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竹芹菜花生米:国军抗战殉国的八上将及其他将级军官有252名名单dd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21:33

国军抗战殉国的八上将

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领导的军队投身抗日战场,均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他们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慷慨赴死、气壮山河的壮丽凯歌,在中华民族抗击外侮的史册上矗立了一座座永恒的精神丰碑。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殉国将领的事迹多见于各种报刊,但系统介绍国民党将领抗日殉国事迹的文章尚不多见。据统计,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国民党将级军官达200余名,本文对其中八位军衔最高的上将作一简要介绍。

佟麟阁:马革裹尸埋忠骨

佟麟阁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国捐躯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佟麟阁,字捷三,1892年出生在直隶(今河北省)高阳县一个农民家庭。幼年读过几年私塾。1912年3月,时任北洋备补军左路前营管带的冯玉祥到直隶景县募兵,佟麟阁应募投军,开始了戎马生涯。

 

佟麟阁作战勇敢,又勤于钻研兵法,很受冯玉祥赏识。他由最低级的职位”棚目”(班长)做起,到1925年已晋升为国民军第一军第十一师师长。经过第一、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多次战斗的历练和1923年在北京南苑陆军检阅使高级教导团的深造,佟麟阁日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高级指挥官。

 

1933 年初,日军侵犯山海关,长城抗战爆发。5月26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成立,冯玉祥就任总司令,佟麟阁任第一军军长,代理察哈尔省主席兼民政厅长。他与北路前敌总指挥吉鸿昌、北路前敌总司令方振武等密切配合,猛烈攻击张北一带日伪军,先后收复康保、宝昌、沽源、多伦四城,击毙日军茂木骑兵第四团及伪军李华岑等部千余人,抗日同盟军军威大振。

 

1935年冬,在日本高压之下,国民政府作出妥协,中央军大部退出华北,冀察两省中国军队仅留下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兼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佟麟阁应宋哲元之邀出任第二十九军中将副军长兼军官教导团团长,驻守北平南苑,掌军部事务。面对日军咄咄逼人之势,佟麟阁整军修武,夙夜匪懈。他常对学员们说:”中央如下令抗日,麟阁若不身先士卒,君等可执往天安门前,挖我两眼,割我两耳。”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驻丰台部队在宛平城外卢沟桥一带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入城搜查,遭到守军拒绝。午夜,日军强行向宛平城发起进攻,守军奋起抵抗。事件发生后,一些上层军官仍在和与战之间犹豫不定。佟麟阁力主战议,在一次军事会议上,他慷慨陈词:”衅将不免,吾辈首当其冲。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当时,其父病重,家人多次催促他回北平城内寓所探视,他认为战事瞬变,不能离开部队,遂写信告之家人:”大敌当前,此移孝作忠之时,我不能亲奉汤药,请代为之。”

 

7 月28日凌晨,日军由通县、丰台调集陆空军猛攻南苑。当时驻守南苑的兵力仅有二十九军卫队旅、军官教导团约2000余人。佟麟阁与从任丘赶来增援的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指挥部队顽强反击,一部在内固守,一部在外围与敌作战。日军集中火力,重炮猛轰,飞机狂炸。由拂晓至过午,双方伤亡惨重。午后忽报大红门发现敌人,佟麟阁恐敌切断北路,率一部亲往堵击,因寡不敌众,被敌四面包围。在指挥突围中,佟麟阁被敌机枪射中腿部。部下劝他退下包扎,他执意不肯,说:”情况紧急,抗敌事大,个人安危事小……”不久他头部又受重伤,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时年45岁。

 

佟麟阁殉国后,国民政府于7月31日发布褒扬令,追授他为陆军上将,将其生平事迹宣付史馆,以彰忠烈。1946年3月29日,北平市政府及各界人士在八宝山忠烈祠为佟麟阁等抗战殉国将领隆重举行入祀大典,并将西城区一条街命名为”佟麟阁路”。1979年8月,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报请中共中央统战部批准,追认佟麟阁为抗日阵亡革命烈士。

赵登禹:战死沙场是本分

 

在南苑战役中与佟麟阁同一天殉国的还有第二十九军一三二师中将师长赵登禹(7月31日被国民政府追授为陆军上将)。

 

赵登禹,字舜臣,1898年出生在山东菏泽一个农民家庭。读过两年私塾,因家贫辍学。12岁时拜名武师习武术,练就了施义行侠、疾恶如仇的品行。16岁时到陕西投奔冯玉祥部队,由于他武艺精湛、品德淳朴,被冯玉祥相中,调到身边当了六年贴身护兵。

 

他20岁时,部队驻湖南常德。有一次在野外操练,偶遇猛虎,他与一同操练的官兵打死了这只猛虎。在虎尚未咽气之前,他骑在虎背上拍了一张照片,冯玉祥后来在这张照片上亲笔题字:”民国七年的打虎将军。”

 

1922年赵登禹下到连队,自排长干起,连续晋级,六年后已升任第四方面军宋哲元部第二十七师师长,成为勇冠全军的一员猛将。

 

1933 年初长城抗战爆发后,赵登禹奉命率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O九旅(1930年中原大战后,赵改任该旅旅长)接防喜峰口,出任喜峰口方面作战军前敌总指挥。3月 9日至14日,他们发挥夜袭特长和近距离搏杀的优势,连续激战6日,以落后的装备顶住了日军的凶猛进攻,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喜峰口大捷成为”九·一八”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后来,作曲家麦新创作了著名的战歌《大刀进行曲–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成为中华民族抗击外侮历史上一座永恒的丰碑。 

 

1935年12月,时任第二十九军第一三二师师长的赵登禹,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之后,赵登禹奉命率一三二师赴北平增援,7月27日抵达南苑军部。28日凌晨,日军在数十架战机支援下向南苑发起猛攻。赵登禹协助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指挥守军顽强抵抗。在敌人炮火的猛烈轰击下,守军伤亡过半,但斗志不减。入暮时分,赵登禹右臂和腿部多处受伤,传令兵要背他退下,他对传令兵说:”不要管我,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北平城里还有我的老母,告诉她老人家,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她的儿子为国死了,也对得起祖宗!”说罢继续指挥部队突围。在突围过程中,他又被日军机枪射中胸部,当即殉国,时年39岁。

