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属于哪个科室:袁敬华:善良让她如此辉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20:41:56
袁敬华:善良让她如此辉煌 发布时间:2010-09-07

——记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会员袁敬华

 

   从农舍的土门坎儿到人民大会堂高高的台阶有多远?

   当袁敬华在村头小土坡上偷偷哭泣的时候,决然不会想到这个问题。那时候她才17岁。

   2003年3月,27岁的袁敬华站在了巍峨的人民大会堂前。庄严的大门向她敞开,高高的台阶上铺着红地毯,她迈着轻盈的步子,拾级而上,走进去,她将参政议政。她的胸前别着红艳艳的第十届人大代表证章。

   从一个小村庄里的乡下姑娘到十几亿人民的代表,袁敬华所借助的只有两个字:善良。

 

   善良让她举重若轻

   17年前,袁敬华站在自家低矮的房门前。看两个聋哑姐妹往学校方向走去,不久又走回来。她尾随而去,发现了真相:钟声响过,别的孩子进了教室,这两姐妹就趴在窗户上往里看,之后便落寞地往回走。原来,学校里不收聋哑孩子。这一发现牵动了袁敬华心底最善良的神经。她呆呆地站在那里,难受一阵紧似一阵。

   其时,袁敬华高考落榜,老师同学鼓励她再复读一年;家人已经在县城给她找好了工作。但是两姐妹蹒跚的背影突然占据了她的脑海,无论如何挥之不去。她出人意料地作出了第三种选择:教这对聋哑姐妹读书。她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家人的反对。“这样做,你的前途在哪里”,父母问。

   “我不要什么前途,只要她们有书读”,袁敬华的态度十分坚决。一边说着,一边在自家厨房里摆上了三只小板凳。12 岁的陈海彬、 13 岁的陈海霞两聋哑姐妹,平生第一次背上书包,欢天喜地来上学了,老师同学各就各位——如今闻名遐迩的山东省夏津县精华聋儿语训学校就是从这三只小板凳起家的。这是1992年9月。

   17岁的姑娘善良又单纯,袁敬华想到自己轻而易举就接受了高中教育,身体健壮,精神健康,花儿一样在阳光下成长,由己及人,她想让聋哑孩子也能嗅到知识的芬芳。帮助残疾儿童是全社会的责任,没人分派,袁敬华就把重担揽到了自己稚嫩的肩上。

 

   善良从眼泪里品出甘甜

   又是周末,放学时分。

   下午下了一场透雨,通往张新福家的路泥泞难行,袁敬华决定送他回家。14 岁的张新福先天聋哑,是家中的惟一宝贝。为了给他治病,一家人跑断了腿,花了不少钱也没有起色。后来,他来到袁敬华身边,就在这周内,他学会了喊亲人的称呼。

   来到自家门口,张新福一遍遍高声喊“妈妈”。起初,妈妈不相信是自己儿子在喊,她打开门,惊呆了。当她证实了是儿子在喊她之后,她狂喜地搂过孩子,跪在了袁敬华面前,哭着说:“14 年啦,第一次喊妈妈,该怎样感谢你呀,袁老师!”

   袁敬华赶紧上前扶起这母子俩,泪水同样打湿了她的脸颊。这样的情景并非第一次上演。正是在自己的一场场眼泪里,袁敬华多次品尝到婴儿第一次喊妈妈的幸福。在不同家长的狂喜里,她一次次体会到做人的价值。

 

   办学伊始,袁敬华只用手势跟学生交流,但发现事倍功半。于是,她突发奇想,要让孩子们开口讲话。她从发音入手,先让孩子看她的口型,再让孩子摸她的脖子(或鼻子),再摸她们自己的脖子,感觉发音时声带如何振动。她没有丝毫经验,只能摸索着前进。20多天过去了,没人开口说话,袁敬华着急,她跑到村子外的土丘上哭了好几次。

   “从小这俩孩子就聋了哑了,人家大医院都不能治,你个半大孩子就能行”,父母对此一直充满怀疑。袁敬华没有气馁,继续教她们摸脖子。“我不知道到底会怎样,可我知道不做就注定没指望” 。同时,袁敬华心里很清楚,要想在家里办学,必须赢得父母的支持。因此,她不厌其烦地教两个孩子反复念“爷爷”、“奶奶”。

   一个多月后,两姐妹先后开了口。袁敬华喜出望外。她赶紧把两个孩子领到父母面前,她们拉着两个老人的手,一遍遍喊“爷爷、奶奶”。袁敬华的父母被感动得流泪了。原先堆满锅灶、柴火的12平米的厨房,很快被父母清理干净,成了正式的教室。父亲找来一块三合板,她用毛笔蘸着红漆在上面工整地写上“夏津县渡口驿乡三屯村聋哑学校”。父母帮她将牌子挂到了大门外。

