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面容图片:《内经图》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09:08
第一章  内经图集
《内经图》,又名《内景图》,为北宗气功、小周天功法、百日筑基之秘要。向无传本,缘丹道广大精微,纯根入无从领悟,是我国底蕴深厚的古文化中不可思议的智能结晶,是以罕传于世,实属罕世之瑰宝。
《内经图》,如同一道不可思议的智能之光,几百年来在历史的风雨飘摇中踌躇而行,如今世人已很难对其内容进行精确解读。
1、清宫如意馆彩色内经图
2、北京白云观木刻内经图
附:另类彩色内经图一
附:另类彩色内经图二
附:另类彩色内经图三
3、武当山珍藏内经图
4、武当山炼性修真玄机心法图
5、武当山十方丛林炼性修真全图
6、白云观彩色修真图
7、白云观黑白修真图
8、御赐原本医家修真图
素云道人恭录
内经图向无传本,缘丹道广大精微,钝根人无从领取 ,是以罕传于世子,偶于高松山斋中,检观书画此图,适悬壁上,绘法工细,筋节脉络,批注分明,一一悉藏窍要,展玩良久,觉有会心始悟,一身之呼吸吐纳,即天地之盈虚消息,茍能神而明之,金丹大道,思过半矣,诚不敢私为独得,爰急付梓,以广流传
第二章  内经图释
李经纬《内经图》释
此图由刘素云刻于光绪十二年,即1886年,创刻于乾隆七年(1742)至光绪十二年(1886)之间。
一、关于《内经图》名称:
《内经图》或称之为《内景图》,其实按其内容与图示目的是很不相同的,当然也有相关性。《内景图》严格讲是人体内脏的解剖图,其目的是要给予学习人体解剖、内脏关系的人以图示,而《内经图》则明显富有道家养生方法图示的目的。《内经图》与《内景图》实际上可能都源于《黄帝内经》之有关内容,而《内经图》之命名,可能包含着“内丹修炼”经典之意。
二、《内经图》与中医学、道家的关系
从《内经图》的内容实质来看,所示人体脏腑经络生理与解剖部位关系看,与中医学健康长寿、养生养性学问关系密切,或即源于中医学内容之发展。但从对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的重新命名与界定、图示练功法要领来看,其语言特点其道家理论更为突出。
中医学的发展,在历史上与中国道家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中医学养生的理论与技术,与道家长生不老的思想、习练方法等十分密切。道家思想对中医理论源薮《黄帝内经》与中药典籍《神农本草经》中,有着深湛的渗透。或者说,道家关于健康、长寿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曾经指导过中医药学的发展。譬如:《黄帝内经·素问》开卷就以黄帝问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何也?”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夫道者,能却老而全角。”“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神农本草经》分药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多述服之轻身延年,不老神仙之服食炼丹之药品,几乎完全是道家炼丹服后以求健康长寿甚至成仙的理论。
古代著名中医学家晋·葛洪、梁·陶弘景、唐·孙思邈、明·李时珍等等,既是伟大的医学家,也以精于道家学理对道家养生养性颇有研究的大学问家。他们不但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过重大成就,而且在融道家养生养性思想与方法于中医学、促进中医学养生养性健康长寿的完善,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道家养生养性在追求不老神仙的目标上,在唐末、宋、明时期,他们日益将其内容、人体脏腑、经络、体位功能等神秘化,发展了含蓄、曲隐风格,谜辞隐语泛化,而且在命名、理论上日益众说纷纭,使一般人越来越难以理解与掌握,成为少数道师、道士的专利。中医学在道家养生思想之影响下,逐步摆脱修炼成仙目标的制约,而对其有益于人体健康、防治疾病等思想与技术则充分吸收加以发展,从而日益成为比较科学养生养性的代表。
三、道家养生与《内经图》
道家关于追求健康,延年益寿思想与方法技术,集中表现在:
1、修炼长生不老丹药,寄希望服食不老丹药而成仙,即炼丹派,后称为外丹;
2、修练内丹,后世发展为静养功,即将外丹炼制方面的若干学理、学术语引入人体静养功法之中,或即现时所称的气功;
3、五禽戏和太极拳为代表的导引动功。
炼丹服食盛行于秦汉魏晋时期,由于引起服食者的广泛中毒而遭到医学家、学术界的反对声讨而衰落。静功的气功与动功的五禽戏、太极拳等则继续得到发展和丰富。
《内经图》代表了道家静养功思想与技术的真谛,其廋辞、谜词、隐语在图示与论述上大量出现,更是道家宋明以来的典型风格。
据分析研究,《内经图》约彩绘于清初皇宫如意馆道家画师之手,《内经图》的创意依据,当源于明代气功学家尹真人佚名弟子于万历年间(1573—1619)所撰《性命圭旨》,有人将《内经图》与《性命圭旨》进行了比较,认为《内经图》直接继承了《性命圭旨》反照图等精美绘图的谜戏画风,使静功小周天法(内丹修炼)的图示更隐晦、更形象、更艺术化,使整个人体形象完全隐于一幅“山水风景”之中,从而以谜辞隐语结合精美图画,形象化讲述了道家“内丹修炼”的经旨、方法与技术。
所谓内丹:是以人体喻炉鼎,精、气为药物,以神运精气,通过意念修炼而结丹药者,即内丹,亦称圣胎。隋·苏玄郎称行气导引为内丹。王夫子揭示内丹的特点“多隐其辞,托为龙虎,铅汞交媾之说,使以自悟。”
所谓小周天:全名为“阴阳循环一小周天”。练功者闭目静坐,鼻吸清气,使吸入之气下降脐下(丹田),过肛门而沿督脉尾闾(下关)上行,经夹脊(中关)至玉枕(上关),到头顶之百会,入泯丸(上丹田,或以两眉间为上丹田),顺面部至舌与任脉接,至前胸部膻中(中丹田)而下,至下丹田复沿原路循行,即一小周天。练功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与疾病决定收气存想其处,以达到强身却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按道家认为:上中下三丹田,上中下三关打通后,则任、督脉可循环周流,就能达到增强体力、抵抗疾病、延年益寿甚则不老神仙。
四、《内经图》主要术语简介
上丹田:为百会所在,亦即泥丸宫、升阳府、昆仑顶、灵台等,道家所指名称甚多,可以说是各自命名,众说纷纭,不过多指脑而言。其中玄关所指在两目两眉与额、鼻骨之十字中心处,道家对此也十分重视,认为是入道之门,或泛指气功基础,认为是天地灵根,是祖窍、祖气,至宝至贵。
中丹田:为膻中所在,为自承浆下十二层楼(指喉管)至黄庭(指人体内中虚空窍,或在心之下……),以牛郎代表心为阳,有肝胆脾均各自专职,共同耕种心田,故有“我家专种自家田,可育灵苗活万年……灌溉须凭上谷泉(指舌顶上颚,所谓白头老子眉垂地之律液至上鹊桥),有朝一日功行满,便是蓬莱大罗仙。”
下丹田:即正丹田,在脐下,或有称之为气海,藏命之所,以织女代表肾为阴性。
按道家以织女喻肾,为真阴,在卦为坎;以牛郎喻心,为真阳,在卦为离,阴阳合则为真夫妻,阴阳合则生丹药,所以还有坎离交媾,男女媾精阴阳合而生丹药之喻。心肾交,水火交,龙虎交之类等等,也都是指练功中之术语。图中“水火交炼池”即喻心肾相交之处所。
尾闾关:为下关,在人体尾骶骨之末节,或指长强穴之所在,为任脉向督脉过渡之处,亦为任脉之阴与督脉之阳交会之所,《金丹大成集》:“水火之际曰尾闾关。”亦叫虚危穴、尾闾穴,或称为天人合发之机,子母分胎之路,精气聚散常在此处,水火发端也在此处,阴阳变化也在此处。道家认为此穴“系人生死岸头”,仙家称为生死窟,可见其多幺重要,也是修炼通关最难处。
夹脊关:即辘轳关,为中关,释意资料很少,仅知为练功阴阳和合上行的第二关,按《金丹大成集》命名为辘轳关,似有提升上行之喻意。
玉京关:为上关,即玉枕,位在枕骨粗隆上缘。《金丹大成集》:“脑后曰玉枕关”。由此上行则可会于泥丸宫,完成任督二脉通,达到任督二脉循环周流,当然也至关重要。
“铁牛耕地种金钱”,以铁牛耕地,比喻修炼下丹田,精、气、神三合与通过尾闾关之不易,三合生丹田炉火,即农夫脚下有一铁炉,炉中火十分盛炽,使水火相济,水火相交。图中有丹鼎,炉火正旺,下有男女童子车水,喻促进水火相交,心肾交,阴阳合,坎离交媾而生丹药之意。此任督交会之处,能否通关是十分关键的,故以“铁牛耕地种金钱……”一段作为比喻。
《内经图》将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对人体心、肝、脾、肺、肾五脏与胆、小肠、大肠、膀胱、胃等六腑,以及任督脉与十二经脉循行的生理功能、解剖关系与相互间关系按道家丹经理论,将人体设计成为一个小天地,并不断加以神化、神秘化、形象化,不同时期的道师们,以抽象的廋辞、谜词、隐语各自命名比喻,也可能与道、道家逐渐转为道教理论相关,从追求健康长寿而妄图轻身不老神仙有关,或许还因为与道长、道师、道士与道人们不断使之神秘化以求得历代最高统治者宠信,求得道家的发展,求得与佛教的争斗中立于不败之地有关。
总之,这个神秘化与当初道师们的意图,恐怕所能获得的效益正相反,它逐渐使自己更加孤立,神秘化的过程也促进了非科学内容的不断渗透。我的专业是研究医学发展史的,平素对道、佛、哲学思想与医学发展的关系也涉及甚少,为求得对《内经图》的透彻了解,我希望当今道家学术的研究者,道教的师长们以及广大对此有兴趣的朋友们,大家共同参与,大家点击求证,使《内经图》所示,更多的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李经纬草
2003.8.29
来远内经图试释
实际上,内经图即为北宗气功,小周天功法,百日筑基之秘要。其要求在气发丹田,使任督两脉,连接周流运行,循环不息,以维人体阴阳平衡,使气经常环绕各大穴道,周流全身,布满脑、神经、血管、内分泌等各系统,以产生按摩作用。故有袪病强身,延年益寿的效果。愿我同门参酌领悟,共登寿域,倘能更进一步修练,自能达成道果本刊于己已年六月六日第一期,载有「内经图」一则,同门阅读,不甚了解,因而本刊总编辑索稿于予,乃不揣浅陋,对「内经图」作粗浅之解释,以供参考。
依据摹图人素云道人记述,此图向无传本,缘丹道广大精微,钝根入无从领悟,是以罕传于世。道人偶于高松山斋中,检观书画,此图适悬壁上,绘法工细,始悟一身之呼吸吐纳,即天地之盈虚消息,苟能神而明之,金丹大道,思过半矣。不敢独得,爰急付梓,以广流传云云。练丹者应知经络,按「内经图」依照人体经络穴位绘成,来自「内经」,亦名「黄帝内经」,为我国医籍之最古者。分素问、灵枢两种,素问二十四卷,记黄帝与歧伯问答之语,多为养生之道。唐王冰注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篇,无素问之名。东汉张机伤寒论引之,始称素问、故隔书经籍志,始着录之。灵枢计十二篇,其中所论多详于缄刺,均与人体经穴位有关。所谓气走经络,乃维持人类生命的气血经络,就在经络构成精密的网络中运行。内温五脏六腑,外润皮肤筋骨。因此经络学说,在欧美医界造成莫大之震憾。这是一种我国固有文化不可思议的智能,所以人体经络学说,和气功修练有密切关系,倘能熟研经络,更有助于气功的修练,经穴便是负交流调节重任的闸门,切勿忽视。
抱朴子内篇金丹云:「老子之诀言云:『子不得还丹金液,虚自苦耳。』夫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有练不消。服此二物,练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又云:『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其去凡草木亦还矣,故能令人长生。』依据此金,即黄金液,丹即由丹砂炼成之还丹也。又有内丹外丹之别。道家以烹炼金石为外丹;龙虎胎息,吐故纳新为内丹,乃修练己身丹田内之精气神而成。
宋史艺文志:「梁丘子注:(黄庭内景玉经一卷),六一题跋:「黄庭经,今道藏别有三十七章回黄庭内景。所谓内景者,乃此经之义疏也。」云笈七签:「阳为外景,为外神也。阴为内景,为内神也。」本图以人体经络穴位内景绘成,自头顶泥丸宫,又称上丹田,经中丹田,下丹田,至阴蹻,再并行经督脉上行,经尾闾,夹脊、玉枕三关,而达百会穴,故有坎水逆流之说。兹更分别说明如下:
一、本图左方为任脉,右方为督脉,其穴位可参考第一期来静师写的「坐功中之注意事项」,所附二图,即可明了。上图即为任脉经过诸穴之图;下图即为督脉经过诸穴之图,兹不赘述其穴名。李时珍说:「任督两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离水火交媾之乡。」故任督二脉通,其余六脉,十二经,亦应可逐步打通。
二、头部即为上丹田,百会穴所在,亦称泥丸宫、升阳府、昆仑顶、灵台等,别名甚多。又在两眼,及两眉牵直,而额骨到鼻骨之中间,正在十字中心,即玄关一窍,亦称祖窍,道家称成金丹之穴,此窍至宝至贵。玄关者,大道之正门,故曰天地灵根,原始祖气,至善之地,玄牝之乡。玄关藏性,性是神,神属阳,阳中有阴,为其阴。是以在图中载有:「白头老子眉垂地,若向此玄玄会得,此系(玄字)之外更无系。」至「碧眼胡僧手托天」,似为舌顶上颚之意,亦即上鹊桥所在之处。
三、中丹田所在之处,自承浆下十二层楼(喉管)到黄庭,即为膻中穴。周围环有「心神丹元字守灵」,以牛郎代表为阳性,此外有肝、胆、脾、肾、均各有专职。共同耕种心田,故有:「我家端种自家田,内有灵苗活万年,花似黄金色不易,子如玉粒果皆圆,栽培全赖中宫土,灌溉须凭上谷泉,(指津液)功课一朝成大道,逍遥陆地作蓬仙。
四、下丹田位于膝下三寸,亦有称一寸三分,即图中正丹田所在,下丹田为藏命之所,命是气,气属阴,以织女为代表阴性,但阴中有阳,曰真阳,故真阴与配其阳。老子谓:「谷神不死,是为玄牝。」河上公注:「以玄为天,于人为鼻;牝为地也,于人为口。鼻口之门,为天地之元气所从往来。」金丹家则谓坎为玄门,离为牝户。坎离交媾,即将丹田旋转一点真阳,采还于离位,与真阴相合,谓之抽坎填离。为将玄关一点真阴,复还坎宫与真阳相合,谓之降离归坎。如此往后,现出本来真性,此其之门一开,则为超生了死,可为仙佛。故图中有「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儿童把贯串。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若向此系(玄)玄会得,此玄玄之外更无系。」之说明。
五、图之右方为督脉,有三关;最重要者为尾闾关,亦称下鹊桥,故有「坎水逆流」而上;经第二关为夹脊关,在命门之上,亦称轳辘关;第三关为玉枕关,即玉真上关,灵峰之穴。此三关必须长久修练,打通后,则任督两脉循环周流,即能增强本身气的能量,并增强抗力,小病不易近身,而延年益寿。倘能三才台一,就可长生不老成为金仙。
最后图中「延寿仙佛」(此佛字不甚清楚)指神仙也。所谓「一粒粟中藏世界」,言炼成全丹,如同一粟,与宇宙景象相同,须经过苦练后,方能九转还丹成仙,诚不易也。正需要有耐心、信心、恒心、和爱心,方能达成正果。抱朴子金丹谓:「一转之丹,服之三年得仙;二转之丹,服之二年得仙;三转之丹,服之一年得仙;四转之丹,服之半年得仙;五转之丹,服之百日得仙;八转之丹,服之十日得仙;九转之丹,服之三日得仙。」按抱朴子谓九转丹,即太清神丹,出太清观天经。
拉杂写来,不知是否符合原意,尚乞高明,有以教之。
金兰观内经图浅释
有些时候用万语千言来描述,不如以图像来表达。盖以图像来显示情况,能使人一目了然、按图索骥;若图文并茂,更能令人会意。"内经图"描绘在人身之内,内炼"精气神"的途径;以不同的人物进行各式的动作,喻示人身不同部位的奥秘以内炼精气神而言,及其相互之作用;以流水代表人身"精气"运化之渠道,以"城门、桥梁、重楼"代表精气之关窍;内经图更以精妙诗句,吟咏出修真的重点。修者可以按图中的提示,以自身实践验证,来参悟修真的理法。上星期2003/7/6 吕纯阳师尊临坛,亦以内经图中的诗句来演道说法,更彰显此图的宝贵。
铁牛耕地种金钱
古今耕田种稻,必先松土地,以便播种插秧,每多借助耕牛之力,拖动锄来翻地松土;图中以铁牛耕地,来比喻修炼下丹田。或问:耕田用畜牛足矣,何需"铁牛"?答曰:铁牛不怕鞭,难以驱动。下丹田的作用是使精气神三合,生丹田炉火;请看持鞭农夫的脚跟之下,有一铁炉,炉中火正盛炽。要掌握丹田炉火之火候,非痛下两三年之苦功,难以炼出真功夫-首先,起火之时要得心应手;其次,调控炉火之大小能如意,其难度与农夫驱役铁牛相若。
精气神三合的过程中,除了产生热力丹田炉火之外,就是精气神还原成为"真元一",三清精气神本来就是由"一"所化,所谓「一化三清」,逆之则为「三清成一」,真元一是先天之物,其产生的位置就是在图中的"正丹田"。正丹田之内,先天八卦设位;图中的四个太极阴阳,代表先天之真元乃溶合四个阴阳而成,发出辉华。真元一俗称铅之性属先天之干金,因炼丹田而出,故云:「铁牛耕地种金钱」。
阴阳玄踏车
古时没有电力抽水泵,若要抽水灌溉稻田,则须用人力脚踏水车。玄者,北水也;图中最底层的人物,若然细看,可以发现是一对少年男女阴阳,扶着横杆,一起脚踏着水车车水,故名"阴阳玄踏车"是也。此玄踏车似是由脚力所转动,其动力之来源,实源自丹田之热力;这原理在图中未能连贯,修者自知之。
神州大地,历来南水北调,将南方有余之天泽江河水,调济北方苦寒之地;修真却要北水南调,由下元精府在北,抽往神府居南,所谓「坎水逆流」。图中最底处所画,似是江水滔滔,实非人体普通水份,乃肾中之精,人身之至宝,逆炼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可修仙。
阴阳玄踏车附有诗句云:复复连连步步周指出玄踏车的运作是连环不断,周而复始的,机关拨转水东流常人顺凡境,只知向外耗损;内修者逆炼,炼精化气,并以阳气开关展窍,发动机关,将坎水拨转,流向髓路,逆闯三关,万丈深潭应见底欲海波波,爱河滚滚,皆水浊而不清,唯修者应蓄精炼气,遣除凡欲,虽有如万丈深潭之水,但仍清澈见底,甘泉涌起南山头南山头即灵山之峰,灵性之居所;北方坎水,抽上灵山,如甘泉之涌起。坎水逆流之流向,即人身脊髓之路,号曰曹溪,又名黄河,中有三关九窍;三关者即尾闾关、夹脊关与玉枕关。
九窍
天地有四时,月有弦望晦朔,日有昼夜,此乃天地日月阴阳升降之循环,一次的循环是为一"周天"。人身也有阳升阴降的周天,由"阴跷"起,沿髓路直至"坭丸"是为阳升的路径, 师尊时常提及此路径中有三关九窍。三关是分别在上中下的三个关卡,故令很多人误会"九窍"是九个不同的窍穴,原来"九"字只是形容词,九在数中有最高总持之义。九窍分"下九窍"和"上九窍";下九窍即"尾闾关",奇经八之"阳蹻"在焉(今后论修真图时再细讨三关)。上九窍即"督",与医家所描述之督起于胞中,止于龈交有所不同,请看图中髓路最上一关,玉真上关即玉枕关,左旁有一空白圆圈,并有"升法之源"四字在侧,此窍即 道祖所指的"玄牝之门"。《道德经》第六章有云:『玄牝音频,低上声之门,是谓天地根天地万物之根源,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且看 太上道祖《内修篇》第十六──玄牝之门章:『玄牝之门,为先天之分界线。人之入世,难与先天恒接者,因有此门之隔,故不能通。生死之道,亦为此门所握。举凡内修者,若不能透过斯门,则终日枯守黄庭,无法上达,周天不转,难了大还大还丹,故世称此门为督脉也。顾名思义,自可见之(督有监管、率领之义,统率所有关窍),此门位于下三庭面相学将面相分上中下三停间,握人之主脉,常静不动。若以禅功摄心炼气行之,因气之回环,必经此门之户。气弱则旋转,气足则突兀1。此关之难越,有如窍关之难过者。若气冲动时,此门必动,动时,人身之感觉,为之特异,愈动愈异。气若稍平,动亦稍辄音接,此作系住,欲其透过,必凭不断之元气静心凝神定性而破之』。又曰:『能越斯门,黄庭之位,必然大开,九转庭穴,窍关不闭』,可见此窍作用之重大。
在此一提,内修者应循序渐晋,脚踏实地,从下而上,由下丹田而修起,打好根基,不可好高骛远,自以为是;所以内经图亦以「铁牛耕地种金钱」为起始。内修者更应三省自身,道善二途勇为,积功立德,将功补过,消弭业障人人皆有,大小有别,内修自然遂顺,通关展窍,所谓「内外咸通」是也。若然一志不怠,真诚感动上天,得仙真佛圣之助,何愁道之不成哉?
刻石儿童把贯串
"调心"是内修必经之路,盖心为人身之主使,统领精气神;心之所向,精气神即随之。譬如心中想着某事物,人身之精即感受其事物,产生精结,犹如摄影时,摄影胶卷菲林中之感光粒子,因感光而着于物相,记留于底片之中。精有感则神必应之,譬如在阅读文章之时,眼睛虽看着精感文字,心中却在了解及思索神应文意。精感与神应皆用气能量,而受役于心。所以内修精气神务必修心;可惜人心不羁,机巧难驭,如孩童之滋事好动、言行无忌,是故内经图以"儿童"比喻人心。
古时为了纪录重要事情,多以刻石为记,易于注目及保存,古文化遗迹之中,多有石刻;故又以刻石来比喻人心之"记忆"或"前识"。图中刻石儿童所站者,即"绛宫"约在两乳联机之中是也,绛宫即心宫为气机之枢纽,亦为养丹之地,修真有以绛宫为中丹田。 上清道尊与北斗星君临坛,所默授之丹法,乃丹结绛宫之法丹法万千。 吕纯阳师尊有云:『男女金丹地不同,阴阳一理实相通』辛巳年七月廿二日乩文,与绛宫也有关连:男子养丹,初在下丹田,无何不妥;但女子因生理不同,养丹之地,须上移至绛宫,以避月事之损。
修真对修心之要求如何呢?是否应制心于不动?或是心无所想,空空如也?图中之刻石儿童,正在把石子贯串成"北斗七星"之排列,暗喻将"人心"串合"天心"。北斗真经有云:『世间一切帝王宰辅,贵贱众生,四象五行,含灵蠢动,莫不皆由北斗七元之所主宰』。盖天中之北斗,无情无思,主张年命,统领乾坤:斗柄所指,天心所向,万物所依,冬至正子时指正北,夏至正子时指正南。人身亦有南北焉,若以一次炼功比一周天,人心如北斗,心中所发皆合天,则天人合发,万化定基矣!
