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办法:安徽省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34:04
安徽省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安徽省 简称:皖 名称起源 安-安庆
徽-徽州 行政区类型 省会
(及最大城市) 合肥 省委书记 张宝顺 省长 王三運 面积
-占全国
-占水域 139,400 km²第22位
%
% 人口(2008)
密度
-占全国 6135万(第8位
455/km²(第9位
4.96% 方言 徽語/吳語/贛語/江淮官話/中原官話/客籍方言島(西南官話/湘語/閩南語/客家話/畲話等) GDP(2008)
人均
-占全国 ¥8,874亿(第14位
¥14,485(第27位
2.71% HDI(2005) 0.727( 中 ,第25位主要民族 汉族
回族
满族
畲族[1] 地级行政区 17个 县级行政区 105个 乡级行政区† 1845个 ISO 3166-2 CN-34 官方网站
www.ah.gov.cn 人口与GDP数据的参考文献: 民族数据的参考文献:截至 。 安徽主題首頁

安徽省,简称“”,为中国内陆省份地理上属于华东地区经济上属于中国中部经济区;兼跨长江淮河。省会合肥市清朝后期和民国时期安庆曾为省会。

目录

[隐藏]
  • 1 历史
    • 1.1 名称由来
    • 1.2 隋唐之前
    • 1.3 隋唐宋金元
    • 1.4 明朝
    • 1.5 清朝
    • 1.6 清朝之后
  • 2 地理
    • 2.1 地质地貌
    • 2.2 气候
  • 3 行政区划
  • 4 人口
  • 5 城市
  • 6 经济
  • 7 文化和旅游
  • 8 教育
  • 9 宗教
    • 9.1 道教
    • 9.2 佛教
    • 9.3 基督新教
    • 9.4 天主教
    • 9.5 伊斯兰教
  • 10 安徽名人
    • 10.1 古代
    • 10.2 近现代
  •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领导人
  • 12 资料来源
  • 13 参考
  • 14 外部链接

[编辑] 历史

主条目:安徽历史

[编辑] 名称由来

安徽于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原江南省析分为安徽、江苏两省),省名取安庆府与徽州府名第一字为安徽。这就是安徽名称的由来。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

[编辑] 隋唐之前

商朝前16世纪 - 前11世纪)的开国君主曾经短期定都在安徽北部的亳州,当时安徽大部份居民并非华夏族,而是后来逐步同化入汉族东夷山越人等。

战国末期,前278年楚国的郢都(今湖北荆州)被秦国攻占,于是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前224年,楚国大将项燕被秦国的王翦60万大军击败,前223年,寿春陷落,楚国灭亡。前221年,秦国完成征服六国、统一天下的计划。安徽大部分地区属于九江郡(寿县),北端属于泗水郡和砀郡。秦末楚汉相争项羽在今安徽固镇县垓下之战败给刘邦,自刎于乌江(安徽和县)。刘邦建立汉朝。

汉武帝东瓯国举国迁到庐江郡(安徽西部的舒城地区)。汉朝末年,寿春成为军阀袁术的基地。袁术后来自称皇帝,但不久病死,寿春归属军阀曹操亳州人,三国曹魏之实际开创者)。

五胡十六国期间,从4世纪开始的之后三百年间,几支塞北游牧民族入侵华北地区并相继建立军阀政权,南方则一直保持着汉人的王朝。安徽北部成为南北方对峙的前线,战火不断。383年在北方的前秦和南方的东晋之间展开的淝水之戰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次战役。

[编辑] 隋唐宋金元

隋文帝在位时代的开皇之治促使这一地区经济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经过短暂的混战,唐朝统一天下,并保持了一个多世纪的和平和统一。安史之乱中,安徽北部淮河地区遭受战火蹂躏。晚唐875年王仙芝黄巢起义,从河南经安徽和县渡长江入皖南,到福建广东,后经安徽攻长安,天下大乱,藩镇割据,不久唐朝灭亡。

