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男生长袖配短裤:借鸡生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9:18:02

空手套白狼

  一、先望文生义,从字面上说文解字一下它的最原始的意思:“空手套白狼”中的“空手”应该是指没有使用任何先进的武器,“套”表明了用了绳子这种最便宜和最原始的武器或工具,而且也表明用了计谋和智慧。“白狼”当然是不多见的狼了,稀少也就珍贵,表明“收获”很大。当然这么大的“收获”或利益,风险也是不小的,毕竟是在没有武器的情况下抓到了一只大白狼,如果不是艺高人胆大,估计就被大白狼给吃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词无论怎么看也应该是一个好词,是一个和“武松景扬岗上空手打死老虎”一样值得歌颂的英雄行为。而且好像比“武松打虎”表现出了更多的足智多谋的一面,应该是知识年代大家推崇的榜样才对啊!
  这个词用在商业战场上,大概意思是说:一个人以很小的付出(或是暗指没有付出)而取得了很大的回报。这是投资回报最大化的表现,是好事啊?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私下拿这个词当褒义词用得多。
  可是当你用“空手套白狼”在GOOGLE上一查,你会发现这个词是和骗子、诈骗等等联系在一起的。也不知道媒体怎么就把这么一个和武松一样的英雄行为给妖魔化了。媒体在实际应用中,从这个词里又不断引伸出来其他许多暗含的意思,比如,暗指一个人付出的成本或代价过少(或根本没付出任何成本或代价)而取得的不应该得到的巨大利益或回报,有走歪门邪道的嫌疑,也有不公平交易的嫌疑,更有欺骗欺诈的嫌疑,甚至就是犯罪,就差在中国的《刑事诉讼法》里加一条“空手套白狼罪”了。当然这里也隐隐约约流露出说话人嫉妒的心理在里面。所以,现在没人敢公开说自己干的事情是“空手套白狼”了,但大家又都渴望自己也能什么时候“空手套白狼”干成点大事。所以“空手套白狼”又成了中国另一件只能干不能说的事情了,中国人真累啊!
  二、到底有没有“空手套白狼”的事情呢?
  无论是按媒体妖魔化之后的意思还是按“空手套白狼”的本意,“空手套白狼”都是存在的。咱们这里不去讲媒体妖魔化之后的“空手套白狼”,因为那是犯罪。是万万不可以做的。
  咱们这里讲“以小投入换取高回报”的“空手套白狼”的本意。按这个意思,“空手套白狼”是在追求投资回报的最大化,这是每个商人都在追求的目标。马克思好像也讲过: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和经营的唯一目标。所以说“空手套白狼”的事情不但有,而且是每个商人追求的目标,是每个商人天天都想干的事情。
  在西方商业社会比较成熟了,大家对“空手套白狼”的运作早以很熟悉了。没有人会象国内的媒体那样大惊小怪把正常的商业运作当犯罪来报道了。
  三、如何“空手套白狼”?
  既然“空手套白狼”是正常的商业运作,那么如何“空手套白狼”?
  要想知道如何“空手套白狼”,首先先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人能以“零投入”换得回报的。就算中彩票,也还要去买奖卷呢。要有回报就一定要有投入,只是投入的多少不同,投入方式的不同(包括有型的或是无型的投入)。这里的关键是“以小搏大”,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回报。
  所以,如何“以小搏大”和“空手套白狼”呢?我认为有这么三种相互相关的方法:
  方法一:叫leverage。这个词在英文里含义很广,尤其是被应用到商业上的时候,不是中文中“杠杆”一个解释能概括得了的。所以我们还是用英文比较准确。Leverage是一个用来解释如何“以小搏大”的最好的词。比如在美国LBO (Leverage Buy Out) 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并购手段。美国大部分的并购是以LBO方式完成的。但在中国如果你用LBO并购企业,准被骂作“空手套白狼”,然后就被骂作是骗子,然后就是你的DEAL陷入僵局,国内一级资本市场发展不起来这也是原因之一。
  方法二:叫Other People's Money (OPM),这个词翻译过来是“别人的钱”。但因为OPM在英文中已经有了特定的含义,不是中文里“别人的钱”这四个字能概括的。所以这里还是用英文比较准确。关于什么是OPM和如何利用OPM“空手套白狼”取得商业成功,我以后会专门写文章介绍。这里就不多说了。
  方法三:利用时间差或空间差打破“先有鸡先有蛋”的商业死循环,使一个几乎不可能的DEAL变成现实。这也是成功地“空手套白狼”取得商业成功的秘诀。(看到这里大家明白了我为什么在前面要写,“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是商业上的首要问题那篇文章)。
  方法简单,在实际中应用更不难。大家看一个例子。
  四、“空手套白狼”的案例分析
  经典的空手套白狼案例
  老彼得(犹太人):嗨-我说约翰(老彼得的儿子),你是不是该结婚了,我有一位好姑娘要介绍给你认识。
  小约翰:得了爸爸,我自己的事您就别操心了,我已经有女朋友了。
  老彼得:可我说得这位小姐可是比尔盖茨的女儿。
  小约翰:噢?!这倒是值得考虑。
  第二天,在一个商务论坛的酒会上,经朋友介绍,老彼得见到了参加酒会的比尔盖茨。
  老彼得:嗨-比尔,你好。听说您的千金正在择婿,我有一位优秀的小伙子要介绍给您。
  比尔:孩子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做主吧。