内经图诗词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儿童把贯穿。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
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
若问此玄玄会得,此玄玄外更无玄。
按《内经图》设计布局的郭洞村
不知大家听说过郭洞村没有,郭洞是浙江历史文化保护区,据有关文献介绍,郭洞村是按《内经图》设计布局的。而《内经图》出自中国四大气功经典之一的《黄庭经》,这是1700多年前问世的名著,被视为"学仙之玉律、修道之金科",其《内经图》是道家修炼"金丹大道",指点迷津,指认要诀的示意图。所以郭洞村又称江南第一风水村。
郭洞人并不姓郭而姓何,先祖可追至宋朝宰相何执中,元代至元三年(1337年),后裔何寿之认为郭洞为"万古不败之地",便离开繁华的县城迁居郭洞。深谙风水生态之道的何寿之,仿《内经图》营造村庄。这郭洞其实有两个村--郭下村和郭上村。何寿之建了郭下村,他的后代又在山谷深处建了郭上村,两村上下左右呼应,如八卦之势。
《内经图》创制时间考
中国医史博物馆编撰的《文物选粹》一书,收有一幅彩绘《内经图》,系清宫如意馆藏品;这幅图画出自何人何时,未加注明。做为道教教理的图说形式,北京白云观也有同样一幅,是木刻板,黑白图。道教中称它"绘法工细,筋节脉络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窍要"(语见白云观藏图)。把图像、诗歌、隐语集于一纸,是明清之际养生类书的典型风格,像高濂的《遵生八笺》、周履清的《赤凤髓》、龚居中的《万寿丹书》及清代医学家曹无极的《万寿仙书·诸仙导引图》等,都附有图示,但以上插图在于以神仙名誉规定导引动作,《内经图》则重在描画人之身内,与嘉靖、万历年间的《性命圭旨》的插图,又属一类风格,故又称《内景图》。关于它的创制时间,我们可以综合落款、题诗、画风三个方面,寻其答案。
就落款而言,白云观藏图下留有收藏者素云道人的"会心"文字,全文是:
此图向无传本,缘丹道广大精微,钝根人无从领取,是以罕传世。予偶于高松山斋中检观书画,此图适悬壁上,绘法工细,筋节脉络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窍要。展玩良久,觉有会心,始悟一身呼吸吐纳即天地盈虚消息,苟能神而明之,金丹大道思过半矣。诚不敢私为独得,爰急付梓,以广流传。素云道人刘诚印敬刻并识。板存京都白云观。
时间是"光绪丙戌年荷月上浣"--光绪十二年阴历六月上旬。
从以上文字中,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
其一,道教中将《内经图》视为内丹作品。
其二,白云观版是临摹而来,并非首创。
其三,它的创制时间的下限当在"光绪丙戌年"之前。
再看《内经图》的题诗,虽然传世版本各异,却都题有一首七律: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儿童把贯穿。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
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
若问此玄玄会得,此玄玄外更无玄。
这首诗出自《吕祖全书》,是清初顺治年间道教信士刘体恕等扶乩托名之作,上图时略有字词的改动或是误抄,这里不再细说。再看清初的道教,龙门第七代律师王常月,从隐居的嵩山北上京师,"奉旨主讲白云观,赐紫衣凡三次,登坛说戒,度弟子千余人"(清完颜崇实《昆阳王真人道行碑》)。一时间一度出现了道教史上的龙门中兴之势,即顺乎时局的需要,赢得了统治者的礼遇,所以一贯尊崇喇嘛教的清庭收有推崇吕洞滨的道教龙门内丹学派的《内经图》,并非怪事。倒是在顺治、康熙、雍正之后,"道流卑贱,不宜滥厕朝班",已是干隆一朝的公开歧视,紫禁城从此给道教摆上了"闭门羹",在其后清庭一百七十年的飘摇风雨中,日渐衰老的道教,已失其献图之路矣。据此,我们说,彩绘《内经图》当是清初作品,如果就道教谜辞结合《内经图》画风,进行一番考据,就更能充分地说明这一点了:
大约在春秋之际,我国典籍中出现了一种叫"廋辞"或"隐"的文学游戏,这在《国语》、《吕氏春秋》、《韩非子》上,都有记载。《国语·晋语》:"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
大约在汉魏时,吴中的"高门弟子"魏伯阳,将其姓名隐入了"委时去害……"的廋辞中,且他的"词韵皆古,奥雅难通"的《周易参同契》,经五代的彭晓推崇发挥之后,道教奉之为"丹经王",从此,道教内丹学派的含蓄、曲隐的风格,因之树立了。
两宋的道教,不仅在政治上取得了崇高的地位,于理法上,也正处于一个在三教同炉中"烧炼"的重要时期,而道教典籍的玄远、隐晦的表述方法,则始终没有脱离文化习俗的轨道,此际问世的"南宗祖书"《悟真篇》之被后世王阳明斥为"误真篇",多少总会与它的语言暧昧有些牵涉吧。
在明代受谜戏风格影响而出现的《性命圭旨》一书,可谓是文化习俗的大趋势的枝端,结出的道教之果。而清初的《内经图》,在创意风格上,直接承嗣了《性命圭旨》的画风,不同之处是图示更加艺术化和形象化了。如果不是那首"铁牛"诗的提示,读者很难发现《内经图》所绘的原来是一个"人体"!举个例子:在《性命圭旨》的《反照图》上标注的"昆仑顶"、"祝融峰"等丹家所谓的"上丹田"部位,《内经图》直以峰峦之状描绘,使整个人形"完全隐入了"山水"之中。道教谜辞与图画的结合,更形象地讲述了道教内丹修炼的经旨,为后修炼者提供了方便之径。
袁康就博士:气功与「内经图」
有关《内景图》的认识:
「修真图」与「内景图」(又名「内经图」)是道教内丹修炼的教学蓝图。内丹修炼是以炼气工夫作为开始,修得阳神以后再以阳神的造化改变生命的一系列造命工程。「修真图」与「内景图」历来被道门视为不外传之宝,即使教内未有一定程度的心性修为和道学知识,也不能得师所传。此两图总结了远自东晋《黄庭经》的炼气存思工夫及承袭明代流传的《性命圭旨》中阐述修丹理论的技巧,个中包含人体生理知识及中医概念,是炼气人士必须了解的图式。
1.此图由刘素云刻于光绪十二年,即1886年。
2.此图存于北京白云观的版本是临摹而来。
3.此图创刻于干隆七年(1742)至光绪十二年(1886)之间。
4.此图风格承袭晚明《性命圭旨》的插图技巧,以文字与图画会意;当中亦有隐晦寄意,承内丹学派一贯之「廋辞」技巧。
5.图中有诗云:「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儿童把贯穿;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音撑)内煮山川。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若问此玄玄会得,此玄玄外更无玄。」来自《吕祖全书?卷四文集中?五言律十六首》:「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儿童把贯穿;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童儿手指天;若向此中玄会得,此玄玄外更无玄。」然《吕祖全书》原本本版是由刘体怒于干隆七年(1742)汇辑而成,故此图当为《吕祖全书》之后。
6.丹诗破译:
6.1.铁牛耕地种金钱──指搬运肾气,搬运工夫有牛车、羊车、鹿车之分,因为初炼,故用牛车。所种金钱,隐喻所耕耘收获乃珍贵者,借喻金丹。
刻石儿童把贯穿──把金钱贯串,天机在其中,须珍而重之。刻石儿童,暗喻刻图者。儿童把贯串成北斗,《破迷正道歌》云「若遇神仙亲指诀,捉住北斗周天轮」,此之谓也。
一粒粟中藏世界──小宇宙等同大宇宙,丹头种子即整个生命之源。
半升铛内煮山川──山川大宇宙,玄机亦同铛内烹煮工夫。主在火候。
白头老子眉垂地──白头者,气也。指气从督脉上,再引导阴液沿头面下降。
碧眼胡僧手托天──手托天指搭鹊桥,任督二脉因舌顶上颚而使气畅通。
若问此玄玄会得──明通造化之机,此工夫是终极。
此玄玄外更无玄──除此以外,并无其它。
6.2.我家端种自家田──人身中有可耕之田,不用外求。
可育灵苗活万年──身中之田可养活生命,长生不死。
花似黄金苞不大──所开之花是金花,不太大。金花即真。初起之苞为丹种,幼嫩而细小。
子如玉粒果皆圆──大小仅似粟米。
栽培全藉中宫土──意是工夫的重点。
灌溉须凭上谷泉──气往上走,上丹田有液下流。
有朝一日功行满──火候足,工夫到,直至功行果满。
便是蓬莱大罗仙──大罗金仙,仙界中之最。
6.3.众妙之门何处求,机关拨转水逆流;万丈深潭应见底,甘泉涌起满山头──水逆流,因肾水往上冲,故逆流。肾气为后天功能,自先天肾水出,全赖「铁牛耕地」所致,牛车搬运上山脊之象。山头,即头顶。肾气到顶,自口中生津液而为甘泉涌起。此乃气多生液、任督相通之貌。
6.4.肾神名玄冥、字育婴──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
6.5.心神名丹元、字守灵──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
6.6.肝神龙烟字含明──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
6.7.肺神皓华字虚成──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
6.8.胆神龙曜字威明──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注意:此图五脏欠脾,六腑只提到胆。脾为中央土,以意喻之,乃交接水火之媒介,修炼工夫本已有之,不可或缺,故不作炼脏腑神之用。至于胆,此为六腑之一。本来五脏均主藏精不泄,六腑主传化物而不藏,但功能上胆却藏五脏之精汁,故特别予以强调。后世以「三焦」替代胆为六腑之代表角色,如「六字诀」。
6.9.后三关:尾闾下关、夹脊中关、玉枕上关合称三关。此三关之位置,发展至钟吕,有不同之描述。《灵宝毕法?肘后飞金晶第五》钟吕认为,天柱为上关,相当于颈椎第三节下;神道为中关,相当于胸椎第五节下;命门为下关,相当于腰椎第二节下。
6.10.前三丹田:下丹田气海、中丹田绛宫、上丹田泥丸。
6.11.十二楼台藏秘诀──十二重楼,即喉软骨。秘诀者,此在气液相交之际,咽津或咽气以逆求丹种之谓也。
6.12.阴阳玄牝车──玄牝,是万物所由生之所。陈抟借用为「炼精化气」之预备工夫。此借玄牝车喻丹种之出现,在阴阳混沌于橐钥,真由此而出之貌。《老子?第6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6.13.水火交接地──此地划于下丹田,说明真萌生于此,《悟真篇》云「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及「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在干家交感宫」,皆是此意。
6.14.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路径此为根──气必循夹脊上行,此乃炼气的基本方法。气到头顶,头顶上有泥丸宫,为修炼之终极。
醒世文:
最叹世间修道者,修行不明此中真正含意,自己闭目枯坐装假象,不知枯禅修鬼童,自己盲修自昧自,将错传人人误人,道法佛法不在纸上求做学问,修证禅定是为内果,谓之内圣出世心法,未遇明师莫强猜。
明师指点生死窍在那里?
内经金丹图隐藏多少玄机?
灵修时人体的关窍了解吗?
大学、中庸、般若心经、清净经出世心法君知否?
回光返照真正含意明白吗?
运坎补离怎下手?
返本还原怎幺行?
清浊二气何处分?
离明二字怎幺讲?
内经养生图联?
千年珍藏秘不授人
内经图:亦称“内景图”,内景,亦称“内象”,指思维活动内向,以意存观脏腑、经脉组织及其运动规律的一种人体内在体验。《上清黄庭内景经》梁丘子注《题释》:“内者,心也;景者,象也。外象,谕即日月星辰云霞之象也;内象,谕即血肉筋骨脏腑之象也,心居身内、存观—体之象也。故曰内景也。”
丹鼎:指武当丹道修炼家修炼内丹过程中的鼎炉。图中所称丹鼎为内丹修炼时的鼎炉,即以身为玉炉,心为金鼎,以炉火烹煎之象,形容内丹修炼之法。
坎水逆流:指丹道修炼家们通过修炼使男性的精液不外泄,而返回丹鼎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坎水:坎为《周易》中的八卦之一。《说卦传·第五章》:“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精液外泄,乃人类繁衍的必然,自然为顺;精液不外泄,而返还鼎炉,以意烹煎,使其逆转,是谓逆流。
图片说明
此图源出于邱真人之笔。当时为众生宣扬教化,费尽婆心。厥后,时转境迁,各方杂教纷起,迤今道脉虽曰有存,而得其真传者,盖亦寡矣!日今修身图行世者虽不少见,然年多(久)而讹错多,人多忌之而不着意焉。幸经张化真人特指(授)意我学社,其有讹错者,更之改之。从此此图之真便又见于今日矣。曾嘱曰:道法禅机均存此图矣。宜善护存之。拙自元朝以至今,已历五百年之久,幸此图之名天。此天机留之益吾后人也。望后之得此图者,珍之,宝之。不洁之地,以体真人婆心济世之至意焉。
《内经图》,为武当丹道修炼家修炼内丹时的一种纯技术性图示,其中隐含着性功和命功的两种修持方法。破译它,对于今天那些富裕起来并追求健康长寿的人们来说,是十万分珍贵的资料。现有三种版本的《内经(景)图》,一为武当拳法研究会整理发行的拓片,称《内景图》,应为武当山刻本《内经图》翻版;一为《〈武当〉杂志创刊十周年精华本》(下卷)中刊印图片,称《内经图》,应为北京白云观版本流入民间的刻本;一为清宫如意馆藏彩绘复制品,称《内经(景)图》。三者称谓不同,且内容、版式及图注均有所不同。陈禾塬先生所着《破译武当丹道延寿图》一书比较上述三图,并相互对照、补充,保留最为完整的图注,并在称谓上使用《内经图》之名,以与《上清黄庭内景经》相符。因为据《云笈七签》载,《上清黄庭内景经》三十六章,《太上黄庭外景经》上中下三部经,皆以文字叙述,故而称“经”;而《内景图》虽以图示为主,但所示内容除内景观照之“象”外,皆用以阐释、隐示“经”之机要,故称“经”为好。在释译中和图示上,则以《〈武当〉杂志创刊十周年精华本》(下卷)中刊印的《内经图》,即北京白云观图本及其原文为底本,并补充其它两图的内容加以说明。
《内经图》图考
名出黄庭经。《云笈七签》所载《黄庭经》,分为《上清黄庭内景经》(三十六章),《太上黄庭外景经》(上中下三部),均为梁丘子所注。而载于《道藏》的《黄庭经》,则分为《黄庭内景玉经》(推字号下,为梁丘子、白履忠注)、《太上黄庭中景经》(典字号下,李千乘注)和《黄庭外景玉经》(优字号下,务成子注)。《太上黄庭中景经》一般疑为后人所着,故当言之《黄庭经》时,即指《太清黄庭内景经》和《太上黄庭外景经》,不包括《太上黄庭中景经》。《黄庭经》最早不分内外,亦无撰人名氏及年代。但据《道教文化辞典》“魏华存”条下云:“传景林真人授其《黄庭内景经》,宣称恒诵神名及存思诸神形象,可消灾祛病,不惮虎狼凶残,腑脏安和,却老延年,甚至可登天成仙。”
详见陈禾塬先生所着《破译武当丹道延寿图》一书
《内经图》初探
作者:李骏
【作者简介】李骏,女,1931年11月生,陕西省绥德县人,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国委员。1981年就提出应用薄层扫描法整体认识中成药,合作研究建立的《中成药薄层扫描系统鉴定方法》,被药典收录。她提出了用模糊认识(1+1≠2)去研究中药的论述。发表了一组关于阴阳择时及人体节律的论文,其研制的“阴阳择时速查卡"获中国专利。对《内经图》碑拓的研究,发表了论文“《内经图》初探",首次提出该刻碑是“活结构"最早人体生理图的论述。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一切学术思想的根源。《黄帝内经》是运用《易经》理论最成功的典范之一,《内经图》是用图解形式表述这一经典巨著的佳作之一。
古往今来,人们发现自然界到处都有千姿百态的结构。天上的银河,人类的指纹是空间结构。潮起潮落、脉搏跳动是时间结构。新陈代谢、阳平阴秘是功能结构。中国古代先贤认为,所有这些结构,都是“气”或者"道”自己产生或形成的,即“气聚则成形”、“以神存气,以气存形”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现代科学称之为“自组织”,即由于事物本身的竞争与合作,使有序性或组织程序自动提高,自己组织起来。
自然界的结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死结构",其特点是可以用“解剖的"、“分析的”方法发现的。如:西医中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就属于此类。一是“活结构",其特点是不可以用“解剖刀挖出来"的,它的产生和消失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如中医所指的精、气、神,五脏六腑等应属于此类。
经络的自组织理论是我国学者李福利等人在1985年提出,并引起世人关注。
中医理论源远流长。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有言“寿命长短,全系精气神之盈亏。"已有很多文字记载,惟独以图的形式尚属见。现向众人介绍《内经图》之我见。
《内经图》光绪丙戍年荷月上浣
此图是1886年农历六月上旬刻石为碑,全碑长五尺,宽二尺,由511个字(内含七言四十句),20幅画(内含七个人像,一头牛像)所组成。该碑存于北京白云观内,碑中有如下记载:
此图向无传本,缘丹道广大精徽,钝根人无从领取,是以罕传于世。予偶于高松山齐中检观书画,此图适悬壁上,绘法工细,筋节脉络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窍要展玩良久,觉有会心始悟。一身之呼吸吐纳即天地之盈虚,消息苟能神而明之,金丹大道思过半矣。诚不敢私为独得,爰急付梓以广流传。
素云道人刘诚印敬刻并识板存京都白云观
此图采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手法,绘画出一幅内涵很深,比喻横出,动静相间的绝妙之作,是一幅中国古代人体生理“活结构"图。本人观识几载,初悟一孔,提供同道,共领其真缔。
图中整段文字分刻四处,从上向下:
第一段是七言四句,其上分别冠以法藏云和慈氏云,共三十四字。
绀目澄清四大海
眉间常放白毫光
法藏云  慈氏云
白毫宛转至须弥
能减众生转轮苦
第二段共五十六字,无标点符号,连续不断,我将其拆为七言八句,可得:
我家专种自家田   内有灵苗活万年
花似黄金色不异   手如玉粒果皆圆
栽培全赖中宫土   灌溉须凭上谷泉
功课一朝成大道   逍遥陆地水逢仙
第三段亦是五十六字,同前处理,可得:
铁牛耕地种金钱   刻石儿童把贯串
一粒粟中藏世界   半升铛内煮山川
白头老子眉垂地   碧眼胡僧手托天
若向此幺玄会得   此玄玄外更无幺
第四段是二十八字,七言四句,可得:
复复连连步步周   机关拔转水东流
万丈深潭应见底   甘泉涌起南山头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经典巨著,其中有关人体“本神"的论述很多。“灵枢经”曰: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神气者,正气也。”神寓于气血之中,气化血生而神成,故气血盛则神旺,气血衰则神衰,所谓“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谓之死"。细微的描述了精、气、神的物质性和“活结构"的属性。这一点不能不让今人所倾服。
全图似一人体侧面像,将其分为上、中、下及中柱分解观之。
上:由七十七个字,“白头老子"、“胡僧"两个人像,一些巨石、山峰、河水、石桥和井台组成。字如下:
延寿 仙僧 一粒粟中藏世界 泥丸宫 升阳府 巨峰顶九峰山 郁罗灵台 白头老子眉
垂地 若向此玄玄会得 此幺幺外更无幺 督脉 任脉升法之源 飧咽 气疾 降桥 碧眼胡僧手托天 灵峰之穴 玉真上关
九峰山、巨峰顶中升阳府,泥丸宫内“藏世界"。《素问》中所曰“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正是神守上丹田的重要性,这应视为中枢、思维、意识等一系列高级神经活动之所在。用一句“一粒粟中藏世界"表述其内涵,可谓高也。
中:由七十七个字,“儿童"一个人像,十二层塔,八颗星桥和水气旋转之图案组成。
二肾府之穴 半升铛内煮山川 甘泉冷峰宫 十二楼台藏秘诀五十境内隐幺关 牛郎桥星 刻石儿童把贯串 心神丹元自守灵 中丹田 艮土 者田 胆神能曜自威明 肺神华皓自虚成 肚神能曜自含明
《灵枢》中所描述的“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藏六腑。"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该图就以这塔、土、水、气血旋转形像的展现在你的面前,用一句“半升铛内煮山川”概括全貌。
《灵枢》曰“五藏主藏精,藏精者,不可伤。由是则五藏各有精,随用而灌注于肾,此了肾为都会关司之所,非肾一藏而独有精,故曰五藏盛乃能泻也。”明确指出五藏之间相互关系及其整体性。
下:由三十七个字,“耕地夫”、“织女”“童男童女”四个人像,一头黄牛组成两幅图画。
织女运转 肾神玄冥自婴 脾神常在自魂亭 铁牛耕地种金钱正丹田 坎水逆流 阴阳玄踏车
一幅是男耕女织,繁忙劳作,禾树绿茵,果实累累,风调雨顺,太平盛世,童男童女踏车而至,好一派丰收景象。它指出人类生育繁衍后代的全部过程及其中诸因素的相互关联,生出一个小“太极"。从而将一本动态的性科学画册,呈现在我们眼前。这里没有唯心主义的上帝造人之观点,也没有求神送子之迷信的暗影;更没有禁欲、淫乱之污浊。它指明人类的繁衍全靠自身、唯物的、科学的性生活所主宰。
另一幅是正丹田——四个阴阳鱼“太级"呈棱形排列,生于火盆之上,并放射浓烈的光和气。
正是呼吸元气,皆会于丹田之中,故称为气海。“人之有生,全赖此气。"这就是元气又称真气,是由肾中的精气和从肺吸入自然界的空气与从脾胃吸收运化来的“水谷精气"所构成。元气是物质的,是不断生出又不断消耗的物质流——“气"产生于“精",“精"的生化有赖于“气",而“精",“气"的共同作用表现为“神"。
中柱:由一井台,四座楼关,自上而下的水流组成。
郁罗灵台 玉真上关 灵峰之穴 五十境内隐幺关 二肾府之穴坎水逆流
它不是脊柱,也不是脊髓那些“死结构"。而应视为元气形成后流通全身,上升下降,内而脏腑,外而肌肤无处不到,以激发和推动人体正常的生理生化过程。它与外界相通为一开放系统,但它又自成一体一个独立的子系统。正如图中所刻:
复复连连步步周 机关拨转水东流
万丈深潭应见底 甘泉涌起南山头
指出体内气血经脉循行有序,周而复始,如环无端,有其自己独特的规律。《内经》是运用《易经》理论最成功的典范。“太极”若比作宇宙,那幺人在宇宙中;“太极”若比作人体,那幺宇宙在人体中。阴阳交,万物生。天地万物都有阴阳,宇宙乾坤都让这“太极”图圈起来了。
彩色内经图(清宫如意馆藏)内经图创制时间考—刘直
中国医史博物馆编撰的《文物选粹》一书,收有一幅彩绘《内经图》,系清宫如意馆藏品;这幅图画出自何人何时,未加注明。做为道教教理的图说形式,北京白云观也有同样一幅,是木刻板,黑白图。道教中称它“绘法工细,筋节脉络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窍要”(语见白云观藏图)。把图像、诗歌、隐语集于一纸,是明清之际养生类书的典型风格,像高濂的《遵生八笺》、周履清的《赤凤髓》、龚居中的《万寿丹书》及清代医学家曹无极的《万寿仙书·诸仙导引图》等,都附有图示,但以上插图在于以神仙名誉规定导引动作,《内经图》则重在描画人之身内,与嘉靖、万历年间的《性命圭旨》的插图,又属一类风格,故又称《内景图》。关于它的创制时间,我们可以综合落款、题诗、画风三个方面,寻其答案。
就落款而言,白云观藏图下留有收藏者素云道人的“会心”文字,全文是:
此图向无传本,缘丹道广大精微,钝根人无从领取,是以罕传世。予偶于高松山斋中检观书画,此图适悬壁上,绘法工细,筋节脉络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窍要。展玩良久,觉有会心,始悟一身呼吸吐纳即天地盈虚消息,苟能神而明之,金丹大道思过半矣。诚不敢私为独得,爰急付梓,以广流传。素云道人刘诚印敬刻并识。板存京都白云观。
时间是“光绪丙戌年荷月上浣”--光绪十二年阴历六月上旬。
从以上文字中,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
其一,道教中将《内经图》视为内丹作品。
其二,白云观版是临摹而来,并非首创。
其三,它的创制时间的下限当在“光绪丙戌年”之前。
再看《内经图》的题诗,虽然传世版本各异,却都题有一首七律: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儿童把贯穿。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
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
若问此玄玄会得,此玄玄外更无玄。
这首诗出自《吕祖全书》,是清初顺治年间道教信士刘体恕等扶乩托名之作,上图时略有字词的改动或是误抄,这里不再细说。再看清初的道教,龙门第七代律师王常月,从隐居的嵩山北上京师,“奉旨主讲白云观,赐紫衣凡三次,登坛说戒,度弟子千余人”(清完颜崇实《昆阳王真人道行碑》)。一时间一度出现了道教史上的龙门中兴之势,即顺乎时局的需要,赢得了统治者的礼遇,所以一贯尊崇喇嘛教的清庭收有推崇吕洞滨的道教龙门内丹学派的《内经图》,并非怪事。倒是在顺治、康熙、雍正之后,“道流卑贱,不宜滥厕朝班”,已是干隆一朝的公开歧视,紫禁城从此给道教摆上了“闭门羹”,在其后清庭一百七十年的飘摇风雨中,日渐衰老的道教,已失其献图之路矣。据此,我们说,彩绘《内经图》当是清初作品,如果就道教谜辞结合《内经图》画风,进行一番考据,就更能充分地说明这一点了:
大约在春秋之际,我国典籍中出现了一种叫“廋辞”或“隐”的文学游戏,这在《国语》、《吕氏春秋》、《韩非子》上,都有记载。《国语·晋语》:“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
大约在汉魏时,吴中的“高门弟子”魏伯阳,将其姓名隐入了“委时去害……”的廋辞中,且他的“词韵皆古,奥雅难通”的《周易参同契》,经五代的彭晓推崇发挥之后,道教奉之为“丹经王”,从此,道教内丹学派的含蓄、曲隐的风格,因之树立了。
两宋的道教,不仅在政治上取得了崇高的地位,于理法上,也正处于一个在三教同炉中“烧炼”的重要时期,而道教典籍的玄远、隐晦的表述方法,则始终没有脱离文化习俗的轨道,此际问世的“南宗祖书”《悟真篇》之被后世王阳明斥为“误真篇”,多少总会与它的语言暧昧有些牵涉吧。
在明代受谜戏风格影响而出现的《性命圭旨》一书,可谓是文化习俗的大趋势的枝端,结出的道教之果。而清初的《内经图》,在创意风格上,直接承嗣了《性命圭旨》的画风,不同之处是图示更加艺术化和形象化了。如果不是那首“牛”的提示,读者很难发现《内经图》所绘的原来是一个“体”!举个例子:在《性命圭旨》的《反照图》上标注的“昆仑顶”、“祝融峰”等丹家所谓的“上丹田”部位,《内经图》直以峰峦之状描绘,使整个“人形”完全隐入了“山水”之中。道教谜辞与图画的结合,更形象地讲述了道教内丹修炼的经旨,为后修炼者提供了方便之径。
唐代的胡愔
对养生长寿、吐纳导引有独特见解。她编绘了“黄帝内经图”一卷,描画了人体的五脏。
第三章  金兰观内经图讲义
午时站桩功
午时站桩功
广东佛山 "祖庙" 建于北宋时期,恭奉 北极真武玄天上帝。一入 庙门,可见十数门将、侍从、护法个个身穿铠甲,双目睁圆,手持兵刃,身体显著向前倾斜,不知者以此为造势吓人。谁不知此乃 北帝传示世人炼习玄功的姿势,一种滋水济火、卓有奇效的功法 ── "午时站桩功 原名已不可考 "。
炼功姿势
午时面向南。双脚站立与肩同宽,两手下垂,五指并拢,中指对裤线。身体稍向前倾斜,百会穴与脚心涌泉穴成一垂直线。双膝微曲,将身体重心移在脚心涌泉穴。全身放松,胸开,双目微闭,口唇闭合,舌舐上颚,保持舌尖津液不断滋生。心意松静,心平气和,气沉丹田,徐徐入静,无为自然。
准备
在炼此功之前,可以炼习 " 阴阳步" 一遍,作为预备功法,效果更为显著。
功理
此功利用午时天地一阴生,引动身心之阴浊下降,令头目清灵;午时阳光艳照,令神经放松;心背汗流,令绛(心)宫宽如。另舌舐上颚,真津始生,甘露润泽,制离中之火。加上身体前倾,自然聚压脚心,精气集中,开导水火二气之根 涌泉穴,并畅通 "足少阴肾经"; 炼功得法者,涌泉火灼,汹涌澎湃,如踏火轮,使火降而水升。双膝微曲,久之令脚膝抖震,气血下行,精关畅美,对水不济火、肾气虚怯、虚火上升、心烦心悸、多汗怕热、口干舌燥、黯然面色等等特有疗效。尤在夏暑将临,夏火炎炎,火炎土燥,令都市人烦燥不安,炼习此功,更彰显其益处。
注意事项
午时站桩功,虽然可以滋水济火,但仍须做一些防预措施:如在炎炎夏日之下,应戴上大边草帽,以防阳火直接损害发肤;近草丛多蚊蝇的地方,应涂上蚊怕水,避免叮咬。
炼功感觉
头目清灵心宽容  玉液金津济赤龙
精关畅美真水上  脚膝抖震踏火轮
内经图浅释 之一
有些时候用万语千言来描述,不如以图像来表达。盖以图像来显示情况,能使人一目了然、按图索骥;若图文并茂,更能令人会意。"内经图" 描绘在人身之内,内炼 "精气神" 的途径;以不同的人物进行各式的动作,喻示人身不同部位的奥秘 以内炼精气神而言,及其相互之作用;以流水代表人身 "精气" 运化之渠道,以 "城门、桥梁、重楼" 代表精气之关窍;内经图更以精妙诗句,吟咏出修真的重点。修者可以按图中的提示,以自身实践验证,来参悟修真的理法。上星期2003/7/6  吕纯阳师尊临坛,亦以内经图中的诗句来演道说法,更彰显此图的宝贵。
铁牛耕地种金钱
古今耕田种稻,必先松土地,以便播种插秧,每多借助耕牛之力,拖动锄来翻地松土;图中以铁牛耕地,来比喻修炼下丹田。或问:耕田用畜牛足矣,何需 "铁牛"?答曰:铁牛不怕鞭,难以驱动。下丹田的作用是使精气神三合,生丹田炉火;请看持鞭农夫的脚跟之下,有一铁炉,炉中火正盛炽。要掌握丹田炉火之火候,非痛下两三年之苦功,难以炼出真功夫-首先,起火之时要得心应手;其次,调控炉火之大小能如意,其难度与农夫驱役铁牛相若。
精气神三合的过程中,除了产生热力 丹田炉火之外,就是精气神还原成为 "真元一",三清 精气神本来就是由 "一" 所化,所谓「一化三清」,逆之则为「三清成一」,真元一是先天之物,其产生的位置就是在图中的 "正丹田"。正丹田之内,先天八卦设位;图中的四个太极 阴阳,代表先天之真元乃溶合四个阴阳而成,发出辉华。真元一 俗称铅之性属先天之干金,因炼丹田而出,故云:「铁牛耕地种金钱」。
阴阳玄踏车
古时没有电力抽水泵,若要抽水灌溉稻田,则须用人力脚踏水车。玄者,北水也;图中最底层的人物,若然细看,可以发现是一对少年男女 阴阳,扶着横杆,一起脚踏着水车车水,故名 "阴阳玄踏车"是也。此玄踏车似是由脚力所转动,其动力之来源,实源自丹田之热力;这原理在图中未能连贯,修者自知之。
神州大地,历来南水北调,将南方有余之天泽 江河水,调济北方苦寒之地;修真却要北水南调,由下元精府 在北,抽往神府 居南,所谓「坎水逆流」。图中最底处所画,似是江水滔滔,实非人体普通水份,乃肾中之精,人身之至宝,逆炼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可修仙。
阴阳玄踏车附有诗句云:复复连连步步周 指出玄踏车的运作是连环不断,周而复始的,机关拨转水东流 常人顺凡境,只知向外耗损;内修者逆炼,炼精化气,并以阳气开关展窍,发动机关,将坎水拨转,流向髓路,逆闯三关,万丈深潭应见底 欲海波波,爱河滚滚,皆水浊而不清,唯修者应蓄精炼气,遣除凡欲,虽有如万丈深潭之水,但仍清澈见底,甘泉涌起南山头 南山头即灵山之峰,灵性之居所;北方坎水,抽上灵山,如甘泉之涌起。坎水逆流之流向,即人身脊髓之路,号曰曹溪,又名黄河,中有三关九窍;三关者即尾闾关、夹脊关与玉枕关。(
内经图浅释 之二
九窍
天地有四时,月有弦望晦朔,日有昼夜,此乃天地日月阴阳升降之循环,一次的循环是为一 "周天"。人身也有阳升阴降的周天,由 "阴跷" 起,沿髓路直至 "坭丸" 是为阳升的路径, 师尊时常提及此路径中有三关九窍。三关是分别在上中下的三个关卡,故令很多人误会 "九窍" 是九个不同的窍穴,原来 "九" 字只是形容词,九在数中有最高总持之义。九窍分 "下九窍" 和 "上九窍";下九窍即 "尾闾关",奇经八之 "阳蹻" 在焉 (今后论修真图时再细讨三关)。上九窍即 "督",与医家所描述之督 起于胞中,止于龈交 有所不同,请看图中髓路最上一关,玉真上关 即玉枕关,左旁有一空白圆圈,并有 "升法之源" 四字在侧,此窍即 道祖所指的 "玄牝之门"。《道德经》第六章有云:『玄牝 音频,低上声 之门,是谓天地根 天地万物之根源,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 突兀:旋转加剧,在口腔内舌根之上,如洗衣机之内槽,在脱水时之高速转动,有口涌鼻搐的震动感觉。
且看 太上道祖《内修篇》第十六 ── 玄牝之门章:『玄牝之门,为先天之分界线。人之入世,难与先天恒接者,因有此门之隔,故不能通。生死之道,亦为此门所握。举凡内修者,若不能透过斯门,则终日枯守黄庭,无法上达,周天不转,难了大还 大还丹,故世称此门为督脉也。顾名思义,自可见之 (督有监管、率领之义,统率所有关窍),此门位于下三庭 面相学将面相分上中下三停 间,握人之主脉,常静不动。若以禅功 摄心炼气 行之,因气之回环,必经此门之户。气弱则旋转,气足则突兀1 。此关之难越,有如窍关之难过者。若气冲动时,此门必动,动时,人身之感觉,为之特异,愈动愈异。气若稍平,动亦稍辄 音接,此作系住,欲其透过,必凭不断之元气 静心凝神定性 而破之』。又曰:『能越斯门,黄庭之位,必然大开,九转庭穴,窍关不闭』,可见此窍作用之重大。
在此一提,内修者应循序渐晋,脚踏实地,从下而上,由下丹田而修起,打好根基,不可好高骛远,自以为是;所以内经图亦以「铁牛耕地种金钱」为起始。内修者更应三省自身,道善 二途 勇为,积功立德,将功补过,消弭业障 人人皆有,大小有别,内修自然遂顺,通关展窍,所谓「内外咸通」是也。 若然一志不怠,真诚感动上天,得仙真佛圣之助,何愁道之不成哉?
