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道鼎:净空法师: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4:07:46

净空法师: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十善业道经》第九面第一行: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

  经文很明显,意思无尽的深远。佛在此地告诉我们如何成就净业。特别是对念佛法门而言,大家都知道念佛法门是修净业,净业从哪里修?先净其口。我们在《无量寿经》上读到的,佛教我们修行的基本法是善护三业。善护三业里面一开头就教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就是此地所说的。由此可知,修净土是从善护口业开始。我们知道了,应该明了这一段教诲的重要性。

  什么是“恶口”?这两个字的意思一定要搞清楚。恶口是说话粗鲁,音声、态度、词句都令人家难以入耳,现在所谓是命令的句子。纵然是你的下属,不得不服从你,充其量也是表面服从,心里头不服,这是失败的,往往在某一种关头的时候,下属背叛了。为什么会叛离?必有原因,其中因素决定少不了平时言语不当造成的后果,这是世出世间一切事业成败的关键。

  人与人相处,人之待人,言语占的分量太重了。所以儒家教学,言语是列在重要的科目上。夫子教学四个科目,第一是德行,第二个是言语。由此可知,他把言语看得多么重。言语是德行的表现,看你的言语,看你的表态,看你的动作,你的德行高低就一目了然。我们要怎样修德、累德积功,佛菩萨在经论里常常嘱咐教导我们。教诲说得很多,诸佛菩萨又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柔和爱语,这是济众。

  我过去亲近章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我站在旁边观察他们接待宾客、接待来学,看了深受感动,同时也在这里面学习。他们对待亲近的学生与对待大众不一样,对学生常常有严厉的教训,但是对大众没有。对学生,老师有责任帮助他、成就他,看到他有过失,决定要说。所以从前老师对我们讲,没有人愿意说人过失,谁愿意与人家做冤家对头?聪明人、有学问的人绝不干这个事情,只与人结善缘,绝不与人结恶缘,你有过失不会有人说的。说你过失的只有两种人:一个是你的父母,一个是你的老师。

  朋友、同学说你过失,也是一而再,顶多讲两次,两次你不改,不会讲第三次了。为什么?因为再说就变成冤家了。那会怎么对你?敬而远之。什么叫“远之”?就是不与你共事。你在社会上做任何事业,得不到别人帮助。你所得到的,都是与你有利害关系的朋友。至于道义的朋友,你一个都没有。因此德行、言语不能不学。德行的落实,就是世尊在这部经上所讲的十善业道。所以口业重要,你能够“离恶口”,你就得到“八种净业”。

    【一、言不乖度】

        第一种“言不乖度”。“度”,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分寸,你的言语恰到好处,也就是一般说的如理如法、合情合理,不过分,也不会不及,这是第一种净业。言语过分,会显得巴结、讨好人。言词不及,则显得傲慢、瞧不起人。言词要能够做到恰到好处,必须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习。要常常练习,养成习惯。

  【二、言皆利益。】

  “言皆利益”很重要。无益之言,在佛法里面称作“戏论”,也就是我们世间人讲的开玩笑。诸佛菩萨、修道之人没有戏论。戏论与幽默不一样。世间人的幽默,不见得是对对方、对社会大众有利益。而圣贤、君子所谓是“出言成则”,说出来的话都可以做为社会大众的准则,这就是“利益”。由此可知,净业是有利益的。如果于社会大众没有利益的,就不是净业。最重要的利益是让我们得清净心,帮助我们断烦恼、长智慧,这是真实利益。

  【三、言必契理。】

  “理”是真理,决定不会违背真理。圣贤君子决定没有悖理之言,为什么?他见到真理了。佛家常讲“明心见性”,所以他的行为、言语决定与性德相应,言行都是性德自然的流露。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十二部经教,都是从性德流露出来的,契理。

  【四、言词美妙。】

  这是契机,让人家听到欢喜接受。契机契理的言语,才能广化众生。《坛经》上惠能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是契入境界了,不是凡夫。他为什么不见世间过?我们用相宗的话来说大家好懂,他已经转识成智了。相宗修行的纲领,“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第六意识是分别,一切都不分别了,这个观是妙观,智慧现前了。我们今天对世间人分别,他已不分别了。“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末那识是执著,他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执著了。诸位想想,离开分别、执著,你要找过失,了不可得,世出世法都没有过失。

  佛在《楞严经》、《圆觉经》、《法华经》、《华严经》里,都说贪嗔痴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即是贪嗔痴,这是平等观。贪嗔痴与戒定慧是极不平等,但是他说平等,是怎么平等的?贪嗔痴与戒定慧是一个法性,觉悟了叫戒定慧,迷了叫贪嗔痴。迷悟不二,迷的是法性,悟的还是法性。法性没有迷悟,迷的时候变的是贪嗔痴的相,悟的时候变是的戒定慧的相。但是你要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不是真的,是妄相。心平了,理得了,于是清净心现前。心清净,身清净,境界清净,贪嗔痴与戒定慧都清净了,这是法身大士。

  法身大士应化到六道里面来,他怎么做?他还是严持戒律。为什么?六道众生在迷,他要做一个好样子给人看。上舞台去表演,一定要顾及大众与当前社会。这个表演于众生不利、于社会不利的,就不可以做。譬如今天的社会,大家都不懂得孝道,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佛菩萨到这个地方来,一定示现孝顺父母、奉事师长。现在社会大众不懂得尊师重道,忘恩负义、背师叛道,佛菩萨在这个世间示现,一定是特别示现孝亲尊师,一定是这个作法。为什么这么做?为了挽救世道人心。诸佛菩萨在哪个地方示现、哪个时候示现,一定先观察时节因缘,也就是此时此处众生犯了哪些毛病。佛法是教育,能够纠正众生,帮众生改过来,这是善知识。

  今天这个世界上,已经不懂得尊师重道,如果我们还要毁谤老师、批判老师、斗争老师,这就是教社会大众不孝父母、不重师长,果报是在三途。这种教育、这种表演示现,是把众生带往三途恶道,这种人是恶魔,不是菩萨。

  菩萨作法与此恰恰相反。菩萨随顺性德,所以菩萨决定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教化众生懂得整体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人,成全大众。对于恶人的毁谤、侮辱、陷害,格外敬重。这个敬重不是装的,而是出自于真诚来感化恶人、劝化社会。这是菩萨。

  “言词美妙”不单是音声说得好听,音声好听固然在其中,“美妙”的意思更深更远,是让别人听到能够欢喜接受。你的言语是金玉良言,这叫美妙。我们现在讲,是合情、合理、合法,真正是从仁慈、博爱里面流露出来的。这是属于净业,决定是从清净心里面流出来的,亦能够净化人心、净化三业,这是真正契理,真正美妙。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