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金钥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9:51:25

第一讲   健康的新概念

 

    对于健康,人们有不同的说法和理解。有人说又红又胖是健康;有人说能吃能喝是健康;有人说身体好没有病就是健康;还有人说瘦就是健康。这些说法,好像有道理,实际都不科学。又红又胖健康吗?现代观念认为越胖越不健康,肥胖是百病之根。俗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但绝不是越瘦越健康,标准体重才健康。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吗?我看有些人身体的确健康,但在单位人际关系紧张,回家常和家人、孩子吵架,这些人并不健康,因为他心理不健康。能吃能喝健康吗?不一定健康,会吃会喝才健康,胡吃胡喝就遭殃。某省有三位局长分别42岁、48岁、52岁,都患肺癌死亡。有人说突然死亡,我们认为是必然死亡。因为他们都有20年左右大吃﹑海喝﹑滥抽的历史。是吃死的﹑喝死的﹑抽死的。东北某地两个单位举行喝酒比赛,一个叫张不醉,53岁,领导干部;一个叫李不倒43岁,一般干部。60度高梁酒,一个多小时每人分别喝三斤多,都双双误入天堂,喝死了,真是稀里糊涂喝,稀里糊涂死。无知,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无知更可怕。随着生产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的观念在深化和扩展,认为身体没有病就是健康的观念已过时了,现在健康有新概念。我国老一辈医学家傅连璋同志认为健康的标准有四条:身体健康﹑体质坚强﹑精力充沛﹑情绪乐观。日本对健康提出了颇有新意的“十快”,即吃的快﹑便的快﹑睡得快﹑说得快﹑学得快﹑干得快﹑动得快﹑尿得快﹑汗得快﹑精得快。因为它是高效率﹑快节奏的国家,什么都要求快。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对健康的定义提出了全面的10条:精力充沛﹑处事乐观﹑睡眠良好﹑保持标准体重﹑适应能力强﹑能抵抗一般性疾病﹑眼睛明亮﹑牙齿完坚﹑头发有光泽﹑肌肉皮肤弹性好。又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个性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宁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除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以外,又加了一条道德健康,这才是全面的健康,概括地讲就是身心健康。

 

    身体健康:是指各个器官的功能,各项生理活动指标正常,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能有效地抵制各种疾病的侵袭。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和人群以及生活环境之间保持良好的协调和均衡,能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正确对待社会。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身体健康,更要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人。

 

     身心健康有具体的标准,但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论述,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标准,我们认为身体健康的标准应做到“五快”,即吃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别看这5条简单,但真正做到很不容易。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做到“五有”,即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健全稳定的个性,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更为重要,要求更高。现代社会,人们主要是心理不健康,美国人民

 

60%是找心理医生看病,我国将来会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下面就身心健康的具体标准作些简要论述。

 

  身体健康的标准用“五快”来衡量。

 

吃得快:是指胃口好,什么都喜欢吃,吃得迅速,吃得香甜,吃得平衡,吃得适量。不挑食,不贪食﹑不零食﹑不快食。不是吃得越快越好,中老年吃饭,要做到细嚼慢咽,充分分泌唾液,可以减轻胃的负担,提高营养吸收率。甚至减少癌症发生。

 

便得快:是指大小便通畅,胃肠消化功能好,良好的排便习惯是定时﹑定量﹑最好每天一次,最多两次。起床后或睡眠前按时排便,每次不超过5分钟,每次排便量0﹒5—1市斤,说明肛门肠道没有疾病。假如:“便秘”,大便在结肠停留时间过长,形成“宿便”,有毒物质会吸得越多,引起肠胃自身中毒,产生各种疾病,甚至得肠癌。

 

睡得快:是指上床后很快熟睡,并睡的深,不容易被惊醒,又能按时清醒,不靠闹钟或呼叫,醒来后头脑清楚﹑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没有疲劳感。睡得快关键是提高睡眠的质量,而不是延长睡眠的时间。质量好表明你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功能协调,内脏无任何病理信息干扰。睡眠少或睡眠质量不高,疲劳得不到恢复,会形成疲劳过渡,甚至得疲劳综合症,降低免疫功能,产生各种疾病。