刻石儿童把贯串
"调心" 是内修必经之路,盖心为人身之主使,统领精气神;心之所向,精气神即随之。譬如心中想着某事物,人身之精即感受其事物,产生精结,犹如摄影时,摄影胶卷 菲林 中之感光粒子,因感光而着于物相,记留于底片之中。精有感则神必应之,譬如在阅读文章之时,眼睛虽看着 精感 文字,心中却在了解及思索 神应 文意。精感与神应皆用气 能量,而受役于心。所以内修精气神务必修心;可惜人心不羁,机巧难驭,如孩童之滋事好动、言行无忌,是故内经图以 "儿童" 比喻人心。
古时为了纪录重要事情,多以刻石为记,易于注目及保存,古文化遗迹之中,多有石刻;故又以刻石来比喻人心之 "记忆" 或 "前识"。图中刻石儿童所站者,即 "绛宫" 约在两乳联机之中 是也,绛宫 即心宫 为气机之枢纽,亦为养丹之地,修真有以绛宫为中丹田。 上清道尊与北斗星君临坛,所默授之丹法,乃丹结绛宫之法 丹法万千。 吕纯阳师尊有云:『男女金丹地不同,阴阳一理实相通』 辛巳年七月廿二日乩文,与绛宫也有关连:男子养丹,初在下丹田,无何不妥;但女子因生理不同,养丹之地,须上移至绛宫,以避月事之损。
修真对修心之要求如何呢?是否应制心于不动?或是心无所想,空空如也?图中之刻石儿童,正在把石子贯串成 "北斗七星" 之排列,暗喻将 "人心" 串合 "天心"。北斗真经有云:『 世间一切 帝王宰辅,贵贱众生,四象五行,含灵蠢动,莫不皆由北斗七元之所主宰』。盖天中之北斗,无情无思,主张年命,统领乾坤:斗柄所指,天心所向,万物所依,冬至正子时指正北,夏至正子时指正南。人身亦有南北焉,若以一次炼功比一周天,人心如北斗,心中所发皆合天,则天人合发,万化定基矣!
内经图浅释 之三
"灵山" 是指灵性的本乡 见《灵山求道记》,佛曰 "灵山",道曰 "无极",儒曰 "圣域";有诗曰:『道 或佛 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尔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 可修炼灵性高达本源之处,速向灵山塔下修。』,人人之灵性皆从无极而来,能内外勤修,自能归复无极,得成正果,逍遥于蓬莱仙乡。
是故内经图亦以 "山峰" 来表示灵性修炼之宫位。在图的最上部份,乃人之头部,头额之处群峰耸立,最右边有巨峰一座,超然独立,冠于群峰,山顶称为 "巨峰顶";在人身为头顶之 "百会" 穴,呼接天之窍也。在巨峰顶之左旁有一 "郁罗灵台",在天上为 元始天尊升座之台,位于清微天之玉清圣境;盖古时有登台说法、点阅、封赏等之仪规;在人则为 "元灵" 升华、显法之处。
郁罗灵台之左有 "九峰山",即人脑内之 "泥丸九宫",《黄庭经批注》注曰:『两眉间入一寸为明堂宫,入二寸为洞房宫,入三寸为泥丸宫,入四寸为流珠宫,入五寸为玉帝宫。明堂宫上一寸为天庭宫,洞房宫上一寸为极真宫,泥丸宫上一寸为玄丹宫,流珠宫上一寸为天皇宫。』。泥丸各宫乃提炼灵性之宫,汇集精气神之窍穴,聚气化神之处,烹铅炼汞之所。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
总持整张内经图的诗句是: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儿童把贯串。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
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
若向此玄玄会得,此玄之外更无玄。』
人受天地孕育,人身为小天地,乃天地之缩影。人身始自父精母卵之交合,但在开始发展的时候,也不过一粒粟米般的大小而已,却已蕴藏着发展成为人身的所有精华;将来婴孩出生,脱离母体,可以成为独立的个体,生存于地上。内修返还之道,其理与人身之始有相同之处,(所谓顺可生人,逆则成仙成佛),修真者结聚自身之元气 铅 元精 汞 于九峰山上,为一粟之珠,再以元神合之。此一粒粟中,已俱备着发展仙体的所有精华;将来道成,身内有身;肉身殁后,精气神仍能结聚如一,更可独立逍遥于天地之间。
所谓 "藏世界" 者,只不过是俱备一切的形容,大家只须明白其含意,不须执着。精气神须烹炼,方可结聚成一粟之珠;烹炼须火,并须盛载之器皿,古时以釜或铛 音撑,瓦铛、铁铛 盛载烹煮之物。修真炼灵性于泥丸宫之内,其精气之容量约为半升 古时一斗为十升,故云 "半升铛内煮山川"。
九转九还
内丹之结与人身之始也有不同的地方:父精母卵之结合,若有不妥善之处,亦无法抽换。精气神之聚合则不同,若然丹体未得完满,可以周天再转,抽添铅汞,还丹九转,千锤百炼,直至功完果满。犹如清水受染,可以蒸馏之法,去除杂质;若然未得清纯,可以重复蒸馏,直至纯清。所谓九转九还, "九"只是形容之数,多次重复之意,却不一定是九次。
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
人寿难得百年,唯人之灵性不生不灭,历尽百千万劫,不断改头换面,轮转不休;人却不知其苦,以苦为乐,以妄为常。九峰山之左下角,有一位老者......
内经图浅释 之四
白头老子眉垂地
人寿难得百年,唯人之灵性却不生不灭,历尽百千万劫,不断改头换面,轮转不休,如陷旋涡之中,无法自拔;人却不知其苦,以苦为乐,以妄为常。九峰山之左下角,有一位高寿老者,上停眉以上高圆广阔,身穿锦袍,面带一丝微笑,两手抱丹,跏趺盘腿而坐,状在修真;此老者正是百千万劫轮回的主体,人身中之“元灵”是也。而“眉”居五岳音岳之南,南为火为心,《神相全编》有言:『眉为目之英华,主贤愚之辨也』。盖眉清心清,眉乱心乱,眉暴心凶,眉飞色舞,是故眉的形态能反映人心思想。图中老者虽然不是眉长垂地,两眉眉尾却是向下,松垂指地,人若在此状态,心如止水,波平如镜,气沉神宁,清静无尘,无杂无染,无为自然;性若如此,灵性蛰伏,木沉金浮灵性属木,灵性若沉伏,则金光金浮现,无物无相;《阴符经》曰:『性有巧拙,可以伏藏』是也。其要旨是把偏执、浊染、浮动之灵性,沉伏隐藏,使灵性归复其本元(附带一提:在实践中,两眉腰向山根下按,可以把灵光聚拢。)。内经图中有句子曰:『眉间常放白毫旋光性光,能灭众生轮转苦』,是故欲脱轮转之苦,务须修性。
碧眼胡僧手托天
修性须配合炼“神”,盖神为运转中之灵性,所谓「魂运为神」;而炼神之要在于“凝”,所谓「心定返神,神凝见性」。图中在老者之下,有一剃度僧人,造形古怪,拗腰向后,五官朝上,两手上举,状似托天,此和尚果何人也?就是修真者之“神”也。佛法源于印度,中国古时对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泛称胡人,对西来的佛教修行者称“胡僧”。《阴符经》有言:『(袪除)九窍之邪,在乎三要』;三要者:「停机机巧不停之思想以定心,凝神以见性,空性以合天」。修真者知灵性为人之根本,故炼神返性如胡僧修佛;又知人性本于天,故又以天之“空、无”为炼性之道,所以图中之胡僧,向着上面的老者代表灵性,做出两手托天的姿势,有接合性天的意味;又因两眼向天望,现出“碧霄”眼中反映着浅蓝色的晴朗天空,故云:碧眼胡僧手托天。内经图是以此胡僧来演示炼神返性。
在老者与胡僧之间也有一空白圆圈,此乃后天之眼根,先天之慧窍、仙根,灵魂之窗,内观之视屏,炼神神光聚散之窍,灵觉之门。修真常赖此窍,并有多重作用。首先,目为定心返神之窍,《阴符经》曰:『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即是说心念是由于眼神着于身外事物而生,而今回光内照、停识定心、定心返神,其机括也在目。灵性无形无质,不可捉摸,冥杳难见,但寄于精气神,凭此灵窍内观精气神内景之变化,则能测知灵性之状态;既是通往灵性的大门,也是心性沟通之桥梁。 师尊常言:『道在眼前人不见,秦皇汉武妄求仙』,原来“眼前”二字甚有学问,别有玄机;修仙炼道之玄窍,只在眼根当前之处炼神修性,而非像秦始皇及汉武帝那样派人往海岛求仙丹。
后两句诗句是修炼灵性最精妙之处;而前两句「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乃锻炼灵命最机括之处,修真者若能身心力行,真心诚意参师学道,内外兼修,修习得其中之玄奥,则修真之玄妙尽得矣!
内经图浅释 之五
「一粒粟中藏世界」玄妙莫测,一般修者难于理解,三星期前 杨益师尊临坛,令我得到更深的感受。当 师尊与我们一起修真的时候,刚松静下来,便觉印堂之内约一吋的地方有真 小指头般大小 在旋动。内观此,见一 "球" 正在慢慢旋转,球身沌圆,边界分明,无框架支撑,大似圆盘,色泽金黄,呈半透明状。细观之下,球面上有几块附纹,忽然发觉附纹形理乃是地球上之五大洲,与地球仪一般无异!情景与新闻节目开头所展现的地球影像相似。到了将近收功的时候,内强烈,再次内观,发觉此球正在急遽旋转,球上纹理已不可辨矣。 杨益师尊在上云之前赐诗曰:『可叹巍巍造化功 将地球的能量讯息缩影在一粟之中,山河大地立虚空 (这不就是我刚才炼功时所见的情景么?),八荒四海知多少,尽在含元一中 尽可显现在那金光球之中。』请参阅2003年9月28日乩文。
鹊桥
1 民间故事:相传天上牛郎、织女各处一方,每年七月七日,须由万千鹊鸟,以身搭桥,方可令牛女相会。
人身十四经脉之 "任、督" 二脉,起于胞中 生殖器内;督脉沿脊柱上行,止于上颚龈交穴内;任脉沿身前中线上行,止于下颚承浆穴内。内经图中,在人像头面之间,有五行排带 代表先天五行 上通灵山,旁有督脉二字;下接咽喉,旁有任脉二字,中间有一缺口,喻意人在出生以后,先天 灵性主事 已转为后天,由识身主事。欲接先天之、唾液转为玉液者,须搭鹊桥 1 ,即 "舌舐上颚",管通灵山,引真津之生,以甘露疏泄阴霾,制身中 丹田及藏腑 诸火,更可灌溉绛宫,使心田畅快,并滋润脏腑,调理百骸;如天降甘霖,泽济万物。【太上黄庭玉景内经】有云:『口为玉池太和官,漱咽灵液灾不干,体生光华气香兰,却灭百邪玉炼颜。』。图中碧眼胡僧旁画有水池一座,此即为口中玉池也,池中有桥横跨首尾,此桥亦即鹊桥,上可连通任督二脉,下通舌根之 "玄膺穴" 及咽喉。
十二重楼
"喉咙" 在后天的主要作用有二:肺气上冲喉中声带,使之振荡,发出声音;通呼吸之气及咽 音宴 下口中食物。玉池之右下方,有一高层楼台,楼高十二层,称为 "十二重楼",在人身即为喉管之十二环节也。十二重楼在先天的作用,与后天的作用相比,有近似之处:当 "精" 上冲之时,喉腔之内振荡不已,其浩然,仿似夏蝉振翼而鸣,乃上九窍气足突兀之前因。 李道明师尊两次赐示十二重楼之秘诀,诗句曰:『十二重楼蝉壳脱,屏 灵 山金谷转微波 戊寅年七月卅日』又曰:『但得重楼蝉脱壳,始知灵谷转轻波 辛巳年八月廿一日』。提示须将此振荡不已的精,脱出十二重楼,如蝉之脱壳,运往灵山之谷 上丹田 ,将之提炼 精与神合炼,并能转化其振荡成为微波。
及至三宝凝聚,北斗河关运转春夏秋冬亦毫不停滞 ,丹落中宫,精虽非物质之体,亦仿如后天食物一样,感觉就像一粒入口而 音孙 咽之,经十二重楼,而运往绛宫、中黄等养丹之地。是故内经图中画有精流向二道,一道通往绛宫艮土,而另一道则通往 "织女" 运转,转化于中宫裁培。
在此补充,当 咽之际,须降鹊桥以便 咽,若仍保持舌舐上颚之势,则气疾欲咳,故玉池旁有 "气疾降桥"四字...
内经图浅释 之六
中宫贮藏
万物春生,夏长,秋收,然后冬藏;内修精气神亦然。初修者炼气功,譬如双手抱球之时,感觉气在两掌之间,但两手一松垂,其气即散而不知所;是故如何收贮 音储 气,是很玄妙的功夫。 太上道祖《内修篇》曰:『…丹 气属虚无,心意 动则生,寂则止,处 贮 于人身黄庭中穴。举凡动 (心之所为,下同)、念、妄、邪、思、意及诸般情欲,均可使气越 出 黄庭,丹气 离位则旋转于小天地 人身 之中,若不纳之回舍 黄庭,则虽有乾坤 后天坎离返先天乾坤 之法,不足以为 保固 者。(第十章)』,由此可知黄庭中穴乃人身贮气养丹的玄妙关窍,故图中有句子云:『五十境内隐玄关』,五与十者,在河图皆为中土之数,五十境即中宫也。
图中 "铁牛耕地" 之上,有果园一片,满植果树,此园乃身中之 "中丹田" 是也。右边有一古装女子坐在一木座之上,木座之底板有一杆,杆身装有一可转动之转盘,可以推断转盘中心有横轴连接在杆上。女子之旁有 "织女运转" 四字,可知此女子乃 "织女" 是也。细看织女的动作,正在将上谷之精气泉流收贮,如绳线一般,绕在转盘之上。比喻精气神经过前述之锻炼(即阳气之生,精气之运,精气神之合聚、凝结),在中丹田转化成可贮藏之形态。其巧妙在于中宫土有 "坤" 之特性,坤德厚载,有柔顺培育之功,故以女子男干女坤为代表。此静养收藏之功,须先天心意相配合,方凑其功,故又以牛郎桥星 以星串桥,下指中宫,织女运转,转化培育,代表心与意的互相配合。炼功至此,丹 或 养黄庭,如鸡抱卵,心意不起,顺随寂静,气平息住,祥和安定; 吕纯阳师尊有云:『庭中演易卦,五十五堪均』1996年4月21日乩文,意谓在黄庭之中,演易乾坤之卦理,先天之阴阳五行,即河图中合共五十五之数,序列均衡,毫无动变之患。
此中织女所转化之产物,非布非帛;内经图中有诗句曰:『我家 魂神 端 同 "专" 种 裁种 自家田 魂神之舍,指中丹田,内有灵苗 金丹金玉 活万年 历久而不坏,花似黄金色不异 其华色金不二,子如玉粒果皆圆 每日伏炼,一粒复一粒,果子如玉粒粒皆圆,实则可融合为一丹。裁培 转化贮存 全赖中宫土 亦即黄庭中穴,灌溉须凭上谷泉 但灌溉之泉源全赖灵山上谷所锻炼之精,功课一朝成大道 日积月累,常德不忒(没有差错),终能归复无极,逍遥陆地作蓬仙。』。
脏腑之描述
在中宫之上,围绕着绛宫,题有与脏腑有关之七言句子:「由右至左 心神丹元字守灵、肾神玄冥字育婴、脾神常在字魂庭、神龙耀字威明、肺神皓华字虚成、肝神龙烟字含明」。这些乃出于《黄庭经》描述脏腑之神的句子;这些称号与名字,别有玄机。譬如第一句「心神丹元字守灵」可以读成:心之神若向丹元自能守灵;第二句:肾之神若守玄冥自能育婴 孕育胎仙;如此类推,玄妙意深。"修真图" 对脏腑有更详细之描述,故有待明年阐释修真图时,再作详细之探讨。
延寿仙
最后要提到的:图中最顶处有内经图三字,内经图三字之下有 "延寿仙 " 四字,遍查四万字的大字典,也查不出 " " 这个字,唯有作出以下推断:此字与 "价" 字相似,价字从贝而 字从国。从贝则与物易或金钱有关故为价,若从国则与身中系统或整个身体有关故为 。(全文完)
内经图浅释 之补遗
左边这个字是 "佛" 的异体字,这字的右部,由 "西域哲" 三字所组成,见字可思其含义矣,即 "西域之圣哲" 也;由此而推," " 字右部由 "西国" 二字所组成,加上前文 延寿仙 及内经图所示的内容, 字即含 "西方极乐国" 之义也。
1 绀──音禁,天青之色,来形容与释门有关之物;譬如绀宇(即拜佛的庙宇)、绀目、绀发等。
2 四大海──即东南西北方之海,比喻一身上下之精气。
内经图亦有引谕佛法,在碧眼胡僧的左方写有『《法藏》云:绀 1 目澄清四大海 2 ,白毫宛转至须弥』。 法藏乃佛门弟子将 佛祖的教法,编纂而成的藏经; 绀目即佛目也;白毫即目之神光;须弥即须弥灵山,灵性之宫。佛法有以 "观空" 来澄清一身之精结,而内观之神光 心静返神 能宛转进入灵性之宫,锻炼灵性。前章 内经图浅释之四 论及 "眼根" 是灵魂之窗、灵觉之门;内观精气神 内景 之变化,则能测知灵性的状态。由此可知,心与性的影响是相向性的,其机括在于眼根;心念始于灵性,所谓「性者心之元也 金兰观阴符经批注,至乐第七章」,但心也可以影响灵性,甚至改革灵性,所以 龚坛主有云:『心者性之源』 2003年10月19日乩文,以其互为因果之故。
应合坤德
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以十二辟卦来算,小雪之后,直至冬至之前正应 "坤"卦;坤卦 六爻纯阴,乃众卦之母。上坛 李道明师尊临坛,当天正是小雪, 师尊专题讲述坤之特性,现节录如下:『癸未 年癸亥 月,孟冬十月,卦象属坤,六爻皆阴,众阴之首;承天施 干施坤育而四时顺 顺受,行若马 如牝马之跟随牡马而无不至,载华岳 天下之山无不载于地壳之上而不重,镇河海而不深 河海之深亦镇摄于大地之上;居上 众卦之母,群阴之首不骄 地无不载,为下 地在万物之下不乱 无不赞育,资生 培育万物,至安至静,至纯至正,中正和平,贞正吉祥,品物含章 深藏之美,含章素质。』。大地之象,人人皆识,故易道易明,但如何以易道明丹道,修真之时,可合其德?
天地人一理相通,人身虽小,暗合天地,坤卦应在人身之中丹田,位于心与脐之中间,在脏腑为脾胃,在后天有消化及吸收的作用,其位置也为太阳神经丛,有神奇幻化之功能。修真方法与前章所述的法程,一般无异:先从下丹田入手,取坎填离,坎水逆流,离宫修定...直至 或丹,下同 养黄庭。其所分别者,乃在丹入中宫之后,温养之功夫是特别着重,转化的时间也较为长久,感觉收贮也特别深藏。
修真应合坤德,其感受及形容可见于 李道明师尊之降坛诗,诗句美妙绝伦:
『厚德载物气势雄, 注:丹入中宫之时,坤宫厚德载物,气势雄浑。
柔顺安静转鸿蒙, 渐感柔顺安静,丹在中宫转化,渐转鸿蒙(鸿蒙未判,混元一体)。
冥冥会合阴阳秀, 乾坤乃阴阳之秀,冥冥杳杳之间,在此会合。
矫矫神奇幻化丛; 有神奇幻化作用的太阳神经丛,矫健地矫贮精气。
秋去冬来收藏异, 坤卦应合在一年(或每次修真)之秋去冬来、收藏异宝的时节。
天长地久古今同, 这永恒的规律,古今皆同。
何问小雪丰年瑞, 何人若究问在小雪(阳气索灭)的时候,(修真)也能得丰年瑞图,
始识虚无造化功。 始认识此虚无造化之功。
内经图补注 之一
我家端种自家田
我家 自己之魂神 端 同「专」字 种 裁培种植 自家田 以丹田来比喻真元之舍、炼丹之所。
内有灵苗活万年
内有灵苗 将精气神聚合于丹田之内而生真元一,为金丹之苗 活万年 葆之可长生。/td>
花似黄金色不异
花 当真元一壮盛时,如植物成长时所开之花 似黄金色不异 其华似黄金之色一般无异。
子如玉粒果皆圆
子 一凝聚犹花之结果 如玉粒果皆圆 每日伏炼,一粒复一粒,果子如玉粒,粒粒皆圆。
栽培全赖中宫土
裁培全赖中宫土 转化贮存,全赖中宫坤土,亦即黄庭中穴,如将树苗移植于此而裁培。
灌溉须凭上谷泉
灌溉 但灌溉中宫灵苗之水源 须凭上谷泉 须凭头上灵山之谷,日月相会所化之灵台活水。
功课一朝成大道
功课一朝成大道 昼夜行持,日积月累,常德不忒(没有差错),一朝功满,能归复无极。
逍遥陆地作蓬仙
逍遥陆地作蓬仙 丹成我命由我,不受尘世气运物质所滞,逍遥自在,仿如陆地蓬莱仙。
内经图补注 之二
应合坤德
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以十二辟卦来算,小雪之后,直至冬至之前正应“坤”卦;坤卦 六爻纯阴,乃众卦之母。去年 李道明师尊临坛,当天正是小雪, 2003年11月23日 师尊专题讲述坤之特性,现节录如下:『癸未 年癸亥 月,孟冬十月,卦象属坤,六爻皆阴,众阴之首;承天施 干施坤育而四时顺 顺受,行若马 如牝马之跟随牡马而无不至,载华岳 天下之山无不载于地壳之上而不重,镇河海而不深 河海之深亦镇摄于大地之上;居上 众卦之母,群阴之首不骄 地无不载,为下 地在万物之下不乱 无不赞育,资生 培育万物,至安至静,至纯至正,中正和平,贞正吉祥,品物含章 深藏之美,含章素质。』。大地之象,人人皆识,故易道易明,但如何以易道明丹道,修真之时,可合其德?