 

全国解放后,北京市政府将西城白塔寺东侧一条街命名为”赵登禹路”,与民族文化宫南侧的”佟麟阁路”相连,以表示对抗日烈士的永远纪念。

 

郝梦龄:精忠报国得其所

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中日之间一次大规模的正面交战,郝梦龄是在此次战役中中方殉国的最高级别将领。

郝梦龄,字锡九,1898年出生在直隶(今河北省)藁城县一个农民家庭。1919年,郝梦龄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步兵科,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七年间(1919–1926)已由排长升至旅长。1926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军第二师师长,第九军副军长、军长等职,为北伐战争做出了贡献。1930年后,他奉命到湘鄂赣边区和鄂豫皖边区”剿共”,屡次受挫的经历使他厌恶内战,曾两次申请解甲归田。

 

1935年,郝梦龄被授予陆军中将衔,奉命调任贵阳绥靖区指挥官。1937年5月,他奉调到陆军大学将官班深造,行至重庆,得悉卢沟桥事变发生,立即返回所部,并两次请缨,要求率部北上抗日,得到国民政府军委会批准。

 

9月15日,郝梦龄路经武汉,回寓所与家人话别。临别时,他给儿女们留下遗嘱,交给长女慧英,准她三天后开阅。遗嘱写道:

 

“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们要听母亲的教调,孝顺汝祖母老大人。至于你等上学,我个人是没有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留于慧英、慧兰、荫楠、荫槐、荫森五儿云。”

 

10 月4日午夜,郝梦龄率部抵达太原以北80余公里的忻口前线。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战区前敌总指挥卫立煌将部署在忻口阵地的中央军、晋绥军统一编成中央、左翼、右翼三个兵团,郝梦龄出任中央兵团总指挥,节制第九、十九、二十一、三十五共四个军,在忻口正面主阵地阻击日军。

 

10月10日决战前夜,他给妻子剧纫秋写遗嘱:

 

“抱定牺牲决心,不能成功即成仁。”"余牺牲亦有荣。为军人者,对国际战亡,死可谓得其所矣!书与纫秋贤内助,拙夫龄字。双十节于忻口。”

 

10 月13日,日军第五师团等部出动五六万兵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下,向忻口发起猛攻,中方军队誓死抵抗。第九军防守的南怀化高地被日军攻占,防线出现了破口,争夺拉锯战异常惨烈,有的团拼得只剩下百余人。郝梦龄在前沿阵地上对官兵训话说:”先前我们一个团守这个阵地,现在剩下一百多人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就不算完!我出发前已在家里写下遗嘱,不打败日本决不生还,现在我和你们一起坚守这个阵地,决不后退。我若先退,你们不论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一时士气大阵,”誓与阵地共存亡”之声响彻阵地上空。

 

为收复南怀化高地,郝梦龄指挥七个旅从正面攻击日军。16日凌晨2时至5时,前方几个山头连续被我方攻克。天亮后,郝梦龄决定乘胜扩大战果,到独立第五旅的前沿阵地指挥作战。部属告诉他前方有一段路被日军火力封锁,通过十分危险,劝他写个书面命令,派人送去,郝梦龄却说:”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说罢,毅然同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一同前往。在穿越日军火力封锁路段时,两位将军同时中弹,双双殉国。郝梦龄时年39岁。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西战场上三英雄,精忠报国郝刘郑。”(”郑”指郑廷珍,时任独立第五旅长,同一天在南怀化高地中弹牺牲)

 

郝梦龄殉国后,10月24日,蒋介石发表祭文,盛赞他”宁惜一死,誓血国耻”的爱国精神。12月6日,国民政府颁发褒扬令,追授他为陆军上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写了《郝梦龄将军悼歌》。1983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郝梦龄为烈士。 

 饶国华:自戕殉国报国恩

 

饶国华是抗战初期最早自戕殉国舍生取义的高级将领。

 

饶国华,字弼臣,号退思,1894年出生在四川省资阳县一个农民家庭。他幼年在家乡读私塾,辛亥革命爆发后弃学从戎。入伍后,他先后在川军第一师”头目养成营”、”合川军官传习所”学习军事,到1921年他已由一名普通士兵经排、连、营长升为团长。其间曾因军队内部的权力争斗险些丧命,因而一度心灰意冷,皈依佛门,到河南嵩山落发为僧。1923年春,应川军第三军第四师师长蓝世钲之邀,他回到该师任上校参谋,翌年调任第四旅第十六团团长。1926年,饶国华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第七师副师长的身份,参加了北伐战争。此后数年间,为刘湘统一川政立下汗马功劳,成为闻名一时的川军名将。1933年,饶国华随川军参加了为时两年多的围攻红四方面军的作战。面对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严峻局势,他曾多次表示:”国难如此,实不愿再见自相残杀的内战,损失国力,利于敌人”,”只要开始抗战,我就要立在战争的最前线”。

 

1936年,国民政府军委会任命饶国华为陆军第二十一军第一四五师中将师长,隶属第二十三集团军。

 

1937年9月初,饶国华率一四五师出川抗战,11月抵达河南新乡待命。11月12日,上海被日军攻陷,首都南京危在旦夕。为牵制企图由太湖沿线西侵南京之日军,第二十三集团军奉命南下到安徽布防,第一四五师奉令扼守军事要冲广德。

 

11 月23日,日军牛岛贞雄师团突然自太湖分乘100余艘汽轮和橡皮艇进犯宜兴、长兴一带,随即兵分两路占领泗安,直逼广德。日军在坦克、飞机的配合下对广德发起猛烈攻击。面对优势敌人,铙国华率部坚守城池,奋力拼杀,经过三昼夜激战,予敌大量杀伤,自己伤亡也十分惨重。正在双方战争呈胶着状态之际,所部团长刘儒斋违背军令,擅自后撤,导致我方全线溃退。到30日晚,广德失守,饶国华率余部仅一营兵力被迫退守宣城县十字铺。

