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拆分盘源码:二月国际、国内主要纪念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17:40

二月国际、国内主要纪念日

目录:

1、世界湿地日(2月2日

2、情人节(2月14日)

3、反对殖民主义斗争日  国际母语日(2月21日

4、狂欢节(巴西,二月中、下旬)

5、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

纪念日:

1、世界湿地日(2月2日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为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这是湿地国际联盟组织(wiun)于1996年3月确定的,从1997年开始,世界各国在这一天都举行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宣传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1971年2月2日,历时8年之久,一个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湿地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一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湿地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不同的国家和专家对湿地有不同的定义。我国科学家对湿地定义是:陆地上常年或季节性积水(水深2米以内,积水达4个月以上)和过湿的土地,并与其生长、栖息的生物种群,构成的生态系统。常见的自然湿地有:沼泽地、泥炭地、浅水湖泊、河滩、海岸滩涂和盐沼等。

湿地具有很强的调节地下水的功能,它可以有效地蓄水、抵抗洪峰;它能够净化污水,调节区域小气候;湿地还是水生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孕育和丰富了全球的生物多样性,被人们比喻为"地球之肾"。

然而,由于人们开垦湿地或改变其用途,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造成洪涝灾害加剧、干旱化趋势明显、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等。

为了保护湿地,18个国家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了一个重要的湿地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也称作《拉姆萨尔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这个公约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全球各国政府间的共同合作,以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水禽和它赖以生存的环境。

1996年10月湿地公约第19次常委会决定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利用这一天,政府机构、组织和公民可以采取大大小小的行动来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和效益的认识。

湿地公约委员会确定2008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healthy wetland, healthy people”(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关注拉姆萨尔湿地公约,了解保持湿地的健康对人类健康的正面影响。作为森林、海洋、湿地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人类从湿地提供的食物、清洁的水源、药材等直接受益,而湿地管理不当造成的负面影响将直接危害人类健康,洪水、洪水过后的瘟疫、水污染等也可能让人类失去生命。

湿地公约(The Convention on Wetlands)1971年在伊朗小城拉姆萨尔(Ramsar)签订的,故该公约又称拉姆萨尔公约。公约的全名是:“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它是一个政府间公约,是湿地保护及其资源合理利用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框架。目前,有158个缔约方,共有1754个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约1.61亿公顷。

国际湿地的重要标准,包括定量标准和一般标准。定量标准是指经常有野生鸭、鹅等种群1万只或迁徙禽2万只;经常有一种水禽(或亚种)种群数量的1%;经常有一种水禽(或亚种)繁殖种群的9%。一般标准是指,有一定数量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种或亚种;具有保持遗传和生态多样的特殊价值;具有动植物栖息地的特殊价值;具有本地动植物或种群的特殊价值。

2、情人节(2月14日)

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起源于古代罗马,于每年2月14日举行,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关于“圣瓦伦丁节”名称的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是纪念以为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他用反抗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徒的迫害,被捕入狱,并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被处死刑,行刑前,瓦伦丁曾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光明磊落的心迹和对她的一片情怀。自此以后,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情人节的历史 
情人节是一个属于朋友的日子,属于家人的日子,属于情人的日子。正如中国人现在用近乎狂热的热情过起了圣诞节一样,情人节也已经悄悄渗透到了 无数年轻人的心目当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节日。情人节的来历和意义可能并不一定为大多数人所知。下面所要介绍的,不过是众多关于情人节的传说中的一个。 
在古罗马时期,二月十四日是为表示对约娜的尊敬而设的节日。约娜是罗马众神的皇后,罗马人同时将她尊奉为妇女和婚姻之神。接下来的二月十五日则被称为“卢帕撒拉节”,是用来对约娜治下的其他众神表示尊敬的节日。 
在古罗马,年轻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严格分开的。然而,在卢帕撒拉节,小伙子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心爱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这样,过节的时候, 小伙子就可以与自己选择的姑娘一起跳舞,庆祝节日。如果被选中的姑娘也对小伙子有意的话,他们便可一直配对,而且最终他们会坠入爱河并一起步入教堂结婚。后人为此而将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定为情人节。 
在西方,情人节不但是表达情意的最佳时刻,也是向自己心爱的人求婚的最佳时刻。在这一点上,情人节体现出的,不正是古罗马人设计这个节日的本意吗? 
西方的情人节是公历2月14日,而中国的情人节是农历7月7日

