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安全生产责任书:寻找“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旅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2:37:25
寻找“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 news.longhoo.net  2007-8-24 9:25:30 推荐 评论 【 字号: 大 中 小 】

  【龙虎网报道】每天早晨各报新鲜出炉,新闻铺天盖地;“龙虎新闻中心媒体扫描”精挑细选,为您送上每份报纸当日精华——小编遍观今日96版的《金陵晚报》,A9版一条题为《寻找“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报道值得向您推荐。以下就是该报记者周扬天宇、实习生顾泱的报道——

  梁武帝———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和尚。

  达摩祖师———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

  当这两位中国历史上以佛教闻名的人物相遇时,造就了“达摩一苇”渡江的著名传说,也成全了一座现代南京人脑海中的“非著名”寺院———浦口定山寺。

  要说定山寺“非著名”也并不完全,因为直到明代,这里还香火甚旺,人称“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可惜的是位于战略要津的定山寺,不断地重建,又不断地毁于战火。于是,现在的当地人只依稀记得,山上曾经的达摩洞毁于采石,曾经林立的石碑也多被砸毁。

  考古:南朝地层压在宋庙下

  1个多月前,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进驻浦口定山寺遗址。300平方米的探沟中,他们发现了宋代寺庙的大雄宝殿遗址,而根据钻探,南朝定山寺很可能就埋藏在宋代大雄宝殿的地层之下!

  虽然才10点多种,但是定山寺的考古探坑内已经看不到考古工人忙碌的身影了。“这两天天太热,他们都是6点钟开始干活,10点钟就回去午休了。”门口执勤的保安说。

  一片空旷的荒地上,记者看到了一个长约30米、宽约10米、深约1米的探沟。

  在这个300多平方米的探沟中,房址、排水沟、石柱础、古井……所有古代建筑的要素都一一出现。难道这些青砖小瓦就是昔日达摩驻锡的定山寺吗?

  目前发掘工作只进行到了宋代地层就已经发现了大规模的建筑遗址。

  “我们认为这里很可能是一处宋代寺庙的遗址。”考古队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从目前出土的宋代瓦当和瓷器来看,有很多都是与佛教文化和僧侣生活有关系。

  除了出土的文物,几个石质柱础在探沟内十分显眼,这说明,宋代时这片遗址之上曾经是一处宏伟的大型建筑。

  有专家根据佛寺建筑的特点推论,这很可能就是这座宋代寺庙的大雄宝殿。

  就在大雄宝殿的不远处,有一口砖石结构的宋代古井,虽然1000年过去了,这口砖砌的古井依然非常坚固,记者凑近井口,还能看到井内有少量的井水。

  “一般古井都会出现在僧侣的居住区。”考古专家告诉记者,这口古井距离大雄宝殿这么近,很可能主要不是为了饮水之用,而是作为一处消防设施。一旦大雄宝殿发生火灾,僧侣们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从井内取水救火。

  然而,这个探沟中最令考古工作者兴奋的是,在宋代寺庙的大雄宝殿之下,还埋藏着更为久远的南朝地层。

  “通过钻探,我们已经基本确定在南朝地层中存在着建筑遗迹。”考古专家告诉记者,根据史料记载,南朝定山寺的遗址就在这里。所以,宋代寺庙大雄宝殿下的南朝地层遗址很可能就是定山寺。

  拓片:复制一切相关文物
  
  宣纸、墨水、喷壶、毛刷、木锤……

  如果不是在定山寺附近浓密的竹林深处,记者还真以为自己走进了一间天然的画室,而这个“画室”的主人是市博考古队陕西籍的技术工人李永忠。

  “其实,发掘遗址只是考古队日常工作的一项工作而已。”李永忠告诉记者,他现在正准备做的就是另一项基础工作———拓片。

  “此老平生铁作肠,诗篇每带梅花香。至今人到坟头上,松柏常时有雪霜。”这是李永忠正准备拓下的碑文的部分内容,这块碑是明万历年间吏部尚书杨巍的“庄定山诗碑”,诗的内容则是在称赞另一位著名的学者、定山东门人氏庄昶。

