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院:上市公司操纵本年利润的方法与识别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07:48

上市公司操纵本年利润的方法与识别

投资者选择股票的主要依据是上市公司向公众提供的财务报告,投资者最关心的莫过于公司的业绩(净资产收益率与每股收益),这些指标也是上市公司维持上市地位并享有配股权的重要尺度。因此,上市公司总是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业绩形象,于是就出现了各种操纵利润的方法。由于公司的财务报表要经过审计,所以操纵利润并不是通过做假账的方式进行,而是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与会计政策的基本要求、在其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本年利润的调整。因此对于理性投资者来说,对经公司操纵的利润进行反调整来判断其真实的长期获利能力就显得非常必要。(千金难买牛回头 我不需再犹豫)

     利润从构成上来说,有主营业务收入减去销售成本、期间费用;其他业务收入减去其他业务支出;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上市公司也正是从以上各项收入与费用入手进行利润操纵的。(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一、利用销售调整增加本期利润

    上市公司为增加本年利润可以在本年内(一般是年末)向外销售商品,同时私下协议于下一年以销售退回的方式收回,从而增加本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及主营业务利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对销售后退回的规定是:上期销售退回的处理直接冲减本期销售收入,如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告发送之前则进行报表调整。所以只要退货的时间在财务报告发送之后,公司就可以以这种假销售方式增加本年利润。虽然这会导致下一年销售收入的减少(冲减退回期的销售收入),但对于具有很强短期利益要求(如限期扭亏或10%的配股限)的公司来说,也不失一个可行之策。

     二、利用关联方降低费用支出、增加收入来源

    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制造虚增是比较困难的(也容易被注册会计师查出),公司可以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的调整来影响利润总额。其他业务收入包括材料销售、技术转让、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收入。在这种操作中主要并不采用一般商品的购销,因为一般商品交易存在市场公允价格,按规定需按公允价格进行调整。

    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向关联交易人(主要是集团公司,因为被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关联公司如子公司是要纳入合并报表的内部之间的交易在编制合并报表时进行抵销,在合并报表中并不表现为销售收入),出售劳务活动来增加“其他业务收入”。与一般商品不同,有些劳务活动是独特的,很难找到公允价格。这些劳务主要有出售已有的研究开发成果、提供加工服务、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直接向集团公司收取收入;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也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让关联单位为其负担某些费用的方式减少费用开支,增加利润。

     1.转让研究开发活动。会计制度规定:自行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计入当期费用。如果是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借记“无形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尽管这部分活动计入了费用,开发公司仍可转让其研究开发行为的成果,按实际取得的转让收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结转转让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借记“其他业务支出”(由于允许计入无形资产的开发费用很少,其他业务支出金额很少),因此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关联交易对其花费很少的研究活动收取大量金额来增加本年收入(虽然这种转让不一定会为受让的关联方带来利益)。

    2.以费用分担方式转移期间费用。这是以其他单位愿意承担上市公司的某项费用的方式减少公司本年期间费用,从而使本年利润增加,如由集团公司承担保险费、运输费、广告费等(一般是承担影响主营业务利润的期间费用)。例如1997年上菱电器的母公司(上海上菱家用电器集团总公司)承担上市公司97年度广告费用4757. 7万元,该款项已于97年12月收到。这项交易增加了该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4754 .7万元。

    3.向关联方出租资产与土地使用权来增加收益。会计制度对出售资产要求必须以公允价格成交,而且需要结转资产的成本,一般来说,通过公允价格处置长期资产不一定会得到净收益。由于会计制度对租金收入合理性的规定较少,所以上市公司往往通过向关联方出租长期资产的方式由外部转移收入,取得确定的大额收入(与关联方交易经常用的另一种方法是出售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下一部分讲述)。

    4.向关联方借款融资,降低财务费用。对于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上市公司来说,每年要负担固定的借款利息成本(记入财务费用),为了降低财务费用从而提高主营业务利润,公司可以通过改向关联方借款来减少对银行的负债,因为向关联方借款的利息支出可以在双方之间灵活确定是否支出、何时支出、支出金额的大小。

     三、利用长期投资进行利润调整

    1.进行债务重整将应收账款转为长期股权投资。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使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偏低,表现为经营效率的低下;同时现行会计准则要求公司每年年末按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计入本期的期间费用(管理费用),应收账款数额越大,提取的坏账准备越多,本期的费用也越高。如果年末应收账款大量减少,公司不仅不用继续提坏账准备,而且上一年多提的准备还可以冲减本期的管理费用。为了减少本期账面上的费用支出,上市公司可以采取债务重整方式将应收账款转化为对该企业的股权投资。这样一方面使年末应收账款总额明显减少,因此计入本期期间费用“管理费用”所提取坏账准备的金额减少;另一方面使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表现为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公司对于这部分投资可以用成本法记账(即使对该单位的投资占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以上,也可因不具有重大影响而采用成本法计价),这样就可以不去在账面上分担被投资企业每年的亏损,虽然投资收益额与长期投资相比表现得效率很低,但总比作为坏账冲销有利得多(至少不作为费用冲减利润)。