 

说得快:是指思维能力好。不管任何复杂﹑重大问题,在有限时间内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语言表达全面﹑准确﹑深刻﹑清晰﹑流畅。对别人讲的话能很快领会﹑理解﹑把握精神实质,表明你思维清楚而敏捷﹑反应良好﹑大脑心肺功能正常。

 

走得快:反映心脏功能好,俗话说“看人老不老,先看手和脚” ﹑“将病腰先病,人老腿先老”。加强腿脚锻炼,做到转动敏捷﹑灵活自如﹑轻松有力,不要事事时时都离不开车,不要忘记腿是精气之根,是健康的基石,是人的第二心脏。

 

下面介绍一种心脏功能简便测定的方法,是通过上﹑下楼梯后来测定你的心率。以一般速度上四层楼(层高3﹒5米左右)所得心率每分钟在100次以下,表示心脏功能良好。心率每分钟在120次以下的,表示心脏功能尚好。心率每分钟在140次以下的,表示心脏功能还可以。心率每分钟在140次以上的,表明心脏功能差。

 

   心理健康的标准用“五有”来衡量。

 

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人要有理想﹑有抱负﹑有执著的追求。人是一种不断追求的生命,你怎样追求,就拥有怎样的人生。人的追求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生活的追求;第二层次是功名利禄的追求;第三层次是真善美的追求,这是最高的追求。一个人追求层次越高,他的人生境界也就越高,伟大的目标才能产生伟大的力量。孔繁森同志说:“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人不仅是生物的人,还是社会的人,不仅要适应自然环境,更要适应社会人群,统称社会环境,适应乃是个体为满足生存需要而与环境发生的调节作用,从而改造环境以适应个体的需要,或改造自身以适应环境的需要。现代社会极为复杂多变,对适应的要求超过任何时期。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与客观环境能保持良好的接触,和家庭单位﹑社会人群都能和谐相处,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面对现实,沉浮自如,荣辱不惊,保持良好的情绪,做出正常有效的反应,能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以出色的成就贡献于社会,这是健康的最高境界。

 

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著名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人际关系失调而带来的。”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往往结成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如夫妻关系﹑父子关系﹑上下级关系﹑邻里关系等叫人际关系,这些关系的好坏是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人际关系确立﹑变化及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交往双方各自需要满足与否及满足的程度如何。搞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是关心别人﹑尊重别人,理解﹑宽容﹑帮助和赞美别人﹑不关心别人的人,自私自利的人,傲慢骄横的人是不可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

 

有健全﹑稳定的个性:个性又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完整的精神面貌,闪光的人格具有巨大的潜能。个性好的人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情绪乐观,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得起批评﹑委屈﹑挫折﹑打击﹑逆境﹑疾病﹑癌症以及各种痛苦和不幸。能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甚至有些特殊人物具有克服困难﹑获取胜利的顽强灵魂和不死的力量。如徐州五金交电公司总经理兼书记韩玉亭同志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自1969年开始到现在得了5次恶性肿瘤,1次良性肿瘤,前后开了14刀,拿掉了身上12个零件,和癌症斗争了33年,始终没有向癌症屈服,一直战斗在工作岗位上。她已年过花甲,是全国特等劳动模范﹑著名女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八红旗手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是闻名全国的“女铁人”。

 

有自知之明: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人难,知已更难”。说明做到自知之明是非常不容易的。心理学家发现,人的意识中都有一种隐藏很深的防卫机制,叫“护短机制”。人都护短,把自己的缺点错误掩盖起来,或把它归罪于客观环境或别人,有些老年人﹑领导人﹑对历史有不朽功绩的人,要求别人尊敬他,却不愿检讨自己的言行,这都是大脑中护短机制作祟,没有自知之明。

 

如何做到自知之明呢?