北宋后期,北方的金朝崛起。1127年以后,安徽北部的淮河再次成为南北对峙的前沿:北方的金和南方的南宋1161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出兵伐宋,在今安徽马鞍山采石大战失败。1234年,金亡于蒙古帝国1276年蒙古人攻占南宋京城杭州。安徽全境归元朝

[编辑] 明朝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南京建立明朝。由于定都南京,現今的江苏省和安徽省直屬中央六部管理,称为“直隶”。该区域跨长江和淮河南北,首次将经济和文化差异很大的广阔地区,包括今安徽北部朱元璋洪水频繁的家乡凤阳,今安徽南部多山的徽州,和今江苏南部以富裕著称的太湖流域,都划归同一个行政区管辖。

明太祖定凤阳为中都,一度考虑迁都于此,后来放弃这个计划,只建成陵墓和一部分城墙。明代在安徽境内共设有7个府,其中4个位于长江以南:徽州府宁国府太平府池州府;2个位于长江北岸:安庆府庐州府;而整个淮河流域只有凤阳府一府。长江南岸的芜湖縣在明朝发展成新兴的經濟中心。1635年明末流寇李自成部攻陷凤阳,掘明朝皇室的祖坟,焚毁朱元璋曾经出家的“皇觉寺”。

安徽北部淮南市的主要街道(摄于20世纪末)

[编辑] 清朝

1645年軍攻占南京,将南直隶改为江南省1667年,又将江南省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安徽省会设在安庆,驻有安徽巡抚以及安徽按察使,至于管理安徽民政的江南左布政使则长期寄驻江宁府(南京),直到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也一并迁来安庆。省界与今天比较变化不大。

晚清时期,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安徽南部是其主要粮食和军事基地,在曾国藩湘军陈玉成的太平军反复拉锯战中,安徽南部流失大部分人口,经济遭到嚴重打击,战后从河南、湖北居民移居皖南,文化习俗有所改变。同时期,捻军也发源于贫困而土匪横行的安徽北部。李鸿章在合肥附近招募淮军赴江浙作战。太平天国之后淮军成了清朝的一支重要力量。

[编辑] 清朝之后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蚌埠兴起。1912年柏文蔚督皖。1913年倪嗣冲督皖。1920年张文生督皖。1922年马联甲督皖。1923年吕调元督皖。1924年姜登选督皖。1925年陈调元督皖。1926年底陈调元归顺北伐国民革命军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安徽成了日本人、汪精卫政权国军中国共产党新四军势力交错的地方。1940年在安徽发生国共冲突的皖南事变1946年日本投降后,民国政府把安徽省会从安庆迁往合肥1948年1949年,安徽是国共内战期间淮海战役的主战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一度以长江为界分为皖北和皖南2个行政公署(省级)。1952年又重新合并。省界有小幅的调整:徽州婺源县划归江西,盱眙县和泗洪县划归江苏,作为交换,江苏徐州的萧县砀山县划给了安徽。但这又使得天长成为伸入江苏境内的一个锲子。

在1959-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安徽省的非正常死亡人口达到633万人,占灾前人口3446万人的18.37%,其比例居中国各省的第一位[1]

[编辑] 地理

  • 接邻省份:浙江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江西

[编辑] 地质地貌

地质省境地跨三大构造单元,淮北和沿淮两侧属于中朝准地台南部,地层中富含前震旦纪的沉积变质铁矿(如霍丘)和二叠纪煤层(如淮南、淮北);皖西大别山区和江淮地区部分为秦岭褶皱系的东端,分布有前震旦纪沉积变质磷矿层(如宿松、肥东);沿江和皖南属于扬子准地台的东北部分,古生代和三叠纪为海水淹没,广泛沉积了层厚、质纯的白云岩和灰岩,燕山运动期间沿江一带岩浆活动普遍、频繁,形成了具有工业意义的铁、铜、硫、钒、铅、锌、明矾石等矿藏和石油资源。在淮北地区近年又发现了金矿。

气候、土壤、植被与地貌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终年温和湿润,并有明显的南北过渡特征。其中淮河以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黄山山脉以南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自然植被和土壤亦因此自北而南更迭,即落叶阔叶林-棕壤;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常绿阔叶林-黄、红壤。在主要栽培作物方面,也依次有小麦、杂粮、麦稻过渡和水稻占优势的差异。

