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面相看配偶:广东绿道贯通:2372公里绿道网联通珠三角城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8:55:40

广东绿道贯通:2372公里绿道网联通珠三角城乡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时间:2011-01-06 07:49:02 

    “青年记者绿道 行”昨日启动,全国23家媒体的49名记者一同出发

  汪洋向记者代表授旗,黄华华 致辞,欧广源 黄龙云 等出席启动仪式

汪洋、黄华华等出席仪式后,参观视察生物岛,并骑自行车游览绿道 羊城晚报记者何奔陈文笔摄

  羊城晚报讯 1月5日下午,珠三角省立绿道网全线贯通暨“青年记者绿道行”启动仪式在广州生物岛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出席,并向青年记者代表授旗、宣布活动正式启动;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致辞,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省政协主席黄龙云,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出席启动仪式。副省长林木声主持启动仪式。广州市市长万庆良代表珠三角9市发言,介绍广州市绿道网规划和建设情况以及经验体会。

    黄华华在致辞中指出,规划建设珠三角绿道网是广东加快推进宜居城乡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举措。自去年3月以来,不仅基本建成了2372公里的珠三角省立绿道网,而且实现了18个城际交界面省立绿道的互联互通,进一步优化了珠三角区域生态格局,密切了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生态联系,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低碳出行、户外运动休闲的绿色开敞空间。黄华华表示,希望珠三角各市和各有关部门全面推动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的规划建设,实现“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目标。也希望新闻媒体借助“青年记者绿道行”活动的契机,进一步发现绿道、宣传绿道,全面展示珠三角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新形象。

    仪式结束后,汪洋、黄华华、欧广源、黄龙云等来到绿道驿站,了解自行车租赁和便民服务情况,并骑自行车体验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汪洋对省立绿道网一年基本建成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继续完善配套服务,科学管理运营,使绿道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成为充满欢声笑语的幸福路。 

1月5日下午,“青年记者 绿道 行”启动仪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向青年记者授旗 羊城晚报 记者陈文笔何奔摄

  羊城晚报讯 记者谭超、杨辉,通讯员岳建宣报道:1月5日,经过一年紧锣密鼓的建设,长达2372公里,蜿蜒深入珠三角广袤城乡,将珠三角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串联起来的省立绿道网,宣告全线贯通。这是广东借鉴国外经验,在全国率先建成的首个绿道网。

    省住房建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省立绿道网的全线贯通,代表着去年1月公布的《珠三角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提出的“一年基本建成”的任务目标已胜利完成———目前珠三角各市累计完成的2372公里省立绿道中,利用原有路面改建530.5公里,新建1841.5公里,沿线共新增绿化1572公里;18个市与市之间城际交界面的省立绿道全部实现互联互通,服务人口超过2500万人;绿道网全线启用了全省统一的简洁鲜明的标识系统,建成了171个驿站和休息点,并初步配建了停车场、自行车租赁、餐饮、卫生、安保等服务设施;珠三角9市结合本地绿道特点,挖掘绿道网的功能和内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不少城市除了完成省立绿道任务外,还建了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

    据介绍,目前贯通的绿道网,包括六条主线,分别命名为省立1-6号绿道,连接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区,串联200多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滨水公园和历史文化遗迹等发展节点,能增加约30万个就业机会,带动社会消费约450亿元,实现珠三角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市郊、市郊与农村以及山林、滨水等生态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的连接,对改善沿线的人居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规划,在“一年基本建成”的任务完成后,绿道还将实现“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到2012年,全省绿道不仅通“绿”又通“道”,其运动健身、休闲旅游、科普教育、文化展示等综合功能也将得到全面的体现,形成由众多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构成的网络状绿色开敞空间系统 ,进一步优化珠三角区域生态格局。

  羊城晚报记者今起和您同游绿道

    全省“青年记者绿道行 ”大型采访活动启动,本报开设专栏重点报道

羊城晚报讯记者谭超、杨辉报道:“出发啦!”1月5日下午,在风景宜人的广州生物岛水墨驿站旁,来自全国23家媒体的49名记者一同喊出了启程的号角,宣告“青年记者绿道行”大型采访活动启动。

    本次“青年记者绿道行”大型采访活动从1月5日开始持续10天,记者们将兵分两路,一路赶赴深圳、佛山、惠州 东莞 ,另一路赶赴珠海、中山、江门 肇庆 ,而广州则集中采访。采访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亲身体验和实地采访,用记者的笔和镜头,把珠三角9大城市风格多样、形式各异的绿道,生动活泼地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促进提高人民群众对绿道网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全面展示珠三角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新形象,为建设宜居广东、幸福广东添砖加瓦。

