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怎么形成的原因:3333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18:09:23
袁腾飞说中国史
/
上 第四章忆昔开元全盛日隋唐1 隋朝上场热身
姥爷篡孙子
大家注意,接下去我开始说另一个阶段,也就是中国历史最强盛的时期——隋唐。
今天中华民族56个主体民族,最大的民族称为汉族,海外华人聚居地China Town,叫唐人街,就是说汉唐这两个朝代的民族, “雄汉盛唐”,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两个朝代。汉的强大已经见识过了,那么唐的繁荣是谁给它奠定的基础呢?隋。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改国号隋,年号开皇,都长安。杨坚即隋文帝,隋文帝是北周的外戚。所谓外戚,就是指皇帝的母族和妻族,太后他们家的和皇后他们家的人。杨坚是北周静帝的姥爷,他废掉自己的外孙子自立,做皇帝,代周自立。
估计这个北周静帝的爹北周宣帝,他娶杨坚的闺女可能也是被迫的,外戚篡权都是这样。王莽也是皇帝的姥爷,他篡了;曹操是皇帝的老丈人,他没篡,但他儿子曹丕篡了,把自己舅子给废了,自立当皇帝。和周宣帝一样,当时汉献帝娶曹操的闺女也是被迫的,因为原来的皇后被干掉了。
杨坚在北周封的隋国公,所以他废立之后定国号隋,年号开皇,都长安。公元589年,杨坚派他的次子晋王杨广,用水陆50余万大军灭陈,统一了南北。陈是宋齐梁陈这个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朝天子爱风流,紧守江山不到头”;所以南朝政权更迭很快,文弱偏安,终致被灭。
水到渠成时
隋统一南北的原因,第一是各族的融合。
历史上,北方想统一南方曾经是有过好几次。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大的一次就是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16国当中的前秦,前秦的皇帝苻坚率90万大军南下,准备灭掉东晋,完成国家的统一,结果失败了。就因为那会儿民族矛盾非常尖锐,南方老百姓不愿意被胡人统治。前秦是氐族建立的国家,而这90多万大军里面主要也是汉族士兵,氐族人口一共才几十万,所以汉族士兵把东晋看做是自己的祖国,不愿意做伪军打祖国,因此他们就不肯抵抗,出兵不出力,终于导致战争的失败。
而隋统一的时候,隋和唐这两个朝代虽然都有鲜卑人的血统,但是南方人已经不把他们看做是异族了,无所谓了,民族已经融合了。北方已经完全汉化,跟中原王朝如出一辙了,所以南人就没再把隋看做是异族,便宜了杨坚。
原因之二,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北方原来生产力水平就比南方要高,虽然经过战乱的破坏,但是这个时候它已经积极恢复与发展。打仗,说实在的一句老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就得打钱,要不然美国能这么牛嘛。战争需要有厚实的经济基础。
另外有个原因,从北向南打比较容易。
中国古代所有的统一战争,几乎都是北方统一南方,唯一的例外是明太祖北伐,但也半途而废,没能彻底把北蒙残元势力给消灭,所以明一代都受蒙古的骚扰。成吉思汗的子孙一直在做蒙古大汗,直到被皇太极打败,末代蒙古大汗是林丹汗,从成吉思汗到林丹汗,482年传了35代,整个北元政权是跟明朝相始终的,最终灭掉北元的是后金,也就是清朝人,不是明朝。甚至连解放战争也是从松花江打到海南岛,从北面南下的渡江战役。所以历史上这些统一战争都是自北向南,从上往下打。
因为古代的时候北方经济发达,打南蛮子方便。后来南方也发展了,但是北方人骁勇善战,南方人好像文采风流,也是不经打。加上南方的地形是多丘陵,支离破碎,便于割据,不像北方大平原很容易就统一,统一之后形成向心力,集中力量就往外冲。南下扫荡。这种种原因使得隋的统一是事半功倍,势在必得。
2 老子英雄儿混蛋
劳模隋文帝
得讲讲隋文帝的雄才大略了,文皇帝。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多半嫔妃一大票。其中数量最多的可能是伪天王洪秀全,一百多个,没有名字只有编号,今天从零零一睡到零零七,明天从二百三睡到二百五。这些皇帝中,有两个皇帝没有嫔妃,隋文帝和明孝宗。
明孝宗没有嫔妃是因为他做皇子的时候就跟原配张皇后感情非常好,所以一登基就不愿意娶了。隋文帝没有嫔妃是因为太忙,顾不上了,那是真的工作努力。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如果像电视剧里演的,皇上天天上朝,那就累死了,清朝皇帝是十日一朝。但皇帝每天要处理政务,那是接见军机大臣,就相当于见班干部,老师不能天天开班会,一个礼拜开一回就完了。但是老师可能天天要找班干部,找个别同学谈谈心什么的。清朝的时候,上朝不是在宫殿里面,因为搁不下那么多人,而是在乾清门,御门听政。皇上在乾清门的洞里坐着,大臣是在广场上待着。零下三十度,皇上抱一个手炉什么的,穿个貂裘,跟熊猫似的,零上三十度,华盖罩着,有人打扇子。电视里演的好玩,都在殿里面上朝。清朝皇帝处理朝政都在养心殿,那个小屋能搁下几个人,他见见军机还行,因为军机没几个人。所以乾隆、雍正、康熙这几代英主,天天坐朝,整宿整宿不睡觉地处理朝政;观书达旦,看书看一通宵,第二天不用休息接茬上朝,真来劲!
皇朝上朝的时间特别早,天还没亮,四点多钟就得起床,因为晚上睡得也早,八点半或九点肯定就寝了,那会儿没电脑没酒吧,天黑了就睡。皇帝也是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五点钟摸着黑就起来上朝,这一上朝直接上到日头偏西,上一整天。
五品以上,引之论事,五品以上的官,皇上就叫你来就论事。清朝能见君的官是四品,四品以上的这个官才能面君。京官都是四品,地方官是三品才能面君,五品的知府不行,三品的布政司、按察司才行。隋文帝那会儿是五品以上就能引之论事,可能是因为官少,不像清朝这么多。
宿卫之士,传餐而食,吃饭的时候皇上跟大家一样吃盒饭,工作餐。一般皇帝吃饭永远是吃独食,不跟任何人一起进餐,避免下毒。比如说今天皇上邀请皇后共进晚餐,两人不在一屋,皇上在乾清宫西暖阁,皇后在东暖阁,皇上吃酱肘子不错,去给皇后送一碗去,皇后一看这个都想吐,还得谢皇上龙恩,根本不吃肉的你也得感谢皇恩浩荡。隋文帝当时是跟大家一块蹲地上吃了,你想这个皇上多勤政。而且他的皇后独孤氏也是一代贤后,就更加促使他整天忙于朝政,励精图治。
陈朝和隋文帝一比就下去了,极其腐败。陈后主陈叔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玉树后庭花》就是陈叔宝爱唱的,成了亡国之音。当隋军打进陈皇宫的时候,陈叔宝投井,隋军找不着,看井里有声,隋朝将士说,再不出来扔石头了。里面喊,别扔别扔,把我们拽上来,一拽怎么这么沉?拽上来一看仨,除了陈叔宝,还有皇后和贵妃,抱一块儿进去的。杨广看上那个贵妃了,想给收为己有,结果这个隋军的主帅韩擒虎,说陈朝灭亡不就是因为这玩意儿,你还想要!咔!一刀给劈了。
事儿精杨广
隋灭陈之后,开始进行建设。
第一,兴建两都。
隋文帝营建大兴城,不是今天北京南边那个大兴,是长安。隋炀帝营建东京洛阳。隋唐都是两京,“西京长安,东都洛阳”。
第二广设仓库。
这个仓库多到什么程度?有一个隋朝的粮仓叫含嘉仓,考谷学家在含嘉仓进行了挖掘,据不完全统计,含嘉仓有259个粮窖,其中一个粮窖里面就发现了碳化的谷子50万斤,那259个可想而知。而且这还不全,不只一个含嘉仓,还有洛口仓、京洛仓等。他修了这么多的粮仓,可见当时隋朝的粮仓储备很生猛。
粮食储备丰富到什么程度呢?能供天下五六十年。隋朝三十八年就灭亡了,所以到唐朝建国二十年,吃的粮食都是隋朝攒下来的。《文献通考》上说,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从古至
今,要说哪个朝代官府最有钱,谁也比不上隋朝,隋朝是典型的
藏富于国。
第三,开通运河。
隋炀帝开凿的,分成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这么四段。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大运河,是巴拿马运河的38倍,苏伊士运河的20倍,时间还比他们早1300年。
第四修筑驰道。这个很像秦朝。
结果隋灭亡原因和秦朝也一样,隋炀帝的暴政导致了隋的灭亡,也是二世而亡。
隋炀帝是个暴君,不是昏君,他干的那些事儿并非都没有好处。像运河,这个和秦修的长城一样大气磅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是相比秦始皇修长城,运河的作用要大得多,长城你挡不住少数民族,花这么多钱,搭进去这么多条人命,却挡不住少数民族。运河就不一样,在20世纪初津浦铁路通车以前,运河就是南北交通大动脉。因为中国的河都是从西向东流,往海里流,而南北地形的交通就不便了,这条大运河的出现正好解决了南北沟通问题,天堑变通途,这是挺好的事儿。但问题是你这些好事不能攒一块干,你受得了老百姓受不了。写两本一百万字的小说也得分几个月,你熬夜一个星期把两本都干出来,脑细胞不够用,人也完了。
所以隋炀帝在位时,三征高丽,营建东都,严刑酷法,事儿实在太多了,没几件办的风光圆满的。
三征高丽就是高句丽,中国东北的一个地方政权,也是今天朝鲜北部。它桀骜不驯700多年了,头400年都城在吉林,后300年在平壤。所以我们说高丽是中国的政权,韩国说是它的政权……反正就是没劲,韩国人什么都抢!炀帝三次打高丽,用了100多万大军,生还了2700人,因为那个高丽对付中国、对付隋军,就跟俄罗斯对付拿破仑和希特勒似的。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的我不跟你打,我撤、撤、撤,一到冬天我反攻,还没打你,你自己就冻死了。后来为了打高丽,光从路上兴兵不行,还得走水路,走水路就需造战船。工匠整天泡在水里折腾,腰部以下半个身子腐烂生蛆,就为了造这个战船。那时候整天在海里泡着,不下去的话就斩首。
隋炀帝的暴政就是使生产遭到破坏,老百姓忍不了了,才农民起义。
3 站在亲戚的肩膀上
表兄弟之情
公元618年隋朝灭亡。
那时候一个叫王薄的农民,做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别去辽东白白送死歌,发表出来,把农民都煽乎起来起义。评书里什么瓦岗寨,陈咬金秦叔宝,18路反王,64路狼烟,都是被《别去辽东白白送死歌》鼓舞起来的。
最后在江都,就是今天的扬州,禁卫军哗变,隋炀帝一看时
辰已到,死吧。就从身上解下绢带递给部将,让部将将他勒死了。
隋炀帝在位18年,13年待在扬州,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南方待的时间很长的皇帝。由于他老在扬州待着,所以有人说他修运河一个重要原因就想上那玩儿去。不是,说话要负责任,还是沟通南北为主。
隋灭之后,就是唐朝。
唐朝的开国祖宗李渊在晋阳起兵,618年称帝,即唐高祖,国号唐,都长安。李渊是隋炀帝的表弟,他们俩的母亲是亲姐俩,独孤氏,所以他们俩等于是姨表亲。李渊当时是唐国公,晋阳留守。
他一开始起兵攻进关中长安后,曾立隋炀帝的孙子为皇帝,这就是隋恭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然后他摄政。所以这样一来的话,李渊起兵的理就有了,因为隋唐两朝是表亲。后来他表哥隋炀帝被杀了,李渊还给他表哥发丧,隆重安葬,然后按叛变罪处理了杀死隋炀帝的那些人。
亲兄弟之变
公元626年,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
李世民即位的过程是很惨烈的,虽然惨烈但也干净利落。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把他哥哥太子李建成,弟弟齐王李元吉全都做掉,逼着老爹退位,动作雷厉风行。然后他还篡改史书,现在那历史书一写到李建成,李元吉,就是俩混蛋、花花公子。俩花花公子怎么可能取得这么高的战功,一琢磨就是胡说。因为史书被李世民给改了,就没法看了。而且一般来说,皇帝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史官给记录下来的。那会儿虽然没有录像,但是史官在朝廷上,皇上说的每一句话他都现场记录,成为皇帝的实录。皇帝本人应该不能看这个实录的,明清的时候够专制了吧,明清的皇帝都不看实录,因为实录就是他每一句话,尤其在朝廷上跟大臣讲的每一句话(跟妃子说的不能写),实录不能改。可李世民他就看,不但看还改,这句话说的不合适,你给我删了,你不删的话,弄死你。
不过,甭管李世民即位的手段多野蛮、残酷、血腥,多么令人不寒而栗,但是他在这个历史上贡献很大。
隋炀帝是唐太宗的表大爷,不但是他大爷,还是他岳父,唐太宗有一个妃子就是隋炀帝的女儿。等于说唐太宗是亲眼看到他大爷兼岳父是怎么灭亡的,亲眼见他怎么身死国灭。所以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强调存百姓。
于是,这么厉害的一个隋朝,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的大一统,结果也是38年,二世而亡,跟秦朝有一拼。秦朝15年,隋朝从统一到灭亡也才30年。
4 太阳再次升起
民为邦之本
唐太宗眼见大爷被消灭,知道是因为遭到了百姓的抛弃,秦朝、隋朝太不拿老百姓当回事儿了才会超快速灭亡,所以他强调要存百姓。
史籍记载,贞观五六年的时候,米斗不过三四钱”
“天下大稔,,一斗米是十升,才三四文铜钱,那就是粮食太贱了。表示农业生产发展得很好,有的是钱。
“流散者咸归乡里,”原来打仗逃离的人全回来了。
“岁断死刑二十九人,”一年判死刑二十九个。中国古代判死刑必须得皇上本人批准,而且大臣要求情三次,表示慎杀,不能随便杀人。一年才杀二十九个人,那证明社会治安好。“九州道路无豺虎。行旅自长安越海表,”你从长安出发到广州,不带粮食,当然也不用带钱,取给于道路焉,你走到哪儿就吃到哪儿,因为谁家都很富裕,都热情地招待你,粮食吃不了喂猪还不如喂你!出门也不用锁门,外户不闭,家家都富,我偷你干什么。这简直就和共产主义差不多。
唐太宗的政绩,政治方面,一是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知人善任是唐太宗的一大优点。他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这个人指的是人才,一般老百姓叫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和民不一样。他的这个觉悟,使得朝里朝外冒出一大批的人才。
贤相有房玄龄、杜如晦。哥俩一个多谋一个善断,有“房谋杜断”之称。名将有李靖、李勣。李靖就是托塔李天王,哪吒他爹。中国古代十大兵书里面,有一个《李卫公问对》,卫国公说的就是他。他曾以三千铁骑大破东突厥于阴山,俘东突厥颉利可汗。李勣,就是评书里讲的徐懋功。80岁高龄挂帅,灭高句丽,破吐谷浑,所以这两位名将不得了。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戒奢从简”。
长孙皇后带头,“衣不锦绣,裙不曳地”。穿衣服不穿绣花的,也不穿锦缎的,而且当时没有棉,穿的是麻布。为了节省布料,裙子做得超短,不能拖地。皇后这个样,嫔妃能越得过皇后去吗?一个比一个短吧!那文武百官能越过嫔妃去吗……太省钱了。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唐太宗在位时,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百姓生活改善,史称贞观之治。
臣为君之镜
唐太宗最大的优点是虚怀纳谏。
唐太宗的谏臣是魏征。魏征本是太子李建成的旧臣,魏征当时老跟太子说,要把秦王李世民干掉, 早晚必图之”
“秦王有异志,。你干掉他,不然他会坐大,会发达。结果太子不听,顾及手足之情,于是被弟弟秦王干掉了。然后秦王就把魏征抓来,你看都赖你吧,你小子挑拨离间,你想怎么死,自己挑一样死法吧!魏征说,你要是用我的话,我能像忠于太子那样忠于你。李世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那你就给我提意见吧!