   两姐妹的开口,父母的支持,让袁敬华有了底气。她到附近村里去劝解、说服,又“求”来了五个聋哑孩子。日子在一天天向前推进,孩子也一个接一个地张口说话。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孩子来了,如果说最初的 30个孩子都是袁敬华“求”的,第30个之后则都是自己求上门来的。到1995年,袁家院子里已经有了45个孩子。孩子们要吃要住要学习,发面的盆升级成最大个的瓷盆。袁敬华和她母亲每天要揉50多斤面粉,蒸一锅锅热腾腾的馒头;床铺渐渐不够用了,寒冷的夜晚袁敬华搂着几个孩子睡在塑料布搭成的棚子里,一遍遍给他们盖被子。学生多厨房盛不下了,父母想法又盖了一间小东房。每个孩子一年60元的学杂费常常令袁家捉襟见肘。家中几亩地的收成一年年都贴进了学校。每年年底,袁敬华还要算计着明年得再养几头猪,才能够还上欠债给学生添点新学具。

   这个农家妹子不怕吃苦,也舍得吃苦,想想孩子的笑脸,家长的欣喜,不苦哪知什么是甜?

 

 

   将善良进行到底

   许多年轻人往这边走来。

   男孩子干净利落,姑娘们花枝招展,只有她一手牵着一个小孩(孩子太小放家里她不放心),一个未婚的年轻姑娘……她觉得自己在同学的眼光里是扭曲的。同学们天南地北地说啊笑啊,她一句话也插不上,只有死死攥着孩子的手躲在角落里。她清楚地看到,自卑像荒草在她的心田里疯长……

   虽然父母理解了她的选择,但村里人并不理解。每当她从街上走过,背后都有人指指戳戳地叫她“哑巴老师”,还说她家里养了一群小哑巴。年少的她忍不下这口气,与他们据理力争:哑巴不是孩子们的错误;再说现在他们已经能说话,即使能说一个字也不叫哑巴。口舌之争尚属小事,最可怕的是到了26岁,还没有人上门为她提亲。

   她从事着世上最高尚的事业,得到的却是最卑微的待遇。

   在那些漫漫长夜里,袁敬华长时间地看着熟睡中的孩子,心里默念道:“孩子啊,快快开口讲话吧,快快成为健全的人,让老师也挺起脊背直起腰来” 。袁敬华每天都写日记,每篇日记的最后都忘不了写这样一句:“挑战人生,永不回头” 。教室虽小,她也不忘在墙上辟出一块干净地儿,写上“坚持不懈”,每天她都看上几遍。袁敬华从各种角度磨砺自己的意志。

   学生给了她最坚定的信念。一天,袁敬华走进教室,见孩子们都看着她笑。一个女孩子从座位上递给她一个纸团,因为学习用纸很宝贵,学生用的是草纸。在孩子们笑眯眯的目光中,袁敬华将纸团一层层揭到最后,原来是一颗糖果。那是孩子从家里带来的,自己没舍得吃,特地留给他们敬爱的袁老师。

   聋哑孩子学说话必须对口型,于是袁敬华想到给孩子们每人配一块镜子。袁敬华揣着钱,到县城买了三块一米多长的大镜子,回村的土路坑坑洼洼,坐在三轮车后的袁敬华怕镜子被颠碎,就用膝盖紧紧夹着三块镜子。膝盖磨破了,汗水渗进伤口,火辣辣的疼,她咬牙忍着。回到村里,镜子上已是血迹斑斑。懂事的孩子们围在她身边伤心地哭了,他们打着哑语告诉袁敬华,“袁妈妈,你的腿流血了,你都是为了我们,我们一定好好学习。”

   这些微小而温暖的细节支撑着袁敬华的整个世界。

 

   善良让我如此美丽

   这是一次别具一格的相亲。

   中午一下课,袁敬华赶紧跑到里屋收拾一番。其实也真没什么好打扮的。从1992年到1998年,她没有添过一件新衣服。1998年夏天,袁敬华参加山东省青年志愿者报告团时,几个孩子的家长这个5元那个10元地凑钱给她买了一身连衣裙。袁敬华这天就换上了这件平时不舍得穿的连衣裙——26岁这年,有人给袁敬华介绍了一个对象,是县城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

   许多年里,三瞳五庄的人都知道袁敬华的“嫁人宣言”:我嫁出去可以,但是这些孩子也要跟着我过去。必须接受这些孩子,我才能接受他!