    2.向关联方出售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准则并不要求公司对出售长期投资的行为按公允价值调整,因为股权投资的价值很难确定,所以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减去该项投资账面的价值的净额计入本期投资收益。公司常用此种方法将其持有的长期投资以较高的价格出售给其集团公司或不纳入合并报表的关联企业,增加其投资收益。

    3.改变长期股权投资计价方法。会计制度规定,对于按权益法计账的长期股权投资每年期末按所占股份的比例分担被投资企业的净损益,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如果上市公司持有长期效益不好(亏损)的长期投资,按规定每年都要分担被投资企业的净亏损,投资收益为负值;而此时这部分股份的售价已低于账面价值,若在市场上出售更会直接恶化本期“投资收益”,此时公司可以以不再具有重大影响为由,将这部分股权投资的计价方法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会计制度允许),从而将这部分长期投资对于公司损益表的不利影响化解。

     四、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择与变更进行利润调整

    1.选择是否使用某一会计政策。《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新增了3个跌价准备科目: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要求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以及在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必须设立这3个科目,同时指出其他上市公司也可按上述规定提取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这就为效益好的上市公司提供了将利润在不同年度之间转移的可能,即如果某一年度各种利润指标大大高于各种配股条件,则在期末可以提取跌价准备,在不影响公司必要的收益指标的前提下,化解了下期资产跌价的风险,提高了公司未来年度利润的稳健性。

     2.对折旧要素的估计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根据用途的不同分别计入“产成品”和“管理费用”,其中计入管理费用的部分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期间费用以至主营业务利润。折旧额的大小是由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三个要素决定的。会计制度要求公司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预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恰当地选用折旧方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公司可以通过变更对固定资产残值的估计、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估计、变更折旧方法来调整本年的折旧费用额(由于折旧方法的变更受到的限制较多,所以公司只是到不得已的时候才进行折旧方法的变更)。

    3.变更销售商品成本的计价方法。销售成本是根据存货(产成品)的发出来计量的,公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和个别计价法,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使用不同的计价方法直接影响本期销货成本的大小,进而影响着主营业务利润的大小。由于公司产品销售量很大,变更销售商品成本的计价方法对主营业务成本及利润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变更销售成本计价方法也是上市公司调整本年利润常用的一种方法。

     五、利用其他应收款科目回避费用的提取

    会计制度规定:公司对于应收账款,应于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按规定提取坏账准备。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以及在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提取比例等由公司自行确定,国内上市的公司按统一规定以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0.3~0.5%计提坏账准备,计入本期“管理费用”。

    公司通过与欠款单位协商(尤其是关联企业)年底收回应收账款,同时以对该单位短期融资的方式(记入其他应收款)又将此笔金额转给对方(实际上只是账务的划转),这样一方面使公司的应收账款减少(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明显好转);另一方面,应收账款的收回使得本期期末应提的坏账准备减少,列入期间费用的金额减少(如果应收账款数小于年初数,还可以冲减管理费用)。而对公司来说,这只是账务上的划转,并没有影响其资金运行,又降低了其列入损益表中的费用。

     六、利用推迟费用,确认入账的时间,降低本期费用

    1.将应计入本期的费用挂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会计制度规定公司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应于办理年终决算前查明原因,并报经批准处理,未能在年终决算前处理完毕的,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对“待处理财产净损失”的处理结果都是计入损益表抵减当期利润,所以公司为了保证当期利润指标的实现,往往尽可能地推迟确认该损失的时间。如1997年赛格中康(0068)将因技术质量造成的异常产品损失计人民币3860.97万元列于资产负债表之“待处理财产损溢”中,而审计报告认为此项处理应作为报废损失处理。深华源(0014)1997年12月31日的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计人民币1130.18万元,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计人民币256. 74万元。

    2.将费用挂在“待摊费用”科目。待摊费用虽然是一项费用,但在会计准则中表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一项资产,要在一定时间内逐步转为损益表中的费用。待摊费用的发生时间是公司可以控制的,“待摊费用”多是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预付保险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印花税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等。公司在年初、年中还是年末发生此项支出直接影响进入本期损益表的费用多少。还有一些支出的摊销期在一年以上(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其他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费用),在 “长期待摊费用”中核算。

     除待摊费用外,公司还可将已付的费用挂在预提费用的借方,反映公司实际支出的费用大于预提的差额,即未摊销的费用,主要有预提的租金、保险费、借款利息、固定资产修理费用。

     通过将实际发生的费用支出挂在资产类科目内,而推迟计入损益表的费用账或不全计入本期期间费用的办法,可以使上市公司公布的本年利润比实际情况更好些。

     七、利用其他非常性收入增加利润总额

    1.争取地方政府的补贴收入。在损益表中列有一项“补贴收入”,用来核算公司取得的各种补贴收入。对于需要利润达标而又没能通过自我努力实现必要的利润的上市公司,必然会向当地政府争取补贴收入,作为最后的挣扎。地方政府从本地经济与上市指标角度考虑也会大力相助,政府可以只出一个准予补贴的文件,不必立即实际支付补贴的金额,公司按规定计算应收的补贴,借记“应收补贴款”,贷记“补贴收入”,顺利地增加利润总额。

