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主要症状:【唐山交大】百年名校旧址复建 唐山交大重寻昔日辉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5:07:00
【唐山交大】系列(一):唐山交大散落的高校碎片 燕赵都市网 http://www.yzdsb.com.cn   09-07-27 03:02

[专题] 百年名校旧址复建 唐山交大重寻昔日辉煌

“唐山交大”唐院图书馆(资料片)。

“唐山交大”老图书馆遗址。(本报记者 陈洁 摄)

关注“唐山交大”旧址复建系列报道(一)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 尚开红 任哲

      在唐山南湖生态风景区东部、建设南路以东,曾经坐落着一所由欧美风格建筑群组成的著名高等学府。我国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地理和气象学家竺可桢等为数众多的学者专家在他们的大学时代曾经就读于此。这就是被誉为“东方康奈尔”的唐山交通大学(下简称“唐山交大”)。唐山交大1972年迁往四川,原先占地600亩的交大遗址经历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破坏,如今只剩下残破不堪的半截图书馆楼和一些古木、街名可供后人追忆。

作为曾在唐山存在了67年的世界名校,唐山交大在其不断发展的校史演变中,培养了一位又一位世界闻名的学者,而历次的变迁,也在全国各地留下了众多渊源颇深的大学校园。但随着唐山交大离开唐山的时间越来越久,以及数十年来高校的历次变迁,对于如今青年人来说,唐山交大曾经经过的辉煌,也伴着岁月延伸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近年来,随着唐山建设步伐的加快,地震遗址公园建设、扩湖工程、环湖景观路建设、垃圾山封山等重点工程相继竣工,南湖生态公园也已于5月1正式开园。与南湖公园仅相隔一条建设南路的唐山交大旧址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些民间人士纷纷呼吁抢救唐山交大旧址,让曾经拥有独特魅力的唐山交大校园旧址搭上唐山快速发展建设的“列车”,让这座存在于唐山67年的著名高校,在南湖生态城建设以及文化名城建设中,得以复原重建。呼吁得到唐山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重视,唐山市规划部门也把复建唐山交大校园旧址作为了南湖生态城东南片区规划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关注“唐山交大”旧址复建。 

难割舍的众高校渊源

打开唐山交大变迁的历史画卷,回顾着历史长河的发展轨迹,唐山交大如同一颗闪亮的水晶,其散落的碎片融入了全国众多高校。翻开唐山交大的发展史,一幅唐山交大与全国众多著名高校、院所的渊源关系图谱便展现在了眼前。

唐山交大前身是1896年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该校1900年被八国联军毁坏)。而1905年在唐山复校后,这所著名的学校曾先后被定名为:唐山路矿学堂、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唐山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

梳理着唐山交大与全国众多高校间的关系图谱,我们可以清晰地整理出这样一个渊源脉络。作为我国早期最著名的工科大学之一,唐山交大是目前国内众多知名院校的源头。

1926年,唐山交大在辽宁锦县建立分校,后独立成为东北大学;1948年,部分教授专家帮助组建了解放军工程兵学院,即今石家庄铁道学院;1950年3月,铁道部铁道技术研究所在唐山交大成立,后迁至北京,成为今天的铁道部科学研究院;1952年下半年,唐山交大部分教授专家支援组建中国科学院;唐山交大建筑系、化学工程系调整到天津大学;矿冶系调整到新组建的北京钢铁学院,后发展为北京科技大学;采矿系调整到北京地质学院,后发展为中国地质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材料工程系调整到北京铁道学院,后发展为北京交通大学;电机系电讯组调整到原哈尔滨铁道学院;土木系水利组调整到清华大学,并部分支援了河海大学;1956年组建了唐山业余工学院(现唐山学院);1958年组建了兰州分校(现兰州交大),同年,又与煤炭部、天津大学一起组建了唐山矿冶学院,即今天的河北理工大学。而1972年因当时政策需要迁往四川(现称西南交通大学)后,在唐山设校67年的唐山交大,才真正离开了唐山这片留下众多记忆的土地。在唐山设校的67年岁月,成为了唐山交大辉煌的历史。67年的岁月中,唐山交大不仅培养出了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刘大中、王梦恕等著名学者,而且这些优秀的唐山交大学子还创造出了100个全国第一。

 

 


 

[专题] 百年名校旧址复建 唐山交大重寻昔日辉煌

 

王教授在翻看老照片。(张啸龙 摄)

“母鸡下蛋”式学校支援

近日,记者在唐山市交大楼,拜访了原西南交大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王兆祥。

回忆起曾经在唐山交大上学的经历,今年86岁高龄的教授格外高兴。“我在交大念书去了3个地方,教学又去了3个地方。”翻开尘封的记忆,教授说,他是1943年进入的交大校园,当时学校在贵州平越(今福泉),后来学校搬到了四川璧山丁家坳,1946年复校后,交大回到了唐山。从此,教授开始了在唐山数十年的工作和生活。

对于几十年前的唐山交大校园,教授至今记忆犹新,其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学校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注重教学质量的学习氛围。

 “这里是东讲堂,这里是西讲堂,这里是毕业班学生居住的眷诚斋……”翻着唐山交大的老照片,王教授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着当年的校园。按照他的回忆,1951年唐山交大校园扩建后,不仅学校的规模比原来扩大了一倍,而且学校院系也从原来的土木和矿冶两个系,扩展到了包括土木、建筑、机械、电机等在内的7个系。在这些院系当中,土木系最为出名,也是唐山交大的“老根”,王教授恰好就在土木系教学。

 “当时我们在解放后兴建的南讲堂内教课,对教学质量要求特别严。”王教授称,当时唐山交大的土木专业汇集了全国一流的教授,被誉为唐山交大历史上的“五老”(罗忠忧、伍镜湖、李斐英、顾宜孙、黄寿恒)、“四少”(朱皆平、许元启、罗河、李汶)曾先后在该校任教。在这些著名教授的带领下,唐山交大的学生也被誉为当时全国一流的土木专业学生。由于教学要求十分严格,在当年不仅报考唐山交大土木专业是件困难的事情,从这个专业毕业也并不容易。

正是基于唐山交大在当时中国教育上的优势地位,1952年开始的院系调整,以及该次调整前后的学校变迁,唐山交大向全国各地输送了大量的教育人才,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众多国内知名高校都留下了唐山交大人的身影。这些人才的输出,被唐山交大老员工们戏称为“母鸡下蛋”。

