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怎么组词:情緒與精神能量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8:20:03

 

 

情绪与精神能量

 

 作者:林宜静  2002年3月

 

前言

 

    情绪的意义在牛津英语字典的解释是:「心灵、感觉或情感的激动或骚动,泛指任何激起或兴奋的心理状态。」

 

    换句话说,情绪是一种激起或兴奋的心理动力能量状态,再简单的说就是个体所处的一种能量状态,情绪管理若是从个体精神能量的角度来看,就是如何令个体的能量状态达到平衡、顺畅、光明、复得、与生长。

    弗罗伊德说:「人可以视为一个能量系统。」因此,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应该与这人的能量系统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若从能量系统的角度来提升个体的EQ质量,应当去思考精神能量的成分与运作型态,才能有效去操作个体的精神能量。因此,可以反思下列问题:

1.人的能量系统中蕴藏着什么?

 EQ不好:是否在个体能量系统中已经混合了一些干扰性的成分?这些成分可能有哪些?

 

2.是否可以对这一能量系统进行杂质的过滤与分离?

 

 尔后再将纯化能量回归供个体所使用?

3.我们的能量系统中正在进行怎样的功能分配?

 人格特质是否是分配比例不同而显现差异?

 这种分配是否可以重新划分?

4.失去的能量如何回归与复得?

5.能量的运作与个体的思维是否有着密切的关系?

 若是,则透过思维的训练应当可以去改变个体的能量运作状态?

6.一个思维就如一个讯息的执行,若视人体为一机体讯息系统,那么对这一机体下指令,当能操控个体能量系统的运作状态?

  若是,那么个体在什么状态,能量能听从指令运作呢?

7.以上的议题若都是真,要在什么状态下或受过什么训练,才能够对精神能量进行自我操作与控制呢?

 

    以上的反思是起源于人体机械说与认知讯息系统的观点,这些思维一直是笔者在进行临床潜意识研究的操作与观察议题。经过多年的实务经验,发现这样的议题假设是可行的,操作若得宜,经常可以在一次谘商内协助个体达到正向的改变。

 

一、沉沦的能量再升起

(一)沉沦于电玩虚拟世界

    根据笔者多年潜意识研究,从个体现象场去观察,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思维与精神能量分配状态有着密切关系,也就是思维投入多少,精神能量亦随之投入多少。

 

    这个观点,可以从笔者协助案例做精神能量回归来说起:例如,近年来在校学生最常出现的问题是沉迷电玩,这些学生出现的问题有:生活作息不正常(熬夜玩game,白天昏睡。)、课业荒废、精神萎靡、生活没有目标、对现实充满无力感。这类个案,笔者归类为失落的一种,从精神能量观点来看,它们的精神能量已经沉沦进入电玩的虚空间。

 

    遇到这一类学生来求援时,笔者都会引导学生进入禅观,回到沉迷电玩情境,要求学生呼叫自己的精神能量体从虚空间的情境中回归身体。在引导过程,你会见到他们的能量正由虚空间汇聚回到身体。处理之后,他们大多会恢复正常的作息,专心课业,玩电玩的时间比较就能自我克制。

 

    这类案例,要从处理前后的差异性来看:处理前,个案的心思在电玩上,因此在电玩前能够生龙活虎,但是现实生活却是欲振乏力;处理后,精神能量定位在现实面,因此玩电玩时间能自我控制,生活作业也能恢复正常。

 

    这类案例,可以清楚的看到、发现到一个人的思维与精神能量分配状态有着密切关系,也就是思维投入在那里,精神能量亦随之投入在那里。

 

(二)欲振乏力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很容易显现欲振乏力的现象,想去做却是怎么也提不起劲去做!欲振乏力大多是起因于行动力无法配合想法的结果。一般处在欲振乏力状态的人,他们的心理常有下列现象:知而不做、担心、挂记、犹豫、矛盾冲突…等。处在这些状态一段时日后,因为没有实际的行动力去支持心中的期待,导致原先支持心中期待的精神能量体因期待落空而消磨耗损,进入生命的空荡期,这时候,精神能量就会默默的沉沦进入潜意识空间。

    若从弗罗伊德角度来看,精神能量的总量是固定的,哪里分配多,就有其它分配少,因此精神能量若沉入潜意识空间的量有多少,则在意识状态下支持个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就会减少了多少。所以,欲振乏力,简单的说就是能量不够生命活动使用的感觉。