安徽省地貌以平原、丘陵和低山为主。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1.3%(包括5.8%的圩区),丘陵占29.5%,山区占31.2%,湖沼洼地占8.0%。

平原与丘陵、低山相间排列。

自然地理区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全省分属于4 个自然地理区。

华北平原半旱生落叶阔叶林区省境淮河以北及淮河南岸河漫滩地带的皖北平原,属此区的淮北平原亚区,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南部。海拔多在20~50 米,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淮河北侧的支流向东南流入淮河和洪泽湖。平原北部深受黄河泛滥影响,近代沉积物覆盖深厚。在排水不畅的低洼和微凹地区有盐碱土和砂姜土分布。农垦历史悠久,自然植被多已无存,现 为人工栽培的侧柏、杨、柳、泡桐、刺槐、榆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结合治淮,兴建了多项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并开辟了新汴河、茨淮新河等,在防洪、灌溉、航运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北亚热带长江中下游平原混交林区省境淮河南岸河漫滩地带以南的皖中丘陵及长江沿江平原属此区的长江下游平原丘陵亚区。由河谷平原、湖盆平原(巢湖盆地最大)以及与这些平原相毗连的低山、丘陵、岗地等多种地貌类型组成。平原地区农业发达。丘陵地势起伏,大部已垦为农田,其中西部的淠史杭灌溉区水源较丰,东部则水源缺乏,旱灾突出。保护区。

[编辑] 气候

气温一般南高于北。年均温14~16℃,1 月均温-0.0~4℃,7 月27~29℃,10℃以上活动积温为4620~5300℃。当强大寒潮过境时,往往气温骤降,甚至冻害越冬作物。无霜期约为200~250 天。年降水量750~1700 毫米,地区分布一般南部多于北部,山地多于平原。皖北约750~800 毫米,皖中约800~1000 毫米,沿江一带约1100~1400 毫米,皖南约1600 毫米,黄山光明顶为2373 毫米,是全省降水量最多之地。由于季风和梅雨的不稳定性,各地历年最大和最小降水量可相差1~3 倍以上,夏季各月降水量的逐年变化更大,往往引起旱涝灾害。旱灾在皖北以春旱或春夏连旱居多,淮河以南多为夏旱或秋旱。涝灾则以淮河流域较多,主要出现在7~8 月;次为长江流域,多出现在6~7 月。

[编辑] 行政区划

现辖17个地级市,以及44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56个

地级市:

  • 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马鞍山市淮北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滁州市宣城市巢湖市阜阳市六安市宿州市亳州市池州市

县级市:

  • 天长市宁国市明光市桐城市界首市
地图 # 行政區 行政级别 1 合肥市 地级市 2 安庆市 地级市 3 蚌埠市 地级市 4 亳州市 地级市 5 巢湖市 地级市 6 池州市 地级市 7 滁州市 地级市 8 阜阳市 地级市 9 淮北市 地级市 10 淮南市 地级市 11 黄山市 地级市 12 六安市 地级市 13 马鞍山市 地级市 14 宿州市 地级市 15 铜陵市 地级市 16 芜湖市 地级市 17 宣城市 地级市

[编辑] 人口

安徽省人口总数为6593.5万人(2006年),居全国第9位。人口密度为455人/平方千米(2004年数据)。

安徽省各市面积与人口数据(2007年末) 区划名称 面积(公里²) 常住人口 户籍人口 安徽省 140,125.79 61,180,000 66,757,129 合肥市 7,029.48 4,910,000 4,789,046 芜湖市 3,362.55 2,260,000 2,304,631 蚌埠市 5,952.13 3,210,000 3,552,702 淮南市 2,585.13 2,290,000 2,394,179 马鞍山市 1,685.74 1,270,000 1,273,201 淮北市 2,740.91 2,050,000 2,136,588 铜陵市 1,064.47 720,000 736,468 安庆市 15,398.39 5,590,000 6,109,857 黄山市 9,678.83 1,400,000 1,479,753 滁州市 13,523.22 4,110,000 4,439,557 阜阳市 10,122.77 8,360,000 9,742,858 宿州市 9,939.80 5,690,000 6,171,734 巢湖市 9,393.67 4,120,000 4,550,338 六安市 18,410.94 6,090,000 6,955,075 亳州市 8,522.58 5,100,000 5,788,897 池州市 8,391.73 1,430,000 1,580,238 宣城市 12,323.43 2,580,000 2,752,007

