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直接看电影的网站:一代名将杜聿明系列之二——将军的无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59:44

                                                  一代名将杜聿明系列之二——将军的无奈
 淮海战役正酣,杜聿明使出浑身解数,在解黄伯韬兵团之围中,被我军包围在陈官庄地区。多次突围,结果是越突包围圈越小。毛泽东、陈毅撰写《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和劝降信,但杜聿明还是坚持“生息尚存,誓为钧座尽忠到底”的反动立场,最后在解放军强大攻势下成为俘虏。淮海战役:1948年初冬,淮海大地战局正在向着有利于人民解放军的方面急转,黄伯韬的第七兵团在向徐州收缩的过程中被我解放军几路大军包围在距徐州不足50公里的碾庄地区。刚从辽沈战役战场上败下阵来的杜聿明,11月10日,又被蒋介石重新派到了徐州,继续担任徐州“剿匪”总司令部中将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同徐州“剿匪”总司令刘峙一起,指挥淮海地区的80万国民党军队同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大决战。11月10日午后4时,蒋介石在黄埔路官邸召集军事汇报检讨会。杜聿明及郭汝瑰、侯腾等先行到会。此时,大家都已经知道黄伯韬兵团在碾庄被围,部队伤亡惨重的情况,全军上下十分恐慌,心情十分低落。4点钟刚过,蒋介石与顾祝同一起来到会场,没有更多的寒暄和礼节,汇报会就直接开始了。首先由第二厅厅长侯腾报告了淮海战场黄伯韬兵团被围的态势,以及近期以来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各兵团行动的情况和下一步可能形成的战场态势。紧接着第三厅厅长郭汝瑰开始报告下一步作战计划:决定令已经被解放军包围的黄伯韬兵团死守碾庄;以李弥第十三兵团附第七十二军坚守徐州;令邱清泉、孙元良兵团回徐州迅速东进,击破徐州、碾庄间解放军布势,以尽快解除碾庄之围。蒋介石听了报告后说:“我对战役总的要求就是一定要解黄伯韬之围!”接着又问:“墨三(顾祝同)有什么意见”?顾祝同回答道:“我完全同意总裁的意图”。杜聿明见蒋介石对目前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没有责备任何人,就断定徐州所以搞得这样糟,是蒋介石自己一再改变决心,指挥不当所致,于是心里有底了。但杜聿明生怕蒋介石把去徐州指挥的任务硬套在自己身上,心中难免忐忑不安。此时杜聿明很想质问郭汝瑰,为什么不按照原定的作战计划将部队撤到蚌埠。但见顾祝同等人都同意郭汝瑰的意见,又觉得孤掌难鸣,争亦无益,万一争吵起来,反而会失去蒋介石的宠信,还是少说为佳了。偏在这时,蒋介石又转身问杜聿明:“光亭还有什么意见?”由于杜聿明已经确定了自己应把持的态度,所以带有推托之意地说:“敌情和各兵团的实际情况我都不是很了解,还需到徐州后向刘总司令请示,看如何抽调部队解黄伯韬兵团之围”。蒋介石看杜聿明没有反对的态度,便说:“好!好!你到徐州,一定要解黄伯韬之围。我已经替你把飞机准备好了,你今晚就去”会议就算结束了。但蒋介石离开会场会后,还是与顾祝同一起拉住了杜聿明,跟他说:“你和刘经扶(刘峙)都在徐州指挥,有些不方便,不如叫刘到蚌埠去指挥,你看好吗”?杜聿明马上说:“指挥这样大兵团作战,情报补给是极其复杂的。总部一旦离开徐州,我的机构就不健全了,势必瘫痪,影响作战。请总长放心,我同刘老师不会发生摩擦的。但请总长答应我一个要求:就是解黄兵团之围的战略战术、兵力部署,我不一定照今天会上决定的去做”。顾祝同马上理解了杜聿明的意思,连称:“可以,可以。怎么办好你就怎么办罢。兵法早有此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其实,从杜聿明担任了这个副总指挥,就等于把正义战争这根绳索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了,不论蒋介石给杜聿明多少精兵强将,也逃脱不了他注定失败的命运了。当晚,杜聿明带着上峰旨意以及他的幕僚人员舒适存、文强、邓锡洮、冯石如、张干樵等一起乘飞机飞向徐州。