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的名言警句:2002级学生张继木实习感言 - 实习感言 - 湖北大学新闻写作学精品课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5:58:10
2002级学生张继木实习感言

  2002级学生张继木实习感言

 

 

 

张继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话绝非虚言。三个月的实习生活,更让我悟出了其中的真意。

三年的大学生活已然结束,这也意味着我们即将步入社会。而实习,就是我们步入社会前的一个重要准备阶段。为了让自己的能力在这一阶段得到最大锻炼,我选择南下到报业发达的广州展开我的实习。在去广州之前,我在武汉晚报进行了近一个月的“热身”运动。奔走于武汉、广州街头的这三个月,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收获了很多知识,结交了很多朋友,也切实地体会到了生活的残酷和艰辛。实习让我经受了挫折,也享受到了欢乐。我的大学生活,因为这段经历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一段美好时光

711,我的实习生活在武汉晚报正式展开。走出美丽的象牙塔,我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带我的老师叫杨明安,是武汉晚报政法部的记者,以写独家报道见长。之后的一个月,我在这里收获了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

万事开头难,在晚报的实习也是如此。我进入武汉晚报的时候,正是报社实习生“泛滥”的时候。除了我以外,杨明安老师还带了一个实习生,在华师新闻系读大二的陆妮妮。实习的第二天,老师让我们把一张2000字的判决书压缩成一篇400字左右的消息。这是实习以来的第一份任务,我们认真地讨论,修改了一遍又一遍。等到老师过来验收“成果”时却是大失所望,他看了看稿子,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时间太长,亮点太少,表述不明确。“我感觉自己积累起来的自信,在老师眼里竟然是那么不值一提。

在经历了第一次的失败后,我开始认真研究老师保存的手稿,所有我能看到的政法新闻都被我剪下来一一分析。终于,事态有了转机。一星期后,老师给我下达了一个任务:将一份7000字左右的民事判决书压缩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消息。这一次他给了我相对充裕的时间,我开始静下心来分析案情,寻找亮点,回想看过的类似新闻。终于,这次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他对我的稿子大加赞许,并且开玩笑地说:“不错,可以跟我写的稿子媲美了!”也许他并不知道,在他看来微不足道的称赞,对我而言是多么大的动力,这成为我后来采写新闻时尝新试险的力量根源。 

在武汉晚报的这一个月,我的写作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没有很多出去采访的机会,但我还是觉得过得充实,学至了很多东西。更多的时候,老师会教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怎样与人相处,怎样从被采访者口中挖掘新闻,怎样在采访中变被动为主动……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在学习的过程中,杨明安老师成了我最值得尊敬的老师和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同时,我还结交了一帮好朋友,我们一起分担快乐和烦恼。离开晚报之前,我们创立了一个武汉晚报实习生群,以纪念这段朝夕相处的日子。如果有人问我实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是友谊!

 

两种不同氛围

在武汉晚报经过了近一个月的“热身”,我只身来到了广州。如果说在武汉的实习是轻松而愉快的,那么在广州的实习无疑是紧张而残酷的。

偌大的一个城市,到处都是汹涌的人流,有一种孤单的感觉。就像某个学长所言:“感觉自己好象是一个气泡,随时都可能被蒸发掉。”我就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里开始了我的实习。

初来广州,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实在差得可以:治安巨差,抢劫杀人的例子不胜枚举,“谨防飞车抢劫”的警示语挂满全城;有老人上公交车自带板凳,以防在拥挤中站不稳脚跟:有摩托车被撞,没有人路过时扶一把;有盗窃抢劫在眼前发生,没有人挺身而出,甚至是大呼一声……这就是初到广州的第一印象。

是城市太过商业化了的原因吧,我想。

95,我在新快报经济部开始了实习。新快报是羊城晚报下的一张子报,1989年创办,是一张很有活力的报纸,在广州也有相当的影响力。16开的大版面,淡蓝色的底色,和漂亮的排版总是能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但是初来乍到,我对这里的环境却不太适应,甚至是,排斥。与武汉晚报想比,这里的记者都很年轻,可是报社的气氛却并不活跃。七楼有一百多号人,各做各的事情,只听得到敲键盘的声音。这种场面让人觉得局促。

然而我没有想到,在这个被我否定的城市里,在这个我并不认可的环境里,我竟收获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快乐时光。以至于到我离开的时候,有了一种恋恋不舍的情结。

 

三个绝密“锦囊”

带我的老师叫林波,之前在南昌一家报社工作,跳槽到新快报只有两年时间,是一个很出色的记者。他做新闻时的热情,工作时的认真,和敢想敢做的处世作风总是能影响到我,让我不得不跟着他前进。跟着他实习的这两个月,我收获了要从事新闻事业必须拥有的的三 个“锦囊”。

锦囊之一:耐心

“这边的老师都不带人的,都是自己独立地跑新闻,哪个老师有事情就跟谁。”已经实习了近两个月的“前辈”提醒我。可惜我还没来得及跟她进行深入交流,她就“功德圆满”结束实习返校了。