天地人一理相通,人身虽小,暗合天地,坤卦应在人身之中丹田,位于心与脐之中间,在脏腑为脾胃,在后天有消化及吸收的作用,其位置也为太阳神经丛,有神奇幻化之功能。修真方法与前章所述的法程,一般无异:先从下丹田入手,取坎填离,坎水逆流,离宫修定 . . . 直至 或丹,下同 养黄庭。其所分别者,乃在丹入中宫之后,温养之功夫是特别着重,转化的时间也较为长久,感觉收贮也特别深藏。甚至由起始直至收功,也神守中宫,如鸡抱卵,如龙养珠,心不扬波,虚无自然。
修真应合坤德,其感受及形容可见于 李道明师尊之降坛诗,诗句美妙绝伦:
『厚德载物气势雄, 注:丹入中宫之时,坤土厚德载物,如大地连绵,气势雄浑,无物不载。
柔顺安静转鸿蒙, 渐感柔顺安静,丹在中宫转化,渐转鸿蒙 (如天地之鸿蒙未判,混元一体)。
冥冥会合阴阳秀, 乾坤乃阴阳之秀,冥冥杳杳之间,在此会合。
矫矫神奇幻化丛; 有神奇幻化作用的太阳神经丛,矫健地将精气转化、收贮。
秋去冬来收藏异, 坤卦应合在一年(或每次修真)之秋去冬来、收藏异宝的时节,修真贮藏真元、温养金丹在中宫坤土。
天长地久古今同, 这是天地间永恒的规律,古今皆同。
何问小雪丰年瑞, 何人若究问在小雪(阳气索灭)的时候,(修真)也能获得丰年的瑞图,
始识虚无造化功。 始识此乃虚无造化之功。』
第四章  金兰观修真图讲义
修真图注释之一
缘起
"修真图" 与 "内经图" 齐名,其出处及历史已不可考, 张果老祖师有云:『修真图中有妙诀』2003年3月9日乩文。 "修真图" 为好道者所钟爱:收藏之、究研之、张挂之。可惜古时没有复印机,每每以手抄流传,时日一久,错漏层出,而且版本众多,令学者无所适从。坊间流传最广者,为 "北京白云观" 之藏版,当我细阅之时,惊觉内文错漏竟达数十处之多!图形含糊不达意者、后人肆意更改者、字行衔接出错者,总数亦有十数处之多。道门瑰宝岂可如斯陋绌?遂有寻根究源、修正重刊之愿。
尤幸得天之助,图内文句源出之处,几乎全部可从《道藏》寻出,又觅得广州三元宫存有清.嘉庆年间所立之修真碑,以资参考;更得师兄之义助,以计算机从新绘画,并输入文字,其间披星戴月,百次修正;另文句加上标点,刚赶及在癸未年《金兰特刊》中刊出,望能助修真者之万一。"修真图" 刊出之后,又有金兰兄弟姊妹力邀讲解,是故不嫌道力不足,藉此之时,尽吐肺腑之言。
修真图的用处
不熟地形须用地图,航海要用航海图;修真内修性命,不一定用图,但也有其独特的用处:正如 果老祖师所言,仙真写下修真之妙诀,用以引渡后来之修者。 修真图的主架,乃一身有关修真的透视图,图的右上角有整体之简述,人身关窍穴位数百,修真图显示了重要关窍的名称与不同的别称此可澄清流误,及其在人体相对的位置,时有「一矢中的」之效果。譬如 道祖之十四字真言:『玉炉烧炼延年 ,正道行修益寿丹』,当中所指之 "玉炉" ,究竟在那里?欲明所指,只须图中寻。
关窍
修真须理法并重,修真图有如一个精密系统之操作全图,剖析各部之运作,对于研习丹理,有极大的帮助。修真图描述了三丹田及重要关窍的特性、作用、所通连之窍穴,及如何「开关展窍」,譬如 "三关" 之作用及其冲通之法;其细节容后探讨。
五脏
修真图之两侧,尽是五脏连胆特性之专文。五脏盛衰关乎身命,而身命关乎心性。修真以命炼性,炼精合神,借假修真;文中引用《黄庭经》讲述各脏腑与修真之关系。譬如描述肺之专文:『...是以诸属肺,肺为呼吸之根。黄庭经云:喘息呼吸体不快,急存白元和六气。』
应时
一年有春夏秋冬,一月有弦望晦朔,一日有子午晨昏,天地有阴阳之循环;人身有道人身为天地之缩影,乃小天地也,灵窍应时。修真图中以初一至三十的月相,及其特定的位置,来表示阴阳进退的情况,及其相应于人身的部位。譬如:十五在坭丸,廿四在脐,初三在尾闾...
易道
丹道内修精气神,但精在体内隐渺难睹,难以言诠,是故《龙虎经》、《周易参同契》,始以易道来比喻丹道,盖日月为易,象莫大于日月,人人可见,其理易明。修真图以易卦及其位置,来演易修真之秘;其中心部份,更是以易卦,附加文字及图象,来演示修真之法。譬如:取坎填离、乾坤相交、五行攒簇等...。
内经图比较专注在修真的法程上,但修真图则多着重于上述的四个领域。要破解修真图,则须在关窍、五脏、应时、易道这四方面,及其互相之关系下手。(
修真图注释之二
关窍─第一关─心
修真图以 "绛 音降 宫" 为 "心" 之宫,绛宫在鸠 音沟 尾骨 即胸骨剑状突起之处 之下,其文曰:『绛宫中穴实我 心 也,一名离卦,一名午时,又号南宫,受炼神室之所 魂魄交会之处,又名 音诧 女,一名真阴,又名碧眼胡儿,在方为南,上所有掩骨覆之,医家名为鸠尾,退此 心不守此穴 为后天思虑之神 即识心也,又云龙从火里出是也 心,五行属火,心静返神,神凝性见,魂由心炼,故云龙从火里出。』。
心为身之主使,心念一动,精气神随即受役而动,若在修真时妄生杂念而心动神移,则三宝亦随而外驰,一泻无踪矣;不能培,性亦难养 所谓修心养性,此为背道。是故天心坦坦荡荡 无物不容,道心清清静静,佛心空空明明,唯人之心机巧不停,贪务多欲, 吕纯阳师尊有训文曰:『时时拴意马,刻刻锁心猿』,是其故也。败道由妄心,成道也由心。 道祖有云:『道由心学,道由性发』 2004年3月6日乩文,譬如守养内在丹田,两手心抱丹、神火下照、聚气丹田等等守养之理法,乃由师传,心学心悟,但守养之道,终由灵性发挥,无须念念相续而成。若心性合发,由性发心,由心配性,心性相辉,共臻善境,达致修心养性之要旨。
修真图中绛宫之上,画有南方七宿组成斗形:井鬼柳星张翼轸 音诊,斗柄所指,即灵性所向也;绛宫之中,画有 "女",两手按心,因其心至为不定之故,以代表人心。心在八卦属离,女之下,画有离卦 ,离卦两旁有 "心不动自固" 六字,乃养之要旨。心宜静而性宜定,心性合道而常明,心性合一,精无有不从;心既空,神既定,精足足,关窍自然展吐。
离坎相交,取坎填离
绛宫下八寸四分,即人身肚脐的位置,旁有文曰:『脐为生门,太乙神君居之,主人性命,司一身一万二千精也。』。又曰:『脐门号曰生门,有七窍通于外肾,乃精神漏泄之窍,名曰偃 音演 月炉,即任脉,下有九窍,即地狱酆都是也,又曰气海。稍下一寸三分曰玉池 黄庭经以口为玉池,又曰下丹田,乃藏精之所,采药之处...』。
修真图中 "任脉" 之上,画有 "婴儿",婴儿两手上扬,因其阳至为隐藏之故,以代表人之肾精。肾精在卦属坎,婴儿之上画有坎卦 ,坎卦两旁有 "身不动精自固" 六字,乃固精之要旨。修真之道在于离坎相交,取坎中之阳,以填补离中之阴、心中之实。 李道明师尊曰:『兹欲寻真,八卦坎离,坎中真阳,由下而上,离中真阴,由上而下,上下颠倒,取坎填离...』 1998年5月31日乩文
李道明师尊又曰:『大道本来在坎离,即阴留阳悟玄机,玄机本来无定位,只在后天返先天。』注:当年我之元神投胎夺舍,乾坤交 而化坎离 ,坎离乃我之身心,故大道之本亦在身心耳。修真在于即阴留阳,而以心性领悟玄机;即者在也,在阴、在静、在定而留阳则阳住。此玄机本来是没有定位的,譬如离为火府、为目、为心、为绛宫;坎为水府、为肾、为肾精、为丹田,妙于取坎中之阳,以补离中之阴 。但其目的只在乎性命在后天的状态而能返回先天的状态 (乩文降于1998年10月18日)。 坎离既然无定位,取坎填离便要提纲挈领,于夜半子时,两手手心按脐,以至柔安静之心,用神火下照脐内一阳潜动之处,生真一之
修真图注释之三
婴儿
道门对 "婴儿" 有进一步之解释,为初修未壮之元神, 师尊有云:『...三家相见产婴儿,婴儿是一含真,十月胎圆入圣基。』2002/06/30,2002/11/16,2004/04/11等乩文
三家相见亦即 吕纯阳师尊于3月28日临坛,与我们一起所炼之「三元一体」,所谓三家者亦即三元 精气神之元 也;元者始也,有初与首之意。三元即神气精之元,亦为上中下三元。接着的乩期 即4月11日, 李道明师尊临坛再次赐示「三家相见」的玄奥。两位 师尊先后重述,定必非常重要,刚好与此修真图所述之关窍有密切的关系,故顺水推舟,一起在此课程探讨。
上元
先论上元第一家:「东三南二共成五」三与二是以 "河图" 之数而言。魂数三,属木居东;神数二,属火居南。灵魂本非物质,入胎之时,化神栖于泥丸宫,动静常与人俱。魂昼寓目,寓目能见;当人着于事物,魂有执而运,动而生神 木生火;及后神动而生心 思想,落入后天。今修者双目回视 眼为神窍,神光内照泥丸宫 上丹田,静心返神,息心忘虑,定神安魂,逆返先天之本根,回复如如之本我,变成 "东三 魂" 与 "南二 神" 同在而成五数,故云「东三南二共成五」,是为神之元。
修真图有内文曰:『泥丸为上丹田,方圆一寸二分,虚开一窍,乃藏神之所,眉心入内正中之处。天门入内一寸为明堂,再入一寸为洞房,再入一寸为泥丸。』又曰:『泥丸有九穴,以按天上九宫...神室泥丸九窍乃天皇之宫,中间一穴,形如鸡子,状似蓬台,昆仑是也,释曰须弥山,修真之子不可不知也。』
下元
若以修真图之月相来测定人身之方位,晦朔 三十与初一 之间为北,月望 十五 为南,而生门 即脐 的位置,是在一月之廿四,即人身之 "西"。脐是躯体 魄 之中心及起点 人身受孕育的位置,也是气机之枢纽。图中有描述写道:『脐门号曰生门,有七窍,其一 通于外肾,乃精神漏泄之窍,名曰偃 音演 月炉,即任脉,下有九窍,即地狱酆都是也,又曰气海。人以丹田火烧炼精,地狱以火烧炼鬼魂,其理相近。 稍下一寸三分曰玉池,又曰下丹田,乃藏精之所,采药之处...』
在图中地狱九窍之右下,有一螺旋形的管道,下通涌谷道 左外肾,旁有玉炉,右为泉谷水 右外肾,上通精囊、真一处到枢机,即两肾之连环,经 "银河" 而通二眼。此螺旋之乃丹田中之,此即下丹田也。在此上一寸三分,有三圆圈排成品字形,圆圈中各有一云头 即以雨字为字之上部 字,若以上左右的次序,则为 读透、 读忸,nuk6、 读凳。分别代表神、气和精。此即为烧炼丹药之时,精气神合聚之处;精气神三合生 "真一之 真一之源出无极",所谓三清成一,是故此处名为 "真一处"、一阳复初...
修真者于夜半子时,于真一处合聚精气神。譬如意向下元可以运神,手心对丹田可以运气,提罡可以运精。调控得宜,数分钟之内,丹田命蒂 此即西四也 开始火热灼闪,若隐若现。久之火热扩展,下运于精府 此即北一也,连绵不绝,开展 "阴跷",窍穴 丹田与精府 相通,令坎水 泉谷水 逆流,即以 "北一 精" 连同 "西四 魄",共成五数,故云「北一西四连同之」。
在此一提, 李道明师尊于4月11日乩文暗示,入坛真心勤笃修真之士,于夜半子时,诚心叩禀,可获 师尊加持。(
修真图注释之四
中元
中元即气之元也,在修真图中有文曰:『心下有穴曰绛宫,乃龙虎交会之处,直下三寸六分,名曰土釜,"黄庭" 穴也,乃中丹田,左有明堂,右有洞房。无英居左,肝也;白元居右,肺也。中空一寸二分,乃藏气之所,炼气之鼎,直下至脐三寸六分。故曰: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自天至地八万四千里,自心至肾有八寸四分。天心三寸六分,地肾三寸六分,中有丹田一寸二分,非八寸四分而何?』
黄庭中宫,居天地之中,在人身约为脾胃,在后天有消化转纳的作用;其五行属土,故又名 "土釜 釜为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类今之铁锅",因其像釜有烹调转化之用;在卦为坤 ,坤德厚载,有柔顺培育 养气养丹 之功;三田之中丹田,为内丹转化、温养、哺育、贮藏之所。中宫属 "土",土分阴阳,阳土为戊,阴土为己,二土和合而成一 "圭" 字,故在图中坤卦之上,有 "刀圭" 二字。刀圭乃古人量药的器具 形如刀,尾端尖锐,中间下洼;盖人身 "精神魂魄意" 之意,居中属土,比喻心意 阳 和潜意 阴 的互相和合,而成为 "真意",时常流放阳意之刚执而迁就灵性之阴意,此即图中所谓「流戊就己」也,犹如用刀圭量药以调治也。真意为人身精气神所依归,又如天中之北斗星,斗柄的指向,为天地万物所依归,故刀圭二字的两傍,又有北斗七星的星名 (在此省略)。
黄庭的神奇和妙用是难以用简单的说明来表达的,所以 太上大道玉宸君 号灵宝天尊 作《黄庭内景玉经》, 道祖亦着有《黄庭外景玉经》,两经的主要内容在于解说身中各部位及诸神,藉以明白修真之要义。
黄庭
《黄庭内景玉经》对黄庭有妙述云:
『仙人道士非有神, 积精累气以成真,
黄童妙音难可闻, 玉书绛简赤丹文;
字曰真人巾金巾, 负甲持符开七门,
火兵符图备灵关, 前仰后卑高下陈。』
注:仙人道士非是有神奇之修真妙法,乃是能时常能积存真精、累藏真,收贮于黄庭中穴,续渐精强壮而能得证真人之境域也。黄庭真人之妙理玄音是难以听得到的,古来玉篇之书、绛册之简内有金丹至道之经文,谓真人穿著金色之巾裳,负带着六甲之阳神,持有符信,开阖七门。
七门者:一曰天门在泥丸,二曰地门在尾闾,三曰中门在夹脊,四曰前门在明堂,五曰后门在玉枕,六曰楼门在重楼,七曰房门在绛宫。同时更率领着阳火兵,如带备着兵符图章等,进守灵关;前仰明堂,后卑尾闾,高向泥丸,下入阴跷,周天环匝,陈列无遗。
「三元一体」或「三家相见」之时,一周流,循环无端,金乌 离中之真液 玉兔 坎中之真阳 如梭之转,河关通畅,窍穴相连,周流不息,上中下三元结合,身心性三家若一,祥和安定,金晶满目,杳杳冥冥;感之上下则为三,无人无我则为一。此亦即结就婴儿之法,弥历十月 以人胎成长的时间作比喻,法身晋仙圣之基。
刚过之 师尊圣诞, 王母赐示曰:『有道知道远,无心见真性,若不通三一,如何出五行?』其中通三一者,即通达三元一体。可见通连三元,乃超脱五行之重要法程也。
修真图注释之五
真意
"真意" 之道在于不动;意不动,神自灵。意动则运,运则不离阴阳之动变,有阴阳之动变则不能结聚成形 金液玉液。意之不动在于无为而至,自然而然;不能强而闭固之,若用意镇摄之,则终有意在动焉。初修者可先用意收摄,然后慢慢放任自然,若觉意动,又再收摄,如是反复练习,直至真意不动,出于自然,此即戊己不动于中,所谓「戊己自居生数五」也。
三关
1 古时从水路运米供给京城或供应军旅等,称为漕运,漕溪乃漕运的水路也;唐宋以来,设有专官掌理。丹家以此比喻人身运输阳之路径也。
内经图有文曰:『人之一身...后有三关:尾闾、夹脊、玉枕也。"尾闾" 在脊柱之下尽头处,关可通内肾之窍。从此关起,一条髓 脊髓 路,号曰漕溪 1 ,又名黄河,乃阳升之路,直至两肩夹骨对处为 "夹脊",又上至脑为 "玉枕",此三关也。』
图中人身之脊柱部份,有两条并排之管道,管道之上排有二十四个小圆圈,小圆圈内各写有一节气之名称,以代表周天廿四节气也。管道之上又有三个大圆圈,以代表三关,三关各有专文描述;尾闾在冬至之前,夹脊在大暑、立秋之间,玉枕在管道之头。此外,三关配有 "三车",三车各有不同。由尾闾至夹脊,须如驾羊车之轻柔,故配之以羊车;由夹脊至玉枕,须如驾鹿车之迅捷,故配之以鹿车;由玉枕至泥丸,须如驾牛车之奋勇,故配之以牛车。三车比喻采纳精之时,在不同的阶段,应用不同的火候。
尾闾关
2 醍醐制自牛乳,为美味之饮料。醍醐灌顶喻灌传道理、智能予人,使人心性得到醒悟,消除烦恼而得内心清明,所谓「醍醐灌顶,甘露洒心」。修真图借此比喻行功时的境界,纵使阳灼热令体汗淋漓,内心也是清明而头不昏晕也。
为三关的第一关,图曰:『尾闾关一名九窍 下九窍,又名九头狮子,又曰如太子射九重铁鼓;阴关固闭,常年不能开,故 名九重铁鼓。太子 即 纯阳也,能醍醐灌顶 2 ,方能穿通,故曰射九重铁鼓,乃上天之径路也。 尾闾关 一名地轴、神壶,又名朝天岭,一名龙虎穴,一名三叉骨,内有金鼎 炼金晶之鼎器,内外相通共三路 玉炉,内肾,夹脊,上通夹脊,直透顶门而上泥丸,通一身之骨髓也。』
阳亦即 "真一之",古喻为 "铅",培炼之法,在01-03年之修真讲义- "内修精气神" 部份,已有详细的讨论 请参阅癸未年之金兰特刊。神炼下元,阳潜动,灌溉裁培,但觉丹田气暖,由弱转强,火热灼闪,渐而下元精气氲氤蓬勃,此时若能将两足完全放松,热力便由神阙、气海向下伸延,过两膝而下行足底,激活肾窍涌泉穴。若精强足,自然展窍开关,阳自尾闾而上,一撞三关,直上泥丸。在修真图中生门 肚脐 之下,乃两条并排管道之一的起端,旁有文曰:机关之窍,引仙之门。又曰:愚人以此杀身 受色欲所诱,损耗精,圣人以此飞形 炼精化,炼合神;并称此起端为送仙生门、北极降魂慧剑所。又有吹笛童子,坐着耕牛,状似沿管道而进。 济佛曾有降坛诗一首,妙喻此法:『道门有三宝,铁牛种金钱;人人本自有,咫尺在眼前;在世能富贵,修炼成佛仙;入水不能溺,遇火不烧燃;凡人不识宝,至亲不轻传;看透个中理,只在颠倒颠;时时心中养,刻刻守干干。』2004年4月18日
修真图注释之六
论三关
"阳" 由真一处潜萌,在下丹田长养,气足而发动,下行开关展窍,炼精化,导引坎水逆流,逆上三关。"精" 生于坎位,填补离中之阴,所谓取坎填离是也;其主要作用是修炼元神,祛去灵性阴霾。缺乏者:内景漆黑,魂魄重浊,阴质 恶孽 令灵性偏执,偏离正位,心神昏浊,受制于物 身内外,滞碍不停,难以静定。充足者:内景明朗,精光常现,魂魄轻清,灵性超脱,心意宽解,不受物拘,清虚灵明,祥和安定;灾病不作,智能日增。
锻炼身体,可以从形态上或体能上的改变,来显示成果;修炼灵性则不然,人人灵性虽有,但却难以察见。是故修炼元神,只能以精的内观景象来反映元神的状态;譬如肉眼看不见的气压、气流,却可从天上的阴晴、云雨及风雷的变化反映出来。《洞冥宝记》第二十六回. 吕祖度己度人文中有自述修炼的过程云:『读三教书,玩一壶景。』所谓「玩一壶景」者,即修炼灵性的借喻也。
修真以修炼元神 灵魂 为主要目标。初修者不明所以,追求身体上的气感,以为三关只是脊柱上的三个关窍,故用意领气,沿脊髓上行而冲通之,有气感掠带过就以为道在是矣、三关通矣、无何难矣。谁不知用意领气已是不断地动心用意,人的心性在动心用意之时,只能在后天意识的层面,而不能返回先天灵性的层面,又从何而能达到精充盈之内景哉?