但出师不利,由于飞机迷失方向,耽误到夜半一时才到达。一到徐州,杜聿明马上了解了徐蚌战场的情况。从中得知:解放军已在不老河以南曹八集、薛家湖一带占领了阵地;邱清泉的第二兵团已被中原野战军牵制,无法东调;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一部在曹八集被歼;黄维的第十二兵团到达阜阳附近。权衡了半天,杜聿明仍觉手中的机动兵力是捉襟见肘,根本没有可抽调的机动兵力去解黄伯韬之围。而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参谋长李树正,被各方面的情况所眩惑,对解放军的作战企图作不出全面判断,也都束手无策。面对眼下的局势,杜聿明首先传达了蒋介石解救黄伯韬兵团的决心,而后经过仔细分析认为,解放军的作战部署从来就有一个基本规律,总是有主从之分,绝不会处处都是主力,于是根据过去的经验,作如下判断:(一)华东共军目前还不是为了直接攻取徐州,而是集中主力先消灭黄兵团,以有力一部打援;(二)徐州以西黄口、九里山以北到不老河北岸之共军,只有极少一部力量在牵制我军,可以大胆抽调邱清泉兵团兵力增援黄兵团。刘峙、李树正对杜聿明作出的上述判断表示怀疑,不敢抽用邱兵团。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和说服刘、李二人,杜聿明与邱清泉通了电话,进一步了解了黄口附近解放军主力的部署情况。邱清泉报告说,目前黄口的###有南移动向,但与米文和师已失去联络。根据这一情况,杜聿明判断中原野战军可能要南下阻止黄维兵团的北进,于是又提出了两个行动方案。首先令黄伯韬兵团要全力坚守碾庄,以第十三兵团坚守徐州,以第二、第十六两兵团会合第十二兵团先击破中原野战军六纵队,然后回师击破华东野战军,以解黄伯韬之围。杜聿明认为,这样就等于以黄伯韬兵团为诱饵吸引共军主力,然后再集中绝对优势兵力,迅速击破中原野战军,而后再集中兵力应对华东野战军。但此案能否实施,关键在黄伯韬能否坚守一个时期。此为第一方案。另外,还可以考虑以第十六兵团守住徐州,以第二、第十三兵团全力解黄伯韬之围。但如果黄维第十二兵团被中原野战军牵制,不能到达徐州,要击破华东野战军则感兵力不足。此为第二个方案。刘峙、李树正坚决反对第一个方案,认为坐视黄伯韬兵团被围歼太冒险,如找不着中原野战军主力,扑了空,则有可能东西俱失。认为第二方案比较符合蒋介石的意图,但对邱清泉兵团能否抽调,抽调后###会不会尾追到徐州,这种情况出现时应如何对付,仍有顾虑,因而犹疑不定。于是,决定先召邱清泉到徐州来一同商讨。11日中午,邱清泉奉命赶到徐州。这时侦察证明,我中原野战军部队已经开始南下,当面只有两个纵队。这样刘峙才下决心将第二兵团东调,协同第十三兵团解黄伯韬兵团之围。杜聿明即令兵团主力昼夜向徐州东南附近集结,李弥兵团将徐州防务交给了第十六兵团,集结于徐州以东苑山附近,预定12日集中完毕,13日开始以空、步、炮、战车联合向中原野战军发起攻击,并请空军继续侦察战场上###的动态。杜聿明还要求攻击部队寻求中原野战军作战布势的一翼实行迂回包围,击破后再向其主力攻击。11月12日晚开始,邱清泉、李弥两兵团集中5个军12个师的兵力,配属火炮100余门、坦克100余辆、飞机20余架,开始由徐州沿陇海铁路两侧向预定作战地域运动。蒋介石把为黄伯韬兵团解围的希望寄托在邱清泉身上,希望他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同时也暗示对他在豫东战役中的表现不满,如再违令迟滞,视友军危急不援,必将严惩不贷。这种意图完全体现在了他给邱清泉的电报中。当然主要是鼓劲打气,但也不乏阴森之气:党国存亡,在此一举。吾弟应发扬黄埔精神,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不惜一切牺牲,将当面敌人击溃,以解黄兵团之围,否则军法从事。陈毅和刘伯承遵照中央军委“要用一半以上兵力,牵制、阻击和歼敌一部,以对付邱李两兵团”的指示,决心以8个纵队担任阻援和打援:担任正面阻援的华野七纵、十纵、十一纵,在徐州以东的侯集至大许家之间,沿铁路两侧构筑多道防御阵地,随时准备迎战来自邱李两兵团的进攻;苏北兵团的二纵、十二纵、一纵、鲁中南纵队和中野十一纵,江淮军区两个独立旅,部署在徐州东南一带,伺机攻击援敌之侧背,使其不能全力向东。