 

第一:要正确﹑客观﹑透彻认识自己。这是人类的最高智慧,最大的聪明。“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第二:要愉快﹑满意地接纳自己,不拒绝自己,不憎恨自己,不欺骗自己。

 

第三:自觉地控制自己。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言行﹑情绪﹑欲望,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心理成熟的最高标志。历史上曾有些不可一世的人物,可以控制一个部门﹑一支军队﹑一个国家﹑但却不能控制自己,最终身败名裂。

 

因此,只有身心并健的人,才是完美的健康人。

 

人们最可怕的是疾病是心理失调。心理失调是心理活动过激或不足以及异常的表现。这是致病﹑致癌﹑死亡的重要原因。一位领导干部因冠心病入院,经治疗已好转,准备出院,在出院的前一天由于一点琐事怒气填胸﹑大发雷霆,突然暴发急性心梗而死亡。另一位领导干部提前退出领导岗位,认为领导整他,气得不出门﹑不下楼﹑不理人﹑生闷气﹑抽闷烟﹑喝闷酒,仅仅9个月后得了胃癌,不久病逝。肠胃是情绪的器官,是人的第二张脸。压抑﹑忍受﹑不懂得合理宣洩是致癌的性格。皇帝内经两千多年以前就指出“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所以现在很多病人不仅是“病从口入”,更主要是“病从脑入”。现在得病的首要因素是精神因素而不是以往的生物因素和营养因素。现在有80%的疾病称“心身疾病”,是由心理﹑社会包括家庭为主要因素引起的疾病。严重心理失调会使大脑皮层下中枢神经功能衰竭,各种疾病甚至癌症的发生,所以要防止心理失调,做到心理健康,必须开展一个“心理卫生扫盲运动”,要普及心理学的知识使每个人都能了解自己的心理变化,掌握自己的心理特点,懂得心理的自我调适,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世界。

 

第二讲  各级领导干部应关心自身和群众的健康

 

健康是每个人最迫切的心理需要,是最珍贵的社会财富,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当代社会一个重大课题。

 

但是,人们如何做到健康,不仅做到身体健康,尤其如何做到心理健康,如何对待只有一次的生命,如何把健康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些不是每个人能够从理论上准确回答和行动上完全做到的。对上述问题认识不一样。态度不一样﹑途径不一样,结果完全不一样。自1986年来,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个案分析,发现人群中对待健康有三种态度。

 

老年人重视和关心自己的健康;

 

青年人很不重视自己的健康;

 

中年人顾不上自身的健康,尤其是事业心特强的人对自己健康到了漠不关心的程度,往往依赖于医生﹑药物和保健品,根本顾不上自我保健。

 

我们长期在医务单位工作,发现有些人的疾病和死亡是难以避免的,但不少人的疾病和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应该多活几年,几十年。为什么一个个﹑一批批匆匆而走!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但从医学和健康学的观点看,主要是不少人健康意识淡薄,不太懂得健康的知识,不会健康的生活,缺乏自我保健能力,因此,健康和生命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

 

健康是个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制约,如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医疗保健因素等。因此,我们必需运用多学科,采取全方位﹑综合治理的办法,来关心自身和群众的健康,过一个健康﹑长寿﹑幸福﹑愉快﹑富裕,有价值的一生。

 

为什么要重视健康?

 