  老彼得:可我说的这位小伙子,他可是花旗银行的副总裁啊。
  比尔:噢?!那到值得考虑。
  第三天,老彼得紧急约见花旗行长。
  老彼得:听说贵行正在重组高层管理人员,我向您推荐一位优秀的小伙子来做分管顶端客户的副总裁。
  行长:哦!是这样,我们已经有了考虑的人选。而且分管这方面的副总得有很好的人脉关系,以便帮助本行获得更多的存贷款份额,所以如果太年轻的话,恐怕难以胜任。谢谢您对本行的支持,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会很高兴考虑您推荐的那位小伙子。
  老彼得:噢-原来是这样!(小声自言自语:那我得去微软跟盖茨说一声。)幸会,告辞了。
  行长:请等一下先生。您说微软-盖茨?这事儿和他有什么关系?
  老彼得:噢!也没什么,我说的这个小伙子马上就要成为盖茨的女婿了,盖茨也不一定会让他到别的公司工作,微软也正缺人手呢。只不过是我这个做父亲的不想让别人说儿子的闲话,所以才推荐给您的,既然您这儿已经不缺人手了,那我就推荐给别的行看看。反正盖茨手里的钱存哪也是存。告辞了。
  行长:哎---!别别别,您看我刚才不是说了吗,我们也就是仅仅有了可供考虑的人选,如果有更优秀的人选,我们当然要择优录用。您看这样吧,(行长沉吟了一下)请您转告贵公子,位子我给他留着,让他安心地准备婚礼,等他度完蜜月回来,随时欢迎他到敝行履新。
  老彼得(心中暗笑:个老滑头,怕我说的是假的,还留一手):这样吧,为了给我儿子一个不去微软的正当理由,你得把聘书先给我。
  行长:这样吧,我先给您一份拟聘书,等您儿子度完蜜月愿意来敝行任职,咱再正式聘用,您意下如何?
  老彼得心中窃喜(呵呵,这就足够了。)
  不久以后。
  小约翰娶了盖茨的女儿,当上了花旗的副总;
  盖茨得到了花旗的大笔办公软件定单;
  花旗获得了盖茨的大笔存款;
  老彼得成了盖茨的亲家;
  皆大欢喜
  咱们以牟其中当年倒飞机的案例,给大家分析分析什么是优秀的“空手套白狼”。
  1991年,牟其中从前苏联以货易货的方式换回了4架图-154飞机。在这个交易之前,牟其中没有足够的现金来买这四架飞机。但要做成这个DEAL,怎么办?不是没办法,看老牟是怎么干的。
  首先,牟其中想到是要搞一个leverage,以小搏大;第二,那么怎么以小搏大呢?这就是要利用Other People's Money (OPM)来做这个生意。第三、怎么利用OPM呢?于是在这个交易中,牟其中成功地打破了“先有鸡后有蛋”的商业死循环,让苏联人同意先把飞机开了回来,然后再以飞机抵押贷款拿了钱,买了中国的轻工物资还给了苏联人,于是后面的整个交易链完成了,生意成功了。
  看了这个案例,有人说牟其中是空手倒飞机,是典型的“空手套白狼”,说得对!如果说现金,牟其中没有投入,是“空手”。但牟其中在这个DEAL中投入了比钱更重要的东西。第一、他投入的是对商业机会的把握——有谁在当时看到这个商业机会了?别忘了钱到处都是,但好的商业机会却不多;第二、他投入的是对巨大风险的承担——当时苏联刚刚解体,社会秩序混乱,谁敢和他们作生意?当时中国国内的飞机市场也不开放,如果拿回了飞机却不能得到贷款、或不能卖掉飞机、或不能出租飞机怎么办?第三、他投入的是构造别人不敢想的DEAL STRUCTURE的智慧和手腕。打破僵局需要智慧、谈判技巧和执行手段。这些都是老牟拥有的无形资产,是比现金还贵重的价值。从这点上说,牟其中也是投入个他的“身家性命”的。
  一句话:He broke the chicken-egg stalemate by leveraging Other People's Money and made the deal success. So, he deserved the money he made. (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事情用英文讲很理直气壮,但用中文一讲就不对劲了,这又一次证明了了上次说的“作投行的人都要说英文”)。
  这个案例是一个经典的卖方信贷融资和抵押债权融资的案例。没有任何错误,拿到哪里都是一个教科书上的经典的商业运作。就因为牟其中后来犯了事,于是媒体的记者们就把这个案例拿出来当他的罪行说了。
  其他案例我不讲了,当作业留给大家了。比如可以讲讲海南航空的陈峰。也可以分析分析杨斌、周正毅等等。凡是被人骂作“空手套白狼”,都可以拿来当案例研究研究。其实其中有许多可取之处。
  五、结论
  中国不成熟的商业环境和没有商业知识的媒体记者把许多正常的商业手段拿来当“空手套白狼”来定罪。这将严重影响中国投资的大环境,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浏览者的感想:
  在2009年的现在,我们看到了将"空手套白狼"这个手段运用到极限的政客和资本家们弄出了让全世界陷入一片愁云惨雾的金融海啸。在上面的举例中,里面的人们用不属於自己或尚未属於自己的事物与人交涉而成功了,即便他们失败,失去的也只是自己的信用。但是,一旦政客和资本家们也卯起劲来套白狼,就会制造出诸如"次级房贷"、"次贷CDO"、"合成CDO"这样的怪物出来,而他们套白狼的行为最终也毁灭了所有相信他们的人,只可惜他们自己却没有被毁灭,仍然靠著套白狼赚到的钱过著酒池肉林的生活。何谓成熟的商业环境?何谓正常的商业手段?这些东西真的能对人民大众带来好处吗?或者当我们之中一部份人从中获利时,会有更大的伤害在不久後等待著全部的人?这无疑是我们需要深刻思考的。
这是一个令人称奇的创业故事:一个既没有技术、又没有资金、从乡下进城的打工妹,凭着自己精明的头脑,善于捕捉商机利用借鸡生蛋的高超经商之道,巧妙地发了财,在城里住上了大洋房,开起了小轿车,成了古城安阳最年轻的百万富翁。也许她那颇具传奇特色的创业经历,更能让那些在生意场上挣扎打拼的人们从中受到启迪。