这时,华野十三纵歼灭敌四十四师后转用于对黄伯韬兵团作战,与原有的华野四纵、六纵、八纵、九纵共同担任围歼黄伯韬兵团的任务,使歼黄兵力增加到5个纵队。11月13日9时,国民党徐州集团数10架轰炸机、100余门重炮、100余辆坦克将徐州以东邓楼至团山一线20余公里宽的正面变成了烈焰腾腾的火海。置身一线指挥的邱清泉脸上绷紧的肌肉放松了,嘴角露出了骄横的冷笑。现在他完全有理由确信,在他们的强大火力下,###的有生力量一定会死伤殆尽,无力阻挡他们大踏步前进了。奔驰的坦克发出巨大的轰鸣,步兵的攻击队形犹如铺天盖地的浪潮,滚滚向前。此时的邱清泉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让共军毫无还手之力,只得乖乖地承认失败,好让他们体面地同黄伯韬在碾庄胜利会师。但是,邱清泉的“王牌军”第五军却遇到了我解放军强有力的阻击。有的坦克被炸毁,有的坦克掉进了沟里,有的坦克调头后撤,顿时战斗队形大乱,步兵更是死的死,伤得伤,纷纷后撤。这使邱清泉大感意外。第五军不明不白地败退下来,邱清泉大为恼火。他按捺不住了,下令重新集结兵力,集中火器,再次向孙庄发起攻击。孙庄重新被遮天蔽日的烟尘吞没。未等硝烟散尽,第五军的官兵如凶猛的怒潮一浪一浪地扑上去,但又不得不无可奈何地一次次退下来。这些国民党兵受到了解放军的顽强阻击,他们在解放军用步枪、轻重机枪和手榴弹组成的严密火网中成片倒地,死伤狼藉,又一次遭到了惨败。而战场上的这一切,都没逃过身临苑山“剿总”前进指挥所坐镇指挥的杜聿明的眼睛。战斗发起后,他不时用望远镜观察孙庄这边的战况,希望能有振奋人心的奇迹出现。当他看到远比血战昆仑关壮观的场面时,感到无比骄傲。五军,毕竟是国军中首屈一指的“王牌军”。然而他到底刚从东北战场回来,目睹了那里国军失败的惨状,思想远比邱清泉实际,不敢存多大的奢望。他有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但没有想到挫折来得如此之快,败得如此之惨,简直是溃不成军!他有些忍无可忍了,不禁怒吼:“告诉邱司令官,务必不惜一切代价,突破对方孙庄防线!”孙庄再次被重炮的炮火吞没,烈焰滚滚,烟尘蔽空。剧烈的爆炸声连成一片,使人的听觉顿时失去作用。成排成排的坦克出动了,敢死队紧随坦克之后扑向孙庄。坦克到底冲进了孙庄。沉寂无声的孙庄突然发出惊天动地的喊杀声,一排排寒光逼人的刺刀刺向了敌军的胸膛。这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格斗,坦克失去了作用,炮火失去了作用,甚至连开枪、扔手榴弹都没有了工夫。美国制造的卡宾枪在白刃格斗中却连烧火棍也不如。敢死队终于有去无回。李弥第十三兵团向华东野战军的第七纵队和第十纵队发动的进攻,同样遭受了严重挫折。李弥兵团的第八军败得更惨,他们刚刚进入攻击出发地域就受到十纵二十八师的迎头痛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开局不利。14日,蒋介石一再督令徐州刘峙要不惜一切代价加快东援速度,“倾全力东援,星夜挺进,务于本夜到达碾庄”。但尽管邱、李两兵团全力东进,不但没有达成解黄伯韬之围的目的,反而使自己的兵团也有被围之虞。直至22日,黄伯韬兵团在碾庄圩地区全部被歼。蒋介石不能容忍刘峙、邱清泉等人作战不力,遭致此次惨败的责任,他在给刘峙、杜聿明的电报中恨恨地说:“查此次徐州会战,我东进各兵团行动迟缓,未能彻底奉行命令,致陷友军于覆灭,实有失军人武德。”黄伯韬兵团被歼后,刘峙有放弃徐州西逃之意。杜聿明却认为刘峙太泄气了,说:“目前还未到考虑这一方案的时候。如果增加5个军到蚌埠,李延年兵团、黄维兵团和徐州部队南北夹击,打通津浦路这一段,这才是上策。下策是徐州30万兵和黄维兵团一道,撤到淮河两岸;但现在看来不能保证安全撤退,在野战中有被消灭之虞,反不如坚守徐州,尚可以牵制敌人南下。这次战役关系整个国家前途,必须由老头子决定。”刘峙听了,颇感为难。23日,蒋介石要刘峙和杜聿明到南京开会,会上郭汝瑰报告作战计划,主张徐州主力南向离集攻击,李延年第六兵团、黄维十二兵团向宿县攻击,以收南北夹击之效。蒋介石采纳了这一主张,对杜聿明说:“你回去马上部署。”杜聿明对蒋介石说:“这一决策我同意,但是兵力不足,必须增加五个军,否则万一打不通,黄维兵团又有陷入重围的可能。”蒋介石说:“五个军困难,两三个军我想法子调,你先回去部署攻击。”杜聿明又一次受领任务,于当日飞返徐州,即决定以第十三兵团守备徐州,第二、第十六兵团担任向南攻击。