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是多音字吗:李道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4:39:52
李道纯,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都梁(今属湖南)人。主要活动于至元年间,为道教南宗创始人白玉蟾弟子王金蟾的门人,属南宗嫡系。李道纯是元代著名的道教理论家,精于道学,著述甚丰。其著作有《中和集》、《道德会元》、《全真集玄秘要》、《太上大通经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等等。李道纯在道教理论和丹道理论上颇有成绩。他的内丹理论主张性命双修,说:“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修命者不明其性,宁逃劫运,见性者不知其命,末后何归仙”,不失其南宗本色;然而在修炼次序上,却又主张“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则命基永固,心虚澄则性本圆明,性圆明则无来无去,命永固则无死无生,至于混成圆顿,直入无为,性命双全,形神俱妙也”的全真修丹路线。其弟子较多,尤以蔡志颐,柴元皋、赵道可等人为知名。


李道纯 ,湖南都梁(武冈)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符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李道纯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纯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守中要在归根复命,“炼丹者,全天夺天地造化……返本还原,归根复命,功圆神备,凡脱为仙,谓之丹成也。

李道纯宋末元初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又自号莹蟾子。都梁(今湖南武冈)人,得白玉蟾弟子王金蟾授受,为玄门宗匠。其学以全真道南宗为主,兼取北宗。通老、易,达禅机。尝作颂云:“人情多聚散,世道有兴衰,惟有真常在,古今无改移。”认为修仙之大法在于万变中求其“不易”之真道,“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保其身”,而至于“混成圆顿,直入无为,性命双全,形神俱妙”。谓丹道之玄关即“中”字,能“致中和”则“四大咸安,百骸俱理”。他精研道意,广授门人,方法多变。著有《护命经注》,《大通经注》、《洞古经注》、《清静经注》、《全真集玄秘要》、《道德会元》、《清庵莹蟾子语录》、《中和集》、《三天易髓》、《周易尚占》等。

  李道纯作为南宗传人常兼修北宗丹法,融南北二宗丹法为一体,亦被称为中派丹法之祖。李道纯的理论特色在于,他并非泛泛而谈南北二宗的性命双修之法,而是通过对先秦以来的易学和老学进行创造性的阐述,兼收并蓄宋代理学、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心性之学,从而成就以"中和"为本的内丹心性学说。借助于"中和"的观念,李道纯从本体论和修养论的层面上对儒道释三教的义理作了系统性的深层次的和合,从而加剧了元明清以来三教由对抗进一步走向融合的趋势,客观上也激发了元明理学及心学在心性学说上的深入争论和发展。

  作为一名融摄二宗、"博学才长"的道士,李道纯对于作为儒道学源的《易经》、以及被尊为道教教主的老子的《道德经》,都是相当得重视的。他曾称:"窃谓伏羲画易,剖露先天,老子著书,全彰道德,此二者,其诸经之祖乎?"?

  他从《道德经》挖掘出"真常"的概念,以作为"道"的本质。

  李道纯用"真常"二字,实质是使作为宇宙本根的"道"的性质更加明确化了。如其曰:"道之可以为道者,非真常之道也。夫真常之道,始于无始,名于无名。""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又道,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况覆载之间,头头物物,都是这个;亘古亘今,只是这个;生天生地,只是这个;至于日用平常动静作息,只是这个;一切有形皆败坏,惟有这个常在;天地虚空,亦有败坏,只有这个不坏。"

  惟有真常在,古今无改移。

  "真常之道本无为,有为即非常道……天地无为,万物生成。

  李氏的真常义,突出了道是真实而不妄的客观实在,道具有超越性(超越现实和感知,名于无名)、普遍性(头头物物,都是这个,无所不在)、永恒性(不可须臾离也,亘古亘今)、绝对性(无改移)和无目的性(无为)等特性。真常之道既非感性的物质存在,也非有意志的精神实体,而只是一种绝对化的观念性实体,它产生万物又决定万物的存在与发展。总体言之,李道纯有关本原意义上的真常之道的论述,基本不出先秦老庄有关道是世界本根设想,守成胜于创新。

  李道纯的理论特色在于试图将"真常"概念同《易经》中的"不易"或"常易"概念以及周敦颐、朱熹等理学家所阐发的"太极"概念等相贯通为一。如称:"常易不易,太极之体也。可易变易,造化之元也。历动寂尔者常易也,亘古不息者,变易也……所谓常者,莫穷其始,莫测其终,廓然而独存者也。……常易不易故能统摄天下无穷不变……易也,象也,其道也原乎。?