结果魏征给皇上提意见到什么程度?庭争面折,当庭跟皇上争,撅皇上面子,气的皇上一抖袖子,不玩了,散朝。那会儿君臣坐而论道,皇上在台上坐着,大臣在底下坐着,坐得很不舒服,因为屁股压在脚后跟上,实际上跟跪着差不多。皇上不爽了转身就走,魏征就一下子站起来冲到台阶上,一把拽住皇上袖子,你别走,咱们还没说完呢!皇上说,乡巴佬,你等着,我宰了你,你信不信,我宰了你。
他是农民起义出身,所以皇上骂他乡巴佬。你听有些评书里胡说八道,中国古代总推出午门斩首,午门是杀人的地方吗?明朝在西四,清朝在菜市口,哪能动不动去午门斩首。除了明朝那些王八蛋皇帝,流氓建立的朝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血腥、恐怖的王朝之外,别的朝代哪能随便打骂大臣,皇帝是不能杀大臣也不能打大臣的,尤其有修养的皇帝。野皇上难说,开国老粗皇上赵匡胤经常打大臣,一般不能干这事儿。所以唐太宗骂完乡巴佬之后也只能回到宫里去生气。一边生气一边说,这个乡巴佬,非宰了他不可。
贤后长孙皇后问你跟谁生这么大气?皇上说,魏征,他揪着我袖子,我不宰了他行吗?然后皇后让皇上搁那生气,让女官侍候皇上。皇后回到后宫,带着嫔妃就出来了,穿着上朝的大礼服。
皇上特奇怪,怎么了?今天祭祖啊?皇后说,我向陛下道贺。皇上说我有什么可贺的?皇后说,主明臣直。魏征这么直,因为你是明君圣主。隋炀帝时谁敢这样,别说抓袖子,抓鞋带就早宰了。所以为陛下道贺。再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皇上本来就不容易听进不同意见。大家都拍你马屁,不敢说真话,只有魏征这样的人说真话,简直是朝廷社稷之福啊!
唐太宗一看,还是我们家政委觉悟高。于是唐太宗就重用魏征了,封到正二品御史中丞,专门负责监察,给皇上提意见,跟他结成儿女亲家,公主嫁给他儿子,儿子最后也升到二品。后来是魏征提意见就更来劲了,一生提了200多条意见。皇上玩儿鸟,没见过外国进贡的麻雀,叫鹞鹰,正玩儿呢!魏征来进宫奏事儿,皇上一看,他看见我玩鸟的话,他肯定得说我玩物丧志,就塞怀里了。结果魏征看见皇上玩鸟,不能让他玩物丧志啊,要对君主负责任,所以他就在这没完没了地说。皇上好不容易把他打发走,鸟也闷死了。
等魏征病重了,皇上过府探望,拉着他的手依依不舍,你可不能死。但是天不假年,魏征50多岁就死了。唐太宗感慨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子殂逝,遂亡一镜矣。”魏先生一死,少了一面好镜子。
子为父之患
太宗皇帝在位20多年后病死,他死之后是高宗李治继位。这个高宗真的很高,血压高,经常头晕目眩,他的高血压是让他爸给吓的,这个惊吓的过程有具体的来龙去脉。
当时太宗的五儿子李佑,和太宗那个倒霉弟弟李元吉一样被封齐王,所以也不知道是他找倒霉还是倒霉找的他,有一天(贞观十七年)李佑就伙同一帮古惑仔造反了,反自己的爹。李世民那么猛,哪能被自己的儿子反,立马就镇压了。本来事儿过去了,但在审问叛逆的过程中,牵扯到了太子李承乾,顺藤摸瓜之下发现太子也在谋反。
李承乾是长孙后所生的嫡长子,两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而太宗皇帝当时才20多岁,春秋正盛。太子越长越大,心里就着急,我都发育了,皇上还身体倍儿棒,我太子就是储君,你老不死的话,我储到什么时候当皇上。自力更生吧,我帮你死!于是太子就在宫里面找一帮巫师,先跟那儿集体扎针,然后密谋造反。
太宗皇帝派人调查属实后,就把李承乾废为庶人,幽禁起来。于是就剩下濮恭王李泰和晋王李治。
按照感情,太宗应该立李泰为太子,因为这小子特别聪明,才华横溢,是块当皇帝的好料,而李治是个温吞鬼,什么事都不出跳。可是恰恰因为这个原因,最后李治被立为太子。太宗是意思是,如果李泰当太子,这小子忒有乃父之风,跟老子太像了,估计一登基为了了却后患,立马会杀了李承乾和李治,这种杀兄害弟的买卖在建国之初可以干干,太平年代干多了肯定不好。而李治即位后,虽没有李泰能干,却绝不至于害死李承乾和李泰。为了社稷,太宗就把自己最喜欢的孩子李泰也幽禁了。
这样一来的话,长孙后生的儿子就剩下晋王李治,长孙后38岁就病死了,当时李治才18岁,嫡子就剩他一个,剩下都是庶出。所以皇上说该你当太子了,派人来传旨,准备册立他为东宫太子,免冠磕头。李治一看,不干不干,谁爱干谁干,我不干,吓的哭昏过去了。李治太怕他爸爸了,他爸爸多狠,杀哥哥宰弟弟,满门抄斩;逼老退位,把俩儿子(不管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都幽禁起来。然后现在轮到他了,他害怕,所以每次看到太宗就能吓的说不出话来。太宗就更恨他,一个窝囊废,半点不像我。
妻为夫之纲
李治最后就落下这么一个病根,不能理政。不能理政就只好学武则天掌权。武则天本是先帝的才人,14岁入宫,这个丫头特别倔,皇上不喜欢她,结果太宗晚年病重,武则天侍候的时候,正好李治前来问安。既然太子前来问安,武则天就打蛇随棍上,傍上太子了。论辈分武则天是太子的妈,论岁数比太子小四岁,想来想去还是论年龄吧,论辈分不方便勾搭,论年龄就勾搭上了。太宗皇帝驾崩后,按照中国古代的礼法,明朝以前凡是先帝驾崩,不能生育的嫔妃一律殉葬,武则天也应该勒死殉葬的。
但是皇上不舍得,就给她弄到感业寺出家,暂时避避风头,后来给接回来。当然后来是皇后给她接回来的,皇后要对付萧淑妃,利用武则天来争宠。只不过武则天一得宠,淑妃就完蛋了,皇后也完蛋了。武则天把自己亲生的公主掐死,嫁祸于皇后,皇帝哪知道这女人能这么大义灭亲,当然上当,把皇后废了,立她当了皇后。
武则天当上皇后,李治哪是她的对手,一下就掌权,然后就称帝,改国号为周,灭了唐朝。就这样,她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一共生了四个孩子,给逼死了俩,后面那俩个,就是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过去史学家骂她“牝鸡司晨,母鸡打鸣”,就是说她女人称帝是母鸡学公鸡叫,而且心狠手辣,掐死亲生女儿,逼死两个儿子。甚至,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当了皇帝之后,也很快就被废了,特别是中宗李显,被废为庐陵王,贬到江西。
李显他们家房梁上永远悬挂着一根绳,随时准备上吊。只要长安一有宫使来传旨,他第一个反应就是我妈让我死,我上吊吧!幸亏他的王妃韦氏,说你先等会儿别着急。您先听听,万一赏你麦当劳,你急着上吊不是亏了啊。
有人还说武则天“秽乱宫廷”,生活作风也不好,但是这些都是小节,关键是她心狠手辣,可是他有李世民狠吗?她生活作风不好,皇上有生活作风好的吗?武则天虽不是一夫一妻,但比洪秀全强多了。论帝王功过,关键还是看她在历史上干了哪些事儿。
女皇帝武则天的统治,是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她发展农业生产,破格用人,发展科举制度,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因此综合看来她应该肯定!有人说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那也就是说,他认为武则天在太宗、玄宗之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武则天死了以后,并不是以帝礼下葬,而是以皇后礼,与唐高宗合葬与于乾陵。而且她本来是皇帝,“越古金轮则天大圣皇帝”,则天是她的尊号,但她最后下葬还是以皇后礼下葬。她在位15年后,让自己的儿子继位,李唐皇室又恢复了。
武则天死后给自己立了一个无字碑,她立无字碑的原因是知道自己是一个争议性人物,所以千秋功罪,任人评说。我不评论我自己,我把自个儿吹的很好,后人把我碑给磨了,多没劲。后人去评说吧。事实证明她很明智,现在无字碑头镌字满,上面已经刻满了历朝历代的到此一游,且以本朝最多。
明皇咬虫皇
武则天去世后,他的儿子中宗李显二次即位(曾被废)。中宗李显在位的时候,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专权乱政,临淄王李隆基起兵诛灭韦氏一党,然后让自己的父亲继位,他的父亲就是睿宗李旦,是武则天最小的儿子。睿宗在位之时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又作乱,想仿效她的母亲称女皇,李隆基起兵又把他的姑姑给干掉了,充分体现了他的治国之才。
公元712年,李旦颁诏,让位给皇太子李隆基,李隆基继位就是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唐玄宗即位后需要治国之才,他就找来了姚崇做丞相。姚崇说别忙,我有十条建议,你要听我的,我做;你不听,我闪。玄宗说你且讲来。
姚崇的十条很厉害,一是废除废苛法,施仁政。对百姓要好。
二是十年之内不与边境作战。因为之前被吐蕃打得够戗。
三是宦官不得干政。
四是皇室宗亲不能任高官。这两条都是针对之前宦官乱政,亲戚内耗乱打架乱谋反的历史教训提出来的。
五是亲近之臣犯法,要依法治罪。某个亲信宠臣犯了罪,一样要依法干掉,不能因为他陪你打乒乓球打得好,就妄纵他。
六是除了租、庸、调等赋税外,其他一切额外征收都须取消。
七是禁止建造寺观宫殿,那玩意儿太劳民伤财。这两条也是
为百姓计。
八是对臣下以礼相待。
九是允许群臣实话实说,哪怕是批评类谏言也要容忍。
十是严禁外戚干政。
只要这十条您都能听,我就当丞相,要不然拜拜。
唐玄宗说行啊,你这十条不都是丞相应该提的吗,你这不是提前上位了吗,来吧来吧我都答应,明天来上班。
在姚崇的帮助下,唐玄宗开始励精图治。他选贤任能,改革吏治,亲自考核县令。唐朝得有多少个县,一天考一个县令,都得一千多天,可见皇上进贤退不肖的决心。然后他发展生产、限制佛教、实行募兵制、大兴文治。好皇帝该干的他全都干了。
有一年天下闹蝗灾,大臣跟皇上说,苍天示警,皇上您得沐浴更衣,斋戒请罪。皇上说蝗虫是我的味儿招来的吗?跟我洗不洗澡有什么关系?所以到地里看看去,打蝗虫去,到地里一看没法打。结果皇上拿起一只蝗虫,搁嘴里给嚼了,活的,腿还动呢!说“尔食朕百姓五谷,如食朕之肺腑”。你吃老百姓的庄稼,就跟吃我心肝肺似的,你吃我,我先吃你,咔,给嚼了。文武百官也好,黎民百姓也好,见到这一幕,感动地鼻涕都出来了。都来这个吧,高蛋白嘛!所以虽然闹蝗灾,没有人去反抗朝廷。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史称开元之治或开元盛世。开元之治比起贞观之治来,经济上更繁荣。杜甫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随便一个小城都有一万多户人。“公私仓廪俱丰实”,公家和私人的仓库全丰实。看隋朝富吧!但是它是官府有钱,老百姓没钱,藏富于国。开元之治则是藏富于民,对社会的发展来说,比藏富于国更有好处。再加上有一套完整的税收制度,大家就齐活了。中国古代很少有哪一朝能做到这一点,它要么就是藏富于国,像隋朝,很快就灭亡了;要么就藏富于民,像北宋,但是缺乏合理税收,下面人有钱收不上来,国家则积贫积弱。宋朝的GDP占当时世界80%,可惜钱都在底下这些大官手里,不在国家手里,也完蛋。只有唐朝的时候,是公仓私廪俱丰实,老百姓也有钱,国家也有钱,国力空前强盛。
5 老板很靠谱员工很得力
三省削相权
隋文帝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即皇帝下设三省,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负责起草政令的,负责执行政令的,负责审核的,这个叫做三省。在尚书省之下,设立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六部职能各不相同,吏部负责官吏的考核任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人事部、组织部。户部负责户口和财税,相当于民政部跟财政部加上国家税务总局,类似于这种机构。这六部里边最肥的就是户部,和珅能那么贪污,就是因为他做了20多年的户部尚书。
六部尚书理论上讲是吏部尚书最大,因为它管官嘛!但是实际上在清朝的时候,按照六部尚书晋升的顺序,最后做到户部尚书才是最牛的,户部要调任吏部,则有点儿降官的感觉。你由计生委调到发改委那不得了,你管计划生育的,跟管国家经济的那能一样吗?咱们国务院的机构改革,部委的排序绝对不是按照姓氏笔画,而是按照重要程度排序的。第一个是外交部,第二个国防部,这么排,干吗不把我计划生育委员会排第一,不可能!