25日攻击开始,在白虎山、孤山集、纱帽山之线激战,进展甚少。迄28日,杜聿明仍令继续攻击。这天南线李兵团进攻未逞,蒋介石也并未增调援军,黄维兵团在双堆集被解放军包围,收缩更紧。11月28日上午,杜聿明奉蒋介石电令到南京开会。杜聿明到了官邸,顾祝同把杜聿明拉到一间小客厅中,商讨如何挽救当前的危局。杜聿明先问顾祝同:“原来决定增援几个军,为什么一个军也没有给呢?结果弄成这种骑虎难下的局势。”“你不了解,到处牵制,调不动啊!”顾祝同说。“既然知道调不出兵力,就不该让黄维去打宿县,使他陷入重围。目前救黄,唯一的办法就是集中所有力量与共军决战,否则黄维就完了。徐州不保,南京亦危矣!”杜聿明说。“老头子也有困难,办法都想了,一个军也调不动。现在决定放弃徐州,出来再打,你看能不能完全撤出?”顾祝同很丧气地说。杜聿明觉得蒋介石又是老一套,决心一变再变。这一变,黄维完了,徐州各兵团也要全部覆灭。但杜聿明也想到,如果不能增加兵力,不但打出去无望,守徐州也丧失了信心,他沉思了一会,对顾祝同说:“既然这样困难,从徐州撤出问题不大。关键是不能恋战,不能着眼出来再打。只有让黄维守住,牵制敌人,徐州部队很快撤出,经永城直奔蒙城、涡阳、阜阳地区,依托淮河再向敌人攻击,以解黄维之围。”顾祝同对这个方案表示同意。于是,由顾祝同协调,把蒋介石引到小会议室单独商讨。蒋介石同杜聿明到小会议室,杜聿明向蒋介石报告了同顾祝同商定的方案,蒋介石马上同意。28日晚,杜聿明当即飞返徐州,向刘峙报告南京军事会议关于放弃徐州的决定,总部人员即开始以飞机运往蚌埠。杜聿明召集孙元良、邱清泉、李弥三人开会,传达了蒋介石的决策,并吹牛说这次撤退是可以成功的。大家一致同意“撤即不能打,打即不能撤”的原则,决定于30日发动全面进攻,以迷惑解放军。作战计划形成后,便分头进行准备了。撤离徐州的命令下达后,各部队即开始行动。但各部准备行动时,误将指挥部电线撤收,指挥部与各部电话中断,失去控制,形成大乱,徐州城内火光冲天,人马争先恐后,互相拥挤,道路阻塞,后卫人员和辎重车辆多被解放军俘获。12月1日,杜聿明在大吴集除与第二兵团联系外,其他兵团都没有得到直接联系。晚上继续撤退。3日上午10时许,各兵团正向永城前进,杜聿明忽然接到蒋介石空投的亲笔信:据空军报告,濉溪口之敌大部向永城流窜,弟部本日仍向永城前进。如此行动。坐视黄维兵团消灭,我们要亡国灭种。望弟迅速令各兵团停止向永城前进,转向濉溪口攻击前进,协同由蚌埠北进李延年兵团南北夹击,以解黄兵团之围。杜聿明看了命令后,觉得蒋介石的决心又变了,必招至全军覆灭,思想上非常抵触。杜聿明原想,如按原计划撤退到淮河附近,再向解放军攻击,果能解黄维之围,尚可将功抵过;但若沿途被解放军截击,部队遭到重大损失,又不能解黄维之围,蒋氏必将整个失败的责任归罪于他,受到军法裁判。杜深感自己陷入了“战亦死,不战亦死”的进退两难境地。当即命令各兵团就地停止,召各兵团司令官到指挥部商讨决策。孙元良很快来到,李弥派了副司令官陈冰、赵季屏来,邱清泉午后2时才到。大家看了蒋介石的命令,都非常惊慌,一个个默不作声。杜聿明认为,照原计划南撤淮河,尚有可能到达目的;但如照蒋介石的命令打下去,就未见得有把握。邱清泉见杜聿明犹豫不决,就说:“总座,可以照命令打。今天晚上部署,明天起,第二兵团担任攻击,第十三、十六兵团在东、西、北三面掩护。”杜聿明沉重地说:“大家再把命令看看,多考虑一下,我们敢于负责就走,不敢负责就打。这是全军生死之地、死亡之道,不可不慎重。”大家对蒋介石的命令又看了一遍,于是决定,采取三面掩护,一面攻击,逐次跃进的战法,能攻即攻,不能攻即守,不让解放军把部队冲乱。杜聿明于当晚即部署,同时电蒋请求空投粮弹。当晚,又接国防部正式命令,要杜聿明迅速决心于两三日内解决濉溪口、马庄一带之敌,说这是对敌各个击破之唯一良机。如再迟延,则各方面的解放军又必然集于贵部周围,又处于被动矣。并令杜部万勿再向永城前进,迂回避战……杜聿明看了这个电令后,感到蒋介石所以变更决心,是被郭汝瑰的意见所左右。他很后悔在11月28日那次会上,未向蒋介石说明他怀疑郭是潜伏的共产党的看法;也没有和何应钦、顾祝同、萧毅说好,要他们始终支持自己的撤退方案。弄到现在,老头子听任郭汝瑰的摆布,一再变更决心。先后函、电命令向解放军攻击,陷自己于全军覆灭的境地。杜聿明更自责当天上午自己太懦怯,不果断,不该命令各兵团中途停止,召集各将领开会,耽误了一天行程。现在逃既晚矣,打亦无望。想来想去,杜聿明横下一条心:反正江山是蒋介石的,由他去罢!