  常者,易之体;变者,易之用。古今不变,易之体;随时变易,易之用。无思无为,易之体;有感有应,易之用。知其用,则能极其体;全其体,则能利其用。……全其易体足以知常;利其易用,足以通变。?

  "太极度未判,动静之理已存;二仪肇分,动静之机始发。"???

  所谓的易之体(不易),即是太极之体,道之体;所谓的易之用,即是太极之用,道之用。道之体用的关系即是常与变、静与动的关系。道体或易体、太极之体是周全的、普遍的,其虽是无 目的无作为,却又能统驭和含藏一切。在李道纯看来,道体也罢、易体也罢、太极之体也罢,都是种抽象化的观念,不可能对之作任何规定,因而也无任何现实的内容。正是因为道体、易体、太极之体是无差别的,李道纯将之都归结为"无一"。如其《中和集》之《无一歌》曰:"道 本虚无,生太极,太极变而先有一,一分为二,二生三,四象五行从此出。无一斯为天地根。玄教一为众妙门,易自一中分造化,人心一上运经纶,天得一清地得宁,谷得以盈神得灵,物得以成人得生,侯王得之天下贞,禅向一中传正法,儒从一字分开阖,老君以一阐真常,曾参一唯妙难量,道有三乘禅五派,毕竟千灯共一 光,抱元守一通玄窍,惟精惟一明圣教,太玄真一复命关,是知一乃真常道。休言得一万事毕,得一持一保勿失,一彻成融天理明,万法归一未奇特,始者一无生万有,无有相资可长久。诚能万有归一无,方会面南观北斗。至此得一复忘一,可与化元同出没。?

  所谓的纯粹的"无一",正是真常之道无差别、无规定、无界限的体现。李道纯将绝对的无一赋予了作为世界本根的"真常之道",反过来又将本根之道的无差别性(无一)作为认知的最高目的和修行的最高目标。也正是从"无一"这一无任何规定的抽象中,李道纯找到了他所预设的三教合一的理论基点及统摄南北二宗的客观依据。李道纯的得一和忘一法是对道教的守一法的继承与创造性的发挥。晋时的葛洪《抱朴子内篇》曾提出了玄为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玄一之道,亦要法也。无所不辟,与真一同功……守玄一复易守真一。"??

  所谓的玄一其实就是种无差别的神秘的道的境界。唐王玄览在《玄珠录》卷上则云:"逾近彼,逾远实。若得无近无彼实,是名为真一。"???

  所谓的真一亦是种离是非、物我及差别的玄妙状态。《道枢》卷30《真一篇》云:"真一者何也?龙虎之本。"?

  则将真一看作是元精元气等。李道纯所说的"无一",一方面是指本根之道的抽象,另方面则指绝对虚无的认知境界。而后一层内涵才是李道纯的思想的核心之所在。由于"无一"代表着无规定,事实上就略相当于庄子所说的"以为未始有物",即体证万物未萌之前的冥冥未分状态。?

  因此,"得一持一"本身就意味着无所得持,自然也必须"忘一"。得一而忘一是人生得道的最高境界。当然,李道纯所主张的"无一"已不仅仅是原道家或道教炼身意义上的真一或玄一,他事实是用"无一"来涵摄道家或道教、儒家、释家之修养论所能共通的一种理想境界或终极目标。李道纯正是从"真常之道"的主观境界形态意义上找到对三教进行有机融合的路径。从道本"虚无"或"无一"的教派立场出发,李道纯进一步认为道门的"金丹"同佛教的"圆觉"、儒家的"太极"等概念,也都是能够融会贯通的。《中和集·玄门宗旨》亦曰:"释曰圆觉,道曰金丹,儒曰太极。所谓无极而太极者,不可极而极之谓也。释氏云:‘如如不动,了了常知。‘《易系》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丹书云:‘身心不动以后,复有无极真机。‘言太极之妙本也。是知三教所尚者,静定也,周子所谓主于静者是也。