3、反对殖民主义斗争日  国际母语日(2月21日

2月21日是反殖民主义斗争日。1946年2月21日印度海军在孟买进行武装起义,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之后,在印度就把2月21日当作他们反对英帝国主义的纪念日。1948年8月,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理事会决定把每年的2月21日定为反殖民主义斗争日。1949年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后,2月21日正式被定为反殖民主义斗争日。

国际母语日: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般性大会宣布: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

国际母语日,世界目前有7000多种语言,但使用其中96%的语言的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通过决议把2月21日定为“国际母语日”,同当年孟加拉国争取独立有关。1952年当孟加拉还属于巴基斯坦时,民众为争取把孟加拉语列为官方语文之一进行示威。2月21日当天,警察向一群示威者开枪,有五名示威者被杀。孟加拉独立后,为这几位“语文烈士”(Language Martyrs) 建立纪念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通过决议,把每年的2月21日定为世界母语日,提倡使用母语,以保存语言和文化多样性。六年来,教科文组织通过《文化多样性宣言》、《保护与促进文化表达多样性公约》及《普及网络空间使用多种语言的建议》等引起人们对语言问题的关注,推动各国政府采取相关措施保护语言多样性。教科文组织文化事业及版权事务官员罗斯向联合国电台介绍了该组织今年世界母语日的纪念活动。

教科文组织纪念世界母语日最有意思的活动是一部纪录片的首映式,这部纪录片名为《我们生活在语言中——世界的声音》,关注语言的消失问题,探讨它的后果,以及它对本地文化及世界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影响。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大会决定于每年2月21日前后在全球举办活动庆祝“国际母语日”,倡议“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代表加强人类社会团结和凝聚力的普遍价值”。近日,联合国宣布2008年为“国际语言年”,旨在保护世界语言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的邀请,中国已连续在2006年和2007年举办“国际母语日”系列活动,主题分别是“推广母语教育,弘扬多元文化”和“弘扬多元文化,共建和谐世界”。2008年正值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中国将“国际母语日”活动的主题定为“弘扬多元文化,共迎北京奥运”。

世界目前有6000多种语言,但使用其中96%的语言的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4%。教科文组织负责非物质遗产事务的官员斯米兹指出,世界超过一半的语言都面临消失的危险,几乎每两个星期就有一种语言消失。如果不采取措施,可以肯定的是,几百年后地球上使用的语言将只剩下几百种;如果有大量切实的行动,并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或许会剩下几千种语言。但总的来说世界语言多样性的前景非常暗淡。斯米兹指出,通过政府的有效措施语言的消失能够被遏制,威尔士语、加泰罗尼亚语和加拿大的印第安语的保存都是成功的例子。

保存语言必须满足一些条件。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确认官方语言,通过立法、制定政策,并有足够的资金来落实政策,官方语言就能较好地保存下来;同时语言的描述和翻译、记录、存档和传播也很重要,须进行正字、编纂字典、编写教材,而且教育系统、媒体和网络空间都应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在全球化世界中,进入网络空间对于保存一种语言的生命力至关重要,网络不仅能够提高这种语言的知名度和使用者的自信心,网上的互动还会给这种语言带来新功能,吸引年轻人。斯米兹介绍了教科文组织的一个相关项目。这个项目旨在评估网络空间有多少种语言,目前因特网上只有几百种语言,有更多的语言在网上只有一些简短的文本。一种语言有系统地全面进入因特网受许多条件限制,有时往往很复杂,我们的项目就是要帮助想让更多语言上网的政府设计打字键盘、分配语言的计算机代码,并开发相关软件。世界上现存有六千到一万种作为母语使用的语言。母语既是一个族群交流的工具,也是其文化和身份的代表。然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其中一半以上的语言正在走向消亡。

重要意义

1、2月21日是国际母语日,在2008 年开展这一活动,意义尤为重大,因为联合国大会已经宣布2008年为国际语言年,并委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调这一活动,开展国际母语日活动特别有利于应对某些挑战,语言对促进群体和个体的自我认同,并推动他们之间的和平共处,是必不可少的。语言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协调总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关键因素。

2、语言绝不仅仅是供专家们研究的学科,它是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核心。正因为此教科文组织为国际语言年提出的口号是:“语言,至关重要!”