豁出自己这条命,最后为蒋“效忠”吧。3日晚,各部队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向濉溪口方面前进。部队进入驻地后,夜12时发现解放军追击部队右翼已到达薛家湖,左翼已到达大回村附近,形成包围态势。3日上午接到蒋氏命令部队停止前进时,派往青龙集东北香山庙附近担任掩护之第五军第四十五师,被解放军包围。邱清泉派队支援,经过激烈战斗始能撤出。该兵团右翼一个新成立的补充旅,在义村、庄楼地区被歼灭。第十六兵团一个团去接补充旅阵地时,解放军假称是国民党军,这个团一进入义村,即被解放军消灭。这时,双方部队已成犬牙交错态势,情况很混乱。少数解放军已经混入国民党军驻地内乘夜到处放枪,引起国民党军队内部混乱。连杜聿明驻地附近一个碉楼上,也出现两名解放军武装便衣,这些情况弄得大家草木皆兵,彻夜不安。4日,杜聿明照原定逐次攻击战法,严令第二兵团攻击前进,第十三、第十六兵团坚守掩护阵地。经过两天激战,敌第二兵团前进到青龙粮、陈官庄以南,而第十三、第十六兵团的掩护阵地数处被突破,形势岌岌可危。6日,解放军发动全面反攻,突破国民党阵地多处。中午,杜聿明指挥部向夏砦移动,路过李石林时,邱清泉和孙元良仓皇来见杜聿明,说目前态势不利,要重新考虑战略。杜聿明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需要研究一下,即同邱、孙同到李弥司令部。孙元良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目前只有独断专行,才可挽救大军。”邱清泉连称同意,李弥比较沉静,未发表意见。孙、邱二人竭力鼓动李弥一道突围。杜聿明似乎对目前的处境和发展趋势已经有了自己的估计,他声调低沉地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三天前大家同意这句话,就可以全师而归,对得起老头子,今天做恐怕晚了,既违命令,又不能全师,有何面目见老头子!”但为了给这些难兄难弟们打气,又安慰道:“不要紧,我们还有力量。一个兵团如能突破一路,还有一线曙光,否则反不如照蒋的命令坚持到底。老头子有办法就救我们出去,不然只有为他效忠了事。我判断,东北野战军入关南下,至少还要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内,牵住敌人,请老头子调兵与敌决战,还是来得及的。”杜聿明讲完后,几个人纷纷议论如何利用空隙逃出包围圈。尤以孙元良力主逃跑,邱、李也随声附和。杜聿明见此情况,心中也无底,觉得打要靠他们,突围也要靠他们,自己不能过分执拗了。就说:“只要大家一致认为突围可以成功,我就下命令。但各兵团必须侦察好突破点,重武器车辆非到不得已,不能放弃。”邱清泉见杜聿明情绪低落,便宽慰说:“总座,我保驾你安全突围。”杜聿明只是对邱苦笑了一下。会议决定分头突围,到阜阳集合。然后各自部署。杜聿明回到夏砦,就开始破坏不能携带的文件器材。不久,李弥电话架通,报告东北方向解放军甚多,突围不易,并问孙、邱两兵团侦察的情况分别如何。孙元良兵团匆匆由西北方面自行突围,一出阵地即遭解放军猛烈射击,部队混乱,纷纷缴械。除孙元良化装只身逃脱,军长胡临聪、汪匣锋等均被俘。邱、李两兵团在调整部署后,于12月7日仍向解放军阵地实施攻击,但士气十分低落,各级指挥官虽严厉督战,仍屡攻屡挫、徒增伤亡,毫无进展,而我解放军攻势更趋猛烈。8日9日,杜聿明每天以第二兵团部分兵力在战车掩护下攻击,虽然攻占一些村庄,但进展不多,损失却很大。每次攻击失败,车、步兵互相埋怨,各兵团之间也矛盾重重。10日,解放军全线发动攻击,包围圈逐渐缩小。在此期间,杜聿明多次急电蒋介石,催促速调大军与解放军决战。蒋复电无兵可调,令杜聿明不要存有幻想。刘峙也乘飞机亲到陈官庄上空,对杜聿明说:“委员长命令要你赶快指挥邱、李两兵团进攻前进。”但杜聿明想尽办法组织突围攻击,都不能越雷池一步。从12月10日到16日,我攻击部队在陈官庄、青龙集地区没有继续进逼。16日,杜聿明接到刘峙来电说:“黄维兵团在双堆集昨(15日)突围,李延年兵团撤回淮河南岸,贵部今后行动听委员长指示。”杜聿明得到这个通报,心中完全凉了,觉得蒋介石的指挥简直糟糕透了,为什么不令双方同时突围,那样还有一线生机。而蒋介石只顾黄维不顾邱、李两个兵团,现在黄维一突围,解放军的兵力就会全部集中到陈官庄方面,还有什么办法呢?杜聿明决心令两兵团加强工事,坚守到底。