  《中和集》卷三曰:"金者,坚也;丹者,圆也。释氏喻之为圆觉,儒家喻之为太极。初非别物,只是本来一灵而已。本来真性永劫不坏,如金之坚,如丹之圆,愈炼愈明。释氏曰?,此者真如也。儒曰?者,此者太极也。吾道曰?,此乃金丹也。体同异名。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虚无自然之谓也。两仪者,一阴一阳也。阴阳者天地也,人生于天地之间,是谓三才。三才之道,一身备矣。太极者,元神也。两仪者,身心也。以丹言之,太极者丹之母也。两仪者,真铅真汞也。

以"中和"为本的内丹心性学

  中和这一概念出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的中和概念,并不仅仅表示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而且也蕴含着本体论的含义。这引发了后世儒家和道教学派有关心性学的深入探讨。如唐代李翱、宋代的二程、吕大临、南剑三先生、朱熹,明代的王阳明等儒家学者都将中和说同心性论有机的结合起来。而后期的道教全真派(龙门派道士尹志平)和金丹派南宗(李道纯)的道门则从性命双修的角度探讨了中和问题。欲深入领会李道纯以"中和"为本的内丹心性学的思想精髓,对中和说的发展作一简要的学术的回顾无疑是必要的。

  唐代的李翱对于中和说所暗含的"性是未发"、"情是已发"命题作了引申和发挥,堪称是宋明儒学心性论的先声。他在《复性书》中强调"情由性而生,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以明。"??

  性与情是相辅相成的,性藏于内,故是未发,情形于外,故是已发。他所说的未发之中,不仅指至善的心性本体,而且指至诚的境界,昭然清明的本真状态,这就开启了宋明儒及道门诠释中和学说的新思路,刺激了宋明儒道心性之学的发展。

  二程对中和说亦有所阐发,基本上不出李翱"未发为性,已发为情"的框架,区别在于他们用"性理"净化了李翱染有的"佛性"影子,主张持志养气、诚敬涵养而非费思费虑以致中和。

  程门后学的道南学派--南剑三先生(杨时、罗从彦、李侗)皆以《中庸》为孔门传授心法,喜以默坐澄心、反观喜怒哀乐未发气象为相传指诀。他们的已发未发见解较契于吕大临的看法,而且注重于工夫的体认和道行的践履。

  按朱熹《中和旧说序》,其"中和说"历经二次演变。一是"中和旧说",亦称丙戌之悟。如《发自有生》第四札,表明了丙戌之悟的最终立场:盖通天下只是一个天机活物,流行发用,无间容息,据其已发者,而指其未发者,则已发者人心,而几未发者皆其性也。亦无一物而不备矣,夫岂别有一物,拘于一时,限于一处而名之哉?即夫日用之不穷耳,此所以体用精粗动静本来之洞然天一问,浑然全体,如川流不息,天运毫之间而鸢飞鱼跃触处朗然也。"??29?朱子以主敬为涵养工夫,以"心为已发,性为未发"为立说宗旨。朱子还借鉴了张载"心统性情"说及程子"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思想。由于心体流行是从寂然不动而感而遂通的过程,由浑然一性到性发为情的过程,由思虑未萌到思虑已萌的过程,心之未发和心之已发不可截为二节,而是体用一如的,浑然流彻的。但朱子主敬立中和新说,毕竟与《中庸》"至诚以立天下之大本"思想相异趣。

  李道纯有关"中和"问题的探讨,既有宋儒的相关论点有重合之处,又有其独自的特色。如他称:"《礼记》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未发谓静定中谨,其所存也。故曰中存而无体,故谓天下之大本。发而中节谓动时,谨其所发也。故曰和。发无 不中,故谓天下之达道。诚能致中和于一身,则本然之体虚而灵。静而觉,动而正,故能应天下无穷之变也。老君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即子思所谓‘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同一意。中也,和也,感受通之妙用也,应变之枢机也。《周易》生育、流行,一动一静之全体也,予以所居之舍‘中和‘二字扁名,不亦宜乎哉!"??30?李道纯的中和说与朱熹"中和新说"有同有异,李道纯将中看作是虚灵而静觉地本然之体,以中统摄未发已发。致中和的工夫乃是静动相须、体用一如的,不可截为二节。但朱熹是以敬字工夫来贯通未发已发,而李道纯则主张重视未发时的静定工夫,认为惟有如是动时方有主宰,这与道南学派的静中体认未发工夫更相契些。

