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颈部瑜伽视频:农家子弟求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39:18

打工子弟,我的求学路怎么如此艰难
早上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报道说:北京的海淀区今年取缔了全部的打工子弟学校,原在校的打工子弟就近分流到公立学校就读。但是看完报道,我的心里十分的沉重,虽然北京市政府下达文件,要求公立学校无条件接受打工子弟,但打工子弟的就学情况并不乐观,而且有很多学生面临失学或已经失学。  据查,失学的学生基本都是正在上初中的孩子,他们被公立学校拒绝接收的理由是:公立学校只收成绩好的学生。在此,我想问问公立学校的校长们:你们学校里都是成绩好的学生吗?难道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不该读书,应该被打入十八层地狱?那城里成绩差的学生你们是不是也拒收呢?我建议校长们去城乡结合部看看那些失学孩子生活的环境,看看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却又失望的小脸,他们那么小的年龄不让读书,他们能做什么?如果那些是你自己的孩子,你又怎能忍心? 
 因为打工子弟学校被取缔,有的孩子已经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但还有很多的孩子是无奈地回到家乡,在无人照顾和监管的情况下自己上学,这样,就等于农村一夜之间多了无数的留守儿童,他们和父母两地分居,他们像孤儿一样没有人指导,缺少人关爱,还要常年忍受思念父母的痛苦,我想这不是政府的初衷,也不是政府愿意看到的结果!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政府就有文件出台,下决心取缔北京市所有不合法的打工子弟学校。这次的行动应该说比较快,新学期刚开始,我们就陆陆续续接收到某某学校被取缔的信息,同时也听到某某的孩子被分流,某某孩子回老家读书,某某孩子从此永远离开了学校的消息。这些消息让我们心痛!  按理说,外地孩子被分流到公立学校读书应该是件好事,因为公立学校环境好,硬件设施齐全,师资雄厚,孩子可以接受好的教育,但往往有些事情的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结果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  首先:(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外地孩子在公立学校就读不能和当地孩子一样享受同等的待遇,他们不同程度地在学校饱受歧视的经历。可悲的是,不仅有来自学生的歧视,还有来自老师的歧视。  有打工子弟说;“老师提问从来就没有点过外地学生的名,即使你举手了也没用,所以,我们觉得老师不公平”。  “老师不给我们机会,就是看不起我们,老师要看不起我们,学生就肯定会跟着老师看不起我们”。  “如果我们和城里学生吵架了,挨批的肯定是我们”  “我们在公立学校只有同学,没有朋友,本地学生不愿意跟我们说话”。  “我们愿意在打工子弟学校读书,不愿意在公立学校读书,因为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和我们一样都是外地人,老师对我们也很好,我们之间没有歧视,我们喜欢打工子弟学校,不喜欢公立学校,那里不欢迎我们,我们也不想去那里”。  听听这些孩子们的话,让人感到多么的辛酸,他们才十多岁,他们是无辜的,他们也是炎黄子孙,在自己的国家,只是因为换了个读书的地方,就不能享受同等的学习机会和人格的尊严,这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怎样的创伤?  以前,听说有的公立学校学生的家长曾警告学校,如果你们再收留外地孩子,我们的孩子就转学。  我们就搞不明白,我们要问城里人:外地人怎么了?我们没有传染病,我们又不是不法分子,我们又不比别人笨,我们就因为是外地户口,我们就有错了吗?你们就永远不出远门吗?   打工子弟学校取缔了,公立学校迫于政策压力接收了外地孩子,但又有谁为外地孩子的健康成长思考过?他们在公立学校学习,会不会有家长和同学的歧视,他们能否被老师一视同仁地对待?这些,有谁为他们考虑过?  打工子弟——他们是一群聪明而又敏感的孩子,在公立学校读书,哪怕是老师一个不屑的眼神,同学一句玩笑的话,他们都有可能像受惊的兔子坐立不安。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别说是一个孩子,就是大人,又要承受怎样的心理压力?我们又怎能因为孩子有书可读就皆大欢喜,而不去为孩子的心理能否健康成长而担忧?  我们只想对老师说:您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是孩子的指路人,您的一句话或一个举动都有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您哪怕多给外地孩子一个笑容,说一句关心的话,就有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就这么简单的一个举动,亲爱的老师,我想您一定能够做到!  

农家子弟缘何求学难


家乡人常把农村孩子考上大学形象地比做“鲤鱼跳龙门” 、“凤凰出山”,他们称大学生是幸运儿,然而这些幸运儿在家乡同龄人中的比例少得可怜。为了弄清这一问题的原因,假期我在家乡搞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农民经济收入低,难以承受孩子高额上学费用,是农家子弟求学难的主要原因。

虽然家乡不是与世隔绝的穷山沟,改革开放的春风也曾吹醒了这块大地,但它的经济却算不上发达,许多人家的年人均收入仅2000元左右。而一个大学生一年的费用至少要一万元左右,农民微薄的收入除了养家糊口,哪里还担得起如此高额的费用?

村里的张大爷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在师范院校火暴的那几年,张大爷的两个儿子先后迈入了师范学校的大门,也算捧定了国家的铁饭碗,不过家里也为此负债累累。后来张大爷的女儿参加高考没被师范院校录取,但她酷爱学习,于是向父亲提出要上职业中学,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只好拒绝她的请求。女儿为此绝食三天,父母连劝带哄地都快给女儿下跪了,她才放弃了上学的念头。然而,那双求知似渴的、失望的眼睛却深深刺痛着人们的心。

调查中,重男轻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在农村非常严重。他们认为,女孩子只要初中毕业能认两个字就行了,反正将来要嫁人,常言道“嫁出去的女是泼出去的水”,自己辛辛苦苦供她上学却在为别人创造财富。男孩子就不一样了,可以养儿防老。村里不少学习成绩优异的女孩子只能循着这千古不变的思想走着无奈的人生路。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不再像前些年那样,一毕业就能端上国家的铁饭碗,许多人即便上了大学也难以找到工作,只好回家待业。不少农民认为,自己花了大把的钱供孩子上大学却找不到工作,何必供他们上学呢?还不如在家种地。

有位农民伯伯告诉我:“现在的学校名目繁多,公办的、民办的,谁知哪个真?哪个假?,钱花了,学上了,却什么都没学到,谁忍心就这样让钱打了水漂?