上文所述三车 羊鹿牛车 之要领,便是能将精传输至灵山,畀元神采纳,化其阴霾,方契修真之要旨。引而申之,精过三关,便是元神采纳精的三个重要程序。当安炉立鼎、离宫修定之后,神识便开始独立为主,以人体为觉知的天地 所有领域;体现了「两重天地」的情况 即人体之内为内重天地,人体之外为外重天地。灵觉感观的领域,可以集中在目前一点,也可弥纶于天地之间,更可退藏于密 无知无觉 ,其变化甚大;不似人身在现实生活中,变化甚微。  李道明师尊曰:『甘露 坎水 上升,离火下降,升降出入,若存若亡,绵绵密密,勿念勿忘,似守非守,外寻感应,内求呼吸。』2002年6月23日乩文。此乃 师尊的真修法诀,其中外寻感应,即寻求身中关窍之感应;譬如下丹田之火热灼闪,阴跷穴的雪里开花与及绛宫之宽怀细柔等感应。内求呼吸者即灵觉感观领域的收放开阖也。譬如开放之时,下达涌泉;收阖之时,将精收纳在泥丸等,所谓「一粒粟中藏世界」是也。由于元神采纳精,在开阖之时所遇到身、心、性的障碍难关,三关之障碍,自然而形成。
尾 闾 关 第一须阳 太子 潜动,丹田足,精能在坎位炼化。荓h运精于灵山之上,又需神火下运,引领三车至灵山塔下,穿越而上,并非容易之举,此身之障也。
夹 脊 关 其次精受心意所使役,心动则气散,欲使精收束聚陇,上运灵山,非炼就寂静安虑之心,无法达致。夹脊关通心,精易散,此亦心之障也。
玉 枕 关 若魂性偏执,精不纯,在玉枕关处 亦即上九窍处 振荡不休,心神不能返回先天灵性的层面,精不能归纳于元神,此灵性之障也。
修真图注释之七
与天地合其德
修真之士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处世如是,修真亦然。修真下手,静定之中,炼就“心”与“性”相通,心性合一,心性和谐,天人同发,不偏不倚,阴符经所谓之:五贼在心 心中五行之运,施行于天 能与性同步施行 是也。故能取用身中之精炁,主宰关窍经脉、四肢百骸,一切动静聚散、生成变化之权,阴符经有云:「宇宙在乎手 掌握之中,万化生乎身」是也。心性唯能“万物作然而不辞 不辞劳苦,生而不有 不视为已有,为而不恃 不自恃自傲,功成而弗居 功成身退而不居功”道德经观徼章第二,此乃内修时与天地合其德也。
与四时合其序
烹炼精气神,全凭阴阳之力,始以下丹田发动“阳炁”。阳炁由初始时之似有似无,渐渐热气充盈上升,以至高峰时之热力盛炽,熏蒸一身上下、四肢百骸。这段时间,就好比在一日内的-子时之后至午时之前;也好象在一年里的春、夏二季。修真之士利用阳火,烹炼精炁,炼精化炁,炼炁合神,是为之“进阳火”。
其后阳极阴生,热力开始减退,神火慢慢收敛,精炁开始凝聚,如雨云之成雨;渐渐凉气续增而转寒,以至万物一身之精气,收摄归根,潜藏于密,守命待时。这段时间,如在十二时中之午时至亥时;一年中之秋、冬二季。修真之士,顺势将精炁凝聚,转化收藏,炼神还虚,是为之“退阴符”。若不罔迭罔起,则在一次之烹炼中,仿如经历春夏秋冬四季。有道之士,进退有度,合符时节,故能与四时合其序。
吕纯阳师尊于六月初二 18/7/2004 临坛,赐示修真时节气往来、寒暑迭易之内景:
春:阴中有阳,由寒转暖,春暖花开,温情洋溢,气候和暖,万物生长;
夏:由温转热,阳中有阳,阳和暑热,酷暑湿热,火炎土燥,烦燥不安。 修者应 心安神静,神静脑灵,灵敏巧捷,敏捷机灵,身心灵窍 开展,智能道心,热衷于道,道心坚定,坚毅不屈,信心十足;
秋:物极必反,阳极阴生,阳中有阴,由热转凉;秋凉气候,清爽自如,如来如去,来去自如。明镜秋毫,(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时节无差。 若有 行差踏错,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冬:智能属水,冬水旺盛,阴中有阴,由凉转寒。寒热温凉,谓之四性。
进退日月权 18/4/1999 及1/8/2004降坛诗句中之词
修真图中可以见到环绕着人身,有三十月相。由玉炉之初一 月旦,到尾闾之初三 震,近夹脊之初八 上弦,上至泥丸之十五 望,生门前之廿三 下弦,再回至玉炉前之三十 晦,是为月相之一循还。这循还路径,贯串人身主要宫位及关窍,经云:「五千四十归黄道,正合一卷大藏经」。大藏经有5040360乘14 卷,包含整套修真之典藉,李道明师尊云:『经者径也,修炼途径』,暗示修炼之途径,全在这循还路径之上。
月体本无光,借日光而生光,月相显示了日月交会的情况。丹道借月相来说明魂魄交会之状态:以日光为魂,以月体为魄,所谓「日魂月魄」是也。由初一起,魄中生魂,至初三而现出一弯新月;初八上弦,魂魄各半;到十五月望,魂全而魄消。又由十六开始,魂中生魄;(
修真图注释之八
进退日月权 (续8/8/04)
修真图以月相之弦望晦朔来比喻修真者身中阳之晋退,同时也显示了“魂”与“魄”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其中以月之光华比喻人之性光 灵性之阳性表现,以月之本体喻人之阴魄 身体之六识与功用。
晦朔 三十与初一 之间,阴阳相合,日月交会,乾坤未分,性光为阴魄所包,隐藏不见,为人身归根复命的时候。交会之后,魄中生魂,至初三日,一弯新月,始露性光,在卦为震,元性初现,铅鼎温温。阳魂渐长,阴魄渐消,至初八日,魄中魂半,是为上弦,在卦为兑,此时性光持续增现,如帘帏透光,阳火渐盛,热透中关。至十五日,日月对望,阳魂盈满,阴魄全消 退藏,在卦为干,此时性光圆满,圆陀陀,光灼灼,乃人身魄之精华 阳精阳,与阳神相聚之象,如日月之精华相合而生满月之象,此即修真之士与日月合其明是也。初修者即使未能炼至如此之境界,在一次静坐之中,也有灵性最显现的时段。
十五既望,盈不可久;天地之消息,物极必反,阳极生阴,阳火始降,转退阴符。十六以后,魂中生魄,阳反为客,阴反为主,阳魂受统摄于阴魄;阳始退,而一阴生,在卦为巽,此时为灵性归于身命之始也-灵性转退,身体之感觉渐增,在此之时,损道最易,若行差踏错,则前功尽废, 吕纯阳师尊前坛所指:『一子错,满盘皆落索』。是故守道功夫,持盈保泰,最是重要。 师尊更有妙诀示下:「明镜秋毫」是也。阴魄 身体之感觉 既然渐增,顺将觉知转留在眼根内照,阴魄愈增长,愈察秋毫;而身中阳消阴长之变化,则顺其自然。随后阴魄渐长,阳魂渐消,至二十三日,是为下弦,在卦为艮,魂中魄半,是为灵性归于身命之半也,在时应秋,秋高气爽,心景灵明,阳凝聚,顺时而转化为金津玉液。至三十日,是为月晦,在卦为坤,阳魂全敛入阴魄之中,性藏于命;修真者于此之时,顺时归根深藏,将金津玉液,收贮于中宫密户之内,封固守护。魂之与魄,互为室宅,此消彼长,一开一阖,一现一藏,此乃阳魂阴魄之相互关系也。
炼魂制魄
上星期 5/9/2004 上清道尊临坛演道说法,以易经之“干”卦来谕示阳进升之要领,并默授炼魂制魄之法诀。当阳进至阳魂盈满、阴魄全消之际,阳魂主事,阴魄自然制伏;与前所述之日月对望、性光圆满,境界相同。 道尊以易道来阐明丹道,以干卦之爻辞指引修炼灵性之火候:干卦之初九潜龙勿用即全在休歇之状态也;九二见龙在田即阳初动于下田也;九三夕惕无咎,此时阳火盛炽,不三不四 魂魄状态各半,三凶四惧 魂有凶险而魄有恐惧之感,身心不爽,是故应谦虚谨慎,步步为营,中正和平,不偏不倚,不卑不亢,是以防危虑险也;九四或跃在渊,此时危机已过,高飞无虑,海阔天空,鸢飞鱼跃 阳升跃、灵性腾飞,一周流,然未能稳也,故云或之;九五飞龙在天,此时阳气极盛,灵性如飞龙之升腾自如,修真之士,恒持不断,潜龙自有飞腾日,九五至尊 灵性主宰一切,飞龙在天。(
修真图注释之九
三关之感受
前文已论及“三关”之位置、三车 羊鹿牛、开展三关的先决条件及工夫、通三关之义 将下元精转输至灵山,畀元神采纳、三关之障碍、以月相来比喻阳之进退变化 进退日月权,又以易经“干”卦的爻辞来引述修炼灵性的阶段。
我个人开展三关时的感受:手心对丹田,意向下丹元。神照下元,裁培灌溉,但觉丹田气暖,继而热力渐强,火热灼闪,连绵不绝。渐渐热力扩展,下运于“精府”,开展“阴跷”,两肾 外肾 骚畅,下元精气氲氤蓬勃。稍以呼吸一提,感觉自然过会阴,而聚精气于长强,出现骚痒,“阳跷”似在抽缩,将精气运上,此乃“尾闾关”之感觉也。
到“夹脊关”先是两肾沐汤,辘轳 两肩夹骨之间 气聚。夹脊通心,若能降心,则上通灵山;若尘心不休,则精气耗于后天情物而已。此关似是三岔路,更上高层,在乎降心,是故夹脊关有别名曰“双关”。此关一过,后颈火热,感觉一条髓路,由下通上,直上干宫,暑热感强,燥火迫人。修真图对“玉枕关”有附文曰:『玉枕关此处一名阳宫、玉京山、天柱、太乙穴,大椎骨前寸较处来也,实上天逆行之径路也,内黄龙倒以卷上,冲湘江水,上下通彻…』其中所谓大椎骨前寸较处,即玉枕关的位置,较大椎骨上寸许也;又其中之“内黄龙”即内照之神意也,盖北斗河关之运转,未能纯乎天然者,皆以神意辅助炼精化气,坎水逆流,将精气抽上,今已将到其本位,非以眼根上翻,再倒向本身,不能将湘江水 坎水 卷上,精气合神,令 金晶 上下通彻。
若精气持续上运,使金乌玉兔如梭之转动,周流无间,火候无差,则有金晶满目、无远弗届之感,阳神显露,阴魄全消,内境清虚洞朗,炯炯灵明。个人炼功,事后自我检讨,在修真的过程中,总有偏倚及不完美的地方;唯在金兰观修真时,在  师尊、 坛主及 仙真佛圣明点暗传之下,虽是短短一刻,已达妙境…
泥丸宫
泥丸宫 上丹田 为上元神府之中心,在修真图注释之三18/4/04 ,论上元第一家时,已有探讨。修真图以上丹田为泥丸宫,有文曰:『泥丸为上丹田,方圆一寸二分,虚开一窍,乃藏神之所,眉心入内正中之处。天门入内一为明堂,再入一寸为洞房,再入一寸为泥丸。』又曰:『天有九宫,地有九州,人之下丹田有九窍,以象地之九州。泥丸有九穴,以按天上九宫,脑骨八片,以应八方。 泥丸宫 一名弥罗天玉帝宫,又名纯阳天宫,中空一穴,名 玄灵主,又名元神宫…神室泥丸九窍,乃 天皇之宫,中间一穴,形如鸡子,状似蓬台,昆仑是也,释曰须弥山,修真之子不可不知也。
上丹田亦称干宫 或干鼎,炼神之所。灵魂本非物质,入胎之时,化神栖于泥丸宫,动静常与人俱。魂昼寓目,寓目能见;当人着于事物,魂有执而运,动而生神 木生火;及后神动而生心 思想,落入后天。今修者双目回视 眼为神窍,神光内照泥丸宫 上丹田,静心返神,息心忘虑,定神安魂,使精气神合,逆返先天之本根,回复如如之本我。
修真图注释之十
九霄雷府
修真图中两眼之间,标着“神光”二字,修真常以「眼观鼻」,所观位置为“山根”,即两眼之间鼻根的部份, 李道明师尊曰:『山根 乃为 天根,仙根 修仙之根本部位 慧根,智能出生,上下逆转 鼻观心,心观丹田,坎离相交,上能通下,下能济上 坎水济离中之火,上下四方 由鼻吸气运至全身;古往今来,慧眼出英豪。』 99年12月12日乩文,以山根为凝神之处,日月交光、魂魄相会 为修灵性之根故为仙根 之所,也是修炼智能出生的地方。凝神于此窍而下照丹田,能使坎水逆流,河车逆转,水火相济。古往今来,许多修真成功的英雄豪杰也从修炼慧眼而出。
鼻为人身通气之器官,鼻孔中长满鼻毛,当空气被吸入的时候,其作用除隔尘外,能将空气原子离子化(O2 →2O++2e-),所产生之电子e-,为身中静电能量之源;这些静电的能量,相对就是天地间行雷闪电的能量。若能将这静电能量炼返先天,便是“先天祖”,故称鼻为“鼻祖”;人身乃天地之缩影,鼻相对位于“九天”,故又称鼻为 “九霄雷府”。
鼻之下为舌,「心」开窍于「舌」,心之气可在舌反映出来。舌下“玄膺穴”,为气液出入之开关,上可接引金津玉液,下能使之咽下,以泽润五脏,并主持阴阳二气 空气、丹,上下升降。修真图有文曰:『舌下二窍名玄膺,后名咽,吞下一切饮食;前名喉,十二节,为十二重楼,通达清气者也。』
五脏为人身的主要部份,各具五行相生相的特性。修道借假而修真,从后天返先天,必俱后天的精气神而炼就先天之物,而精气从何而来?从何而产生变化?皆从五脏而有生成变化。
五脏六腑之根─肾
修真图两侧,排有对五脏的描述,其内文本出于【内景经】而稍加修改。所谓「天一生水」,五脏之根为“肾”。修真图对肾有文曰:『肾属北方水,于卦为坎,形似玄鹿之两头,名玄冥,字育婴,象如卵石子,生对脐,附腰脊,重一斤一两,主分水气灌注一身,如树之有根,左曰肾,右曰命门,生之府,死之庐,守之则存,用之则竭。』 龚中成坛主曰:『志之本在气,气之源在肾。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根,根深蒂固,根本所在……』 04年10月31日乩文 。盖“先天之精”藏于肾,与生俱来,为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当今医学发现,生殖细胞“精子”与“卵子”,并非是进入青春期后才开始制造,两者都是在父精母卵结合后,便开始在胎儿内制造,大约在三星期左右,精子或卵子的原始生殖细胞便已形成,藏在生殖的器官,进入休眠期,侍长大进入青春期时,才开始分裂、覆制。在先有是象而后有是形的角度来看,可证先天之精藏于肾为先天之本。
肾又为“阴阳之根”:肾对各个脏腑及身中其它组织,有着「滋润、濡养」 水一般 的作用,中医称之为“肾阴”。肾以排尿来调整身中水份的浓度,肾阴虚则水不济火而出现内热、耳鸣、眩晕、腰膝酸软、少津等症候; 肾对各个脏腑及其它组织又有着「推动、温煦」 火一般 的作用,中医称为“肾阳”。肾脏之上有“肾上腺”,又称为副肾,分泌副肾皮质 醛巢酮及皮质醇等荷尔蒙,从调节体内糖质代谢来改变身体的活动能力。若然分泌量不足,则有食欲不振、无力感、低血糖、想吐、下痢等症候。是故亦称肾为水火二气之根。(未完…)
第五章  金兰观内修精气神讲义
内修精气神 之一
太上道祖【内修篇】曰:『凡人入后天,其性必蔽、神必散、气必泄、精必败,此三者精气神俱为人性所伤。(内修总论)』。又曰:『在常人而言,精气神虽附于人身而不能聚结,肉身殁后,此三者随躯壳而离去。(第二章)』。再曰:『寿数既尽,虽天地亦不能挽回人之终也。神先出,气即绝,精始散,三者一散,永无复合。皮囊既脱,三者散漫于天地之间,如是则不离六道轮回而巳。(第三章)』。
太上道祖【内修篇】云:『若有道之士,则能将三者由散而合,由合而结,此乃内炼之所得,亦非天地之间自然可能成功者。(第二章)』,又云:『倘倘若在生时,将三者精气神炼,死后皮囊虽脱,而三者不散,结聚如一,聚散能自如。若炼湛深,此三者更能入石,亦能飞形,入水而不溺,入火而不焚,此之谓神,此之谓仙圣。此无他,三清能聚否耳!(第三章)』。再云:『倘经炼,则三者集中而结为胎,更得五行之助,水方火相济,金木魄魂相,始能通七窍,破黄庭,越丹田,过泥丸,而活动于虚无缥缈之间者。如是则神出于舍躯壳,出入自如,安守能定,动则处于太虚,静则三昧合一,能动能静,始见三清。三清既现,则入化出神,则飘飘然而为仙圣之域,如是始能超凡入圣。(第五章)』
人身之贵,贵于精气神,离此躯壳,只得一团阴灵, 内修更是困难。是故内修是以人身之精气神来炼性。性乃虚灵,无形无质,难以捉摸,如何可见?性本虚空如天,天亦难见,但寄于天之光,人见天之光,则知有天也;人性亦然,性虽杳冥难见,但寄于精气神,内观精气神之变化,则知己性之状态矣!
内修之法,入手宜炼静,次而炼定,熟炼气液之升降、水火之聚散之后,再炼三品之合,然后炼三品之凝结。
惟精在下府,气在中府,神在上府,常人三者本不交,如何可得以交合?若不得交合又如何使之胎结?
修真者炼精化于下元,提运精至上元,神与合于干宫,养神凝精使三者凝结,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者合一,得其纯阳。话虽容易,行之不易,一蹴即就者,非上根大器者不能为之,故又将功法分为三段,一步有一步之验证,方便门人循序渐进。
若要提精运,先能炼精化气;若要炼精化气,先炼丹田炉火。精之所以能化气,皆因三火之聚,烧炼于下丹田,加上巽风橐钥呼吸抽风助火,发其炉火,熏蒸两肾藏精,有丹田火涌、热力熏腾、涌泉赤热、两肾汤煎、关窍震动的感觉。 【内修篇】对火候调节,亦有如下之要求:『内修者一气()之用,自发其炉,炉火之升降,即内丹之上下运行也。……人体之中,气动则风生,风既生,火即燃,初发之火,不文不武,有如处于季春,不寒不热,温暖以待者。进而气更动而风更盛,则火当渐扬,斯际之火,正如夏初之间,炎热之中,略带熏风耳,此为文火也。再进巽愈动而火更张,当此之时有如炎日当头,赤帝迫人之威,此武火也。其退也,由武而文,由文而温,进如四季之顺序,其退也如步出台阶,按次回复,如此火候,乃属正常。……火候不足或不节调,正恰如冷火烧炊,其结果不生 不熟耳。内炼亦然,修者勿以潜心待之之象以行也。(第十三章)』。(
内修精气神 之二
以古时烧炼「丹药」来比喻内炼精气神: 炼丹必先有药,内丹是以「精气神」为药;炼药必须有盛载药物的器皿,称之为「鼎」,人身虽大,精神能聚焦之范围,不过指头般大小而已,是故可以汇聚精气神之关窍,皆可以为鼎;烹炼必须有火,生火、发火之器具,名之为「炉」,脐后丹田,为发火之枢机,火发之时,火热灼闪,神阙肚脐之下,波涛澎湃不停震动
以下丹田为炉鼎,先炼下丹的理由有数点: ? 下丹田位于下元精府,若火候未强,精未能化气,难于搬运;而气却可随心而运,神火容易下照于丹田,乃移神气以就精与及炉的位置,如移船就岸,以结聚精气神也。 ? 人身之气,循行于十二经络,满溢而注于奇经八,但人在胎时,却由母体经「脐带」输入;逆修返还之理,必由后天之形态而返先天之状态,修神如是,精气亦然,修炼下丹令精气神返还于身之「祖根」,即「脐根」是也。 ? 修真讲求「内外咸通」:首先要内功与外功功德并修,两者互相扶助,有高功德者是为「上根」,有大德行者是为「大器」。
其二是身内与身外咸通,人身乃一「小天地」,有如天地之缩影,灵性尚重浊者位居人间,故修炼下丹太极界,是为匹配。灵性轻清者则上浮于云霞间,可修炼中丹;上根者可修于天上,而阳气满足者更可龙飞九天,修炼灵性于上丹田干宫,洽当自然;犹如小学生习小学,中学生读中学,大学生修大学,适如其分。唯各人的位置不同,功到升迁,不得真师指点,人难知之。在金兰观学道以修真为主, 师尊及坛主对尽力于坛务的坛生,每每明点暗传,指引修真路向,静悟乩文便能达意。
有很多坛生在金兰观学道之后,下丹田有如珠般大小的位置,发出温热的感觉,此乃 师尊及坛主所传之内丹「丹头」,亦即下丹「安炉立鼎」之处, 李道明师尊有云:『渡人须用金丹渡,要识金丹先明铅肾气,铅光一点赖师传,不得真师枉徒然……丙子年六月十三日乩文』,其中铅光即丹头也。丹头有得之后,又必须于每日子时,勤炼丹基,所以 师尊又云:『夜半子时,一阳潜动,天心来复,人身亦然,丹田种生,发生有时,神来时至,寂静雷声。春雷初动,少阳生,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其中有信,信到莫惊。日积月累,筋骨坚强,沉尽清,丹基在此…丙子年六月初六乩文』。当在子时之半,天地阴气已极,阳气刚生,在此时守静之笃,以天地一阳之气,推助丹田以生真一之肾气,产生「天人相应」、一阳潜动的效应,以此法生阳气炼丹,效果最大。
李道明师尊亦于丙子年四月三日及戊寅年十一月初二日重复训示巩固下元之法与及一阳来复之理见附文
丹法当以自然而然为最妙,唯久炼而阳仍然很弱,丹田没有温热感觉,怎样可以使阳气生、感觉加强?【灵宝毕法 - 烧丹炼药第四】中有辅助烧炼下丹之法:『……阳气既弱而真气无所恋,徒劳用工而采合精气神,必于此时神识内守意守下田,鼻息绵绵深长之腹式呼吸,以肚腹微胁内收,脐肾觉热太甚,微放轻勒,脐腹未热紧勒,渐热即守常守定,任意放志以满乾坤灵性及全身,乃曰勒阳关而炼丹药……』。(未完)
内修精气神 之三
丹田乃逆窍 太上道祖【内修篇】曰:『人之体也,有如一小天地。天地有昼夜四时、风云雨露、日月之明,人体亦如一也。常人之体顺次序、就五行,随阴阳而生于宇宙之中。惟内修者则不然,一切皆逆行其道,始可返于先天之中。故凡人皆有老死疾病,此无他,顺序以行有以致之。但逆之者,逆机何处?──首在丹田!
丹田即下丹田在黄庭之下,为气机之枢纽,动静起伏、反复变化,皆由此而生作用。顺之者,诸位不动,常次常序;逆之者,窍窍相动,穴穴相通,位皆变而反常。当此时也,有如晴日之中,风云陡变,昼可变夕,寒可生暖,此逆之道也。(第十五章)』。
神与心意 精气神之聚,非谨意守而能达到,也非平时之心意可能为之,令初修者不易产生反应。常人举手投足,皆以心意使然,常人所能运用者,也只限于心意而已,唯“神”之层次在于心意之上,故不能使精气神聚结。盖“魂”运为“神”,属先天灵性之活动,及后神役气,气驭精,驱动身体机能之运化,成为思想意念,已属后天心识之活动。由于先有先天灵性之活动,才有后天心识之活动,是故以心意不能直接驱使神,三宝之所以难结者难于此。
欲使聚三宝聚于丹田,切勿急于意守丹田,必先待静定以后,于无思无觉之际,忽然生觉天一生水,将此清纯之觉天一之水,下注于丹田,如是丹田由寒转热,此时务须维持在先天之状态,若然后天心识一起,则须重入混沌,再生神水以灌溉之。经此来回灌溉栽培,丹田震动,由渐转烈,热力增强,向外扩展。
巽风橐钥 初入坐之时,呼吸粗浊,起伏不平,乃后天之气也,易动心,生意念。唯此呼吸之起伏,不是全无用处,可于丹田已热、但热力未全之际,不妨以顺呼吸,引气下入丹田,如古时打铁所用之风箱,一推一拉,一橐音托,开也一钥音若,闭也,有风助火势之妙。
二候火足 道法自然,无为而至。烧丹炼药,虽是逆机之道,不离有为,不能达到究竟。若以一次炼功时间分作六个时候,进火炼丹的时间,应在头三份之一的时间内进行,亦即于二候内火足,其余四候别有其它用处。其实入坐之初,也不是一开始便能进入先天妙境,心识仍处于活跃状态,念头精结时有回绕,故于此段时间内进火,非常应合自然。
胎仙  【灵宝毕法】烧丹炼药第四曰:『黄府丹田之中,气液造化,时变而为精,精变而为珠,珠变而为汞,汞变而为金,乃曰金丹,其功不小矣。』 吕纯阳师尊在【前八品仙经】五行端孝品第二中示曰:『火神气要水精济,水赖火炎,以柔制刚,刚柔连绵,炼成一块,非汞非铅,能升能降,号曰胎仙。』。换言之,金丹的基础,在于精气神在适当火候之下聚合,而生造化,每日勤炼,积累于丹田,久久而成丹。此丹非液非气,能在身中随真意而升降,超越脏腑物质之阻隔,修真者可以此为胎而修仙道,如人之胎,可孕育而得人身,故称之为“胎仙”。
我的体验  记得 吕纯阳师尊六年四月廿一日临坛,命全体坛人一齐修真,并即场传授丹诀,完毕之后写出各人之修真要点,其中对我写道:『二玉即我和另一位乩手根基稳, 唯恐尚浅轻,下元宜巩固,飞身上玉京即上丹田,三段功夫诀,默修静悟之。』当时我炼功虽有十年,(
内修精气神 之四
我的体验 记得 吕纯阳师尊在九六年四月廿一日临坛,命全体坛人一齐修真,并即场传授修真之法,完毕之后写出各人之修真要点,其中对我写道:『二玉即我和另一位乩手根基稳,唯恐尚浅轻,下元宜巩固,飞身上玉京,三段功夫诀,默修静悟之。』,我当时炼功虽有十年,下丹田亦曾痛下苦功,唯未能坚持在此重点上,循步而渐进,只是随摆不定,时而执在“松静无为”,时而“炼心主空”,时而“守神于中黄”,也有时以意领气循行任督二脉、调控身中气液、聚散水火等等,博而不深。是故 师尊只能说我是“根基稳”;因为不是在正确的修真法程上循序而上,所以说“唯恐尚浅轻”,宜须巩固下丹,所谓“下元宜巩固”,才能使阳气满足,飞龙在天龙即人之魂也,灵性轻清,飞腾自在,变化无碍,炼灵性于上丹田干宫,即所谓“飞身上玉京”是也。
我当时对于先修下元、然后由下而修上的理念不是很清楚了解,但根据 师尊的提示,要修炼下元的信息却是很清楚,于是立定决心,集中意志,坚持每晚子时修炼下丹。过了两个多月,我所下的功夫,很快便得到确认。 一九九六年七月七日 吕纯阳师尊临坛说法,之后再命全体坛人修真,乩文写道:『再安炉,重立鼎,密传修真法程,无为后复有为,意向下丹元,归根命里炼,一刻乩再笔……』,修真完毕之后便对我写道:『关玉下丹固,上下河车转,更上一层楼,意可寄二关。』。我当时很高兴,自己的努力得到了 师尊的响应,可是高兴过了头,未能实时细想两个很重要的问题,领悟其精要之所在,平白浪费了许多时光。第一个问题是:“下丹固”与“河车转”两者有甚么关系呢? 第二个问题是:文中所指的“二关”是甚么,怎样才算“过二关”?