 

    例如,当某人想去完成一件事情时,他的讯息认知系统在当下可能已经设定好指令「开始行动!」,于是他的精神能量就会随着思想开始集中在这一事件上去进行构思与计划,若是后来他的行动没有去做,导致认知与行动无法产生一致时,生理就会进入焦虑、紧张状态。若再拖拉一些时间后,支持这一思维的精神能量因为没有获得实体行动的支持,便会沉沦进入潜意识空间,以致他的精神能量不足够应付现实生活所需,因此心情就开始产生失落、空虚、无力感、欲振乏力感…。

 

    处理方式,一般而言是提醒个案去完成原先的想法,个案若能够去付诸行动,则原先如何失落的能量会如何再浮升出来继续支持个体的行动。另一种潜意识处理方式,是引导个体进入禅观或浅度潜意识状态,回想这段日子以来失落的情境,这时候在潜意识空间便会开始慢慢聚集失落的能量,引导个体取消原来要去执行的设定,重新定位失落的能量,那么失落的能量就会再次回升,个体会再重新领悟生命的意义。

 

(三)失去意义的失落

    当生命失去方向、目标、意义,也会产生失落感。因为在这些时候,精神能量没有获得个体的任何思维指令去支持生命的发展与延续,个体也会进入生命的空荡期。当进入生命的空荡期,个体的能量体会沉沦进入虚无空间,令现实的个体显现一蹶不振、欲振乏力、甚至抗体弱且多病的样子。

   

    处理方式,是引导个体重新去思维曾经让他沉沦的事件情境,并且从中找出自己生命的目标或意义,则沉沦于潜意识的精神能量会随之升起,再次提供个案从事生命活动使用。

 

 

二、平抚激起的焦虑能量

 

    焦虑可以表示一种生理或心理的状态、症状、症候群、也是一种疾病的名称。

学者很难对焦虑下一定义,通常是从所引发的症状或症候群着手说明。焦虑的意义通常是指由不确定的因素所造成的一种不愉快心理激起状态。

一、常伴随的生理反应是来自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强烈活动:

1.交感神经所造成的反应:快速而不规则的呼吸、收缩血压升高、唾液减少而导致口干舌躁、手心脚掌留汗、四肢冰冷、发抖、肌肉颤抖。

2.副交感神经所造成的反应:肠胃不适、腹泻、小便次数增加、在紧急状态下可能昏厥。

 

二、情绪反应

可能会有恐惧感觉,对大难临头的模糊预期或更清晰的一种害怕,经常处于一种激动状态,而且忧虑着自己的状态。

 

三、行为可能经验到

失眠、坐立不安、重复不断的梦、充满焦虑的梦魇、无法专心、健忘、身体容意疲倦、工作缺乏效率。

 

    笔者在学校平均两天,至少会协助辅导一个案例,处理最多的主题是焦虑,其次是失落,再其次是重大打击后症。一般而言,当学生愿意接受笔者辅导时,问题大多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得到满意的解除。焦虑在处理时要把握的要点是澄清焦虑的事项,再从个案所焦虑的问题情境,放松释放平抚身心激起的能量状态。当个案的身心能量状态进入安定平和时,问题应是解除的时候。

 

    在短时间内,要平抚身心激起的能量状态,最快的方式是使用肌肉松弛训练,肌肉松弛训练是应用肌肉的一紧一松引导,令生理的气血达到良好的循环状态,接着个案会进入身心能量安定舒适平衡的状态,尔后再引导个案反思自己模糊的预期焦虑时,个案的领悟与察觉会在此时此刻产生,改变也从此时此刻开始。

 

 

三、精神能量分配

(1)人格结构

 

    弗罗伊德说人格由三个系统组成: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我是指人的心理历程,也是心理功能中的几个不同层面。

本我:生物要素、追求快乐;

自我:心理要素、追求现实;

超我:社会要素、追求完美。

    基本上,人可以视为一能量系统,人格的动力包含将精神能量分配到本我、自我、超我的方式。精神能量的总量是固定的,因此若一方分配得多,则另两方就分配的较少。人类的行为决定于此一精神能量的分配。

 