1﹑健康是个人生活﹑家庭幸福﹑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完美的人生来自三大支柱,健康的身心﹑幸福的家庭﹑成功的事业,缺一不可,但健康是基础。古今中外许多名人,所以能干一番事业而且长寿,健康是重要的保证。毛泽东同志年轻时立志改造中国,改造世界,他采用多种形式,如游泳﹑远足﹑冷水浴﹑风浴﹑雨浴﹑雪浴等,锻炼了顽强的意志,健全的体魄,迎接了一生的战斗。古代医学家﹑药王﹑又是养生学专家孙思邈,他70岁时写了“千金要方”100岁时又写出“千金翼方”,这是祖国医学宝库的珍宝,活到141岁,相反也有些名人,很有才华却过早逝世,新唐四杰之一王勃29岁去世,孔子最好的学生颜回死时才32岁,当代优秀知识分子代表蒋巩英43岁,罗健夫47岁,张广厚49岁,施光南49岁,路遥才42岁,很多知识分子过不了50岁大关。某市副市长李某56岁,某市副市长倪某53岁某省副书记支某54岁等一些领导干部也都英年早逝。据日本报导近年来有130名市长相继逝世,究其原因或疲劳过度、或生活不节、或吸烟酗酒、或过分忧愤、或不会运动。世界著名科学家居理夫人说过:“健康的身体是科学的基础”,没有健康将一事无成。健康是金子,健康是无价之宝,健康是人的第一财富。著名医学家吴阶平教授说:“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2﹑有健康的身心,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幸福生活,但由于生产节奏的加快,价值观念急剧变革,知识爆炸,竞争激烈,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社会公害日益严重,致使各种疾病尤其是非传染性慢性病明显增加,如心脏病﹑脑血管病﹑癌症﹑精神病患病率﹑死亡率逐渐增多,五十年代心脑血管和癌症的死亡顺位是第七﹑八﹑九位,八十年代已排到死亡顺位的一﹑二﹑三位,已经和发达国家差不多了。据资料报导,美国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的死亡率占50%;癌症死亡率占20%,即心血管病﹑癌症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70%,我国这三种病的死亡率占71%;精神病发展也很快,50年代是3‰。60年代5‰,70年代7‰,80年代12.96‰,90年代15‰,这几种疾病严重影响我们的健康和生命,如不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不仅影响生命质量和长寿,而且严重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

 

我们坚信健康和生命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1986年以来,我们不仅在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作演讲1600场,还召开健康调查会500余次,个案分析1000余人,健康问卷调查3000余份,健康咨询5000人次,从中发现人们对待健康有三种类型。

 

有的自我保健意识很强。懂得健康的知识,会健康的生活,有自我保健能力,因此不仅可以享尽天年甚至大器晚成。

 

有的认为“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人的寿命长短是命里注定的,自己无能为力,所以对待自己的健康和生命,马马虎虎,随随便便。

 

有的稀里糊涂活、稀里糊涂死。有吃死的、有喝死的、有抽死的……更多是气死的。

 

有一位年轻的油料处长,一天三顿酒(一斤以上),一天三包烟,37岁肝癌死亡。喝醉一次白酒,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另一位领导干部,因冠心病住院,经治疗已好转,准备出院,却由于一点琐事,怒气填胸,突然暴发心肌梗塞而死亡。情绪的确是人的生命指挥捧。还有一位教授,血压已高达200/140毫米汞柱也不休息、不看病、不吃药,忙于外出参加会议,搞实验、写文章、开夜车、终因劳累过度,脑出血死亡。人不是钢筋铁骨,钢筋也有断裂的时候。难怪有人说,有的将军可以统率千军万马去赢得胜利,却往往掌握不了自己的情绪;有的专家可以攻克科学堡垒,却对付不了自己小小的疾病;很多雄才大贤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却把握不好自己生命的节奏。这些实例说明了不少人健康意识淡漠,缺少自我保健能力,健康和生命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

 

由此,我们通过深入的学习、调查、研究,明确提出:“人要管理好自己的生命,要把生命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依据现代健康观念,结合现代生活实际,而提出的命题。它向人们提示,健康与生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健康是生命的基础,健康的水平决定生命的质量,命题冲破了古今中外旧的生死由命的传统观念。它告诉我们,健康不是依靠上帝、不是依靠别人、不是依靠吃药,而是依靠自己、健康和生命要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坚信,健康和生命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因为:

 

人的正常寿命应为百岁以上。

 

对于人的最高寿限问题,国内外科学家提出四种科学推算方法。

 