  鲜花铺路

  丁世燕出生在河南省宜阳县的乡下农村。1998年初中毕业后,她在家里帮父母侍弄了一段田地。单调的农村生活令丁世燕感到非常失望。那时候,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红旗渠的故事》,看完电视剧,丁世燕突发奇想,到安阳去看看红旗渠,然后再到北京去打工。她怀揣着父母亲给她凑的800元钱,兴冲冲地赶到古城安阳。谁知乐极生悲,她来到安阳的第二天,钱包就被偷了。那一刻,年仅16岁的丁世燕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要知道在安阳她可是举目无亲,连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啊!想打电话向家里求援,可爸妈当初就不同意她到处乱跑,现在还不知道爸妈怎么训斥她呢。

   回到10元钱一宿的旅馆,她一夜没睡,心里反复琢磨着下一步该怎么办。反正北京是去不成了,不如就先在安阳落个脚,找个包吃包住的地方。晨光大亮,丁世燕用仅剩的3元钱买了一份早点。吃饱了,人变得有精神了,就四处寻找哪里用人。

  说来她的运气竟然出奇地好,当她找到一家鲜花店时,这家鲜花店正需要人手,于是女老板收留了她,管吃管住。而且还有500元钱工资。丁世燕心中说不出有多激动,从小就喜欢各种花花草草的她,如今终于能和花草打交道了。丁世燕不仅虚心向比她早来的姐妹们学习鲜花护理、插花艺术,而且还特别留心女老板的经营之道。

