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妈妈喜欢王晓晨:大将许光达缘何自请“降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1:45:59
他被称为中国的“装甲兵之父”。他被授予大将军衔时,还不满47岁。


  在中央军委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毛主席高扬起许光达的这份“降衔申请书”说:“这是一面明镜,是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


  在共和国的36位军事家中,在10位开国大将中,许光达是最年轻的一位。1955年,他被授予大将军衔时,还不满47岁。今年11月19日是他的百年诞辰。


  功不可没 战场显神威


  许光达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5期,攻习炮兵专业。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后,他与数名黄埔同学追赶起义部队。在三河坝,他率领数十名战士,冲入国民党军队,杀开一条血路,掩护朱德亲自率领的第25师转移。朱老总高兴地说:“这个娃娃连长打得好!”


  1929年到1932年,许光达跟随贺龙开辟洪湖革命根据地,他任工农红军第6军参谋长,第17师师长、政委。许光达曾指挥17师官兵与国民党军数次激战,掩护了第二军团指挥部安全转移。事后,军团主要领导人激动地说:“这次,是许光达救了我们!”


  1932年,许光达负重伤,赴苏联治疗。在苏联5年间,他曾先后入国际列宁学院和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者大学学习,打下了深厚的政治理论和军事学术功底。他是10位开国大将中两位留学生之一。


  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从苏联回国,先后任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训练部部长、教育长,为我党我军培养了大批干部。当时,他被誉为“抗大四杰”之一。


  在解放战争中,许光达先后任晋绥野战军第3纵队司令员,西北野战军(一野)第三军军长、第二兵团司令员。在彭德怀、贺龙直接指挥下,他率部队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转战大西北,一路斩关夺隘,立下汗马功劳,周恩来曾用“功不可没”四个大字概括他的卓越功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他就由毛主席、周总理亲自点将,受命组建军委装甲兵,任装甲兵司令员。他白手起家,备尝艰辛,励精图治,从严治军,提出并践行“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兵”的著名口号,很快组建起一支年轻而强大的装甲兵部队,并入朝参战,打出了国威军威。因此,许光达被称为中国的“装甲兵之父”。几番让衔 英名天下扬


  许光达的老首长贺龙这样评价他:“光达同志有大革命的经验,有内战的经验,有抗日战争的经验,有解放战争的经验,还有苏联红军的经验,我觉得应授予大将。”


  1955年9月,许光达得知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大将军衔的消息时,对家人说:“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多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以及更多叫不出姓名的战友都牺牲了!我的这顶‘乌纱帽’就是建立在他们流血牺牲基础之上的,我这个幸存者今天已经得到很高的荣誉了,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他曾经几次找长期领导过他的贺龙等老首长“走后门”,提出降衔申请,但均未获得同意。无奈之下,他几经思考,提笔给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各位副主席写了一份情真意切的“降衔申请书”:


  军委毛主席、各位副主席:


  授我以大将衔的消息,我已获悉。这些天,此事小槌似地不停地敲击心鼓,我感谢主席和军委领导对我的高度器重。高兴之余,惶惶难安。我扪心自问:论德、才、资、功,我佩带四星,心安神静吗?此次,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功绩授衔。回顾自身历史,1925年参加革命,战绩平平。1932年—1937年,在苏联疗伤学习,对中国革命毫无建树。而这一时期是中国革命最艰难困苦的时期:蒋匪军数次血腥的大“围剿”,三个方面军被迫作战略性转移。战友们在敌人层层包围下,艰苦奋战,吃树皮草根,献出鲜血生命。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房间吃牛奶、面包。自苏联返回后,有几年是在后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里,在中国革命的事业中,我究竟为党为人民做了些什么?


  我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实事求是地说,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说与大将们比,心中有愧,与一些年资较深的上将比,也自愧不如……


  为了心安,为了公正,我曾向贺副主席面请降衔。现在我诚恳、慎重地向主席、各位副主席申请: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


  许光达


  1955年9月10日在中央军委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毛主席高扬起许光达的这份“降衔申请书”,声音洪亮地对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等军委领导说:“这是一面明镜,是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


  毛主席越说越激动,他站起身来,大步走到窗下,双手用力一推,两扇窗户洞开,继续说道:“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


  徐达是何许人也?他是真正的明朝第一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他用兵如神,为人公正。在辅佐朱元璋战群雄、打天下、夺江山的斗争中,他立下了头功。毛主席拿许光达与徐达相比,古有徐达,今有许光达,这当然不是说他在10位开国大将中战功数一数二,但至少也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肯定了他的赫赫战功,二是表彰了他的高风亮节。


  党中央、中央军委没有同意许光达的降衔申请,仍然授予他大将军衔。他鉴于党的决定,接受了这个衔级。后来,他又经过再三申请,总算是给自己降低了一级薪金待遇。10位开国大将,有9位定为4级薪金待遇,只有许光达定为5级。这样,他才勉强感觉心理平衡了一些。


  唐朝明君李世民曾经感慨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以这三面镜子约束自己,以免犯错误。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宝贵的镜子。”这是唐太宗对魏征的赞美。魏征忠言直谏,在历史上传为佳话,被誉为“帝王的镜子”。毛泽东称赞许光达是我们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与封建时代的魏征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坚信,许光达让衔的故事和毛泽东对他的高度评价,也必将为当代和后世的人们所永远铭记。正义凛然 清白留人间


  “四人帮”呼风唤雨的时候,一些“造反派”先后两次把许光达抓走, “审讯”100多次。有一次许光达被连续批斗了53个小时,“造反派”们轮流吃饭、睡觉,却不让年过花甲的许光达休息片刻。为了迫使许光达就范,他们还特意从摩托队找来一个一米八以上的打手,专司拳打脚踢、坐“喷气式”之职。


  许光达在被关押、受折磨期间,一直胸怀坦荡、镇静自如。有一次“造反派”审讯他时,他以愤怒和嘲弄的口吻,义正词严地说:“你们说的所谓‘二月兵变’,根本就没有那回事!谁都知道,搞政变是要掉脑袋的。我现在就是国防部副部长、装甲兵司令员,如搞所谓的‘二月兵变’,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才弄个‘参谋长’当当,这种赔本的买卖,我会干吗?”直说得那些狐假虎威的人无言以对。


  在他第二次被抓走时,他就有了付出生命代价的准备,他对夫人邹靖华说:“他们哪里是要我去做什么检讨,他们是想要我的命!”走后,他委托一位富有同情心的公务员,带给家里一张纸条,上面抄录了一首七绝: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明朝景帝时兵部尚书于谦写的一首题为《石灰吟》的言志诗。于谦是明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后被奸佞害死。他在抄录这首诗的后面,还特意加注了一句话:“我觉得这首诗很好,特抄。”


  1969年6月3日,在贺龙被迫害致死前6天,许光达含冤逝世,先他而去。一位元帅,一位大将,就这样走了!家属在清理遗物时,发现在许光达反复阅读的《毛泽东选集》扉页上,他用苍劲的字迹写了一首七绝:


  百战沙场驱虎豹,


  万苦千辛胆未寒。


  只为人民谋解放,


  粉身碎骨若等闲!


  1977年6月3日,在许光达含冤逝世8周年的日子,中央军委发出6号文件,为许光达平冤昭雪。6月21日,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


  年近百岁的著名学者季羡林,为许光达故居题写了12个大字:


  光被四表,


  誉达三江,


  清白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