性成熟期推算法:哺乳动物的自然寿命相当于性成熟期的8-10倍,人的性成熟期为

 

14—15年,所以人的最高寿限为110—115岁。

 

生长期推算法:哺乳动物的自然寿命相当于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故人的最高寿限为100-175岁。

 

细胞分裂次数和周期乘积推算法:人的最高寿限是细胞平均分裂次数(50次)和平均每次分裂周期2.4年相乘的积,所以人的最高年龄是120岁。

 

生物强弱学推算法:日本解剖学家根据对人的机体器官和组织强度的测定提出,人只要不病死,就可以活到100岁以上。

 

以上推算方法都说明人的最高寿限在100—175岁,不少老年人既能长寿,又有所贡献。

 

据我国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百岁以上老人为6434人,(年龄最长者已达136岁)。目前已超过一万人。日本百岁老人已达17934人(2002年9月),俄罗斯20000人,美国66000人,有的人竟超过200岁,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自信人生二百年”。

 

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将人生的时期重新划分为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青年的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人。我国史料早有记载“人应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就是说,人的正常寿命,应度过100岁,凡没有度过100岁者,古人认为是未尽其天年而夭折。

 

21世纪是长寿的时代,人人享有健康100年,据报导,现在全世界人类平均寿命66岁,中国达71.8岁,所以人到70古来稀已成为历史,未来正如台湾民谣所说:“百岁笑嘻嘻,九十不稀奇,八十多来兮,七十小弟弟,六十摇篮里”。

 

个人的健康和寿命主要取决于自己。

 

世界卫生组织1991年向全世界宣布:“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

 

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这就明确告诉我们,个人的健康和寿命,很大程度取决于自己。

 

健康是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是由许多因素相互交叉、渗透、制约、作用的结果、保健学家把这些因素归纳为四大类,即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机体生物学因素(特别是遗传因素和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卫生保健设施因素。而这四大类又可以分为大环境因素和小环境因素。大环境因素(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小环境因素(为生活方式因素、遗传心理因素)则是自己可以支配和改善的。著名的医学家,社会学家诺勒斯说过:“99%的人生下来就是健康的,但由于种种社会环境条件和个人不良习惯使人生病,不良习惯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人不在习惯中长生,就在习惯中衰亡”。

 

1991年第十三次世界健康教育大会明确指出:现代社会60%病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发达国家占75%,发展中国家占45%),而70—80%的人又死于这些生活方式病。从世界范围看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最为危险的行为因素有以下六种。即吸烟、酗酒、膳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心理应激能力下降、车祸。因此许多国家都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叫“生活方式病”。即为心脑血管病、癌症、肥胖病、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病严惩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寿命,而且使许多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专家们发出警告:“如果人们不改变有害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病将在全国、全世界流行”。

 

生活方式病称“文明病”、“富贵病”,又有一个新的名词,叫“自我创造性疾病”是舒舒服服、不知不觉、潜移默化,长期形成的。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马勒说“高级的轿车、诱人的香烟、丰盛的饮食、懒惰的生活、潜藏着危险”,带来疾病和过早死亡,人们大都死于自己培养起来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这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的灾害。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说:“世界上绝大多数影响健康和过早夭亡的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来防止的”。如果人们能获得有关吸烟,饮食和身体锻炼方面的科学知识,成年人死亡总数可以减少50%以上。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人要做到“不吸烟、不酗酒、平衡膳食、适当运动”。四大高效低费的生活方式,预期寿命可以增长10年。

 

所以,个人的健康和寿命主要取决于你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学习自我保健知识是掌握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手段。

 

了解生命,才能掌握生命。人的生命有很多因子(对立着的双方)交织在一起,相互

 

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延长或缩短人的生命,我们要尽可能更多、更快的掌握延长生命的因子,让它牢固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另方面要尽可能更多、更快的掌握延长因子,不使其影响和断送自己的生命。象足球裁判用黄牌对犯规者提出警告那样,对自己身体的机制提出现的危险信号,立即出示黄牌。现代科学高度发达,健康信息已广为传播,现代社会不是没有自我保健知识,而是如何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目前了解保健知识,真正具有综合自我保健能力的人不足10%。