一周流
地球最接近太阳之处,海水最热,海面暖流由近赤道处,流向南北极,遇冷而回,回流赤道,形成海面冷暖流之循环;太阳照射之下,热气腾空,高空遇冷,热气中的水份凝结而成云,云聚而生雨,回落地上,乃大自然之气液循环。
自然之道如此,人身亦然。人身有二极,一为“灵性”之中心,另一为“身命”之极,身命之起点在脐,胚胎连接母体于此,成长之后乃为下丹田,身体之“重心”所在,精气由后天返先天始于此,阳气亦潜动于此。下元巩固者,“真元”内蕴,如龙之有珠;精气神内聚之时,玄珠滚动,激活“阳气”,周流于经络运行之轨迹河车,二极之间,循环不息,所谓“上下河车转”是也。修真者若能在此基础上勤炼不怠,则真元续渐壮大,真澎湃,周流上下,循环无端,可令丹田火涌、热力熏腾、涌泉赤热、两肾汤煎、光华满目、关窍开通。
内修精气神 之五
炼铅汞
中国跳水队在奥运扬威世界,明星运动员做出许多空中翻腾动作,难度极高,常人可望而不及,观众在目不暇给之余,羡慕不已。那么快速的转身翻腾动作,除了运动员熟练的技巧,还有两个很重要的要素,没有这两个要素,任何人也没法施展。第一是“起动力”,运动员借助弹板起跳,或在高台的高位跳下,令身体瞬间加速,产生起动力,再利用这起动力转化成翻滚的能力。第二是“空间”,快速翻腾的动作只能在空中进行,一到水中,任何急转动作也得慢下来。自由体操,甚至花式溜冰,情况也很相近。
这两个要素,不只可以应用在众多的体操运动,也可引用于修真。先论起动力:丹田为气机之枢纽,欲逆行凡道,返于先天之中,当以精气神聚于丹田之内,产生“阳气”而起始变化。没有“阳气”等于没有“起动力”,也不能起始变化。阳气的别称,自古尤多,古时喻为“真元一”;医家称为“肾气”;丹道曰“铅”,源出古远之民俗思想,匪夷所思。“空间”在于修炼灵性来说,就是心念放得下,心中虚空无物,所谓停机定心,明心见性,回复灵性之“元始面目”,才算修“真”。若心起动念,念念相续,灵性即受制于识情,没有空间给予元神,元神也没有飞腾变化的能力。
杨益师尊与坛主说法,曾提及修真有赖“灵台活水”来,所谓灵台活水即未经神识污染之“元精”,盖精之初生,无杂无染,灵觉赖此新精清除杂染,若元精不断滋生,则灵觉可维持在清新灵明、接近真如的状态。灵台活水之耗损,又在乎于灵性是否受制于识情,有否空间施展飞腾变化的能力。灵台活水之别称也有很多,古时喻为“天一之水”;医家称之为“心液”;丹道曰“汞”,汞者水银也,水银出自朱砂;朱砂色红,五行属火,五脏属心,乃取象比类之词。
双手抱丹式
炼阳气也有辅助之法,修真之前,两手双搓,至掌心发热,左手按下丹田,右手轻按命门,如此来回数次,引发体内热气升腾,再以右手手心叠于左手外劳宫穴之上,双手抱于丹田,然后入定……也可十指相扣,以拇指下之大鱼际穴隆起之掌肉相搓,至发热为度,然后两手相叠,右掌大鱼际穴放在左手合谷穴上,并以左手发热之位置,按在肚脐上,如此来回数次,直至肚脐内有温暖感,双手抱于丹田,然后入定。采气法之采地气,以呼吸及意念,导引精气向丹田聚合,也可辅助内气聚于丹田;每天早上练习采气,惯性以呼吸及意念聚精气于丹田,修真之时,只要以意稍为演练此招式,精气即能汇聚于丹田。
内修精气神 之六
水火相济
修炼下丹常见之通病:以为只是用火“炼精化气”,将丹田发热,虽然用意用力,效果反而微弱,有时丹田稍为一热,便诸火上亢,舌燥唇干,神昏脑涨,此乃水不济火之象。其实在修真下手之时,控制用“水”与及起“火”同等重要,所谓以“水”济“火”,水火相济。火若无水来制衡,如不受控制之能量,不能为用;譬如汽车用之“电油”,内蕴能量,有爆发的能力,是以“液”态而存在的,将能量含藏济摄,不致轰发,故可以为用。人身之内,“液”统制一身上下之“气”,相互济化。 但如何用“水”才可将温热感维持在丹田之内,达至丹田常温的境界?人身为小天地,人身气液之道,当效法天地阴阳自然之道。天地之内,阴阳相推,气液升降,循环不息:阳光照射之下,地上之水被蒸发,热气腾空,高空遇冷,热气中的水份凝结而成云,云聚而生雨,回落地上,此乃大自然之气液循环,此起彼落,循环不息。
津液
人身之气液循环也是生生不息的,是故在修真之时,应注意舌舔上颚,即舌尖贴在上门牙根的位置,保持上颚、舌尖及舌根(玄膺穴)以至口腔内之湿润,并维持真津之生,以甘露疏泄阴霾,制身中(丹田及离中等)诸火,更可灌溉绛宫,使心田畅快,并滋润脏腑,调理百骸;如天降甘霖,泽济万物。太上黄庭玉景内经有云:『口为玉池太和官,漱咽灵液灾不干,体生光华气香兰,却灭百邪玉炼颜。』这是“降火”重要机制之一,能将丹田火固济在下元。须知积液而后能生气(积水才能被蒸发),积气而能生液(积云才能降雨),修真若然忽略津生的处理,会引起诸火上亢、水不济火、气液循环之障碍,甚至丹田不能起火……。平时饮食也应留意,少吃高温司炸、干涩油腻、味精浓烈之食物,以防津液之不足。也应饮用适量之水,保持体液平衡;但也不可饮用过多而引起痰湿,阻碍气脉。
定神
“静”与“定”不同,定在静之上;六根不动不可谓不静,唯神不在六根之内,盖性有执(于事物)则神运,神运则心生;修真用逆机令心静返神,神凝(定)见性。入静之初,虽然已离六识,入于静身静意之境,若未能定神,则性光仍然浮散,心念容易起动,难以进入先天真一和谐之状态,通于元神。定神是静功之进阶,此时应将两眼目光锁定在“山根”,而神火下照丹田,以“坎水”固济“离火”,水火相交,静定观照,如用“文火”烧炊,令温热感维持在丹田之内,达至丹田常温的境界,定神后始返于无为自然之境。
内修精气神 之七
定息
入坐虽已“静”,心中虽然无物,但呼吸若然粗速,仍似转空车一样,神光回转不停,难以进入真之定境,是故必须“定息”。定息不可用“意”将呼吸抑制,因为用意已是不静,而且用意凝着呼吸只可以维持很短时间,最后必然引起呼吸困难,是故必须以“定神”来定息。常人每当集中精神注意于某事之时,自然屏息以侍,凝住呼吸。修真以“观”定息,初修者以“目光”定于“山根”部位,所谓“以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慢慢进入气平息住的状态。
逆机颠倒
从温度图看人体之体温,人体体温不是全身一致的,最热是头部,其次是身躯,平均相差有摄氏两度之多,再其次是四肢。修真令体温分布颠倒逆转,先从下丹田发热,热力饱足后再下传阴蹻、涌泉,令下肢涨暖,涌泉跳动。下元及下肢之涨暖,皆因气血之下行,故入药镜有云:『先天,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醉的反应当不只此,单就气血下行及下肢涨暖而言,确与醉相似。
根本心
每日内修耗时颇多,若不能从“根本”上做,往往徒劳无功,盲修固然无用,苦修不知本末,也是蹉跎。甚么是根本?众所周知,“人性”是也。如何修改人性,才能最得效?首先“方向的取决”必须正确。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的,无缘无故的事,可能偶一为之,但是每星期甚至每天也做的,当然不会无目的地做吧?我们大家每星期日聚首一堂,求道于金兰,学的是甚么道?道者路也,以自身不同的条件,走向真实的路,脱离尘世种种的灾厄、一切的虚幻、所有的迷妄,而登上永恒安和之路,一条通往无极圣境之道。
平心静气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坚决向道?在平常生活中,能否在尘世中而不染尘俗--饮食男女、情爱枷锁、物欲渴求、金钱争逐、痴愚嗔怒(发脾气)?有立志者是否能坚持向道?行道、守道的过程中有否松懈?又是否初而松懈,久而忘志?这是我们学道者每天也应反省的问题。
凡尘浊世好比一大考场,人生所拥有的情爱、金钱、地位、名利、事物等等,只不过是试场的摆设,也是考题的一部份,斗不过时空的推移,一切与时消逝。所有灾厄苦困,也是考试的副产品;赏善罚恶,是上天教育万类的方法,以自然之道,教化众生。上有三十三天,天外还有天;下有幽冥酆都,轮转有四生六道。何去何从视乎考试的结果。还有最重要者,是上天欲人返本还元,超脱尘世,免受困苦,而不是以尘世间的浊福快乐来令人迷恋。若然立愿修真,坚守道德,不只可免蹉跎岁月,且能将痛苦灾厄减至最低……。犹如孩子对父母不敬不孝,父母当施以惩罚,令其痛改。孩子一旦改过,对父母孝顺敬重,父母必然回心转意,对之呵护。明乎此,道途虽然漫长,崎岖曲折,也不怕走偏。外修方向正确,内修“性命”自然事半而功倍。
内修精气神 之八
霹雳炼阳神第二
人的身体(魄)之中,藏着先天的灵性(魂),灵性依存在身内,推动后天的心意(思想、运算、意念等等),【文始真经】有云:『因魂有神,因神有意』,亦即所谓:『魂动为神,神动生意』。灵性若然离体,身躯就好象没有了主人,变成植物人一般。虽然灵性是身体的主人,但是常人却没有这样的想法。少时为学业、兴趣、玩乐;壮年为事业、理想、男女;中年为生活、名利、儿女……以致灵性陷于身体、情欲、事物的劳役之中。
修真是为了矫正这种颠倒的情况,而行持外修内炼,直至灵性纯真,归复元始(无极)时的本来面目。在修真之时,灵性的状态大致可分为二:
一. 后天识心主事,先天灵性伏藏,在静修之时,虽然身体及心念也已静定,但先天灵性仍脱离不了后天识阴(阴神)的拘束,不能返回先天“阳神”的状态,简称“后天”。
二. 先天灵性主事,后天识心退藏,灵性脱离识阴的拘束,所谓:『阳神出窍,阴神退听』,灵性进入真一和谐之境,简称“先天”。
修真若然只是持经念咒、讲求神秘手印,或是枯坐顽空,而不是在重点上下功夫,从后天返先天,只会徘徊磋跎,浪费时日。
以观返神
后天返先天在于“心”定返“神”,“神”凝见“性”(魂),其机要在于“两目”,【阴符经】所谓:『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盖眼为神之窍,耳为精之窍,口为气之窍(耳及口之机要容后详论),救世大士有云:『天之神发于日,人之神栖于目』,其法在于“观”,即以“神光”内照(请注意:是神光而不是眼力)。修真静坐之时,当闻听自己的心识在活动的时候,将神光内注于“山根”之中,修真者可发觉神光内照于上,而心识却像活动于心胸之间,两者同时存在。此时观与心好象选择按钮一般,可以选上或选下,所谓“三岔路”是也,如果精神受心念所吸引,走入“心识”的世界,即自然选择了在后天的层面,须知起心动念是我们平时惯常做的,尤其是在惺忪冥杳之中,顺之反而觉得自然;但如果能将精神集中在观觉,则可脱离心念燥动的滋扰,返回先天灵性-“神”的层面。话虽如此,心识的牵引力通常很大,构成对灵性的牵制与拘束,结果难以离“心”返“神”,当此之时,若遇下丹所生的“阳气”,则能发挥阳性作用,消去阴霾,助神脱离识阴,其作用大矣哉!是故道门修真以巩固下丹元为第一,而以霹雳炼阳神为第二。(【吕祖全书】中之修身诀三段有云:『大电霹而神莫为,迅雷烈而神莫知』,霹雳炼阳神暗谕无论外间的滋扰有多大,炼神仍不为所动。)
观的作用妙用无穷:当入静之初,杂想回绕之时,可以“观空法”,观想无限“穹苍”的景象,以一念代万念。平时心思絮乱之际,也可闭目回光,将神光收摄在眼前,凝着不动,立收正神正心之效。
内修精气神 之九
定心之要
修真下手要“先静而后定”,在炼神的过程中,亦是重要--静者:静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定者:由定心、定神、定息(神定自然进入真息)。 吕纯阳师尊有言:『欲闻至道,以诚而入,以默而守,以柔为用…』(丙子年五月廿九日乩文) 赐示修真时欲闻知(探求)至道金丹大道的精要,须以“诚”而开始、而进入;诚者-诚心诚意,以真诚、坦诚之心向道,意1向精纯单一,信念坚定,无傲慢之心,无犹疑之心,无后顾之心,无计较之心,乃定心之至要。都市修仕,大部份时间处于声色货利的环境之中,外缘繁多,内修之时若不以诚向道,来收摄烦乱之心,必然心意动荡,杂想纷纷。
龚坛主云:『(修真)大道之本本源,本于至静,至静之原由来、开始,原于至诚,至诚之验应验,验于自明(实践验证,自知之明对至诚的明白),由明而觉产生感觉、觉知,由觉而悟,领悟大道。』(辛巳年五月廿五日乩文)
在修真的过程之中,冥杳恍惚,凡日间专注的事情,或内心牵挂的事缘,常于此际不经意地回绕,侵扰静定,此乃精有所结而致,故须以“默”守之。默者-沉默、静默、木讷,默然不语,默不对应,对于任何的侵扰,我皆守之以默,一切烦恼妄想,顷刻自灭…。
炼神之要
记得在一九九七年七月六日丁丑年六月初二日, 吕纯阳师尊临坛赐示修炼阳神之法,与坛生及善信修真一刻之后,再次指引我的修真路向,这样写道:『二玉功日深,带领众修真,吾言须谨记,霹雳炼阳神…』,而且当天降坛诗的末后二句是:「明向中黄路,霹雳炼阳神」。使我清楚明白先前九六年七月七日所指的“二关”,就是在中黄之圣窍,来修炼阳神。两星期之后, 李道明师尊临坛,便以炼元神为主题,其中对炼神的精要,赐示如下:
人身变幻,风云起落,以心制身,使幻不觉
注:指人身之状态及事缘,起落变幻无常,身体障碍重重,精结时常缠绕,须以诚心、道心制伏身体,排除种种的障础;一切生灭无常的虚假幻象,皆使之不觉。
心念意动,以神串之
注:修真的时候,若心念意动,即以神内观之觉照,即先天灵性之心,来对着后天心念意动之凡心,两中心一对,连成一串,能将心念意动制伏。
神分离,以禽之
注:神得如火得木以明,神分离则神昏,神欲散之时,我即下照丹田,生下丹之阳气以禽禽者擒也,即以留神灵性之觉照,如煮食之炉火将灭,当以加添气体燃料,来保持炉火之生。以禽神,即邵夫子所谓“干遇巽时观月窟”是也。
若散漫,以精固之
注:气若散漫不足,则不为神所用。精能生,能生神,若散漫,当以肾精补固之。
内修精气神 之十
气若散漫不足,则不能为神所用。精能生,能生神,若散漫,当以肾精补固之,即以神兼守阴蹻,炼精化。
中 黄 的 解 释
有很多初修者对"中黄"老是弄不清楚,产生疑惑。中者:心之下、肾之上,身之正中,约为胃部。黄者:五行之土,色黄,为中央不动之处。在平常活动时而论之,中黄在人身之正中处。道曰中黄,佛曰"缘中"。以穴位而言之,则在心窝"鸠尾"穴与肚脐"神阙"穴之中间,约为"中脘"穴之内;到了这里,一般初修者也很易明白,不致弄错。但在修真的内景而言之,炼就中黄却是精气居中,互相凝结,定神不动的状态。初修者往往执着,计较位置,譬如在修真时,神火下照鼻准、丹田、阴蹻或涌泉穴等窍穴,总得有个窍穴、宫位,或是观照方向。偏偏炼中黄就是身神合一、定神不动的法门,不能计较位置,一有照照之心,甚至只是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在中黄,已是神动气动,不在中黄。譬如静定之后,已入无人无我之境,一想自己是不是无人无我之时,已是有分别计较之心,怎算无人无我?
中 黄 与 黄 庭
中黄是人身之"中穴",后天返先天的路向,对着路向,只管行去,从后天返先天。譬如修真入静之初:眼观鼻,鼻观心心念,心观丹田,只是定神观去,连成一串,定个准则便默然忘我,若非心动神乱,则不须重复定位也。如泥水匠用墨线作准绳一般,定好平水便依此做上去,不只管把墨线看也。
"黄庭"则是中黄的晋境,到达先天的境界,精气神合,结丹凝,身心若一,神气寂然,情思不动,祥和安定,杳杳冥冥,恍恍惚惚,遍体金黄光,如身处光膜之中而不知有身,乃温养及哺育元神的宫位。
【五篇灵文.温养章第五】中有云:『神守黄房即黄庭宫,金胎自成。黄房乃干干宫之下、坤坤宫之上,规中温养藏伏之妙,十二时中,念兹在兹,含光藏耀,行住坐卧,绵绵若存,如鸡抱卵,如龙养珠,抱元守一,先天元神元刻刻相合,渐渐相化,但安神息,不运火而火自运,百日功灵,十月胎圆,阴魄自化,阳神出现。千日之后,温养火足,剥尽群阴,体变纯阳,婴儿现象,身外有身……』,可见黄庭之重要,乃炼丹了手之处。
眼 为 神 窍 , 耳 为 精 窍 , 口 为 气 窍
眼为神之窍,以目导神,乃用神之机括,其用可以变化无穷:欲凝神内照之时,可以近观,如闭目内视山根;欲心意静定则可观空;欲坎离水火相交,则可以神火下照丹田;甚至任何方向、位置-上下前中之窍穴,皆无所不达,聚散自如。
肾开窍于耳,肾为精府,故耳为精窍。以耳之听觉、专注,导引精之聚散,犹如目之导神。耳可以补眼之不足,人身有一些位置,因习惯的关系,难以双目观照,如坭丸、后脑、脊柱、阳蹻以至长强穴等等,尤以眼后的关窍、向后的聚散,若得觉注之辅助,精神之聚散升降,可以自如。神为火,精为水,【内修篇第四章.内丹之运用】有云:『人之入世也,赖魄以存形,人之出世也,凭精以无形。』
内修精气神 之十一
譬如耳可以集中向一点觉听,也可以将觉听申展向无限穹苍,甚至听之于无,觉之于无。神为火,精为水,水可以济火,精可以济神。眼为神窍,眼可以内观凝神,耳为精窍,耳可以令觉合神,若耳觉之于无限穹苍,则神合于漠;若耳觉之于无,则神合于无。故所以【内修篇第四章.内丹之运用】有云:『人之入世也,赖魄以存形,人之出世也,凭精以无形。』。
口 为 气 窍
1舐者:舌抵上颚、门牙,即搭鹊桥,而真津始生,化为甘露神水,以伏离中之火。
2撮者:齿牙上下紧紧相黏,口唇上下,紧紧相抱,务使内想不出,外想不入,神依于息,息依于神,神气打成一片,两两不分也。
[口]主[气]之升降浮沉,以口之唇、舌、牙、口腔及上下颚之“舐1音徙撮2”,控制舐撮之 [松]与[紧]来令气机升降。口部放松有利气液下行;而口部紧撮除了可以集中精神,更可招摄真于重楼,朝于上田而转化, 李道明师尊有降坛诗曰:『十二重楼蝉壳脱,屏灵山金谷转微波戊寅年七月卅日』又曰:『但得重楼蝉脱壳,始知灵谷转轻波辛巳年八月廿一日』。当“先天一”受招摄于十二重楼喉咙十二节之时,喉腔之内振荡不已,其浩然,仿似夏蝉振翼而鸣,我即先行培养其,再以紧撮之法,引导内巡行冲脉中脉,上行转化;相反,若炼中田,则放松舐撮,吞下入中黄。
世有 观音大士“六字大明咒”,以念[唵吗呢叭 吽]六音,产生不同之音频,与体内不同之部位产生共振,若连续念诵,能令内气转动。
龙 虎 相 交
[龙虎相交]是丹道的名词,是修真时常用之法门,以[龙]来比喻人之[魂],以[虎]来比喻人之[魄],龙虎相交即魂魄相交。魂是人的灵性,先天地而生,后天地而不灭,生生轮回的种子,但常人却不知此,往往只以凡躯为“我”,颠倒错认;而魄是人身的“精气”,甚至引申至精气在体内所产生的作用,例如感觉、身体运作、控制能力等等。在修真而言,魂魄相交是以人身的灵性中最高层的部份(魂),与身命中最精华的部份(魄),相互交合,有如满月的时候,日光与月体交会的情况。 吕纯阳师尊于【前八品仙经.气合伭元品第七】有云:『精受于阳修炼性命所致,聚而灵者曰魄,如日日光以附月,譬之于人,以魂育培育魄;气受于阳,散而神者曰魂,如月质受日日光,譬之于人,以魄检检制、约束魂。』
灵性的演化大致可分为“魂性、神、心、意”四个层次,所谓魂运生神,神动生心,心判生意。心与意之别在第九篇已有说明,神与心之别在第三篇也已提及,不再赘述。魂神心意皆有识,层次愈低,愈受后天环境、身体、智识所影响,好象水愈深,愈难接触到阳光一样。有时魂之所欲,由先天演化至后天,因受后天环境、身体、智识所影响,后天心意之决定,往往与魂之所欲背道而驰!人人皆知自已的意,炼过静坐的修仕,或有根器的人,能在稍高的层次,察觉自己心思的活动,
内修精气神 之十二
炼神返还
欲返还"神与魂"的层次,首先要放弃身识,并且放弃心念,无情无思,杳杳冥冥,无为而至。但不是顽空,盖因"空静"有自然而然者,也有用心识而觉空,若觉觉不断而空静者,仍是魄的作用,而不是魂的本性。须知魂动生神,神游万里,九天九地,片刻历遍,不受形躯所拘滞;用心识而觉空者,觉觉皆空,其实受魄所拘束,无感应之可言也。 北斗星君有言:『躯体之内,元神即魂藏焉,凌太虚之外,驾五脏于内…辛巳年九月十二日乩文』,可知元神可凌驾八方,远及太虚之外,近在己身之内。 北斗星君更留下炼神诀,刚好是炼神返还之法,故特此介绍,顺作诠释:
引言:『悟道之要,首重修身,动以炼形精气以至筋骨皮肉,静以炼神返本,动静相兼,刚柔相济,动中求静,静极思动待阳气满足而动,动静相因因循而生变化,一阴一阳谓之道。生等修真有年,各具慧根,惜尘缘未了,世事繁纭多而乱,悾心空惚恍惚待迎,故须动中求静(这里写出了都市修仕的问题及需要)』。
功法:『身心放松,舌顶上颚,眼垂帘一线,止于鼻端眼观鼻准,左手手心向天,大拇指轻按食指末端,右手手心轻放于右膝盖上, 男女老幼姿势相同,调息绵绵…而入静,静中无形无象,无有分别,无有执着…日夜行持,不可间断,百日之内,厥功至伟。』
功理:万物皆有北斗存焉,天上有北斗七星,斗有斗柄,是为天罡,天罡所指,万物所依,斗柄正月子时指向寅东偏北,二月向卯正东,五月在午正南,八月见酉正西,十一月到子正北,万物皆依时令而进退升降。斗有斗杓音削,斗子舀汤的部份,斗杓最末二星,指向北极星,北极星之所在,乃天中不动之处,不随万星升降浮沉,无有生灭,无有得失;无极衍生万有,万有归循无极。北斗在人为[心],一切帝皇宰辅,贵贱众生,含灵蠢动,莫不有心,所有行为皆由心使。真诀中的「北斗照心胸」,即以心参照天中北斗,修真是参照斗杓回指天中不动点,而归循无极;而「时时定斗柄」,即修真时要「时时定心」。
指端所藏之秘诀,就是左手拇指轻按食指之末端。手图中,拇指所摆放的位置,拇指尖刚好指向指诀中之"东"位。星君之降坛诗曰:『修持全凭意念专,身口意齐合为一』,[手]替身口意进行做作,亦是身之缩影,身中之一切情况,无不在手中反映出来(请参阅庚辰年版金兰特刊横排第八十八页之全息论)。天地一周流,人身亦然:大我即一身上下变化能影响小我我的手,小我变化亦能影响大我,故说「万化在手中」。
精神魂魄意水火木金土为身中之五行,魂属东、魄属西,我今指诀向[东]来修真,即向[魂]而修,亦即从心意之后天层次,炼神返还,转向魂之先天层次,再循无极;而真诀中「刻刻转向东」之句,即刻刻逆返之意。
(未完)
内修精气神 之十三
魂魄统一
修真之士,洞悉天地的道理,通晓阴阳的变化,外则立功行善,奉行九美八德;内则修炼精气神,性命双修。内修者初炼静定;次而匹配阴阳,令水火升降、气液畅旺;再而炼习聚散水火,烧炼丹药于下田;下丹元巩固者,则可炼神于中黄……
常人以心识为主使,心识掩盖本性以魄魂,事事唯物,所以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修真放弃心识,直炼人性之根本,炼魂御魄精气。但须留意切勿「执着于法」,若每每以心为主使,执着于修炼法门,仍是以魄拘魂。譬如炼静者,只知空静,强烈抑制一切精神活动;炼下丹者,只知追求丹田发热,将心意都集中在烧炼上,执于一法,所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未能达到魂魄之和谐统一。精修者知灵性为根本,知精气晦明有时,安于任何景况,不生追求之心,不加妄意,故能寂灭随顺,返归真如,所以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 龚中成祖师有言:『不执一法,能生万法』是其故也。
应合天地四时
天地阴阳有一年的周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日月阴阳有一月的循环,弦上下弦,即初八及二十三望月圆晦三十朔初一;地球自转有一日的变化,子午卯酉;还有潮水一日两次的涨落。修真如能应合天地日月,则得天地日月之助,有同步相助的效应,反之则事倍而功半。丹经有云:『上观日月辰,下察地形流,中稽于人心,参合考三才。』,如何才能应合天地日月之阴阳变化?
先讨论一年之阴阳变化:譬如今天(农历十月十一日)在立冬、小雪以后,大雪之前,天地阳气索灭,万物潜藏,直至冬至;冬至阴气已极,一阳始生。故在此之时,易于敛气藏精,灵性蛰音直伏,直待一阳之初生,只要身心收敛,无须任何之做作,似蛇、蛙之冬眠,能将生命节律减慢,归根寂静。
冬至通常在阳历12月22日至23日中的某个时辰,此日(在北半球)黑夜最长,白昼最短,在卦为[复],民间有商旅不行的习俗。【后汉书】有记载云:"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冬至一阳潜动,应在下丹田,此时宜涵养初阳,潜龙勿用,不可鼓风橐钥,有伤初阳,若冬不养阳,春[泰]难启。养阳之法如鸡之抱卵,只可微微用神观照丹田,似有若无,只宜文火,不可武炼。(未完)
内修精气神 之十四
修真 -- 练心性
人人身中本有圆明"真性",但受宿业所障,情欲所扰,凡尘所染,识心所盖,以致真性受阴霾所蒙蔽。"修真"可以将阴霾除去,修复圆明真性,使之圆佗佗,光灼灼。修真不分男女,人人可达,老少可修。修真静坐,心静返神,从后天身体机能参与运作的层次返先天灵性的层次,神凝见性。
心心念思想源于性灵性,性者心之元也,性与心的关系有若君臣、父子的密切关系。盖元神灵魂是生生轮回的种子,有元神才能有身命,有了身命,心念才可运作,可惜常人察觉不到自己的灵性,只知到自己的心意而已。修真者却可以自我验证,在心、神汇聚,神火与心思同时盛炽的时候,灵性与心识识神运动之同时,能省觉及分辨心、性的存在。常人受身体、智识、环境、物质所影响,心意只顾眼前物质的世界,一切取向皆以凡躯为主,错误颠倒,久而久之,引致灵性受阴霾蒙蔽,令元神沉沦于生死轮回苦海之中…。
虽然心源于性,心与性不一定和谐,常有互相背驰的现象,甚至产生灾难般的影响,《黄帝阴符经》是道教修真的宝典阐述了个中的利害。经曰:「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天人合发,万化定基。」经文引喻在人身这小天地之内,性好比 "天",心 犹如"人",身命如象"地";天发杀机比喻人性受宿业、宿怨前生怨恨、身心拖累的影响,引起元神发难,犹如上天将日月星辰移易位置,改变轨迹,降下殒石冰雹、狂风暴雨、天旱疫疠,灾厄苦困等等大小灾劫。地发杀机喻身命发病病有身病、时病、因果病、孽债病,犹如山崩地震,天地心性不宁,所谓龙在天蛇在地起陆受惊动是也。人发杀机喻人心违道,错认颠倒,背离永恒安和之法则,败性坏命,犹如乾坤倾倒,天地性命反复。
归依自性
倘若人心觉悟,能体念于性,心皈依性;性所发者皆合天,如此「天人合发」,则万化在身命中由此定基矣。
六祖有云:「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不须外求。自归依者,除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谦逊抑己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六祖坛经忏悔品第六
禅宗对心性有修持妙法, 六祖有佛偈曰:「心地无非没有妄想自性戒,心地无痴没有痴念自性慧,心地无乱没有散乱自性定…」。 六祖更有「无相颂」,依颂行持能消宿世罪:「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颂曰: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贪瞋痴三毒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内修精气神 之十五
性 与 心
性与心如「江水之本源」 山涧溪流之水 与「江河之流水」,下游之水本自源头,但发展下来,水质及污染各异;两者虽是一脉相承,两者又同时运作,发挥着不同影响。
注 1 四大:
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
心以「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为感觉之器官 触角 ,在身内外获取信息作为运算之凭据;"性" 不用六根亦能感知,盖灵魂离体也有感觉器官的功能。故心只随肉身而有,并只知今世的事情;而性 随灵魂 却有宿志过去世之志愿、宿怨、宿业。 佛祖有云:『六根四大 1 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 指普眼菩萨 ,此虚妄心,若无六尘 色声香味触法 则不能自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圆觉经第三章
心不知性,性却知心。 道祖曰:『…众人皆得神元神亦即灵魂,下同而生不自知,神自知之;君有德于百姓,而百姓不知得君之德也。』 2002年3月31日 道祖驾临金兰观赐示。心意是身体机能 六根四大 的活动,对灵性活动的内容,毫不知情。相反,灵性却清楚心意之内容,犹如人看不见仙佛,仙佛却看得见人。尽管人不爱神,神常爱人;虽然心不知性,但是神却时常提点人,发出讯息:如头痳、眼跳、手足剌跳、掌上痳痛、心悸、灵感、玄光等等,显示灵性的反应,畀人趋吉避凶;静定安虑,细心留意,便能察觉。若能心性一致,齐向修真之路,则修真的基础已定,所谓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阴符经 。

心乃性与命之桥梁,心为身的主使,能操控精气神;而身乃为神之车也、神之舍也、神之主人也,主人安静,神即居之,躁动神即去之(离人) 西升经第十七章 。当年 文始真人向 道祖求授修真一要,得以守元, 道祖曰:『吾重诫尔,尔其守焉:除垢止念,静心守 "一"。众垢除,万事毕,吾道之要诫!』 西升经戒示章第三十九
众位 师尊及祖师的训示之中,对 "一" 的重复讲解最多,次数多不胜数。 李道明师尊有曰:『玄妙真谛无多语,识破原来笑煞人:人身阴阳、天地阴阳,和合统一,天得一以清,人得一成圣,地得一则宁。一阴一阳谓之道,一字之浅,男女老幼,贫富贵贱,无分彼此,一心一志,一鼓作,一冲天以阳气化去性中阴霾…』2001年6月17日乩文。
真谛既然一字之浅,修真为何这么多层次?又这么多道法、词汇、关窍?令人觉得目不暇给、深不可测?皆因人生多垢,心未能静,气未能平,障碍重重,阴阳未能统一,心性未能归一,精气神未能聚一,魂魄未能合一。去年 北斗星君临坛赐示「心神汇流」之法,至今已有五个多月,试问大成者有几人?是故本来自然无为之法,常人反而难以一蹴即就,但按层次循序渐进、坚贞笃道的修者,虽然修真路长,却各有所得,各有所悟。
内修精气神 之十六
三 盗
"性"、"心" 与 "精气" 三者互相影响,所影响之内容在 【黄帝阴符经】就有这样的描述:『天地 乃 万物之盗,万物 乃 人之盗,人 乃 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 天地人 既安。』天与地即指人之"灵性"与 "五官百骸";万物喻人身之"精气";而人好比"心"。盗者盗夺也,取而未问,用而不还。宇宙之内,任何运作皆以能量推动;天地如是,人身亦然。人的灵性、思想与心念,与及四肢百骸的运作,全赖精气维持。是故灵性、百骸与心智皆能耗 盗 用身中精气,而且没有互相协调的机制,随时有争夺龙虎交战 的情况。但身体又赖人心来管理调治,精气才能长养,人心若是忙于事缘,机巧不停,不停损耗精气,不知葆命养性,破坏性命和谐,违义背道,反受「精气着于外缘」所盗,以致身体衰败,百病丛生。
炼心之道
炼心之道在于看得开、放得下,摄心归性 归一 ,弃妄归真。 吕纯阳师尊之【百句章】有云:『无念方能静,静中气自平,气平息乃住,息住自归根,归根见本性,见性始为真…』这里虽然短短三十字,甚多修者却办不到,以为无念是心的问题,与气无关,其实有莫大的关系:人的通病就是对事物妄执,心意多多,我见多多,认为多多,引致欲静时"气突"、气愤不平;气尚且不平,息如何能住,又如何能归根见本性?