礼部是管礼仪和教育,甚至还承担一部分外交的职能。兵部是管军政,包括武将的考核任免,军政就是军队的招募这些东西。刑部是管刑法,司法刑狱。工部是管建设。这就是具体的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开创,唐朝的时候完善。比如说,户部原来叫民部,为了避李世民的讳改叫户部。
三省的分工,使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世界史里面有三权分立,人家那个三权分立分的是皇权,总统的权,最高统治者的权,咱们这个分权则是分相权,一者为了削弱独裁,一者为了加强独裁。因为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太大了,比如秦汉时期的丞相,权力就非常大,有“封驳谏争”之权,什么叫 “封驳谏争”呢?皇帝的圣旨、草拟的政令,需要丞相的批准,如果丞相觉得不妥,那不批准,封起来,驳回去,把自己的意见写在后面,照我这个改,这和报社编辑审稿似的,有权修改或枪毙稿子。然后皇帝跟丞相两个人春游,在外面碰上了,都要下车互相行礼,尤其是拜相的时候,宰相行礼,皇上还礼。宰相每次行完礼,皇上都要还礼。所以当时是君臣共治天下。
建立汉朝,谁的功劳最大?萧何的功劳最大。刘邦是一个痞子,无赖出身,出道的时候什么也不会。也不知道这帮人干吗保着他,他自己说,我这个人什么都不会,连军百万,攻必克,战必取,不如韩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如张良。安抚百姓,运送粮饷,不如萧何。但是这三人都听我,所以我得天下。但是,没有萧何,张良、韩信管什么用?打仗就是打钱,萧何安抚百姓,安抚后方,又给前线送粮食,把整个国家大局把握得井井有条,他的功劳是最大的。
所以萧何拜相,皇帝赐他三项特权:“见君不趋,称臣不名,剑履上殿”。见君不趋:以前皇上搁那坐着呢,你进来你得跑,小跑过去才算对皇上显示出敬重。但萧何可以大摇大摆,爷来了。
称臣不名:在中国古代,你叫人家的名,跟骂人一样,只能叫他的字。你看咱们这些电视剧里,叫谭嗣同,嗣同兄……嗣同兄非抽你不可。你这么叫,你挖人祖坟不是?《走向共和》里李鸿章那么大岁数,见了梁启超,也是卓如啊!而不是启超啊。马超给蜀国皇帝上书,孟德杀我全家百余口,他杀了你一百多口,你还得叫他孟德,要不然证明你这个人没文化。公瑾如何如何,孔明如何如何,你不能说诸葛亮怎么着,周瑜怎么着,那不行。名是自称,别人不能叫,只有皇帝是可以叫你名的,并且参见皇帝也必须要自报其名的。而萧何见驾皇帝可以不报,只要说臣见驾就完了,不用说臣萧何见驾。这也是特权之一。
剑履上殿:你可以穿着鞋,带着宝剑上殿。因为那会儿都坐
地下,进门都应该脱鞋的。以后宰相一牛,皇上都赐这三个特权,
所以丞相的权力太大。
丞相的属官叫十三曹,相当于国务院办公厅。这十三曹是国家的正式机构,主官秩千石,是国家给发工资的,跟县令是同级的。
皇帝的属官是尚书台。尚书,顾名思义可能就是原来给皇上管文书档案的,相当于皇上的秘书,尚书台主官秩六百石,比十三曹少四百。等于皇帝的属官比宰相的属官级别还低,不但低,还不是国家给发工资,是皇上自己掏腰包,你要不掏,你就甭雇他。
一个是国务院办公厅,一个是总统私人助理,你这个身份跟人家没法比。如此看来,还是表明相权之大。
所以皇上怎么来削弱相权呢?我就有什么事儿都跟这些尚书们商量,尚书台设立尚书,门下省设立侍中。这些人品级虽然低,但是整天跟皇上泡在一起,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发展到了东汉的时候,丞相基本上就成了一个虚衔儿了,真正掌实权的人,必然要加这么个衔儿——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将军掌握武将,录尚书事管文官,基本上都这样。
但是这个大将军录尚书事还是一个人。它虽然不叫丞相了,实力却相当于一个丞相,对皇权还构成了威胁。那个时候君臣共治天下,丞相跟皇帝,谁的权力更大,完全靠两个人的个性,要是秦皇汉武时期,肯定是皇权大,你要赶上那个皇上窝窝囊囊,又爱玩儿什么的,又不理朝政,那就大权旁落。所以在隋朝以前,权臣篡位的事儿,史不绝书,多有记载。往往做了丞相就有机会篡位,曹操做了丞相吧,基本上等于篡位了,他儿子帮他完成了这个举动。接着曹魏几十年之后,被丞相司马氏篡了。尤其在魏晋南北朝乱世的时候,你要是做了丞相还不篡位的话,老百姓都替你着急。
隋文帝杨坚也是做了丞相后,篡了北周的位,所以他一当皇帝,就怕这种事儿发生在子孙身上,为了大隋江山千秋万代,怎么办呢?削弱相权。
名义上把相权削弱,说是一分为三,实际上不止。三省的正副长官都是丞相,都入政事堂。而只要可以入政事堂议事的官,实际上就相当于丞相。三省的正副长官大致是这些:中书、尚书两省的长官叫令,副长官叫仆射。中书令、尚书令、中书左仆射、中书右仆射、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然后门下省的长官叫侍中,副长官叫侍郎。六部的长官叫尚书,副长官也叫侍郎,分左右,兵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所以这样一来的话,三省的正副长官都是丞相,三三得九,一人之权瓜分为九。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皇帝在位的时候,都有那么全的官制,比如李世民做秦王的时候,就当过尚书令,所以等李世民继位之后,唐代就不再设立尚书令了,因为当年太宗皇帝做过这个职务,你们谁再配做这个?就此取消。
宰相一箩筐
无论如何,宰相一般也得有六七个,七八个。到了唐朝中宗、武则天之后开始,皇帝设立了一个职务,叫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个职务是个临时性的职务,不管你现在是几品官,只要给你加上这个衔儿,你就相当于宰相。皇上若要提拔你,给你加这个衔,入政事堂议事,你就相当于宰相了。如此说来,宰相就由固定的变成了临时的。它的好处是,正式任命的宰相如果要罢免,是有一套严格程序的,现在这个是临时宰相,皇上能把这个临时工说撤就撤。比如说国家公务员晋升应该是逐级晋升。科长、副处长、正处长、副局长、正局长、副部长、正部长,应该这样有序晋升。但是后来你别晋升了,我给你加一个衔儿就完了。假如你现在是处长,我给你加一个同中书门下三品,你就一下子相当于副总理了。优点就是哪天我看不上你,我把这个衔儿一摘,你就又回去接着当你的处长去,特方便吧。所以以后,既然设立了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三省的长官就变成了虚衔。甚至不设。
中书令该退休的时候,本来要选一个新的,现在就不选,就
空着不设。即使设了,也都是给那种还有两年就快死的老臣,让他荣誉一下。一把年纪了也不入政事堂议事,也议不了事,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老到那个分儿上的,给你个中书令、太师中书令,位高权不重。真正掌权的,是同中书门下三品这帮临时替换,来去全由皇帝秉断的人。
中国古代的官员一二品穿紫袍。《红楼梦》里说:“昨嫌破袄寒,今嫌紫蟒长”,然后三四五品是红袍,六七品官是蓝袍,也就是青袍(江州司马青衫湿),八九品的官就是绿袍了。所以中国有一个成语,形容一家全是当大官的就说他们家满门朱紫,除了红的就是紫的。现在所说的红的发紫,意思也大致相同。
这样的话,充当临时丞相的如果是小官,是青衫的,给你加个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衔,你只要换个颜色的官服穿就是了,只换件衣服,从青衫变成紫红的就完了。等什么时候皇上不待见你了,这个衔儿一扒,你还回去穿你处长的官服去,红袍的还是紫袍的给脱下来,换青的上去。
说了这么多,就为了说明隋唐时期皇帝想出来的削弱相权的办法,它不但将相权一分为三,更关键的是后来把丞相之职演变成了临时工,成了皇上的杂工仔。中国古代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宰相由一个变成一窝,由独相发展到群相。
英雄尽白头
孔子提倡素质教育,现在我们也提倡素质教育,中间这上千年的应试教育是怎么来的,就是从隋唐开始。
当时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再靠士族地主垄断官职,这个已经是不行了。所以隋文帝开始想别的招儿,开科举士。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从隋炀帝开始,整整1300年,一直到公元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才废止科举考试。科举制虽然废止,但这一千多年的卷子已经把中国知识分子考习惯了,所以现在的学生做卷子做得脑袋大是因为隋朝的时候被摆了一道。
虽然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但当时这个制度还是十分客观有效的。
唐朝贞观时,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创武举和殿试,不光文的可以科举了,武的也可以。另外还开创了殿试,就是皇上亲自考你。明清两朝,殿试都是在紫禁城的保和殿,像康雍乾这三代圣主,基本上都是皇帝自己出题,自己监考。
开元年间则是高官主持考试。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一演就老是和珅去主持考试,和珅相当于宰相。这样一来,科举制经过文帝、炀帝、太宗、武则天、玄宗几代皇帝,逐渐就形成了,它的形成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非常大的事儿。
科举制形成的作用有这么些个。第一,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王、谢、袁、萧”,那几大姓,以前这帮家伙是垄断仕途的。现在不行了,科举抑制门阀,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实际上也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因为庶族地主也能够通过科举做官了,不再嫉妒高门大阀里那些个一生下来就能当官的窝囊废,以后纯靠本事吃饭。
第二,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它把读书、考试跟做官联系了起来,所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原来那种目不识丁的人,再做官可能性就不存在了。当然唐朝实际上选拔官员还是以士族子弟为主,并不以科举制为主,而且即使科举制也有身份限制,农民就不行。到了宋朝才开始英雄不问出处,谁都可以参加,挖完煤去考一考,考上了照样飞黄腾达。
另外,在唐朝科举考试不是你想考,一考就能考上,它是非常难的。当时分进士,明经这两科,明经科就是填空,子曰什么时习之,你填一个学而就完了。但是明经好考,所以考上之后也做不了大官。
进士就特别不好考。诗词曲赋,时务策,国家大政方针,该不该开奥运,你得写一篇论文。唐朝人讲话叫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30岁考中明经属于老明经,因为那玩意儿简单,50岁考中了进士却属于年轻的进士,因为那个难。唐朝人平均寿命是29,要50岁考中了进士,是什么概念,得跟人拼寿命吧。等你把别人都拼死了,你活得最长,叼着人参做完卷子考上之后,回顾起来等于是一辈子都在考试。文人全都一辈子去考试了,还有工夫琢磨怎么造反吗。读书人不琢磨造反,剩一帮被人卖了还帮你数钱的文盲,就更别反了!