调查结束,我的心情只能用“沉重”二字来形容,为着那落后的农村,为着那求知似渴的农家子弟,也为着那祖祖辈辈的命运。




农家子弟滕锦光:丈量出“路”的宽度与广度 

 近日,中科院公布了296位中国科学院2009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温州有9位有效候选人。其中,永嘉籍学者著名土木结构工程专家、香港理工大学建设及地政学院院长滕锦光教授榜上有名。


  忆起儿子小时候,滕妈妈眼中充满温情

  知道消息后,记者试图联系滕锦光教授,可是费了好大周折,仍遗憾没能联系上他。前天,记者来到瓯北镇黄田岙村滕锦光家,采访了滕妈妈和他少年时代的朋友。

  滕妈妈是一位热情好客、性情直爽的人,她告诉记者,锦光从小到大几乎没让她操过心。以前,家中很穷,没有让他吃好穿好,父母没什么文化,也没有在学习上对他进行教育。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

  锦光从小就爱学习,滕妈妈说,只要他开始学习,就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记得在他小学三、四年级时,村里放电影《红楼梦》,那时放电影可是一件稀罕事,村民奔走相告,早早地守在空地上。滕妈妈也一再催促锦光赶快过去,锦光说让妈妈先去,自己随后就来。可是,电影放了一半还不见他的影子,滕妈妈中途又返回家催,锦光说作业做好了马上过去,滕妈妈只好又返回去看了。当晚,滕妈妈一连叫了三次,可锦光也没看成。

  滕锦光不仅聪明好学,而且还很孝顺。滕妈妈说,有一次她赊账买了一只十元钱的小猪仔。到年底时,卖主上门来讨钱,可是家中拿不出钱,只好央求卖主再宽限几天。这一幕让小锦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说,“妈妈,我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赚很多钱让你过上好日子。”

  好多年过去了,大家相聚时他还会念叨此事。如今,滕锦光实现了他的承诺,会经常寄钱回家孝敬父母。不论身在香港还是异国他乡,他都很牵挂家人,虽然很少回家,但是每周都会打电话问候母亲。电话中,那穿越万水千山的殷殷关切总让滕妈妈很感动。

  农家少年飘洋过海去求学

  滕锦光一直是位品学兼优的学生,许多老师对这位农家子弟格外关照。他曾多次跟他好友说起,在成长过程中,鼓励和帮助过他的老师很多,对他影响最深的是高二班主任金坚如老师。高二时,他的近视日益加深,下雨天连黑板上的字都看不清。金老师注意到了,又知道他没钱配眼镜,塞给他不知五元还是十元钱,让他去温州配了眼镜,这件事情他至今记忆犹新。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老师的恩情让滕锦光一直难忘,只要有机会回家,他都会抽空去看望金老师,可如今,金坚如老师去世了,没能在他住院期间去探望,滕锦光感到非常遗憾和内疚。

  1979年,滕锦光从劳武中学(今罗浮中学)毕业后考取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那年整个永嘉县只有三名学生考入重点大学,他和一位同班同学考上浙大,那年他才15岁。

  事情过去了好多年,但是,他还清晰地记得去杭州求学时的情景。那天,他挑着行李,从温州搭汽车到金华,再从金华乘火车到杭州。到杭州时天已黑了,空中还飘着绵绵细雨。他曾对媒体说,从永嘉农村来到人间天堂杭州,那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非常用功。学习专业之余,也阅读了许多其他书籍,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

  1983年,19岁的滕锦光考上了著名的钢结构教育部公派留学美国的出国预备生,然后选择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就读。悉尼大学每年有几个海外研究生奖学金名额授予优秀学生。1985年底,他很荣幸地获得了这一奖学金,与此同时也由硕士生转为博士生,且这一奖学金一给就是四年。

  叱咤土木工程应用领域

  记者从多方渠道了解到,如今的滕锦光已成为国际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他不仅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土木工程应用领域上的领军人物之一,也是钢结构及薄壳结构方面的国际知名学者。

  1994年滕锦光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赴香港理工大学任教。他说,土木工程学科在香港的发展前景要比国外好,因为香港和内地的基础建设发展空间较大。“过去十几年,无论是我个人还是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到香港理工大学后,他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这种高性能材料在土木结构中的应用这一新领域,而且他的研究主要合作者也是一位永嘉人。滕锦光说,他的合作伙伴是爱丁堡大学的陈建飞博士,是1980年永嘉县高考状元。他与陈建飞博士是老乡、好朋友、师兄弟,彼此的学术风格非常接近,合作得非常好。

  在许多人印象中,土木建筑跟文学诗歌风马牛不相及,可滕锦光在闲暇之余喜欢看书写诗,为生活增添情趣。他说,我从小就非常爱看书,尤其爱看文学类的书,但是现在已经很少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和时间了。以前接触到的书很少,记得那时他拿到了一本被撕去小半本、没有书名的小说,但是照看不误,而且把其中的一些细节记得清清楚楚。直到他上了浙大后,才在图书馆发现那书名叫《红旗谱》。“我觉得一个人多读些专业之外的书,文学和语文素养能够帮你许多忙。”在前不久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谈的更多的是文学给他带来的愉悦和受益。

  虽然身在异地,作为温州市政协委员的滕锦光对家乡依然牵挂,他希望温州能把高等教育办好,争取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建设成至少一所具有温州特色的国际知名大学,这对提升城市品位、聚集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谁堵塞了农家子弟的求学之路?-求学


刘凯玲

  近*,武汉大学对武汉市300多名即将毕业的初三年级农民工子弟进行了问卷调查。显示,初中毕业后,选择继续上高中的同学只有18%,而上技校和职高的占72%,成为大多数同学的选择,10%选择直接去打工。农民工子弟学习成绩中等偏下,认为学习意义不大。(12月27*《中国青年报》)

  高考制度恢复以来,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不少人通过上高中、读大学改写了自己的命运。此时,我们却听到超过八成农民工子弟弃读高中的消息。让人备感沉重。

