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仪中国好声音:一本书怎样体现短缺性,并深深吸引消费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6:40:58
在吴晓波编著的《激荡人生》中,记录了著名企业家刘永行的起点:我的希望起步于一只鹅。说的是1979年春节的故事。
    刘永行从一个农民的手中买了一只鹅,这是一家人春节的肉食,却不慎丢掉了。为了让孩子过年有点肉吃,刘永行在邻居的鼓励下,用自己会修无线电的技术摆了地摊,整个春节却意外地赚了三百块钱。后来分析:很多农民家买了家电,春节期间大部分修理工都回家过年了,所以他的生意才好。
    刘永行得出的结论是:社会上可以赚到钱的地方,在于短缺。所以后来,他的创业就从琢磨短缺开始,渐渐做大做强。
    社会发展到今天,如果我们开口跟谁谈短缺这个词,是保不齐要遭人哂笑,甚至鄙夷的。一定有人会说,这都什么年代了?社会上什么是短缺的?有吗?扯淡!然后一份不屑的眼神,是可以想见的。实际上,短缺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短缺的眼光来观察一下,诸多的社会现象、市场行为都可以很好得到解释;很多难以创造价值的商品,往往是因为缺少了短缺性,没有深挖、制造出短缺的诉求来,所以销量平平。在我住地附近有一家超市,鸡鱼肉蛋自然是基本食品,并不短缺。有一天我去超市,发现原本躺在玻璃柜台中的烧鸡一下子火爆了起来,原来销售人的思路一变,由一般的烧鸡变成了“手撕鸡”,工作人员当众把你选择的烧鸡手撕掉,然后像拌凉菜一样,加上各种作料,看着就有食欲。大家都知道手撕鸡不是什么新玩意,可在这家超市却从未有过,这种思路就在本超市范围内以及周边环境的区域小市场中,造成了一种优势,是其它超市所没有的,也因此倍受欢迎——这就是制造短缺。
    言归正传,还说图书。
    根据我本人对图书的基本了解,投资商(包括国有出版社、民营出版商)对明显短缺的内容兴趣最大,远远超过了其它。什么是明显短缺呢?就是名作者、原创图书等内容。有一次我去某地方出版社,社领导对我说:如果是余秋雨……,我就明白了他的思路。但这家地方出版社影响力较小,几乎从没吸引过这类名作者,但碍于情面,我没好多说什么。我很想说的是:名作者、原创图书只是造成短缺的一种显性思路,并不唯一。
    那么,怎么样的情况算是短缺呢?就图书策划来说,我想谈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名作者、原创图书的确是短缺。在我国现有的情况下,这一点应该是我们的共识,基本没有争议空间。例如我们最常说的韩寒、郭敬明、余秋雨、王蒙等市场号召力一流的作者,能请到这样的作者,是异常令人欢欣鼓舞的,印他们的书等于直接印人民币一样。
    但是,这种短缺的不足也是明显的,就是太少,太短缺,这种短缺的资源不可能平均分配到每一位投资商的头上,因此除了加大公关力度,还需要一点运气成分。和名作者相比,原创书稿的命运还不足以支撑过于乐观的市场前景,还要参考其它的市场要素,也要寻找、挖掘有力的诉求点才好。就像天气预报一样,10度虽然给人的感觉不错,可也要看是否有雨,风力几级之类。
    第二,在诉求上制造短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是我要说的关键点。我们知道,一般来说,非原创的资料加工、编辑整理都占大部分。有可能在原创小说这样的市场,原创的比例更大一些。
    那么,你的图书产品怎么区隔于同类产品呢?自然是依靠鲜明有力的诉求!否则,在内容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凭什么要读者买你的书呢?我个人以为:这是最需要和最考验策划者的市场敏感的区域。我们常说一个好的策划人要有市场敏锐性,但我发现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市场敏锐对说服投资商投资,的确还不够;我也发现,运用有力的诉求说服投资商投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三,在形式上创造短缺,引发消费者的注意力。形式就是一本书的外在形态,有形的、直观的呈现给消费者的物质层面。它在今天是异常关键的,我一直认为类型化的、产品线意义上的图书已经被主流品牌书塑造了隐形的标准,这标准之中就有外形上的标准。
    当然,就创业产业来说,绝没有什么固定的、死的思路,但你必须要知道:被强势品牌、强势图书广泛占领的市场,在策划之初,就该充分考虑到这种影响力。毕竟,在市场上,你的产品是以同类产品作比较中得到认可或得到失败的。
    以上三点,我想是图书策划中制造短缺的三个方向,是图书产品策划范围内的短缺制造思路。其实,即便从营销发行的角度看,也可以运用短缺来解释。虽然说,营销发行的关键是放大图书的知名度,使之广泛传播、广而告之,但在放大这本书的同时,无形中扩大了市场认可度,淡化、覆盖甚至是打击了其它同类产品,使读者更多知道你的书,对别人的图书较少关注,其效果与制造短缺的意图是一致的。
    因此,我对图书策划中运用制造短缺的方法深信不疑,我坚信:只要在策划之初,让我们看到了它的短缺性,就意味着它的市场的广阔存在。同时,我也建议所有的图书投资商,如果看到了这种短期性,就该对市场前景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