 “百年校史中,交大有很长时间都在搬家和支援其他学校建设。”王教授说,多次人才输出损伤了唐山交大的元气,而迁往四川算是学校变迁中的一件大事。1972年学校整体搬到四川峨嵋后,唐山交大旧址仅留下了少数留守人员。许多和他一样的学校教授,因为家人在唐山,从此开始了四川、唐山两头跑的生活。

一段逐渐淡忘的辉煌历史

曾经的唐山交大在该校百年校历史中是段难忘的辉煌,从茅以升老人为所有唐山交大学子所开创的免试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研,到73名国内外著名院士从唐山交大走出,再到唐山交大学生庄俊主持设计建造了清华学堂,按照唐山交大校门式样修建了“清华园”校门。这座曾经在唐山扎根的高校,被誉为了“东方康奈尔”。在这些优秀学子影响下的唐山交大,曾有“一座唐山交大,半部中国交通史”的美誉。

据资料显示,唐山交大学子创造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周厚坤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中文打字机;林同炎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位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亚裔院士,更是唯一获得全美顾问工程师最高奖状的华裔,设计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莫斯科纳地下展览厅和世界上第一座倒挂式悬索桥;陈清如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重介质干法选煤厂;张馥葵是世界上最大跨度悬索桥的总设计师;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的设计师茅以升;中国第一个大学地理系创立者竺可桢……

然而,随着唐山交大离开唐山的时间越来越久,以及数十年来高校的历次变迁,对于如今青年人来说,唐山交大曾经的辉煌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在唐山交大旧址所在的居民区内采访时记者发现,对于脚下这片曾培养出众多知名学者的土地,大多数现住居民并不了解它曾经的荣耀。

 “我们只知道这里地震前曾是个学校。”居住在“交大西新”的张女士告诉记者,这里居住的唐山市民大多是震后来到这里居住的。地震后的几年时间里,原来唐山交大的旧址上,盖起了众多的平房,许多市民先后搬来这里居住。

对于居住在唐山交大旧址处的大多数市民来说,关于唐山交大的信息,更多是通过大伙平时议论了解到的点滴碎片。虽然,目前这片居民区内还能看到唐山交大留下的如“西新”、“东新”、“交大新华斋”等地名,然而对于唐山交大的变迁和辉煌,大多数人并不清楚。

在目前唐山交大旧址,曾美丽的校园遗留下的仅仅剩有图书馆的地基和地下室。遗迹周围,居民对于校园的了解,大多来自于幼年时期的玩耍经历。“听说这里原来是个图书馆,地下还有挺大的地方,里边被分成了好多房间。”在唐山交大图书馆旧址附近居住的一位女士告诉记者,她爱人年轻时曾下到过唐山交大图书馆地下室“探险”,而后来,进入地下室的通道就被堵上了。“至于这个学校还是个名校,我没听说过。”

 “地震时这里的校园全给破坏了。”原“唐山交大”员工崔介申痛惜地说,地震之后唐山交大的校园毁损严重,在震后修建简易住房时,他从校园废墟中找来了许多块“西讲堂”的墙砖。后来搬迁平房时,这些砖有被他带到了现在的住址,此外一同带来的还有一把唐山交大教室中的木椅。“我把西讲堂的砖铺在入口处,就是希望每天进出家门时能够想起当年的校园。”崔介申告诉记者,将来不论搬到哪里居住,“西讲堂”的墙砖和唐山交大的木椅他都会带着,“算是对被人们逐渐淡忘的母校的一点纪念吧”。

  编辑: 秦建军  稿源: 燕赵都市报

  【唐山交大】系列二:民间倡议重燃“交大梦” 燕赵都市网 http://www.yzdsb.com.cn   09-07-28 01:52

[专题] 百年名校旧址复建 唐山交大重寻昔日辉煌

苏伟(右一)和崔介申(左一)手拿地图指认原址。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 陈洁 摄

唐山铁道学院本部西讲堂。(资料片)

 

关注“唐山交大”旧址复建系列报道(二)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 任哲 尚开红

呼吁帖子浏览量超2万

近日,在唐山交大旧址上,手拿资料照片与原“唐山交大”员工崔介申交流的天津银行唐山分行副行长苏伟,露出了心中难以掩饰的担忧。

    作为复建唐山交大旧址,并希望能利用复建后校园设立学校提议的发起人之一,苏伟心中一直存在着忧虑———随着唐山市对南湖生态公园开发的不断扩大,原本紧临南湖的“唐山交大”原址,是否能在这轮开发潮中得到保存,并恢复原貌?

    苏伟是天津银行唐山分行副行长,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忙碌于复建唐山交大旧址呼吁,3月13日他和另外两名民间发起人一起在唐山环渤海论坛上发起了“抢救利用唐山交通大学旧址”的呼吁。该帖在短短两个月点击率超过了2万,其回帖量也几近千条。其中,不少网友还将找到的唐山交大老照片或珍藏的唐山交大老校徽贡献了出来。

    “我知道帖子肯定会得到关注,但没想到这么多市民都表示支持。”对于在网络上引发的众人支持,苏伟说,虽然发帖前与许多朋友做了交流,可唐山市民对于复建“唐山交大”的关注程度仍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这些网友的支持,给了我们继续做这件事的信心和鼓励。”这些来自网络的热心回复,让苏伟看到了在恢复唐山交大旧址这件事情上,唐山市民所表现出的民间凝聚力。

    据了解,这篇抢救唐山交大旧址的网络呼吁,给苏伟等民间发起人带来的不仅是来自网络的支持,原唐山交通大学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吉佩祉的女儿继锋(曾用名吉北民),通过这则帖子联系到了苏伟,取得联系后,他们当天就见了面。此后,被苏伟的努力所感动的继锋,开始发动唐山交大子女们支持复建。

事实上,让这些唐山交大校园复建发起者们感到责任重大的原因,还包括许多唐山交大老校友的殷殷期盼。苏伟说,前些年西南交大百年校庆时,许多海外归来的老教授心里始终认为唐山交大才是他们的母校,执意要来唐山看一看。“可现在唐山仅剩下了交大震后残缺的图书馆,这些人感到特别惋惜。”苏伟说,唐山交大海外著名学子们对母校的留恋,也让唐山交大旧址复建的民间发起者们感到复建唐山交大旧址的必要。