  调查者分析认为,造成农民工子弟学习上进心不足的原因有:农民工子弟所处大的学习环境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农民工子弟接触的同学有相当一部分计划初中毕业直接打工,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农民工子弟不适应城市学校教学方式、节奏等,导致对学习的兴趣丧失;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够,师生间没有良好的互动交流。应该说,调查组分析了农民工子弟弃读高中的内外部原因,应该说,分析比较中肯。我认为,除了这些原因以外,成才价值多元化,“读书无用论”思想蔓延,也是学生弃读高中的重要原因。

  就业形势严峻,读书“无用论”思想在蔓延。虽说弃读高中,上技校、职高,直接打工未必全是坏事,考生多元化人生选择应该得到尊重,但是严峻的就业形势无疑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现在,不仅专科生、本科生就业不理想,研究生就业也不容易。就业岗位僧多粥少,大学学费高昂,父母为供孩子上大学节衣缩食、扯债拉债,学生十年寒窗吃尽了苦头,结果就业形势如此艰难,除了那些重点高中、名牌大学以外,普通高中、大学还有吸引力吗?对学生来说(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农民工子弟),如果成绩不理想,升名牌高中无望,还不如趁早打工挣钱,减轻父母负担,积累工作经验吧。“读书无用论”思想蔓延,大批农民工子弟初中毕业弃读高中的动机不难理解。

  在我看来,农民工子弟弃读高中,有关部门既要思考对农民工子弟教育问题重视、关爱不够的问题,反思中学应试教育弊端,提高中学教育质量。更要考虑就业大环境不好的现实,反思高等教育积弊。当前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人才浪费的问题突出。由于目前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大学生往往没有从事与其学历相适应的工作,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坊间流传的“专科生、本科生干中专生的活,研究生抢专科生的饭碗”就是证明。

  虽说大学生放低身段的务实就业姿态值得肯定,我们不应该对大学生卖马桶、做保姆、当厕主之类的新闻说三道四,但是看着太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没有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仍然让人难以释怀。从这个角度看,农民工子弟弃读高中,学会一技之长,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避开上高中、读大学就业难的尴尬,也未必不是一种理性。

  近年来,高校扩招是不争的事实,不仅本专科生规模大增。不少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超过了本科生。有消息说,今年研究生又将扩招。大学生数量是上去了,但是师资力量没有同步跟进。一名导师带几十名研究生的情况比较普遍。高等教育质量下降,读大学学不到真本领,就业异常困难,读书无用论思潮从高中校园蔓延到初中校园,高等教育的积弊也暴露无遗。

  所以,面对农民工子弟弃读高中的现实,除了我们替这些孩子惋惜以外,也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更应反思学生弃读高中的深层次原因。中国千百年来的功名思想、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矛盾、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都应该引起重视。改革应试教育体制,提高中学教育质量,改良高等教育生态,控制大学招生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就业渠道,十分必要。如果每一名公民受到适合其发展的教育,公民教育各得其所,既可避免学历浪费,也将逐步扭转就业寒冬,改变充斥“读书无用论”思想的社会氛围。

两大学南方网讯 孩子还有两天就要报到了,7000元学费凑不齐可怎么办啊?为此事,蒲福堂整晚整晚睡不着觉。

  就在那晚,这个常年和土地打交道的庄稼人,把自己亲手栽种多年、用来给自己百年之后做“寿材”的四棵大桐树亲手砍倒,连夜拉到镇上换回了500元。

  “福堂家正在卖玉米,快去要钱,晚了就没戏了。”辛苦了一年赚来的4000余元玉米款,还未等装进主人的腰包,即被20余位闻迅赶来的债主“瓜分”一空。眼看又要买种子和化肥种地了,欠银行的6000元贷款也到期了,满脸愁容的蒲福堂对着家里仅有的一头耕牛发起了呆。回想起自己低三下四到处借钱、省吃俭用筹钱、忍痛砍伐“板材”卖钱,同时供养两个大学生儿子度过的2000多个日日夜夜,57岁的刚强汉子,再也抑制不住积压在心头六年的悲痛,双手捂脸痛哭失声……

  山窝里飞出两只“金凤凰”

  1998年8月,对生活在陕西凤翔县糜杆桥镇五曲湾村一组的蒲福堂家来说,是一个一生一世也难以忘记的日子。就在这一天,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的农民家里,第一次供出了一个大“秀才”。蒲福堂刚年满20岁的大儿子马永军在当年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汉中工业学院,成为这个农民家里的第一个本科生。

  当镇上的邮递员将汉中工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送到蒲福堂家时,一家四口抱头痛哭。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程度的蒲福堂,双手捧着这张来之不易的通知书,翻来覆去的就是看不够。在他心目中,这张录取通知书比当年皇上的圣旨还稀罕。大字不识的妻子门银彩虽然看不懂上面都写些什么,但她知道这是一张“光荣榜”,是可以炫耀的东西。“看,我家里出大学生了,以后要当大官。谁要是敢对我不好,我就让儿子整死他……”那段时间,在五曲湾村几乎到处都能听到门银彩这样的炫耀声,由于大家都知道门银彩的精神有点不太正常,再加上嫉妒心理在作怪,故而大多不去理她,但这张录取通知书还是引来了不少村民的冷嘲热讽。

  “哼,家里穷得丁当响,还想供个大学生,天生就是个刨土的,上什么大学?认命吧!”“福堂要卖小儿子供大儿子上学哩!没本事就别瞎折腾,我家狗娃没上过学,照样活的好好的。”面对街坊邻居的讽刺和挖苦,当时只有300元家底的蒲福堂没有因此退缩,反而更坚定了他“砸锅卖铁”也要供儿子上大学的信心。因为他誓死不让自己的儿子重蹈他的覆辙。“从小到大,我受够了罪。十岁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我便随母亲从甘肃一路乞讨到了陕西,后来被五曲湾一位好心的蒲姓男子收留,便改‘马’姓为‘蒲’姓了,我也就想当然成了人家的儿子。虽然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可依然没有改变老先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咱们这地方是靠天吃饭哩,一年到头苦没少受,汗没少流,可得到的却微乎其微。我绝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再过这样的日子了。我们老两口就是再苦再累,也要让我们的儿子上得起大学,吃上口轻松饭……”