连个导航灯都没有,能支我两招的人也闪了,真是背。我想。

然而“好戏”还在后头。新快报是面向中产阶级的报纸,受众层次相对较高,经济新闻也做得比较专业。之前有师兄安慰我说,楚天都市报的菜价波动不也是在经济版吗?武汉晚报的天气新闻不也是经济新闻吗?民生经济也是经济嘛!后来我发现这些话完全是谣传。等我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我已经上了经济部这条“贼船”。

我的老师跑的是商场、超市和物流这条线,这对于喜欢逛街的我来说不能不说是个利好消息,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在拜读老师的“大作”时我才发现,平时不看财经新闻实在是个天大的错误,以至于现在我要从零开始。

漫长的等待就从此拉开序幕了。我搜集了我能看到的财经报纸和报纸的财经新闻版,因此有老师发现了一个怪现象,某些仅有一份的财经报纸自从我来之后就再也见不着了。除此之外,我开始频繁地上财经网站看新闻,所有与老师跑的线有关的新闻我都一一记录在案,并逐个分析。

老师也发现了这一点,但是他故意视而不见。他还是一如既往地让我看报纸,不做任何指示。一个多星期后,我爆发了。当然了,我只是在心里爆发。我委婉地质问他为什么不给我分配任务,不让我有所“建树”心他平静地问了我几个相对专业的问题,我对答如流。

“其实你的努力我都看到了?但是做经济新闻不是这样就够了。你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吗?你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完成采访吗?很多时候你都要有钻研的精神,学会耐心地等待。”

这是我在新快报上的第一课。

锦囊之二:勇敢

在新快报的这两个月,做得最多的就是暗访。这对于缺乏经验的我来说,实在是个相当大的挑战。暗访的对象通常都是不愿意接受采访的人,要不让对方起疑,又要尽可能多地挖掘到需要的信息,绝非易事。

广州是一个混乱的城市,在这个地方,“无冕之王”被打实在不是新鲜事。早先就听过传闻,99级的一位师兄在新快报实习的过程中曾经以买主的身份暗访广州走私车交易,不小心露馅了,被十几号人持刀拿棍追杀出来,好在及时拦截一辆出租车才得以安然脱身。带我的老师就有采访时被打的经历。如果在百度上搜索“记者被打广州”,相信显示的数字一定相当可观。

好在我是做经济新闻的暗访,被殴打的几率相对较小,,但是如果被发现的话,后果也会很严重。最让我难忘的是在水产市场上调查阳澄湖大闸蟹的造假情况。

水产交易一般从早上六点就开始了,于是我早早地起床,只身一人前往广州最大的水产市场——黄沙水产市场。到了水产市场我才发现,进货的都穿着长长的雨靴,背着腰包,我学生气的穿着打扮跟他们格格不入。为了不让人起疑,我谎称家里开了酒楼要进货,自己帮忙过来看货色。

当然事情并不如我想象中顺利。市场上价格混乱,我要拿到价目表,掌握造假的证据,了解假货的销售情况和渠道,这些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家一家地看,仔细地听,耐心地问,而且不能露出马脚。一旦对方发现你是记者,不但采访不能继续,安全都不能保障。还是有一家档口老板对我产生了怀疑,他不断地对我发问,并且把仓库门关上问我是不是记者。幸好在去之前我恶补了一些水产方面的知识,才没有露出马脚。

这次暗访进行得很成功,在后来的实习过程中,我又参与了多次暗访,如商场超市存在 的霸王条款,便利店没有卫生许可证卖盒饭等等,这些都成为我实习经历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老师刻意锻炼我的胆量,让我对商场、超市管理高层进行电话采访,让我明白,在采访时我的身份不是实习生,我就是个记者;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采访,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只要有一个号码,我就能要求知道我想知道的信息。

“做记者就是要有胆量,敢做敢想敢为。”老师这样对我说。

锦囊之三:真诚

初来报社只觉得这里人情淡薄,后来才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要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尊重别人。同样地,要别人真诚对你,你首先要对别人真诚。慢慢地,我学会了每天进门说“早晨”,和邻座的老师打趣一番,帮孝师打水买饭,哪个老师要送文件跑银行都热情帮忙。这样每天进报社就像进了一个大家庭,和谐而温暖,做事情也分外开心。

实习最重要是锻炼自己,因此有锻炼的机会—定不要放过,而且要一心一意地把手上的工作做好,这样才算做到了对事真诚。曾经有一篇大稿,花了我一星期时间。老师吩咐我国庆的时候要注意商场打折促销情况,我没有花心思,打算边玩边看,然后从网站上下载别人的文章拼凑一篇。结果提交给老师的时候,被他一眼看穿。他毫不客气地大加批判:“自己的东西太少,没有形成你自己的判断,霸王条款满街都是,为什么自己不去调查?”我一时语塞,无话可说。接下来的一天,我走访了广州所有大型商场、超市,看到有“苗头”就以消费者身份大胆询问,收集到了不少第一手资料。疲于奔命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老师的赞赏,最终写出来的稿子有3000字之多,顺利通过了老师这一关在财经版发表,这是我在新快报发表的最大的一篇稿件。

这次的经历告诉我,不仅待人要“真诚”,对事也要“真诚”。绝对不可以忽视真诚的力量,这是在为人处世方面老师授予我的第三个锦囊。

实习的经历虽已经过去,可我还会回头去看一下我在那里留下的脚印,我相信那不会是我旅途的归宿,而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