 

饶国华认为对广德失守自己负有不可推卸之责,痛心之中,他写下遗书,举枪自戕,时年43岁。他在遗书中写道:”广德地处要冲,余不忍视陷于敌手,故决与城共存亡,上报国家培养之恩与各级长官爱护之意。今后深望我部官兵奋勇杀敌,驱寇出境,还我国魂,完成我未竟之志。”

 

1937年12月12日,国民政府追授饶国华为陆军上将,并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公祭仪式。蒋介石亲自为饶国华撰写两幅挽联:

 

“虏骑正披猖,闻鼓鼙而思良将;

 

都资捍卫,昌锋镝以建奇勋。”

 

“秉节之来,捍国卫民方倚舁;

 

存仁而达,唁生吊死倍哀思。”

 

1940年,四川省政府在成都中山公园树立饶国华铜像和饶国华纪念碑,以志永远的纪念。1983年9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饶国华为烈士。 

 

王铭章:视死如归守孤城

 

王铭章是抗日战争中为数不多的以孤守城池而扬名中外的高级将领之一。

 

王铭章,字之钟,1893年出生在四川新都县一个小商人家庭。王铭章幼年时父母相继病亡,他依靠叔祖父王心田资助才得以就读小学。1909年后,他先后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四川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军事,1914年毕业后到川军刘存厚部任排长。由于他有勇有谋,颇得上司赏识,升迁很快。到1925年,他已晋升为川军田颂尧部第三师师长。

 

1933年,王铭章随川军参与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三路围攻”,任左纵队总指挥,数度与红四方面军交战。1936年,他晋升为四十一军一二二师中将师长。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9月,该师编入第二十二集团军,奉命开赴晋东抗日前线,在平定县与日军数度交战,由于缺乏与日作战经验,虽然予敌极大杀伤,一二二师亦伤亡近半。

 

1937年12月 13日,首都南京失陷。日军乘势沿津浦路南北对攻,企图攻取徐州,连通南北战场,徐州会战由此开始。津浦路南段日军遭到中方军队顽强抵抗,双方形成对峙局面;而津浦路北段由于韩复榘保存实力,在日军面前不战而退,济南、泰安、曲阜等地相继弃守。在此危急之时,第二十二集团军奉命开赴鲁南,增援北线作战。

 

 

面对敌我力量悬殊的严峻形势,王铭章抱定以死报国之决心,他对部下们说:”以川军薄弱的兵力和窳败的武器,担当津浦线上保卫徐州第一线的重大任务,力量不够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身为军人,牺牲原为天职,现在只有牺牲一切完成任务,虽不剩一兵一卒,亦无怨尤。不如此则无以对国家,更不足以赎川军20年内战之罪愆了!”

 

1938 年3月上旬,日军在邹县、兖州大量增兵,为大规模攻势作准备。第二十二集团军第四十一军军长孙震任命王铭章为第四十一军前方总指挥,统一指挥一二二、一二四两个师扼守滕县。3月14日至15日,日军第十师团在滕县外围界河一线多次强攻均被击退的情况下,调集万余兵力直接攻击滕县县城。当时第四十一军、第四十五军绝大部分兵力均与日军胶着于津浦路外围的第一线,滕县城关的战斗部队包括地方保安部队不足3000人,形势万分危急。王铭章一面向集团军总部请求援兵,一面沉着指挥部署。他命三六六旅一个营扼守县城东关,三六四旅一个营担负东西两面城防,四十一军特务营担负南北两面城防,他自率师部在西关指挥。

 

16 日晨,日军集中炮兵火力和十余架飞机向滕县县城狂轰滥炸两个多小时,将东关城墙炸开了10余米宽的大缺口,日军蜂拥而至,硬是被守军连续三次击退。翌日清晨,日军又调集数十辆装甲车、20余架飞机和大量炮兵,猛烈攻击城区,整个县城顿时陷入一片火海。随后,日军从东关城墙缺口和轰塌的东南角城墙缺口强行入城,守军与日军展开近距离殊死搏斗,战斗场面异常惨烈,有的连拼得只剩10余人,有的连官兵全部阵亡。王铭章下定”城存与存,城亡与亡”之决心,命令城内各部与敌展开巷战,自己到西关指挥守军继续战斗。在行至西关电灯厂附近时,遭到日军密集火力射击,他连中数弹,当场牺牲,时年45岁。同时殉难的还有一一二师参谋长赵渭滨和一二四师参谋长邹绍孟等人。王铭章牺牲后,守城官兵继续与日军搏斗,除少数突围外,两师大部分官兵壮烈殉国。

 

滕县守卫战,使日军第十师团遭受重创,为徐州一带中国军队的集结赢得了时间,为此后的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徐州会战最高指挥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后来曾高度评价说:”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

 

王铭章殉国后,国民政府追授他为陆军上将,武汉、重庆、成都均为他举行了公祭仪式。蒋介石亲撰挽联:

 

“执干戈以卫家邦壮志不还拼取忠忱垂宇宙;

 

闻鼓鼙而思将帅国殇同哭忍标遗像肃清高。”

 

毛泽东、秦邦宪、吴玉章、董必武等中共领导人亦曾联名为王铭章题撰挽联: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

 

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 

 

张自忠:剖肝沥胆显忠贞

 

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中,以张自忠之殉职影响最为深远。周恩来曾这样说:”张上将是一方面的统帅,他的殉国,影响之大,决非他人可比。”蒋介石在张自忠殉国后曾这样表达自己的心情:”今强敌未夷,大将先陨,摧我心膂,丧我股肱,岂惟中正一人之私痛,亦我三百万将士同胞之所同声痛哭者也。”

 

张自忠,字荩忱,山东临清县人,1891年出生在一个低级官吏家庭。他早年曾先后就读于天津法政学堂和济南法政专门学校,因目睹国家内忧外患,深感非强兵无以救国,遂投笔从戎。从1914年入伍,历经10余年,到1927年,他已成为冯玉祥部第二十五师师长。他治军严明,练兵有方,所部被誉为西北军里的”模范师”;他作战勇敢,身先士卒,对部下又极为关爱,在军中颇孚声望。