是故修心者入静之时要将心放开 打开绛宫 ,将心气放下,气沉"丹田",保持气平息和,无令气突,如此渐入冥杳之境。最重要者,就是偶有任何念头回绕,或是觉有任何景象,也不加禁制,不作响应,念过不起追思;盖止念也是起念,能令气突。
如来随顺觉性
佛法有无限平等的心智,能成就最圆满的觉性。 世尊曾对 清净慧菩萨有言:『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盘;智能、愚痴,通为般若 智能;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 无上的智能;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 心性 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圆觉经.第六章】 如此心智,于一切时,心气平和;于定观时,无有罣碍,定慧相生。 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后天逆转返先天
修真贵乎后天返先天,怎样的心法才能导引全身精气由后天返先天? 李道明师尊有云:『知往者顺,知来者性也逆,逆转河车…』 2001年10月7日乩文 。意谓:心性活动,不断运转,犹如流水一样,不断流过。知往者为顺:如觉知顺着流水,俱往下游,即顺向着后天的方向,由中向外;知来者为逆:如觉知逆着流水方向,追摄上游,即逆着后天的方向,由外向中,是为逆返,由心返性,心归于性。如此合道,精气由是从后天而返先天,先天一由是而招摄,似是外来,实由内孕。
内修精气神 之十七
道本一
"道" 先天地之生而有;天地生成已来,"道" 无处不在;天地坏灭(将来),"道" 亦不失,可见 "道" 充斥宇宙,不受时空之拘束,永不坏灭。道之作用本于 "一" (在无极状态为 "混元一";在太极状态为 "先天一")。一周流宇宙,生成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人身营卫(内外)之气,亦依赖一之演化孕育而成,是故一运行于周身,身命乃能安和, 师尊有曰:『先天一号虚无,运转能教骨不枯』。既然一周流宇宙,人人皆可得而用之,人身又何来生病呢?身命又何来衰败呢?答案在于 "人心"。
"道" 可以合、可以违,犹如空气可以吸、可以不吸,人人可以自主;空气吸之则生,不吸则死,浅而易见。"人心" 乃人身之主使,能操控精气神;人在浊世,心与道违,「人之心与一之来源恰成相反,道之所喜者,人必恶之;道之所恶者,人必喜之。譬如:道好宁静,而人好争胜;道主清,人好浊(好奇、好名利、好多务);道旡妄,人心好念;道不沾七情六欲,而人心偏爱之;道无边际,而人心狭窄;道重三精气神清,而人则千千万万自趋于俗海污泥而不自觉」文意摘自外修篇第七章 吕纯阳师尊之训文。
仙佛能体道之最,盖其灵性灵命以一而存,与道合途,同途则同路,同路即合道也;道永恒常在,仙佛灵命亦永恒不生不灭。而人则倚赖空气和水谷之气而活命,任何有形有质之物,皆有「生成坏灭」的规律,故人寿亦有限数。 仙真佛圣临坛演道说法,万说亦不能离道,万变亦不离其宗,以仙佛之体验来演绎合道的心法,更以此心法传导给在场侍坛的每一位坛生善信,善根深厚者自然感受良多。
故人欲学道,必先修心,修心又以得 "一" 为主要目的, 龚中成祖师有言:『心为身主为君』,得一即合道,得可以养性葆命,可以修仙炼佛。人常能守身舍神,谨慎行藏而不过于作劳,远三毒,弃六欲,不只身命可以持久,而行道得之机会亦能大增。可惜人心每多违道而不自觉,如是虽智亦愚也。道门之士更应时常自省,不要以为入了道门便是修道,也不要以为每天静坐一会便已修真,出坐以后可以任意妄为。是故 纯阳师尊有云:『时时拴意马,刻刻锁心猿。』也是为了修心。
知止
知止是修心的妙法,盖心萌是由于心中有未了之事缘,知止就是感觉上没有未了的事缘,事事已经完满,对现在的情况已很满足,一切的安排已是最好的,没有任何意见,安于现况。知止能停止惯性追求之心、忿忿不平之心、不安于现况之心、难于平伏之心。这不是自我瞒骗、自我催眠之法,而是上乘的智能。须知现在的一切的状况,都是自己在过去多生多世的因累积而成的果,又可以怪谁?又试想想忿忿不平、不安于现况、回转不停的心又能改变事实吗?尤其是在入静的时候,更加是败道有余。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内修精气神 之十八
三态
所有元素、化合物皆有 "三态" -「固态、液态和气态」。万物必有先天之因由,才有后天的物理。人身的精气神也是一样 ── 精可化气,气可生神,神可凝气,气可还精,精气神可以互化。这里所指之精气神,乃属先天的层次,可以匹配身中灵性,供养灵性在身中的延续,甚至影响灵性的状态,而后天的 "精血" 是不能在体温下作三态循还互化的。现时的科学,还未能将精气神予以化验,摄录图像及提供理据,但修真者从每天的感受和验证,对精气神的存在和特性,是实在而不是虚幻的。
阴阳升降
天地有阴阳:一年有四时,一月有晦明,一日有昼夜,潮水有涨退 一日有二次 ,此乃天地之大象,阴阳进退之机。
卦象
少阳
阴中生阳
老阳
阳中生阳
少阴
阳中生阴
老阴
阴中生阴
一年
月份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一月
月相
上弦
初一 至 初八

月望
初九 至 十五
下弦
十六 至 廿三

月晦
廿四 至 三十
一日
时间
正子卯
12 - 6 am
正卯至午
6 - 12 pm
正午至酉
12 - 6 pm
正酉至子
6 - 12 am
潮水
潮起
潮涨
潮落
潮退
天地阴阳升降对身中的影响
一周流天地,人身同受天地阴阳升降所影响,如何将 "阴阳升降" 应用于修炼之上?
阴中生阳
阳中生阳
阳中生阴
阴中生阴
阳气
一阳潜动
阳气伸展
一阴始生
归根养阳
所应
宫位
坎宫
外肾,下丹田
干宫
上丹田,坭丸
离宫
绛宫生汞
坤宫
中黄,下丹田
功法
炼精化气
炼气化神
炼气生液
归聚丹府
利于
炼 铅
修 性
生 汞
炼 命
铅汞
状态
震动
发热,生光
冷却凝聚
凝汞成珠
修真如能应合天地日月,则有同步相助的效应,反之则事倍而功半。春天阴中生阳,万物复苏,阳气宝贵,乘冬天之敛藏(见内炼精气神第十三篇) ,应尽量疏条通达,给予培育的机会;如草木之刚生,应让其尽量生长,而不予阻碍或抑制其生长。
夏天阳中生阳,阳气蓬勃,向外伸展,若根基 丹元 巩固,则可开关展窍,炼气化神,修灵性于上丹田。
三伏天
所谓冬炼三九,夏炼三伏。三伏天就是夏天阳火最盛炽的时候,由夏至日 通常是每年的阳历6月21日 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计算,每十天为一伏,三伏就是三十天。三伏又分为初伏 第一天 、中伏 第十一日 、末伏 三伏完结后之日 。今年的初伏是阴历六月初二 庚辰日 ,中伏是六月十二,末伏是七月初二。
夏火炎炎,过热则中暑;修真如是,过火则阳亢伤丹。是故于三伏天修真应伏火于内,全身放松,不两手抱丹、不收肚腹 不聚火于丹田 ,不施橐钥 不鼓动风生丹田之火 ,不聚神内观 不生神火 。舌舐上颚,保持津液之生,以制离火;入无有之乡,求清灵之初觉,生自家水;有觉则与外肾联,令癸水之宫,氲氤蓬勃;有身感则散于全身皮肤。(
内修精气神 之十九
如何应用阴阳?
天地阴阳有六十年一个甲子的周期,一年有春夏秋冬,一月有弦望晦朔,一日有子卯午酉,还有潮水的涨落,都影T着修真。一个周期性的阴阳升降,分之为四,可归纳为阴中生阳、阳中生阳、阳中生阴、阴中生阴;分之为六则为六气:少阳、阳明、太阳、少阴、厥阴、太阴。分之为八则为后天八卦:干坎艮震巽离坤兑。更可细分为十二,廿四,卅六,六十…视乎细微需要。天地阴阳,各各独自运行,大部份时间并不是同步的,而且彼此阴阳交替,五行错落,奥妙难测;如何能将天地阴阳,应用在修真之上?
修真要义一──后天返先天
无论阴阳如何交替,五行如何错落,修真宗旨目标总是不变,所谓 "万变不离其宗"。 李道明师尊临坛传授丹诀,不厌其烦,反复提示真机(十次临坛总有五、六次提及):『两重天地,四个阴阳;先天乾坤,后天坎离。抽铅添汞,取坎填离,道在其中。』  师尊意谓:『后天的身坎、心离为后天的天地,先天性干、命坤为先天的天地,是谓两重天地,其中「坎(阳)离(阴)干(阳)坤(阴)」便是四个阴阳;从后天的天地状态,修返先天的天地状态,只是利用身中的水火,初以 "心中之火" 移至 "肾中之水" ,使水火相交,务求:肾中生气,肾气即 "铅",坎中之阳也;心中生液,心液即 "汞",离中之阴也。抽铅、添汞:铅生于水府,不抽搬运不能到达 "离宫";心若不静定,汞难以添加,添汞以定位,即阴即位而生阴以留阳坎中之阳。取坎填离:取坎中之阳铅,填到离中之阴汞,铅中有真阴,汞中有真阳,阴阳合而生太极,真阴真阳相合而生黄芽又称金华、月华,合黄芽而结就大药,乃曰 "金丹"。』
是故修真宗旨是不受五行错落所影响的,但是在身中运用水火的时候,却受天地阴阳所影响:顺之则易,违之则难;如在炼精化气之时,需要阳气推动,依时阳气生时则易化,违时阴气生时则难化;又在一阳潜动之时,容易在下丹田生火,在一阴滋生的时候,容易在离宫生汞。
要义二──阴消阳长要平衡
师尊又曰:『二八阴消,九三阳长,消长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在后天返先天的过程中,阴阳合而生太极,阴消消失阳长生长要平衡,调和既济,平衡和谐,心安神灵。盖 "二八阴" 是以卦象而言,即离中之阴(离卦中的阴爻); "九三阳" 即干的阳气。从离心转为干自性的时候,离之阴消,干之阳长,凭铅汞之相合,铅汞之量要相当,丹经有云:「铅半斤,汞八?」,若水火不平衡,仍生阴阳之动变,未能得 "一"。
天地日月之阴阳升降,影响人身水火之升降,进而影响阴消阳长的平衡,所以在炎夏修真,火多水少之时,以 "伏火" 为平衡的用神;寒冬修真,水多火少之时,以 "生阳" 为平衡的用神。所谓冬炼三九,夏炼三伏。
时间之始,万物所依
年月日时,四柱八字,亦包含了八个阴阳五行的原素,现今科技虽然测不到八字在物理上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但天命流行,影响万物。人人皆有出生的时间,"生辰八字" 乃人生时间之始,人命所依。八字的阴阳五行偏属人人不同,在时空转移之下,气运受到天命所影响,所以有修者在某些时间,炼功特别好,但在某些日子,炼得很差。(
内修精气神 之二十
时间之始,万物所依? (续上)
天地阴阳升降,皆在反复地运转着 ── 阴极阳生,阳极阴生,周而复始。《道德经》第四十章云:『反者道之动』。但是无论怎样的运转变化,也是以 "道" 为本体,也依循着 "道" 的变化法则。万物生物与事物在时空之内,总逃不出「生、成、坏、灭」的法则。譬如婴孩生长,不会无止境地长大;天气炎热,到了秋天,也一定会转凉。但是万物在起始发展的时候,动力是非常大的。胚胎在发展初期,细胞分裂,由一变二,由二变四,生长率十分惊人;种子发芽,也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长出根茎嫩叶,比种子大出很多陪。它们虽然正在剧烈的变化,却很少人会察觉得到此中的重要意义。所以《道德经》第四十章又云:『弱柔嫩者道之用』。修真之士,如何应用天地阴阳,以盗此动力之权呢?
天地也有阴阳交媾的时候,如一日的夜半子时,一月的三十至初一,一年的冬至;当此之时,一阳潜动,滋生万物。【周易参同契】有云:『晦三十至朔旦初一,震来受符。当斯之际: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撢音探持,雄阳播元施,雌阴化黄包,混沌相交接,权舆音如树根基。经营养鄞音银鄂音岳,凝神以成躯,众夫蹈以出,蠕动莫不由。』。批注:晦朔之间,日月并会于北方 "虚危廿八星宿北方七宿之中" 之地,阴极阳生,一阳来复,正应震卦之初爻。当其交会之时,仿如天入地中,有媾精之象;月包日内,有撢同探持之象。干主施精,以元中真阳下播于地;坤主受化,以黄中真土顺承而包结之,如父精母卵之交接,复返混沌。混沌中又自相交媾而产出真种,夺身中万化之权,为金丹之根基。此一点真种,是为 "鄞鄂",须要经营保养,不可令其散失,久之渐渐凝聚,以成元神之躯体。此一点真种,不特为人生身受?之本,也是众生生命之根,下至蠕动含灵之生物,莫不由此一点以生育。
是故 李道明师尊重复提示真机(丙子年四月初三、六月初六,戊寅年十一月初二),于『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潜动处,万物未生时,乾坤炉里炼,日月水火煎炼精化气,炼气化神…』。 师尊又云:『天地阴阳年一合,日月光华月一合,人身气液昼夜一日合…』,指出人身精气交媾时间,在于一日,而机要在于 "子"。此乃初修者修炼丹基之最精要处,切勿磋跎。
十三四五六相连
另一个 吕纯阳师尊时常提及,与日月阴阳有关的时段─「十三四五六相连」。虽然是指一月的十三、十四、十五、十六这四天,但也暗喻「魂魄交合」之完全。所以 师尊又曰:年中有月,月中有日,日中有时。上篇所讨论之抽铅、添汞:铅中有真阴,汞中有真阳,阴阳合而生太极,真阴真阳相合而生黄芽又称金华、月华,合黄芽而结就大药,结就大药而成金丹。至于如何采取?如何结就呢?
【吕祖五篇注之采金歌】云:『…此妙诀,要师传,不得真师枉徒然,筑基工夫往前进,火候屯蒙要抽添。要抽添,认真铅,十三四五六相连。审黄道,知端的,亦要看经五千言《道德经》。药苗新,用心看,铅光发现三日前,癸水将至须急采,差之毫发不成丹。未采药,立匡廓,交合之时用橐钥。用橐钥,近我身,不看天体枉为作。知癸生,晓癸现,三十时辰两日半,采取只在一时辰,六候只于二候见。外四候,别有干,得药之时勿贪乱,如痴如醉更省言,牢关牢锁牢上圈…』。(
内修精气神 之二十一
升降抽添之纲领
天地日月之阴阳升降并不同步,互相交错,神妙莫测,难以掌握。譬如子时一阳潜动,利于烧炼丹田以进阳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之时;遇上月中之"十七",月华始亏、月阴始生,却有利于退阴符、凝气生液之候。此两者之不同步,还未将年中之阴阳及潮水之涨退加在一起计算。或进或退之时,修者应如何取舍以应真机?
【修真传道论?论抽添第十一】有至理云:『可升之时不可降,可抽之时不可添』。进阳火为升,退阴符为降。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无不用火,为修炼之基础。火候不足,精气未化,本旨未达,犹炊饭之未熟,退火为不当,故云:『可升之时不可降』。同理,于抽铅以补"离"中之阴的时候(上篇有言,添汞心液为合铅肾气之用,铅汞合而生黄芽),抽添有序,若肾气未抽,添汞何用?故云:『可抽之时不可添』。若火候铅汞俱足,则金晶满目,乃采药结丹之时。是故机要只在乎修者的状态,功夫未臻之时,难言取舍。
干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复摄天根
修炼精气神的过程中,不外乎水火之聚散,离宫修定,抽铅添汞,取坎填离,凝神返性,后天返先天;处中以制外,不及者扶之,太过者抑之。"升降抽添" 常不主动而为,却视乎外因而为。当神火内聚山根的时候,初修者可能枯寂无光,观不出端倪,但修持有素之士则能以神将精气集中,令光华内现。盖眼为神窍,观能定则神凝,神凝则光华随之而凝。若心动则神动,神动则心阴生,心阴生则光华亦随之而旋动。当光华旋动之时,切不可使强而令之停;于此之时,应下照丹田,进阳火以消阴霾。若散漫不足,则以肾精补固之,即以神下守阴跷,炼精化气。此法亦即 邵夫子所云之「干遇巽时观月窟」是也。
神守下元,守之既久,但觉丹田为坤为地气暖,从寒转热,阳气潜生,下元精气氲氤蓬勃;在丹田热力连绵之下,下动涌泉,气冲奇经八脉,打开阴跷、阳跷之窍,沿脊柱从下而上,从后而前,直达山根,山根即天根也。此时又以神固摄精气于山根,亦即「地逢雷复摄天根」是也。
如此升降抽添,遇阴而降,遇阳而升,前降后升,升降浮沉于山根月窟之间,莫非:「天根月窟闲来往」?
如是阴渐消而阳渐长,直至先天一,周流乾坤,周天三百六十度,前后三十六宫,遍体精气,尽皆阳精阳气,岂不「三十六宫总是春」?
内修精气神 之二十二
阴阳交媾
时空之内,万物皆在 "生、成、坏、灭" 的轨迹之上;由初生到成长,由成长到衰老,由衰老到死亡,没有任何生物能逃出这个定律。然 "上天" 有好生之德,故大地之生物无处不有。万物之所以能经历亿万年的岁月,全赖 "阴阳交媾",生殖繁衍,延续后代,生生不息。试想万物若不能繁衍后代,一切飞潜动植早就已经灭绝了!
人身暗合天地,天地长养万物,人身则长养精气。万物有生成坏灭,精气也是时空的过客,也逃不过新陈代谢、此生彼灭。精气之生化,全赖后天呼吸与水谷之气维持着;一旦气断,有者实时坏灭,魄身躯包括精气之功能,也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逐一失去。
精气的繁衍,本是自然之事,奈何人到中年,外因生计而劳役其神,内因情欲而损耗其精,太和之破散,遂使精气下行力弱,火聚于上,阴积于下。所谓「人老脚先老」,肾功能不足,下则:腰痛腿麻,膝节酸软,脚底凉冷;上则:肩颈火赤,头热眼昏,耳鸣发白,此乃水不交火、水火不济的表现。久而久之,根部精气濡养不足,生精能力自然下降,生殖能力亦随之衰退,加速人身衰老;【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言及常人女子七七四十九岁、男子七八五十六岁 "天癸" 竭癸音贵,生殖之肾精。 纯阳师尊【真经歌】最末二句云:『度人须用真经度,若问真经癸是铅』,丹经所说的 "铅" 就是指 "天癸" 而言。修真三段功夫诀亦即三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其中之 "精" 也是指 "天癸" 而言。生命之泉源与内修性命的肾精,原来相同!
"衰老" 是自然现象,是万物 "生成坏灭" 轨迹之中,"坏" 的阶段,常人是无法抗衡的。道教修真,透彻衰老的原因,掌握聚散水火的能力,令水火相济;仿效天地,令阴阳交媾,逆施造化,抽铅添汞,取坎填离,盗取杀坏灭中之生气。历史有名的长寿者,也绝多数是修真有道之士,如 彭祖世寿八百岁, 青鸾子世寿一千岁, 广成子仙翁世寿一千二百岁,可见修真可抗衰老,真实不假。所以不能者,皆因方法不合道或功夫未臻而已。
真水真火相交
修真本是为了归复 "无极",超出阴阳外,不受时空拘束,脱离尘世一切灾劫,免受轮回之苦,永享逍遥。可是在修真的法程之上,却内藏抗衰老之奥秘。丹经【入药镜】有曰:『水真水,火真火,水火交,永不老』。注:肾主水,肾中生气是为铅,气中有真一之水,是为真水,抽之可以上升。心主火,心中生液是为汞,汞中有正阳之,是为真火,驱之可以下降。以橐钥内呼吸令真水真火相交,真转动,修复了因水火不济所引致的精气败散,若长期昼夜行持,则无水火不交之患,故能「永不老」。
真火下降,丹田常温,手脚涨暖;涌泉为水火二气之根,精气到根,涌泉涨暖跳动,下元精气氲氤蓬勃,精关畅美。真水上升,长养丹药真种,消除颈梗肩赤,驱去杂想回绕,心意宽容,前额清凉,精神专注。细心留意,这些身体的效应,刚巧解除水火不济的病征。真水真火相交的作用,当不止此,更有修真妙用…(
内修精气神 之二十三
论玄关
修真有 "玄关" 一窍,为修道者所重视,认为玄关是通往元神的 "关窍",后天返先天的 "门径",不知玄关,等于不知修真的 "正门" 在那里;更有丹书教人叩问玄关,来辨别真师。 吕纯阳师尊在《黄鹤赋》云:『然欲希至道,须密叩玄关』。可是 "玄关" 一词,却有不同的演绎,引喻在不同的关窍之上:有者指「眉心」之内,有者指在「山根」之处,也有指「黄庭」为玄关,更有指「中」为玄关,各有各的妙理,令初修者难辨方向。玄关究竟在那里呢?
古时的大门是对掩的,若要把门打开,门后一定要有 "空间",世人称 "正门" 之后,门廊间的空位为玄关,却被引用为修真之时,摆脱了六识主事的状态,而进入灵性天地的信道;亦即由后天识身的感觉,晋而为先天「元神」的灵觉,所依的关窍。
后天六识在于眼耳鼻舌身意,由后天返先天,必依从后天之假体,透于玄关,才能返于先天,其机要在于 "目";盖「魂昼寓目」,人在清醒的时候,灵魂寄寓于眼。欲摆脱六识主事的状态,当须以眼集 "神",内观返照,专注不二,脱离身心一切障碍,渐渐凝神成性,乃见元神。由此而知,所谓玄关者,即起手集神的聚焦处,神光汇集的关窍,也是「心与性」相通的桥梁。但是集神的聚焦处,可上可下,皆可汇集神光。譬如两眼上照,神光汇聚于眉心之内,眉心之内则为玄关;若然神光汇聚于山根,则山根为玄关;温养哺育,神守黄庭,又以黄庭圣窍为玄关。引而申之,泥丸上丹田九宫 1,皆可聚神,故黄庭经云:『泥丸九真皆有房泥丸有九真神,每神皆有神室,方圆一寸处此中每房方圆一寸而真神居于其中,同服紫衣飞罗裳九真同穿紫之服裳,但思一部寿无穷但能存真守神于一房,则长生可冀矣。』。 李道明师尊有云:『泥丸九宫,另立八卦』─以泥丸为中心,依先天八卦之排列,将脑部分为九宫,譬如山根在震宫,天目在兑宫;而各宫之特性,日后另文探讨。
1 黄庭经批注─泥丸九宫:两眉间入一寸为明堂宫,却入二寸为洞房宫,入三寸为泥丸宫,入四寸为流珠宫,入五寸为玉帝宫。明堂宫上一寸为天庭宫,洞房宫上一寸为极真宫,泥丸宫上一寸为玄丹宫,流珠宫上一寸为天皇宫。
除障
初修者要脱离身心一切障碍,以眼集 "神",专注不二,开启玄关,并不容易。强而为之者会引起水火不济、肝阳上亢、虚火上炎、头昏脑胀、下肢酸痲的弊病。要去除身心之障,使精气神结聚,归真反璞,正是修炼的中心所在。譬如火箭,要脱离地心吸力,升上太空,一定要有足够的动力、燃料以及适当的结构、负载。修真亦然,要去掉业障、事障及身心之障,亦需多方面下苦功:
一. 内修精气神 ─ 匹配阴阳,聚散水火,抽铅添汞,取坎填离,内修动力。
二. 悟道 ─ 了悟无明,看澹世情,除情遣欲,乐于自然,无为清静(减轻负载)。
三. 外修功德 ─ 参师侍坛,为坛服务,代天宣化,济渡有缘,行道助道,修庙建宇,捐印善书,见善勇为…
四. 守戒 ─ 三皈五戒,以道德约束身心,克己复礼,维护正义。
内修精气神 之二十四
正眼流通
修真静坐,闭目垂帘,心安意静,神下注丹田,调炼下元。当下元精气氤氲蓬勃的时候,自然沿脊柱而升,本来蒙雾般的视觉背景开始透彻玲珑,景深有如深邃星空,两眼光华内现,仿似阳光初露。此时若把两眼朝着山根,将视觉焦点内收,上下齿牙闭合 舐撮之功,两眼周围的肌肉,配合两眉,也向焦点收拢,则两眼神左右相交,与下元精气汇集,向中心聚合。精气神能如此聚合,一团神,状似金黄光球,隐约存于观觉之中。此时不可以眼根看之,不可以动意念,盖六根一动则神散矣;但凭不断之元维持其间,无识无欲,无情无思,恍恍惚惚之间,脱离身心障碍,渐渐进入先天灵觉之中。当斯之际,结丹凝,金晶四满,觉圆精微,恍恍惚惚,元神渐现,识神退听 仿闻窃窃私语,严然已进入先天元性之门,所谓:「“玄关”大启,正眼 由观觉转而为灵觉 流通」是也。
智与慧
吕纯阳师尊在【外修篇】有云:『凡人后天之性通明不易 通达无惑,心正神定,是谓“智”;先天所赋予之元性不脱 虽有后天之识神运转而不失掉,谓之“慧”。慧从先天生,智在后天启,二者均共存于人之灵感之中。…,内外不惑,诸念常寂之际,则智通而明,慧生光而洁。此时也,光之所照,万物 先天元性所照之事物 俱现,明之所觉,七情均寂;若以一动之 心念一动,智则藏于本,慧则慝 音剔 于根,隐而不见。』。 外修篇第十七章
“后天心意”与“先天灵性”的关系及特点,已有专文探讨。阴符经云:『性有巧拙 动静,可以伏藏…』,可是性之巧拙如何能知?常人心不知性,心性又如何沟通?答案在于“定观”。“玄关”既是通往先天灵性的“大门”,故亦是心性沟通之桥梁。
灵宝天尊有【灵宝定观经】,赐示修慧之妙法,经云:『夫欲修道,先能舍事;外事多绝,无与忤心,然后安坐,内观心起 定观下手 …以无事为真宅 本性无为,以空寂为真宅,有事为应迹 讯息流通,慧用无边,有事皆通,故为应迹,若水镜之为鉴 犹如以水镜鉴物,则随物而现形 遇物皆能反照,善巧方便 如镜子般善巧方便,唯能入定 但也能寂静入定。慧发迟速则不由人,勿令定中急急求慧,急则伤性 急求慧发,贪着诸相,本性自伤,伤则无慧 本性杂染则不灵应矣。若定不求慧而慧自生,此名真慧,慧而不用,实智者愚 能慧发者而不用,虽若愚者,实大智也,慧益资定 慧发本有事,若能益助寂定,双美无极 寂照齐融,定慧自如,无以复加。若定中念想,多感众邪,妖精百魅,随心应见;所见诸天仙真人 若见诸天仙真佛圣,是其祥也 虽是吉祥,但也不可动心取着,盖动后天之心不能直接影响先天之事物也。唯令定心之上,豁然无覆;定心之下,旷然无基 前念不生,后念不起,上而无盖,下而无载,了无杂染。旧业日销 业障自除,日渐销毁,新业不造,无所罣碍,?脱尘笼,行而久之,自然得道。』
初修者不可急于求慧,须先炼就漠漠不动之心,否则元性一伤,后患无穷;更须足神壮,不然只能收得一些淡影,不知所然。其实,心性沟通也不一定要在玄关,譬如耳听声闻、头痳眼跳、心血来潮、手脚有震跳点等等,此乃灵性所发出之警讯,当用心留意将要发生的事情…(
内修精气神 之二十五
辅炼下丹法两则
"冬至" 节气 阳历12月22~23日,天地阴气已极,阳气初生,一阳潜动,在卦为 "复",是为「雷在地中」;由此日起,阳气渐长,阴气渐消,直至 "惊蛰",是为雷鸣 在卦为 "大壮"。在人身而言,冬至正应阳气潜动于下丹田,修真者以天地之阳生引动自身阳生 生 "真一之",产生共震,天人相应,这是修炼下丹的大好时机。 李道明师尊有曰:『…人身虽小,暗合天地,廿四节气,冬至阳生,一阳潜动,当斯之际,把握时机,勤笃潜修…』 2002年12月8日乩文。
下手之法,于安坐后,以两手相搓,至热为度,左掌叠在右掌背上,右掌轻按肚脐 两掌劳宫对肚脐,若温热感不足,可以重复搓掌一至两遍,然后以 "意" 内守下丹田,如鸡抱卵,神息相依,借用两掌之温热,导入丹田,令丹田温热、元精元相依。冬至前后宜藏精聚气,所谓「潜龙勿用」,待春天阳气壮盛,再行炼化。
修真者若对丹田炉火的发生,与及热度的强弱,未能掌握自如,以下两则辅助法,可提高修真者控制丹田炉火的能力。
真元对位
人身之内,无论在任何时刻,包括静修、平常生活与睡眠时,俱有不同之水火状态。譬如在兴高采烈、面红耳赤之时,"水火相济之济心" 请参阅庚辰年版金兰特刊横排第88页之河车北斗 多在头部 火高水少;但在心意静定、手脚涨暖之时,这 "济心" 却在腹部或以下 水多火低。修真结聚精气神成为 "真元" 或号胎仙、内丹,虽在平日活动时,真元不散,其位置原来就在水火相济之济心!不同的身体行为,可令内丹上下升降:譬如两眼存神内观 "山根",可令内丹上提;「吸舐撮闭」四法中之 "撮闭",亦复如是。但放松指、趾、膝,尤以 "阴蹻" 前阴近会阴处,加之以舌舐上颚,真津下降,默讷冥心,能令内丹下降。水火气液升降也会随着一天的阴阳变化而自然升降,一日一周,其轨迹正是包含三十六宫之周天,前降后升,阳升阴降,其升降有如北斗斗柄之回转,其指向真一不二,所谓 "北斗河关" 是也。 丹田火热灼闪,两肾汤煎,真震动,实乃精气神内聚、激发内丹以生 "真一之" 所致。修炼者未能掌握炉火之发生,时发时不发,盖因入静之初,每每是神识高涨之时,未能令真元 水火交济济心 下降至丹田位置,心欲发而内不从也。是故修者须注意水火之调降,虽在行住坐卧之中,亦可调炼,只要将真元调降与丹田同位,加上巽风橐钥,丹田炉火断无不发生之理…
掌心聚焦
丹田炉火之热度,视乎精气神结聚的情况,三者相互影响:精令火聚,气令火旺,神令火炽。热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精神散涣,不懂得令其聚焦于丹炉之内。修炼者可先向掌心聚焦,盖用掌心聚神气,以初修者而言,较在体内容易;因为掌心敏感,一般动功多有炼习,就算闲时也可以定眼观之,也可以借助观想 置一珠于掌心内。修炼时,两掌心对肚脐,先用掌心聚集神气,然后用掌心之神气灌注于丹田之内,以掌心灌注神气,控制热力。(
内修精气神 之二十六
三五与一
吕纯阳师尊于壬午年五月廿日及十月十二日,重复提及【悟真篇】中第十四章:
『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
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
戊己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
婴儿是一含真,十月胎完入圣机。』
注:三、五、一这三个字,古今修炼之士,能明悉其中奥妙者,实然稀少。成仙之机理只是炼聚人身之精华─ "精、神、魂、魄、意",由五而合三,是为三家;由三而合一,是为三家相见。
东三即「魂」也,五行属木,其数为三;
南二即「神」也,五行属火,其数为二;
北一即「精」也,五行属水,其数为一;
西方即「魄」也,五行属金,其数为四;
戊、己二土即阴阳「意」也,本自居中,中数为五(上述之数乃自 "河图"),是故东三与南二同 三加二 而成五,北一与西四共之 一加四 也是五,三组五合而成一。一是甚么?一乃 "婴儿",不是血肉的凡胎,却是「一含真」的仙胎。胎养中宫,十月胎完,如婴儿之出生,成就仙圣之基。
师尊寄望金兰观坛人能及早成道,寄望之殷可见。这章虽是短短五十六字,已是修真的中心方向、结丹及胎养的机理,并包含了「五行攒簇 音全促」、乾坤相交通无极、收贮金玉、寂心固摄 "一含真" 的义理;初修者也可以此为目标,下手筑基。
骤眼看来,此诗的文意虽然不是很深,但如何实践?东三 魂 何能与南二 神 同成五?北一 精 如何与西方四 魄 共之?三家如何可相见?会于何处?先后次序又如何?能通明者,则知修真法程之编排及其意义之所在矣!