 

南湖开发让复建刻不容缓

对于唐山交大旧址复建的焦急,苏伟等发起人,除了内心中对这座曾在唐山创造辉煌教育史名校的景仰外,目前唐山市对于南湖生态公园的整体开发,也让这些发起人们感到了复建唐山交大旧址时间上的紧迫性。

唐山市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南湖生态城,计划以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和全国闻名的华北水城为目标,实施南新道、复兴路、唐柏路、205国道及西电路综合改造,构筑环湖景观大道。而位于唐山市建设南路的唐山交大旧址,恰恰就位于正在开发中的南湖生态城东临。“我们感觉抢救唐山交通大学旧址,恢复学校原貌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届大学生,苏伟从小生活在唐山交大附近,童年的记忆中留下了太多长辈讲述的唐山交大的故事。苏伟一直担心这座唐山历史上曾经留下辉煌篇章的著名学府,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渐消失在唐山城市建设中。

驾车走在唐山市建设南路上,看着西侧正在紧张施工的南湖生态公园,苏伟一遍遍地向记者描述着担忧:南湖生态城开发后带来的商机显而易见,紧临南湖的唐山交大旧址,其土地所具有的商业价值也在不断提高。“随着南湖生态公园的不断建设,老交大旧址如果被用做商业开发,对于唐山来说,就会留下永远的遗憾。”苏伟说。唐山市主要领导的4次批示

 

事实上,抢救唐山交通大学旧址的呼吁上传至网络之前,苏伟等民间发起人就通过各种方式,将呼吁内容上报给了唐山市主要领导,得到唐山市主要领导的支持,期间唐山市主要领导曾先后对来自各方的复建唐山交大旧址呼吁4次做出了批示。

从去年5月份开始,苏伟和另外两个同样关注唐山交大旧址复建的朋友一起,完成了《关于复建唐山交通大学的建议》,并上报给了唐山市主要领导。随后,该建议不仅得到了唐山市主要领导的支持,关心此事的领导还亲笔做了批示。

 “去年提出的建议站的太高,还不太成熟。”苏伟说,考虑到第一次建议中所提内容的不完善,今年3月,走访了部分唐山交大知名老校友及有关人士后,他和另外两位发起人再次完成了《关于利用唐山交大原址的建议》,该建议同样得到了唐山市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批示。

 “市领导对恢复唐山交大原址的事情始终很重视,我们也希望这件事情能尽快落实。”对于唐山市主要领导支持复建唐山交大旧址的事情,苏伟感到很欣慰,在今年3月上报的《关于利用唐山交大原址的建议》中,3名民间发起人将“建设唐山交大文化园”和将恢复后的唐山交大旧址“作为唐山高校的一个校区”,作为了恢复唐山交大原址后用途的设想。“这样不仅能更充分地利用唐山交大旧址,而且还能改变单纯作为景观后,人们只是匆匆浏览就走的现象。”

除对唐山交大原址恢复后用途做出建议外,在今年3月的《关于利用唐山交大原址的建议》中,苏伟和另外两名发起人对复建唐山交大原址所面临的问题和应尽快着手的几项工作,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此外,唐山市原政协主席李汉和市委研究室的工作人员,也在今年2月和4月两次向唐山市主要领导提出复建交大旧址的建议,并得到唐山市主要领导批示。

 老交大子女的心愿

在众多关注唐山交大复建提议的人士之中,继锋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作为已故的唐山交大原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吉佩祉的女儿,这位为唐山交大校友所熟知、年近六旬的老人,在唐山交大员工子女们之间,被亲切地称呼为“吉家二姐”。

 “由于父亲的缘故,我多年来一直对唐山交大的老照片格外关注。”提起跟唐山交大的感情,今年59岁的继锋眼中泛起了泪花。继锋回忆,她8岁随父亲从北京来到了唐山,开始了在唐山交大校园内的童年生活。唐山交大校园中游泳池、眷诚斋、东讲堂、西讲堂等都留下了孩童时期的欢乐。“尤其是唐山交大的游泳池,当时我家就在游泳池附近住,每次听到有人在游泳,我就忍不住想跑进去玩。”

继锋说,在网上无意间发现呼吁抢救唐山交大旧址的帖子,并和苏伟取得联系后,她感到作为唐山交大员工子女,有责任为复建唐山交大贡献一份力量。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联系和我一样的唐山交大员工子女。”继锋很快便与原来保持联系的十几名唐山交大员工子女进行了沟通。对于复建唐山交大的事情,大伙儿都表示了赞同,并希望继锋牵头来组织这些子女一同贡献力量。

随后通过自己和朋友们的共同寻找,目前,继锋已联系上近50名在唐山居住的唐山交大员工子女。然而,在忙碌的联系中,继锋也感觉到了些许的迷茫。

 “网络上现在有个唐院春秋的网站,专门介绍唐山交通大学,我也想建立一个唐院家春秋网站,来表达自己对从小居住的唐山交通大学校园的眷恋。”继锋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对于唐山交通大学原有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但真要具体为复建唐山交大旧址做些事情,她心中并不确切知道能做什么。

据继锋介绍,对于目前复建唐山交大旧址的筹划,她打算一边与苏伟等民间发起人保持密切联系,一边通过网络召集唐山交大员工的子女们。此外,她还想在合适的场合,与这些唐山交大员工的子女们一起,共同呼吁旧址复建。

 “我是不是该筹建个交大子女联谊会?哪怕在网络上的也好,让大家有个方式能凝聚起来。”继锋多次提起想筹办唐山交大子女联谊会的想法。可以感受到的是,对于这个从小生活在唐山交大校园内,如今已经59岁的唐山交大员工子女来说,复建唐山交大校园旧址,承载了她心中太多的回忆与梦想。“就算复建校园旧址只作为景点也好啊,至少我还能再去走走小时候走过的道路,看一看小时候天天相见的东讲堂和眷诚斋……”

  编辑: 秦建军  稿源: 燕赵都市报
  【唐山交大】系列三:建文化唐山需“交大”回归 燕赵都市网 http://www.yzdsb.com.cn   09-07-29 02:21

[专题] 百年名校旧址复建 唐山交大重寻昔日辉煌

 

唐院铁道学院明诚堂。(资料片)