 

1933年初,长城抗战爆发。时任第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师长的张自忠率部在喜峰口、罗文峪大败服部、铃木两旅团,大挫日军进犯关内的锐气。

 

1935 年12月,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宋哲元出任委员长,辖河北、察哈尔两省和北平、天津二市,张自忠担任该委员会委员、察哈尔省主席,后改任天津市市长。冀察政务委员会是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产物,是一个半独立于中央政府的地方政权。在这种特殊情势下,包括张自忠在内的一些二十九军高级将领,幻想通过与日方交涉稳住日军,维持现状,为此张自忠曾受命率团访日,与日军谈判。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气氛中,张自忠的访日之行被视为媚日之举,引起国人责难。尤其是 1937年7月28日宋哲元率二十九军撤出平津之时,指定张自忠暂留北平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任北平市长。消息传出,外界不明真相,误认为张自忠留平甘当汉奸。张自忠明知事不可为,且必遭国人辱骂,但为顾全大局,他不计个人毁誉,不为自己辩解,决心以日后的行动取信于天下。

 

7月29日,北平失陷,张自忠断然拒绝了日军让他通电反蒋的要求。9月3日,在美国友人福开森、爱国商人赵子青的帮助下,张自忠化装自北平出走,到天津乘英国轮船抵达烟台,然后转赴南京。由于冯玉祥从中转圜,蒋介石任命他代理由原三十八师扩成的第五十九军军长。

 

在平津事件中,张自忠的所作所为均是奉命行事、代人受过。面对国人的责难,他有口难辩,他知道,只有用今后的实际行动才能使国人真正地了解自己。1938年初,他由南京回到河南新乡五十九军驻地时,对全军将士这样表露心迹:”无论什么部队都可以打败仗,唯独我张自忠的部队不能打败仗,我只有一拼与一死,拿真实的战绩,才能洗白干净!”

 

在1938年3月的临沂战役中,五十九军与号称”铁军”的坂垣师团鏖战7昼夜,日军伤亡3000余人,坂垣羞于败绩,几欲自杀,五十九军也付出巨大牺牲。蒋介石亲自致电张自忠嘉勉临沂告捷。李宗仁曾指出:”临沂一役最大的收获,是将坂垣、矶谷两师团拟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彻底粉碎,造成尔后台儿庄血战时,矶谷师团孤军深入,为我围歼的契机。”在随后的徐州突围、潢川会战、武汉突围、长寿店战役、随枣战役、襄樊会战等战役中,张自忠率部屡克劲敌,捷报频传,多次受到国民政府通令嘉奖,张部被称为”最优部队”,其防区被誉为”模范战场”。张自忠本人成为日军闻名生畏的抗日名将,也成为国人争相传诵的民族英雄,当地百姓甚至把他称为忠勇可嘉的”活关公”。由于战功卓著,张自忠于1938年10 月升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同年11月起被第五战区任命为右翼兵团总司令,指挥第二十九、三十三两个集团军和一批”客军”(杂牌军)约20万兵力作战,成为一方面的统帅。

 

1940年5月初,日军纠集三个师团的兵力,在数十架飞机和大炮的配合下,分三路大举进犯襄樊、宜昌地区。在奉命由宜城县东渡襄河截击敌人之前,张自忠又如往次大战前一样,出征前即写下遗书,决心血战到底。

 

5 月7日凌晨,张自忠将自己身边仅有的一支机动部队七十四师两个团和集团军总部特务营共约2000兵力集中起来,东渡襄河与敌激战。5月9日至13日,张自忠率部向北突进,战况颇有进展。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基于对战场形势的错误判断,于13日错误地电令张自忠部由北折向南,以致陷入日军四面包围之中。部队经过十几天的疲劳作战,伤亡很大,且弹药及生活物资供应严重匮乏,形势十分危急。5月14日夜,张自忠带领部队乘夜色突出重围,夺回被敌占据的要隘罐子口。经过一昼夜激战,双方几度拉锯,我方坚守山口,岿然不动。16日,敌人攻占了罐子口以北3华里的一个山头,用大炮对山口猛烈轰击。张自忠命令部下:”一定要死守阵地!没有子弹了,用刺刀刺,用大刀砍,用石头投,最后用牙咬!要坚决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战至下午2时,官兵仅剩数百人,张自忠右胸被敌弹洞穿,仍不下火线,从容指挥。下午3时左右,敌人冲上我方阵地,张自忠又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49岁。此役,张自忠所率两千官兵几乎全部战死,但予敌以极大杀伤,连日军也不得不感佩”支那大将张自忠”的忠勇。

5月28日,张自忠的灵柩运抵重庆,蒋介石亲率文武官员举行了隆重的接灵仪式。随后举行了国葬,将忠骨盛葬于北碚梅花山,冯玉祥亲书墓碑。7月7日,国民政府追授张自忠为陆军上将,并将之列为入祀忠烈祠的首位。北平、天津、上海、武汉、济南、徐州等城市均命名了”张自忠路”。张自忠殉国之地宜城县,一度改名为”自忠县”。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张自忠为革命烈士。 

 

唐淮源:舍生取义挽河山

 

唐淮源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爆发的中条山战役中殉国的最高级别将领。

 

唐淮源,字佛川,生于1884年9月,云南江川县人。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读书期间,他深受反清革命思想影响,加入了同盟会,毕业后入云南新军第十九镇任排长。在军阀混战的形势下,他总是追求进步,把握时代发展主流。1915年,他参加蔡锷领导的护国军,任第三支队支队长,入川与袁军作战;随后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战争和1926年爆发的反对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北伐战争之后,他先后任中央军校南昌分校教育长、第十二师副师长兼第三十五旅旅长、第十二师师长、第三军副军长等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唐淮源率部北上,先后参加了高碑店、易水、满城、娘子关、太原、屯留、新绛、闻喜等战役,两年间先后与日军数百次交战,击退大规模”扫荡”13次,给日军以极大杀伤,被日军视为”中国军队之精锐”。