[编辑] 城市

市區非農業人口超過100萬的特大城市有兩座,分別是合肥市淮南市[2]。从2008年年底的经济总量来看,位于安徽省前三位的依次是合肥市芜湖市安庆市;从人均GDP来看,2008年安徽省人均GDP前三位的依次为马鞍山市铜陵市合肥市;从人均工资来看,2008年人均工資位于前三位的是马鞍山市淮南市合肥市

人均GDP省内排名 城市 1 马鞍山市(人均7,000美元以上) 2 铜陵市(人均6,000美元以上) 3 合肥市 4 芜湖市 5 淮南市 6 黄山市 7 淮北市 8 宣城市 9 蚌埠市 10 池州市 11 滁州市 12 安庆市 13 巢湖市 14 宿州市 15 亳州市 16 六安市 17 阜阳市 注释 表格中数据截至于2008年12月

[编辑] 经济

主条目:安徽经济

根据初步核算的结果,2008年,安徽GDP总量达到8,874.2亿元,位居全国第十四位,比上年增长12.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18.1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4,137.4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3,318.7亿元,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为16∶46.6∶37.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4,485元(折合2,085美元),比上年增加2,440元[3]

与其他省份经济发展相比,安徽属于中等发展速度的省份;同时农业经济所占比重较大,属于农业大省;安徽的经济总量属于中等,人均GDP大大落后于其他省份。1979-2007年29年,按绝对数比较,2007年安徽省GDP为1978年的64.46倍;按不变价格推算(以同期全国平均物价水平为基准),GDP年平均增长率9.5%,低于同期全国9.8%的平均水平,年均增长率次于陕西山西等14个省份居15位。1978年-2008年,安徽GDP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一直在第13位至第15位间轮替,1978年位居全国第13位,2005年居第15位,2006年开始居14位。1978-2008年,安徽经济的年增长率,有9年低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22年高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31年间有15年年增长率低于10%,16年高于10%。GDP总量的发展,1988年突破500亿元,1993年突破1千亿元,2005年突破5000亿元。人均GDP的发展,1988年首次突破1千元(全国1987年突破1千元),2001年突破5千元(全国1995年突破5千元),2006年突破1万元(全国2003年突破1万元)。

2007年,安徽GDP总量最终核实数)达到7,345.69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13.9%,GDP占全国总量的2.7%;其中第一产业1,214.71亿元,占GDP比重16.54%;第二产业3,282.56亿元,占44.69%;第三产业2,848.42亿元,占38.78%;人均GDP为12,015元,次于广西西藏等27省市区居第28位[4]。经济结构中,仍旧表现为农业占有较大比重。以2007年为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次于贵州江西等8省区居全国第9位,一产业总量上仅次于湖北广西等9省居第10位。

2009年,安徽GDP(国内生产总值)过万亿,合肥市,马鞍山市等正式加入长三角经济区。GDP含金量名次大幅度上升。[5]

[编辑] 文化和旅游

全省共有2处世界遗产、10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5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世界遗产黄山、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采石巢湖花山谜窟渐江太极洞花亭湖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寿县亳州安庆
  •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桐城黟县凤阳绩溪潜山涡阳蒙城宣州和县贵池
  •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黟县西递镇西递村、黟县宏村镇宏村、歙县徽城镇渔梁村、旌德县白地镇江村
  • 黄梅戏