  当时光进入2000年的时候,在安阳从事鲜花服务的店铺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大街小巷冒出。各家鲜花店为了争取顾客竟相压价,曾经辉煌一时溢香鲜花店举步维艰。

  2000年8月,花店倒闭了。没有领到分文工资的丁世燕并不想为难老板,因为当初在她流落安阳、身无分文的时候是女老板收留了她。

  当天晚上,丁世燕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她想不通一个曾经如此辉煌的鲜花店,怎么说倒闭就倒闭了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她想首先是市场饱和、供大于求,激烈竞争,造成了溢香鲜花店经营困难。其次是女老板铺得摊子过大,造成入不敷出。如果女老板能把花卉苗圃卖掉,直接去批发花木出售,最起码不至于亏损。如果再把鲜花店的8名服务员,换成钟点工,在生意忙时按点付酬,没有生意时放他们回家,岂不节约一大笔开支?如此一来,溢香鲜花店起死回生是不成问题的。想到这里,丁世燕感到非常兴奋。她当即找到女老板希望接手这个花店。女老板看丁世燕是个干事业的人,对她说:“我把店子转让给你,就等于给你付清了6个月拖欠的工资,祝愿你能成功。”

  丁世燕接手鲜花店后,只留下了一个要好的姐妹给自己打工。她骑着一辆自行车,头顶烈日每天骑车上百公里,终于以较理想的价格郊区的一些鲜花种植基地谈妥了合作事项。事实证明,溢香鲜花店的客户资源确实是一笔不菲的财产,转眼到了国庆节,安阳市各大单位庆贺节日都要摆放鲜花装饰,以前与溢香建立合作关系的老客户,纷纷前来订货,丁世燕忙得不亦乐乎,她紧急招聘了10名钟点工,雇了6辆货车到市郊拉送鲜花,一个国庆节下来,她轻轻松松赚了1万多元。

  2002年3月的一天,一位老顾客在买花木时抱怨说:“唉,这花好看是好看,就是不好养,在你们这里这花木都水灵灵的,可一到家没几天就蔫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丁世燕想:是啊,许多人都不懂得如何养花护花,一些很名贵的花卉由于买花人不懂得养护知识,买回家没多久就死了。如此一来,许多买花者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何不为顾客提供“免费花木护理服务”呢?这样既解决了养花的后顾之忧,又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想到就做。丁世燕随即又聘请了一位有经验的养花工,每天义务为溢香花店的客户提供免费花木护理。这一项措施推出后,受到了养花户的普遍欢迎,来她这买花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当月的营业额就翻了两番。

  一年下来,她轻轻松松赢利7多万元。她私下算了一笔账:仅“溢香鲜花店”以前的客户资源就给她带来了4万多元收益。看来她当初“借鸡生蛋”这一着棋真是走对了。

  雨中商机

  2002年5月的一天,丁世燕办事途经安阳市制伞厂,看见厂门口许多职工在摆摊卖伞。五颜六色的雨伞撑满了街道两边,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煞是好看。丁世燕禁不住看呆了,她还以为是伞厂在举办什么促销活动呢。上前一问情况,才听一位卖伞的大嫂叹着气说:“伞厂倒闭了,厂子里半年多时间没给工人发一分钱工资,没办法只好给每个工人发1000把雨伞,以每把2元的价格顶工资呢,你说这么多的雨伞让人上哪儿去卖呢!”这么漂亮的雨伞,才2元钱一把,在商场每把伞少说也得六七元,如果自己把这些雨伞倒卖出去肯定能大赚一笔。

  她首先想到把雨伞批发给商场,可这些日常用品,各大商场早有固定的供货渠道,要能批发出去,还能轮到她这个门外汉吗?也许是福至心灵的缘故,“雨中送伞”这个古老的成语闯进了丁世燕的脑海。对,专在下雨的时候,把伞卖给那些没带雨具的人,肯定能行。想到这里,她禁不住为自己的想法叫好。她找到卖伞的大嫂,让她先送100把雨伞过来。随后的日子,丁世燕特别留心天气预报。