 

因屡立战功,唐淮源于1939年秋升任第一战区第五集团军第三军中将军长。恰在此时,其母病逝,在赴云南奔丧回到中条山驻地后,他对部下说:”吾向以老母在,故有所虑,今大事已了,此身当为国有,誓与中条山共存亡。”

 

1941 年5月,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10余万兵力,配以第三飞行集团协同,对驻守黄河北岸中条山地区的卫立煌所部第一战区部队实施包围作战,发起中条山战役。从5 月7日开始,日军以迅速突破、包围切断、反复扫荡之战法,分东、北、西三个方向向中条山发起围攻,而以主力35个大队配置在西正面。

 

此时,唐淮源率第三军担任西正面阵地防御,所驻阵地位于闻喜、夏县交界处的结山、唐王山一线。虽然我军顽强抵抗,阵地几易其手,但终因后援不继,又与两翼友军失去联系,第三军司令部所在地夏县唐回村被日军突破。经三昼夜激战,由于敌我众寡悬殊,我军腹背受敌。唐淮源奉命率第三军主力沿温峪大道南进,在温峪村东北高地,遭遇日军东北西三面围攻。在与长官部联络中断的严峻形势下,他果断命令全军分散,各师分别以团为单位实施突围,争取转移到外线作战。突围开始前,他召集各师师长会议,激励将士:”现在情况极险恶,吾人在事有可为之时,应竭尽心力,恢复原态势,否则当为国家为民族保全人格,我已抱定不成功便成仁之决心。”

 

唐淮源亲率一个团突围,遭遇日军层层堵截,被困于夏县东部的悬山一带。12日上午,他亲自组织数次冲锋,均未实现突围目标。眼见伤亡惨重,弹尽粮绝,他自知无力挽回败局,决定践行不成功即成仁之誓言,于是屏去左右部属,拔枪自戕于悬山之巅一座小庙内,慷慨殉国,时年57岁。

 

1942年2月2日,国民政府颁布褒扬令,追赠唐淮源为陆军上将。蒋介石题写挽联:”百战殊勋著河上,双忠大节壮中原。”于右任撰写挽联:”国土未复失壮士,碧血千载染中条。”

 

1986年12月18日,在唐淮源百年诞辰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唐淮源为革命烈士。 

 

 

李家钰:喋血成仁铸国魂

 

李家钰是抗战期间继张自忠之后殉国的第二位集团军总司令级别的高级将领。

 

李家钰,字其相,出生于1890年5月,四川蒲江县人。他早年先后就读于四川陆军小学堂、四川陆军军官学校、南京陆军军官预备学校,1915年后随川军邓锡侯部参加了历次川军混战。因富谋略,更兼作战勇猛,很快在川军中脱颖而出,到1927年已经升任四川省边防军总司令,成为川军”军官系”首脑人物之一。 1933年后,李家钰曾作为川军第三路总指挥,参与进攻川陕苏区。1936年,他又升任陆军四十七军中将军长,下辖一O四、一七八两个师。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李家钰于7月30日致电中央:”……窃维国难至此,已达最后存亡关头,应恳钧座立即下令全国,一致动员,挥师应战,还我河山,严惩群奸,以雪公愤。职军正事整顿,士气激昂,倘蒙移调前方,誓当执芟赴难。迫切陈词,伫候训示!”蒋介石深恐无人牵制在西康的刘文辉,只答应四十七军一个师出川,另一个师留驻西康。经李家钰多次坚请,蒋才允准将四十七军全部编入邓锡侯第二十二集团军出川抗战。

 

1937年9月,李家钰率部由西昌出发,沿川陕公路徒步北上,到宝鸡后乘陇海路火车抵达郑州。12月,四十七军开抵山西长治,奉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卫立煌令,守备晋东南地区的长治城及长子、潞城、平顺、黎城诸县。

1938 年2月,日军下元雄弥师团及伪军万余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自邯郸经涉县,直逼黎城县东阳关及长治城。14日,一七八师前哨部队与敌军接火。川军趁敌立足未稳,发挥夜袭特长,敌军猝不及防,被击毙数十人。日军恼羞成怒,集中火力、兵力猛攻东阳关阵地,双方激战三昼夜,虽然川军予敌很大杀伤,迟滞了日军进攻长治的行动,但终因伤亡过大,被迫放弃东阳关。

 

20日上午,日军集中火力向长治城北门发起强攻,川军冒着严寒,身着单衣草鞋,依托城垛奋力阻击。午后,北城门被敌攻破,众将士与敌展开巷战。激战两昼夜,守军弹尽粮绝,为保存有生力量,李家钰命令部下撤出长治城。

 

1938 年5月,第四十七军奉命由太岳山区移驻中条山地区。驻同蒲铁路南段的日军牛岛师团向四十七军发起多次进攻,李家钰率部避敌锋芒,寻找战机,歼敌千余人,并一度收复平陆、芮城、安邑等地。在川军的英勇抗击面前,日军的多次”扫荡”计划均告失败。1939年复,李家钰因战功升任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同年冬又晋升为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

 

在山西抗战期间,李家钰部曾多次与八路军协同作战,双方建立了良好融洽的合作关系。 1938年1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回部途中,曾在长治四十七军军部留住数日,李家钰邀请刘伯承为全军营以上军官讲授抗日游击战术。1940年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由武乡赴洛阳参加军事会议,途经三十六集团军驻地时,李家钰热情款待,双方就联合抗日事宜交谈至深夜。第二天,李家钰派一个营护送朱德过日军封锁区,直送到黄河渡口。对八路军的游击战术,李家钰亦颇感兴趣,曾多次派所部军官到八路军游击训练班学习。

 

1940年夏,第三十六集团军奉命南渡黄河,担负豫西地区河防任务。

 