 

2002级学生张继木实习感言

 

 

 

张继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话绝非虚言。三个月的实习生活,更让我悟出了其中的真意。

三年的大学生活已然结束,这也意味着我们即将步入社会。而实习,就是我们步入社会前的一个重要准备阶段。为了让自己的能力在这一阶段得到最大锻炼,我选择南下到报业发达的广州展开我的实习。在去广州之前,我在武汉晚报进行了近一个月的“热身”运动。奔走于武汉、广州街头的这三个月,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收获了很多知识,结交了很多朋友,也切实地体会到了生活的残酷和艰辛。实习让我经受了挫折,也享受到了欢乐。我的大学生活,因为这段经历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一段美好时光

711,我的实习生活在武汉晚报正式展开。走出美丽的象牙塔,我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带我的老师叫杨明安,是武汉晚报政法部的记者,以写独家报道见长。之后的一个月,我在这里收获了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

万事开头难,在晚报的实习也是如此。我进入武汉晚报的时候,正是报社实习生“泛滥”的时候。除了我以外,杨明安老师还带了一个实习生,在华师新闻系读大二的陆妮妮。实习的第二天,老师让我们把一张2000字的判决书压缩成一篇400字左右的消息。这是实习以来的第一份任务,我们认真地讨论,修改了一遍又一遍。等到老师过来验收“成果”时却是大失所望,他看了看稿子,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时间太长,亮点太少,表述不明确。“我感觉自己积累起来的自信,在老师眼里竟然是那么不值一提。

在经历了第一次的失败后,我开始认真研究老师保存的手稿,所有我能看到的政法新闻都被我剪下来一一分析。终于,事态有了转机。一星期后,老师给我下达了一个任务:将一份7000字左右的民事判决书压缩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消息。这一次他给了我相对充裕的时间,我开始静下心来分析案情,寻找亮点,回想看过的类似新闻。终于,这次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他对我的稿子大加赞许,并且开玩笑地说:“不错,可以跟我写的稿子媲美了!”也许他并不知道,在他看来微不足道的称赞,对我而言是多么大的动力,这成为我后来采写新闻时尝新试险的力量根源。 

在武汉晚报的这一个月,我的写作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没有很多出去采访的机会,但我还是觉得过得充实,学至了很多东西。更多的时候,老师会教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怎样与人相处,怎样从被采访者口中挖掘新闻,怎样在采访中变被动为主动……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在学习的过程中,杨明安老师成了我最值得尊敬的老师和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同时,我还结交了一帮好朋友,我们一起分担快乐和烦恼。离开晚报之前,我们创立了一个武汉晚报实习生群,以纪念这段朝夕相处的日子。如果有人问我实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是友谊!

 

两种不同氛围

在武汉晚报经过了近一个月的“热身”,我只身来到了广州。如果说在武汉的实习是轻松而愉快的,那么在广州的实习无疑是紧张而残酷的。

偌大的一个城市,到处都是汹涌的人流,有一种孤单的感觉。就像某个学长所言:“感觉自己好象是一个气泡,随时都可能被蒸发掉。”我就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里开始了我的实习。

初来广州,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实在差得可以:治安巨差,抢劫杀人的例子不胜枚举,“谨防飞车抢劫”的警示语挂满全城;有老人上公交车自带板凳,以防在拥挤中站不稳脚跟:有摩托车被撞,没有人路过时扶一把;有盗窃抢劫在眼前发生,没有人挺身而出,甚至是大呼一声……这就是初到广州的第一印象。

是城市太过商业化了的原因吧,我想。

95,我在新快报经济部开始了实习。新快报是羊城晚报下的一张子报,1989年创办,是一张很有活力的报纸,在广州也有相当的影响力。16开的大版面,淡蓝色的底色,和漂亮的排版总是能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但是初来乍到,我对这里的环境却不太适应,甚至是,排斥。与武汉晚报想比,这里的记者都很年轻,可是报社的气氛却并不活跃。七楼有一百多号人,各做各的事情,只听得到敲键盘的声音。这种场面让人觉得局促。

然而我没有想到,在这个被我否定的城市里,在这个我并不认可的环境里,我竟收获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快乐时光。以至于到我离开的时候,有了一种恋恋不舍的情结。

 

三个绝密“锦囊”

带我的老师叫林波,之前在南昌一家报社工作,跳槽到新快报只有两年时间,是一个很出色的记者。他做新闻时的热情,工作时的认真,和敢想敢做的处世作风总是能影响到我,让我不得不跟着他前进。跟着他实习的这两个月,我收获了要从事新闻事业必须拥有的的三 个“锦囊”。

锦囊之一:耐心

“这边的老师都不带人的,都是自己独立地跑新闻,哪个老师有事情就跟谁。”已经实习了近两个月的“前辈”提醒我。可惜我还没来得及跟她进行深入交流,她就“功德圆满”结束实习返校了。