  按照蒲福堂当初的想法,家里供一个大学生就够了,另一个只要上个高中能认识字就行。可当宝鸡文理学院将小儿子马永红录为九九级新生的录取通知书送到家里后,蒲福堂没有了主意。看着病态的妻子欢天喜地的样子,目睹小儿子双手捧着通知书时那渴望上学的眼神,蒲福堂的心都要碎了。两个儿子不负众望都成了才,使他一夜之间变成了五曲湾的名人,他为此感到骄傲。然而,面对两个孩子每年一万多元的巨额学费,他却犯了愁。如果放弃,他还可以像往常一样享受平静的生活。如果不放弃,那就意味着要倾家荡产,过常人难以忍受的苦日子。经过几个昼夜的艰难抉择,蒲福堂选择了后者。他下定了决心,不管自己受多大的苦,都要供两个孩子上大学。

  为7000元学费倾家荡产

  蒲福堂的大儿子马永军是1998年上的大学,仅当年的学费就要交7000元,而当时蒲福堂家中的全部积蓄只有300元,就是这300元,还是留着收种庄稼时应急用的钱。

  眼看上学报名的日期快到了,家中的300元无疑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找信用社贷款,对方以“没有还贷能力”为由予以拒绝。情急之下,蒲福堂便开始变卖家里所有能换成钱的东西。他用来维持生计的两头耕牛卖了1700元,仅有的几百斤口粮卖了400元,30棵尚未成材的桐树全部砍倒了,总共卖了800元,两头猪卖了1200元,3只羊卖了870元。三四天时间内,蒲福堂变卖了家里所有能换钱的东西,也只凑了5270元,尚差1730元没有着落。

  孩子还有两天就要报到了,7000元学费凑不齐可怎么办啊?为此事,蒲福堂整晚整晚睡不着觉。仅仅几天时间,整个人一下子苍老了许多。50出头的他,俨然像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满头白发,精神疲倦,双眼红肿,愁容满面。为此,村子里许多人都劝他:“别让孩子上了,人的命要紧!”“把家里都卖空了,你的日子不过了?”每每听到村民们的善意奉劝,蒲福堂都是强忍泪水,一言不发。他感觉自己无话可说,要怪只能怪自己没本事,连累了儿子。

  “父母把心尽到了,子女不成才是他们的事。娃娃们考上大学上不了那可是父母的事。我不想把这份遗憾留给我的儿子,我和他妈就是不吃不喝、苦死累死也要让儿子上大学。”就在大儿子临走前一天晚上,蒲福堂8点后突然从家中失踪了,家人几乎找遍了整个村子,也没找见他的人影。这时候,有人推测,蒲福堂可能不堪重负寻了短见。还有人说,蒲福堂可能是离家出走了。山区偏远农村的夜晚漆黑一片,找人十分困难,蒲福堂的家人只好在家中惶惶等待天亮,可能谁都没有料到,突来的变故加重了门银彩的病情,当晚又哭又闹折腾了一个晚上。此时的蒲家几乎到了家破人亡的地步。

  事后,大家才知道,蒲福堂当晚的经历和痛苦抉择是常人难以想到的。就在那晚,这个常年和土地打交道的庄稼人,把自己亲手栽种多年、用来给自己百年之后做“寿材”的四棵大桐树亲手砍倒,连夜拉到镇上换回了500元。随后,又步行数十里山路找到堂妹家借来了1500元,而这一趟他就走了50多公里路。

  想到卖掉“材板”,对于蒲福堂来说可谓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当晚9时许,他只身跑到离家几里的“板材”树下,抱着一棵棵桐树痛苦不已。在农村,变卖“板材”是农民走投无路时的法子,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去走这条路。可为了儿子上大学,蒲福堂这样做了。“板材”树一棵棵砍倒了,蒲福堂的嗓子也哭哑了,眼泪哭干了。为了凑够7000元的学费,一个父亲,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义无返顾的付出了他们的所有……

  “我只想看看大学是啥样”

  “大学我是上不起了,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大学是个啥样子,我只要能亲眼看看就够了!”1999年,也就是大儿子马永军上大学后的第二年,小儿子马永红被宝鸡文理学院录取了。此时的蒲家因供大儿子上大学已经一贫如洗,而且债台高筑,再加上大儿子又要交第二年5000元学费了。看着自己的父亲为给自己和哥哥筹学费四处碰壁的可怜样子,在学校不同意缓交6000元学费的情况下,马永红打消了上大学的念头,心中惟一的愿望就是有机会到大学校园里去看一看,看看自己梦中的大学到底是个啥样。

  说起自己的小儿子当年抱着他和母亲的双腿,哭着说自己不想上大学的情景,57岁的蒲福堂话尚未说几句已经泣不成声。尽管摄影记者再三提醒让采访继续进行他要抓镜头,可文字记者手中的笔就是提不起来,任由泪水模糊了双眼,这户普通农家小院里的空气凝重和压抑,让人喘不过气来。刚才还在一旁有说有笑的的门银彩,不知是蒲福堂的哭声激起了她内心深处的伤痛,还是独自嬉闹无味后的自然行径,此时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门前的悬崖边,表情痴呆,一声不吭,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让在场的人又多了几分伤感。

  稍稍平静后,蒲福堂又断断续续向记者讲述了后面发生的事情。小儿子因学费问题不想上大学了,可作为父亲,他并未打消让小儿子上大学的念头。蒲福堂豁出去了他那张老脸,十余天时间,他跑遍了周边大大小小的村子,找熟人借钱。旧债未还又借新债,况且自己穷得早已出了名,谁还愿意给他再借钱。钱未借到多少,气却受了不少,可为了两个儿子都能上得起大学,他只好有苦往肚子里咽,处处给人赔笑脸,家家给人说好话。一阵忙活下来,也只凑到1500元钱。眼看大学就要报到了,他给学校打电话,请求能先让孩子上学,学费缓交,不料被对方一口回绝。此时的蒲福堂再也想不出任何筹钱的法子了,不得不哭着对小儿子说:“认命吧,爹尽力了……”

  兄弟相让痛坏老父亲

  宝鸡文理学院开学20余天后,远在汉中上学的大儿子马永军打电话给文理学院,询问弟弟的情况,得知弟弟至今尚未到校,心急如焚的马永军匆匆赶回家中。“哥,你上学还要花那么多钱,我上了,下一年家里拿啥供你?不能因为我连你也上不成学吧!”弟弟发自内心的几句话似把利剑深深地刺在哥哥的心中,看着弟弟强忍泪水的痛苦样子,马永军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把抱住弟弟,兄弟两人失声痛哭,而一旁的蒲福堂两口子也早已哭成了泪人。