1944 年4月,日军纠集4个师团和5个旅团约15万兵力,发起豫中战役,企图通过南北夹攻,打通平汉路,占领洛阳及平汉路以西广大地区。为保存实力,时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蒋鼎文决定向豫西撤退。李家钰主动承担后卫任务,掩护大部队转移。5月中旬,为阻击日军攻势,李家钰率部主动进攻日军云梦山阵地,经过激战,自己付出伤亡900余人的代价,为大部队后撤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5月21日,李家钰获悉追击高树勋部的日军距三十六集团军总部陕县东姚院只有10余华里,遂命部队迅速向西撤退。当李家钰及其前队行至秦家坡时,误入了日军主力的伏击圈。李家钰临危不惧,沉着地指挥特务营抢占阵地顽强还击。激战中,李家钰头部和腹部连中数弹,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时年54岁。随同的总司令部少将参谋处长萧孝泽、少将副官处长周鼎铭、少将步兵指挥官陈绍堂也在此役中遇难。

 

6月22日,国民政府追授李家钰为陆军上将,并为之举行了国葬;7月10日,国民政府再下褒扬令,将李家钰入祀忠烈祠,其”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国史馆,用旌壮烈,而励来兹”。1945年蒋介石为李家钰题写了”勋烈常昭”四字。

 

1984年4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李家钰为革命烈士 

 

向抗日英雄致礼!

                                                                                                                          佟麟阁 直隶(今河北省)高阳县人    

 赵登禹  山东菏泽人    

郝梦龄 直隶(今河北省)藁城县  

 饶国华,四川省资阳县    

王铭章  四川新都县    

张自忠   山东临清县人     

 唐淮源 云南江川县人   

 李家钰,四川蒲江县人    

川军的英雄不少啊

如果算上所有将官,国军阵亡的将级军官有249名。这里列一个名单,以示悼念。

 

 

姓名    籍贯     所属军队序列      阵亡日期        阵亡地点

艾亚春 陕西米脂 84师补充团团长 1940 05 07 山西垣曲 追赠少将

湖北黄陂 预备第10师补充旅副旅长 1938 湖北武汉 追赠少将

蔡炳炎 安徽合肥 67201旅旅长 1937 08 26 上海 追赠中将

蔡如柏 广西邕宁 66160956团团长 1937 12 12 江苏南京 追赠少将

曹向经 湖南资兴 湖南游击区副总指挥 1945 湖南

岑家焯 广东文昌 军统新加坡站站长 1942 06 12 新加坡

柴意新 57169团团长 1943 12 04 湖南常德 追赠少将

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高参 1944 01 31

广东梅县 66159师参谋处长 1937 12 江苏南京

陈安宝 浙江黄岩 29军军长兼79师师长 1939 05 06 江西南昌 追赠上将

陈德馨 河南鄢陵 2986旅旅长 1938 09 湖北黄梅 追赠中将

陈飞龙 广东新会 新编第10师代理师长 1943 10 安徽凤台 追赠少将

陈济桓 广西岑溪 16集团军参谋长兼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 1944 11 09 广西桂林 追赠中将

陈绍堂 四川邻水 104师步兵指挥官 1944 05 12 河南陕县

陈世潘 江西都昌 江西浮梁团管区司令 1939 08 18 江西景德镇 追赠少将

陈文杞 福建莆田 新编第27师参谋长 1941 05 09 山西中条山

陈蕴瑜 贵州安平 102304团团长 1938 05 河南兰封 追赠少将

陈芝馨 广东罗定 中央军校第4分校主任 1938 11 06 广州三水

陈中柱 江苏建湖 苏鲁皖边区第4游击纵队司令 1941 01 01 江苏武家泽 追赠中将

陈钟书 云南安宁 60183543旅旅长 1938 04 24 山东台儿庄 追赠中将

程啸平 江西乐平 金华警备区副指挥官 1941 浙江绍兴

寸性奇 云南腾越 312师师长 1941 05 13 山西中条山 追赠中将

戴安澜 安徽无为 200师师长 1942 05 26 缅甸茅那 追赠中将

戴民权 河南汝城 1战区豫南第5游击纵队司令 1940 05 河南逐平

邓佐虞 139师参谋长 1938 05 18 江苏萧县

丁炳权中将,197师师长 1940125 江西武宁 

丁立群 安徽怀宁 3战区皖南游击纵队副司令 1944 01 苏北

窦来庚 山东临朐 山东第17保安旅旅长 1942 08 30 山东临朐

江西丰城 198师副师长 1938 09 湖北黄陂 追赠中将

范廷兰 河南温县 1战区第4游击总队总队长 1938 03 08 河南修武

范筑先 山东馆陶 山东第6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 1938 11 15 山东聊城