连个导航灯都没有,能支我两招的人也闪了,真是背。我想。

然而“好戏”还在后头。新快报是面向中产阶级的报纸,受众层次相对较高,经济新闻也做得比较专业。之前有师兄安慰我说,楚天都市报的菜价波动不也是在经济版吗?武汉晚报的天气新闻不也是经济新闻吗?民生经济也是经济嘛!后来我发现这些话完全是谣传。等我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我已经上了经济部这条“贼船”。

我的老师跑的是商场、超市和物流这条线,这对于喜欢逛街的我来说不能不说是个利好消息,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在拜读老师的“大作”时我才发现,平时不看财经新闻实在是个天大的错误,以至于现在我要从零开始。

漫长的等待就从此拉开序幕了。我搜集了我能看到的财经报纸和报纸的财经新闻版,因此有老师发现了一个怪现象,某些仅有一份的财经报纸自从我来之后就再也见不着了。除此之外,我开始频繁地上财经网站看新闻,所有与老师跑的线有关的新闻我都一一记录在案,并逐个分析。

老师也发现了这一点,但是他故意视而不见。他还是一如既往地让我看报纸,不做任何指示。一个多星期后,我爆发了。当然了,我只是在心里爆发。我委婉地质问他为什么不给我分配任务,不让我有所“建树”心他平静地问了我几个相对专业的问题,我对答如流。

“其实你的努力我都看到了?但是做经济新闻不是这样就够了。你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吗?你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完成采访吗?很多时候你都要有钻研的精神,学会耐心地等待。”

这是我在新快报上的第一课。

锦囊之二:勇敢

在新快报的这两个月,做得最多的就是暗访。这对于缺乏经验的我来说,实在是个相当大的挑战。暗访的对象通常都是不愿意接受采访的人,要不让对方起疑,又要尽可能多地挖掘到需要的信息,绝非易事。

广州是一个混乱的城市,在这个地方,“无冕之王”被打实在不是新鲜事。早先就听过传闻,99级的一位师兄在新快报实习的过程中曾经以买主的身份暗访广州走私车交易,不小心露馅了,被十几号人持刀拿棍追杀出来,好在及时拦截一辆出租车才得以安然脱身。带我的老师就有采访时被打的经历。如果在百度上搜索“记者被打广州”,相信显示的数字一定相当可观。

好在我是做经济新闻的暗访,被殴打的几率相对较小,,但是如果被发现的话,后果也会很严重。最让我难忘的是在水产市场上调查阳澄湖大闸蟹的造假情况。

水产交易一般从早上六点就开始了,于是我早早地起床,只身一人前往广州最大的水产市场——黄沙水产市场。到了水产市场我才发现,进货的都穿着长长的雨靴,背着腰包,我学生气的穿着打扮跟他们格格不入。为了不让人起疑,我谎称家里开了酒楼要进货,自己帮忙过来看货色。

当然事情并不如我想象中顺利。市场上价格混乱,我要拿到价目表,掌握造假的证据,了解假货的销售情况和渠道,这些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家一家地看,仔细地听,耐心地问,而且不能露出马脚。一旦对方发现你是记者,不但采访不能继续,安全都不能保障。还是有一家档口老板对我产生了怀疑,他不断地对我发问,并且把仓库门关上问我是不是记者。幸好在去之前我恶补了一些水产方面的知识,才没有露出马脚。

这次暗访进行得很成功,在后来的实习过程中,我又参与了多次暗访,如商场超市存在 的霸王条款,便利店没有卫生许可证卖盒饭等等,这些都成为我实习经历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老师刻意锻炼我的胆量,让我对商场、超市管理高层进行电话采访,让我明白,在采访时我的身份不是实习生,我就是个记者;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采访,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只要有一个号码,我就能要求知道我想知道的信息。

“做记者就是要有胆量,敢做敢想敢为。”老师这样对我说。

锦囊之三:真诚

初来报社只觉得这里人情淡薄,后来才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要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尊重别人。同样地,要别人真诚对你,你首先要对别人真诚。慢慢地,我学会了每天进门说“早晨”,和邻座的老师打趣一番,帮孝师打水买饭,哪个老师要送文件跑银行都热情帮忙。这样每天进报社就像进了一个大家庭,和谐而温暖,做事情也分外开心。

实习最重要是锻炼自己,因此有锻炼的机会—定不要放过,而且要一心一意地把手上的工作做好,这样才算做到了对事真诚。曾经有一篇大稿,花了我一星期时间。老师吩咐我国庆的时候要注意商场打折促销情况,我没有花心思,打算边玩边看,然后从网站上下载别人的文章拼凑一篇。结果提交给老师的时候,被他一眼看穿。他毫不客气地大加批判:“自己的东西太少,没有形成你自己的判断,霸王条款满街都是,为什么自己不去调查?”我一时语塞,无话可说。接下来的一天,我走访了广州所有大型商场、超市,看到有“苗头”就以消费者身份大胆询问,收集到了不少第一手资料。疲于奔命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老师的赞赏,最终写出来的稿子有3000字之多,顺利通过了老师这一关在财经版发表,这是我在新快报发表的最大的一篇稿件。

这次的经历告诉我,不仅待人要“真诚”,对事也要“真诚”。绝对不可以忽视真诚的力量,这是在为人处世方面老师授予我的第三个锦囊。

实习的经历虽已经过去,可我还会回头去看一下我在那里留下的脚印,我相信那不会是我旅途的归宿,而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