道祖曰:『善为书术者,必绥 音须,关切也 其文;善论达其事者,必通其言;勉而勤之得道矣!』 西升经善为章第三  注:善于写文章的人,必关切于词汇的运用及其意义;善于理论及实行于某事的人,必精通于其事的用语及言论;(譬如行军者通于兵法,工程师通于力学,商贾精于货财。)善于道的人也应勉力而勤于向道,道可得矣。
修真在于勤诚,愿与大家共勉之!前述之修真问题,将在修真课程,逐一探讨细研。对于学员身心之障,望能有所帮助。
内修精气神 之二十七
守中
修真“守中 守持在中的状态”,抱一无言,虚空忘我,寂静随顺,方契大道自然之奥妙。所谓“中”者,即天地之中,上下之中,性命之中,有觉无觉之中, 精气神三品之中。
此“中”非单指中间的一点,而是两者之平衡和谐点。譬如「性命之中」就是“灵性”与“魄精”之中和状态,性命虽有不同,但在先天状态之下,“先天之气”周流于性命之间,使性命无隔阂、偏盛与相斥,合而为一体,处于中和。上下、有无、三品之“中”,在先天时 内景相同,其理相通。
身心之障
初修者从后天返先天,所遇到的障碍不外乎身心二障。心障者:思想受七情六欲所扰,精结于尘俗事物,未能暂且将世情放下,心意起伏,不能静定。须知心定才能返 “神”,神凝才能见“性”,所以仙佛时常教人「以欲遣欲」,以“清静”之欲来遣除“七情六欲”。
身障者:精气聚合能力不足,丹田炉火未强,精未能炼化为气,阳气动力不够,一气未能周流,河车 经络运行轨迹 未能逆转,以致性命隔阂,魂受魄制;所以修真又以「筑固下元」为先。
守中──平气进
进入守中状态非只一途,唯修真者功力有高低,内景验证也就不同;道法无崖,层次无限…。最自然而达守中者,则以平气而进。此法简易,身心放松,于入坐后(或站立)安静之时,将心气轻轻放下,安入中黄,保持气息平和,无令气突,渐渐气平息往,聚而不动;两眼稍向下,勿因昏睡而失觉,恍恍惚惚之间,冥冥杳杳之中,两眼含光,似光透帏帘,内景晶莹;神守于中,神宁定,虚空合道。此法之理:初以心气安于中黄,聚于中,聚而不动,气平息往;上则离宫修定,定眼凝神;渐则中黄之自然擒神,神依生,神相依,而进入守中的状态。
止于至善
丹法无穷,下元巩固者 下丹已成,可以移炉换鼎,迁下丹入中黄,而炼守中丹;更有于上田炼丹者,以中宫来温养内丹。
今年值年卦为“艮”卦,有适时而止之义,利于守中。年初 李道明师尊谈流年曰:『两山重叠 即艮为山卦应守中,适时而止利享通,大道光明积善德,形神宁定太虚空 修真时守中之内景。』2003年3月九日降乩。盖艮卦之特性,有动有错,错的代价可能比动更大,处世如是,修真亦然;故 师尊又云:『有动有错贵知止,止于至静 修真可致 利亨通…』。今年疫疠 非典型肺炎 流行,预防之法,首重修真;而今年修真亦以守中为上应天时, 师尊再云:『顺水行舟 应守中 逍遥乐,逆时而动费功夫,功夫全凭真诚意,意想不到登瀛壶 美妙竟至如此!。』(
内修精气神 之二十八
三昧真火
修真之士若能内炼 "三昧真火",能驱瘟疫。何谓 "三昧真火"?【指玄篇】有云:『吾有真火三焉:心者君火 亦称神火也,其名曰上昧 音妹,低去声;肾者臣火 亦称精火也,其名曰中昧;膀胱 即脐下气海 者民火也,其名曰下昧。聚焉而为火,散焉而为气,升降循环而有周天之道…』。
1
踵音总,字义虽为脚后跟,在此即命蒂脐根也;真人呼吸在踵,其意即真人之呼吸能息息归根,往来下丹田。盖人在母胎中,以脐通母,修真者欲聚合精气神而返其本源真元之,亦在脐内丹田。
2
修真之道,须明白以呼吸将通往灵性之门 玄关开阖。
3
神识下注气海丹田,呼吸自然随之而往,所谓意到气到,呼吸带动神识往来气海丹田。
4
这就是所谓取坎填离了,取坎中之阳以填离中之阴。
5
坎水逆流是滋水济火之法,请参看修真图,有银河自肾而上,上通泥丸。天下之水皆自上而流下,唯此银河之水,自下而上,由北而南。
6
以定眼令心神静定,心定返神。
7
上虚即心中寂静,虚而无物;下实即精气在下元氤氲蓬勃。
8
丹田火、心火、神火三火并生之同时,若火偏盛,则有火炎及阳亢之患,故须滋水 (放松,生津,意向下元,心寂等……) 以济众火。
9
三昧 音妹 真火即君、臣、民三火。心火者君火也,肾火者臣火也,膀胱火 丹田火 即民火也;聚合精气神而生三昧真火。真火养神,凡火伤身。
10
真元即用精气神所结聚之内丹,以真元生三昧真火。
11
丹田发热、下元精气氤氲蓬勃,此等内景乃水中生火,雪里开花……,岔矕y述。
最近 "非典型肺炎" 肆虐,人心惶恐, 龚中成祖师遂赐示驱逐瘟疫之法:『凡人呼吸在胸,真人呼吸在踵 1,若问修真之道,须明橐钥玄关 2,往来气海丹田 3,正是取坎填离 4。坎水逆流 5,离宫修定 6,安神定魄,处变不惊,变幻原是永恒,万变不离其宗。上虚下实 7,滋水济火 8,三昧真火 9,驱逐瘟疫,尽在真元中 10……水中生火 11,雪里开花,内景无穷,笔难尽录。』 2003年4月20日乩文。
在金兰观修真有年的坛生,内炼真元,生三昧真火,驱逐瘟疫,绝非难事。盖此法与修真法程之中,修炼下丹、巩固下元 真元 是完全一样的,而 "修炼下丹元" 却是修真的重要过程。 请参阅【癸未年金兰特刊】修真讲义中之 "筑固下元第一",内有详述。
预防瘟疫法
内炼真元生三昧真火固然最妙,但是筑炼真元不是在短时间内便可成功,而今却疫疠重叠,前浪后浪,常人如何应急?是故在此介绍一简易之法,初修者虽未可言能驱逐瘟疫,若能真心诚意,依法行持,预防瘟疫却是绰绰有余!方法简单,分为三步。第一:先按坐姿准则安坐后,两手相搓,至掌心发热,两掌相叠,按在肚脐上,两掌劳宫穴对肚脐;第二:双眼垂帘,以眼观心 心念,心观掌心所对,肚脐之内;第三以腹式呼吸 吸气时肚涨,呼气时腹部自然回收,将气导入肚脐之内,息息归于命蒂 肚脐 之中。所谓「三昧初从离下发,一符始自坎中浮。」此法能将精气神结聚,并以呼吸推助三火;炼功得其法者,掌心与肚脐之间先发热,继而热力增强在腹内鼓荡,再而全身冒汗,体汗淋淋。是故修者不须害怕出汗,正是一分汗水,一分功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甲 腠粤音臭,肌肉上的纹理曰腠理。素问举痛论:寒则腠理闭。腠理喻由脏腑通往皮肤之信道,热则信道开,沉宿疾可由汗孔排出,故云开鬼门,洁净脏腑,以袪除病邪,而寒则腠理闭。
李道明师尊曾示 "真元之" 能驱除病邪之理:『真息真, 无火之,是曰先天之 中有火,火热上升,灼热开窍,展关达窍……火性属阳,阳性发挥,鼓动脏腑,沉宿疾,渣滓污垢,汗孔而出;医家曰之:腠理开 甲,开鬼门,洁净腑。』 己卯年九月十六日乩文
内修精气神 之二十九
火之用
上星期日 药王菩萨临坛,施 "三火" 于 "和胃茶" 中,以助坛生善信预防及驱逐瘟疫。人不能无 "火",火乃人身之能量、推动力,也是热力、体光、防御网。火的特性,不为物质脏腑所隔,亦可以凭经络运转于周身;譬如神火可以下照于身体各部份。火可助气运行,推动身中之 "气液" 循环,故修真之士起火于丹田气海,生阳以推动气液之周流,所谓「金乌 铅玉兔 汞如梭转」是也;此外,火性灼热,向外发挥,鼓动脏腑,令沉宿疾、渣滓污垢,从汗孔而排出,洁净脏腑;修炼下丹元者,烧炼丹田,还元炼药,焉能无火?
人身之火,本于天然,天然之火,六脉平均,人身赖此而得身荣。火还可以开启愚蒙,盖人脑的思维、推敲、运谋皆耗用脑力能量,若火盛强,并能以水济火,调运得宜,则火旺而神明。
甲[太清玉册.卷八】上尸彭倨名青姑,伐人目,居人头,令人多欲、好车马;中尸彭质名白姑,伐人五脏,居人腹,令人好食、轻恚怒;下尸彭矫名血姑,伐人胃命,居人足,令人好色、喜杀。
乙心灵隔阂,心难收摄,名为隔魄;肝火生红,动而冲性,名为冲魄;脾经受挫,举步不迈,有如被托,名为托魄;肺金有焦,碍其流潮,名曰焦魄;肾经宜暖,寒则碍安,此为寒魄;碍人之气者谓之卸魄;碍人之血者谓之飘魄。【三教明宗】对此七魄有详述。
【修真传道论.论水火第七】中有云:『…烧三尸甲之累以除阴鬼,上行 火热灼,展关达窍则一撞三关 尾闾、夹脊、玉枕,下运则消磨七魄乙,炼形成气 炼精化气而轻举如飞 灵性轻清,炼气成神而脱胎如蜕 音退,如蛹之变蛾,若此皆火之功也。』
火之宜忌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火能荣身,亦能侵性。盖 "神" 亦属火,同者相通,故火可通神而达于性,可以炼性,也可以碍性;善用火可以护养本灵,譬如心虚无物,定神定息,能封闭外来之侵扰。相反,性受火动,则火处于本灵之位,盖其真性,火力猛而本灵之力不济,以致本性受役,动乱于中,大碍真性,结果伤神损性,又有所谓「一把无明火,烧尽功德林」,更甚者有「走火入魔」之虞。查其起因,皆由修者于行功时 甚至平时闻见外物,或寻思外事,动心火、肝火 嗔怒、无明火或欲火等等,不加遏抑,有者更助长其势,使火冲及灵台,性受火攻所致。
是故修者应待人以恕,排火以量,所谓心量广大,肚可撑船,以防止诸火泛滥,损及本性。 道祖《清静经》教人以空无所空,无无所无来修性;《阴符经》以至静之道;《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无六根、六尘,无眼界、意识界,无……。最近乩文经常提及中和之道,不是中和不是福,务使内火不动,返璞归纯,止于至善。
内修精气神 之三十
三家相见
吕纯阳师尊于壬午年五月廿日及十月十二日,重复提及《悟真篇》中第十四章,文中有玄妙至理,以先天河图数,总持修真之法,引示五行攒簇、丹结中宫、归复无极之道:
『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
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
戊己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
婴儿是一含真,十月胎完入圣机。』
以河图之数而言之,神数二,属火居南;魂数三;属木居东。常人着于事物,魂有执而运,动而生神先天,及后神动而生心,落入后天。今修者若能双目回视,神光内照,静心返神,息心忘虑,定神以久,则神凝见性 魂者性之本体也,变成 "东三 魂" 与 "南二 神" 归一而成五数,故云「东三南二同成五」。
宇宙由 "无极" 而化,无极运而生太极,太极动而产阴阳,此先天变后天的演化。逆修返还之道:阴阳合而返太极,乾坤先天合而还无极,此后天返先天之理法。精数一,居北属水。人之生,「精气神」三位分别附于人体,人身上元 锁骨之上 为神府,元神藏焉;中元为气府,人之元气,保存于正中 心脐之中间;下元 肚脐以下 为精府,精藏于肾,精能养内固外;顺后天运化者,损精于外,精尽人终,将人身中之至宝,平白浪费。
修真者依逆修返还之道,炼精化气,抽铅添汞,取坎中之阳,以填离中之阴;使真阴真阳相合,令元神从后天 后天离卦状态 返回先天 干卦状态,此即阴阳合而返太极也。
唯精不能自化,须以丹田火炼之。丹田火起自 "人身命蒂 肚脐" 之内,丹田位置在人身之 "西" ,是躯体 魄 之中心及起点 人身受孕育之位,也是气机之枢纽。是故以丹田火炼精化气,开关展窍,令窍穴相通,以致真阴真阳相合者,即以 "北一 精" 与 "西方四 魄",共成五数,故云「北一西方四共之」。
戊己属土,在人为先天及后天之真 "意",在人身为黄庭中穴,若自居中而不动,则元真之气亦存于正中,其数自生为五,故云:「戊己自居生数五。」
太上道祖《内修篇》曰:『…元 气属虚无, 心意 动则生,寂则止,处于人身黄庭中穴。举凡动 (心之所为,下同)、念、妄、邪、思、意及诸般情欲,均可使气越 出 黄庭, 元气 离位则旋转于小天地 人身之中,若不纳之回舍 黄庭,则虽有乾坤 后天返先天 之法,不足以为 保存 者。欲回其位,以精串之,精力既足,串力当大,精合气合,其位自回也。二者既合,亦即附胎 真元 以凝也,再而求之于元神之门,则圣结 胎 之道,自在其中矣。(第十章)』
三家相见亦即三组五数所述之精气神,会合于黄庭中宫,结就仙圣之胎,还有先后之法程,有待日后探讨。
大道中和之数,修真中庸之理,五行攒簇之法,本非难及,奈何世人多偏执,过犹不及,学道者多,实修性命者少,丹成者渺,是故天下稀及之,故云:『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
第六章  金兰观修真入门讲义
静坐的作用及准则
1. 令静坐的时间可以最长。
2. 效果可以最大。
3. 静坐中途不须改变坐姿。
4. 减少因长期静坐而引起之不良生理后果。
1.   眼    -  眼皮垂帘,或全闭。
2.   耳    -  内凝,可用耳塞。
3.   舌    -  舌恬上颚。(脑涨不适者,舌恬下颚。无为者,舌可归中)。
4.   口    -  微闭,带一丝笑意。
5.   颚    -  微收,主气升。微放,主液降。
6.   颈    -  颈正面正。
7.   肩    -  肩松,腋窝空。
8.   胸    -  胸开。
9.   腰背 -  腰正背平,腰背微反弓,自然为度,以预防放松时躬腰。
10. 大腿 -  外张,脚跟带近前阴。
11. 两手 -  两手轻按膝盖上。
12. 盘腿 -  单盘、散盘、前后腿。左右腿可以上下或前后互调。年老者可坐椅上,大腿须平。
收功法
静坐出座之前,必须使﹕
一.   神识回复在身体之内
二.    气血回复行动状态
三.    感觉器官回复操作状态
故以下列之静坐收功法辅助之
1.  先以两手相搓,至手心发热,以手心敷眼,两手向左右分抹至发鬓。重复一次至二次。
2.  开眼。
3.  以手指作梳由前额梳至后颈,梳擦头皮。
4.  先用左手拍打右手,然后右手拍打左手,由肩至膊及臂至手。
5.  双手轻拍胸腹,由上至下重复一次至二次。
6.  双手五指合拢,以虎口合谷穴上下搓擦腰眼肾俞(音恕)穴至发热为度,双手贴沿带拖至身前正中,重复一次至二次。
7.  双脚解开,双手拍打及搓擦双腿,由股至膝及小腿至脚。
8.  双手拇指按压脚心涌泉穴至痳痹消散。
9.      起立,收功完毕。
练功的喜忌
对练功有利的事项:
时间充裕。
空气流通。
地方清静。
心境开朗。
胸背常温。
专心一意,心不旁务。
恒心毅力。
好善重德。
节制耗损精神。
功后检讨、记录、改善。
练功忌:
大风、落雨之空旷地方不宜练功。
冷气直吹口面。
饭后半小时内。
突然干扰。
心浮气燥,心绪不宁。
勉强捱功。
贪求速成,贪求效应。
用意太过。
偶而为之。
见景生喜恶心。
入静的目的及作用
1. 休养百骸,修复精神。
2. 放松神经,调节气及脏腑,恢复本有之功能。
3. 平衡内分泌,恢复免疫功能。
4. 开导经络,畅通八,宿疾并消,回颜注色。
5. 守静之笃,归根复命,葆寿延年,并能招摄先天之,
若能日积月累,则丹基可立。
6. 断绝外缘,集中能力调控精气神,进而修炼元神。
7. 搤制七情六欲,摒除杂念,使精不感,水源洁净。
8. 制伏六根,净虑心灵,明心见性,弃妄归真。
9. 清静无为、虚无冥杳乃道之根,唯静可致。
辅助入静的步骤及方法
1.   整理坐姿﹕
包括除下眼镜、戒指、手表。穿宽衣,备好地席、坐垫。然后入坐,戴上耳塞及整理坐姿。
2.   自我暗示﹕
一. 若有骚扰,不用惊恐,慢慢收功,然后处理。
二. 若有牵挂之事情,要暂时放弃,练功后再算。
三. 要进入深静,姜脏b练功时间思索问题。
3.   体内调节﹕
一. 调节呼吸。
二. 全身放松,由头面渐至腰腿,层观式放松。
三. 生津化精。
4.   保持静态﹕
空中寂然不动,身如塑石,心似寒冰,冥冥杳杳,一觉尚存,非睡非醒,入睡则昏,醒则念动。
5.   摄心止念﹕
凡有内心牵挂,未了事缘,或日间之精结,必引起念头回绕及杂念丛生。凡念起时,或可闻之,仿如私语﹔或可观之,似置身其中﹔或有感觉,官感随之。
此时,当守之如猫捕鼠,知幻即离。耳闻之音,意凝止之﹔观觉之物,太虚代之﹔身上感觉,空身盖之。恒练不缀,念可止矣。
静坐时间长短
静坐受以下之条件所影响﹕
1.   天  -  季侯、时间及天气等。
2.   地  -  练功地点之环境、方位、用品、空气及噪音等。
3.   人  -  练功者之﹕性格
心境、心理状态
生理状态
精神状态
静坐以进入静功之基本状态为目标,故不可以时间长短而限之,但练功在乎恒心,每日勤练,勤而有功,其功在诚,其诚必应。
静功之基本要求
1. 制伏六识,绝虑忘言,真性如如不动。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起码每次入静要有一小段时间达到。
2. 杂念起时要有分辨知,可以停止杂念。
3. 若意守时,精神可以凝聚于穴,寂定不动。
4. 内观时,全意溶入,心性不乱,直至预期效果。
深静要素
1. 练静坐若在太疲乏的状态下进行,会产生瞌睡及注意力无法维持的现象,影响入静。
2. 入静是要将思想活动平伏,故入静前避免刺激神识及情绪。
3. 避免服用含有安非他命(AMPHETAMINES)及咖啡因(CAFFEINE)等刺激及亢奋性的药物和食品,以免思想亢奋,难于平伏。
4. 入静需要时间,尤如入睡需要过程﹔疲劳神倦则易入睡,寡欲无虑则易入静。
5. 全身肌肉放松静定,致令神经放松静定,导引神识静定,内外相应。
6.  坐姿要舒服,避免中途变换姿势,影响入静。
7. 刺激合谷穴,使中脑产生内啡?(ENDORPHIN),镇定神识。
8. 静坐时温度不宜热,热则神易昏﹔也不宜冷,冷则神经收缩,难于定静﹔清凉令人舒畅。
9.  坐向北方,应合冬、子、北、水,归根静定。
10. 诚心向静,一诚可感格天地也。
静坐用品和作用
耳塞﹕
1.  都市修仕于入静中,常受噪音滋扰而分神,戴耳塞可以减免滋扰。
2.  没戴耳塞之时,声音来源可能是外间传来,或是自身之念头回绕。戴耳塞后,可以集中对付念头回绕,进而止念。
坐垫﹕
1.  初修之仕,坐于平坦地席时,腰背容易弯躬。坐垫可以帮助调节腰脊之平直。
2.  坐垫可以令坐姿舒服,容易放松,辅助入静,及延长入静时间。
3.  坐垫不宜太软、太硬或有锐边。太软则虚浮,难于着力﹔太硬或有锐边则易令肌肉痛楚,容易分神。
地席﹕
1.  地席可以令坐姿舒服,辅助入静,及延长入静时间。
2.  地席不宜太软或太硬。太软则虚浮,难于着力﹔太硬则易令腿肌痛楚,难于入静。
衣物﹕
1.  静坐时,衫裤要宽松,勿因紧束而影响气脉。
2.  电话、无线电话及传呼机要先关掉,免受干扰。手表、眼镜、戒指、皮带要除下。
为何要放松!
神经紧张会引起很多病变。过份紧张令人心跳加快、呼吸急速、手脚僵冷、肌肉绷紧、瞳孔放大、胃部收缩、肾上腺剧增等。低度之长期性紧张会令人焦虑、失眠、精神亢奋、高血压、胃痛、神经痛、虚火上升、肩颈火刺、脾气暴燥、失去部份免疫功能、经络及脏腑失调等。
但生活在都市,长期性紧张十分普遍,而且一般人无法自我消除,甚至有借助饮酒,服镇定剂、止痛药、安眠药等来暂治。低度之长期性紧张可以通过每日段练放松法来调治。
放松的好处
神经放松可以安定情绪、搤制亢奋、恢复机能﹔调节内分泌、经络、脏腑﹔降低心跳、血压、脑波态﹔增加气血循环。神经放松时出现脑波频率下降、呼吸轻缓、前额清凉、身体温暖、手足涨满、精神内俭、心境平和。此等乃入静之必需条件,故放松法为修身及修真之基础。
如何放松?
1.  放松前额及眼部肌肉。
2.  放松下颚,使之松垂。
3.  放松肩膊,两肩松垂。
4.  放松腰腹及两手掌指。
5.  放松下元(前后阴一带)及至股腿。
重复一至两遍,直至全身放松。
呼吸在修炼中的作用
呼吸,亦名巽风、橐钥、吐纳。巽在五行属木,木有舒展、疏调、通达之特性,故呼吸能疏通经络、开导八。
譬如呼吸能将精气导往意念所关注之部位。若以呼吸沉气于下元,则能使精气濡养腰肾,支持坐姿,不致腰酸。若神守丹田,同时鼓之以呼吸,则神入气而气入穴,开导丹田。
木能生火,故吸风可以养神。当神火下注于精气集中之部位,若鼓之以巽风,则如风箱之橐钥,风助火势,火迫金行。
呼吸法
腹式呼吸
俗称顺呼吸。吸气时横隔肌下推,使腹部向外凸出,呼气时横隔肌上回,使腹部向内回收。
腹式呼吸可令横隔肌下推之活动量增大数倍,加大吸气量,并按摩隔下脏腑,利于气沉下元。
胸式呼吸
俗称逆呼吸。吸气时胸腔扩张,呼气时胸腔回收。
胸式呼吸易于通条肩背、颈脊、头面之气﹔便于气往上提及集中精神。
入静时,普遍采用顺呼吸。但于肩颈、头面之气不畅时,则以逆呼吸而通调之。呼吸无论是用顺或用逆,入静时皆以鼻吸鼻呼为合,取其自然也。
五步矫正法
练功若出现问题,可用下列之办法矫正之﹕
1.      鉴定出错事项----------------- 「水」
2.      彻底寻找失败原因----------  「火」
3.      设定矫正办法----------------- 「金」
4.      推行矫正办法----------------- 「木」
5.      检讨结果----------------------- 「土」
例:如练功时打瞌睡,则出错之事项为精神不够,细思失败之原因是否应酬太多、不够认真或编排不当。
空观法
当杂念回绕之时,可用观空法代之。练习观空法,可于清朗月晦之夜,远离城市灯光(或于晴朗日间),仰卧观天,极目远眺,至最深邃之处,全意融入,与无限穷苍混为一体。闭目,观想穷苍景象,若意景模糊,复开眼重头再做,直至每次闭目,皆可观想清晰景象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