 

医学对人的死亡回顾性调查表明,解放初期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原因主要是传染病、营养不良和寄生虫病。它是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致病的。但现在疾病谱和死亡谱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在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三大疾病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占整个死亡率70%左右。这些疾病是非传染性慢性病,其致病原因主要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如吸烟、酗酒、高脂饮食、缺乏体育锻炼、情绪不良等)与环境因素引起的。

 

癌症、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是当前威胁我们健康和生命的三大敌人。如癌症并不是绝症,战胜癌症还是有希望的。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癌症委员指出:全世界约有1/3的癌症是由已经知道或可以避免的原因引起的;另外1/3的癌症是可以早期检查、诊断和治疗的;其余1/3的癌症虽然不能治愈,但采取措施也能减轻痛苦延长寿命。世界著名的癌症专家查尔斯·李·梅恩特里认为,85%的癌症是能够避免的,其中50%的癌症和饮食有密切关系。我国和美国的专家都提出膳食预防癌症的四个原则,①控制膳食脂肪(尤其动物脂肪)的摄入量;②控制膳食中的盐腌、烟熏、烧烤的食物,不吃变质、霉烂的食物;③多吃蔬菜;④不吸烟,不酗酒。只要做到这4条,癌症可以减少50%。

 

据最近美国《癌症原因与控制》杂志报导,科学家们认为导致癌症的各种因素中,30%的癌症与吸烟有关,30%的癌症与营养不良和肥胖有关,5%与缺乏运动有关,工作中接触致癌物,病毒感染和家庭遗传三种因素分别与3%的癌症有关,酗酒、社会经济地位与生育情况分别与3%的癌症有关。这又进一步提出防治癌症的方向与具体内容。

 

日本曾是癌症患者比例最高的国家,约占整个死亡率的40%,日本提出要发动全民运动,从日常生活做起,努力从1990年到2000年,把癌症死亡率减少50%,具体措施还是那几条:膳食平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脂肪和盐的摄入量;不吸烟、不酗酒。

 

同时,大量的研究资料证明,癌症发病与不良情绪和不良个性有密切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精神打击、心情抑郁等“负情绪”的笼罩下,容易诱发癌症。如上海市有关部门调查癌症病人发病之前负性生活事件高达81.2%。

 

像癌症、心脑血管病等现代病,目前既无疫苗打,又无特效药来治,如不设法控制危险因素,不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光靠医生和药物是能以奏效的,有的人被疾病折磨了几十年仍然对自己的疾病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有人得了癌症,金山银山都化光了,最后还是人财两空。

 

所以,不管任何人工作再忙,学习如何紧张、时间多么宝贵,都必须抽出一点时间学习和掌握自我保健知识,这是人生必修课,这些保健知识,一学就懂,一用就灵,早学早受益,早学早健康,早学早长寿,只有学好健康的知识,增进健康的观念,学会健康的生活,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才能把健康和生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四讲   学会健康地生活,

 

紧紧掌握通往健康大门的《五把钥匙》

 

人的健康是个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阐明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全部性质时,不仅要考虑生物因素,还要考虑心理、社会、行为因素的作用。所以为了保证健康,不能采取单打一的办法,有偏重于锻炼;有的过于强调休息;有的注意高营养;有的一味依赖服药。这些片面的做法,有时不但达不到目的,还有可能加重或增加新的疾病。如何做到健康,我国传统的养生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科学家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每个人都有一些好的办法,根据多年的综合研究,我们认为应采取科学的、全方位的、实用的健康之道。即积极锻炼身体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首要途径;加强脑力训练是开发智力、延缓衰老的关键;营养合理、膳食平衡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乐观情绪是保证身体健康的灵丹妙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则。以上五个方面,被人们称为通往健康大门的“五把钥匙”。通过16年来在中央各部委、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以及全国三十三省、市、自治区面向3000万人的宣传,和广大群众的的实践,“五把钥匙”已成为千百万群众的健身理论。当然并不是终说,它并非不易之论,还有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我们也希望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健康长寿之道。下面向大家简要介绍通往身心健康大门的“五把钥匙”。