    因此,从能量分配的角度来看,三我的能量应是平均分配的,若不平均,则个体会产生思维、情绪、行为的问题。例如超我能量分配偏重、本我能量分配就偏低,则个体可能会对道德教条的要求就会比较强烈,心理也不容易有快乐的感觉。若自我能量分配的太少,则个体在处理现实生活问题可能会显现能力不够,心理常会受到超我、本我的打压,而处在矛盾状态。若本我能量分配偏多,而超我与自我能量相对就分配偏低,则个体可能会呈现纵情欲乐,不受教条律法的约束。

 

(2)沟通分析→角色能量分配

 

    沟通分析法(交流分析法),是心理学家伯恩所提出,他发现到每一个人皆有父母型、儿童型、成人型之人格特质。人类在家庭中的成长,由于分子间的互动,成为每一个人基本角色的剧本,也成为每一个人的原剧,从此影响他的一生。从父母型、成人型、儿童型(PAC)又分出七种人格特质(角色),若个体的精神能量分配要达到平衡状态时,其分配比值大致可以如下:

 

父母型( P )1/3       其中 权威型占1/6 ; 滋养型占1/6

成人型( A )1/3       其中 计算机型占1/6 ; 问题型占1/6

儿童型( C )1/3       其中 顺从型占1/9; 反叛型占1/9 ; 小教授型占1/9

 

P、A、C三种角色,其中父母型P与超我相近,成人型C与自我相近,儿童型A与本我相近。从平衡观点来看精神能量分配,P、A、C每一型占总量1/3,因为每一种角色都有其重要性,缺一不可,少了一种或精神能量分配得过多、过少,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人格特质走向,相对的困扰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在2002/5/22的一次成人会心团体课程中,从沟通分析角度协助学员进入潜意识做角色的能量分配,这次学员的反应很好,有80%以上的学员表示能够清楚的感受到能量重新均衡分配后,清楚的感受到有很清澈的能量体如水银柱般从尾椎升华到头顶,身体的感觉相当舒服。一周之后,在课堂上有两位女士学员分享一周来的心得,原本这二位学员在顺从型的分数偏高很多,也就是在平日是属于顺从型的人格特质,但是却发现这一周以来,自己有不同于过去的表现,分别列如下:

 

学员

 角色能量分配之前

 角色能量平均分配之后

 

A女士

 我是顺从型的人格,通常别人有要求于我,我都会压抑自己去答应他人,而后常心不甘情不愿的去做。

 现在也是答应他人去做,但是我的内在却认为是对自己能力的挑战!而不是压抑,也没有负面的感觉。

 

B女士

 我是顺从型人格,只要有人对我要求,我几乎不会拒绝的。

 5/27早上有位朋友来电要求我去做某事,我竟能理性的表达我无法接受这个要求的理由。在以前,这种行为在我身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3)三我、七种角色能量重新分配

 

    三我、及沟通分析七种角色的精神能量均衡分配,可以藉由肌肉松弛练习,进入浅度催眠导引精神能量重新做比率分配,从笔者平日团体辅导观察记录,学生的三我、或七种角色能量平衡后,都会产生舒服无负担的感觉,内心冲突减少或消失,以及角色不再混淆的现象。

 

四、人格成长过程→精神能量的滞留现象

(一)理论上

    弗罗伊德认为,五岁以前是人一生发展最重要阶段,从出生到1.5岁之口腔期,1.5岁到3岁之肛门期,3岁到5岁之性蕾期。在这几年内,本能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多次的失败,这些发展中的失败称为滞留作用。产生滞留现象有两个因素,一种是在某发展阶段若满足太少,则个体会害怕不敢进入下一阶段;另一种是满足太多,则没有动机进入下一阶段。

 

    个体一但发生滞留作用,即使发展到后期,仍会努力希望得到和早期阶段相同的满足或害怕成长,例如滞留于口腔期,会去寻求有关口腔的满足;滞留于肛门期,可能会有强烈的小气或洁癖;滞留于性蕾期,女性可能会有歇斯底里反应,男性可能会有比强比大的发展趋势。另一与滞留有关的现象是退化,是指个人回到早期的满足方式,回到较早期的滞留点,例如,遇到挫折或焦虑则食物吃得过多、烟抽得过多…等。

 

(二)操作时的现象

 

    笔者从个案实验操作中观察到,滞留作用不一定只发生在五岁以前,实际上,成长过程的不良经验都有可能令个体不敢或不愿进入下一阶段的发展。若个体有滞留现象,则个体在该发展阶段因过于满足或不满足,都会令精神能量(本能)滞留于该阶段之时空点,而导致心灵停滞于该阶段不愿继续成长。