   机会终于来了。2002年6月1日下午两点多钟,安阳的天气骤然突变。丁世燕不敢怠慢,赶紧穿上雨披,发动摩托车,戴着一大捆沉甸甸的雨伞,风驰电掣地向安阳市少儿游乐中心驶去。她心想今天是六一儿童节,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出来游玩,出来时天气晴朗,许多父母肯定想不起带雨伞。10分钟后,丁世燕来到儿童游乐园时,天空也霹雳啪啦地下起了雨点,一时间毫无准备的父母们带着孩子四处躲雨。正在他们惊慌失措的时候,丁世燕从容地打开了一把漂亮的雨伞叫卖起来,人们蜂涌而至围了个水泄不通。只是一眨眼功夫100把雨伞便被抢购一空,每把雨伞她卖了7元钱,前后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她就轻轻松松地赚了500元钱。

  初试成功,于是她又进了1000把雨伞。雨伞进回来后,丁世燕一下子变成了个气象迷,每天到晚捧着个半导体收音机,时刻关注着安阳人民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节目。只要一听到天要下雨,心中就感到异常地兴奋。因为对她来说,老天爷下雨就等于在给她下钞票呢。

  就在她进回1000把雨伞的第三天中午,她收听到安阳人民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下午将有暴雨,丁世燕兴奋极了,她又紧急联系了4名钟点工,匆匆忙忙地叫来4名摩的司机,让他们每人带200把雨伞到安阳市纺织厂门口集合,可当他们兴冲冲地赶到纺织厂门口时,天丝毫没有要下雨的迹象。一直等到晚上6点多钟,天气仍然没有变化。丁世燕在心中暗叫倒霉,只好又费了好些力气将雨伞送回去。在采访时,丁世燕笑着告诉笔者:“也许对别人来说,商机或许是几周、几个月,而对于当时卖伞的我来说,商机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转瞬即逝。”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半个月后的一天,丁世燕终于恰到好处地逮住了一次下雨的机会,在安阳市纺织厂门口她用了短短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将1000把雨伞卖了个干干净净,除去雇人雇车的成本,丁世燕赚了4200元钱。

  从2002年6月到10月,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丁世燕如法炮制,先后在安阳市机床厂、亚西亚商场、安阳市技工学校、新华书店门口卖出10000多把雨伞,净赚4万多元,她不仅为自己赚来了大把的钞票。

  进入10月份以后,降雨量减少,卖雨伞赚钱这条道路已经走不通了,可是丁世燕已经养成了收听收音机的习惯。她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收音机了。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收听广播使丁世燕又发现了一条轻松赚钱的商机,说来真叫人眼红。

  2002年10月份以来,一连一个多月,电台中午的保健节目让沈阳一家钙厂给包了。这是个热线节目,可是没有听众打进电话来,任凭伶牙俐齿的主持人说破嘴皮也无济于事,丁世燕着急了:“这不是浪费吗?浪费了厂家的广告费,也浪费了电台的时间,我得跟他们谈谈。”

  丁世燕打通了厂家驻安阳办事处的电话,跟女经理谈了自己的想法,“你们厂的产品是适合中老年人的,可中年人中午在单位,老年人中午在午睡,他们都听不到你们的节目,所以没有人参与你们的节目……”

  丁世燕的一席话让女经理茅塞顿开。女经理虚心请教,丁世燕帮她设计了几个广告方案。方案针对性强,效果非常好。事后,女经理执意把1000元的广告费送给她作酬费,丁世燕推辞不下,只好收了下来。她这样做是出于帮助人的善良动机,没想到这一善意之举会让她闯进广告领域,又赚来一笔令人眼馋的财富。

  从那以后,半年多的时间里,丁世燕都在给一些厂家出主意,告诉他们去电台做广告如何才能既省钱又有好的效果。仅此一项,她每月的收入就高达3000多元。这下一传十,十传百,许多厂家都知道溢香花店年轻漂亮的女老板还是个很有实力的广告策划人,纷纷上门来让其出谋划策。丁世燕每月的广告收入3000、4000、5000元的速度递增,在安阳市广告界引起了巨大的震荡。

  致富有方

  2003年初,受非典病毒的影响,丁世燕的鲜花店门庭冷清,2个多月分文未进,花店面临关门歇业的困境。

  10多名服务员也不能干坐着呀,总要找点事做才行。心急如焚的丁世燕首先发现药店发财了,卖口罩的也脱销了,自己做什么才能赚钱呢?丁世燕发觉那几天,从他花店门前走过的人,许多人都带着“出入证”。那时为了管理方便,安阳市几乎所有单位、企业、工厂、学校都要求职工佩带出入证。一时间,各个制作胸卡的打印店门庭若市。了解到这一信息后,丁世燕暗暗为自己没有及时捕捉到这条致富的商机而惋惜。