12月17日,毛泽东指示陈毅、刘伯承等:“我包围杜聿明各部可以十天左右时间休息调整,并集中华野全力,然后发起攻击。”“向杜邱李连续不断地进行政治攻势,除部队所做者外,请你们起草口语广播词,每三五天一次,依据战场情况变更其内容,电告我们修改播发。”毛泽东一面指示部队要对杜聿明集团连续不断地进行政治攻势,一面身体力行,挑灯夜战,亲手撰写了一篇精美绝伦的口语广播词《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这封以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和中原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名义致杜聿明等人的书信,在邯郸人民广播电台连续广播,并印成传单向陈官庄包围圈内散发,具有很大的震撼力量。同一个声音一连几天回响在杜聿明等人和许多国民党官员的耳边:杜聿明将军、邱清泉将军、李弥将军和邱李两兵团诸位军长师长团长:你们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黄维兵团已在十五日晚全军覆没,李延年兵团已掉头南逃,你们想和他们靠拢是没有希望了。你们想突围吗?四面八方都是解放军,怎么突得出去呢?你们这几天试着突围,有什么结果呢?你们的飞机坦克也没有用。我们的飞机坦克比你们多,这就是大炮和炸药,人们叫这些做土飞机、土坦克,难道不是比较你们的洋飞机、洋坦克要厉害十倍吗?你们的孙元良兵团已经完了,剩下你们两个兵团,也已伤俘过半。你们虽然把徐州带来的许多机关闲杂人员和青年学生,强迫编入部队,这些人怎么能打仗呢?十几天来,在我们层层包围和重重打击之下,你们的阵地大大地缩小了。你们只有那么一点地方,横直不过十几里,这样多人挤在一起,我们一颗炮弹,就能打死你们一堆人。你们的伤兵和随军家属,跟着你们叫苦连天。你们的兵士和很多干部,大家很不想打了。你们当副总司令的,当兵团司令的,当军长师长团长的,应当体惜你们的部下和家属的心情,爱惜他们的生命,早一点替他们找一条生路,别再叫他们作无谓的牺牲了。现在黄维兵团已被全部歼灭,李延年兵团已向蚌埠逃跑,我们可以集中几倍于你们的兵力来打你们。我们这次作战才四十天,你们方面已经丧失了黄佰韬十个师,黄维十一个师,孙元良四个师,冯治安四个师,孙良诚两个师,刘汝明一个师,宿县一个师,灵璧一个师,你们总共丧失了三十四个整师。其中除何基沣、张克侠率三个半师起义,廖运周率一个师起义,孙良诚率一个师投诚,赵壁光、黄子华各率半个师投诚以外,其余二十七个半师,都被本军全部歼灭了。黄伯韬兵团、黄维兵团和孙元良兵团的下场,你们已经亲眼看到了。你们应当学习长春郑洞国将军的榜样,学习这次孙良诚军长、赵壁光师长、黄子华师长的榜样,立即下令全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本军可以保证你们高级将领和全体官兵的生命安全。只有这样,才是你们唯一的生路。你们想一想吧!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好,就这样办。如果你们还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总归你们是要被解决的。杜聿明集团深陷包围圈中,无路可逃。什么时候打他,主动权完全在解放军手里。11月29日,平津战役打响,中央军委为了稳住华北的傅作义集团,不使其海运南撤,一度要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攻,“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从12月16日开始,华东野战军前线部队又奉命围而不打,转入阵地休整。在这近20天的休整期间,华东野战军各部队结合自己所在阵地的特点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形势、任务教育,进行组织整顿。针对敌人特点进行敌前练兵,开展群众性的对敌政治攻势,等等。整个部队士气高涨,面貌焕然一新。为了让第一线官兵吃得好,睡得暖,各个部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把热菜热饭放到厚厚实实的草焐子里,有的把热菜热饭用棉衣棉被包起来,送到前沿阵地依然热气腾腾。有的甚至动脑筋搞发明创造,在前沿搞起消烟灶,把阵地后方送来的饭菜进行一次再加热。通过各级领导的亲自关心和后勤人员的不断努力,前沿部队普遍吃上了热饭热菜。有的还不断花样翻新,变着法子叫大家吃饱吃好,吃得有滋有味,馒头、米饭、包子、油饼,经常变换花样。有的还摆起了“豆腐宴”。