    在动员大会上,广州记者卢轶代表49名记者承诺:“作为青年记者,我们有责任宣传好绿道,把珠三角绿道网推荐给广大的读者观众。未来10天,我们将用心观察,用心感受,并把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传递给读者和观众们,为进一步宣传绿道、展示绿道贡献我们的力量。”

    羊城晚报派出何奔、陈文笔、杨辉、谭超等4位记者,全程参与“青年记者绿道行”大型采访活动。4位记者将从珠三角9大城市的绿道上,把最精彩的画面、最感动的故事、最实用的资讯带回给广大读者。从今日起,羊城晚报将开辟专版专栏,刊发采访活动专题报道,让我们一起,发现绿道。

    又讯1月5日,“青年记者绿道行”活动在广州生物岛拉开帷幕。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旗下金羊网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特别开设了“青年记者绿岛行”大型专题(http://www.ycwb.com/news_special/qnjzldx.htm)。专题共开设了珠三角绿道网、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珠海、惠州等十个栏目,全方位展示全省各市绿道网的建设成果。

    同时,金羊网还在珠江论坛开设了“绿友提问”的栏目,如果网友对绿道有什么建议和看法,可以登录http://bbs.ycwb.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1323&ex鄄tra=,畅所欲言。羊城晚报参与“青年记者绿道行”的记者,将带着你的精彩提问,现场向各市绿道主管部门求解。

    本期的讨论话题是“如果绿道有障碍,找谁投诉”,更多的讨论话题将在近日相继推出,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张婷)

■四问绿道 

羊城晚报记者 谭超 杨辉

仅仅一年的时间,珠三角九市就建成了长达2372公里的省立绿道网。绿道是什么?为什么要建绿道?绿道建成后将发挥什么作用?1月5日,在珠三角省立绿道网全线贯通暨“青年记者绿道行 ”启动仪式后,羊城晚报记者就读者对这一“新鲜事物”的诸多疑问,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为何建?

提供亲近自然的人居环境

突破珠三角目前发展瓶颈 

    据省住房建设厅负责人介绍,广东最初提出绿道的设想,主要是出于突破珠三角发展瓶颈的考虑。珠三角是世界闻名的先进制造业地区,可是给世界留下的印象,却是先进的制造业与落后的生态环境艰难并存的局面。现在的珠三角,面临着人口、产业高度集中,土地开发强度过大的问题,人居环境迫切需要提高,群众亲近自然的需求日益强烈。

    2009年,省住房建设厅广泛调研和借鉴了国外绿道建设先进经验,联合省委政研室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关于借鉴国外经验,率先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的建议》。此时,“绿道”为何物,在广东、在全国,都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建议》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黄华华 的高度重视。2010年1月7日,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公布了《珠三角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提出广东将在3年内建设6条长度不一的“绿色道路”,并要求“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一场大手笔、高强度、高标准的绿道建设工程,就此在珠三角浩浩荡荡地展开了。

建什么?   

观赏实用一体的慢行系统

绿色敞开空间的生态系统

    也许不少人认为,绿道顾名思义就是经过绿化的道路。广东省副省长林木声 特意做出纠正———如果只是搞道路绿化,就是彻底地误解了绿道的本质了。

    据介绍,绿道区别于绿化道路的一个重大特征,是它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一个“慢行道”选择。单纯经过绿化的机动车道,是整齐划一的快行系统,而绿道建设的目的,则是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之余,可以慢下来,骑着自行车,沿着绿道放松心情。绿道是集观赏和实用于一体的系统,而市政绿化只具有观赏性而没有实用性,绿道建设绝不是面子工程,老百姓可以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绿道带来的生活乐趣。

    广东建设的绿道,还是一个“网”,联网是绿道建设的一个核心价值。

    珠三角绿道网分为三个层级:区域的绿道系统,也就是省立的绿道网;城市的绿道网;还有社区的绿道网。目前广东已经实现了2372公里的省立绿道网的贯通,18个城际交界面省立绿道的互联互通 ,以绿化为特征,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底的一个绿色敞开空间和运动休闲的慢行系统便宣告完成。通过各级绿道的联通,联起来的将绝不仅仅是道路,还有城市内部的公园、绿地与外部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区域绿地,形成集生态保护与生活休闲于一体的绿色开敞空间网络。

广州海珠区 绿道 ,一路可赏石榴岗河两岸风光林桂炎摄(资料图片)

 怎么建?   

不大拆大建追求因地制宜

突出自然风貌和人文内涵

    一年时间,利用原有路面改建530.5公里,新建1841.5公里,绿道的“大建”是不是伴随着“大拆”?