  “弟弟如果上不了大学,我也不上了。”已经读了一年大学的马永军暗自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在家逗留了三天后,马永军领着弟弟直奔宝鸡文理学院。当校方有关领导获悉详情后,破例同意了马永军兄弟提出的先交1000元学费、其余部分缓交的请求。经历了重重磨难后,马永红最终以这样的方式踏进了高校的大门,实现了他想看一看大学是个啥样的夙愿。报完名后留给他的生活费只有500元,而正是这区区500元,马永红竟整整用了一个学期。

  同时供两个儿子上大学,面对一年一万余元的学费,年收入仅有4000余元的蒲福堂六年时间卖光了家里的所有家当,借遍了所有能借的地方。2004年2月,当记者见到这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农村汉子时,他正在为一笔笔到期的欠款发愁。尽管两个儿子已先后于2002年、2003年毕业,分别供职于山东威海和宝鸡的两家单位,不高的工资除了生活外还要还学校的欠款。  马上就要春耕了,刚刚卖玉米得到的4000元瞬间就被闻讯赶来的部分债主“瓜分”一空,化肥用什么去买?今年的地咋种?就要到期的6000元贷款拿啥还?给记者说起这些事时,蒲福堂死死地盯着家中赖以生存的惟一一头耕牛和一旁嬉闹不止、眼看着病情一天天加重而无钱医治的妻子,一脸的迷茫…… (编辑:姜志)
无力支付费用贫寒 农家3姐弟“抓阄”决定谁辍学
南方网讯 由于贫寒的家庭无力支付读书的费用,农家3姐弟互相推让之后,决定用“抓阄”的办法决定谁辍学打工,供另两个人继续上学。

  故事最近发生在黑龙江省明水县树人乡尖山村一个普通农家。姐弟3人中,刘平、刘丽是双胞胎姐妹,今年16岁,弟弟刘龙今年15岁,他们在乡里的同一所中学上学。他们的父亲叫刘显忠,今年37岁。近些年来,尽管刘显忠夫妻到处打工、拼命干活儿,但是微薄的收入除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很难再拿出钱来让孩子们顺利地完成学业。

  姐弟3人都是懂事的孩子。他们的综合素质好、语言表达能力强、学习成绩拔尖,尤其是作文写得最好,时常被老师当作范文读。姐弟3个在班级都担任班干部。

  今年9月份新学期开始后,刘显忠本来想抬(民间高利贷)500元钱给姐弟3人交学杂费等,可是想尽了办法只抬到300元,勉强够2个孩子上学。3个孩子都想把求学的机会留给另2个人,推来推去做不出决定。实在没法表决了,他们最后决定用“抓阄”的办法解决。3个人流着泪找纸找笔写下了决定命运的3个阄。

  阄写完了,姐弟3人迟迟没有抓。他们希望这令人痛苦的抉择来得晚一点。他们在等待明天。

  姐弟3人是不幸的,但他们也是幸运的。他们“抓阄”决定谁辍学的事情,被当地一名记者在地方媒体上披露后,引起了各界关注。乡里一所私立中学校长专程来到3姐弟的家,表示愿意接纳3姐弟到他的中学去就读,免除书费、学杂费及食宿费等一切费用,而且读高中、大学的一切费用他也承担。如果3姐弟愿意继续留在原来的学校,一切交费的事情均由他承担。“我们再紧巴,也要有你们读书的机会。”校长临走时说。

  在经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3姐弟所在的树人中学研究决定,退回已经向姐弟3人收取的所有费用。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姐弟3人准备好的“阄”没有被派上用场。目前,他们仍然在树人中学上学。

  为了生活,刘显忠夫妻最近再次踏上外出打工之途,3个孩子留守着简陋的家。国庆节那天,记者见到3姐弟时,他们正在家里一边吃着简单的饭菜一边看书学习。生活虽然清贫,但孩子们精神头十足。他们说:“谢谢大家的关心和帮助,我们一定拿出最好的成绩来报答。”(编辑:姜志)

南方网讯 又一个春天来了,虽然乍暖还寒,但呼市的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在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医院)病房内,刚被抢救过来的小英(化名)却在忍受着伤痛的煎熬,面对着已经哭干眼泪的爸爸张二成和妈妈吕林秀,她既自责又后悔。她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她绝对不会再做这样的傻事……

  在贫穷与疾病中成长小英出生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长滩乡业林阁村,村里没有几户人家,村民大都居住在窑洞做成的土屋里,家家仅靠着几亩薄田,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就是在这样贫穷的小村里,聪明、可爱的小英一天天长大。也许是由于营养不良,小英从小就体弱多病,然而病怏怏的小英对学习却情有独钟。每次年级考试,她都名列前茅。

  读初中了,小英的身体仍是弱不禁风,而此时弟弟也上学了,贫困的家庭供着两个上学的孩子,日子过得更是捉襟见肘。这时,好心的邻居对张家夫妇说:“小英已念完了小学,女孩子家能读书写信就行了,还经常闹病,还是早点退学吧,省下钱供儿子上学吧。”张二成夫妇也多次产生过让女儿小英辍学的念头,因为在那个贫穷的小村里,大部分女孩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但夫妇俩望着勤奋好学的女儿,实在不忍做出让女儿辍学的决定。

  后来,小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旗里的一所重点高中。自从上了高中后,小英学习更加刻苦了,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学费,是爸爸妈妈从牙缝里节省出来的。为此,小英省吃俭用,她舍不得吃早点,一天的生活费才两元钱。有时候,一袋方便面就是一顿饭。也许是由于营养不良,也许是因为学习太紧张,高三这年,小英病倒了。

  终于扣开大学之门

  小英病了,症状是心口痛、气短,有时甚至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家人带她去薛家湾的一个医院检查,经过检查后,一位大夫说,小英患的是心肌炎、心绞痛等病,必须注意休息。大夫开完药后说,最好让小英去北京等地的大医院检查一下。

