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的饮食及保养:新版人民币制作揭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56:47

新版人民币制作揭秘

http://news.artxun.com 2008-03-24 19:01:54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前天,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向本报披露了新版币设计、印制的幕后“秘密”———

  ■设计稿达到200多幅

  几百个日日夜夜,无数次的调整修改,在历时两年的设计工作中,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本着“集中领导、集中人才、集中时间、集中智慧”的原则,组织上海印钞厂、北京印钞厂的设计人员多次进行集中设计、广泛调研、收集创作素材,共完成题材稿、方案稿、各要素布局稿、意向稿、彩色稿等共计200多幅。

  ■缘何打破边框结构

  前几套人民币设计带有明显的边框特点,为使第五套人民币的设计更加富于现代特色,表现伟大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本次新版币的设计首次打破了边框结构,采用了开放式的设计风格,给防伪措施的施加留出了更多的空间。采用大肖像、大水印、大金额字,充分显示手工雕刻人像防伪和货币使用功能;同时背面采用了焦点、散点透视相结合的技艺,达到了良好的设计效果。

  ■雕刻毛主席头像用了数月

  要把一张好的设计稿变成一张合格的钞票,手工雕刻、制版是基础也是关键,它关系到设计思想能否完美体现,甚至会影响到人民币设计研制工作的成败。

  由于第五套人民币统一采用的毛泽东主席头像,是人民群众非常熟悉的伟人面孔,他的神态、形象是否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是新版人民币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此我们的设计人员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画了十几幅素描稿,也请美术学院的专家进行了指导。总公司还专门召开雕刻研讨会,总结以往的经验,听取老专家的意见,研讨雕刻方案,同时安排上海印钞厂、北京印钞厂的11位雕刻人员利用几个月时间完成。

  ■上万次试验新型安全线

  防伪措施水平的高低是影响钞票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仅纸张的制造就涉及到安全线生产、水印制作、施加纤维等重大防伪措施的研制开发。要制作出一张好的钞票,必须要有好的安全线、好的钞票纸、好的印刷油墨。

  高防伪水平的安全线是一项重要的防伪内容,保定钞票纸厂在一无资料、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开始科技攻关。

  由于技术保密的原因,收集资料极其困难。他们一方面多方采集实物,进行分析、化验;另一方面,自主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线系列。经过上万次的试验、优选,终于攻破一个又一个难关,研制出了具有世界水平的高防伪性能的磁性机读安全线。

  ■40度高温下用氧气退火

  1997年5月成立的水印技术组针对设计稿特点,结合抄纸工艺,尽可能突出水印防伪特点,设计出上百幅画稿。为争取进度,制网人员在摄氏40度的高温下用氧气退火,工房内没有空调,又不能开电扇,工作人员像是进了“桑拿间”。

  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总公司共组织两次行业性的水印集中雕刻,并在成都印钞公司进行了五次大型试抄,最终选定较为理想的水印模版。

  ■研制油墨关注环保

  第五套人民币百元券的印刷,对油墨要求很高。

  上海印钞厂从油墨原材料、颜料、连接料入手进行攻关,研制高光泽、快固着胶印油墨。为降低成本,在油墨专业技术上有所突破,设计人员反复调整配方达100多次,终于研制出适应第五套人民币百元券印刷的油墨;为解决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墨渣和废水造成的污染,有关人员每天做试验的时间都在十几个小时,连续达数月之久。

  辛勤的工作换来了丰硕的成果,防伪油墨、无色荧光油墨、磁性机读油墨等多种高水平防伪技术开发成功,并在新版币100元券上成功应用。

  ■造纸难在何处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纸张采用了红、蓝彩色纤维,无色荧光纤维,大人头像水印,磁性微文字安全线。由于大量新技术和多种防伪措施的采用,增加了纸张制造的难度。

  在造纸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安全线施放、纸张强度波动等问题。

  由于第一次使用磁性安全线,施放过程形成的张力容易造成安全线的拉伸,失去磁性。技术人员通过多次测试,对安全线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调整安全线的绕线方式、改进安全线施放装置,确定了合理的施放方式。

  纸张强度波动直接影响到人民币的流通时间和效果,但影响纸张强度的因素较多,主要是施胶工艺、半浆的蒸漂强度和现场温湿度,特别是温湿度问题,不同的季节情况变化特别大,加之印制行业的钞票纸厂和印钞厂在地理位置上的差异,造成对纸张温湿度要求的不一致。

  ■新币试印流程繁多

  新钞票的印制对于印钞厂来说虽然不是第一次,但这次的印制任务却具有不平凡的意义,不仅是时间紧、任务重、技术含量高,而且有许多技术是第一次应用,对于企业来说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1997年7月,总公司在成都印钞公司对即将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较大规模的综合试验,完成了纸张、油墨、制版、胶印、凹印等数十项防伪试验,摸索出大量翔实的实验数据,为新产品投产创造了条件。

  1998年5月至11月,上海印钞厂集精兵强将之师,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试印工作。

  ■稍有不慎就会出差错

  在整个试印阶段,所有工作都被时间的紧张而压缩得没有了弹性:油墨着色既精细又费时,一般从投入到批量生产至少一周时间,但是每次试印只能给两天的时间。科技人员加班加点,终于在要求的时间内拿出了合格的油墨;专项技术测试是大规模生产最为重要的一环,其间必须对印刷操作、垫衬压力、油墨适性、擦辊硬度、药水浓度、防伪检测等分别进行严格、准确的定位,为今后全面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标准和数据。由一张白纸变成漂亮的产品,其流程繁多,每一环节都必须认真观察,细细分析。尽管参加测试的都是经验丰富的科技人员,但整天忙得恨不能一个人当两个使。

  人民币上的微缩文字十分精细,在每平方毫米的位置上要排列好几个数字,稍有不慎就会出差错,还有横竖双号码也是第一次在人民币上使用。机器上的每一点小差错都会酿成发行中的大差错。为了在大机器上印好这些微文字,试印人员经过努力,终于掌握了完整的数据并摸索出一套操作规则,为以后的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工艺条件。

  ■印制作废率直线下降

  1998年12月3日,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生产线全线开通。

  “蹭脏”、“飞墨”,是印钞过程中常见而又复杂的技术问题。为稳定产品质量,上海印钞厂成立了专题攻关小组,彻夜跟班;为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标准化,他们每周对生产现场的标准品进行任意抽查评比,随机抽查评比,为确保产品质量筑起了一道道严实的关口。以作废率为例,从1999年2月份的27.3‰,到6月份的7.5‰,持续直线下降。数字也许是枯燥的,但是,同第四套人民币百元券种的作废率从开始的30‰降至7.5‰,整整花了8年时间相比,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印制质量的大幅度提高简直就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