   中学老师进门的时候,学生们挤满了院子。只见袁敬华左手搂着一个右手揽着两个,只是冲中学老师羞涩地笑。袁敬华是第一次相亲,脸烧得红扑扑的。中学老师觉得她真像一株含羞草,那么美好,不由自主地咧嘴笑了。笑脸对笑脸,两颗年轻的心很快靠近了。 2000年10月,他们结婚了。婚后还是以袁敬华家为据点,中学老师来回跑。如今他们的宝贝儿子已经两岁了,袁敬华多数时间仍然与她的学生在一起。

   全村上下开始对袁敬华刮目相看。谁也没想到,不少人担心嫁不出去的袁敬华,最终嫁了个各项指标都相当过硬的对象。更令他们想不到的是,有一天,三屯村会盛不下袁敬华。

   1998年春天,《德州日报》率先对她的事迹进行了报道,袁敬华艰苦办学的事,一下子被广大德州人民所熟知。许多人被感动了,纷纷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德州新华书店首先为他们捐助了10万元的学习生活用品,桌椅板凳像模像样,上齐了发面机、馒头机等设备。更有许多家长闻风而动,纷纷把孩子送到了袁家。

   1998年7月,市、县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以及希望工程合力办学,给袁敬华的聋哑学校在村里盖了20间房子,孩子们住上了政府社会提供的校舍,袁敬华的日子有了改观。从此,她不再是孤军奋战,她的背后有强大的政府和社会。这是一次很大的转折。经过各种媒体宣传报道,袁敬华的事迹传播到了全国各地,来求学的孩子络绎不绝。20间房子也盛不下了,袁敬华只好再搬家,2002年年底,他们把新学校搬到了县城开发区。交通便利了,条件好了,孩子们冬天有了暖气,早上也吃上了鸡蛋。

   袁敬华想笑,但她笑得很勉强。这新校舍花费120万元,有部分是社会政府捐助的,还有70万元是她怀着孕跑了快一年才得到的贷款。为了教好110名学生,袁敬华聘请了15名教师,这些老师的工资问题又成了她的一块心病。每个孩子学制四年,每年交2000元学杂费,吃住全包括,哪里还有钱给老师发工资?何况袁敬华如此心软,有钱没钱的,只要孩子送到了她面前,就都有学上。沉重的经费让袁敬华发愁。她把这件愁事在这次全国人大会议上提了出来,呼吁政府支持民办学校,给予三年拨款,“民办教育同样在为国家分忧,同样也承担了一些义务,作出了贡献” ,大量事实是袁敬华话语的绝好验证。办学17年来,她的学校已有580名孩子走出了无声世界,其中380名学生已进入正规学校就读。从袁敬华羽翼下走出去的孩子,都已成家立业自食其力了。他们不再是社会的累赘。

 

   善良也是一种能力

   在袁敬华看来,她的起点很低,她本来只想让聋哑孩子有个上学的机会——哪怕只是从孩子自家走到她家有一个背书包上学的过程。

   但17年间,最先的两个孩子已发展到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200名学生,爆满,再次爆满,四面八方的孩子仍源源不断……袁敬华本人也拥有了一车皮装不下的各种荣誉。多年来,袁敬华先后被授予第五届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助残先进工作者、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山东省道德模范、山东省慈善楷模等荣誉。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8年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前,袁敬华做了更多的工作。她不仅在平时的工作中时时留心聋哑儿童需要政府做什么,还一有空就往农村跑,跟农民拉家常,了解农村聋哑儿童情况。当她听到许多家长反映目前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一些残疾孩子上不起学的情况时,心里真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滋味。为此,她牺牲了无数的双休日深入全县和邻县的二百多个村庄进行实地调查。有一次,在搞调查的时候正赶上下雨,她就冒雨徒步走访了十几个村子,在充分考察,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她积极向上级领导部门反映全县残疾孩子的入学情况以及未入学的原因,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当了解到,像这种情况在全国也是一个普遍现象时,她自费走访了山东、河北、江苏、安徽四个省的4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了解学校发展存在的困难及特教工作者的待遇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整理了《制定特殊教育促进法》、《修改残疾人保障法》、《关于加快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事业发展的建议》的议案和建议。自袁敬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先后提出了“修改土地管理法”、“修改义务教育法”、“修改交通法”、“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98件议案和145条建议,引起了有关部委领导的高度重视。

   当善良不只单纯停留在一种情绪上时,善良就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能力,它能使枯木逢春,使聋哑人开口说话。

   善良是袁敬华生命的黄金,在锻造他人的同时也锻造了她自己的辉煌。


(责任编辑:温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