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楸木多少钱一方:玉龙:“温泉”温暖的村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48:19
',1)">
主页 |新 闻 |云南 |地产 |法律 |报刊 |娱 乐 |文化 |教育 |健康 |旅游 |时 尚 |IT |汽车 |各地 |读图 |专题 |短信 |邮件
',2)">
玉龙:“温泉”温暖的村庄 http://www.yndaily.com  2007年06月21日 18:22 云南日报网

宜良县狗街镇玉龙村的村民们,把温泉称为“温水”,自古便有“温水”情结。在宜良,像“玉龙村”一样以温泉命名的还有“汤池镇”、“温泉村”、北羊街的“温泉寺”等,“温水”滋养宜良人富裕生活的同时,也润泽了他们“上善若水”的思想和灵魂。
 

 
宜良温泉布盘江
 
温水,今南盘江的古水名,南盘江系珠江上源,由曲靖陆良往西流入宜良。南盘江之古称温水,因有温泉之水流注此江而得名。宜良,这块山谷间的开阔地,几乎被南盘江切割成天然的东西两半。
 
狗街镇的玉龙村位于南盘江东侧且濒临江水。3月中旬,在宜良县文联副主席郑祖荣的带领下,我们前往玉龙村,去感受玉龙人的“温水”情节与生活。
 
郑祖荣向我介绍,从地质学的角度看,温泉的出露与地震具有密切的关系。云南全省地震活动最突出的就是著名的“小江地震带”。这一地震带北起巧家,经东川、寻甸、嵩明,南达宜良、通海、建水,南北长400余公里,沿小江断裂带和滇中湖盆断层陷落带而发生。而宜良正处于地震带的中部。郑祖荣称“在地震区域内,大量地热的生长、储存和释放,是造成温泉出露的直接原因。”因此,宜良地热与温泉资源丰富,在滇中地区独树一帜。明朝大学者杨升庵是研究温泉较早的人,他在泡够安宁温泉的同时也考察过宜良温泉,并赞曰:“硫磺热泉更疗筋骨”。
 

 
宜良温泉点之多,水量之丰富,大大小小的热水沟源源不绝地注入南盘江,后人推测:这是《水经注》里,把珠江命名为“温水”的一个主要原因。
 
自古以来,宜良人浸泡温泉,享用温泉纯粹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天长日久,恒古不变,泡温泉也就天经地义,成为习惯。
 
玉龙人的“温水”情缘
 
玉龙村,易龙也,其地名系由彝语雅化而来。彝语易为水,龙为城,含义为临水之城。
 

 
玉龙村背靠云泉山,面临南盘江,是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子,也是在南盘江东岸文化久远、开发最早的地方,玉龙村亦为南诏至元初时,宜良坝子内的政治文化中心。
 
夜色下的玉龙村显得很温情,三三两两的村民吃过晚饭后抬着脸盆等洗漱用品,陆陆续续地来到玉龙温泉,他们只需花费一元钱,即可在玉龙温泉热气腾腾的大池里泡上一个舒适的澡,洗掉全天的劳碌与疲惫。
 
步入玉龙村,村口一块“玉龙温泉”的招牌非常醒目,玉龙温泉开发于1992年,在盘江东岸的温泉区是最早开发的。王云忠是“玉龙温泉”的开发者,也是宜良搞民营旅游的第一人,当年的王云忠是远近闻名的建筑防水材料的老板。当时,玉龙村的温泉只是一个大众澡池,村民们自己到池子里泡温泉。玉龙村的温泉在南盘江两岸几乎所有的温泉中,水温最高,达到49.5摄氏度,且流量大。村委会的干部找到了王云忠,王云忠于是投资了一百多万元,派人到四川学习考察,建造了玉龙村的标志性建筑——玉龙,将藕塘改造成了一个环湖小岛,修建了澡池、宾馆,开始接待四方宾客。随着玉龙村温泉的开发,促进了南盘江东岸公路的早日畅通,玉龙村的村民也改变了观念,学会了做生意,增加了收入,村中的公益事业也搞了起来。
 