  宋儒之中和说主要是以儒家的学说为参照而发挥的,未发之中体基本是指一莹然无私、廓然大公的道德本体或本心。李道纯的中和观,则企图融会贯通儒道释三教的基本理念,其所谓中的基本含义是种澄澈无念、超越善恶是非的本然境界。如他说:"所 谓中者,非中外之中,亦非四维上下之中,不是在中之中。释云:不思善,不思恶,恁么时那个是自己本来面目,此禅家之中;儒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此儒家之中也;道曰:念头不起处谓之中,此道家之中也。此乃三教所用之中也。易曰:寂然不动中之体,感而遂通中之用也。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 观其复。易云:复其见天地之心。"??31?中并非一个具体的时空概念,而意指着某种空寂无碍之状态或心灵的主观意境。儒道释三教的"中"异曲同工。要达到这种中的神秘境界,就必须向中中作一番体认工夫:"中 是儒宗,中是道本,中是禅机,这三教家风,中为捷径,五常百行,中立根基。动止得中,执中不易,更向中中认细微。其中趣,向词中剖露,慎勿狐疑。个中造化还知,却不在当中及四维。这日用平常,由中运用,曲居服食,中里施为。透得此中,便明中体,中字元来物莫违。全中了,把中来劈破,方是男儿。

  道释儒三教,名殊理不殊,参禅穷理,只要抱本返元,初解得一中造化。便使三元辐辏,宿疾普消除。

  与宋儒一般所说的静默中体认一体同仁气象不同,李道纯认为中体即内在而又超越的,故体认"中"的工夫,须是彻上彻下的,涵盖天地,截断众流式的,以破除各种支离和分辨(劈破)。按他的话说:"惟允执厥中者,照心常存,妄心不动,危者安平,微者昭著,到此有妄之心复矣,无妄不二,洞见圆满无缺的天地之心的精神境界。

  在李道纯看来,体中达中的工夫实际就是修性达命的工夫。他融会南北二宗丹法,在主张性命双修的同时,强调修养次序应是先性后命:

  "夫 性者,先天至神一灵之谓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气之谓也。精与性,命之根也。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见解智识,出于心也;思虑念想,心役性也;举动应酬,出于身也;语默视听,身累命也。命有身累,则有生有死;性受心役,则有往来。是知身心两字,精神之舍也。精神乃性命之本也。性无命不产,命无性不 存。其名虽二,其理一也……修命者不明其性,宁逃劫运?见性者不知其命,末后何归?仙师曰:炼金丹不达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真性不修丹,万劫英灵难入圣。……性命兼达,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则命基永固,心虚澄则性本圆明。性圆明则无来无去,命永固则无死无生。至于混成圆顿,直入无为, 性命双全,形神俱妙也。虽然,却不可谓性命本二,亦不可做一件说,本一而用二也。苟或执着偏枯,各立一门而入者,是不明性命者也。不明性命则支离为二矣。性命既不相守,又焉能登真蹑境者哉!"??

  李道纯认为,性命属先天之灵气,先天的灵气化为后天之心身,心身所具的精神就是性命的根本。性命是体一而用二,不可分离的。达性修丹都是修行的第一要义,要使性命双全,根本在于见得"玄关","夫玄关者,至玄至妙之机关也。今之学者多泥形体,或云眉间,或云脐轮,或云两肾中间……都皆非也,但着形体都不是,亦不可离此身向外寻求。诸丹经亦不主正在何处,此所以难形笔舌,亦说不得。故曰:圣人只书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关明矣。

论李道纯及其著作

(附:杜道坚、王珍)