关注“唐山交大”旧址复建系列报道(三)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 任哲 尚开红 

难以磨灭的文化名片

“唐山有两张其他城市无法复制的名片,一张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开滦;一张就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源地唐山交大。”

 

随着唐山建设的不断发展,唐山市主要领导提出“要经过5至10年的努力把唐山建设成为经济强城、文化名城、宜居靓城、滨海新城。”而对于唐山文化名城的建设,作为曾在唐山创造过辉煌历史的唐山交大,无疑是一张分量极重的“文化名片”。

    而唐山交大这张“文化名片”在唐山的完美展出,需要的则是对唐山交大旧址的复建。

    作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源地之一,唐山交大在中国工程史上创造了诸多令人骄傲的成绩。在该校位于唐山67年的历史中,先后培养出的众多院士,更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让唐山交大的历史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唐山有两张其他城市无法复制的名片,一张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开滦;一张就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源地唐山交大。”对于唐山交大在唐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复建唐山交大旧址的3名发起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

    据他们介绍,被誉为“东方康奈尔”的唐山交大,不仅培养了詹天佑、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等著名学者,成就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等百余项全国第一,更以其“俟实扬华”为代表的科教兴国精神,感染了一批又一批在各自领域颇有成就的学子。至今许多从唐山交大毕业的海外著名教授,心中依然将唐山交大作为敬爱的母校。这种兴学重教的理念,应成为“感恩、博爱、开放、超越”新唐山人文精神的重要历史文脉之一。

    与复建唐山交大的3名发起人看法相同,原唐山交大教授王兆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位于唐山市的全国知名高校不多,而唐山交大作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源头之一,复建该校园旧址无疑能为唐山的文化教育事业,增加一枚分量极重的砝码,让唐山市的高等教育从人们感情认知上提升一个高度。

此外,唐山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教授邱珂认为,作为重工业城市唐山,虽然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但目前来看,文化氛围比较薄弱,文化设施相对较少。“作为精神文明的物质附属,大学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教授说,虽然唐山目前拥有4所本科院校,其中2所为省属院校,但对于唐山打造文化名城和科技示范区来说,仍显得有些少。复建唐山交大旧址,并很好地加以利用,不但能为唐山增加一所历史名校的景观,提升南湖生态城的整体文化品位,对于唐山建设文化名城来说,也大有裨益。



城市发展的人才支撑

“复建唐山交大旧址不仅是要复建其学校原貌,更重要的是要恢复治学严谨的唐山交大精神,为唐山市的发展建设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我希望能让它作为一所院校,为唐山培养人才。” 

在众多复建唐山交大旧址支持者心中,复建唐山交大旧址仅仅是恢复这座名校辉煌的第一步。如何利用唐山交大复建后的校园、利用好唐山交大这块“金字招牌”,为唐山市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则是这些支持者们最终的梦想。

如今的唐山市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日新月异,“七大主导产业链”、“四大主体功能区”以及“四点一带”的产业发展,尤其是南湖生态城的开发、曹妃甸深水大港的建设、新首钢精品钢材生产基地、我国第一个国产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动车组生产线等一系列新兴项目,需要着大量的专业人才。而作为工程院校的唐山交大,正是以培养工程人才著称于世,复建唐山交大校园,利用唐山交大培养人才,成为了与唐山市发展相得益彰的事情。

唐山市分管文教的原副市长冯国安,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复建唐山交大旧址不仅是要复建其学校原貌,更重要的是要恢复治学严谨的唐山交大精神,为唐山市的发展建设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在1972年搬离唐山市区后,事实上与唐山市有着深厚渊源的这所高校,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真正远离唐山。据冯国安介绍,上世纪80年代,时任唐山市分管文教工作副市长的他,曾在西南交大校庆时前往成都,为该校送上了绘有原唐山交大校门的陶瓷壁画。此外,他还与西南交大学校领导,商谈了西南交大利用留教授为唐山市培养学生的事宜。

“当时考虑到西南交大在唐山培养学生,与西南交大商议后,决定让留教授在唐山开4个专业,先培养三年制的大专学生。”冯国安回忆说,在于西南交大签订了这项在唐山培养学子的协议后,没多久,他们又与西南交大协商决定了在唐山成立西南交大本科分校,利用西南交大指标在唐山培养本科学生。西南交大唐山分校设在了当时的唐山大学(今唐山学院),位于成都的西南交大也向唐山派来了授课教授。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南交大唐山分校设立后所在校园———唐山大学发展成为了拥有本科教育的唐山学院,西南交大唐山分校也退出了唐山教育体系。

 “唐山交大旧址重建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校园建设后如何利用,我希望能让它作为一所院校,为唐山培养人才。”采访期间,对于唐山交大旧址复建后的用途,冯国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交大重建与南湖开发

 
 

 

“目前南湖开发中对自然景观的规划建设非常漂亮,但人文景观的建设相对较少,而这恰恰是复建唐山交大旧址能够满足的。” 

2007年,唐山市委立足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的全局,对城市南部采沉区生态化改造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整合南部采煤塌陷地及其周边地区、开发建设南湖生态城成为唐山生态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2008年,市委、市政府又明确指出,按照省委“三年大变样”的要求,举全市之力,把南湖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把唐山打造成全国闻名的“华北水城”。目前,地震遗址公园建设、扩湖工程、环湖景观路建设、垃圾山封山等重点工程相继竣工,南湖生态公园也已于5月1正式开园。

和南湖生态城热火朝天的建设相对,与南湖公园仅相隔一条建设南路的唐山交大旧址,则显得冷冷清清。低矮的平房、熙熙攘攘穿行的人群———这座曾经辉煌校园的旧址,依旧沉睡在市民的生活中。

据了解,目前存在于唐山市路南区的唐山交大旧址,位于正在开发中的南湖生态城自然风景区东部。整个唐山交大旧址范围,向东与地震遗址公园相隔大学路,向北与开发中的国家矿山公园紧邻,本部原址占地600余亩,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校园旧址全部为欧美式园林建筑风格,大多数建筑为两至三层,整个校园规划错落有致。

 “目前南湖开发中对自然景观的规划建设非常漂亮,但人文景观的建设相对较少,而这恰是复建唐山交大旧址能够满足的。”作为一直关注唐山交大旧址的复建发起人,苏伟对唐山交大旧址复建与南湖生态城开发,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告诉记者,按照复建唐山交大旧址3名发起人的设想,唐山交大旧址复建后,将成为南湖生态城区域内一处文化底蕴的独特人文景观,其难以复制的文化特性,将与南湖生态公园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给前来南湖景区游玩的市民,提供更丰富的旅游景点。 