所以唐太宗最爱干的事儿就是巡查考场。那个考试不像现在高考似的,是年年都考,那时考进士是三年一考。唐太宗每次去看考场,一看大家兴高采烈地来了,然后垂头丧气地回去;三年后又兴高采烈来了,然后又垂头丧气地回去,三年后再来一次。眼瞅着这帮人黑头发给考成了白头发。唐太宗就身心十分愉悦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你们都上当了,掉我的圈套里了。然后唐朝人就写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你让他考试,让他考不上,给他一个希望,他又考不上,这个哥们儿整天干这个,把头发都干白了。
毕竟像洪秀全这样干了一次没干上就造反的人特别少,因此有人说科举考试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牢笼志士。特别是到了后来,宋朝农民都可以参加考试的时候,阶级矛盾就进一步缓和了。农民百姓想当官的话,不用去造反去抢了,只要“六经勤向窗前读”,干那个就完了。所以中国的古代传统社会,为什么顽固,为什么那么长时间不可动摇,就是因为统治阶级的力量太强大了。
后来到18世纪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的科举制被介绍到了欧洲,形成了今天欧洲的近代文官制度。再后来又传回到中国,叫国家公务员考试,实际上就是科举制。比如我学历史的,结果我们党竞选赢了,我就能够担任国防部长。一个学历史的怎么能担任国防部长呢,你懂得业务吗?我不需要懂业务,副部长懂就行,因为副部长是考上来的。考试考得最高就考到副部级,正部就是政治家了,副部往下是官僚,它是职业的。
政治家不专业,不专业没关系,国防部长是拿大政策的,底下一帮考上来的专业参谋给拿大政策的提意见就行了。而且国防部长主要的任务是到国会要钱,要经费,不真指望着他去打仗去,所以谁都可以干这个。日本的内阁更迭多快,首相一年完蛋,一完蛋部长就全换,这种大换血,国家怎么没事儿?因为副部一级稳定,换再多的不专业部长都没有关系。所以近代文官都是由科举制考上来的,这让政局特别稳固。
6 小邑犹藏万家室
管地不管人
一开始隋朝沿用了北魏的租调制,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部分推行,但是这个有年龄限制,50岁才可以纳绢代役,不到50岁的话,该服徭役你还得去。唐朝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谷物叫租,绢和布叫调,服徭役的期限内如果想不去服役的,用纳绢或布代役叫庸。唐朝的庸不再有50岁的年龄限制,甭管多大的人,只要不想去服徭役,都可以纳绢代役。本来,在农忙季节如果大规模征发徭役,就没有人种地,会误了农时,现在不愿意去的人可以纳绢代役,留着劳动力去种地,多有好处。租庸调有一个前提,我给你交租、交庸、交调,前提条件是你给我土地。你不给我地我拿什么交租子,布帛是地里种出来的,得种麻才能纺麻布,种桑树才能有绢子。但是中国古代的土地是私有的,归地主所有,那么国家要给百姓分配土地,这个待分配的土地是从哪来的,显然不能把地主的地给没收了再去分。途径只有两个,一个是新开垦的,再一个就是大规模的战乱之后,人口大量死亡所形成的无主荒地。不过,随着国家承平日久,人口增加,无主的荒地几乎没有了,新开的地也够戗,能开的差不多都开完了,那要去哪里拿土地分给百姓呢?
这时候政府有了新的应对措施,它规定,每个成年男子20亩永业田,80亩口分田。20亩永业田可传之子孙,80亩口分田,死后得归还给国家,然后国家好拿去再分配。拿口分田去再分配,想得是挺好的,问题是到了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
土地本是私有的,这些大地主大官僚们占有大量土地之后,还开始兼并农民的土地,没等农民死,他这一百亩地就没了,被兼并了。这一被兼并,国家就找不着口分田再往下分了,新出生的人就没地了。没地了,我的租庸调就交不了了,农民就只能逃亡,逃亡后,政府的租庸调就收不上来,国家就没钱了。整个连锁反应就是,政府直接分配的土地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直接影响到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国家就得想招,不能再按照租庸调这种方法来收。公元780年,唐玄宗的曾孙唐德宗接受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然后一年分夏秋两次,两税指的就是户税跟地税。另外,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一年收两回,夏天一回,秋天一回,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
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原来的租庸调制,它的收税标准是以人丁计算,每个成年男子授田一百亩,每年为国家交(比如)150斤粮食,两丈四尺绢布。有你这个人,就有国家的150斤粮和两丈四尺绢布。意思就是,哪怕当年国家分给你的地已经被兼并了,地都没了,但是只要你人在,照样得交。那你唯一的选择只能是逃亡。
那么被兼并的地到哪里去了?到我这了,因为我勤劳致富。我们家八个儿子,你们家就两个丫头,所以你们干活干不过我们家,最后我们家发了财了,把你家地兼并过来了。但我怎么交税?我还是按照我的人头走,就算我现在有四千多亩地,我还是按照两丈四尺绢布,150斤粮这么交,因为我就一个人,你也是一个人,我交的和你一样。
所以那时候是按人丁为主,而现在则按照土地财产为主,你有地的你多交,你没地的就少交,甚至不交。没有土地的商人,交总资产的1/30。这样一来就表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放松了,原来租庸调制、两税法不允许人口流动,你这一百亩地在海淀,你人跑朝阳去,我跟谁要税去,你的地在海淀,人必须在海淀,地在人在。现在无所谓了,你爱上哪上哪,因为谁占了这一百亩地,我就跟谁要税,你可以随便流动。如此一来,你在这没有地,可以上有荒地的地方开发,在海淀的地被兼并了,你可以去昌平、平谷,这就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对生产发展是有利的,两税法实行的好处就在这里。
而两税法一实行,国家不再管这个地在谁手里了,你有地,你就多交,没地你就少交,甚至不交,这就意味着土地兼并不受限制了,麻烦也开始出现。从唐朝以后,田制不立,兼并不受限制,愿意兼并就兼并,农民没有土地就只能去租种地主的土地,一租种地主土地,地主就把税负转嫁到农民身上了。比如我是一个血汗工厂的厂主,是生产圣诞树的,全世界的圣诞树都是我们生产的,我厂里的工人每个月的工资是700块,每天要劳动11个小时,每个月可以歇3天,你看我够仁慈的吧!然后国家提高了我的企业所得税,那我怎么办呢,我只能让你们每天工作12个小时, 1个月歇1天,工资600块,3个月不发。实际上就是,我为国家交所得税,为希望工程捐款(我是一个多么有爱心的企业家啊),都是你们出的这个钱。我该坐游艇坐游艇,该环游世界就环游世界。其他所有负担都是你们给掏的钱,可想而知这样一来,国家虽然减轻了农民负担,地主却又给农民加上去了,客观上还是加重了农民负担。
经济大繁荣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畅通,前期的统治者轻徭薄赋,劝课农桑,让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政府对外开放。这些原因促使隋唐两代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
农业的发展表现在:第一,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南方经济跟北方的差距缩小,安史之乱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但是也有坏处,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所以中国的生态问题出现得很早。第二,农田灌溉和农具的改进。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另外还有用于耕作的曲辕犁。第三是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比如说茶叶,魏晋南北朝的时候贵族才饮茶,到唐朝,百姓也开始饮茶了。有的电视剧里,汉朝就让老百姓一进门给你捧出茶来,甚至春秋战国就捧出茶来喝,很好玩,那会儿没有的。那会儿应该一进门喝酒,不应该喝茶,唐朝才开始大规模饮茶。
手工业发达
它发达的表现是,中国能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当然有的书记载说通过波斯湾时必须换小船,那个有点扯。这船主要是在洪州造,洪州是江西南昌,不靠海,在江里湖里造出来后再拖海里,这个船能有多大。我记得美国航空母舰都能进波斯湾,如果那时中国造的船进波斯湾就要卡住,那得多大,你以为波斯湾是北海公园哪。
唐三彩为后代的彩瓷开辟了道路。唐三彩其实是冥器,给死人陪葬的,大量烧制,不计其数,所以不值钱。我如果是唐朝贵族,我生前住的庄园,我骑的马,我用的桌椅板凳,侍候我的丫头,都给烧制成唐三彩,埋到坟里去接着侍候我。所以这个玩意儿在唐朝大量使用,太多了。唐三彩不像青瓷中的秘色瓷,全国就那么几件,你得一件,子孙万代吃不穷喝不穷。秘色瓷只有到了陕西扶风县法门寺的博物馆亲眼看到,才能明白它有多美,当然现在早失传了,做不出来。原来认为唐朝根本就没有,后来从扶风县法门寺地宫挖掘出来了,才看出来是有的。
唐三彩这种冥器,到了宋朝觉得它浪费,改扎纸人纸马,民国的时候,农民要刨地刨出这个来,就摔了。历史剧《孝庄皇后》里多铎戴着一个大耳环,一看就要吐。你见到过清朝王爷戴耳环的吗,以为是歌星吗?他还说我这一路到中原来,得了不少宝贝,拿出来一看全是唐三彩。开玩笑,谁把纸人纸马摆家里,应该给你爷爷烧的,你觉得特漂亮弄家摆着,你爸不抽死你。
咱们现在无神论了,无所谓,家里才摆这个。反正我们家不
摆,谁给我唐三彩我坚决不要,兵马俑摆它干吗。这就好比太后
寝宫里挂一幅柳永的《雨霖铃》,妓院里才挂柳永的词呢!到故宫里看一眼,慈宁宫里应该挂列祖列宗的圣训,弄一个《雨霖铃》挂着,整天让太后寒蝉凄切,太后还守得住吗?