3、语言对实现全民教育(EPT)的六项目标以及联合国2000 年一致赞同的千年发展目标(OMD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语言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扫盲和有质量的教育,包括在初学阶段的几年里用母语进行教学。语言对推动社会融入、创新、经济发展以及保护本土知识同样意义重大。

5、无论是在教育系统、行政和司法系统还 是在文化表现形式方面以及传媒、网络空间和商业来往中,都要普遍重视语言多样性和使用多种语言。联合国大家庭的成员们,教科文组织的所有会员国、合作伙伴和朋友们,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同宣传我们的口号:“语言,至关重要!”

6、面对全球化进程加速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已充分认识到维护文化多样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4、狂欢节(巴西,二月中、下旬)

最早的巴西狂欢节开始于1641年,当时的殖民统治者为了庆祝葡萄牙国王的寿辰,法令民众游行、舞蹈、畅饮娱乐。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巴西狂欢节成了民间最重要的节日,灿烂的阳光、缤纷的华服、火辣的桑巴舞以及洋溢在男女老少脸上的笑容,构成了一幅浓郁的民俗风情画。

在狂欢节的游行队伍里,不分贫穷和富有,不分尊贵或卑贱,从白天跳到黑夜,快乐可以传染,不满得以宣泄。狂欢节期间,数不清的罗曼史在发生,点亮人们平庸的日常生活。你有权期待浪漫,期待激情,你有权发泄不满,表达抗议,一切都那么爽,于是你笑了。环顾四周,载歌载舞的游行队伍中,桑巴舞小姐多么美,阳光多么好,开心最重要。 里约热内卢每年的狂欢王、狂欢后及狂欢公主都是经过评选产生的。他们都是在各种桑巴舞表演中担任过领舞的桑巴能手,狂欢王的体重还必须在130公斤以上。今年的狂欢王阿莱士年龄28岁,体重170公斤,已经连续3年获此殊荣,狂欢后和狂欢公主也都是巴西人非常熟悉的桑巴舞小姐。他们在今年狂欢节期间每天都要参加多场桑巴舞表演。

规模盛大的桑巴舞游行中,一辆辆车身长达10米的彩车打头阵,车上装着高音喇叭,车顶上七八名鼓手敲出震耳欲聋的欢乐鼓点,歌手引吭高歌,桑巴舞小姐高高在上,扭动腰肢,跳着欢快的桑巴舞。成千上万的人簇拥在彩车前后,一边和歌手一起歌唱,一边随着节奏跳着桑巴舞。

由于沿途不断有人加入,游行队伍越来越长。人们极尽想象,把自己打扮得千奇百怪,以吸引路人的眼光,参加游行的人有年过花甲的老人,有坐在父亲肩头的儿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人都在唱,个个都在跳。烈日炎炎,气温高达32摄氏度,虽然人人脸上都淌着汗水,但个个脸上都挂着笑容。

大家都奇装异服,要引人注目,只有走极端。电视女演员安吉拉·比兹玛克在身体上涂满了巴西国旗的颜色,赤裸全身,随着游行队伍尽情欢跳,警察实在看不过眼,一定要她穿上点什么,否则就以"侮辱国旗"为由拘禁她。但是在电视采访中,安吉拉辩驳说:"这是表达对国家的尊敬。"

里约热内卢的海滩,随处可见上身赤裸的女性,以致于游客也开始脱衣服。而在游行的桑巴舞彩车上,桑巴舞模特或赤裸上身,或只穿比基尼,在车顶忘情欢跳。

游行是表达政见的好机会,尽管此届狂欢节的主题极力弘扬爱国主义,但是,还是有彩车被装点上了土著印地安人、拿枪的葡萄牙"入侵者",以及运奴船,以抗议殖民历史,还有人举起牌子,抗议1964年至1985年巴西军政府的专制统治。