 

积极锻炼身体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首要途径。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者,养生之道也”。体育是人类自己保养生

 

命的重要方法。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动则不衰”,现代科学家说:“生命在于运动”。从古至今,在养生方法上都是积极主张运动的。

 

人到30岁以后开始生理衰老,40岁以后相继出现各种疾病,如四十腰、五十肩、颈椎病、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以及癌症等慢性病明显增加,现代生活中很多人坐多动少,静久成疾,缺少运动是造成这些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调查,我国真正自觉、长期锻炼的约10%,我国老年人有一支3000万浩浩荡荡的体育锻炼大军,积极参加晨炼和晚炼,也只占全国中老年人的25%。而美国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有1亿多人,占全国总人数的60%。日本参加体育锻炼也占全国总人数的50%以上。所以国务院号召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是非常必要的。实践证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发病率低,比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年人健康状况要好,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其心肺功能退行性变化可推迟10—20年。郭建生教授采用遥测运动心电的办法,在某大学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中检查了长跑锻炼多年的男、女中年老年人44名,其中仅有4名出现轻度供血不足,占9.09%;而从未参加锻炼的对照组44名同龄人,却有11名出现供血不足,占25%。同时又对西安市老年体协副主席郭杰教授进行了对比观察,郭杰教授当年已71岁,身高1.78米,体重73公斤,可谓标准体重,血压120/90毫米汞柱,安静是心跳每分钟52次,很有力量,肺活量4600毫升,年青人都望尘莫及。仰卧起坐可连续做25次,燕式平衡可持续3分钟,免疫功能正常值比一般老年人高一倍以上。郭老现已90岁了还在讲学著书翻译,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郭老所以有这样健康的身体,就是因为他重视有氧锻炼,尤其坚持长跑锻炼50余年,每天长跑5000米,从不间断,他跑的总距离比地球一周还多,地球一周40009公里,他已跑5万余公里。同时,我们又对另一位长跑锻炼3年的51岁健康人进行对照,发现郭杰教授的心、肺功能等多项指标比他年轻20岁的中年人还好。以上事实充分说明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延缓衰老。体育锻炼不仅能起到健身、防病、治病的作用,同时还可培养良好的性格,增强大脑的功能、训练顽强的意志、调节情绪、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丰富生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方法能象体育运动那样使人青春常驻。

健康生活,从现在开始
近日,中国首席健康专家,74岁的万承奎教授做客央视《人物周刊》,向全国电视观众讲述了他的健康、长寿、幸福"秘方"。

1.在健康问题上,你自己比老天爷管用

万承奎教授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个人的健康和寿命15%决定于遗传,10%决定于社会因素,8%决定于医疗条件,7%决定于气候影响,60%决定于自己。在这个问题上,你自己比老天爷管用。你知道吗?吃饭一定要是: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现在的人相反了,早上马虎,中午对付,晚上大吃大喝,这就是百病之根。早上这顿饭,等于吃补药,是最重要的一顿饭,一定要吃营养早餐。营养早餐必须具备四样东西:牛奶、豆浆、鸡蛋或者肉,主食必须要有蔬菜加水果。假如只有两种以下的营养早餐,就属于低质量早餐。现在我们中国人20%不吃早餐,50%—60%不会吃早餐,早餐营养不好,中午、晚上是补不回来的。


2.全世界最不好的习惯是抽烟

全世界最不好的五种习惯里面,第一号不好的习惯就是抽烟。一生吸烟的人,要少活20年到25年,吸一次烟,少活11分钟。我为什么比较年轻,比较健康,我一辈子没抽过烟。谁在我面前抽烟,对不起,请你到外头抽,你可以自杀,你不能杀人。大清早一起床就抽烟,尤其危害大。抽烟的人,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最后肺癌,这是死亡三部曲。


