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谷盒子手机:黄道周《山中杂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2:23:24

黄道周《山中杂咏》

《山中杂咏》为行草书体,通观此卷,书法流美洒脱,苍劲挺拔,酣畅遒密,起伏跌宕,体势奇险,字形欹侧。  明朝书法,初期帖学盛行,基本上都笼翠在赵孟頫的书风之下,大都妩媚圆润,缺少豪迈纵横的阳刚之气。中期虽有突破,但尚未冲破唐宋书凤的枷锁。直到明末,才涌现出了一批敢于创新的书家群体,他们以一种纵横凌厉的豪迈之气,一扫当时温尔文雅、甜美柔媚的书风,成为书法革新的先驱,黄道周就是其中一位卓有成就的书法大家。 黄道周(一五八五 — 一六四六》,字幼平,福建漳浦铜山人,铜山为一孤岛(现为东山岛),中有石室,黄道周自幼坐卧其中读书写字,因号石斋,人称石斋先生.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授编修,清军入关,他在福建拥立隆武帝,一六四五年被清军所俘,一六四六年在南京被害,终年六十二岁。黄道周人 品高,学养深,史有记载,在官二十余年,上疏三十多次,其文辞严厉,流露出先生忠正不阿的豪迈气概. 黄道周传世作品颇多,《山中杂咏》为行草书体,通观此卷,书法流美洒脱,苍劲挺拔,酣畅遒密,如老树著花,每一点、每一横、每一捺,有俯仰立卧、欹正敛张之态,起伏跌宕,真如“和风偃草,披美缤纷”。 欣赏黄道周书法,必须从大处着眼,何谓大处?即是先生的章法布局,这是一个总体印象,从章法欣赏入手再观其结体和用笔,就可以为登堂入室打好基础。明木清初的书法,章法上大多采用字距密、行距疏的布局,道周先生也不例外,观《山中杂咏》,字距茂密,但密不迫塞,如市人入巷,携老带小而行,从容不迫,并一改其他作品中的牵丝映带,基本上字字独立,很少牵丝连接,而是利用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把一行字贯穿成一条气韵生动的纵向空间.行间宽畅,但宽不空虚,无墨处均成妙境.此卷书法道周先生使用取横势的手法,使这种拉开行距的章法布局在行与行之间跳动着音乐的韵律感.纵势上,亦极讲究呼应,承上启下,气韵生动,如江流入海,一泻千里。《山中杂咏》又一特色是体势奇险,字形欹侧,略取斜势,并重视字内空间的分割,每写一字,必以险而为之,极力打破其平衡的空间概念,造成一种奇险的境界,而更耐人寻味的是黄书之结体能险中求稳,奇而不怪,穿插争让,错落有致,使人读来字字新奇,但又赏心悦目。用笔上,该卷书法以圆笔为主偶用方笔,并间或掺入篆隶之笔意,处处充溢着古拙之趣,确实已越出唐宋人的藩篱,且取法魏晋,直逼钟王, 《山中杂咏》墨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