  然而,就在她在痛惜不已的时候,一位从她身边走过的行人佩带的胸卡竟然掉在了她的面前,丁世燕叫住了那位行人将拾到的胸卡还给了她,那位行人道谢后说:“唉,这胸卡总夹不紧,如果能挂在脖子上该多方便啊。”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丁世燕当时眼前一亮:对啊,安阳市这么多人戴胸卡,如果制作些胸卡套出售,一定是个不小的市场。

   她立即赶到安阳市皮革厂联系制作胸卡套。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洽谈,最终以一个胸卡套5角钱的价格谈成,一下子她订做了1万个。第二天下午,她带着花店的10多名员工来到安阳市最大的一家国营企业——安阳钢铁集团公司的门口出售胸卡套,下午3点正是该厂上下班的高峰期。丁世燕把12名员工分别安排在3个大门口出售胸卡套。也许是她的胸卡套正好解决了职工容易丢失胸卡的烦恼,职工们争相购买,一个胸卡套她只卖4元钱,前后一个小时,丁世燕带去的1万个胸卡套所剩无几,从制卡到销售仅一天时间,一个小小的胸卡套让丁世燕赚了3万多元。那一刻丁世燕光奋得几乎要昏厥过去,即便天上下钞票也没有来得这么快呀。

  丁世燕并没有被转眼到手的巨大财富冲昏头脑,事不宜迟她火速赶到了皮革厂又预定了10万个胸卡套,随后几天,她又紧急雇佣了100名钟点工在安阳市各大厂矿、学校、小区门口摆摊销售卡套。一星期后,她的10万个胸卡套销售一空。安阳市许多个体户见卖胸卡套市场火爆,纷纷订做销售,可惜偌大的市场几近饱和,他们订做的胸卡套大部分积压在了手中。这就是商业市场的游戏规则。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一个小小的胸卡套,让丁世燕赚了30多万元,这简直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可它却真实而又幸运地降临到了丁世燕的头上,她那善于捕捉商机的精明头脑,让我们在惊叹之余,怎不深受启发?

  几年摸爬滚打下来,丁世燕从一个一贫如洗的打工妹,成了一个身家百万的大富翁。眼下腰包鼓涨的丁世燕正准备上补习班,她说物质丰富了,头脑也不能贫困呀。她打算今后一边学习,一边捕捉商机做生意。将来条件在成熟的时候,她还要自费进大学深造呢

 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是黄光裕却以105亿元的资产成为胡润“2004年中国富豪榜”的首富。黄光裕平均每天口袋中会被塞进159.8万元。黄光裕获取财富的秘诀可以用4个字概括,那就是“借鸡生蛋”——借别人的钱成就自己的事业。

  黄光裕借的第一笔钱来自银行。1986年,年仅17岁的黄光裕与长其3岁的哥哥黄俊钦带着4000元钱从家乡广东汕头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一年后转战北京。黄光裕兄弟用从银行借来的3万元贷款承包了位于北京宣武区珠市口东大街的国美服装店,敏锐的黄光裕意识到家电行业市场空间更大,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诞生。

  在国内还处于产品供不应求的时候,黄光裕在《北京晚报》中缝打报价广告,此举在当时北京商家中还是独一家,其后不少商家开始模仿国美,《北京晚报》的中缝广告由此热闹起来。

  在当时,商家普遍以倒买倒卖抬高售价,以图在短时间内获得暴利,而黄光裕经营国美电器却采用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销售策略,以市场上最低的价格将商品卖给消费者,坚持零售薄利多销,这一策略后来成为国美立业之本。

   报价广告登出后,国美电器生意颇好,“所有存货一卖而光”。黄光裕乘胜追击,开始滚动发展,陆续开了多家门店,至1993年,黄光裕的连锁发展趋势初步成型,银行的3万元贷款这个“金鸡”到这时候已经为黄光裕生下了好几个金蛋,他的小店数量已经达到七八家。

  做大了的国美电器开始不满足于从银行借需要支付利息的钱。黄光裕想到了向生产厂商“借钱”。家电大卖场善于“欺负”生产商是名声在外了,但是在家电大卖场中,黄光裕的“借钱”手段依然是最厉害的。从表中乐意看到,对比国美最直接的竞争对手苏宁,国美每年从上游厂家中获得了20.33亿的周转资金,而苏宁每年还要自己掏腰包。