[编辑] 教育

主条目:安徽省大学列表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大学
  • 安徽师范大学
  •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工业大学
  • 安徽理工大学
  • 安徽财经大学
  • 安徽工程大学
  • 淮北师范大学
  • 安徽中医学院
  • 蚌埠医学院
  • 皖南医学院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 安庆师范学院
  • 阜阳师范学院
  • 合肥师范学院
  • 淮南师范学院
  • 合肥学院
  • 皖西学院
  • 蚌埠学院
  • 巢湖学院
  • 黄山学院
  • 铜陵学院
  • 宿州学院
  • 滁州学院
  • 池州学院
  • 安徽科技学院
  • 安徽新华学院
  • 安徽三联学院
  •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编辑] 宗教

[编辑] 道教

位于休宁县齐云山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

[编辑] 佛教

位于青阳县(原)的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山上寺庙林立,为地藏菩萨道场。 注:现设立了属于池州市管辖的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副地市级)

[编辑] 基督新教

1950年代,安徽省基督新教有20多个教派,信徒共5万人。其中中华内地会17000多人,集中在阜阳一带;长老会信徒15000人,中心在怀远宿州寿县;其他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教派还有圣公会基督会美南浸信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芜湖曾是多个教派的公共宣教区。“文革”以后的1987年,安徽省的基督教信徒猛增到45万人。现在安徽的基督徒人数大约有200万。北部的淮河流域分布最为集中。并且在省会合肥开办了2年制的安徽神学院。安徽神学院创办于1986年,位址设于合肥市濉溪路8号,初设2年制专科(实际是中专)神学班,招收2届学生之后停办。之后有一年制义工培训班开设若干年。

[编辑] 天主教

安徽省的天主教几乎没有发展,人数仍然保持在6万人的规模。主要分布在北部原来的蚌埠教区。

[编辑] 伊斯兰教

为本省的回族所信仰,主要分布在北部淮河流域。

[编辑] 安徽名人

安徽屬於名人眾多的省份,古代至近現代名人十分的多,尤其是古代。從古代的包拯、曹操、華佗等人開始,明清時期的朱元璋、李鴻章、劉銘傳,民國時期的陳獨秀、胡適、馮玉祥、戴安瀾、段祺瑞、孫立人。一直到當代的胡錦濤、汪道涵、王建煊等人

[编辑] 古代

  • 皋陶
  • 管仲
  • 老子
  • 庄子
  • 朱元璋
  • 周瑜
  • 包拯
  • 曹操
  • 曹丕
  • 曹植
  • 華佗
  • 张良

[编辑] 近现代

  • 李鴻章
  • 丁汝昌
  • 劉銘傳
  • 陳獨秀
  • 胡適
  • 朱光潜
  • 王稼祥
  • 李克农
  • 許歷農
  • 馮玉祥
  • 張治中
  • 卫立煌
  • 赵朴初
  • 陶行知
  • 孫立人
  • 吴作人
  • 段祺瑞
  • 戴安瀾
  • 賽金花
  • 王建煊
  • 汪道涵
  • 胡雪巖
  • 胡錦濤
  • 吴邦国
  • 李克强
  • 严凤英
  • 马兰
  • 史玉柱
  • 赵薇
  • 蒋雯丽
  • 王祖贤
  • 解晓东
  • 张菲
  • 費玉清
  • 李蘊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领导人

主条目:安徽省省长列表
  • 省委书记
    • 曾希圣(1952年1月—1962年2月)
    • 李葆华(1962年2月—1971年1月)
    • 李德生(1971年1月—1975年5月)
    • 宋佩璋(1975年5月—1977年6月)
    • 万里(1977年6月—1980年3月)
    • 张劲夫(1980年3月—1982年4月)
    • 周子健(1982年4月—1984年12月)(代理)
    • 黄璜(1984年12月—1986年4月)
    • 李贵鲜(1986年4月—1988年4月)
    • 卢荣景(1988年4月—1998年8月)
    • 回良玉(1998年8月—1999年12月)
    • 王太华(2000年1月—2004年12月)
    • 郭金龙(2004年12月—2007年12月)
    • 王金山(2007年12月-2010年6月)
    • 張寶順(2010年6月—)
  • 省长
    • 曾希圣
    • 黄岩
    • 李德生
    • 宋佩璋
    • 万里
    • 张劲夫
    • 周子健
    • 王郁昭
    • 卢荣景
    • 傅锡寿
    • 回良玉(1994年11月—1998年10月)
    • 王太华(1998年10月—2000年1月)
    • 许仲林(2000年1月—2002年10月)
    • 王金山(2002年10月—2007年12月)
    • 王三運(2007年12月-)