但并不是什么都可以的,全身赤裸、诋毁宗教被普遍认为不合适,这些行为,一般会遭到警察的立即制止。

狂欢节中,警察是惟一笑不起来的人。狂欢节的头两天,交通流量大增,许多内地人开车前往里约热内卢等海滨城市旅游观光,圣保罗等大城市的人们又纷纷开车前往内地探亲度假。巴西全国发生车祸1065起,造成72人死亡,551人受伤。大部分交通事故发生在白天和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多数车祸原因是司机酒后驾车和超速行驶。

在游行队伍气氛处于高潮时,毒品交易比平时高出一倍。狂欢节期间,大量的风流韵事发生,巴西警察毫不忌讳地提醒人们注意预防艾滋病。 此次巴西狂欢节吸引的游客创下了历史纪录,仅里约热内卢一地,就有31万多名游客。国家旅游局的官员恩伯塔估计,仅4天假期,巴西咖啡商做成了12亿美元的生意。出租车生意出奇地好。热心的组织者为了让游人尽兴,特地为外地游客开设了跳桑巴舞的速成班,好让他们也能边舞边乐,体会桑巴风情。

5、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

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创始于2003年,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指定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做为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

就是为了推动各国政府和社会进一步重视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并通过开展种种活动,为社会解决一些问题。

居住条件,人们很容易和住宅面积联系起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在90年代到2000年的户均居住面积:瑞典是72平方米,英国为97.9平方米,法国是86.4平方米,日本92平方米,美国177.5平方米,原苏联72.4平方米,那么我国现在的城市户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65平方米国。可是在二、三十年以前,我们的居住环境还是比较简陋的。在80年代,我国的人均居住面积还只有3.6平方米,而现在的人均建筑面积已经达到30.1平方米。乡村的土坯房,已经被别墅式的砖瓦房取代;内蒙古的游牧民族,也已经在定居的草场盖起了幢幢小楼;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城市规划带来的拆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断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体制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原来的公有房已经大部分被私人买下。大城市房屋自有率已达70%—80%,房屋已经是家庭财产的重要部分。

人们住房面积增长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居住品质的提高。除了开始在装修上大下文章之外,大家对居住小区的环境也越来越挑剔。在德国,这种对于居住品质的提高,大约在1987年。它的标志是第一次出现用于住宅维修、改造的资金投入要大于新建住宅的资金投入。

现在人们在选择住房时,已经不再是一味的追求大面积,而是在80到100平方米的这个区间,是比较经济、合理、适用的套型。近年来,人们关心的已经不仅仅是自己家里的那几十平方,社区环境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在购买房子时,消费者已经把居住的节能、无污染、社区的绿化、周边的设施做为购房的重要参考指数。另外,还有许多人开始选择自己工作、居住、养老的城市。人们在选择居住的地点时,已经不仅满足与自家房内的大小和周边的小环境,也开始对社区、城市大环境的各个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元因素均衡发展的城市才是最适合我们居住的地方。

城市宜居不但包括良好的经济环境,也包括舒适的居住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国城市宜居指数2005年度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城市宜居指数为65.7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国内的城市普遍存在低收入群体的宜居满足度较低、城市宜居的细节不足等特点。

调查显示,六成多的居民目前所居住的第一居所的户均面积在80平方米以下,人均居住面积只有30.1平方米,这一数据与建设部确定的小康社会居住目标的城镇人均35平方米还有一定的差距。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城市居民用于度假、休闲的第二休闲房产或者度假房产的比例还不到8%,在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上,各个城市都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宜居城市要考虑城市居住人群各个阶层的多样性与平衡,而这种多样性正体现了城市是否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本次调查显示,投资者对于城市宜居性的评价(70.3分)高于普通居民(65.7分)。

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收入的居民对于城市宜居性的评价也存在差异,家庭月收入越高的群体,对于城市宜居性的评价越高,收入越低的群体评价越低。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城市的宜居性水平普遍不高,宜居指数最高的城市不到70分,甚至有个别城市宜居指数不及格,与公众的要求还有距离。

附:宜居指数排在前10名的城市依次是:大连、厦门、绵阳、成都、武汉、杭州、上海、南京、青岛、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