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郑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1:39:04
  史上“最牛愤青教授”郑强语录  

 

    最近听过孙东东语录,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位知名教授的语录。听过《中国强大真正的希望》演讲的人,应该都对这样一位教授有所了解,他就是郑强——人称最牛愤青教授。作为法科学生,我想只要了解或者听说过他演讲的人,都应该对这样一位理工科教授崇敬。或许也因曾被人称为愤青的我,对于这样一位“大愤青”不免产生感情的共鸣,由衷地喜欢。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象我一样,喜欢并支持他。或许过激,也难免不少的批评、批判者。或支持、或批判,我们不访来听听他的语录:
  1、我们漠视历史的价值,总以为楼宇越新越好,但你到法国市中心看看,几乎没有什么新建筑,他们以历史积淀为自豪,而我们以不断地拆楼建楼来折腾自己。(我们的政绩往往需要硬件的体现,高楼城市、豪华校园,而往往历史、文化经常被抛弃,一个民族与国家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如此了)
  2、教育的本职不是谋生,而是唤起兴趣,鼓舞精神。靠教育来谋生和发达也是可以的,却被我们过度重视了。(书中自有黄金屋,有钱自有美女、权力地位伴,本无可厚非。但却因为追求地过于执着、往往丧失了教育的意义,尤其是学术)
  3、大家都在嘲笑俄罗斯,但我知道俄罗斯将来一定会发达,因为那里的人2天没吃饭了饿着肚子还排队,而我们有2个人也要挤的不可开交。(懂得牺牲自我利益的人,最后自己的利益才没有牺牲,民族与国家才会更强大)
  4、将来中国即使发达了,但你看看那些开着豪华车的富翁们从车窗外向外吐痰、扔垃圾。你就知道,如果没有教育,中国再富裕也不会强大。(一个民族没有文化、没有素质,尽管有钱、虽然经常可以充大爷,但骨子里就是孙子)
  5、读书是为了承担责任。但现在的教育让女人承担了太多责任,让男人逃避了太多责任。(这句话,一开始不是很理解,但的确现在的男人慢慢地学会了逃避、逃避自己、更逃避责任)
  6、人类历史,实际就是一连串冲动。所以大家不要鄙视冲动,因为冲动都是可爱地。(法律人总讲理性,对,我们需要理性,但如果任何时候都一味地追求理性,那么我们的法治,也就变得不可爱,慢慢地也将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那么我们的未来,也就变得枯燥、生活也就没有了乐趣)
  7、日本人为什么不道歉,日本总统为什么不谢罪?因为他们知道,日本人的尊严和历史、民族凝聚力最重要,相反其它亚洲的不满太没有分量,所以他们可以置之不理。(虽然,我们绝对应该憎恨小日本,但某些方面,我们却不得不向其学习,学习其精神)
  8、未来20年,中国人崇拜的将是知识而不是官员。这一点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这个民族对知识的尊重,无以复加。但现在在中国有点钱的人,有点小权的人--哪怕是个科长,也可以照样吧大学教授弄得没有尊严。这种貌似聪明的聪明,洋洋自得的市侩,是多么肤浅啊。(现在的官员不少都是硕士、博士,试问又有几个有真正的学术水平?不少博导、硕导以招到官员学生为荣,这又是怎样的心态呢?教育啊)
  9、一个男人,只可以给自己的父母和妻子下跪,只可以对自己的老师鞠躬,绝对不应当对权贵与金钱低头。但如今,大多数人正好反了。(试问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多少人在金钱与权力面前低头了呢)
  10、教育应该让中国懂得自尊。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外国人就低头,女生看到外国垃圾一般的男人都想讨好。(从法学的角度来讲,每个人有选择的自由,有权追求自己的真爱,如果是真爱,那更加无可厚非。但从民族的角度来看,或许这也折射出某种心态)同志们,在外国人面前我们多么地没有尊严。在留学的日本东京大学的人当中,我是唯一回来的,但日本人反而敬重我,因为我活得有灵魂,活得有骨气。”(对于一些“海龟”,本人是非常尊敬的,比如我们所有华人的骄傲——钱学森;他们活得有骨气、有灵魂。而现在不少人出国就为了“出国”、还挥霍着我们人民的血汗钱)