 

 

 

张继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话绝非虚言。三个月的实习生活,更让我悟出了其中的真意。

三年的大学生活已然结束,这也意味着我们即将步入社会。而实习,就是我们步入社会前的一个重要准备阶段。为了让自己的能力在这一阶段得到最大锻炼,我选择南下到报业发达的广州展开我的实习。在去广州之前,我在武汉晚报进行了近一个月的“热身”运动。奔走于武汉、广州街头的这三个月,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收获了很多知识,结交了很多朋友,也切实地体会到了生活的残酷和艰辛。实习让我经受了挫折,也享受到了欢乐。我的大学生活,因为这段经历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一段美好时光

711,我的实习生活在武汉晚报正式展开。走出美丽的象牙塔,我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带我的老师叫杨明安,是武汉晚报政法部的记者,以写独家报道见长。之后的一个月,我在这里收获了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

万事开头难,在晚报的实习也是如此。我进入武汉晚报的时候,正是报社实习生“泛滥”的时候。除了我以外,杨明安老师还带了一个实习生,在华师新闻系读大二的陆妮妮。实习的第二天,老师让我们把一张2000字的判决书压缩成一篇400字左右的消息。这是实习以来的第一份任务,我们认真地讨论,修改了一遍又一遍。等到老师过来验收“成果”时却是大失所望,他看了看稿子,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时间太长,亮点太少,表述不明确。“我感觉自己积累起来的自信,在老师眼里竟然是那么不值一提。

在经历了第一次的失败后,我开始认真研究老师保存的手稿,所有我能看到的政法新闻都被我剪下来一一分析。终于,事态有了转机。一星期后,老师给我下达了一个任务:将一份7000字左右的民事判决书压缩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消息。这一次他给了我相对充裕的时间,我开始静下心来分析案情,寻找亮点,回想看过的类似新闻。终于,这次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他对我的稿子大加赞许,并且开玩笑地说:“不错,可以跟我写的稿子媲美了!”也许他并不知道,在他看来微不足道的称赞,对我而言是多么大的动力,这成为我后来采写新闻时尝新试险的力量根源。 

在武汉晚报的这一个月,我的写作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没有很多出去采访的机会,但我还是觉得过得充实,学至了很多东西。更多的时候,老师会教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怎样与人相处,怎样从被采访者口中挖掘新闻,怎样在采访中变被动为主动……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在学习的过程中,杨明安老师成了我最值得尊敬的老师和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同时,我还结交了一帮好朋友,我们一起分担快乐和烦恼。离开晚报之前,我们创立了一个武汉晚报实习生群,以纪念这段朝夕相处的日子。如果有人问我实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是友谊!

 

两种不同氛围

在武汉晚报经过了近一个月的“热身”,我只身来到了广州。如果说在武汉的实习是轻松而愉快的,那么在广州的实习无疑是紧张而残酷的。

偌大的一个城市,到处都是汹涌的人流,有一种孤单的感觉。就像某个学长所言:“感觉自己好象是一个气泡,随时都可能被蒸发掉。”我就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里开始了我的实习。

初来广州,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实在差得可以:治安巨差,抢劫杀人的例子不胜枚举,“谨防飞车抢劫”的警示语挂满全城;有老人上公交车自带板凳,以防在拥挤中站不稳脚跟:有摩托车被撞,没有人路过时扶一把;有盗窃抢劫在眼前发生,没有人挺身而出,甚至是大呼一声……这就是初到广州的第一印象。

是城市太过商业化了的原因吧,我想。

95,我在新快报经济部开始了实习。新快报是羊城晚报下的一张子报,1989年创办,是一张很有活力的报纸,在广州也有相当的影响力。16开的大版面,淡蓝色的底色,和漂亮的排版总是能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但是初来乍到,我对这里的环境却不太适应,甚至是,排斥。与武汉晚报想比,这里的记者都很年轻,可是报社的气氛却并不活跃。七楼有一百多号人,各做各的事情,只听得到敲键盘的声音。这种场面让人觉得局促。

然而我没有想到,在这个被我否定的城市里,在这个我并不认可的环境里,我竟收获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快乐时光。以至于到我离开的时候,有了一种恋恋不舍的情结。

 

三个绝密“锦囊”

带我的老师叫林波,之前在南昌一家报社工作,跳槽到新快报只有两年时间,是一个很出色的记者。他做新闻时的热情,工作时的认真,和敢想敢做的处世作风总是能影响到我,让我不得不跟着他前进。跟着他实习的这两个月,我收获了要从事新闻事业必须拥有的的三 个“锦囊”。

锦囊之一:耐心

“这边的老师都不带人的,都是自己独立地跑新闻,哪个老师有事情就跟谁。”已经实习了近两个月的“前辈”提醒我。可惜我还没来得及跟她进行深入交流,她就“功德圆满”结束实习返校了。

