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晚期临死前症状:善读书乃享清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20:49:23
xjjk雅儒善读书乃享清福 花随月转阴晴收录于 新华读书          明代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说“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

  幼年,家庭色彩黯淡。“右派”父亲在干完搂叶子、淘粪坑、撬石头和撒石灰等苦累活归来,总手不释卷,即使在吃饭时,也用一根小柴棍压住书页,边吃边看,上厕所时也捎带看上一两页。父亲博览群书,古今中外,文学艺术,不限一隅,融会贯通,见解独特,与男女老少都能天南海北地拉起家常,人们总喜欢听他讲历史典故及天文地理等。由于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从小就养成喜爱读书的习惯,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放松学习。

  未上学时,喜欢看小人书(连环画),村里有小人书的人家非常少。一次,不知谁弄到一本《三借芭蕉扇》,十多个小孩围着看,外围看不到图画的拼命往里挤,圈里的觉得气闷,书主从一处跑到另一处,挑选几个准许看,但不准看的也跟着跑,最后躲到一座碑里看。还看过《群雄战吕布》及《白蛇传》等,至今,赵勇刚、阿妈女等主人公仍难以忘怀。堂哥曾到城里堂姐家,带回一本讲白匪的小人书,堂姐四五岁儿子到外婆家,说这本小人书是从邻居家偷来的,小堂哥在年龄和辈分均小于自己的外甥面前,抵赖不承认,不肯背负“小偷”的贼名。

  小学时,只有三四本课本,没有习题集、试卷集,学习轻轻松松。放学后,找猪草归来,或在蒸饭、煮猪食的间隙,翻看《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和《平原枪声》等。那时,四大名著已粗浅涉猎,比较喜欢《西游记》和《水浒传》,觉得《红楼梦》较难读,跳过许多拗口生字,继续走马观花阅读。《吕梁英雄传》、《林海雪原》等小说不知翻了多少遍,书页角卷了,前后书页翻得没有了。在书中,朦朦胧胧懂得了一些道理,从《第二次握手》中知道报效祖国,从《母亲》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晓得人生意义。正因如此,至今对解放战争、抗战时期题材尤为偏爱,许多故事情节和人物至今记忆犹新。父亲曾有好几箱书,“文革”期间被抄走,没有新书,四处借书来读。父亲习惯看完就还,我会躲着抓紧时间翻看,预计赶在父亲要看之前多看几页,又不让父亲发觉,把书摆成原来样子,就是这样提高了我看书的速度。经济窘困,无钱买书。父亲一次雪夜归来,带回一本数十页厚的小说《红旗飘飘》,我躺在床上,在昏暗油灯下,直到深夜才看完,我从小就是这样爱书的,《红旗飘飘》是我第一次拥有的课外书。初中时,学到文言文,更能理解许多古籍。师范时,常常会到学校阅览室自习,看到了许多先前没有看到过的书籍,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一些同学还怀疑是从书本上抄来的,其实,我最憎恨抄袭行为。

  有钱就多买书。工作后,经济有了宽裕,我狠下心来,用两个月工资买回《鲁迅全集》和《莎士比亚全集》,后来,又买了《红与黑》、《战争与和平》等名著,又借阅了《安娜卡列尼娜》、《约翰·克里斯朵夫》和《复活》等,每种书一般都翻看三遍左右,作些读书笔记,写下一些心得体会。另外,还订了《文史知识》、《中华传奇》、《故事会》等文学刊物。

  无书就勤借阅。1997年考公务员,到县城工作。因父亲在四年前的意外事故中去世,抚养三位弟弟读书的重任落在我们三个大哥身上,没有余钱买书,常到图书馆去借阅。不能在借来的书上勾画,匆匆看完匆匆作笔记,有时还要续借,思考时间较短,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些文学评论著作就是那时看的。

  读书须似蜜蜂采蜜。过去,我对哲学存在一种“枯燥八股文”的偏见,一次,在旧书摊上廉价买到《列宁选集》,改变了自己先前的“说教”误解,后来,又看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毛泽东选集》、《陈云文选》及《周恩来文选》等,才真正知道政治理论文章并非“板着面孔的空洞枯燥的东西”。革命导师恩格斯也曾嘲笑鸭嘴兽会下蛋,但后来说要向鸭嘴兽道歉,这种毫不掩饰承认错误的精神令我佩服。自己本是无神论者,但依然从《圣经》中了解基督教义,如“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等就觉得可取,至于“号角吹倒城墙”等就具迷信说教色彩。许多国学大师不仅在某方面有造诣,而且在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如南怀瑾学识涵盖儒、释、道、医、卜、天文等方面,其“不止为自己求学,同时也为人求学”的读书观,就令人击节赞赏其见解的独到。苏轼、王维等不仅是文学大家,还对佛学等有较高研究和领悟。我在读书上,对鲁迅的文章较为偏好,但也欣赏梁实秋、周作人、胡适等的文章。

  鉴古知今,学史思经。三位弟弟参加工作后,自己的手里有了余钱,购买了《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等书籍,从外国文学转向对中国历史研究和古文学习。读《墨子》、《庄子》、《孟子》等书使人懂得许多为人的道理,笔者非常佩服晏子“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的为人生观。“柔日读史,刚日读经”,消遣之类的史书、小说之类的躺在床上读,但哲理、考古、经书之类的必须正正规规坐在桌子上读。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读书同时,自己写了一些文章,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农村工作通讯》、《杂文报》和《虞美人》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写作与读书一样,就像开油酱铺,酸甜苦辣皆备,需甘于平淡地面对物欲横流,需耐得寂寞面对飞黄腾达,“冷观天上云卷云舒,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读书是享清福。我喜欢独立洁行和真诚待人,不愿走社会世俗通行的“圆滑世故”之道,不喜把时光浪费在“三拿一”、“堆长城”和“灯红酒绿”等喧嚣热闹场所。习惯使然,性格使然,自己喜欢“书道”,一天不接触书本就觉得不舒服,闲余时间基本在看书,睡觉前翻看那么一章一节,让思想自由徜徉于书海中,然后甜甜进入梦乡。用稿费买书,有许多闲暇时间读书,自信从小就有读书的天赋,虽然未能达到涵养如不识字的境界,但从书中仍享受到了难得的清福。(文/蒋绍庭 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