潘雨廷

  清庵莹蟾子李道纯元素,生当宋末元初,都梁( 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南五十里 ) 人,一生好道,著作甚富,要以传易老。于易著有《三天易龙》,其后于老著有《道德会元》,此书自序于至元庚寅(1290年) ,基本私淑白玉蟾之注老有禅机。师王金蟾则为白玉蟾之弟子,故实当南宗七祖。翌年辛卯(1291年) ,元诛相歌而全真厄解。有全真道者来访李(未言姓名) ,交谈殊洽。其后三次通信,及大德三年(1299年) 李与全真道者再次见面,有神交之象,此与南北宗结合有决定性的意义。数年后李即仙逝,其著作有弟子损庵蔡志颐编成《中和集》,蔡请年已七十之杜道坚(1237-1318年)作序,时当大德十年(1306年) ,凡六卷。此外尚著有《全真玄秘要》,然仅解张伯端之《读周易参同契》及周镰溪之《太极图说》,可见李虽用”全真”之名,尚以南宗为主。年纪或略长于杜道坚 (以长十岁论,约当为公元1277-1305,年近八十云) 。道藏中尚收有其他著作,以下依次总述其各种著作之内容。

  一、《三天易髓》—大纲为“儒曰太极,道曰金丹,释曰圆觉”,即以儒道释为三天而归诸易髓,犹于南宋末继北宋初陈抟之三教合一于先天易。进而核诸具体之内容,则“儒曰太极”者,本论乾坤十二爻而首加“乾坤鼎器”,末加“温养灵胎”与“玄珠成象”,故得三五之数。每步各书口诀数语,殊可参考。最后一节曰:“掀倒鼎,踢翻炉,功备也,产玄珠,归根复命,抱本还虚。”大义可取,凡未产玄珠时,其何可倒翻鼎炉,不知抱本有之实,念念还不得究竟之处,学者大忌。(《参同契》归诸“如循连还”,确为认识“两孔穴法”的万古名言。)

  于“道曰金丹”者,凡分九层:一下手,二安炉,三采药,四行动,五持盈,六温养,七调神,八脱胎,九了当。每步亦系以十数语。于了当中有曰:“踢倒烧天鼎,掀翻煮海炉,虚空擘拶碎,独露一真如。……”以见三教可合。结句曰:“……了时真了了,无后实无无,了了无无了,身多混太虚。”此见李有得于“还虚”、“太虚”之象。

  于“释曰圆觉”者,非取《圆觉经》,乃为济庵居士讲《心经》,其解有道味,并不全同于佛教之本义。最后取《阴符经》解之,亦兼及三教之理。由上之义可喻南宗自有其禅机,与北宗结合后,更有所变化。此书当属李中年之著作。( 见《道藏》4-524)

  二、《道德会元》—李道纯先成《三天易髓》,于易之理解,基本在《中和集》《太极图解》中说明。故《三天易髓》一书,当以反身为主,对易的认识殊未谈及。继之著《道德会元》则对《老子》的认识曾下功夫,自序写得亦有内容,确能私淑白玉蟾而有创见,每章著一颂,共 81 颂。二千余年来在注老的文献中,迄今仍有特色。(见《道藏》12——642)

  三、《全真集玄秘要》—内容仅有二文,不足以当“集言”之名,或已有所阙佚。今存之二文,以张伯端之《读周易参同契》为“推明火候之大本”,故加“注”,尚未得张之原意。其一重视理学家周子之《太极图说》而为之解。此解《太极图》归诸神,能结合三教之理,第一节解“无极而太极”,末节解“大哉易也,斯其至矣”,皆有神妙之思。(可录原文,以见其义,此处略。)(见《道藏》4——528)

  四、《中和集》—按当时之当涂南谷杜道坚,确属悟道者之一,与李道纯之关系未详,或已能互为知己,而相忘于江湖。序言有曰:“余 未启帙,先已知群妄扫空,一真是露,谓如天付之而为命,人受之而为性。至于先天太极,自然金丹,光照太虚,不假修炼者,漏泄无余矣。可以穷神知变而深根宁极,可以脱胎神化而复归无极也。抑以见道之有物混成,儒之中和育物,释之指心见性,此皆同工异曲,咸自太极来,是故老圣常善救入,佛不轻于汝等,周公岂欺 我哉。”此序言可云已得《中和集》之要。

