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单脐动脉的危害:“往下做”的“招术”与“破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55:39
“往下做”的“招术”与“破解”

  一、“往下做”之意图在主力“往下做”的单边下跌市时,市场中多数人之所以会放松戒备、无动于衷,是因为被三种观点往另一方向引导:一是报刊上不断传出经济、外贸出现高增长的捷报。二是在下跌途中,管理层不断推出利好策。于是很多人认为,策导向十分积极,股市不可能再“熊”下去。三是技术分析显示,股市已呈严重超卖状,各项指标均在底部钝化,成交量极度萎缩,历史上各底部的上升趋势线有强劲支撑,中级行情一触即发。那么,为什么主力偏偏不买上述三种流行观点的“账”,仍我行我素地“往下做”呢?从行为学的角度看,他们是为了利益。因为与其“往上做”,让大家赚钱而套牢自己,还不如“往下做”,让大家“套住”而为自己腾出今后赢利的空间。

  二、“往下做”之招术从K线图上看,大盘或个股在连续的跌势后,明明已跌进了主力的成本价,许多人总认为可以买进了。谁知,主力仍然一个劲地往下做,使跟庄者或抢反弹者一再套牢。那么,主力是怎样“往下做”的呢?1利用手中筹码多的优势,凶狠地往下对倒、掼压,击穿一个又一个整理平台。这样,就可以把于牛市底部建仓的中长线投资者的筹码从原先的获利几元、十几元先变成平手,再变成套牢,把高位追涨者或跌势中抢反弹者深套5-10元。这样,就能将市场多数人的筹码锁定。2.利用消息趁机盘。其结果是,技术指标在低位钝化,热点泯灭,人气散淡,成交萎缩,并使管理层推出的种种利好策化为泡影,更加剧了广大投资者的失望情绪,引发他们割肉。3.利用每一次反弹,积蓄“往下做”的能量。久而久之,遂形成市场“见利好出货,见反弹减磅、割肉”的惯性思维,更加重了股市的下跌动力,并使密集成交区、阻力位下移。4.利用指数股连创新低,造成人们“还要向下破位”的想象,迫使意志不坚的投资者进行恐慌性的跌割肉。5.利用舆论造市,导致投资者绝望,纷纷割肉离场,而主力趁机拣“皮夹子”。6.用持续暴跌、阴跌“逼宫”。即逼管理层出台坚决有力的利好措施,直至确认底部,才停止往下做。7.打压——拔档——回补——低位做来回。例如,主力在16元持有某股1000万股,目标是拉到25元,然后以22-25元的平均价格出货,总体可盈利30%。但由于16元时跟风者较多,拉高难度颇大,市场又受到利空影响,于是,主力便改为“往下做”。先打压到14元拉平台,若有人抢筹码,就打压到12元拉平台;见仍有人补仓,再打压到10元拉平台。若买盘仍多,就坚决打压到8元。当股价被腰斩,没人再敢补仓,成交稀疏时,主力就用大卖单封盘,耐心吸筹,并在8-10元之间做来回,慢慢地把原先的1000万股增加到2000万股,市值丝毫未损,却把16元套牢者晾在冬天的山顶上“乘凉”。

  三、“往下做”之“反招”

  1.果断停损,尽早出局。当大盘处于历史新高的顶部,又逢系列利空降临,必然出现巨量长阴。此时切忌犹豫,尤应抛弃管理层会策托市的幻想,不能等待反抽,而应利用次日集合竞价的机会,全线清仓。     2.顶部区域应不惧割肉,不患得患失。在主力刚开始“往下做”时,无论是大盘指数还是个股股价,损失10%-15%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一旦机会错失,主力打压的目标远不止于此。3.一旦跌破20%牛熊分界线,应较长时间在场外观望。期间,切忌手痒去“抢反弹”。即使利好出台,大多也只是一天行情而已。稍有不慎,资金卡就会被“反弹抢”,成为“下跌休息区”的套牢族,被迫天天去证券公司“站岗”、“放哨”十分难受。4.一旦大盘指数从高位下跌的跌幅达30%以上,个股跌幅达50%,就可考虑用半仓去抢反弹。但初期每次只能赚10%的差价,以逐步弥补早期割肉的损失。即使被套被粘,也需耐心持股等待。5.若策回暖但大盘仍冷,又时至年终,应反潮流而动,大胆建仓。因为在目前中国股市市场化程度不够高的情况下,“市场底”终究扭不过“策底”。尽管市道仍在大盘跌30%、个股普跌50%下方徘徊,但那是主力在暗渡陈仓,消弭人气,趁机加倍回补市场的割肉筹码,为来年行情准备“粮草”。此时,应以大无畏的气概和不计一时得失的宽广胸襟,独立特行,将资金按宝塔式分配,选择合适的超跌股分批建仓直至满仓。因为拥有足够的底仓,才是破主力“往下做”最有效的“反招”和“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