 
但温泉度假旅游开发的好景不长,1997年后,由于宜良县温泉度假旅游相同项目短期内低层次的重复投资,导致玉龙村的市场从此步入低谷。看着白花花的温泉水流淌掉,王云忠的内心里是忧伤的,村委会主任孙兴刚等干部们也是焦虑的,因为温泉水是玉龙村一千多村民的一大财富与希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玉龙村村民们引以为自豪的是他们的水土,而水是第一位的。31岁的李洪兵家中养有6头奶牛,如今有两头奶牛产奶,每天约有50公斤牛奶产出,销售价为每公斤1.3元,仅2006年的收入就在三四万元。李洪兵夫妻二人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给奶牛喂点饲料、喂点水,挤挤牛奶。“能够将养殖搞得再大点,找个小工来帮帮忙,日子就更过得成了。”
 
李洪兵认为,家中养的奶牛产奶量比其它地州奶牛产奶量高,主要原因还是水质好,土地上长出的青草与喂养的饲料搭配均匀。
 
在玉龙村,有30户左右的人家养殖奶牛,村中每天约有一吨左右的牛奶销往外面。而更多的村民则是充分利用水土、气候资源,从事着早春蔬菜的种植。我们在玉龙村采访时,正是早春蚕豆上市的季节,村子里随处可见男女老少在剥蚕豆。村主任孙兴刚说,玉龙村人从事传统的农业耕作,人均每年的收入在3700多元,高出全县人均收入数200多元。
 

 
陪嫁的“玉龙”水
 
玉龙村与水的故事历来久远。58岁的玉龙村村民李亚军带着我们深入云泉山查看小龙洞水源头,他一路向我们讲述:
 
在玉龙村后的云泉山中有一眼龙洞水,最早属于与玉龙村相邻的下伍营村所有。明朝期间,下伍营村首富孙家的一位姑娘嫁到玉龙村杨家,在出嫁之前,孙家姑娘向父亲提出,不要金银手镯、不要粮物陪嫁,只要父亲分水给夫家,孙姓父亲答应了女儿的请求,从此,小龙洞的水就陪嫁到了玉龙村。后来,明代的官员根据龙洞的出水量,依据两村田亩数的多少,请石匠打了一个水槽,将龙洞水按比例分配给了两村的村民。下伍营村的水口宽三分,玉龙村的水口深三分。在清朝康熙年间,两村人为争水发生纠纷,县令亲自到场查看,发现明朝时的县令已分好水口,且认为设置科学、分配合理、决定维持原来的分配不动。
 

 
600多年后的今天,两村人仍沿用原来的分水槽,且三次树碑纪念。小龙洞分水口这一设施,把两村人长期争水的矛盾化解。郑祖荣认为这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非常具有大智慧的水利设施。”
 
李亚军用手捧着龙洞水说,“水不枯石不烂,两村祖祖辈辈人都是和平相处,共同用水浇灌土地。”
 
水孕育了玉龙人的生命,也润泽了玉龙人的灵魂和思想。
 
“温泉文化”的复苏
 
宜良的温泉主要分布在六个乡镇的南盘江两岸,共有41口井,井深从5.8米至1400米不等,水温从38度至72度不等。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宜良温泉也曾经名燥一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那种一塘水、一个桑拿外加餐饮住宿的接待服务设施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消费多元化的需求。宜良温泉旅游业如今正经受着惨淡经营的煎熬。
 
所幸的是,在2007年,宜良县有关部门已提出开发、利用、保护好温泉,使宜良优质丰富的地热温泉资源迅速发展成为一大旅游产业,变自然资源优势为宜良百姓之实惠,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建设,让宜良成为昆明人休闲娱乐,名副其实的后花园的奋斗目标。
 
 
宜良县有关部门的这一提法和做法,在宜良县广大群众看来,这是宜良“温泉文化、温泉经济的复苏与第二次提升。”
 
对于在“玉龙温泉”旁从事餐饮服务的村民李云雁来讲,“玉龙温泉再开发大点,人流量更大一些,生意更好点,村民们拥有更温暖、舒适一些的生活”,成为了她心中最大的心愿。
 
 
 
郭宗泽 文/图《大观周刊》2007年 第十六期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联系电话 |网上投稿
云南日报网 云ICP备020002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