标点的用法。实在统一不了,甚至会通过“票决”的方法来定夺。
任仲平品牌,15年铸就。15年间,6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得到新闻界同行和专家的认可;多次获得中央领导的表扬,被认为是人民日报政论优势的集中体现;还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每一篇刊发后都能接到很多读者来信,有的地方还在广播中全文播送,网上转载颇多。
任仲平文章为什么能得到领导、同行、读者的厚爱?恐怕有两个原因,一是它发表在党中央机关报,四五千字以上的特殊规格,写一个时段的重大主题。重要阵地,重量级块头,重大题材,形成了任仲平的分量之重。二是任仲平文章不仅在文字表达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更因其关注现实、贴近时代的思想性,为读者厚爱。如果手中无利矢,心中无靶子,不明指向,不知所云,再精美的文字也打动不了人。
作为一种形式新颖的长篇新闻评论,任仲平的独特追求,似可以概括为“大国大党大报”。这三“大”,是党报评论应当持有的基调——
大国给予我们大视野。千年文化积累,百年现代化求索,30年改革开放进程,跌宕起伏的中国发展命运,错综复杂的中国具体国情,需要我们在看问题时观其实质、寻其根源。
大党要求我们有大胸怀。我们眼中所有,不仅是7000多万共产党员的伟大事业,更是作为执政党的天下情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需要我们在论述时有开阔的视野、包容的姿态。
大报赋予我们大责任。无边岁月眼前过,时代风云一纸间,需要我们在落笔时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对照这样的理想,15年来,任仲平同志与时代同行,在岁月的长河里留下点滴足迹,也激励新的探索。继续前行,我们还要在选题策划上更好地扣紧时代脉搏,在论述上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在文风上不断改进创新。
每一篇任仲平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番艰辛,都有一种收获。15年来,“任仲平”与国家共命运、与人民心连心,见证不凡历程,记录发展轨迹,这是党报工作者的光荣,也是新闻从业者的幸运;这是人民日报事业的继往开来,也是人才成长的生动课堂。面对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时代要求,面对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面对来自读者的热情期待,我们深切地认识到肩上的责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感受到超越和进步的压力。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社长)
(《 新闻战线 》2009年第3期)
 
(责任编辑:程惠芬)
',1)">

相关专题
·任仲平文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