连个导航灯都没有,能支我两招的人也闪了,真是背。我想。

然而“好戏”还在后头。新快报是面向中产阶级的报纸,受众层次相对较高,经济新闻也做得比较专业。之前有师兄安慰我说,楚天都市报的菜价波动不也是在经济版吗?武汉晚报的天气新闻不也是经济新闻吗?民生经济也是经济嘛!后来我发现这些话完全是谣传。等我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我已经上了经济部这条“贼船”。

我的老师跑的是商场、超市和物流这条线,这对于喜欢逛街的我来说不能不说是个利好消息,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在拜读老师的“大作”时我才发现,平时不看财经新闻实在是个天大的错误,以至于现在我要从零开始。

漫长的等待就从此拉开序幕了。我搜集了我能看到的财经报纸和报纸的财经新闻版,因此有老师发现了一个怪现象,某些仅有一份的财经报纸自从我来之后就再也见不着了。除此之外,我开始频繁地上财经网站看新闻,所有与老师跑的线有关的新闻我都一一记录在案,并逐个分析。

老师也发现了这一点,但是他故意视而不见。他还是一如既往地让我看报纸,不做任何指示。一个多星期后,我爆发了。当然了,我只是在心里爆发。我委婉地质问他为什么不给我分配任务,不让我有所“建树”心他平静地问了我几个相对专业的问题,我对答如流。

“其实你的努力我都看到了?但是做经济新闻不是这样就够了。你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吗?你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完成采访吗?很多时候你都要有钻研的精神,学会耐心地等待。”

这是我在新快报上的第一课。

锦囊之二:勇敢

在新快报的这两个月,做得最多的就是暗访。这对于缺乏经验的我来说,实在是个相当大的挑战。暗访的对象通常都是不愿意接受采访的人,要不让对方起疑,又要尽可能多地挖掘到需要的信息,绝非易事。

广州是一个混乱的城市,在这个地方,“无冕之王”被打实在不是新鲜事。早先就听过传闻,99级的一位师兄在新快报实习的过程中曾经以买主的身份暗访广州走私车交易,不小心露馅了,被十几号人持刀拿棍追杀出来,好在及时拦截一辆出租车才得以安然脱身。带我的老师就有采访时被打的经历。如果在百度上搜索“记者被打广州”,相信显示的数字一定相当可观。

好在我是做经济新闻的暗访,被殴打的几率相对较小,,但是如果被发现的话,后果也会很严重。最让我难忘的是在水产市场上调查阳澄湖大闸蟹的造假情况。

水产交易一般从早上六点就开始了,于是我早早地起床,只身一人前往广州最大的水产市场——黄沙水产市场。到了水产市场我才发现,进货的都穿着长长的雨靴,背着腰包,我学生气的穿着打扮跟他们格格不入。为了不让人起疑,我谎称家里开了酒楼要进货,自己帮忙过来看货色。

当然事情并不如我想象中顺利。市场上价格混乱,我要拿到价目表,掌握造假的证据,了解假货的销售情况和渠道,这些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家一家地看,仔细地听,耐心地问,而且不能露出马脚。一旦对方发现你是记者,不但采访不能继续,安全都不能保障。还是有一家档口老板对我产生了怀疑,他不断地对我发问,并且把仓库门关上问我是不是记者。幸好在去之前我恶补了一些水产方面的知识,才没有露出马脚。

这次暗访进行得很成功,在后来的实习过程中,我又参与了多次暗访,如商场超市存在 的霸王条款,便利店没有卫生许可证卖盒饭等等,这些都成为我实习经历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老师刻意锻炼我的胆量,让我对商场、超市管理高层进行电话采访,让我明白,在采访时我的身份不是实习生,我就是个记者;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采访,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只要有一个号码,我就能要求知道我想知道的信息。

“做记者就是要有胆量,敢做敢想敢为。”老师这样对我说。

锦囊之三:真诚

初来报社只觉得这里人情淡薄,后来才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要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尊重别人。同样地,要别人真诚对你,你首先要对别人真诚。慢慢地,我学会了每天进门说“早晨”,和邻座的老师打趣一番,帮孝师打水买饭,哪个老师要送文件跑银行都热情帮忙。这样每天进报社就像进了一个大家庭,和谐而温暖,做事情也分外开心。

实习最重要是锻炼自己,因此有锻炼的机会—定不要放过,而且要一心一意地把手上的工作做好,这样才算做到了对事真诚。曾经有一篇大稿,花了我一星期时间。老师吩咐我国庆的时候要注意商场打折促销情况,我没有花心思,打算边玩边看,然后从网站上下载别人的文章拼凑一篇。结果提交给老师的时候,被他一眼看穿。他毫不客气地大加批判:“自己的东西太少,没有形成你自己的判断,霸王条款满街都是,为什么自己不去调查?”我一时语塞,无话可说。接下来的一天,我走访了广州所有大型商场、超市,看到有“苗头”就以消费者身份大胆询问,收集到了不少第一手资料。疲于奔命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老师的赞赏,最终写出来的稿子有3000字之多,顺利通过了老师这一关在财经版发表,这是我在新快报发表的最大的一篇稿件。

这次的经历告诉我,不仅待人要“真诚”,对事也要“真诚”。绝对不可以忽视真诚的力量,这是在为人处世方面老师授予我的第三个锦囊。

实习的经历虽已经过去,可我还会回头去看一下我在那里留下的脚印,我相信那不会是我旅途的归宿,而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