方叔洪 山东厉城 114师师长 1938 04 山东冯家场

冯安邦 山东无棣 42军军长 1938 11 03 湖北襄阳

付忠贵,少将,鲁北游击司令 1938923 山东 

高道先 安徽舒城 山东铁道破坏总队总队长 1943 05 山东

高志航 辽宁通化 空军驱逐司令兼第4大队大队长 1937 11 21 河南周家口 追赠少将

高致嵩 广西岑溪 88264旅旅长 1937 12 12 江苏南京 追赠中将

龚选登 广东乐会 76师参谋长 1939 03 江西修水 追赠少将

官惠民 广东曲江 90207旅旅长 1937 10 28 上海嘉定 追赠中将

郭子斌 暂编第30师副师长 1942 05 04 山东单县

韩炳宸 山东金乡 山东第24保安旅旅长 1939 11 12 山东莱阳 追赠少将

韩宪元 广东文昌 88524团团长 1937 12 12 江苏南京 追赠少将

郝梦龄 河北藳城 9军军长 1937 10 16 山西忻口 追赠上将

何泰丙 湖南湘乡 1战区司令长官部高参 1944 05 20 洛河

湖南宁乡 2军新编39师师长 1944 12 17 云南龙陵 追赠中将

胡厚基 广西 170师副师长 1944 11 13 广西桂林

胡文臣 河北静海 33师游击3团团长 1938 江苏宿迁 追赠少将

胡旭盱少将,第三战区第一突击队司令 19456 浙江孝丰 

胡义宾 江西兴国 96师副师长 1942 06 27 缅甸

华品章,陆军少将,团长,193712月,江苏南京

扈先梅 河南安阳 114341旅旅长 1938 04 山东台儿庄

湖南邵阳 95284团团长 1941 09 湖南新开 追赠少将

黄光炎 广东和平 暂编第2军参谋长 1942 12 03 广东乳源

黄纪福 广东梅县 66159477旅副旅长 1937 12 12 江苏南京 追赠少将

黄梅兴 广东梅县 88师第264旅旅长 1937 08 14 上海 追赠中将

黄启东 湖南平江 23师参谋长 1938 05 14 山东荷泽

黄永淮 四川安岳 31集团军高参兼新编第29师副师长 1944 05 01 河南许昌

纪乃武 广东万宁 25233旅副旅长 1943 福建

安徽婺源 武汉行营政治部主任 1938 湖北武汉

江春炎 114师参谋长 1943 07 04 山东邹县

江帷仁 安徽庐江 江苏绥靖公署参议 1938 04 08 安徽蒙城

姜玉贞 山东荷泽 65196旅旅长 1937 09 11 山西忻口 追赠中将

蒋志英 浙江诸暨 浙东沿海台州守备指挥官 1941 04 19 浙江海门 追赠中将

金崇印 河北通县 17军参谋长 1941 07 16 山西绛县 追赠中将

阚维雍 广西柳州 131师师长 1944 11 09 广西桂林 追赠中将

赖传湘 江西南康 190师副师长 1941 09 24 湖南长沙 追赠中将

蓝运东 湖南醴陵 预备第10师参谋长 1937 12 江苏南京

湖南嘉禾 皖北游击副总指挥兼军事联络员 1938 10 15 安徽霍邱

江西德化 10集团军参议兼桐乡县县长 1942 04 14 浙江桐乡

湖南醴陵 预备第25团团长 1944 07 云南腾冲 追赠少将

李必蕃 湖南嘉禾 23师师长 1938 05 14 山东荷泽

李秉 湖南耒阳 198572旅团长 1938 09 湖北武汉 追赠少将

李伯蛟 湖南邵阳 63187旅旅长 1937 11 上海金山

李大中 山东滕县 山东军管区副司令 1938 湖北武汉

李国良 湖南长沙 后方勤务部运输处处长兼天水行营军训处处长39 03 07 陕西西安

李翰卿 山东濮州 57师步兵指挥官 1941 09 27 湖南长沙 追赠中将

李家钰 四川蒲江 36集团军总司令兼47军军长 1944 05 21 河南陕县 追赠上将

李兰池 辽宁锦西 11257旅旅长 1937 12 12 江苏南京

李忠,陆军少将,63361团团长,193711月,上海

李忍涛 云南鹤庆 化学兵总队总队长 1944 09 印度 追赠中将

李杰,陆军少将,团长,193712月,江苏南京

李少初 安徽蒙城 鄂赣皖第2游击挺进纵队副司令 1938 枣宜会战

李石安 湖南醴陵 312师政治部主任 1941 05 09 山西中条山

李树棠 山西宁乡 太原绥靖公署参议 1939 02 14 山西宁乡

李友梅 广东五华 124团团长 1937 09 18 上海 追赠少将

李友于 陕西扶风 89528团团长 1938 04 山东台儿庄 追赠少将

李竹林 湖北长阳 中国远征军兵站部参谋长 1943 缅北

梁鉴堂 河北蠡县 69203旅旅长 1937 09 28 山西忻口

梁希贤 陕西同官 新编第27师副师长 1941 05 10 山西中条山

林英灿 湖北黄冈 152师副师长 1939 01 13 河北隆平

凌则民 湖南平江 腊戍警备区副司令兼第96288团团长 1942 05 26 缅甸茅邦 追赠少将

刘桂五 直隶建昌 骑兵第6师师长 1938 04 22 内蒙古固阳 追赠中将

刘国用 广东梅县 58147旅副旅长 1937 12 13 江苏南京

刘家麒 湖北江夏 954师师长 1937 10 16 山西忻口 追赠中将

刘克信 直隶获鹿 河北民军总指挥部总参议 1941 05 山西中条山 追赠中将

刘眉生 贵州遵义 85253510团团长 1937 10 28 山西忻口 追赠少将

刘启文 67108322旅旅长 1937 11 08 上海

刘世焱 广东始兴 暂编第815团团长 1941 09 湖南长沙 追赠少将

刘星南 暂编第30师参谋长 1942 05 04 山东单县

刘震东 山东沂水 5战区高参兼第2路游击司令 1938 02 28 山东莒县 追赠中将

柳树人 贵州安顺 200599团团长 1942 05 18 缅甸腊戍 追赠少将

柳漱风 湖南醴陵 新编第6军高参 1939 05 27 湖南桃源

卢广伟 辽宁凤城 骑兵第8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 1944 05 05 安徽颖上 追赠少将