当然,唐三彩也有它的好处,因为它相当于唐朝的历史照片。它都是真的,照着生前的样做完了埋在里面,挖出来一看就知道,原来唐朝的房子是这样的,原来唐朝的人都长这样,胖乎乎的。跟壁画的作用一样。
唐朝丝织品有波斯的风格,就是今天的伊朗。
中国现在特别常见的作为吉祥的动物有两种,一种是大象,一种是狮子。衙门口立着的狮子,皇帝宝座两边标示“太平有象”的大象,这两个动物全是波斯进口的。中国最古老的动物形象,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西方青龙,东方白虎,北方玄武,南方朱雀。青龙白虎大家都知道,朱雀就是三足乌鸦,玄武就是一条蛇缠在龟上,也叫龙龟。最早中国出现动物形象是这四种,没有狮子和大象。后来有一段时间倒是有,但是在文革以前,之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把大象都插缅甸去了;原来中国境内也有东北虎,现在都跑俄罗斯去了。
银行的雏形
隋的钱币,仍然铸的是五铢钱。秦朝的钱叫半两,汉朝叫五铢,一沿用到隋。学历史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途径是以诗证史,因为古诗里面有大量的咏史诗。刘禹锡的《蜀先主庙》中说“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成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光复汉室天下(当然是偏安一隅),归功于诸葛亮,刘禅阿斗是一个笨蛋,所以造成蜀国的灭亡。其中他说的那个业复五铢钱,就是汉朝的钱。
唐高祖时流通的开元通宝钱到现在几毛钱就能买一个,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开元通宝的开元意思可能是国家刚刚建立,开辟新纪元,它不是年号,否则的话开元通宝就成了唐
玄宗的钱了。以年号铸钱是北宋开始的,北宋以前的有唐一代,
就是说整个唐朝,它的钱都叫开元通宝。
唐朝城市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叫市。市中有邸店和柜坊,设官员管理。
邸店,兼营旅店货栈、交易场所。电视剧《大马帮》里,他们到哪都能住的就是邸店。这个地方还可以存他带来的货,烟叶子,在现场进行交易。
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早几百年。银行的出现证明了商品经济发达,货币需求量大。金属货币过于沉重,携带不便,才有了银行。
电视剧《碧血剑》里面,一个小姑娘背着两千两黄金,从岸上嗖一下就跳到河里的一个小船上,那是不合理的。第一,背得动吗?古时是十六两一斤(所以有半斤八两之说),那么两千两就是一百多斤,一百多斤背着还跳那么远,开玩笑,奥运会要是在那时候办,就没有悬念了。她武功高强我不怀疑,即使她背得动,但她背了一百多斤的钱从岸上嗖一下跳到河里的船上,那种跳法跟大口径榴弹炮命中了一样,那船还不沉,有鬼啊!明显违反物理定律。
另外电视剧里还有很多从袖子里摸出一锭银子的人,说这是 50两银子。第一给50两的大元宝只可能是官府的官银,百姓一般不带这样给的,他没有渠道弄不到。再者50两银子是三斤多,你搁什么袖子里,走路不打晃都会抽到自己的大腿,没走几步就把袖子扯坏了,除非袖子是防弹背心材料做的。当时真正掏得出来的银子全应该是碎银子,十两以上就要给银票了,哪见过给那么大真银子的。到清朝的时候,韦小宝动不动拿几千两银票来送给敌人,用来解围,要是他身上几十万两银票都换成银子,他得身体倍儿棒。如果这五六千斤他能抗得动,天地会总舵主就改他当了。
所以那时候大笔头买卖全是用银票,银票的意思就是我把钱存在一个地方,那地方给我开个证明,跟存款单似的,我拿这个证明到下一个地方把它取出来。所以发展到北宋,就出现了纸币,我也甭去取它了,我直接给你纸币就完了。人类接着发展,到现在连纸币的需求量都不太大了,纸币携带不便,动辄成千上万,而且容易弄脏弄破,传染细菌,于是开始刷卡。中国还没有大量普及,有些小店买东西的时候先得问能不能刷卡,你要在美国的话,买东西之前得先问人家你收现金吗?因为一般他们都用信用卡和旅行支票,很少有地方收现金的,所以欧元、美元、尤其日元,取出来都是崭新的,这就证明它很少流通。中国的人民币的纸币太旧,就是流通量太大了,净拿胶水粘的,胶带粘着,缺一个角。
超市的前身
现在你做买卖,想干到几点就干到几点,24小时没人管,那会儿不行。官府不允许,有限定,比如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农村有草市。
还有一个特点是胡商遍布。那会儿中国是很开放的,没人抵制这货那货,没人抵制外商,外商来华的特别多,胡商就是外商,指的是少数民族,也有西域,还包括阿拉伯人,波斯人。隋唐两朝长安洛阳是全国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商业大都会。长安城内有坊有市,坊市分开,坊是住宅区,相当于我们的居民小区,有围墙,有门。市是商业区,做买卖只能在市里。
市有东市、西市,你只能在这两个地方做买卖,这跟今天的情况一比,又证明了当时的商品经济不够发达。今天咱们北京就两个地方能做买卖,一个西单、一个东单,你们家如果在怀柔,想吃饺子买壶醋,打车去西单吧!打车钱都够你吃牛排了。
那么古时候的人吃饺子不吃醋吗?他也吃,自己酿的。那会儿什么都可以自己做,比如像我小时候,家里自己擀面条,自己做包子,自己蒸馒头,自己做花卷,这些玩意儿现在在超市都能买着。这就说明今天的商品经济比我小时候发达,更别说比隋唐时候。那时候的市场是一击鼓,大家就开始来做买卖,一打锣,
就得散。一般太阳一下山就开始打锣,然后就开始打静街鼓,静街鼓800响,鼓声一响,赶紧往家跑。鼓声一停,你还在大街上,鞭子抽。冬天太阳走得早,四点多钟就下山了,那四点多你就回家闷着去吧!古代都是这样,一到晚上就静街了,怕你聚众谋反什么的,不在家的,上街的人都得有腰牌,比如官员什么的,才可以上街。尤其到了唐朝,晚上上街也没事儿干,因为所有商店都关门了。
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以扬州、成都为两个中心。扬一益二:扬州第一,益州第二,益州就是指成都。
在唐朝,扬州就跟咱们今天的香港地位似的。所以你看唐朝人写唐诗写到扬州的地方太多了,比比皆是。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另外比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人生只合扬州老、宁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什么都是扬州的最好,月亮也是扬州的圆。那个地方经济之所以如此发达开放,是因为它不像在长安洛阳,有条条框框那么多限制。
7 条条大路通大唐
收编东突厥
唐朝的疆域三面都靠着海,东到大海,西到咸海,南到南海,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极盛的时候是1600万平方公里,可惜只维持了三年。咸海虽叫海,实际上是一个湖,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境内;外兴安岭,今天叫斯坦诺夫山脉,在俄罗斯境内;库页岛今天叫萨哈林岛,也在俄罗斯境内。隋唐时期,中央王朝的统治者,尤其是唐朝前期的统治者,比如唐太宗,比较重视民族关系,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交通的发达也使得中原边疆往来密切。北方有突厥和回纥、靺鞨;西南有吐蕃、南诏先后建立政权,他们开发了祖国的边疆。
突厥兴起于阿尔泰山,它可能是匈奴的后裔或者别种。阿尔
泰山是今天蒙古国跟新疆交界的地方,它又叫金山,产黄金,所以蒙古人一夸你,就说你纯洁的跟阿尔泰山的金子似的。现在估计也没了,都是沙土了。六世纪中期的时候,阿尔泰山的人建立了突厥汗国。到隋朝初年,分为东突厥、西突厥,其中东突厥特别强大。
贞观初期,唐太宗大败东突厥。这是前面讲过的,唐朝名将李靖以三千铁骑,大破突厥于阴山。颉利可汗正喝酒呢,李靖神兵天将,俘虏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
东突厥降众有好几十万人,这要怎么处理。魏征上奏皇帝, “突厥狼种”,这帮人是狼的后代,因为他们的国旗就是一个大狼头,“不可以仁义教,不可以刑法威。”这帮人软硬不吃,所以建议“杀尽其酋首,分散其子民于大江南北”。另一个大臣给唐太宗建议,把他们移到内地来,好监视他们,弄到山东。就像唐朝灭了高句丽,灭了百济,都把人迁到中原内地来了。
但是要把它移到内地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它的故地怎么办?把突厥人从阴山那个地方移过来,阴山那个地方怎么办?那地方派汉族人去驻守,谁都不愿意。如果放弃那个地方不要,被别的游牧民族占领的话,如何保证占领该地的游牧民族一定跟唐朝是友好的。所以又有大臣给他出主意,“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捍蔽”。这叫“兴灭继绝”。眼看这个国家已经快灭,要绝种了,你兴灭继绝是最了不起的,在中国古代的是最高尚的事儿。唐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突厥的可汗贵族还都是在长安居住,但让当地人任都督,管辖当地自己的部落。等于我打败了你,我还让你当官,我还让你管辖,就跟诸葛亮七擒孟获一样,以夷制夷。
唐太宗不改变原有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所以这些人对朝廷感恩戴德,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可汗是北方各族对君长的尊称。唐太宗自己讲,“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我对他们一视同仁,他们才把我当做了父母。
因为李唐王朝也是大有胡人气,皇帝都有鲜卑语的名字,本就是鲜卑人和汉人的混种。而且唐太宗说过这么一段话,“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汉武穷兵三十余年,长城万里尽烽烟,结果
也没拿到什么好处,还不如像我一样,以德服人,把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收编,全都作为国家的编户,入了版图,我比汉武帝还厉害吧!是那么一个感觉。
其实唐太宗这话有点大了,你不是先把他打败了才收编的吗?如果不把他打败了,不先以武服人,后面哪能那么容易以德服人。没有武力光有德,谁理你呢,那帮人都是缺德人,不打服了不行。先以力,后以德,才能将他们彻底征服。
东突厥处罗部的可汗阿史那杜尔,为叔父所迫,率部投奔唐太宗,尚以南阳公主,授大将军,历侍太宗、高宗两朝,一生战功卓著,堪与李靖等名将比肩。他横扫西域,杀得那些突厥同族哭天喊地的;灭大小国二十四个,为唐朝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的创立者。太宗每天晚上让阿史那杜尔佩刀执槊站在寝宫门口,给自己站岗,他不在那站岗,唐太宗睡不着。阿史那杜尔拿着长矛,挎着刀戈站着,如果他心中想起国仇家恨,进去一下子,唐太宗就完了。皇上躺在那儿,一会儿一听,呼噜声响起来了,不是考验你呢!真睡着了。对他这么信任,阿史那杜尔对皇上能不是感恩戴德吗。所以阿史那杜尔为唐朝出生入死,死后陪葬昭陵,也是跟皇上埋在一块了。这就是突厥贵族。
唐王朝,开阔、宏博、多彩,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人,都有在唐朝当官的。突厥人、契丹人、回纥人、朝鲜人、日本人、伊朗人、阿拉伯人,都能在唐朝当官。所以唐太宗一去世,北方各族君长,如丧父母。戳瞎自个儿眼的,拿刀割自个儿脸的,脑袋上点香的,自杀殉葬的什么样的都有,无法形容自己心中有多悲痛。由此可见,唐太宗时期的民族关系非常开明。
打跑西突厥东突厥灭了以后还有西突厥,西突厥当时在新疆地区,控制了天山以南各国,影响了丝路的畅通。唐太宗先征服高昌,置安西都护府,到公元657年,唐高宗派苏定方等征讨西域。苏定方是个猛人,之前曾经和李靖一起灭了东突厥,现在又俘获贺鲁,灭了西突厥。那个时候朝廷对西域特别重视,因为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交往的唯一通道。东南都是海,北边是蒙古大沙漠,大戈壁,你翻过去干吗去?西南青藏高原你翻得过去吗?陆上只能从西域那一块走。朝廷在西边设立的管辖机构一般叫都护府,这个就是维护丝绸之路的,用汉族担任都护。然后东边儿的一般设立的叫都督府,是任用这个当地民族,用本地人担任都督,实际上等于是一种怀柔羁縻之策。所以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都护府是有品级的,正式朝廷命官。“胡天八月即飞雪……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它都写这个,表示那个地方受都护府们管辖。班超就是西域都护。
北庭都护府,顾名思义,肯定是管北边了。安西都护府就管南边,主要管辖今天新疆地区,下辖四镇,疏勒、龟兹、于阗、碎叶。李白就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管辖的碎叶镇,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所以要按出生地定国籍,李白是吉尔吉斯斯坦公民,三岁才回到中原内地。但是吉尔吉斯斯坦好像没人知道李白,也不以这个为骄傲,不然可以申请一下,说他是他们国家杰出的公民李白。
突厥人被打败了之后,就往西迁了,其中的一支迁到了今天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也是在这个时候,他们皈依了伊斯兰教,其中的一支在首领的奥斯曼率领下建立了国家,就是奥斯曼突厥帝国,又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耳其和突厥发音很相似,其实是一回事,土耳其是英语发音,突厥是突厥语发音,就跟China和中国是一个国家似的。土耳其建国,地跨欧亚非,纵横三大洲,盛极一时,然后从17、18世纪开始走下坡路。他跟中国一样,比中国衰落的还早,苟延残喘了那么多年,属于“西亚病夫”。
到了20世纪初,青年土耳其党进行改革的时候,为了重振土耳其的国威,一部分人就提出来,历史上突厥民族曾经统治过从日本海到黑海的庞大领土,使整个日本海到黑海都是亚洲北部民
族的语言,都属于突厥语系。所以它就认为,凡是讲突厥语的地方,全都应该统一建立成一个国家,等于整个亚洲北边都应该归他们管,这种思想被称为“泛突厥主义”,属于极端民族主义。后来跟泛伊斯兰主义,极端宗教势力相结合,形成了今天的东突问
题。为什么现在这帮民族分裂分子,建立什么东土耳其斯坦,这个东土耳其斯坦哪来的,就是极端民族主义跟极端宗教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实际上我们知道,维吾尔人是回鹘人后代,他并不是突厥人的后代。回鹘语虽然属于突厥语系,但属于突厥语系的语言多了。咱们汉语还属于汉藏语系,但是汉语跟藏语有相同的地方吗?
维吾尔女婿
唐朝时期,北方的民族就是回纥,后来音译为回鹘。回纥原居色楞格河一带,色楞格河就是在今天的蒙古国境内了。唐太宗的时候,设立翰海都督府,册封这个回纥的首领为翰海都督府的都督。翰海一般指沙漠,“翰海栏杆百丈冰”。
八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各部,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怀仁这个词明显是汉语,表示回纥可汗是受唐朝的册命。安史之乱时,回纥还助唐平叛过。当然回纥助唐平叛是有条件的,不是白帮你,破贼之日,土地城郭归大唐,金帛子女归回纥。就是说收回来的这些地归你,里面的人和东西我全拿走。连人口都拿走的话,等于收回来都是一座一座的空城,那有什么用,这就是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
唐肃宗时期,开始同回纥的可汗和亲。肃宗是玄宗的儿子,玄宗安史之乱奔蜀地的时候,肃宗于灵武登基,然后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所以唐玄宗的晚年也是很凄凉的,因为肃宗怕他复辟,一直看着他。
回纥比较聪明,总结了从匈奴到突厥灭亡的教训,他得出一
个结论,就是不能与中原王朝为敌,因为中原王朝国力强盛。就是说,除非少数民族武力强大到一战就能把中原王朝给灭掉,如果灭不了,只要中原王朝缓过劲来,他就可以弄你,因为他经济强大。打仗就是打的经济,北方游牧民族是畜牧经济。大雪灾一来,你的草全被盖住了,牲畜没得吃,全冻死了;人住的帐篷是靠畜皮搭的,衣服是兽皮做的,喝的奶也好,吃的肉也好,都是靠畜牧,如此说来,一场雪灾或者一阵龙卷风,就能要一个政权的命,就能造成政权灭亡。
所以他们虽然武装力量强大,但是他经济基础太薄弱,离不开中原王朝的支持。回纥就聪明在,它绝不与中原王朝为敌,所以唐朝和回纥的关系,大概是历朝历代就是中原王朝跟北方民族关系最好了,双方在边境都不设防,不以对方为假想敌。回纥一百多年,一共传了十二位可汗,这十二位可汗里面,有十位是娶的唐朝公主。等于回纥的可汗都有唐朝的血统,有汉族的血统。
“是时可汗上书恭甚”,回纥可汗给唐朝皇帝上书,非常的恭敬。“合骨咄禄可汗说昔为兄弟,今婿,半子也,”原来咱俩是哥们儿,现在我成你女婿了,所以我是半个儿子,对你很恭敬吧? “陛下若患西戎,子请以兵除之。”你要是觉得吐蕃讨厌,儿子替你打去!