一个人过激没有关系,关键的是过激的有没有道理,值不值得反思,不管于个人、于教育、于民族未来。

同时,一个民族是需要愤青的。日本的右翼分子,可以说就是彻底的民族愤青。在日本,他们不会受到太多的攻击,反而一定程度是日本民族文化、历史的支柱。而在我们的国家内,往往愤青受到的待遇并不怎么样,不是批评、就是愚昧的嘲笑。何苦呢?一个民族的包容如此,实属不幸,可能仅仅只是每个人的爱国方式不一样罢了,由此相煎、何太急?

我们需要理性,但愤青并不代表不理性,虽然有时可能过于感性。但感性未必不好,而且实际上可能并不是我们很感性,而是理性的人以为我们很感性。尤其是我们没有过激的行为,尤其是违法犯罪行为时,我们有感性的自由。

   郑教授的语录,我想我们都应该好好学习,尤其是自以为很理性的人,到了该思考的时候了。

 

 

郑强教授简历
郑强,男,1960年09月生,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共浙江大学党委委员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
  浙江大学先进纤维材料研究中心主任
  浙江省政协委员
  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兼聚合物表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流变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应用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新材料委员会委员。10余种国际、国内学术期刊编委。近5年,在相关领域的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40篇)。
  作为“浙江大学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称号获得者,近年来,应邀到幼儿园、小学、中学、高等院校、机关、企业、部队,作有关爱国主义和人文素养方面的专题报告160余场,受到热烈欢迎,其教育观点和思想受到广泛关注。中央电视《东方时空》、《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报》等予以专题报道,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国民辛勤地耕耘;一个民族的振兴需要民众的自尊自强;一个中国的年轻学者,只有将自己的知识和才华融汇于新世纪中华复兴的大潮中,才能有最大的成就。??郑强

  郑强,1960年9月出生。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2009年)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年到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从事新型有机硅材料研究。1988在成都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0年在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研究所从事聚烯烃形态结构与性能研究。1990年至1994年在四川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92年至1994年作为中日联合培养到日本京都大学学习,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教授和时任国际聚合物加工学会(PPS)主席、日本流变学会(RSJ)会长T. Masuda教授;1994年获四川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10月至1995年3月以客座研究员身份在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部从事多组分体系动态流变学研究。

  现任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系主任。兼任教育部高分子材料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流变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高分子科学委员会聚合物表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学术成就:(1) 将动态流变学方法引入两类最典型的"排斥效应(Repulsion effect)"导致相容的共混体系,对其相分离和相行为进入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长时区域特征流变响应以及时温叠加失效与相分离的定性和定量特征温度概念,丰富了多组分复杂体系流变学理论。(2) 将流变方法引入粒子填充导电复合材料体系,探索了小应变、大应变及体积膨胀与导电结构网络的变化及导电机制的关联,发现了非浓度唯一的动态逾渗现象形成的转变的微观机制。(3) 建立动态流变光散射组合方法,为获得真实Spinodal温度开辟了新途径。

  近年来负责主持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优秀年轻教师基金和骨干教师基金各1项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十多项。在Macromolecules, Polymer, J. Polym. Sci. Part B: Polym. Phys., Chinese J. Polym. Sci.,《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材料研究学报》、《复合材料学报》等本学科相关领域的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3篇,EI收录论文17篇。主讲研究生课程4门,培养硕士、博士各8人。

  曾荣获浙江大学“竺可桢基金优秀教师奖”(1998年),浙江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1999年),“浙江大学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称号(2001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