老交大人心中的期盼

“河北省尤其是唐山市,现在全国知名的高校很少,而唐山交大曾经非常有名气和影响。” 

如今已经退休在家的原唐山市政协主席李汉,对于唐山交大有着特殊的感情。

 “我父亲和姐夫都是交大学生,我大学也在交大读书。”提起唐山交大,李汉自豪地向记者讲述了他与这所学校的渊源。据李汉介绍,他的中学时代就读于当时位于贵州的交大附中,1946年考上的唐山交大,1948年成为了唐山交大的学生会主席。解放后,离开唐山交大的李汉参加了工作,虽然自己离开了学校,但与校友们之间的联系并没有间断。

按照李汉老人的回忆,1972年唐山交大迁往四川峨眉后,曾与重新迁回唐山擦肩而过。1984年前后,已经迁至四川峨眉的唐山交大面临着再次的校址搬迁,而在重新选定校址上,出现了重新回唐山和留在四川两方面意见。在此期间,不少身在四川峨眉的交大校友找到时任河北省政府秘书长的李汉,希望能将处于四川峨眉的交大重新迁回唐山。

 “交大的这个想法我当时特别欢迎,随后与当时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商议后,对交大迁回唐山做出了支持的批复。”李汉告诉记者,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从峨眉迁出的“交大”1989年最终落户在了四川成都,更名成了西南交通大学。而这次机会的错失,也让唐山市失去了回迁唐山交大最好的机遇。

虽然错过了唐山交大回迁唐山市的最好机遇,但获知目前正在有3名民间人士忙碌于唐山交大旧址复建呼吁后,李汉和其他7名原唐山交大校友们一起,于今年2月份,给唐山市主要领导提交了《关于恢复唐山交通大学的建议》,随后该建议得到了唐山市主要领导的支持和批复。

 “河北省尤其是唐山市,现在全国知名的高校很少,而唐山交大曾经非常有名气和影响。”李汉告诉记者,作为给唐山市主要领导提出的建议,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恢复唐山交大旧址,来提高唐山高等教育的档次和水平。    

编辑: 秦建军  稿源: 燕赵都市报

    【唐山交大】系列四:旧址将按原貌复建成文化园 燕赵都市网 http://www.yzdsb.com.cn   09-07-31 00:04

[专题] 百年名校旧址复建 唐山交大重寻昔日辉煌

 

 关注“唐山交大”旧址复建系列报道(四)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 任哲 尚开红

    曾经拥有独特魅力的唐山交大校园旧址,能否搭上唐山快速发展建设的“列车”,让这座存在于唐山67年的著名高校,在南湖生态城建设,以及文化名城建设中,得以复原重建,一直是民间呼吁者心中的梦想。

经过一年多的持续努力,目前唐山交大旧址复建已经初步显露了希望的曙光,然而面对逐步推进的复建过程,民间发起人的努力之路依然还很漫长。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努力

对于复建唐山交大旧址时间上的紧迫性,唐山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教授邱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微观层面上来说,由于南湖生态城本身的建设周期存在一定的时限。紧邻南湖的唐山交大旧址复建,如果能够与南湖生态城建设共同进行,不仅能够对南湖生态城开发起到文化层面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唐山交大旧址复建来说,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错过了南湖生态城的整体建设,将来再复建唐山交大旧址,可能就要花费更大的力气了。”

此外,教授告诉记者,从宏观层面来看,目前唐山正在打造“文化名城”和“全国科技示范区”,而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科技与生产力的纽带,大学校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唐山交大旧址复建以及将来的合理利用,不仅能为唐山文化名城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复建后校园的合理利用,也能为唐山“全国科技示范区”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文化名城和全国科技示范区建设也是有一定时间的。”邱教授说,伴随着唐山市这些发展建设的进行,唐山交大旧址复建,如果进行,也应该抓紧时间。让“南湖生态城”、“文化名城”、“全国科技示范区”建设与唐山交大旧址复建四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这方面考虑,唐山交大旧址复建已经到了“时不我待”的局面。

唐山与四川两地难舍情怀

事实上,虽然在交大迁入四川后,校园所在地与唐山市之间失去了地域联系,但作为与唐山交大一脉相承的高校,西南交大至今仍能清晰地记录着该校与唐山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今年71岁高龄的崔介申,目前居住在唐山交大旧址所在地的平房内。作为曾经在唐山交大上学,并随学校一起迁往四川的员工之一,崔介申真切地体会到了唐山与四川之间因交大而建立起的难以磨灭的联系。

据崔老介绍,他是在1958年招学徒工的机遇中进入的唐山交大,此后16年他与唐山交大结下不解之缘。从学徒工到实习课老师,唐山交大的学习和生活岁月,给他留下了太多美好回忆。

 “我赶上了学校搬迁至四川峨眉。”崔老回忆称,由于当时的政策需要,原本坐落在唐山市的学校,搬迁到了四川峨眉新建校园。此后,崔老与唐山交大的其他同事,开始了在四川省的全新生活,直到1974年工作变动回到唐山市。

在崔老朴素的家中,几年来珍藏着一件“宝贝”,这是西南交大在百年校庆时赠送的陶瓷瓶。在作为北方瓷都的唐山,人们对各种做工精美的陶瓷已经司空见惯,但这件看上去并不起眼的瓷瓶,却成了老人心中多年珍藏的“宝贝”。仔细观察着瓷瓶,记者发现,该瓷瓶上清晰地标注出了“西南(唐山)交通大学百年校庆纪念”的字样。

 “校庆的时候我并没去四川,但听给我将瓶子捎回来的朋友说,学校的百人名录上有我的名字,所以给了我这个瓶子。”拿着百年校庆的礼物,崔老感慨万千又十分自豪地说,每当看到这个瓷瓶,他总能想起在交大工作的日子,想起交大在唐山时的那段岁月。

复建唐山交大的三种设想

在唐山交大旧址复建的倡议中,民间发起者们心中对于复建后的唐山交大校园如何使用,有着自己的三种设想。

 “最初的想法是让百年交大重新回迁到唐山,走中国地质大学回迁的路,但现在看来这种想法并不成熟。”唐山交大旧址复建民间发起者们告诉记者,由于环境与时间的不同,如今让已经在四川扎根的西南交大再次回迁到唐山,目前看来只是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并不具备实际操作的可行之处。