  庄昶出生于定山,短暂为官后,又来到定山隐居。而今,庄昶的墓也在这里。

  就在距离“庄定山诗碑”不远的地方,记者看到了南京市文保单位———庄昶墓,由明代国子监祭酒湛若水撰写的“定山先生墓碑”也仅存半块了。

  这次考古队要为“庄定山诗碑”做拓片,就是因为这块碑的保存状况很好,而且非常有史料价值。

  只见李永忠先把要拓的花纹和文字尽可能剔刷清楚,然后用大小合适的宣纸盖上。

  “喷壶的作用是把水均匀地喷在纸上,使宣纸能够润湿。”李永忠一边熟练地干着活,一边向记者做着介绍。

  宣纸湿润后,就用毛刷轻轻地敲捶,使湿纸贴附在碑的表面,随着文字而起伏凹凸。渐渐地,碑文上的字就全部显现在纸上了。

  等湿纸干了以后,李永忠便用扑子蘸着墨,敷匀在扑子面上,在纸上轻轻扑打。

  “碑上的字是凹进去的,墨就留在了纸上。等到墨上均匀后,就会形成黑白分明的拓片。”李永忠说。

  传说:定山寺曾有两个“达摩”

  定山寺曾经号称“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这个与南京城隔江相望的寺庙何以获得如此殊荣呢?

  梁武帝———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和尚、达摩祖师———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也许仅这两人与定山寺的传说就足以让定山寺成为“四百八十寺之首”。

  据考古专家介绍,达摩作为印度第二十八代禅师,应崇尚佛教的梁武帝的邀请,来到中国弘扬佛法。梁武帝亲自派使者将达摩从广州迎请至帝国的都城金陵。

  可是皇帝与禅师到底是有差别的,梁武帝总觉得自己给寺庙捐钱、捐物、捐土地便是真正的功德,可达摩却不以为然。

  两人话不投机,达摩当即不告而别,连夜赶往江北。传说梁武帝闻讯星夜追赶,当梁武帝到达江边时,达摩见有人追赶,便折苇渡江北去,这就是民间广为传颂的“一苇渡江”,也是明代“金陵四十景”达摩洞的来历。

  相传,达摩到达今天南京浦口的长芦寺小憩后,便前往定山寺驻锡。他,面壁修行,留下许多遗迹。现在这里的狮子峰下,有一处突出的崖石,被称为“达摩岩”。达摩岩下的“面壁处”,留有达摩“宴坐石”,石上达摩的跌痕、掌痕清晰可见。

  “梁武帝、达摩与定山寺之间的故事,既有历史的真实性,也有一些传说的成分。”考古专家告诉记者,定山寺实际上是梁武帝为高僧法定而建,寺庙因为定山而名为定山寺。

  但是作为达摩唯一驻锡过的寺院,也确实留下了相关遗迹。在竹林旁,就有一块大摩碑。据当地居民介绍,为了防止有人毁坏古碑,有关部门给古碑专门加了一个玻璃罩。透过玻璃罩,记者看到,碑上的达摩身穿袈裟,络腮圆眼,拱手站在渡江芦苇上,与明代版画中达摩的形象非常相似,而碑上“大明弘治四年辛亥岁三月季春定山释子八十翁……”的字样也证实这是一块明代古碑。

  据介绍,明代人立这块碑不但是为了纪念达摩,还为了纪念另一位明代僧人。据说这个僧人能在水上行走,当地老百姓都称他是“达摩在世”。他圆寂后,定山寺内,便立起了这块碑。

  规划:建成全国唯一南朝寺院

  据史料记载,明代的定山寺“凡屋三进,观音阁三楹枕山岩。卓锡泉从阁下穴出,环寺迤逦东流。”但现在的定山寺遗址上,只剩下宋代寺庙的断壁残垣和柱础,定山寺尚埋在宋代遗存之下。

  记者了解到,目前的定山寺仍有僧人驻锡,而根据规划,不久以后这里将重建一座南朝风格的寺庙,一期恢复定山寺昔日的繁华景象。

  据珍珠泉景区一位负责人介绍,复建定山寺的规划已经基本完成。未来的定山寺,主体建筑为南朝时期的前塔后殿式布局,沿中轴线依次建设山门、五重塔、经堂、法堂、观音阁,顺应山势起伏,由低而高。“定山寺建成后将成为全国唯一一座南朝风格的寺庙。”该负责人说。

  除了复建寺庙,规划中还计划将引卓锡泉水围绕寺院内外,形成曲水流觞的灵动意境。据介绍,卓锡泉也与达摩有关。

  相传达摩思念西域故乡的泉水,以锡杖卓地,泉水汩汩而出,便得名卓锡泉。如今的卓锡泉仍然泉水不断,并可作为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