卢尚秀 冀察战区第25支队司令 1939 01 30 河北隆平

路景荣 江苏武进 98师参谋长 1937 11 上海

吕公良 浙江开化 新编第29师师长兼许昌守备司令 1944 05 01 河南许昌 追赠少将

吕继周 云南安宁 3军副军长 1944 06 追赠中将

吕晓韬 河北河间 84501团团长 1938 04 11 山西安泽 追赠少将

吕旃蒙 湖南零陵 31军参谋长 1944 11 10 广西桂林 追赠少将

罗策群 广东兴宁 66159师副师长 1937 12 12 江苏南京

罗芳珪 湖南衡山 89529团团长 1938 山东台儿庄 追赠少将

马秉忠 青海 暂编骑兵第12旅旅长 1939 09 08 河南淮阳

马骥德 1392旅副旅长 1938 05 16 安徽萧县

马威龙 广西容县 46136旅旅长 1938 05 24 河南罗王寨

马玉仁 江苏盐城 苏鲁战区第1路游击队总司令 1940 01 03 江苏阜宁 追赠中将

马玉田 河北 河北第1保安旅旅长 1937 08 21 河北张北

毛岱钧 湖南湘潭 预备第935团团长 1938 07 江西庐山 追赠少将

梅明章 忠义救国军第2教导总队总队长 1941 08 安徽 追赠少将

梅一平 海军守备队司令 1938 09 湖北田家镇

睦宗熙 江苏丹阳 98师政训处处长 1937 08 17 上海

江西广丰 军政部兵工署专员 1939

庞汉桢 广西归顺 170510旅旅长 1937 10 23 上海 追赠中将

庞泰峰 22旅副旅长 1937 10 12 河北宁晋

广西 50师副师长 1938 05 22 安徽宿县

彭士量 湖南浏阳 暂编第5师师长 1943 11 15 湖南石门 追赠中将

齐学启 湖南宁乡 新编第38师副师长 1945 03 13 缅甸仰光 追赠中将

广西桂林 171511旅旅长 1937 10 23 上海 追赠中将

秦庆武 湖南浏阳 教导总队第24团团长 1937 12 11 上海南浦 追赠少将

丘之纪 广东揭阳 税警总团第2总队副总队长 1937 11 02 上海 追赠少将

邱铁生 陕西 38军独立47旅副旅长 1938 08 山西永济

饶中英,陆军少将,156师参谋长,19371212日,南京

饶国华 四川资阳 21145师师长 1937 10 30 安徽广德 追赠上将

萨师俊 ,海军上校(追授),中山舰长, 19381024日,湖北金口

容正平 广东新会 66军副官处长 1937 12 江苏南京

邵令江 浙江余姚 中央军校第4分校政治部主任 1938 11 06 广州三水

邵一之 湖南湘阴 200师第600团团长 1939 广西昆仑关 追赠少将

石作衡 山西浑源 70师师长 1941 09 06 山西绛县 追赠中将

史蔚馥 江苏溧阳 广西绥靖公署高参 1944 11 广西永福

司徒非 广东平远 66160师参谋长 1937 12 12 江苏南京

苏精诚 福建海澄 386旅政治部主任 1941 01 山西武乡

孙明瑾 江苏宿迁 预备第10师师长 1943 12 01 湖南常德 追赠中将

唐淮源 云南江川 3军军长 1941 05 12 山西中条山 追赠上将

唐惠洽 广东万宁 上海国民军事训练所副总队长 1937 11 11 江苏昆山 追赠少将

唐聚五 吉林双城 东北游击队总司令 1939 05 19 河北迁安

河南西陕 3师副师长 1943 10 湖南桃源 追赠少将

陶绍唐 河南西陕 3师副师长 1943 湖南桃源 追赠少将

湖南乾城 98师团长 1938 湖北蒲垢 追赠少将

田耘之 湖南津市 133773团团长 1938 06 湖北武汉

佟麟阁 河北高阳 29军副军长 1937 07 28 北平南苑 追赠上将

万全策 广西苍梧 教导总队第1旅参谋长 1937 12 江苏南京

汪成钧 湖北黄冈 751337旅副旅长 1938 10 30 湖北赵李桥

陕西蒲城 新编第27师师长 1941 05 09 山西中条山 追赠中将

王成桂 四川成都 重庆卫戍司令部第3区副司令 1944 02 重庆

王凤山 山西五台 暂编第45师师长 1942 06 28 山东万泉

王甲本 云南平彝 79军军长 1944 09 07 湖南东安 追赠中将

王剑岳 湖南澧州 8师副师长 1944 06 10 河南灵宝 追赠少将

王魁一 山东 山东第8保安旅旅长 1945 02 24 山东阳毅

王立业 山西安邑 70师副师长 1943 02 山西稷山 追赠中将

王铭章 四川新都 41军代理军长兼122师师长 1938 03 17 山东滕县 追赠上将

王润波 四川开县 1725149团团长 33 03 19 河北古北口 追赠少将

王禹九 浙江黄岩 79军参谋处处长 1939 03 26 江西高安 追赠少将

王桢祥 湖南醴陵 20师副师长 1938 湖北武汉

王自衡 山东 山东第24保安旅旅长 1939 03 18 山东

广西容县 131782团团长 1940 02 24 广西上思 追赠少将

尉迟凤岗 山西朔州 721旅副旅长兼41团团长 1937 09 22 河北保定

广西恭城 131392团团长 1944 11 08 广西桂林 追赠少将

吴国璋中将,75师副师长 19371126 浙江湖州 

吴继光 安徽盱眙 58147旅旅长 1937 11 09 上海青浦 追赠中将

吴克仁 吉林宁安 67军军长 1937 11 08 上海松江

吴桐岗 67军参谋长 1937 11 08 上海松江

武汉卿 北京 忠义救国军第10路司令 1939 08 河北安次

武士敏 河北怀安 98军军长 1940 09 山西中条山 追赠中将

武守中 山西 山西第4区保安副司令 1940 01 山西临县

夏国璋 广西容县 175师副师长兼522旅旅长 1937 11 21 上海吴兴 追赠中将

萧健九 山东平清 山东第23挺进纵队司令 1945 03 01 山东临清

萧山令 湖南益阳 宪兵副司令兼参谋长、南京市长 1937 12 12 江苏南京 追赠中将

肖孝泽 四川富顺 36集团军代理参谋处长兼高参 1944 河南陕县

谢鼎新,陆军少将,176师团长,193711月,上海

谢承瑞 江西南康 教导总队第12团团长 1937 12 13 江苏南京 追赠少将

谢晋元 广东镇平 88262524团团长 1941 04 24 上海租界 追赠少将

谢升标 浙江临海 苏浙皖边区游击司令 1938 04 02 安徽广德 追赠中将

谢志恒,陆军少将,170508团团长,193711月,上海

徐积璋 山西襄陵 205旅旅长兼晋南18县保安司令 1938 12 05 山西闻喜

徐亚杰 河北蠡县 暂编第6军参谋长 1944 05 湖南雪峰山

许国璋 四川成都 150师师长 1943 11 21 湖南常德 追赠中将

薛如兰 陕西渭南 陕西第4区保安副司令 1942 10 陕西 追赠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