公元八世纪的时候,回纥改为回鹘。
九世纪,汗国瓦解。回鹘遭到了外族的进攻,又遇到了严重的天灾,所以回鹘汗国瓦解,部分西迁新疆的回鹘人就是维吾尔族祖先;西迁甘肃的就是裕固族祖先。所以今天维吾尔族就是当年回鹘人的后代,裕固族也是。
册封南北诏
七世纪中期,黑水、粟末两部强大,黑水在北,粟末在南。
粟末靺鞨族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以渔牧为生。其实粟末靺鞨就是今天满族的祖先。粟末政权始建于公元698年,由大祚荣建立。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这样一来,粟末靺鞨就变成了渤海政权,渤海国又叫北诏国,与南诏国相呼应。今天韩国跟咱们争这个,说渤海是他的政权,我们就说是我们东北少数民族建立的,其实应该是两个民族共有的历史。因为当时跨地而居,到底属于哪儿没法评说。渤海国一直存在了将近300年,到公元925年,被辽所灭。但是渤海人一直还是,到金之后还有渤海人,皇族姓大。当年岳飞抗金,金朝有一员名将叫大托卜嘉,他就是渤海人。
南诏国。南诏的崛起是在七世纪前期,它后来发展成了两个现代民族,彝族和白族。南诏的诏是当地语,王的意思。当时一共是六诏,其中蒙舍诏比较强大,首领皮逻阁在唐玄宗的支持下,统一了六诏,建立了南诏政权。玄宗封皮逻阁为云南王。当时皮逻阁请封,唐明皇玄宗念其地悠远,属彩云之南,所以封他为云南王,云南这个省的得名,就是因为这次的册封。南诏政权极盛的时候,领土不仅包括今天的云南、贵州,可能还包括今天的老挝、柬埔寨、泰国一部分,今天的泰国王室也是南诏的后裔,是南诏政权后来到那边去建立的。
唐蕃的和亲
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西藏。
中华虽有五十六个民族,但无可否认他们的发展程度是不一样的,有些少数民族的发展程度比较落后。像1949年的时候,有的还处在原始氏族制。五十六个民族里面文明程度最高的当然是汉族,剩下和汉族文明有一拼的,其实就应该是藏族。汉文的书籍有多少,数不清吧!跟天上星星一样多,浩如烟海。藏文书也差不多,当然这是说古籍,藏文古籍非常古老,一直传到今天。藏族的神话传说当中,人是神猴和罗刹女结合生下来的,这个传说是最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了。
而这个文明程度仅次于汉族的藏族,祖先就是吐蕃。吐蕃的王叫赞普,松赞干布就是吐蕃赞普。他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就是拉萨,拉萨作为西藏的政治中心,到现在都没变过。他仿造唐朝官制,创制吐蕃文字。吐蕃文字是在梵文字母的基础上创制出来的。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代表了唐蕃和亲。金城公主也嫁给了吐蕃赞普,但跟文成公主不是一块过去的,金城是唐中宗的时候过去的,嫁的是吐蕃的尺带珠丹赞普。
九世纪初,唐穆宗的时候,吐蕃与唐会盟,史称长庆会盟。 “患难相恤,暴掠不作。”暴掠不作,证明这事儿以前没少做。唐蕃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吐蕃四次攻入长安,安西四镇全部沦陷,都被吐蕃给占了。吐蕃帝国极盛的时候,疆域非常辽阔。当时的大食帝国,也就是阿拉伯帝国,在向东扩张的时候遭到了制止,正是由于吐蕃帝国的存在。骁勇善战的吐蕃人挡住了阿拉伯人,避免了中国被伊斯兰化。
洋人当大官
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
陆路从长安出发,可达朝鲜。当然陆路要是往东也只能到朝鲜,再往东就掉海里了。向西经丝绸之路,可达印度、伊朗、阿拉伯、欧洲、非洲等许多国家。海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达韩国、日本。登州就是山东蓬莱,韩国人跟咱们套磁的时候,就说中韩两国隔着浅浅的一道海,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能够听到山东半岛的鸡叫声,也不知道什么鸡,叫那么大声。然后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达波斯湾。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的时候只能到印度最南端,到唐朝就可以抵达波斯湾了。
唐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任官、通婚。唐朝前期强大的时候,平均每个皇帝在位时做官的外国人多达三千,波斯人官拜宰相,伊朗人官拜宰相;高丽人官拜大将军,当然高丽人我们认为是自己的民族,不过韩国人认为高丽人是韩国人,那就算韩国人吧!高丽人高仙芝是安西节度使,相当
于兰州军区司令那样高的职务。
最有名的有一个日本人,阿倍仲麻吕,他19岁来华,唐玄宗
非常喜欢他,给他起汉名叫晁衡,在中国任官,官居秘书监监正。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国家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馆长,从三品,这个位置太重要了,你想国家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归他管,这都是绝密信息和国家机密。晁衡在中国三十多年,娶妻生子,他儿子可能二三十岁才知道父亲是日本人。原来我爹是日本人,日本在哪儿?你给我讲讲日本吧!晁衡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就向唐玄宗辞行,想回日本,唐玄宗不放,晁卿归国真不舍得,不让他走。结果那年中秋节,兴庆宫大宴文武,群臣赋诗,轮到晁衡的时候,作诗云“翘首望长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我人在长安,心在奈良,我家乡的那个山,顶上的月亮也升起来了,月亮圆的时候人也团圆。所以玄宗见他既然这么想家,那就回去吧。他这才跟着遣唐使的船回国。
晁衡跟李白、王维都是哥们儿,他走的时候李白、王维都给送别,依依不舍。王维赋诗《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晁衡一出海就遇到风暴,传回消息说晁大人遇难,李白都快哭死过去了,作诗云:“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后来消息传来没死,给刮到越南去了。那会儿那船是帆船,风一刮,又没指南针,就只好跟着感觉走,登陆之后一看是越南。晁衡说明身份,安南都护一看,原来您是秘书监晁大人,赶紧给送到长安去了,结果绕一圈又回去了。晁衡后来终老长安,客死在中国,终身没能回到日本国。因为你再出海,刮到印尼去就完了,好歹越南当时是中国领土,属于安南都护所管,你要是刮印尼去,当时那边不是中国地儿,麻烦了,再让土人吃了你。
晁衡是中日交流的典范,日本有很多这样到中国来做了官的留学生。
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罗就是今天的朝鲜,隋朝时朝鲜半岛上还是三个国家,高丽、新罗和百济。其中高丽是最大的,在今天中国的东北都有它的领土,而新罗和百济就是在今天的韩国地区,半岛的南部。
这三国鼎立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三征高丽无功而返。唐太宗征高丽也是无功而返,他赫赫武功,征高丽的下场和隋炀帝相同。可能主要原因就是那个地方太冷,交通不便。唐高宗时,一开始打高丽也多次失败,曾派唐朝的名将苏定方带领猛将契苾何力多次征讨,以苏定方之能耐,虽然把高丽军打败了无数次,但最终都因为天寒路远,功亏一篑。于是唐高宗改变了外交策略,远交近攻,联络新罗去攻高丽和百济。
唐高宗娘兼老婆的武则天掌权时,派薛仁贵和李勣最后一次往伐,当时李勣已经73岁了,高龄挂帅出征,终于把高丽给灭了。灭掉高丽之后,高丽的王族勋臣这帮人就迁入中原,搁在山东,最终融入汉民族。后来朝鲜历史上又出现一个高丽王朝,那个高丽王朝是当地朝鲜人建立的王朝,跟这个高丽完全不是一回事,只不过打着高丽的旗号而已。唐朝还跟新罗联手去灭百济,唐罗联军一共是19万,其中唐军15万,新罗军4万,所以主要是唐军灭的百济。今天韩国人供奉的民族英雄,一个是李舜臣,那是抗日的,确实值得供奉,还有一个叫阶伯将军,韩国有很多他的画像、铜像,相当于韩国的文天祥,他就是百济的大将。当唐罗联军19万进攻百济的时候,百济王都投降了,就阶伯率五千勇士抵抗,最后全军覆没,战死沙场。
新罗是在唐王朝的帮助下,完成的统一,所以新罗跟唐朝的关系就非常的友好。新罗王朝的领土,不是今天全部的朝鲜半岛,当时唐朝和新罗的边界并不在鸭绿江,而是应该在大同江。今天的平壤以北,在当时还是中国的土地。中国皇上一过生日,新罗的女王都给皇上绣衣服,还得写赞诗,很恭顺。唐朝的留学生中以新罗的最多,最有名是汉学始祖崔致远,好像在扬州那个地方当过地方官。关于留学生问题,好像今天也差不多,你看哪个学校一说招外国留学生,基本都是新罗的。在韩国高考压力比咱们中国更重,所以那帮人哪儿也考不上,只好跑中国混,混好了混一个北大。其实他们的水平,别说北大了,北小也考不上。咱们中国的教育体制也不值钱,像哈佛、牛津、剑桥、麻省理工,这样学校会因为你是外国人,你有钱就能给你上吗?北大无所谓,北大、清华等于就是贱卖了,韩国人给钱就来吧!于是出现咱现在的状况,新罗的留学生最多,哪儿都有,到处听到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思密达。新罗立国,参用了唐朝制度,设立国学,教授儒学。要是在古代朝鲜,1910年被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以前,如果不认识汉字,想做官是没戏的,扒拉土坷垃去吧!直到朝鲜王朝第四代世宗大王的时候,颁布训民正音,才有了朝鲜文字,所以韩国人特别崇拜这个世宗大王。但是他颁布训民正音的时候,当时很多大臣就反对,说夷狄才创文字,吐蕃才创文字,我们各级的制度都是跟中国一样,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不应该另外自创一套文字。
新罗还从唐朝引入茶种,印刷术,制瓷,制铜工艺。今天到韩国某地旅游,它的什么特产,就是铜筷子、铜器、青瓷。高丽青瓷非常有名,实际上中国的瓷器最早就是青瓷、白瓷,后来才出现了彩瓷、粉彩,韩国可能一直还停留在青瓷这个水平,现在看起来显得很古拙,很古旧,实际上是因为后面的制作技法没学过。另外,读唐诗、写唐诗也是他们的一大习惯。朝鲜人写唐诗的水平确实相当高,日本人也能写,但日本人写的没有韩国人纯正,再往下的话越南人也能写,那基本上就是打油诗了。1910年,朝鲜被日本帝国主义吞并,很多志士流亡中国,其中有一位在江苏南通居住的时候,留下一首非常有名的诗篇。这哥们儿在晚上睡觉时看到天上飞过大雁,一琢磨就写下这首诗:“一声南雁搅愁眠,独上高楼月满天。十二何时非故国,三千余里又今年。”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我都在思念着故国。朝鲜号称三千里江山,又过了一年,还没能光复。“弟兄白发依依里,父祖青山历历边。待到槿花花发日,鸭江春水理归船。”槿花就是木槿花,韩国的国花,等木槿花开放的时候,从鸭绿江回国,就是说我的国家虽亡,但是光复祖国的志向不息。人家也是抒发出一种抱负,但是他不是喊,不是横扫一切反动派,所以韩国人的汉诗写得很不错。