[编辑] 资料来源

  1. ^ 曹树基,《大饑荒:1959-1961年的中国人口》,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
  2. ^ # null 李邦仁. 淮南人口. 淮南政府網淮南年鑒. 2009-09-07 16:58:23 [2011-01-072010-1-1] (中文). 
  3. ^ 安徽省2008年GDP初步核算数:来源于2008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 ^ 2007年度各省级行政区GDP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数据库,《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摘要版)》
  5. ^ 哪个省的GDP“含金量”最高

[编辑] 参考

  •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

[编辑] 外部链接

相關的维基共享资源
安徽省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新华网安徽频道
  • 人民网安徽频道
  • 安徽省旅游局:安徽旅游政务网
  • 安徽旅游网
  • 中国安徽在线(中安在线)


显示▼隐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首都北京市 4直辖市 北京市 | 上海市 | 天津市 | 重庆市 23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1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2 | 海南省2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1 5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3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注释:1. 台湾省全部和福建省部分区域未實際統治,參見台灣問題釣魚台列嶼主權問題。 2. 广东省海南省的部分区域未實際統治,參見南海諸島。 3. 西藏自治区部分区域未實際統治,參見中印边界问题。 显示▼隐藏▲      安徽省行政区划 国别:中华人民共和国  省会合肥市 地级市 市辖区县级市 合肥市 蜀山区 | 庐阳区 | 瑶海区 | 包河区 | 长丰县 | 肥东县 | 肥西县 芜湖市 镜湖区 | 弋江区 | 鸠江区 | 三山区 | 芜湖县 | 南陵县 | 繁昌县 蚌埠市 蚌山区 | 龙子湖区 | 禹会区 | 淮上区 | 怀远县 | 固镇县 | 五河县 淮南市 田家庵区 | 大通区 | 谢家集区 | 八公山区 | 潘集区 | 凤台县| 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 马鞍山市 雨山区 | 花山区 | 金家庄区 | 当涂县 淮北市 相山区 | 杜集区 | 烈山区 | 濉溪县 铜陵市 铜官山区 | 狮子山区 | 郊区 | 铜陵县 安庆市 迎江区 | 大观区 | 宜秀区 | 桐城市 | 宿松县 | 枞阳县 | 太湖县 | 怀宁县 | 岳西县 | 望江县 | 潜山县 黄山市 屯溪区 | 黄山区 | 徽州区 | 休宁县 | 歙县 | 祁门县 | 黟县 滁州市 琅琊区 | 南谯区 | 天长市 | 明光市 | 全椒县 | 来安县 | 定远县 | 凤阳县 阜阳市 颍州区 | 颍东区 | 颍泉区 | 界首市 | 临泉县 | 颍上县 | 阜南县 | 太和县 宿州市 埇桥区 | 萧县 | 泗县 | 砀山县 | 灵璧县 巢湖市 居巢区 | 含山县 | 无为县 | 庐江县 | 和县 六安市 金安区 | 裕安区 | 寿县 | 霍山县 | 霍邱县 | 舒城县 | 金寨县 | 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 亳州市 谯城区 | 利辛县 | 涡阳县 | 蒙城县 池州市 贵池区 | 东至县 | 石台县 | 青阳县 宣城市 宣州区 | 宁国市 | 广德县 | 郎溪县 | 泾县 | 旌德县 | 绩溪县 注:带“*”属于地方设立的县级行政或经济管理区,并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在册的行政区。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安徽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显示▼隐藏▲ 查  論  編  歷 中國傳統地理大區

华北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东北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华东

上海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山東 · 台灣1

中南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香港 · 澳門

西南

重慶 · 四川 · 貴州 · 雲南 · 西藏

西北
 

陝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1中華民國實際統治,有關台灣地位的爭議請参閱台灣問題。 

另见中国地理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5%BE%BD%E7%9C%812个分类: 安徽 |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