  由于没有医疗费和路费,张二成给女儿买了些药便领着小英回家了。在家里休息了一段时间,小英又上学了。2003年6月,虚弱的小英满怀信心地走上了考场。没想到,不久后,她竟然收到了赤峰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女儿考上了大学,这可是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啊!然而,张二成夫妇高兴过后,又开始悲伤起来,面对高额的学费,而自己家却一穷二白,张二成夫妇的心凉透了,但看着女儿那张昔日苍白而现在因兴奋变得粉红的脸,张二成夫妇终于决定,女儿考上大学不容易,一定要让她如愿走进大学校园。

  于是,张二成夫妇开始给女儿筹集学费,东借西借,终于凑够了4700元学费。小英终于踏上了开往赤峰的列车。

  一念之差她选择了轻生

  上了大学的小英,学习更加勤奋,生活依旧艰苦,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因为她知道,爸爸妈妈给她的每一分钱里,都凝聚着二老的辛酸甚至屈辱。小英学习依然优秀,然而她的身体也开始生病。课余时间,同学们都活蹦乱跳地运动,而她快走几步便汗如雨下,连爬楼梯的力气都没有。 由于经常生病,小英的学习成绩也随着急剧下降。正在这时,小英从家信中得知,由于交不起学费,弟弟面临辍学。想想劳苦了大半辈子的爸爸妈妈,再看看弱不禁风的自己,小英凉透了心。她突然做出一个决定:退学。自己的身体不知能不能坚持到毕业,如果自己退学,就能省下一大笔钱,弟弟就不会辍学了。 主意打定了,小英给学校递交了退学申请书,经过她的再三请求,校方终于同意了她退学,退给她学费3000多元。自己退学了,她突然间空虚起来,自己有何颜面回去见父老乡亲。一筹莫展的小英突然有了一个可怕的想法:如果自己自杀,不就可以不去面对爸爸妈妈、亲戚朋友,而且还减轻了爸爸妈妈的生活负担。

  2003年12月的一天上午,同学们都上课去了,宿舍里只留下了正在收拾行李的小英。她流着泪给爸爸妈妈写了封遗书:“爸爸妈妈,女儿本以为自己长大了,又考上了大学,将来能报答二老的养育之恩。然而我这不争气的身体永远都只能是你们的负担。我走了,我自己选择了这条路,你们不要气,不要痛苦,因为我继续活下去,就只能是你们的累赘,而且还会使弟弟辍学。爸爸妈妈,再见了!不孝的女儿。”

  写好遗书,小英把遗书叠好放在床上后,又轻轻来到宿舍窗口边(六楼),轻轻推开窗户,纵身跳了下去……她正好掉在了一大堆木头上……

  几分钟后,小英被同学老师们紧急送到了赤峰医院。经过抢救,小英没死,但她的两个脚后跟被摔得粉碎,两小腿骨骨折,腰椎间盘3、4、5节突出。

  她想通了也后悔了

  远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长滩乡业林阁村的父母得到女儿自杀的消息后,火速赶往赤峰。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两位老人终于来到了女儿床前。望着时而清醒时而昏迷,面容憔悴的女儿,已哭了几天几夜的两位老人又流下几行热泪。

  女儿跳楼自杀,几乎使张二成夫妇崩溃,但为了女儿能早日康复,两位朴实的老人强忍着悲痛,精心地服侍着女儿,并鼓励女儿要勇敢地面对现实。

  小英的悲剧发生后,赤峰学院的师生们开展了爱心捐助活动。赤峰市一位花店老板得知小英的事情后,捐款600元,一位小学生将5元钱送到了小英的床前……

  为了让小英得到更好的治疗,2004年1月份,小英被送到了内蒙古医学院附二院(骨科医院)。为了节省开支,张二成夫妇舍不得住旅店,夜里,夫妻俩只能在医院走廊里蹲一会,或在女儿床前爬坐着睡一会儿。每顿饭只有两个馒头。

  住了近三个月的医院,仅医疗费,就已花了8万多元。这些钱除了部分是亲戚朋友给凑的外,大部分是和乡里的有钱人贷得高利贷。吕林秀流着泪对记者说:“大夫说小英的病必须继续治疗,而我们现在连吃饭、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我们真不知以后该怎么办。但不管怎样,再苦再难,我们也得让女儿尽快好起来,因为她是我们的心头肉啊!”

  躺在病床上的小英,现在也想通了,她流着泪对记者说:“没想到我做的傻事会给爸爸妈妈添这么多麻烦,我好后悔呀!我也好想念我的老师同学们,我还想上学。”(编辑:邹强)


女大学生家境贫寒 为减轻父母负担选择自杀


南方网讯 又一个春天来了,虽然乍暖还寒,但呼市的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在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医院)病房内,刚被抢救过来的小英(化名)却在忍受着伤痛的煎熬,面对着已经哭干眼泪的爸爸张二成和妈妈吕林秀,她既自责又后悔。她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她绝对不会再做这样的傻事……

  在贫穷与疾病中成长小英出生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长滩乡业林阁村,村里没有几户人家,村民大都居住在窑洞做成的土屋里,家家仅靠着几亩薄田,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就是在这样贫穷的小村里,聪明、可爱的小英一天天长大。也许是由于营养不良,小英从小就体弱多病,然而病怏怏的小英对学习却情有独钟。每次年级考试,她都名列前茅。

  读初中了,小英的身体仍是弱不禁风,而此时弟弟也上学了,贫困的家庭供着两个上学的孩子,日子过得更是捉襟见肘。这时,好心的邻居对张家夫妇说:“小英已念完了小学,女孩子家能读书写信就行了,还经常闹病,还是早点退学吧,省下钱供儿子上学吧。”张二成夫妇也多次产生过让女儿小英辍学的念头,因为在那个贫穷的小村里,大部分女孩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但夫妇俩望着勤奋好学的女儿,实在不忍做出让女儿辍学的决定。

  后来,小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旗里的一所重点高中。自从上了高中后,小英学习更加刻苦了,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学费,是爸爸妈妈从牙缝里节省出来的。为此,小英省吃俭用,她舍不得吃早点,一天的生活费才两元钱。有时候,一袋方便面就是一顿饭。也许是由于营养不良,也许是因为学习太紧张,高三这年,小英病倒了。