  道纯之“自题相”曰:“面黄肌瘦子,看来有甚奇,分明乔眼孔,刚道绝闻知,勘破三千法,参同十七师,低头叉手处,泄尽那些儿”。不妨由此形以见其象,三教同源非可贸然而言。要在李道纯全本南宗而得其理,且能感及北宗全真,于卷四“炼虚歌并引”中提及与全真之关系,“辛卯岁,有全真羽流,之金陵中和精舍,尝谈盛德,予深重之,自后三领云翰,观其言辞有致虚安静之志,于是乎横空飞剑而仿先生,是乃己亥重阳日也。观其行,察其言,是足见其深造玄理者也。”凡南北宗相合,此当为重要之关系。由是李道纯亦能谈“全真活法”以“授诸门人”,是当在己亥后。其语曰:“全真道人,当行全真之道。所谓全真者,全其本真也。全精、全气、全神,方谓之全真。才有欠缺,便不全也。才有点污,便不真也。”确能得全真之精气神。又以精气神为三元药物,身心意为三元至要。又曰:“身者历劫以来修静身,无中之妙有也。心者系帝之先灵妙本,有中之真无也。无中有象坎,有中无象离。”且结曰:“予谓身心两字是全真致极处,复何疑哉。”此方为南北宗合一之关键处,有志于内修者,当详为体验。(见《道藏》4——482)

  五、《清静经注》(17—141)—道纯之注基本继承白玉蟾之理,凡清静原文有二:其一经本有“仙人葛玄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等语(见杜光庭等注本) ,此必为后人所加无疑。造此《清静经》者或即蜀地某道士所为,似晚于唐末五代时,杜注有托名之可能。此经之内容可取,文亦浅显明了,今不妨以白玉蟾本为标准。李道纯注即同白本而注亦简要(原文附后) 。

  六、《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注》(2—592)—此经基本法诸佛教之《心经》而以道教之系统加以说明,约成于宋代。李道纯为之注,殊能说明其重要。然于《道藏》中尚有题为“唐贞一先生司马子徽撰”的《消灾护命妙经颂》(5—775) ,此颂似亦宋人所作而托名承祯,此事待详考。又有混然子注,则确在李道纯后。

  七、《太上大通经注》(2—711)—此经谈先后天,起于宋代无疑。内容可取,以无象无体为归有见其真,以心性为连环尤其有得,且能合诸“对境忘境,居尘出尘”,综合有无之颂,凡二十字极妙。若李道纯辈,庶能作此,又不愿自言云。

  八、《无上赤文洞古真经注》(2—714)此经由动不动、为无为而及神气,能自殖于无间而参天地乃与“天地为一”。又两忘耳目,则天地间之万物,莫不为我所持,则又与“万物并生”,由是无象之象常存无体之体全真,故可长久,是全本庄子齐物论之义。此经虽山长荃子亦有注,然有误取李道纯之住为经,故一见而知其在李之后。

  九、《清庵莹蟾子语录六卷》(23—733)此《语录》可与《中和集》并读,此书六卷有门弟子六编,卷一嘿庵柴元皋编,嘿庵为茅山道士,号广蟾子,又另为此书作序于至元戊子(1288年), 谓李曾上茅山而嘿庵师之。卷二为定庵赵道可编,受道纯之《道德会元》,此卷亦记录此书之大义,可详读。卷三为知堂实庵苗善时编,苗即有《玄教大公案》者,此卷基本记录公案。卷四为宁庵邓德成编,于混然子之后序中提及荆南羽士邓坦然抄录已久,此或即宁庵。卷五杂述蒙庵张应坦编。卷六即为编《中和集》之损庵蔡 志颐编。

  总上九种著作而言,当以(1)《中和集》与(2)《语录》最重要,而概见三教合一之旨,且本诸南宗,尤为今人所忽视者。而其用力勤者实在(3)《道德会元》一书,即三教中以道为主,而其归则在 (4)《三天易髓》中之易,所谓太极金丹圆觉是其义,于(5)《全真集玄秘要》似未为全书。此外注道经四各有所见,尤妙者如《太上大通经》等,很可能是自作经文而自为之注。总之此四经各有精义,有读诵之价值,下附所抄录之原文,文极短。今唯《常清静经》已成为羽士必诵之书。

  凡此四经,以《常清静经》为三教合一后之道经。此外,《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犹以道视佛教中之心经;《太上大通经》则以道视儒教中之易理;《太上赤文洞古真经》则以《庄子·齐物论》之理,视之为道教中之理,因战国时尚未有三教合一之道。