       在这风雪交加,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包围圈里的敌人,内缺粮草,外无援兵,处境越来越困难,仅靠空投的一点点给养苟延残喘。撤离徐州太仓促,当时只计划到淮南,到了淮南要啥有啥,根本没有在半路上停下来打仗的充分思想准备,单是二三十万人的吃饭问题就发生极大恐慌。除了人的吃饭问题,还有机械化的“吃饭”问题,从徐州出来带的油料不多,不少汽车和坦克只好趴窝,成了摆设。现在是样样都缺,靠空投汽油、弹药、大米、馒头只能是暂时维持,若是天气恶劣不能正常空运,状况就更惨了。有时一些官兵为了抢夺空投物资,互相火并射杀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人受不住饥饿的煎熬,把骡马杀了分而食之,皮、骨头一样不剩。就是这样也难以填饱肚子,大家挖空心思寻找食物,把麦苗、树皮等一切可以吃的东西都吃光了。这时,我军的政治攻势对包围圈中的敌人有很大瓦解作用。通过不断对敌人广播《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和阵地喊话,晚上给敌人前沿阵地送大米饭,送馒头,对敌人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最初将信将疑,想得到那些食物,又怕解放军突然开枪。后来见解放军并不开枪,是诚心诚意地给他们送食物的,没有丝毫恶意,便大着胆子来享用。以后每天早晨不请自到,人越来越多。有的索性携枪投奔解放军不回去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解放军用一担肉包子换回一个连的国民党兵,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解放军一个老炊事员,挑了一担肉包子上前沿,路上迷了路,摸到了敌人阵地上。当敌人子弹推上了膛,喝令他“站住”时,他灵机一动,机智地说:“告诉你们连长,就说解放军团部派人送肉包子来了!”敌人的连长来了,他又把团长派他来送肉包子的事说了一遍,并趁机进行宣传。饿死鬼一样的敌人早已馋涎欲滴,不顾那连长的阻止,一窝蜂地上前争抢肉包子。一大担肉包子眼看抢个精光。那连长也不甘落后,边抢边往嘴里塞。老炊事员趁机举起手榴弹,高声喊道:“不许动!”随后郑重宣布:“弟兄们,不要怕!如果没吃够,我们那边有的是,过去吃就是了!”那些国民党兵纷纷响应,异口同声地喊叫着:“不干了!缴枪!缴枪!给解放军缴枪!”就这样,老炊事员用一担肉包子带回了一个连,一个人不少。此时的杜聿明,从蒋介石几次的通电和来信中了解到,目前蒋介石手中已经大势西去,没有挽回败局的能力了。所以自己对陈官庄的战局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从与其他战场的相互关联看,平津战役亦已危急;北平西苑机场已失,空军损失很大。杜聿明预感到,平津战势一失,东北野战军就会挥师南下,南京即将不保,老头子只有逃到台湾,寄身于美国人篱下了。老头子现在已是山穷水尽,无法挽回了。
        在这期间,邱清泉对杜聿明说:“陈毅给你送来一封信,我已把它烧了。”杜聿明问邱:“内容说些什么?”邱说:“还不是那一套!劝降么,谁降共产党!”又有一天,李弥打电话给杜聿明说:“陈毅派人带着一封信,从第一线摸进来,是原第十三兵团被俘的一个军官。”杜聿明问:“他说什么?”李说:“他吓晕了说不出来。信里还是讲了一些道理。我把他送来你问问。”第二天,李弥连人带信给杜聿明送来了。杜聿明看到陈毅的信,起头说得很客气,中间有些杜聿明认为是威胁的话。最能打动杜聿明的是信中说道:“你为什么替四大家族服务,而不为人民服务。”杜聿明对此心中一动:如果能保全两个兵团部队的话,也可以同意投降。杜聿明随即将这个军官交给副参谋长文强去审问,自己拿着信去试探邱清泉的态度。邱清泉接过去看了一半,一句话没说,便将信撕掉烧了。杜聿明想,邱清泉历来是蒋介石派来牵制他的人,骄傲跋扈,目空一切,过去与他矛盾重重,有时还正面冲突。这次在包围中,邱清泉事事请示,表现还不坏,但还未达到互相谈心的程度。