 

 

 

 

张继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话绝非虚言。三个月的实习生活,更让我悟出了其中的真意。

三年的大学生活已然结束,这也意味着我们即将步入社会。而实习,就是我们步入社会前的一个重要准备阶段。为了让自己的能力在这一阶段得到最大锻炼,我选择南下到报业发达的广州展开我的实习。在去广州之前,我在武汉晚报进行了近一个月的“热身”运动。奔走于武汉、广州街头的这三个月,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收获了很多知识,结交了很多朋友,也切实地体会到了生活的残酷和艰辛。实习让我经受了挫折,也享受到了欢乐。我的大学生活,因为这段经历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一段美好时光

711,我的实习生活在武汉晚报正式展开。走出美丽的象牙塔,我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带我的老师叫杨明安,是武汉晚报政法部的记者,以写独家报道见长。之后的一个月,我在这里收获了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

万事开头难,在晚报的实习也是如此。我进入武汉晚报的时候,正是报社实习生“泛滥”的时候。除了我以外,杨明安老师还带了一个实习生,在华师新闻系读大二的陆妮妮。实习的第二天,老师让我们把一张2000字的判决书压缩成一篇400字左右的消息。这是实习以来的第一份任务,我们认真地讨论,修改了一遍又一遍。等到老师过来验收“成果”时却是大失所望,他看了看稿子,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时间太长,亮点太少,表述不明确。“我感觉自己积累起来的自信,在老师眼里竟然是那么不值一提。

在经历了第一次的失败后,我开始认真研究老师保存的手稿,所有我能看到的政法新闻都被我剪下来一一分析。终于,事态有了转机。一星期后,老师给我下达了一个任务:将一份7000字左右的民事判决书压缩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消息。这一次他给了我相对充裕的时间,我开始静下心来分析案情,寻找亮点,回想看过的类似新闻。终于,这次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他对我的稿子大加赞许,并且开玩笑地说:“不错,可以跟我写的稿子媲美了!”也许他并不知道,在他看来微不足道的称赞,对我而言是多么大的动力,这成为我后来采写新闻时尝新试险的力量根源。 

在武汉晚报的这一个月,我的写作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没有很多出去采访的机会,但我还是觉得过得充实,学至了很多东西。更多的时候,老师会教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怎样与人相处,怎样从被采访者口中挖掘新闻,怎样在采访中变被动为主动……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在学习的过程中,杨明安老师成了我最值得尊敬的老师和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同时,我还结交了一帮好朋友,我们一起分担快乐和烦恼。离开晚报之前,我们创立了一个武汉晚报实习生群,以纪念这段朝夕相处的日子。如果有人问我实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是友谊!

 

两种不同氛围

在武汉晚报经过了近一个月的“热身”,我只身来到了广州。如果说在武汉的实习是轻松而愉快的,那么在广州的实习无疑是紧张而残酷的。

偌大的一个城市,到处都是汹涌的人流,有一种孤单的感觉。就像某个学长所言:“感觉自己好象是一个气泡,随时都可能被蒸发掉。”我就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里开始了我的实习。

初来广州,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实在差得可以:治安巨差,抢劫杀人的例子不胜枚举,“谨防飞车抢劫”的警示语挂满全城;有老人上公交车自带板凳,以防在拥挤中站不稳脚跟:有摩托车被撞,没有人路过时扶一把;有盗窃抢劫在眼前发生,没有人挺身而出,甚至是大呼一声……这就是初到广州的第一印象。

是城市太过商业化了的原因吧,我想。

95,我在新快报经济部开始了实习。新快报是羊城晚报下的一张子报,1989年创办,是一张很有活力的报纸,在广州也有相当的影响力。16开的大版面,淡蓝色的底色,和漂亮的排版总是能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但是初来乍到,我对这里的环境却不太适应,甚至是,排斥。与武汉晚报想比,这里的记者都很年轻,可是报社的气氛却并不活跃。七楼有一百多号人,各做各的事情,只听得到敲键盘的声音。这种场面让人觉得局促。

然而我没有想到,在这个被我否定的城市里,在这个我并不认可的环境里,我竟收获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快乐时光。以至于到我离开的时候,有了一种恋恋不舍的情结。

 

三个绝密“锦囊”

带我的老师叫林波,之前在南昌一家报社工作,跳槽到新快报只有两年时间,是一个很出色的记者。他做新闻时的热情,工作时的认真,和敢想敢做的处世作风总是能影响到我,让我不得不跟着他前进。跟着他实习的这两个月,我收获了要从事新闻事业必须拥有的的三 个“锦囊”。

锦囊之一:耐心

“这边的老师都不带人的,都是自己独立地跑新闻,哪个老师有事情就跟谁。”已经实习了近两个月的“前辈”提醒我。可惜我还没来得及跟她进行深入交流,她就“功德圆满”结束实习返校了。

连个导航灯都没有,能支我两招的人也闪了,真是背。我想。

然而“好戏”还在后头。新快报是面向中产阶级的报纸,受众层次相对较高,经济新闻也做得比较专业。之前有师兄安慰我说,楚天都市报的菜价波动不也是在经济版吗?武汉晚报的天气新闻不也是经济新闻吗?民生经济也是经济嘛!后来我发现这些话完全是谣传。等我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我已经上了经济部这条“贼船”。