《常清静经》

   老君曰: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 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惟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静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 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事,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 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尔时元始天尊在七宝林中五明宫内,与无极圣众俱放无极光明,照无极世界,观无极众生,受无极苦恼,宛转世间轮回生死,漂浪爱河,流吹欲海,沉滞声色,迷感有无,无空有空,无色有色,无无有无,有有无有,终始暗昧,不能自明,毕竟迷惑。

   天尊告曰:尔等众生,从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昨空为空,空即是空,空无定空,色即定色,色无定色,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若能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为照了,始达妙音,识无空法,洞观无碍,入众妙门,自然解悟,离诸疑纲,不著空见,清净六根,断除邪障。

  我故为汝说是妙经,名曰护命济度众生,随身供养,传教世间,流通读诵,即有飞天神王、破邪金刚、护法灵童、救苦真人、金精猛兽,各百亿万众,俱侍卫是经,随所拥护,捍厄扶衰,度一切众生离诸染著。尔时天尊即说揭曰:视不见我,听不得闻,离种种边,名为妙道。

《太上大通经》

  先天而生,生而无形,后天而存,存而无体,然而无体,未尝存也,故曰不可思议。

  静为之性,心在其中矣;动为之心,性在其中矣。心 生性灭,心灭性现,如空无相,湛然圆满。

  大道无相,故内摄于有,真性无为,故外不生其心。如如自然,广无边际,对境忘境,不沉于六贼之魔;居尘出尘,不落万缘之化;改静不动,致和不迁,慧照十方,虚变无为。

  颂曰:有法悟元法,无修解有修,包含万象体,不挂一丝头。

  附:杜道坚

  由杜道坚之序《中和集》,可见杜道坚之深通教义,实为当时有地位之羽士。杜为浙江武康县计筹山升元观道士,生于宋理宗嘉熙元年,卒于元仁宗延佑五年(1237—1318年),寿八十一岁,正当宋元之际,于道教教义属南北宗合一时的思潮。杜能理解李道纯,即因同属南宗之思维。

  杜著有(1)《道德玄经原旨》(12—725),(2)《玄经原旨发挥》(12—758),要在以三教合一之理解老,于《发挥》一书,能以《皇极经书》较长之时间数量级,说明孔老的不同,此义极可贵。

  (3)《文子缵义》(16—754) ,此注晚年成,考得文子之史迹可备一说,实即老子之道南传至楚及越人之著作。此缵义有玄教嗣师吴全节为之序,时当至大三年(1310年),是年杜己七十四岁。全书发挥老子之旨,有“南宗”之情况。与李道纯为知己,决非偶然。元后论“南北宗”,之同异,每从炼内丹之方法上加以区分,且亦似是而非,其实对老子之旨认识孔老及对三教的认识,各有所不同。元代之李道纯、杜道坚确属“南宗”之佼佼者。从白玉蟾后“南宗”的授传,概以下表示之:

五祖      六祖 七祖    八祖              九祖

白玉蟾     彭 耜——萧廷芝——邓 倚

       王金蟾——李道纯——嘿庵柴元皋 ( 茅山 )

                 定庵赵道可( 传道德会元 )

                 实庵苗善时著《玄教大公案》——王志道

                 宁庵邓德成,字坦然,荆南羽士

                 蒙庵张应坦

                 损庵蔡志颐( 编《中和集》 )

  彭耜( 著有《道德真经集注》及《释文》《杂说》(自序于1229年) 似道家

  萧廷芝(著有《老子大传·大道正统》(自序于1260年) 似道家

  邓倚(著有《道德真经三解》,大义谓

    道——极简

    德——内丹(自序于公元1298年)

    经——易

  李道纯 (著有《道德会元》《清静经注》,私淑白玉蟾,自序于1290年,另有《三天易髓》《中和集》《 全真集玄秘要》等)

  杜道坚(1237——1318年)(著有《道德玄经原旨》及《发挥》《文子缵义》等)

