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黄瓜先生第三季全集:李克强对德国说“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06:21
李克强对德国说“不” 刷新               标签: [ 原创 2011-01-10 06:53:25] 作者:闲散一石       此日记引用地址:http://blog.people.com.cn/blog/trackback.do?wlog_id=1294613656137876  

 李克强对德国说“不”

闲散一石

    新华网柏林1月8日电(记者 焦宇)德国《每日镜报》8日报道说,德国政府官员在与到访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会见时要求中国政府改变稀土出口政策,但遭到李克强拒绝。

    李克强为什么对德国说“不”呢?要知道,中国的外交给人们的印象似乎是温柔+温柔,鲜有公开。同样一件事,抗议若干次,有些国家还是不予理睬,远比我们强硬得多。这一次,李克强公开对德国说“不”,应该说震惊世界,意义深远,赋予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新内容,体现着中国外交的新动向。

   报道说,德国经济部长布吕德勒6日在与李克强会见时“要求中方不要增加西方获取稀土的困难”,但李克强反驳了布吕德勒对于中国稀土出口政策的担忧。李克强6日在与布吕德勒会见后,出席了中德工商界晚宴并发表演讲。他指出,现在中国稀土储量只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供应量占世界的90%以上。中国依法规范稀土开发秩序,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可用竭资源、减轻污染损害的需要,也是实现稀土资源长期有效利用的需要。

    从李克强进行“反驳”,公开说“不”,显示出我国政府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中国稀土储量只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供应量占世界的90%以上。一些国家一方面低价买进中国的稀土作为储备,足够自己国家用几十年的,一方面却要求中国继续低价出口十分稀缺的稀土资源。更有一些国家,一方面将自己国家的稀土资源保护起来,丁点不开发,一方面却要求中国大量出口。对于这种情况,即使一般智商的人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比黄金还贵的稀土,卖了一个土豆价钱,显然损害了国家利益,继续大量低价出口稀土资源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所以,李克强要说“不”。

    对德国说“不”,实际上不是针对德国一个国家的,而是对整个世界的,是对世界各国说“不”。前一段时间,一些国家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对中国依法规范稀土开发秩序,保护生态环境和可用竭资源、减轻污染损害,实现稀土资源长期有效利用的政策,掀起了一股恶浪。一些国家联合起来,通过各种方式要求中国对他们俯首听话,企图继续大量廉价购买中国的稀土资源封存起来,却又继续不开发自己国家的稀土资源。他们为何如此作,自然有自己利益方面的考虑。那就是,待中国稀土资源枯竭之后,再反过来制约中国。现在,李克强对德国公开说“不”,等于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在稀土问题上的态度,那就是为了中国的国家利益,为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中国的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中国坚持依法规范稀土开发秩序的原则。在这一点上,中国听自己的,不听别人的。正如有些国家在高技术出口和先进武装对中国采取禁售政策只听自己的一样,中国同样有权力、有胆量在稀土方面听自己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些人以得到外国人的赞扬而洋洋得意,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外国人说好,就当成一大成就来宣传,丝毫不想一想,外国人为什么说好?那是因为符合他们的利益,符合他们要推行的价值观。如果不是这样,他们照样对中国说“不”。在人权问题上是这样,在台湾问题上是这样,在西藏与新疆问题上还是这样,在高科技与出口先进武器方面更是这样。现在,中国也同样根据自己国家的利益,对世界上的一些国家说“不”,实际上也是一个道理,那就是我有我的原则与利益,你有你的要求与希望。

  中国一向坚持“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李克强对德国说“不”,恰恰体现了中国一贯的外交原则与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