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制品公司:央行新看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49:35

央行新看点

(2011-01-07 13:55:59)转载 标签:

cctv投资大参考

财经

经济

美国

中国

央行2011年工作有四项任务,五项措施。重点地谈一下看法。

 

所谓“稳物价”,其实说的就是防止通货膨胀,这当然是央行的重要工作。不过,今年的表述好像十分讲究,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原话是: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金融宏观调控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调控的针对性,有效管理流动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说:把稳定物价放在宏观调控更加突出的位置,这里当然包括金融宏观调控。所以,央行表述是: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金融宏观调控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一点没有什么可说的。关键是补充性表述:提高调控的针对性,有效管理流动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

 

通过“提高“针对性”,有效管理流动性”是一个新提法,这说明未来控制流动性需要新的手段。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新手段:比如,今年不再规定信贷规模,而改用“差别准备金率”,一方面对信贷规模实施动态管理,一方面控制金融机构的风险;再比如,银监会真对银行不断上调各项监管指标――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杠杆率、存贷比等等,这不仅是监管标准,同时影响市场流动性,至少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会产生重大影响。

 

所谓“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其实不仅说的是“把好流动性的总闸门”,而且其中还有更深的内含:物价上涨存在非货币因素,而中央银行能做的只是管好货币因素。所以这句话“非常讲究”。很好,这说明央行也意识到了“物价上涨”存在大量非货币因素,周小川在北京大学的一次讲话中,实际已经透露了这方面的信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所推动的物价上涨,这不是中国的货币问题。

 

这让我又一次释然。中央银行考虑问题终于复杂起来了,比起社会上许多经济学家要高明多了。至少我们可以放心地认为:货币不会紧缩过度。试想,如果我们把物价上涨的原因全部都归咎于人民币通货膨胀,那紧缩力度会是怎样?但未来的“适度性把握”将考验央行管理的艺术水平。

 

我们注意到,无论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此次央行工作会议,有一个过去一直都在说的词不见了。这个词是:前瞻性。过去,央行政策一般都会强调: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前瞻性。这很容易理解,货币政策效果的滞后性,必然需要政策出台需要前瞻性或超前性。也就是说,不能等到问题已经出现再调,那可能就晚了。所以要判断趋势,依据趋势制定并实施政策。

 

那为什么要把“前瞻性”的提法取消掉?我的理解是,未来相对长的一段时间里,要做到政策的前瞻性基本没有可能。

 

比如,我们无法预估“朝韩局势”的发展,无法预估美国在东北亚还会做些什么。而这样的一些都将给中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带来巨大影响。前不久,我们已经领教过,朝韩一打炮,国际资本立即流出亚洲,以致中国金融市场突然“缺血”。

 

再比如,美国的QE2还会给中国乃至全球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是不是还会QE3\QE4?什么时候?多大力度?这些都是未知数。再有就是欧洲,所谓“主权债务危机”是不是会继续深化?什么时候?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市场流动性?还有日本,2011年无论是财政赤字还是货币投放量都是空前的力度,这又会对中国构成怎样的流动性影响?一切都充满变数,一切都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不确定”。

 

所以,乱世之中要做到超前性,基本没有可能。这同时也说明中央对未来的复杂性已经了充分的估计。因此我们说:未来的政策特征在于“灵活”。就是说,灵活性、针对性、有效性的核心是“灵活”,只有“灵活”才可以实现“针对”,只有“灵活”才可以实现“有效”。这正是我们一直倡导的“该松则松、该紧则紧、不机械、不僵化、不教条”。

 

另外,公告总体看下来,依然延续着过去的感受:未来对银行的监管会更加审慎。而向后“退一步”的感受十分明显。

 

至于未来对实体经济的政策,现在的风向好像是“抓两头、放中间”。“抓两头”指的是,抓大企业和小企业。大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它关系到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同时也关系到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小企业关系到中国经济的活跃度和就业。“放中间”指的是,不加力、不减力,任由它们自主竞争。这样一个战术特征,将在未来的股票市场上获得比较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