  华夏证券分析师指出,尽管苏宁电器在毛利率上只比国美电器少0.05%,但国美电器净利润却是苏宁电器的3倍。这就是黄光裕借鸡生蛋的杰作。

  黄光裕在中国鹏润上的交易使得他一夜之间成为中国首富。2004年6月,黄光裕让市值只有2亿的上市公司中国鹏润,通过发行可换股票据,掏出88亿,来收购他全资拥有的国美电器65%的股权。这项收购之前,胡润认为黄光裕所有财富仅仅为46亿,而此次交易,黄光裕仅是拿出了22个城市的国美电器的65%权益,市盈率高达48倍。黄光裕一夜之间“到手”88亿元。

  国美“曲线”上市后,黄光裕借助利好消息刺激,4个月内两次配售部分套现,3次减价后以每股3.98港元在市场出售,成功为黄光裕套现近11.94亿港元。2004年12月,国美第二次配售,以每股6.25港元的价格,配售2.2亿股,黄光裕再次大笔套现13.75亿港元。短短几个月,25.69亿港元被装进了黄光裕口袋,黄光裕本人在国美电器的持股量也由74.9%降至65.5%。

  在连续套现20多亿元并有意将原有鹏润地产业务卖出后,黄光裕先成立国美置业并投资8亿多元北京丰台买地,现在又有意将新地产公司再上市并成为新的融资工具。黄光裕表示国美集团的地产业务将“努力争取”明年在香港或新加坡上市。     (来源/《私人理财》杂志)

国美和苏宁2004年财务报表比较

“借鸡生蛋”和“借网捕鱼”

  1982年,时年17岁的小裁缝周成建在浙江青田县开办了一家服装厂。一单大生意泡汤后,周成建背上了20多万元债务,企业只得倒闭。“当时冲动、不成熟,也没经验,业务、营运什么都不精通,稀里糊涂就赔光了。”周成建谈起这段20多年前的创业经历时说,失败对他有非常大的影响,最大的教训就是“以后做事之前一定要想好再去做,不能稀里糊涂的就去做”。

  为了还债,周成建加入了在温州妙果寺服装市场练摊的个体户大军,辛苦两年下来终于将债款还清。1992年,周成建抓住风雪衣风靡全国的机会,赚了几百万,这第一桶金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确立了他专注于服装产业的事业发展方向。在妙果寺的几年中,周成建经常到温州各大商场“转悠”,他发现类似自己产品的成衣,贴上著名的商标后价格就会翻上几倍。这位朴素的裁缝预感到将来服装业的竞争一定是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找到了他的事业梦想——拥有自己的服装品牌。

  1995年初,周成建做出了两个决定,一是退出竞争激烈的西服正装行当,主攻“别人还没有做”的休闲服;二是退出火暴的妙果寺服装市场,自创品牌。1995年4月22日,温州解放剧院第一家“美特斯邦威”品牌专卖店开业,同年11月,邦威企业有限公司成立,周任董事长。周成建由此踏上了做大美特斯邦威品牌的征途。

  取名“美特斯邦威”,周成建曾煞费苦心,“刚开始也没想到有国际化这一天,只是想起个洋气点的名字”。现在,他逢人便阐释美特斯邦威的含义:创造美丽独特的产品、品牌、企业文化,扬国邦之威。

  自创品牌之后,有限的资金成为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启动资金只有几百万,这让周成建左右为难:满足市场需求需要成倍购买机器扩大生产,但如果把钱用于建立工厂,规模不大,其他工作也做不了,更别说创什么品牌。

  能否找到一条借力打力的路子来实现自己的跨越式发展?带着问题,周成建到广东、上海等服装基地进行考察,发现国内有许多服装企业设备先进齐全,可产品却找不到市场,大量机器闲置。“既然这么闲着,为何不能让它们为我运转呢?”周成建灵光一闪,决定摒弃老派做法,抓住产能过剩的机会,借外力实现自己的跨越式发展。

  周成建先后投入上千万元,与广东、上海等地80多家服装加工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年产系列休闲服1000多万件的强大产能为美特斯邦威定牌生产,自己则把精力放在经营品牌上。随后,周成建一鼓作气,又把借助外力的模式也用到销售环节,采取特许连锁经营策略,“共担风险、实现双赢”的加盟商根据区域不同,每年分别向美特斯邦威交纳5万-35万元的特许费,所有加盟店实行“复制式”管理。1995年5月第一家专卖店开业后,美特斯邦威的加盟店数量每年以几何级数增长。