这件事邱清泉不同意,自己就不能去做。杜聿明心乱如麻,立即告辞而去了。时隔不久,蒋介石即电杜聿明:“听说吾弟身体有病,如果属实,日内派机接弟回京医治。”邱清泉见到杜聿明说,是他打电报给蒋介石说杜聿明有病的,力劝杜聿明回南京。杜聿明对邱清泉说:“抛下数十万将士只身逃走,决不忍心。”随即复电蒋介石:“生虽有残疾在身,行动维艰,但不忍抛弃数十万忠勇将士。生息尚存,誓为钧座尽忠到底。”1949年1月1日,蒋介石宣言和平,杜聿明这个一贯不主和平的好战分子,被解放军打得垂头丧气,也觉得只有和平才是出路。但到1月3日,忽然接到蒋介石的电令,照原定空军掩护突围方案实行,自5日起投足3日粮弹。杜聿明始终认为突围不会成功。坐战车一个人逃走还有可能,遗弃官兵,落得万人臭骂,不如继续守下去,再拖十天半月,等到蒋介石下野,邱清泉动摇,那时他一来对得起蒋介石,二来可以向解放军接洽,保全部队,也对得起部下,要办战犯只办他一个好了。毛泽东12月17日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杜未曾看到。按当时的思想,就是看到,要全军放下武器,仅保证高级将领和全体官兵的生命安全,杜也是不会投降的。国民党将领对个人生命固然看得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掌握部队实力,那才是他们升官发财的生命线。1月5日,南京空军开始投粮,蒋介石即令杜聿明赶快突围。杜聿明还想拖着,看看情况再说。于是再电述粮弹未投足,将士饥饿无力,无法执行命令,请继续大量投弹粮。无奈的蒋介石只好复电:“准再投3日,务必遵照实施。”6日中午,解放军发动声势浩大的攻击。国民党各部经过解放军20多天的政治攻势,已全失斗志,一触即垮,东西两面多处阵地被突破。杜聿明急电空军轰炸支援。7日晚,李弥兵团司令部所在地青龙集阵地被突破,这些完全出乎杜聿明的意料,急电蒋9日预备轰炸,10日投毒气弹掩护突围。同时国防部也通知以百架次飞机掩护突围。8、9两日解放军继续攻击,国民党空军司令王叔铭亲到陈官庄上空指挥,都无能为力,阵地又多处被突破。陈毅和刘伯承已经判断出杜聿明企图突围,于是指挥前线部队对东南实施更加猛烈地攻击,很快第十三兵团阵地大部崩溃,第二兵团南北阵地各部队亦纷纷告急。杜聿明9日黄昏前后,到陈官庄第五军司令部,指挥所部及战车等部队在陈官庄以西集结,归文强指挥,幻想于10日在空军掩护下突围。杜聿明一到陈官庄,解放军的炮弹跟踪而到,赶忙躲到掩蔽部。李弥、邱清泉又来见杜聿明,要求于夜间突围,杜聿明仍主张照着蒋介石的指示于10日上午突围。李弥等认为白昼突围无希望。杜聿明说:“如果你们要走的话,你们先走,我一个人在这里守到底以免耽误大家。”一直争吵到10时左右未能达成统一意见,杜聿明气得出一身大汗,只得对他们说:“既然都是这样主张,只有分头突围好了。”杜聿明给蒋发了最后一电报,说:“各部队已混乱,无法维持到明天,只有当晚分头突围。”但又觉得要逃命就不能跟大队走,只有乘夜间钻空子出了包围圈再说。于是,杜聿明带着副员、卫士十来个人,离开大队单独行动。先向西走出村庄,再转向东北,沿途见大批部队整队向陈官庄前进,一问原来是第七十二军。杜聿明走到夏砦附近,遇见了解放军攻击部队正在向西运动,情急之下便在战壕内隐蔽起来。副官尹东生给杜聿明剃了胡子,并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杜聿明觉得有道理。等解放军部队过去以后,卫士扶着杜聿明一直往东北跑,想跑过一段再向西南转南。途中遇到一位像解放军干部的人和一位卫生院长(以后给杜聿明包扎过伤),杜聿明冒充是解放军第十一纵队的,侥幸蒙混过去了。后来又遇到一个老百姓,说是四周村庄都有解放军队伍。杜聿明心中很慌,已经跑了20来里路,还有队伍,不知要跑到什么时候才可以跑出包围圈,就从两个村庄间向西北跑。不觉天已亮了,见村庄上还有解放军的队伍,这使逃跑的几个人都失去了信心。尹副官说:“我们到村里报到去算了吧。”杜聿明说:“不行,还是赶快走。”这时,两个解放军战士跑来问:“你们是哪一部分的?”尹副官说:“送俘虏的。”解放军再一问,本来就十分紧张的副官和卫士都答不上来,露出了马脚,只好放下武器投降。杜聿明在绝望之中拔出手枪,对准自己的脑袋企图自杀。尹副官一把将手枪夺了过去,交给了解放军。就这样,杜聿明等一行都当了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