  王 玠

  王玠字道渊,号混然子,南昌修化人(实指修水,由修水县在流经武宁、永修入赣江近南昌及都阳湖 ) 。生当元末明初,以修内丹为主,时已结合南北宗,仍以南宗为主。有意私淑李道纯,为李之(1)《三天易髓》校正,(2)《 语录》作后序。李注 (3) 《消灾护命妙经》,王亦注之 (2—588)内容相似。李注 (4) 《清静经》,王亦注之,大义亦相似,可见其道,有所继承道纯。然生前相距数十年,未必能亲见道纯。除以上四处外,另有注(5)《阴符经》,一名《夹颂解注》,凡三卷,自序中已及全真言,取精气神三全及“收视则神真,返听则精真,缄言则气真”。此三全真自然混融于中,真大锻炼结成金胎十月已足,阴尽阳纯。当此时脱胎神化,变现无方,超出生死之外,永为金刚不坏之身。此所以为还丹者也。既可理解王所认识的《阴符经》,亦可理解王对内丹及全真的认识,大义仍似李道纯,惜此注尚未及究竟。 (6)《崔公入药镜注解》,末附“挂金学”五首,凡一更至五更修炼时之具体情况,殊可参考(2——881),犹五步深入。(7)《青天歌注释》(2——891) ,时南北宗已合,故又取邱真人之《青天歌》注之。此歌李道纯即未注,然大义本亦可通。(8)《还真集》 (24——97) 为道渊之主要作品,前有张宇初序于洪武壬申(1392年)谓其徒袁文逸自吴来携此书问序,则道渊当仍健在(吴指苏州,当江南茅山一带,当时道盛行),基本可代表明初时以南宗为主之内丹。(9)《道玄篇》全书55章,每章约50余字,章目如大道章、人物章、龙虎章、寄禅章、感应章等等。

 

  李道纯,名清庵,道号莹蟾子,不知何许人,其师王金蟾,王则为白玉蟾门下也。
  根据其著作《道德会元》之序文,系作于至元庚寅(西元一二九O年),《中和集》乃其门人蔡志颐得李之残羹剩肴,编次成书,并于大德丙午(西元一三O六年)谒赵道坚,求为作序,及白玉蟾之生于宋绍熙五年(西元一一九四年)而推断,道纯当解化于西元一三OO年左右,若以七十余岁而论,则其存殁可能在一二一九|一二九六年间。(见《道藏提要》)
  王金蟾曾为龙眉子之《金液还丹印证诗》作序,时在端平甲午年(西元一二三四年)。
  中和二字乃李道纯所居静室之名,所作之书有《三天易髓》、《道德会元》、《莹蟾子语录》及门人所编纂之《中和集》,书中可见李本为儒,而又涉猎佛教,而折衷于道。
  其丹品甚高,被判为上品丹法,所论玄关,不落于空,不着乎相,离身即是向外寻求,着相却又不是,故说玄关之体,寂然不动,玄关之用,感而遂通,此即中也。

 

 

李道纯 宋末元初全真道士。

李道纯 宋末元初全真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都梁人,本为白玉蟾弟子王金蟾的门人,为南宗嫡传。关于他的生平活动所知甚少,《扬州府志》记他曾住仪真长生观,《凤阳府志》将他列为盱眙道士,明代彭译修《徽州府志》记载他曾有过一段军涯生活,在军中当兵时年纪已大,称为“老卒”。 李道纯是元代著名的道教理论家,既通《老子》、《周易》,又达禅机,其学以全真南宗为主,兼得北宗之意。李道纯著述颇丰,有《道法会元》,《中和集》,《三天易髓》,《周易尚占》,《全真集玄秘要》,《太上大通经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无上赤文洞真经注》,门人又辑其语录为《清庵莹蟾子语 录》。其思想理论特点,认为《老子》和《周易》是“诸经之祖”,提出“真常之道”。即是“老子之道”。说“人情多聚散,世道有兴衰,惟有真常在,古今无改移”。这个“真常之道”有无名无言,永恒不变,虚静无为,变动有则,顺应中和五种特性。李道纯在内丹理论上,以“真常之道”作为其内丹理论的基础,并且还以《老子》、《周易》思想来阐发内丹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性命双修,在修炼程序上则主张先性后命,“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得其身”,最后达到“性命双全,形神俱妙”。特别强调“守中”是修丹的核心,所谓玄关一窍就是一个“中”字。李道纯还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说:“道之有物混成,儒之中和育物,释之指心见性,此皆同工异曲,咸自太极中来。”李道纯所传弟子,知其名者有:柴元皋、赵道可、苗善时、邓法成、张应坦、蔡志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