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有钟馗纹身什么讲究: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16:36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 | [<<] [>>]

    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可以从三条线索去追溯:一条是从早期的视觉教育发展到视听教育,直到视听传播;一条是行为科学对教育技术的影响,由程序教学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直到现在的个别化教学;还有一条是由50、60年代发展起来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对教育科学的影响而形成的教学系统方法。这三者的起源不同,但逐渐融为一体,使教育技术由视听教学领域扩展到现代教育技术的领域。下面分别阐述这三条线索的理论基础及其不足之处,通过对教育技术历史演化的轨迹可以看出教育技术是在不断吸收外来研究成果而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

1.教育技术形成与发展的第一条线索:视听教育——视听传播
    视听教学论——经验之塔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8年至1928年期间,随着幻灯、投影在教学中的应用,一场视觉教学运动在美国教育领域兴起,后来由于科技进步,出现了有声电影和录音,这场运动便发展成为视听教学运动。   
    在此之前的学校教育中实行的是一种“言语主义”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忽视语言符号与学生已有经验建立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学生不甚理解的言词”,导致学生不甚理解、死记硬背地学习。克服这个弊端是几个世纪来许多教育家希望改革的一个方面,捷克教育改革家夸美纽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等人的著作中都反映出要求进行这种改革的思想,其哲学基础可归结为:理性认识离不开感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学校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积累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克服形式主义和“言语主义”。这些教学思想正是视听教学理论的渊源。
    1946年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研究所课程研究室主任戴尔(Edgar Dale)在《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中提出著名的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戴尔认为,人的知识都是来自于经验,由于我们的身体或思想介入活动的程度不同,便获得不同的经验。有的是运用自己的感官和肌肉进行具体的、直接的活动,获得的是直接的经验。有的是利用语言、符号等通过思维获得的间接的抽象的经验。戴尔把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各种经验依照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0个层次,用来说明学习经验从直接参与到图像替代,再之用抽象符号表示的逐步发展过程。
 
语言
符号
视觉符号
广播、录音
照片、幻灯
参观、展览
电影、电视
见 习、 旅 行
设 计 的 经 验
演 戏 的 经 验
观 摩、 示 范
直 接 的 有 目 的 的 经 验
抽象的经验
做的经验
观察的经验


    依心理学的概念划分,“塔”的底部——做的经验可称为实物直观;“塔尖”——抽象的经验可称为语言直观;“塔”的中部——观察的经验可称为模像直观。
    由于实物直观不易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事物的非本质方面,而且经常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语言直观所反映的现实无论在完整性、稳定性、鲜明性和可靠性方面都不如知觉;而模像直观则克服了两者的缺点:首先,它能通过视听手段有意识地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减少了学习的探索过程;(在现代教育思想——探索学习、发现学习的指导下,它也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所表现事物本质特征的出现频率来引导学生的探索学习。)其次,它能为学习者提供替代经验,有助于突破时空限制,解决教学中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的矛盾,弥补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替代学习经验的思想是教学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的主要理论依据。再次,它能通过生动的、直观的画面来促进学生的感知。因此,戴尔特别强调视听经验的重要性。
    对以后的教育技术的发展来说,视听教学论的理论贡献在于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和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的直观向抽象的思维发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在这一点上,戴尔继承了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杜威等人的教学思想。以“经验之塔”为代表的由具体向抽象过渡的学习经验中,视听教材处于较具体的一端,这构成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依据。