  终于扣开大学之门

  小英病了,症状是心口痛、气短,有时甚至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家人带她去薛家湾的一个医院检查,经过检查后,一位大夫说,小英患的是心肌炎、心绞痛等病,必须注意休息。大夫开完药后说,最好让小英去北京等地的大医院检查一下。

  由于没有医疗费和路费,张二成给女儿买了些药便领着小英回家了。在家里休息了一段时间,小英又上学了。2003年6月,虚弱的小英满怀信心地走上了考场。没想到,不久后,她竟然收到了赤峰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女儿考上了大学,这可是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啊!然而,张二成夫妇高兴过后,又开始悲伤起来,面对高额的学费,而自己家却一穷二白,张二成夫妇的心凉透了,但看着女儿那张昔日苍白而现在因兴奋变得粉红的脸,张二成夫妇终于决定,女儿考上大学不容易,一定要让她如愿走进大学校园。

  于是,张二成夫妇开始给女儿筹集学费,东借西借,终于凑够了4700元学费。小英终于踏上了开往赤峰的列车。

  一念之差她选择了轻生

  上了大学的小英,学习更加勤奋,生活依旧艰苦,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因为她知道,爸爸妈妈给她的每一分钱里,都凝聚着二老的辛酸甚至屈辱。小英学习依然优秀,然而她的身体也开始生病。课余时间,同学们都活蹦乱跳地运动,而她快走几步便汗如雨下,连爬楼梯的力气都没有。

  由于经常生病,小英的学习成绩也随着急剧下降。正在这时,小英从家信中得知,由于交不起学费,弟弟面临辍学。想想劳苦了大半辈子的爸爸妈妈,再看看弱不禁风的自己,小英凉透了心。她突然做出一个决定:退学。自己的身体不知能不能坚持到毕业,如果自己退学,就能省下一大笔钱,弟弟就不会辍学了。

  主意打定了,小英给学校递交了退学申请书,经过她的再三请求,校方终于同意了她退学,退给她学费3000多元。自己退学了,她突然间空虚起来,自己有何颜面回去见父老乡亲。一筹莫展的小英突然有了一个可怕的想法:如果自己自杀,不就可以不去面对爸爸妈妈、亲戚朋友,而且还减轻了爸爸妈妈的生活负担。

  2003年12月的一天上午,同学们都上课去了,宿舍里只留下了正在收拾行李的小英。她流着泪给爸爸妈妈写了封遗书:“爸爸妈妈,女儿本以为自己长大了,又考上了大学,将来能报答二老的养育之恩。然而我这不争气的身体永远都只能是你们的负担。我走了,我自己选择了这条路,你们不要气,不要痛苦,因为我继续活下去,就只能是你们的累赘,而且还会使弟弟辍学。爸爸妈妈,再见了!不孝的女儿。”

  写好遗书,小英把遗书叠好放在床上后,又轻轻来到宿舍窗口边(六楼),轻轻推开窗户,纵身跳了下去……她正好掉在了一大堆木头上……

  几分钟后,小英被同学老师们紧急送到了赤峰医院。经过抢救,小英没死,但她的两个脚后跟被摔得粉碎,两小腿骨骨折,腰椎间盘3、4、5节突出。

  她想通了也后悔了

  远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长滩乡业林阁村的父母得到女儿自杀的消息后,火速赶往赤峰。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两位老人终于来到了女儿床前。望着时而清醒时而昏迷,面容憔悴的女儿,已哭了几天几夜的两位老人又流下几行热泪。

  女儿跳楼自杀,几乎使张二成夫妇崩溃,但为了女儿能早日康复,两位朴实的老人强忍着悲痛,精心地服侍着女儿,并鼓励女儿要勇敢地面对现实。

  小英的悲剧发生后,赤峰学院的师生们开展了爱心捐助活动。赤峰市一位花店老板得知小英的事情后,捐款600元,一位小学生将5元钱送到了小英的床前……

  为了让小英得到更好的治疗,2004年1月份,小英被送到了内蒙古医学院附二院(骨科医院)。为了节省开支,张二成夫妇舍不得住旅店,夜里,夫妻俩只能在医院走廊里蹲一会,或在女儿床前爬坐着睡一会儿。每顿饭只有两个馒头。

  住了近三个月的医院,仅医疗费,就已花了8万多元。这些钱除了部分是亲戚朋友给凑的外,大部分是和乡里的有钱人贷得高利贷。吕林秀流着泪对记者说:“大夫说小英的病必须继续治疗,而我们现在连吃饭、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我们真不知以后该怎么办。但不管怎样,再苦再难,我们也得让女儿尽快好起来,因为她是我们的心头肉啊!”

  躺在病床上的小英,现在也想通了,她流着泪对记者说:“没想到我做的傻事会给爸爸妈妈添这么多麻烦,我好后悔呀!我也好想念我的老师同学们,我还想上学。”(编辑:邹强)

贫寒父女选择艰难:这1000元治病还是读书?
 南方网讯 两个月前,家里惟一的劳动力庄子明被诊断患了肝癌,女儿琳琳再也无法为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而高兴了。1000元,是家里所有的积蓄,尽管这点钱,无论是用来治病还是上学,都如杯水车薪,但父亲和女儿还是在拼命推让着。

  25年 两代大学梦

    25年前的1979年,19岁的庄子明以10分之差与大学梦失之交臂,他只能回到老家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镇永丰大队,像祖辈那样辛劳耕作。“他每天凌晨4点不到就起床,把头天从地里摘的蔬菜送去大丰卖;中午1点回家吃饭休息,4点又下地干活,一直干到晚上10点。”庄妻告诉记者。几十年来,庄子明就这样起早贪黑的劳碌,赢得乡亲们的尊敬。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能让女儿心无旁骛地完成学业,走进他盼了一辈子却始终无缘的大学校园。

  肝癌 大学梦又要碎?