据这些复建唐山交大旧址发起者们介绍,在否定了西南交大重新回迁唐山的设想后,他们希望将来能够让复建后的唐山交大校园成为西南交大在唐山的一个分校。“除历史上的一脉传承外,西南交大在唐山前些年毕竟一直有分校,后来由于客观原因取消了。我们希望唐山交大校址复建之后能够再次成为西南交大的分校,让这种学校间的联系传承下去。”

事实上,除复建唐山交大发起者们的这两种设想外,关心唐山交大校址复建的其他人士,还提出了整合唐山现有高校资源,再复建后的校址上建立综合性大学的设想。“如果能把唐山现有高校综合起来,利用唐山交大原来的名气建设综合性大学,也许能够提高唐山高校的整体知名度。”一位关注者唐山交大校址复建的民间人士说。    

 

 

唐山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林澎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 陈洁 摄 

本报专访:交大旧址将按原貌复建成文化园

专访唐山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林澎

作为曾在唐山存在60余年,并创造了诸多辉煌的唐山交通大学,其校园旧址的复建对于唐山文化传承来说,无疑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在民间发起人们对于复建唐山交大校园的竞相呼吁下,唐山市规划部门也把复建唐山交大校园旧址,作为了南湖生态城东南片区规划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前,为了解唐山交大旧址复建的特殊意义,以及复建工作规划的进行情况,本报记者专访了唐山市城乡规划局林澎局长。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林局长你好,最近唐山市部分民间发起人,一直在呼吁复建唐山交大旧址。据我们了解,唐山市主要领导对此事也非常重视,并给规划局做出了批示,那么在目前的南湖生态城建设规划中,有没有包括复建唐山交大旧址的相关规划?

林局长:老火车站周边地区原来是整个唐山历史文化的发祥地,而唐山交通大学是高等教育中非常有意义的一个学校。当时唐山交通大学不仅校园建设按照西方模式,而且学校拥有众多名师并培养出了许多非常有名的学子。现在好多从事交通、建设工作的人,对唐山交大有非常深的感情,包括我本人很早就听说过这所学校,当年的唐山交大,不论名气还是教学方式都和现在清华差不多。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毁损了唐山交大美丽的校园,如何在重建过程中保护历史文脉,给后人留下历史文化气息,同时建设起来符合现在城市发展和功能,是个很大的命题。过去这段时间,民间人士为复建唐山交大校园旧址做了很多工作,从规划来说,在南湖生态城东南片区(建设路以东复兴道以西的区域)规划中,把唐山交大文化园建设作为重要的一个项目。希望通过交大文化园建设与已经建设完成的地震遗址公园,以及正在筹划中的机车博物馆,通过有机组合,将来形成唐山历史文化一个核心区。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林局长,听你刚才的介绍,在南湖生态城东南片区的整体规划中,唐山交大文化园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建成后的唐山交大文化园将是什么样子?具有哪些功能呢?

林局长:唐山交大文化园所在的区域,将来会形成一个近代唐山历史文化发祥地。这其中除去唐山交大文化园、地震遗址公园外,还包括开滦矿山公园的2期建设。这些带有文化内涵公园的建设,将让市民了解到地震前唐山的历史文脉。从这个角度看,对于唐山交大旧址复建来说,下一步任务是做好规划,从规划角度上把唐山交大文化园建起来。

据我了解,对于复建唐山交大旧址,也有很多建议,包括建设大学,成立唐山交通大学等,各种建议都有各自的道理。就目前而言,我觉得复建后的唐山交大旧址,其校园功能和规模与以往的历史遗迹建设不同。将来这个地方应该是个能让市民了解唐山的地方,同时也能让唐山交大老校友们进行感情凭吊。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在唐山交大辉煌的校史上,这座曾经培养了茅以升、林同炎、竺可桢、黄万里等著50位著名科学家的校园,在唐山经历了60多年的岁月。作为唐山市重要的文脉之一,复建后的唐山交大旧址,如何与南湖生态园整体建设相融合,是否会像民间发起人倡导的那样,将作为一个学校恢复教学?

林局长:1952年唐山交大分校后,各院系进入了清华、天津大学、东北大学等院校,后来唐山交大搬到了四川省。虽然目前唐山交大已经离开了唐山,校园也在1976年地震中严重毁损,但作为有百年历史的著名院校,其旧址复建中应该建设这样一个文化园,让大家了解它。同时,唐山交大文化园建成后,应该具有现代功能,与南湖整个发展定位相结合,不仅是个重要的一个文化遗迹,而且也是重要的文化交流中心。

按照我个人的看法,唐山交大旧址复建后如果要建设成为大学校园的话,有很大的困难。现在的大学校园建设用地非常大,土地成本很大,而目前位于南湖东南片区的唐山交大旧址,从规模上不太适合建设校园。此外,校园建设还涉及到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设立学校并不容易。

从规划部门来说,对于唐山交大旧址复建的规划,一方面在原址上按照当初校园的设计,外观上建设成原来的样子,但复建后的功能会有所改变,让其真正成为文化园区,其中包括创意文化园等文化产业。如果只是建成后作为一个平面摆放那里,这个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校园可能不会被市民太重视,事实上,唐山交大校址复建是唐山历史文脉传承,也是唐山城市发展的重要名片,能够提升唐山市的知名度和软实力。

目前,南湖生态公园已经成为了唐山市的一张重要名片,虽然只是刚刚开始建设,但影响力已经显现了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为了提高唐山市的历史文化竞争力,将唐山交大文化园建设好很必要。对于唐山交大文化园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当前形势下的经济性和社会性,文化园建设将更注重文化内涵,而不是单纯建设完后放到那里。唐山交大文化园应该成为唐山整个城市的文化重心,其复建规划首先要策划好。目前,唐山市规划局已经请了德国的ISA设计公司,来做东南片区的设计,交大文化园的用地在考虑中,在南湖东南片区的整体开发中,保护原来历史文脉的想法,已经由设计单位提出,并且初步设计也出来了。

 