   “经验之塔”对于教育技术学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至今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经验之塔”也存在着局限性,这表现在:视听教学论仅重视视听教材本身的作用,而忽略了视听教材的设计、开发、制作、评价及管理等方面。也就是说它强调孤立的媒体种类或技术,而忽略整个教学的计划过程。这就形成了媒体论的教育技术观。媒体论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利用视听媒体特点使教学形象化、具体化。这在客观上妨碍了人们接受教育传播等新的思想。自戴尔提出经验之塔理论后,媒体论主宰了教育技术领域,直到六十年代初期,其影响才逐渐让位于视听传播论。
    视听传播论
    进入20世纪50年代,随着语言实验室、电视、计算机等新的媒体进入教育领域,视听教学迅速发展,这些新技术所呈现的教学内容的形态无法以语言和非语言的标准即抽象和具体的标准来判断,许多教材的使用都以综合的形式进行,因而其中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也不一致。例如教学电影同时使用图像(这是具体形象的)和解说(词语符号)。在某些情况下,“真实”的图像反而对学习者感知主要学习内容起干扰作用。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在新的技术条件下,视听教学论作为指导这个领域实践的理论基础已不合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传播理论被引入视听教学研究,实现了教育技术的第一次理论扩展,发展成为视听传播论。
根据视听传播理论,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教学信息传播过程,视听传播主要研究用于控制学习过程的讯息的设计与使用。”这是视听传播论的理论模型:
    假定在某特定的教学情形下,第一步工作是确定教学的目标,那么,教学传播过程可分为:
    第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并使教学目标具体化。
    第二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讯息——教学内容。
    第三步:进行视听传播设计。即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讯息、教师、教学媒体、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系统设计。
    第四步:把视听传播设计的产物——教学系统投入教学情境中使用。这一过程是:呈示教学内容;学习者接受教材的刺激并作出反应;教师对学习者的反应进行评价。其中,学习者从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是一个内部的心理过程,模型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将该心理过程视作学习 — 受传者系统,这样,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第五步:对评价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反馈信息的分析,可从三方面改进教学:改进教学设计、学习者特性分析及教学目标的修正。
    从宏观上看,这个理论模型综合了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传播过程的理论模型使广大教学研究者认识到教学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应把教学传播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改进。用传播学这一基本观点来发展视听教学,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理论构架,即由仅仅重视媒体使用的狭隘观念转为研究信息从发源(教师或教材)传递到接受者(学习者)的整个传播过程的观念,这无疑拓宽了视听教学领域。从传播这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这一领域,代表着一种解决教学问题的新思维,同时又吸取了传统视听教学论中的合理成分。它对教育技术理论发展的影响在于:对“过程”的研究代替了视听教学注重“物、感官、具体化”的研究,使教育技术理论由“媒体论”的教育技术观发展为“过程论”的教育技术观。
    以上介绍了教育技术发展的第一条支流即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的理论演变。到了50年代后期,教育技术对行为科学和一般系统理论的吸取与应用,促成了教学系统方法的形成,又一次实现了研究扩展,并对该领域的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教育技术形成与发展的第二条线索:行为科学对教育技术发展的贡献: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个别化教学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论。它把环境看作刺激,把伴随而来的行为视为反应。提出“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就是学习”,认为学习主要在于形成条件反射。学习条件反射有两种,一种是“反应型”条件反射学习,如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有机体可以使一个无关刺激作为有关刺激的信号,从而可能辨别周围世界,知道外界事件与事件之间的一定关系,得以趋利避害,是应答性行为。一种是“操作型”条件反射学习,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有机体可以知道自己的行为与外界刺激的关系,从而可以适应和改变环境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是一种主动操作性行为。斯金纳认为,如果一个行为发生后,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行为的强度就会增加,因而控制这个强化刺激(强化物)就是控制行为。因此,要想获得成功的教学和训练,关键在分析“强化”的效果,设计“强化”的技术,建立特定的“强化”。据此,他提出了著名的“操作条件公式”:
反应 + 强化       增强反应,
反应不强化        减弱反应,
反应 + 惩罚       压抑反应。
    但是,在学校教育中,一个学生是不可能得到对自己所产生的每一个反应的及时强化的。因为是集体授课,教师不可能同时对每一个学生实行或停止强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斯金纳设计出程序教学机,在50年代掀起了程序教学的热潮。
    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向学习者显示一个小单元的信息(称为“框面” ),作为一种刺激,然后要求学习者通过填空或回答的方式作出反应,反馈系统对反应作出评价,如果反应错误,告诉学习者错误原因;如果反应正确,则进入第二个框面学习。如此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不断反复,直至学习者完成一个程序的学习。
    60年代初期,程序教学运动达到高潮,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要开展有效的程序教学,必须依靠系统设计及实验的开发过程,以确定学习目标为起点;通过反复学习和评价,以达到所规定的学习目标为终点。这样,开发程序教材的系统方法因此形成。60年代后期,计算机被引入教学领域,人们把计算机看作程序教学机的新发展,而计算机所提供的灵活性和人机交互作用也的确弥补了教学机的许多不足。以后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更注重发挥计算机系统的教学潜力,用计算机实现其他手段难以实现的管理教学的目的。这样,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程序更强调系统设计和实验的开发过程。
70年代和80年代,程序教学的许多基本理论概念在其他教学形式中得到体现。如程序化指导、个别化教学系统等。这些新发展的教学形式中都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预先确定行为目标,对学习活动序列进行逻辑的设计,要求学习者作出频繁反应,定时提供学习反馈,根据学习目标设计测试项目,根据试用结果修改教材等。这说明斯金纳的强化论和程序教学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教育技术理论发展过程中,从行为科学汲取的并不是某一具体做法,而是它的基本概念。下面分别阐述行为科学的这些理论概念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
 ⑴ 重视学习者反应——由重视“教”到重视“学”。以戴尔“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强调使用视听媒体来传递形象具体的学习经验,注重提高“教学刺激”的效果。视听传播论研究“视听传播设计”,把讯息、人员、媒体、方法、环境等作为一个系统加以设计。它虽然提及学习者的反应以及根据该反应向学习者提供反馈,但并未作为研究重点。由于行为科学的影响,该领域的研究从仅仅重视媒体的使用,扩展到同时重视学习者行为,从注重“教学刺激物”的设计发展到对“学”的强调,构成现代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⑵ 媒体作用的改变:在程序教学的影响下,视听传播领域的研究从重视“使用媒体提供刺激”转移到“重视学习者反应”即行为和强化,教学中使用媒体设备的目的由视听教学中的仅起呈示教材的作用发展为既呈示教材,但同时更重要的是强化学习者的行为的作用。
 ⑶ 行为目标与标准参照评价:
    行为科学对教育技术理论发展的另一方面影响是行为目标和标准参照评价。两者已构成现代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行为目标,就是将学习者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以行为的术语明确、具体地阐明,如掌握、理解、了解等。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进行学习目标的分析工作。
    由于行为目标的提出,另一类教育评价方法——标准参照评价的实施就有了基础。教育心理学家格拉泽(Robert Glaser)在开展个别化教学项目的实践中,感到传统教学中的常模参照评价(为相对评价而进行的测试。这种测试的成绩根据正态分布规则排列)不适宜个别化学习。由于它不是按一定的目标进行评价的,无法为学习者提供本人学习进步的情况,也无法使教学人员了解所设计的教材的优缺点,因此他提出了标准参照评价的思想:“根据这种标准(即行为目标)进行测量,能提供有关一个特定学生的能力达到何种程度的信息,这种对能力程度的测量并不是以与其他人的能力比较作为基础的。”(16)标准参照评价的思想使视听传播研究者认识到评价应以预先确定的目标为依据,这也意味着评价中的测量指标与行为目标一样,都应在教学开发之前得到明确、具体的表述。这些观点在现代教学设计过程模型中得到充分体现。
⑷程序教材系统开发的过程:
开发一套有效的程序教材的过程包括下列七个步骤:分析并具体说明要取得的学习结果;通过预测等方法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开发和编写合适的教学目标;编写标准参照测试题;编制程序;评价程序试用效果;调整和改进程序。
    开发过程综合了许多前述的重要概念,如行为目标,标准参照评价,行为分析等。这些理论概念在设计程序教材的过程中得到具体的应用,可望取得“整体效应”。程序教学的控制效应和原理为近十余年来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程序教学总结出的一套开发程序教材的方法促进了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使行为科学与教育技术的结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极大地促进了近20年来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