    眼看女儿就要高中毕业考大学了,老庄心里高兴啊。但1年前,庄子明开始胃疼。今年6月,琳琳高考前最紧张的日子,老庄的胃疼加剧了,而且越来越频繁。为了不让懂事的女儿看出端倪,影响她高考,他一直吃胃药止痛。

    6月21日,庄子明在妻子的陪同下到医院检查,结果被查出: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懂事的琳琳眼看着父亲一天天地虚弱下去,对父亲的担心与日俱增。8月4日,当琳琳拿到宜宾学院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时,对父亲的担心已令她无法笑出来。

    住院1个月花去了2万多元,这其中包括所有积蓄和从亲戚那里借来的钱。1000元,是他们所能拿出的全部家当,公社听说此事后也积极资助,但几百元显得杯水车薪。

    8月27日,琳琳就要到学校报到,她家将留的500公斤口粮都卖了,可6000元的学费依然还差一大截。庄子明80岁的母亲急得病倒了。

  为爱 父女你推我让

    这1000元,到底是用来治病,还是给琳琳上学?

    昨天,面对记者,女儿的回答是:“拿去救爸爸,我不上大学。没有他,我就没有今天!”父亲的回答是:“想方设法让孩子念书,我盼这天盼了25年,我不能拉她前途的后腿。”父女俩一面把想法藏在心里,一面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一个努力求存,一个拼命挣钱。

    离开庄家时,琳琳将头轻轻地搁在父亲肩头,庄子明盯着女儿的录取通知书,学校的大红印章倒映在他的眼中。但这两双无助的眼睛很快便被泪水充盈,治病,大学梦,一一在泪眼中模糊起来……(编辑:姜志)


农村娃为何怕考上大学? 孩子上学家长卖地卖房
 在吉林,平均每个大学生一年的费用为11800元,而2004年该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00元,也就是说,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4个农民一年不吃不喝

   一旦考上,家长就要借钱,不借钱的只占10%,有不少家庭还得卖牛、卖地、卖房子,甚至有一半的家庭需要“抬钱”(民间高利贷)。同时,家长还担心孩子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南方网讯 吉林省政府研究中心日前对该省农安县某镇高中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竟有28.7%的学生“害怕升入大学”,原因是“家庭负担不起上大学的费用”。

  吉林省农安县素有全国第一产粮大县的美誉。近日,记者到该县实地走访,发现供孩子读高中上大学确实成了许多农村家庭越来越犯愁的事,部分农村教师和学生家长甚至表示“‘三成’还是个保守的说法”。

  18岁的江枫在农安县实验中学读高一,家庭条件在当地居中等水平。实验中学是全县高考升学率最高的学校,江枫的成绩也还可以。但谈到孩子读书的情况,江枫妈妈的脸上却泛起了愁容:“当初就盼她考上重点高中,上大学的机会大呀。可在重点高中上学,她一年的学费、食宿费、杂费加在一起大概要4000元。家里收入主要靠种苞米,一年纯收入6000元左右。她弟弟又在上初中,这一年的收入供两个孩子读书就花得差不多了。将来她要是考上了大学,这钱从哪儿出?如果她弟弟也考上,就更不知道咋办了。”

  江枫妈妈的担心,源自活生生的例子———同一个乡的朱威,目前在吉林农业大学念大二,父母也是普通农民。他父亲介绍说:“孩子上大学一年至少要花1万元,虽然在学校申请了助学贷款,但现在家里已经欠债7000多元。本来家境还算一般,孩子念大学以后,就变成了下等的。朱威的弟弟今年初三,学习也挺好,可家里实在供不起了,只好叫他去念技校。”

  根据吉林省政府研究中心的调查,2004年,吉林省高校学生人均学费6000元,人均住宿费1000元,人均伙食费4800元,以上3项合计,每个大学生一年的费用为1.18万元,而2004年吉林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00.42元,也就是说,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4个农民的纯收入。调研人员告诉记者,相当部分农户的现金收入不够缴孩子的学费,“农安县高家店镇一个村去年有6个家庭有孩子考上了大学,全部靠借款和乡村两级补助才把孩子送入学校”。

  “我现在感觉,大学给我的压力要比给我的动力大得多。”在农安县实验中学教学楼走廊上,面对记者,高一学生张驰显得颇为沉重。“我哥为了我和弟弟放弃了读中专技校的机会。有时候我想,既然哥哥能为我们放弃自己升学的机会,为什么我不能为了弟弟、为了家里也放弃呢?”说着说着,张驰的眼圈红了。张驰在班里能排到前10名,这样的成绩考上大学应该没问题。

  利用该校高三学生午休时间,记者也做了个抽样调查,结果显示,71.6%的学生在回答“是否因家庭经济条件而担心上不起大学”时选择了“是”,而在“考大学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哪里”这一开放式问题中,首先回答“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占受调查总数的34.7%。

  “孩子学习好,家长反倒愁,既‘盼’孩子考上大学,又‘怕’孩子考上,心里矛盾重重。”农安县三盛玉中学一位高中语文老师对记者说:“根据我们身边的情况看,一旦考上,家长就要借钱,不借钱的只占10%,有不少家庭还得卖牛、卖地、卖房子,甚至有一半的家庭需要“抬钱”(民间高利贷)。同时,家长还担心孩子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不念是可惜,念是前途未卜’,因此,学生们心理压力很大。我们当老师的常讨论这种现象,这也几乎成了农村教师们的一块心病。”“在农村,需要孩子坚持,父母支持,才能上高中。我接初一时,学校6个班400多人,到了初二,只剩下240人,大部分都流失了。坚持下来的,如果想考大学,多数要花高价读重点高中。以县实验中学为例,农村生源大概占四分之一,近三分之二的农村学生是交择校费进来的,本地生源择校费为1万元,外地生源为1.5万元,3年高中读下来,有些家庭就已债台高筑,等到考上大学,家长想借钱都困难———谁借给你啊,即使4年之后孩子毕业,还不知道是啥光景,恐怕大多难以马上反哺家庭,借给你的钱,什么时候能还上?”农安县一位历史老师对记者表示,据他了解,“能有七成左右的农村学生害怕考上大学”。

  他的说法,得到了记者采访的部分农村老师的认可。“长期以来,孩子有能力通过考大学走出去,是令农村家庭备感自豪的改变命运的方式,因此,也成为许多农村家庭最大的希冀,然而,目前,这种希冀里增加了越来越多担忧的成分,‘因教致贫’已成为横压在农村家长心中的最大难题之一,如果这条路不畅通,农村的发展恐怕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等待。”这位历史老师忧心忡忡地说。(文中学生为化名)

(编辑: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