  一条事后被周成建称为“借鸡下蛋”和“借网捕鱼”的服装产业供应链就这么搭建起来。1998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视察美特斯邦威,认为美特斯邦威的运作模式类同自己在国外所见的“虚拟经营”,由此,美特斯邦威在服装行业成了“虚拟经营”的代名词。

  谈起这一在美特斯邦威发展历史上最重要、也最为精明的一步棋,周成建狡黠的笑道:“当时这条路也没有现在这么清楚,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只想换一个做法。刚好也有这样一个市场机会,在资本不多时,如果不采用这种方式,生存可能性就很渺小。”

  “虚拟经营”的内功

  “虚拟经营”使当初一无厂房、二无设备,总部只有几间业务洽谈室和几台电脑的美特斯邦威,在短短数年中实现了产品市场的快速扩张。目前美特斯邦威在全国共有专卖店1300多家,拥有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设计师队伍,每年设计服装新款式数千个品种,集团的销售额8年增长300倍。2005年,美特斯邦威以20.21亿元的业绩跻身中国企业联合会推出的“中国制造业500强”。


  周成建认为,服装业几乎不存在核心技术,“做衣服是简单的,做品牌是复杂而系统的。”他一直把自己早年悟出的这一道理作为做大品牌的思路。

  设计是服装品牌的灵魂,美特斯邦威把虚拟经营节省下的资金,大量投在服装设计上。周成建1998年就在上海专门成立设计中心,从法国请来一位顶级服装设计师吕克担任集团设计总监。2001年,美特斯邦威邀请郭富城做品牌的形象代言人。2003年6月,又开始聘请台湾人气小天王周杰伦出任新一任形象代言人。

  在美特斯邦威总部大厦里,有一间100多平方米的大房间,房间的一面墙是几十个呈现实时画面的荧屏,通过电脑,可以随时调用系统内各地任意一家专卖店的实时图像。这里就是美特斯邦威管理全国范围内旗舰专卖店的“神经枢纽”,通过这套系统,总部可以掌握各专卖店是否做到了统一形象、统一宣传等。

  这套耗资1亿元的系统只是美特斯邦威庞大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服装是时尚季节性产品,最大的风险是库存。周成建确定“虚拟经营”模式后,深知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时,如何管理外部资源至关重要,他希望为美特斯邦威引入指挥上下游两只巨大手臂的“大脑”。周成建说:“我们这么大一个体系,没有信息化的手段,特别是服装行业,是非常难以维持的。”从1996年起,美特斯邦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建立了一套信息管理系统。现在,美特斯邦威是服装行业公认scm(供应链管理)作得好的企业。

  早年美特斯邦威也曾库存激增,该集团副总裁王泉庚临危受命,“用it探索商业模式改革之路”。王很快认识到之所以会形成库存,主要是因为总公司和特许加盟店之间的信息不畅和反应过慢。1997年3月,王泉庚开始在专卖店推广使用收银系统,再慢慢从收银系统上升到业务系统、管理系统。

  现在,美特斯邦威已经是由加工厂的erp、内部的管理系统和专卖店的信息系统三个系统构成的“虚拟企业”,集团所有专卖店均已纳入这套内部计算机网络。总部能随时查阅每个专卖店的销售业绩,快速、全面、准确地掌握各种进、销、存数据,进行经营分析,及时做出促销、配货、调货的经营决策。“一张订单的处理周期原来要10天,现在只要两三天。”周成建说,“速度比时尚更重要。”

  周成建把过去10年美特斯邦威取得的成绩和发展空间归结于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他坦承,和年销售额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国际服装品牌相比,美特斯邦威还有巨大的差距。“下一阶段我们要做的是资本结构创新,引入国际资本和资源为我所用。”周说,“我认为服装行业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要嫁接更大的资源力量。” R= Zd 4 ( %` [ 本 资 料 来 源 于 贵 州 学 习 网 考研一方MBA/EMBA/MPA http://Www.gzU521.com ] R= Zd 4 ( %`
本文来自学习网(www.gzu521.com),原文地址:http://www.gzu521.com/campus/article/postgraduate/200608/562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