 

    处理方式,先让个体明白精神能量的回归才能带动自我的成长,接着进入浅度潜度催眠或禅观状态,引导个体接回该时期滞留之精神能量,处理之后,问题大多能得到减轻或解决。

 

 

五、惊吓或意外事故造成精神能量的外倾

    个体发生意外或事故时,个体的生之本能会引发自我防卫现象,也就是精神能量外倾于事故的时空,执行保护个体动作。在意外或事故当下,个体的身心大多是处于焦虑紧绷状态,又精神能量在身心焦虑紧绷状态下大都不容易顺利回归个体。因此,若这一外倾的精神能量无法顺利返回个体,将会导致个体产生那些问题呢?一般而言,常出现的问题是精神失调症状或生理不适感觉。

 

    因此,若要治疗个体因意外事件造成的精神能量外倾所引发之灵魂失调症,就是协助其精神能量统整回归个体。处理方式,是引导个体进入禅观或浅度催眠,轻松面对情境,从情境中解除精神能量外倾之拉力与记忆性疼痛,个体的精神能量就能顺利返回个体,问题也得以解除。

 

    这里要强调的是,不要小看曾经发生过的意外事件,因为一个意外或一个撞击对个体内心而言,可能就是一次死亡的阴影。若处理得宜,这对一个人的后续发展是有其决定性的影响力,列举案例如下:

 

    笔者曾经遇到两个案例,这两位曾经发生过车祸,他们从发生车祸之后,常会有一种现象,就是突然会觉得这世界的一切都静止了下来,感觉自己与周围环境是隔离的状态,好像自己不再是这世界的一分子。这两位分别是:

 

个案

 16岁的男生(2000/10月)

 30岁的小姐(2002/5月)

 

发生时间

 在10年前幼儿园时发生过一场车祸,撞击后,头部受伤,伤口已经治疗痊愈。

 在4年前发生过一场车祸。

 

症状

 十年来,经常出现一种现象,就是突然与环境产生隔离感,心中常会觉得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对车祸的情景依然清晰,当进入与环境隔离状态时,头会有剧痛感。

 思维常进入飞跃状态,不容易专注,头会痛,可是怎么也想不出车祸的情景。一进入浅度催眠就失去知觉,解除催眠时就如睡醒一般,但是对于刚才催眠进行什事都没有印象。

 

处理方式

 以计算机讯息处理法解除个案记忆性伤痕与疼痛,引导个案将当时情境之精神能量回归。

 个案参加笔者第一次EQ课程时,曾有提及曾有车祸并表示头很痛,但是这事件的档案一直无法提取处理。当进入第七次课程时,因探讨自己对父亲死亡的愧疚感之后,再进入浅度催眠状态时,整个车祸情景浮现,才能顺利进行精神能量回归。

 

处理之后

 头不再痛,死亡感消失,与现实环境隔离的现象,到目前不再发生。

 专注力与稳定性出来,心情很愉悦。再进入浅度催眠时,已经能清楚的听到引导声。

 

六、能量流畅 与 情绪质量提升

 

    精神能量的分配比例、流畅度、阻塞现象、滞留状态,都会决定个体的情绪状态。

    笔者在EQ情绪管理社团课中,曾经做了一次实验,告诉学生,情绪与精神能量状态其实是有密切关系,能量的流动在人体是有其管道的,就如中医提及人体有14条胫脉,这14条胫脉可以视为人体精神能量管道的一部份。又如古印度修持者,视人有五条修练的灵脉,分别为前脉后脉左脉右脉中脉,所以从能量管道的角度来看,这五条脉管其实也是人类精神能量的通道。当这些能量管道有阻塞或干枯的现象,不仅生理不舒服,情绪也会不好。

 

    解说完之后,于是开始引导学生练习基本气功运动令气血畅通,尔后再引导放松。接着要学生自我暗示「将精神能量的管道打开,能量流畅无碍!」结果学生在很放松的状态下办到了,有90%学生表示,心情变得更舒畅许多,原本上课以前的郁卒感觉消失了。这实验告诉笔者,能量管道的畅流有助情绪质量的提升,而这次学生情绪质量提升只是透过运动、放松、观想开启精神能量管道令其畅通而来的,纯粹是从活动中进行身体能量的生态平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