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上长小肉疙瘩:《伤瘀辨病---内伤疗法》出版说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21:44

《伤瘀辨病---内伤疗法》出版说明

(2010-03-13 21:44:30)转载 标签:

伤瘀辨病

内伤疗法

出版说明

林宏

武医养生

刘合斌

陈金文

两仪点穴

杂谈

分类: 武医养生

 

 《伤瘀辨病—内伤疗法》出版说明  

中华传统武医研究院林宏

 

    福清南少林目诊经穴辨治——《伤瘀辨病——内伤疗法》一书,即将出版,兹先公布《出版说明》以餐关注此书的朋友!   

    伤瘀变病属致病四外因中第一类的机械类病因。由外伤转内伤继变,是传统医学十分注重的领域。然而,至今中西各临床对陈旧性宿瘀及其变病,均采取止痛等应急、敷衍的方法对症处理,而不是将宿瘀发掘性地治疗,故使得此类病变非常广泛地存在于人群中。

 

    伤瘀及其变病,是最原始的病种,其病理转归不但易成‘痼疾’‘劳症’,临床却又极易被失误治,真正的原因何在?民间谓此内伤为‘暗疾’、‘伤痨’,究竟属现代医学疑难症中哪些病症病种?为何科学仪器无法诊断?伤处没痛,为何变病仍然发生?现代先进的疗法,为何不能替代原始痛苦的疗法?经穴伤瘀对癌症、脏系、腑系等瘀血型病变,有哪些特殊性?为何伤瘀变病的经穴与针灸、武术伤科既相同又不同?‘其为病不可胜言’、‘诸变百出’、‘无从逆料’,真的就没有规律可循?对变病不依靠抗菌、抗病毒,为何能取效?痨者必虚,免疫力极差,为何用‘攻法’却能补?什么才是中医传统医学真正的‘治本’?传统古朴的疗法,在研究基因工程的时代,还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吗?南少林托瘀肿出的疗法,是‘正治’还是‘反治’?传统医学如何与现代医学结合?为何要有整体的辨病、辨治体系?怎样才能做到前人所总结出的必需‘内外经融会贯通’、‘必与经络脏腑间求之’的要求?

 

    本书着重于医理的探讨,包括发病学、治疗学两大方面。既注重经方验方更注重从变病的规律方面,尽量达到掌握其中的‘不定律’。从大量的临床实践中验证,如何才是真正地做到‘内经’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做到‘医生是帮助病人发搅本能’的这一真正地顺应自然规律的最根本的医学宗旨。世上有难症,只是无良医。故常苦思,我们的思维逻辑,是否不符合自然界的多元性?单一的体系性的方法,是否符合既要‘一分为二’更要‘合二而一’的‘阴阳之道’?至今我们医学的方向,是否陷入了脱离自然规律的轨道?伤瘀变病并不能沿习传统的辨证论治,而要整体论治,还要朝哪些深度努力?而无论治疗伤瘀还是变病,都需要发掘、激活患体的自身本能才有望恢复和治愈,而现代外援型的被动医学,是否接受或承认这种主要从调节内环境着手的主动的传统医学呢?且只有在充分激活患体痛阈值极限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最佳疗效,是否还是符合现代医学的宗旨和要求呢?对其病理基础的认识以为不但有理化双方面,更有心志、意念以及自身整体性质的自调自律系统、敏感反应系统、免疫系统等,是否能被现代微观医学的科学所认可?伤痨难治,传统与现代医学均徊避之,但,是‘病’,总得有医治之,有违常规之疗法,倘若‘闪失’,谁人之过?但愿笔者的在临床实践中的某些反思,能引起同仁们更全面地探索有所裨益,对患有此类病苦的患者能有所启示和帮助,即足感欣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