另外,在姓氏、服装、节令、风俗等方面,新罗也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日本独立记
汉朝时日本就和中国有友好往来。
后来在日本的本州岛西南部,兴起了一个强大的政权,叫邪马台国。这是咱们汉文书籍把它翻译成邪马台国,邪马台实际上就是大和,因为大和日语是YAMATO,我们就把它音译成了邪马台。当时大和的统治者都是女王、半巫、半人、半神那种东西,终身不能结婚,等于靠神神鬼鬼来统治。邪马台国的卑弥呼女王在魏明帝在位的时候,曾遣使到中国,魏明帝非常高兴,册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安东都督府都督。所以,以后甭管中原的政权怎么更迭,日本都向中国称臣,甚至中国魏晋时宋齐梁陈六代,六朝皇帝都册封日本的统治者为倭王安东都督府都督、安东将军、使持节,都督六国军事,封他类似于这些名字的官衔。
到了七世纪初,就是隋朝的时候,日本的圣德太子进行改革。圣德太子这个人在日本的地位就相当于咱中国的周公,他仿造中国的制度进行改革,国名由YAMATO改成了( nibeng)(日语音),写成汉字就是日本。并把统治者由大王改成天皇,然后把前面几代的鬼神王都追封为天皇,实际上那会儿都是倭王。圣德太子办的这件事儿要报告给中国,于是遣隋使过来,那个使臣叫小野妹子,但是这是个男的。这个小野妹子哥们儿来华之后,给隋炀帝递上了国书,隋炀帝打开国书一看,写的是“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一下子隋炀帝就火了,你原来是臣子,臣子你现在敢自称天子,而且你日出处,我日落处,你不咒我吗?所以隋炀帝非常不高兴,但是面子上还过得去,后来就跟官员说,小邦
无礼,以后别让他来了,日本人我看着烦,就别来了。
又过了几年,圣德太子再次遣使来华,这次来又给隋炀帝递国书,隋炀帝打开国书一看火更大了,因为这个国书上写的是“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中国皇帝称天子,你称天皇,你不成我爹了吗?所以隋炀帝就派一个姓裴的侍郎,到日本去骂他们去。姓裴的一看波涛汹涌吓得没敢去,于是就绕道朝鲜,把诏书递给朝鲜人,你替我骂他就完了,回去复命去了。那时候不像今天,说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就隔着那么浅浅的一个海,当年那浅浅的海是难以逾越的天堑,你想那个小破帆船,一百多吨,可能几十吨,去横渡那大海简直是长征。所以他必须有岛屿的,让小船可以一站一站地停,船漏了好补,人也好休息。要是没有这个,风对着帆一顿猛吹,一停发现到了西伯利亚,也可能是印度尼西亚。基于这个缘故,隋朝两次遣使日本都无果而终。
从贞观年间,日本派出遣唐使,一共是准备了十九次,成行的是十六次,有三次可能是没凑够钱。成行的十六次中,成功到达中国的是十三次,没到达的那三次估计就是吹跑了,去了西伯利亚、印度尼西亚、赤道几内亚,船散人喂鱼,这都有可能。
日本的大化改新是由留学唐朝的人回国策划的。公元646年,孝德天皇开始大化改新,日本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有的年号,以前日本天皇没有年号。大化改新到1868年明治天皇的明治维新,中间这1200多年,在日本历史上称之为唐化时期。日本一直把中国叫做唐国、唐土,后来日本看不起中国的重要原因,就是他认为中国只有在唐朝的时候才可以称中国,唐朝以后中国就不配称中国了。他认为他才是中国,因为他继承唐朝这套东西继承得很好。尤其对于中国宋、明两朝被少数民族灭掉,唐汉被蛮夷所制这两段历史,日本是非常看不起的,所以他才敢出兵打中国。既然蒙古人可以入主中原,女真人可以入主中原,我日本人也可以。比如,从甲午战争日本发表的文告来看,都是以中华正统自居,号召反清复明。包括孙中山他们在日本设立大本营,也是反清复明的感觉,表示日本是中华道统之所在。以至于后来入主中原好几次没成功,他就恼羞成怒,开始篡改教科书。
中国在唐朝之后跟日本官方的往来就断绝了,一直到明朝永乐皇帝的时候,官方往来才恢复,私人往来比如商人,也开始恢复。当时日本有个足利幕府,就是一休里面的将军足利义满,他派使臣到中国来。明朝皇帝问这个使臣,日本国什么样,然后这个使臣就写了一首诗,回答明朝的皇帝,答大明皇帝问日本风俗:“国比中原国,人如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焙新酒,金刀脍锦鳞。年年三二月,桃李一般春。”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礼制风俗完全跟中国是一样的,而且年年三二月,桃李一般春,开花的季节也跟中国一样。所以有良心的日本人讲,中国是日本2600年文化的母亲,且不说日本的文化有没有2600年,中国是母亲,日本是儿子没错。
朝鲜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当年我们抗美援朝,帮助朝鲜夺回江山的时候,朝鲜的宣祖大王激动得不得了:“中国父母也,我国与日本同是外国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他说我们和日本都是你们的儿子,但不一样,我们国家是好孩子,日本是贼孩子。其实现在韩国更贼,狼子野心,他得亏是两半,得亏现在还小。他要是强大起来更惨,极端民族狂热,死要面子活受罪,为了赢什么缺德事儿都干得出来。日本的大化改新是由唐朝人策划的。新政中的制度,以唐制为蓝本,唐朝设立三省六部,日本设立二官八省一台。直到今天,日本的部级单位仍然叫省,防卫省、财务省、文部省,都叫省。日本都城则完全仿造长安,日本的平安京就是袖珍的长安城。学校教授儒学,这都跟中国一样。中国的铜钱在日本可以直接当钱花儿,日本战国时代有一个名将,他的家徽(日本的每个武将都有一个家徽)就是六枚永乐通宝,见钱眼开这哥们儿。日本很少发行自己的钱,都是用中国的钱。
对中日交往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的高僧鉴真。吉备真备和日本留学生空海创立了日本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日本原来没有文字,没有文字怎么办?用汉字表音,
但是用汉字表音的话,写出来的书虽然每个字都认得,连一块儿你却不知道什么意思了。汉字是单音节,我,一个字一个音,日语是(wataxi),写出来是瓦塔西。整句话,我是个日本人,你写出来就是一大串瓦塔西叉叉叉。单纯汉字表音行不通的话,那怎么办?他的办法是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创立了平假名和片假名。日本人很有自知之明,他的字叫假名,而汉字叫真名,一个小学毕业的日本人,也能够掌握一千多个汉字,而且人家还是主要的正体字,不像咱们这种简化字。要到了日本大街上的话,基本上你不会有文字障碍。找路什么的时候,路标上几乎都是有繁体字的,感觉就像在香港,到东京什么感觉,在香港就什么感觉,因为香港和东京都只有语言障碍(这两个地方说的话你全都不懂),但是绝对没有文字障碍。
大和尚东渡
中国高僧鉴真,这个人太了不起了!
我那年去扬州比赛,当地的教育部门请我们在饭店吃饭,一进去一个横幅,把我乐坏了!纪念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及豆腐传入日本1250周年,要不说学历史有用,你学数理化,学那么多东西,跟人聊天用不上。吃饭的时候不会聊人的咬合力和鳄鱼的咬合力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鳄鱼生吞河马,人却吃豆腐,谈那个没劲。应该谈历史,豆腐是谁传入日本的?鉴真大师。有学问!
鉴真大师是大菩萨转世,与佛有缘,三岁出家,属于律宗的高僧。中国佛教分为十宗,律宗是持戒律最严的一派,比如律宗高僧都是过午不食,一天两顿饭,近代著名的高僧弘一大师也是律宗。
鉴真大师55岁那年,两个日本高僧,普照和荣睿,来到中国求法。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普照和荣睿来到中国就请鉴真大师东渡扶桑,传播佛法,鉴真大师毅然答应。当时他已经55岁高龄了,今天55岁不算什么,40岁到70岁算中年,70岁以上算老年,当时是人活七十古来稀,55岁就不得了了。所以弟子们都劝鉴真大师不要冒这个险,鉴真大师为了弘扬佛法,毅然六次东渡。唐朝的法律是不允许国民出国的,出国都是偷渡,所以鉴真大师六次都算偷渡,头四次都没能成行,不是被弟子告密就是船漏了回来。第五次一出海刮大风,风一停,海南岛。
荣睿去世之后,鉴真大师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第六次东渡扶桑,成功!在日本的博多湾登陆,日本天皇动用了好几十万人来迎接鉴真大师,鉴真大师一路就是踩着鲜花进入日本,一直到的日本国都,他的脚都没有沾到泥土。鉴真大师到了那边之后,日本天皇封他为大僧都。天皇亲自登坛受戒,皇后也登坛受戒,一起做了鉴真的弟子。日本天皇还亲自给他撰写碑文,这个碑文一直保存到今天,叫《唐大和尚东征传》,和尚是尊称,大和尚更是尊称。并非是个出家人就叫和尚,就跟大学里是个老师就叫教授一样,不对,和尚、喇嘛都是尊称,高僧才能叫和尚。一般人刚进去叫沙弥,还不能算和尚。鉴真是大和尚,天皇写大和尚戒行高洁,白头不改,远涉苍波,归我盛朝,出生入死来到日本国,难能可贵。
鉴真不光到日本是传播佛法,还把中华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了日本(包括豆腐怎么做)。这些都对日本的贡献相当大。日本人说原来的日本文化就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卤水,点进去之后才能变成豆腐。日本文化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
九分唐三藏
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天竺(印度)的交往增强。贞观时,天竺遣使来朝,中国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到了天竺。
高僧玄奘和义净作用非常大。
玄奘就是唐僧,孙悟空的老师。玄奘大师也是两岁出家,精通佛法,在诵经的过程当中,他觉得佛经有些地方不对,翻译得不准确,所以他就想去西天取经,学习真正的佛经。为了传播正版,于是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偷渡出国,十九年游历印度,在印度的那烂陀寺跟106岁的高僧戒贤法师学习。戒贤法师本来要圆寂了,阿弥陀佛给他托梦,说从中土大唐要来一个高僧,跟你学法,你得等他来了把这个法教给他,你再圆寂。所以他就等等等,等了三年终于把唐三藏给盼来了。
三藏指的是什么?就是把这个佛经分成三部分,经、律、论。
经就是释迦牟尼生前讲的,佛经浩如烟海,基督教就一部《圣经》,伊斯兰就一部《古兰经》。但是佛经,跟不同的人讲不同的法,跟天人怎么讲,跟凡人怎么讲,跟阿修罗怎么讲,各有说法。
律是他制定的戒律,给僧团指定的戒律,其中最高级的是受菩萨戒。和尚是三百多条戒律,尼姑更多。
论是后来高僧大德对它的阐释,唐三藏主要就是学的《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宫讲的法。精通50部,所以才被称为三藏。佛经穷尽一生都很难读懂一部,懂50部的人,太了不起了!