    从《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中可以看到,绿道从开始规划就提出了生态化的建设原则,明确提出“避免大规模、高强度开发”,这就为日后避免走大拆大建的老路定下了基调。

    为何?林木声表示,绿道网提倡的理念就是绿色环保、生态友好,所以绿道建设也应该遵循这一理念。以珠海市斗门区为例,在建设省立绿道4号线斗门段时,线路就是基本沿着山边、田边 、水边修建的,真正做到不征地、不拆迁、不砍树,施工期间还最大限度地方便当地群众出行。

    谁都不希望看到,开全国风气之先的绿道最后变成高速公路般千篇一律,“因地制宜”从来就是绿道建设的基本要求。按照本土化的要求,各市充分利用了本地优势资源,突出本地自然风貌以及历史人文内涵。

    广州市在绿道网建设中,就根据自身轨道交通发达的特点,把绿道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有机结合,河涌整治也与绿道建设结合起来一起规划;深圳市率先提出了三级绿道网的服务时距建设标准,保证市民5分钟可以到达社区绿道,15分钟可达城市绿道,30-45分钟可达区域绿道;珠海市则提出在山边、林边、海边建设多种特色绿道的规划。

有何用? 

涵养水源缓解“热岛效应”

带动消费又拉动绿色经济

    绿道的建设离不开“绿”字,绿道建成后又将如何发挥“绿”的作用?有关负责人详细给出了解答———

    第一个“绿”是绿色生态。从国外的成功经验看,绿道这种线形绿色敞开空间,可发挥如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等功能,并有效减缓开发强度过高、人口密度过大造成的城市热岛效应 。省内最早建设的增城 绿道,通过绿道网建设及河涌整治,使得增城市流域整体水质状况明显好转,上游等部分重点整治地段的水质已经达到二类。

    绿色的经济发展模式更令人期待。省住房建设厅厅长房庆方介绍说,长期以来,珠三角经济制造业很发达,可是环境污染也很严重。绿道的建设,将改变世人对珠三角的印象,吸引更多高科技、低污染的产业进入,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此外,绿道对珠三角旅游、运动、餐饮、商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数据显示,增城绿道建成后,提供了直接岗位1000个、间接岗位3000个,村集体经济增长速度比非沿线村快53.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约1万元,增长17%,绿道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近40%。

    据了解,整个珠三角绿道网建成后,将拉动约85亿元的直接投资;每年还可带动约440亿元的社会消费。

6号绿道 

特色:滨水休闲

路线:纵贯珠三角西部,沿西江布局,北起肇庆贞山,向南途经佛山 江门 ,南至江门银湖湾湿地及古兜温泉

里程:全长约190公里,途经20多个发展节点,直接服务人口约155万人

延伸:沿江门滨海地区向西延伸,预留与粤西绿道的联系廊道

5号绿道

特色:生态和都市休闲

路线:纵贯珠三角东部,北起惠州 罗浮山自然保护区,途经东莞、深圳,南至深圳银湖森林公园

里程:全长约120公里,途经20多个发展节点,直接服务人口约230万人

延伸:从博罗罗浮山向北延伸,预留与粤北绿道的联系廊道

4号绿道   

特色:生态和都市休闲  

路线:纵贯珠三角西岸的中部,北起广州芙蓉嶂水库,向南途经佛山、珠海,南至珠海御温泉度假村

里程:全长约220公里,途经20多个发展节点,直接服务人口约570万人

延伸:从花都沿芙蓉嶂山体向北延伸,预留与粤北绿道的联系廊道

3号绿道

特色:文化休闲

路线:横贯珠三角东西两岸,西起江门帝都温泉,经中山、广州、东莞、惠州,东至惠州黄沙洞自然保护区

里程:全长约370公里,途经60多个发展节点,直接服务人口约500万人

延伸:从江门帝都温泉沿潭江支流向西延伸,预留与粤西绿道的联系廊道;从惠州白面石景区沿东江向北延伸,预留与粤北绿道的联系廊道 

2号绿道

特色:山川田海

路线:主要沿珠江东岸布局,北起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经增城、东莞、深圳,南至惠州巽寮湾休闲度假区

里程:全长约480公里,途经50多个发展节点,直接服务人口约530万人

延伸:自广州从化流溪河向北延伸,预留与粤北绿道的联系廊道;从惠州巽寮湾向东沿海岸线延伸,预留与粤东绿道的联系廊道;从深圳梧桐山公园向南延伸,预留与香港绿道、绿地系统的联系廊道

1号绿道

特色:大山大海

路线:主要沿珠江西岸布局,西起肇庆双龙旅游度假区,经佛山、广州、中山,至珠海观澳平台

里程:全长约310公里,途经50多个发展节点,直接服务人口约580万人

延伸:从肇庆双龙旅游度假区沿西江向西延伸,预留与粤西绿道的联系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