我的老师跑的是商场、超市和物流这条线,这对于喜欢逛街的我来说不能不说是个利好消息,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在拜读老师的“大作”时我才发现,平时不看财经新闻实在是个天大的错误,以至于现在我要从零开始。

漫长的等待就从此拉开序幕了。我搜集了我能看到的财经报纸和报纸的财经新闻版,因此有老师发现了一个怪现象,某些仅有一份的财经报纸自从我来之后就再也见不着了。除此之外,我开始频繁地上财经网站看新闻,所有与老师跑的线有关的新闻我都一一记录在案,并逐个分析。

老师也发现了这一点,但是他故意视而不见。他还是一如既往地让我看报纸,不做任何指示。一个多星期后,我爆发了。当然了,我只是在心里爆发。我委婉地质问他为什么不给我分配任务,不让我有所“建树”心他平静地问了我几个相对专业的问题,我对答如流。

“其实你的努力我都看到了?但是做经济新闻不是这样就够了。你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吗?你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完成采访吗?很多时候你都要有钻研的精神,学会耐心地等待。”

这是我在新快报上的第一课。

锦囊之二:勇敢

在新快报的这两个月,做得最多的就是暗访。这对于缺乏经验的我来说,实在是个相当大的挑战。暗访的对象通常都是不愿意接受采访的人,要不让对方起疑,又要尽可能多地挖掘到需要的信息,绝非易事。

广州是一个混乱的城市,在这个地方,“无冕之王”被打实在不是新鲜事。早先就听过传闻,99级的一位师兄在新快报实习的过程中曾经以买主的身份暗访广州走私车交易,不小心露馅了,被十几号人持刀拿棍追杀出来,好在及时拦截一辆出租车才得以安然脱身。带我的老师就有采访时被打的经历。如果在百度上搜索“记者被打广州”,相信显示的数字一定相当可观。

好在我是做经济新闻的暗访,被殴打的几率相对较小,,但是如果被发现的话,后果也会很严重。最让我难忘的是在水产市场上调查阳澄湖大闸蟹的造假情况。

水产交易一般从早上六点就开始了,于是我早早地起床,只身一人前往广州最大的水产市场——黄沙水产市场。到了水产市场我才发现,进货的都穿着长长的雨靴,背着腰包,我学生气的穿着打扮跟他们格格不入。为了不让人起疑,我谎称家里开了酒楼要进货,自己帮忙过来看货色。

当然事情并不如我想象中顺利。市场上价格混乱,我要拿到价目表,掌握造假的证据,了解假货的销售情况和渠道,这些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家一家地看,仔细地听,耐心地问,而且不能露出马脚。一旦对方发现你是记者,不但采访不能继续,安全都不能保障。还是有一家档口老板对我产生了怀疑,他不断地对我发问,并且把仓库门关上问我是不是记者。幸好在去之前我恶补了一些水产方面的知识,才没有露出马脚。

这次暗访进行得很成功,在后来的实习过程中,我又参与了多次暗访,如商场超市存在 的霸王条款,便利店没有卫生许可证卖盒饭等等,这些都成为我实习经历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老师刻意锻炼我的胆量,让我对商场、超市管理高层进行电话采访,让我明白,在采访时我的身份不是实习生,我就是个记者;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采访,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只要有一个号码,我就能要求知道我想知道的信息。

“做记者就是要有胆量,敢做敢想敢为。”老师这样对我说。

锦囊之三:真诚

初来报社只觉得这里人情淡薄,后来才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要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尊重别人。同样地,要别人真诚对你,你首先要对别人真诚。慢慢地,我学会了每天进门说“早晨”,和邻座的老师打趣一番,帮孝师打水买饭,哪个老师要送文件跑银行都热情帮忙。这样每天进报社就像进了一个大家庭,和谐而温暖,做事情也分外开心。

实习最重要是锻炼自己,因此有锻炼的机会—定不要放过,而且要一心一意地把手上的工作做好,这样才算做到了对事真诚。曾经有一篇大稿,花了我一星期时间。老师吩咐我国庆的时候要注意商场打折促销情况,我没有花心思,打算边玩边看,然后从网站上下载别人的文章拼凑一篇。结果提交给老师的时候,被他一眼看穿。他毫不客气地大加批判:“自己的东西太少,没有形成你自己的判断,霸王条款满街都是,为什么自己不去调查?”我一时语塞,无话可说。接下来的一天,我走访了广州所有大型商场、超市,看到有“苗头”就以消费者身份大胆询问,收集到了不少第一手资料。疲于奔命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老师的赞赏,最终写出来的稿子有3000字之多,顺利通过了老师这一关在财经版发表,这是我在新快报发表的最大的一篇稿件。

这次的经历告诉我,不仅待人要“真诚”,对事也要“真诚”。绝对不可以忽视真诚的力量,这是在为人处世方面老师授予我的第三个锦囊。

实习的经历虽已经过去,可我还会回头去看一下我在那里留下的脚印,我相信那不会是我旅途的归宿,而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