印度各国的国王看唐三藏这么神,就劝他别回去了,你的学问太大了,就留在这儿吧!他说我必须弘扬正版的佛法,所以要回到东土大唐。于是他满载了600多部佛经回到中国,这时候皇上也不追究他偷渡了,专门给他盖了大慈恩寺,盖了大雁塔,让他译经。佛经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咱们今天的汉语,两次大规模引进外来语,其中一次就是佛经。比如说心心相印,大千世界,一刹那,一弹指,醍醐灌顶,天花乱坠,这全是佛经里的。
顺便说一下另一次语言引进就是20世纪初的日语。那时候我们也大规模地把日语引进汉语中,我们今天说的话,比如军事、经济、文化、政治,这些词基本上全是日语。什么积极、消极、干部这些词还是日语,现在说的物理、化学、生物这些词也全是日语。它和佛经的引进属于两次大规模的语言引进,所以愤青应该不说这种词,愤青抵制日货不够,应该抵制日语,他应该说古汉语才对。物理是日本话,化学也是日本话,愤青要创一个词代替物理和化学的词,编一个。
唐三藏来翻译这些佛经,穷一人之力是翻译不完的,所以他
得收徒弟。他收徒弟不是孙悟空、猪八戒什么的,他们只会打架。很多僧人想拜三藏大师,但是佛家最讲缘分,一看咱俩没缘,我就不收你。皇帝都有点着急了,意思就是你再不收徒弟,回头你歪过去,这事儿怎么算?但也不能催他,您看您收谁合适?三藏大师就去找徒弟,他时常漫步长安街头,慧眼炯炯。一天,他在闹市之间看见一位魁梧少年,眉清目秀,安详而行。蓦然间若觉似曾相见,前缘有识。又回想起在印度计划回程时,曾在尼犍子占得一卦,说他东归必得哲嗣,便连忙打听这少年家世。打听出来,原来是当朝开国公尉迟宗的公子。玄奘感叹道:如此灵慧的孩子生在将门,不可思议!也是有缘,我的衣钵可以传下去了!即刻前往国公府拜访。
尉迟宗得知法师来意,虽然不忍骨肉分离,但想到一代高僧如此器重,也颇为得意。那时代,佛教不仅是清庙净僧的空寂之事,还是一种普遍的信仰,鲜活的事业。所以虽贵为国公,一见大法师器重儿子,自然大为高兴,便答应了玄奘的要求。只不过三藏法师看上的那哥们儿死活不肯出家,都气晕了,你说我堂堂将门之后能出家吗?但是父命难违,这哥们儿最终还是出家了,出家的时候带着一车酒、一车肉、一车美女进的大慈恩寺,人称“三车和尚”。“三车和尚”后来成为一代高僧,就是三藏的弟子,窥基大师。
三藏大师圆寂之后,他的遗体火化,形成了舍利子。今天有人说这个舍利子是结石,扯!你烧一个!有结石的人多了,你烧完了有这个吗?黑的是发舍利,白的是骨舍利,红的是肉舍利,谁的肉烧完了能结石?玄奘圆寂于长安玉华宫,葬于白鹿原,后迁至樊川。墓地毁于黄巢起义,灵骨迁至终南山紫阁寺,公元988年被僧人可政带回南京天禧寺供奉。1942年,日本侵略军在原大报恩寺三藏殿遗址处,挖掘出一个石函,石函上刻有文字,详细记载了玄奘灵骨辗转来宁迁葬的经过。由于玄奘灵骨的名声显著,各地都想迎请供奉,致使玄奘灵骨一分再分。
1943年12月28日,玄奘顶骨舍利在分送典礼后被分成三份,
分别保藏于南京汪伪政府、北京和日本。
此后,汪伪政府把掌握的这部分又分别供奉在鸡鸣山下的伪政府中央文物保管委员会和小九华山(今南京玄奘寺的所在地)。而文物保管委员会保管的这部分,在1973年后被迎至灵谷寺佛牙塔中供奉。
北京迎请的那部分被分为四份:一份供奉在天津大悲院, 1957年被转赠给印度总理尼赫鲁,安放在印度那烂陀寺的玄奘纪念堂中;一份供奉在北海观音殿,文化大革命时被毁;第三份则被供奉到成都文殊院;最后一份被供奉到广州六榕寺,亦在文革中被毁。
被日本请回的那份,先是安奉在东京增芝上寺,后被移至慈恩寺。1955年,从这份舍利中分出一份,被迎请到台北日月潭玄奘寺供奉。而后,日本的那份又被分出一份,迎请到日本奈良的三藏院供奉。第八份玄奘舍利供奉在台湾新竹玄奘大学,1998年迎请至南京灵谷寺。2003年,西安大慈恩寺又从南京灵谷寺迎请了一份玄奘大师灵骨舍利安奉在新建的玄奘三藏院大遍觉堂中。
目前,玄奘舍利在南京玄奘寺、南京灵谷寺等全世界九个地方被供奉。相对而言,南京九华山的那份舍利,自1943年封存后,就一直留在三藏塔下,没有动过,最为完整。如今,南京在九华山原青园寺、法轮寺遗址,重建了玄奘寺,玄奘大师的灵骨舍利成为该寺镇寺之宝。
四面套交情
隋朝和波斯互遣使节。
唐朝的时候,波斯被大食侵扰,他的王和王子来中国求援。大食就是阿拉伯,本来波斯请求中国出兵,帮着他打一打大食就完了。结果当时玄宗在位,唐玄宗觉得这个事儿没法干,所以就没去,这样一来波斯就被大食所灭。波斯要是不灭的话,其实是挡住阿拉伯人入侵的最佳屏障。
波斯人信奉拜火教,就是明教,所以金庸先生写那个《倚天
屠龙记》就关于明教那部分就是虚构了。因为明朝的时候波斯早就灭绝了,七世纪波斯就被阿拉伯给灭了,被他们伊斯兰化之后哪儿还来的这种东西。后来波斯的国王贝鲁斯和它的王子就留在长安定居,今天,他们的后代就在中国。
唐高宗时,大食开始与中国通使,也就是阿拉伯人与中国开始通使。
当时阿拉伯帝国在向东扩张,唐王朝为保卫自己的属国不受这帮人的蹂躏,于是唐朝的军队就奋起反抗。当时两国在怛罗斯开战,这是中国古代史上很少有的对外战争。怛罗斯这个地方应该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当时唐军四万,大食军七万,唐军统帅就是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大食军统帅叫优素福。唐军里面汉族士兵只有一万多,剩下都是西域各附属国军队,虽然大食七万军队也有附属国军队,但不幸的是,开战时唐军是迎风列阵,大食军是背风列阵,所以一打起来的话,唐军睁不开眼。迎面被风吹的,所以唐军就不支,唐军一不支,属国军队就叛变了,跟着大食军一块儿打唐军,所以高仙芝只率几十名骑兵退守安西。他退守安西之后又招募一支军队,准备跟大食再战,这个时候安史之乱爆发,朝廷调安西精兵去平叛,所以这个事儿就不了了之了。很多唐军士兵在怛罗斯之战中被俘,被俘的唐军士兵里面有很多工匠,中国的造纸术就在唐朝时传入了大食。
另外,唐朝和拜占廷帝国(东罗马)有使节往还。东罗马的皇帝贵族都特别喜欢唐朝的丝绸,同时把一些医术和杂技传到了中国。
和非洲也有来往。不光史籍上有记载,更关键的是考古证据。唐墓里的唐三彩,出土的小黑脸小卷毛,就是非洲人。唐朝的时候,很多富裕的家庭大量使用黑奴劳动,这个黑奴在当时被称为昆仑奴,因为咱们中国人认为昆仑是最西面的,从那来的就该叫昆仑奴。所以唐朝传奇小说里,有很多描写昆仑奴的。
8 先进文化的代表书生不文弱
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辉煌灿烂,光照四邻。原因在于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其次是因为唐朝统治者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第三,国内各民族的交往也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李唐王朝大有胡人气,所以李唐王朝的特点是中国历史上开阔宏博多彩的王朝。当时的社会风气是非常开放的,有的公主下嫁,然后生活了一段时间,回去跟他爸说,这个驸马不好给我换一个,那就换一个。寡妇再嫁,女子离婚这些事儿很普遍,妇女裹小脚这种规矩从宋朝才开始。唐朝的时候女的出门都骑马,当时最流行的体育活动是打马球,女的也都能参加。那么女的如果要打马球,能裹小脚吗?裹小脚连道都走不了。
唐朝的书生也不是文弱书生,书生文弱都是宋朝以后的事儿了。由边塞诗人所说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可见,他也是穿上了都护铁衣,才能写出这些句子,相当于随军记者。要是没有两下子,当不了边塞诗人,那时候没有汽车没有防弹背心,一文弱书生到战场上去,你不作吗?所以这帮书生都是挺了不起的。
唐朝别的诗人,比如李白,诗仙、酒仙、剑仙。他十年学剑才得来剑仙之名,这家伙一个人云游天下,不怕劫道的。你劫他一个试试?你看李白诗里面有很多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之类的句子。而且那会儿唐朝人的风尚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书生都特别想建功立业,所以像他这种文人的秉性脾气,跟当时多民族的色彩和文化政策是有关的。
科技潜力股
那时候的科技,第一个要说的就是雕版印刷术和火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和火药的国家。隋朝时雕版印刷术的出现和中国古代的两个传统文化有关,一个是篆刻刻印,再一个就是拓片。
篆刻就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最早的时候,中国人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后来发展到在竹子、铜片、玉石上面刻。
所谓拓片,就是先把文字刻在石头上,做成石碑。然后在石碑上刷一层墨,拿纸往上一贴,揭下来之后就等于把碑文都复印了,这张纸就叫拓片。可说是最早的盗版活。就是这两样传统文化造成了雕版印刷的出现。
当然,那个雕版印刷在我们今天看起来是很麻烦的,因为书有多少页,就要制多少块板,刻错一个字就废了。要是你觉得有新的构思了,要改稿子,就得重刻。即使是这样,雕版印刷都比手抄要强多了,所以它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发明。
和印刷一样重要的是火药的发明。
火药是一开始其实是炼丹家发明的,想成仙的道士们在那炼丹,结果这个炉子就炸了,所有的道士一下就成仙了。一次两次,他们就总结经验,怎么老成仙呢,最终明白了,硫黄、硝石、木炭千万别搁一块儿炼,一块儿炼就爆炸。这样的话就发明了火药,这个和X射线和青霉素的发明道理是差不多的,意外。火药发展到唐末的时候,开始用于军事。
第二,天文历法。唐朝的僧一行制定了《大衍历》,僧一行是一个和尚,是密宗的高僧,也就是今天的西藏密宗。中国古代佛经被翻译成汉语,主要靠四大译经家,除了唐三藏之外,剩下仨全是外国人:金刚智、善无畏和鸠摩罗什。这个一行和尚就是金刚智的弟子,他制订了《大衍历》。他的另一个成就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科学方法测量地球子午线长度的人。子午线,就是经线,他测量这个是为了编历法,编历法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前面我说过,任何研究都要坚持做下去,大和尚如果坚持研究经纬线,说不定就能发现地球是圆的了,那么哥白尼和麦哲伦就歇菜了。中国古代很多科技就因为没有深入研究,最后都为人作嫁衣,成为别人的研究经验。
第三,医学进步。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称叫《肘后备急千金方》。意思就是肘子后面备用的紧急千金药方。古人什么东西都往袖子里装,他们不怕袖子一抖把东西都抖出去吗?其实他们后面系着一个口袋,有东西都是装在口袋里的。所以肘后备急,就是把千金方装在这个口袋里,跟那个手机、钱包、IC卡、公交卡搁一块儿。把千金方和那些重要东西搁一块儿是为了救急。中暑了,赶紧翻,吃什么,按着方子说的赶紧买去。别买错了,中暑买黄连素那不管用。孙思邈活了101岁,人称神仙。他从北周一直活到武则天时代,所以魏征写南北朝和隋朝的历史时,就把他叫去问,老孙,当时怎么回事儿?老孙就说,犹如亲睹,他都经历过这事儿,可不犹如亲睹。唐朝人平均寿命29,他101,所以唐朝人都说他是神仙。这也证明了人家的招儿管用,你把《千金方》天天带肘子后面,照他这个做,也能活到101。除此之外,吐蕃的元丹贡布著的《四部医典》也有一定贡献。这是藏医,今天好多的藏药都叫元丹贡布牌,元丹贡布就是著《四部医典》的吐蕃医学祖宗。然后,唐高宗时期朝廷20多个人一起编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唐诗绩优股
唐朝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文学上把唐诗分初、盛、中、晚四个时期。诗坛四大天王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誉为初唐四杰。山水田园诗人有孟浩然和王维,王维的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开创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特别有禅意。王维是佛教徒,字摩诘,他取的字出处是一个大菩萨:维摩诘菩萨。
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多有描写边疆战场上幽怨苍凉,将士勇武豪气,以及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那个文学成就很高,比现在部队里的军歌歌词写得好太多了。
然后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这两个传奇人物。俗话说韩柳文,迁光史,苏辛词,李杜诗就是中国文学的象征。作为一个读书人,如果要学习写文章,就看韩愈和柳宗元,学完走遍天下都不怕了;如果学历史,就学司马迁的《史记》或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学完你可以去当政客;如果学宋词,就跟苏东坡和辛弃疾学,学好了可以干掉方文山和林夕;如果学写古诗,一定是学李白和杜甫。
李白和杜甫的创作水平是不一样的,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不一样。李白的黄金创作期是国家最强盛的时候,到处莺歌燕舞,他写他看到的东西,大部分就是花、酒、剑、歌、月,洒脱无极限。杜甫最有名的那些诗,创作的时间就惨了,安史之乱八年,一年没差全赶上了,所以就特别忧国忧民。他说“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收蓟北管你屁事儿,他心系国家,看这个仗终于打完了,高兴到哭。李白一写诗就特别浪漫,“飞流直下三千尺”,高兴!杜甫一写就“卷我屋上三重茅”,郁闷!总的说来,李白的诗虽然也发过牢骚,但基本上都是写自己高兴的,这小子没什么发愁的事儿;而杜甫就是动不动伤感到掉眼泪,见到老同学了,也掉眼泪,见到花瓣落了,也哭。这就好像现在的人喝酒喝醉了,有文醉武醉,李白是一醉就乐,乐了就掀桌子;杜甫一醉就愁,愁了就哭。
但是,这两个人厉害的地方并不是个人情绪,而是那种气度。并不是任何掀桌子和掉眼泪的诗人都能写出这些诗来的。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俊逸洒脱,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个胸怀抱负,一般人哪及得上!
中唐代表作是白居易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要损人。可是你要损人的话,最起码得让他能听得懂。你损了半天他都不懂,你有什么劲儿?我刚在中学教书的时候,特别的搞笑,那帮孩子特讨厌,我骂他们寡廉鲜耻,底下的孩子一个个睁着眼睛看我,什么意思老师?我说臭不要脸,这下才明白了!老师不能骂脏字,好不容易找个文词来表达心情吧!寡廉鲜耻还听不懂,搞得我特郁闷。所以白居易的诗都是劳动人民语言,但是语言虽俗,意境不俗。白居易去给李白扫墓,六句诗:“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第一句能当导游图使,“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就这六句,谁敢说我写李白比白居易写得好,你看着都是大白话,把要点都说出来了:别看这破地儿,破坟,埋这么一个伟人。所以白居易的诗意境很高,在日本、韩国广为流传(因为太复杂他们学不会)。
晚唐杜牧、李商隐咏史诗。我个人认为,唐诗最高的艺术成就就是小李杜,杜牧和李商隐。他们把律诗发展到了极致,尤其是李商隐。“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些句子的情感很细腻复杂,没人能说清楚。别相信书上的注解,都是胡说八道的。他感叹自己一生的境遇,不是感叹找对象没找着,小李子都是借事儿来说自己的事儿。
唐朝知识分子,感叹自己做不上官,写了一首诗:“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暗自伤。”就是说一个穷女孩嫁不出去,“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懒把双眉斗画长。”你把眉毛画长了没有用,没有人娶你,你只能给人缝衣服,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每年辛辛苦苦做的漂亮衣服,都是给别的新娘子穿。表面上看起来是写服装行业的,其实就是写他自己,因为他做不上官。古人写诗没有直说我当不了官很痛苦的,都是托物言志。比如说,那姑娘做衣服很痛苦,所以我很痛苦;那哥们儿电脑又蓝屏了,所以我很痛苦,都是这样表达象征意义的。李商隐也是一样。
李商隐的咏史诗写得非常好,他写杨贵妃跟唐明皇:“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你唐玄宗做了四十年皇帝,国破家亡连媳妇都保不住,你什么玩意儿。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他不是损这个皇帝,但是意境在这儿摆着,所以诗歌写得好不好,就看意境。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