编辑: 秦建军  稿源: 燕赵都市报


  【唐山交大】复建唐山交大原貌建议方案 燕赵都市网 http://www.yzdsb.com.cn   09-08-03 02:29

[专题] 百年名校旧址复建 唐山交大重寻昔日辉煌

[专题] 百年名校旧址复建 唐山交大重寻昔日辉煌

     随着本报连续登载关于抢救唐山交大原址的报道后,众多热心市民、交大校友及其子女等纷纷来电来函表示关心和关注,并进一步询问下步举措和实施方案,现将苏伟等民间发起人及有关专业人士的修复建议和实施方案刊载如下:
(一)修复项目
    根据现存1954年该校建筑平面图纸,部分地基原址及地面建筑遗址尚存。主要建筑包括:(1)校园正门。设计者为庄俊,中国第一位建筑师,毕业于唐山交大,留美归国后,先后设计并主持修建了唐山交大部分建筑和清华学堂。(2)东讲堂。(3)西讲堂。(4)南讲堂。(5)眷诚斋。以我国铁路工程先驱詹天佑及其家属捐资修建,用途为学生宿舍楼。(6)明诚堂。用途为会议厅、大礼堂。(7)图书馆。(8)校友厅。用于展示著名校友成就。(9)游泳池。(10)西新宿舍及教授楼。由14栋教授别墅组成(2层),其中包括茅以升故居。(11)东华、西华、北华、扬华斋。(12)南新宿舍、新华斋、新华31斋。(13)万柳村。用途为教工宿舍。(14)其他建筑设施。
(二)利用原址办学及建立科研院所方案
    1,积极争取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并呈请教育部门同意在复原后的交大原址设立西南交大唐山校区,时机成熟时恢复“唐山交大”校名,并在曹妃甸新城开辟新校区,将其办成陆海空综合交通大学。
    2,联系西南交大、北京交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台湾新竹交大、兰州交大和中国铁科院等亲缘院校、科研机构和唐山北车集团等建立高速动车科研生产基地,发起设立“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中国桥梁隧道科研院”等事业性实体公司。
    3,根据中国桥梁隧道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山交大校友王梦恕和茅以升科教基金会秘书长、茅以升之女茅玉麟的提议,在修复的原址校园内设立“唐山茅以升桥梁隧道学院”。由其广泛联系国内外交大著名校友、专家、教授,全力支持我市办成此事,聘请高水平师资来唐执教。
    4,在此设立茅以升科教基金会唐山分会(已有意向协定)。
    5,将现位于49号小区(原交大三分部)的西南交大唐山办事处迁此办公。
    6,恢复成立交大唐山校友会。
    7,开办“中国科技大讲堂”,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来唐开展科技讲座和交流。
(三)文化园创意项目
    (1)著名校友雕塑。包括詹天佑、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黄万里等50位著名科学家、中外院士和“两弹一星”元勋。
    (2)百项第一展示长廊。包括76位唐山交大学子108项发明创造者陶瓷壁画展示长廊。
    (3)唐山交通大学历任校长(院长)肖像展示厅。包括赵仕北(国民政府参议院院长)、孙科(孙中山之子、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茅以升(先后4次出任)等30余位。
    (4)历届毕业生毕业照、教职员工照展示。
    (5)孙中山、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伟人来唐山交大视察及毛泽东接见茅以升时照片展示。
   (6)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学毕业证书展示(唐山交大毕业生———张孝基1900年)。
   (7)展示现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之父———马鹤龄先生被唐山交通大学录取的通知书。
    (8)展现以唐山交通大学优秀学子、7项第一创造者、美籍华人林同炎先生以恋唐、恋校情结为依托,在美国纽约创办的期刊《唐山人在前进》,该刊至今仍在北美地区广为流传。
    (9)展示为修复原址捐资的国内外爱心人士、海内外校友和企事业单位。
    (10)唐山交大孕育的10余所亲缘高校及科研院所介绍。
    (11)茅以升故居及纪念馆。
    (12)中国桥梁隧道博物馆。其中包括唐山交通大学校友设计修建的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宝成铁路、京张铁路、滦河大桥、北京地铁、大瑶山隧道、厦门海底隧道、土耳其亚欧大桥、旧金山大桥等,多视角、全方位展示人类铁路、公路、航运发展史。
    (13)将复原后的交大原址晋升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横跨三个世纪(晚清、民国和现代)的著名大学校园,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已有先例)。
(四)资金筹措:
    交大原址上的震后平房统一由政府拆迁,合法住户由政府正在兴建的震后危房改造搬迁房安置。配套工程设施由政府统一提供。复建工程约为10万平方米,复建资金约需3亿元。资金筹措渠道有三:一是政府投入;二是民间集资捐款(海内外交大校友、民营企业、热心市民及各界人士);三是引入民企进行商业化运作,以土地换资金,在交大原址周边区域划出适宜商住房开发的地块作为置换。       □山山

跟帖

◎taotaozi:1、网友尽快成立一民间组织。重要的是要去做事,实实在在做事。
    2、前一阵子不是有人在纪念碑广场搞了张北旅游展吗?我们也效仿这个,喷绘展板,征集市民签名。请在唐的交大教授或者热心校友,根据校史,简明扼要地整理出一篇展板的文字说明,以普通市民为对象,介绍唐山交通大学。相关图片,可根据《呼吁:抢救利用唐山交通大学旧址》一帖所提供的图片选择,本人手中还有一组重量级图片可奉献出来。做展板的目的是什么?很简单,征集签名。征集尽可能多签名。费用可寻商家赞助,我想唐山支持教育的企业不少。
    3、征集签名的目的是什么?当然不是要西南交大迁回唐山,这不现实。我们的目标就是,保护好唐山交大遗址,不能将此地作为商业用途。呼吁市委、市政府出面,根据民意,联络校友,促成西南交大在唐山设立分校或设立唐山研究院,与唐山的优势产业相结合。这个分校必须是高起点、严要求。不求规模,但求质量。关于这点,完全可效法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模式。
    唐山交大遗址怎么办?我个人反对推平这块地,尤其是伐倒大槐树,然后造一个不伦不类的公园出来,没劲!我的意见是,这块区域要保护,涉及到搬迁的,市政府解决,搬迁后,那些后来搭建的平房全部拆掉,但交大留下来的地基,要全部保护好。
    根据唐山交大的建筑图纸,在原地复建。复建好的校园,应当包括主要的建筑物作为景观建筑。剩下的面积,留作实用建筑使用。这块地留给“唐山交通大学”或“唐山研究院”使用。由于处于塌陷区,建筑宜矮不宜高,风格应遵从老校园的建筑风格。