    2.利用营业外收入增加利润总额。营业外收入是与公司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资产再次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接受捐赠转入、罚款净收入。它是利润总额的一个组成部分,上市公司常常通过从关联企业接受捐赠的方式增加营业外收入,实现当年必需的利润总额。

     八、投资者应如何解读会计报表

    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最终取决于其长期经济效益的好坏,我国的股票市场也正逐渐走向成熟,这也要求广大投资者逐步走向成熟,对上市公司的分析与评价趋向全面化、合理化。股票市场的成熟与投资者的成熟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面对大量的利润操纵手段,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应仔细解读上市公司财务报告。

    第一步,阅读审计报告。年度报告的目的是向报告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作为独立第三者的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鉴证,其根本的目的在于提高报告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以尽量减轻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注册会计师通过一系列审计活动对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合法性、一贯性进行评价。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意见是投资者可以得到的最具有可用性的信息,尤其是其中的说明段、保留意见、拒绝表示意见、否定意见,向投资者说明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报表信息是否可信、可用,哪些项目的多大数额是不可信的。

    第二步,阅读会计报表的附注。审计制度规定:对于上市公司已经披露的重大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出具无保留意见。所以投资者还要关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信息,上市公司正在使用的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变更、关联交易、重要项目的详细资料(如存货的构成、应收账款的账龄、长期投资的对象、借款的期限与利率等等)都在附注中揭示,为进行会计数据分析与判断上市公司是否有操纵利润的迹象,提供了可操作与决策的信息,如:本期是否变更了某项会计政策、该变更对利润的影响如何;哪些交易是与关联方进行的,对利润的影响如何;等等。

     第三步,分析公司的利润构成。通过损益表可以看出公司本年利润的构成情况,从而判断其长期获利能力的高低。

    首先,看其主营业务的增长性与主营业务利润率,这是决定一个公司长期发展的根本要素(尤其对于主业突出的公司)。由于大部分上市公司从事多种经营,《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增加了分部营业利润和资产表,要求反映公司各行业、各地区经营业务的收入、成本、费用、税金、营业利润、资产总额以及现金流量的情况,投资者可以分析公司在各行业分部和地区分部之间,利润率、发展机会、未来前景和投资风险,进而得出对公司总体发展的预测。

    其次,看投资获利能力。上市公司一般都有大量的投资活动(短期及长期),这种活动是经常的,所以其收益不属于非经常性利得,可以构成公司的长期利润来源。对投资收益能力的分析是通过比较投资金额与收益进行的。这里要对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进行区分,这些信息在报表附注中可以查到,运用这些信息可以分别算出公司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债券投资与股权投资各自的投资效率:通过计算与分析可以得出短期投资的收益能力、长期投资的收益能力,为判断公司资产运用的质量与预测未来的这部分利润组成(投资收益)提供了依据。

    最后,看本年一次性增加的收入及利润的数额。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都是并不真实反映上市公司获利能力的收入项目,它们具有一次性收入的特点,不能用来预测公司未来的获利能力,所以投资者在分析公司长期效益时,也应将其本年利润总额中源于这些非经常性的收入项目剔除掉。

     第四步,分析公司操纵利润常发生的项目及对应关系。正如上面讲述的,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总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的,而任何方法都有其表现形式,投资者可以通过查找这些迹象来判断并对公司的获利能力进行调整。

     1.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的增减关系:如果是对同一单位的同一笔金额由应收账款调整到其他应收款,则表明存在操纵问题,应在利润总额中调减此笔应收账款按规定需计提的坏账准备金。

     2.应收账款与长期投资的增减关系:如果对一个单位的应收账款减少而产生了对其的长期投资增加,且增减金额相近,则表明存在操纵问题,应在利润总额中调减此笔应收账款按规定需计提的坏账准备金。

     3.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的数额:如果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数额较大,则说明存在拖延费用列入损益表的问题,需要从公布的利润总额中扣减这部分金额。

    4.借款、其他应付款与财务费用的比较:如果公司有对关联单位的大额其他应付款,同时财务费用较低(只是近似账面借款的利息──可以通过附注里的信息计算出借款的年利息支出),说明存在利用关联单位降低财务费用的问题,应将其他应付款按借款利率计算出利息费用,调减利润总额。

     总之,投资者在阅读财务报告时应充分利用报告中提供与反映的各种信息,对上市公司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其公布的利润情况进行合理化调整,使调整后的信息具备可预测性,这样才能把握上市公司的长期获利能力,根据公司状况的变化及时回避风险,也能抓住真正的蓝筹股。

                                                                                                                                                 《中国证券期货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