    ◎老陶成局:建议首先组织部分在唐及外地老校友、亲友组成筹委会,协商制定校友会、亲友会章程,组织结构,财物管理和使用监督办法,确定活动地点和活动安排,联系方法等事宜,争取在政府有关部门注册,正式成立唐山交大校友会及亲友会。社团成立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争取政府相关部门支持,筹集活动资金,开展各种保护利用好交大遗址的社会公益活动,促进唐山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凤凰涅盘:是否可以政府财政先垫付一部分资金,成立唐山交大重建基金会,然后面向海内外广泛征集重建交大基金。先按原样把唐山交大的原有建筑恢复起来,并同时启动在原址办学。深圳市正筹建南方科技大学,是否可以借鉴经验,重建唐山交通大学。

编辑: 秦建军  稿源: 燕赵都市报


  唐山之最:中国最早的高等铁路学府唐山交通大学 燕赵都市网 http://www.yzdsb.com.cn   09-08-03 10:47

[专题] 百年名校旧址复建 唐山交大重寻昔日辉煌

 

  唐山交通大学是中国最早的高等铁路学府。唐山交通大学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1921年7月,唐山、上海、北京3所与铁路有关的学校合并,成立全国性的交通大学,学校先后易名“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交通部唐山大学”“唐山交通大学”等。1946年更名为“国立唐山工学院”。1949年7月,“国立唐山工学院”“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华北交通学院”合并成立“中国交通大学”,校名改为“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72年,学校从唐山迁至四川峨眉,改名为“西南交通大学”。1983年,在成都建总校,原峨眉校区改为分校。1985年5月,唐山市人民政府与西南交通大学签订了联合进行智力开发和科技开发的实施协议,决定西南交通大学与唐山大学联合办学,组建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分校,实行唐山高等专科学校、唐山市职工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分校“三个牌子,一个实体”的建制。

  1996年,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分校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录取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生30名,毕业时由西南交大发毕业证。1997年10月,唐山市与西南交大签订了《唐山市人民政府、西南交通大学关于进一步联合办学和科技开发的协议》,提出由西南交大协助开办3个本科专业,以后逐步发展,使两校联合办学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唐山交通大学素以治学严谨著称于世,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创造了辉煌的记录。该校培养的数以万计的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中,有一大批成为饮誉工程技术领域和学术界的栋梁之才。原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中国近代地理物候学奠基人竺可桢等就是其中的代表。(记者金鹏)

编辑: 曹颖  稿源: 唐山劳动日报


  【唐山交大】抗战南迁时期(1937-1946) 燕赵都市网 http://www.yzdsb.com.cn   09-08-03 16:44 [专题] 百年名校旧址复建 唐山交大重寻昔日辉煌     该校校址唐山,地处冀东,乃华北最前线。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魔爪伸入关内,该校所受威胁日益加重。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正值暑假,学生大多回家探亲,惟1938届学生正由伍镜湖教授带领,在北京西山进行铁路测量实习。事变骤起,情势紧急,不过10日,唐山交大校园即落入日寇魔掌。
  由于众多师生和校友进行了大量的联络工作,唐山交大分散的学生在亲朋校友的接济下,逐渐向上海,武昌,南昌,湘潭等城市集中。10月初,决议组织上海,南昌两办事处,在赣复校上课。后因战争形势,决定迁到湖南湘潭,12月15日,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在战火纷飞的条件下,经历了五个多月的逃难流浪奔波,自力更生,排除万难,在湖南湘潭临时校址举行开学典礼,复校上课,弦歌再续。
  1938年3月下旬,教育部指令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校园并入唐山工程学院,改为铁道管理系。铁道管理系并入后,师生人数剧增,湘潭校舍不敷使用,学校于 5月23日迁往湘乡杨家滩。
  1938年10月武汉陷落,11月初日寇进攻湘北,11月12日国民党军队弃城逃跑之前,纵火焚烧了长沙城。杨家滩距离长沙100多公里,人心浮动,以为日寇朝夕可至,学校被迫迁移。迁移路上得到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接济和资助。茅以升院长率领师生,历时七十多天,行程两千余里,终于抵达秀丽的藜峨山下,清澈的犀牛滩畔,在贵州平越(今  福泉  )继续办学。1941年8月,奉教育部指令,该院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北平铁道管理联合学院。学生群情大哗,致电教育部提出抗议。1942年1月,教育部更改前令,将我院改组为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下设唐山工程学院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1944年11月初,日寇向桂北发动进攻。日寇在占领桂林柳州之后,又攻占黔南独山。平越离独山仅百余公里,国民党宪兵队宣称:平越已经划为前线,交通大学贵州分校即将进驻督战队。自此月余,平越处于混乱状态,学校不得不亟谋迁移。在来不及确定迁移地点和教育部未予拨款的情况下,学校于11月16日布告全校,暂时停止上课,到重庆去集中。
  1945年1月3日,罗忠忱校长到达重庆,与交大唐平两院在渝校友会商,得知璧山丁家坳有一交通技术人员训练所可用,当即议定暂迁璧山丁家坳复课。2月上旬,大部分师生已到,15日正式开学上课。   6月6日教育部为了开发西北,建立西北交通人才中心,指令该校于暑期迁往甘肃天水,改称国立交通大学甘肃分校。7月25日,顾宜孙校长上书教育部,力申学校师生员工不堪再迁之苦,胜利复员在望,恳请免于迁陇。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抗日战争胜利,迁陇之议作罢。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全校师生员工欣喜若狂,当晚在丁家坳举行了提灯游行,庆祝抗战胜利,漫长的流利岁月即将结束。9月上旬,学校组成复员委员会,研究制定复员计划。
  1946年3月8日,教育部指令唐山工程学院迁回唐山原址。3月12日,教务主任伍镜湖教授自重庆飞抵北平,转道唐山接收校园,并主持复员准备工作。4月4日,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改组,唐 平两院恢复战前旧称,各自独立。6月20日,唐院复员大队出发,沿陇海铁路归唐。一路上又得到校友和群众的帮助。
  1946年8月23日,唐院复员大队一行,终于回到阔别九年,魂牵梦萦的唐山校园。 编辑: 曹颖  稿源: 搜狐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