3.营养过剩一样中毒

营养过剩了一样中毒。你记住,一天吃东西有规定的:一、二、三、四、五、六。每天一盘蔬菜,必须要八两到一斤;每天两个水果;每天三勺清油,不要超过25克;每天四两米饭或四个馒头;每天五种优质高蛋白,肉、蛋、奶、鱼、豆,但有量规定,一两肉,一个鸡蛋,牛奶半斤到一斤,豆腐一块或者一碗豆浆、豆腐脑,肉、蛋、奶、鱼30克不要超过一两,六杯水或者六克盐,现在讲八杯水,每天一定要喝八杯水。因为水就是人的生命。现在很多人不会喝水,渴了才喝。错了,一定有空就喝,不是渴了再喝。八杯茶行吗?茶不行,八杯咖啡呢?饮料、咖啡、啤酒都不能代替水。要喝茶也喝淡茶,不能喝浓茶。千万记住,水是人的生命。


4.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气死的

人哪能不生气?人是感情动物,喜怒忧思悲恐惊。高兴就要笑,不高兴就要哭,生起气来还要骂两句呢,这是人感情丰富的表现。假如人只有一种感情,这个人就不健康。一个人感情很丰富,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你千万记住:第一个不要过度,第二个过度了但是不要长时间,很快就调整过来,这才是健康的。《黄帝内经》早就讲得很清楚:“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讲得很绝。很多人说老实话,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气死的。当不了官,气死了;提不了教授,气死了;赚不了钱,气死了;很多老年人为很小的事,气死了,我这里有很多例子。所以我说人“不能不生气,但一定要会生气;一定不要当情绪的俘虏,一定要做情绪的主人;一定要去驾驭情绪,不要让情绪驾驭你。”


5.走路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

什么东西都是个度,吃饭是个度,睡觉是个度,锻炼也是个度。不锻炼不好,过度锻炼也会降低免疫功能。每天锻炼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锻炼内容可以采取最简单的办法,走半个小时,光走路就行了,这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但是走也是有讲究的,年轻人要快走,逐步快走,快到什么程度,一分钟要达到130步,心跳要达到一分钟120次,才能达到锻炼心脏的目的。达到130步、120次心跳,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要有个逐步适应过程,你这样坚持半年,你的心肺功能可以大大提高,提高30%到50%。

一个人一定要从年轻开始,保持你的标准体重。像我30年就这种体形,军人体形。一旦胖了以后,你想把它降下来谈何容易,实际上不是不容易,关键在哪儿?控制嘴、多动腿,人就是“死在嘴上,懒在腿上”。


6.喝醉一次白酒,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

世界提出六种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一是吸烟,第二是酗酒,过量饮酒。少量喝还有好处,比如每天喝白酒一两,喝葡萄酒尤其红葡萄酒二两,啤酒半斤到一斤。过多了以后伤害身体,伤肝,伤脑,伤心,伤各个脏器。喝醉一次白酒,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大家记住,喝酒不仅伤肝,为什么喝酒多的人,记忆力不行,认知能力下降?因为大脑细胞大量死亡。一天一两白酒,这叫安全量。


7.家庭不和睦,人就会生病

有专家认为,人的疾病70%来自家庭,人们的癌症50%来自家庭,你说家庭重要不重要?这说明家庭的重要。在家里千万不要“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也不要成为一个死水家庭,不吵架,不说话,半个月都不说话,那不得憋死啊。我还曾经看到过一个报导,说是离婚人士、丧偶人士寿命偏短,这个有科学依据。孤独比贫穷更可怕,夫妻恩爱的长寿,夫妻健在的长寿,孤独的就容易出问题,容易短寿,这是普遍规律。但怎么样把家庭搞和睦了,这是一门学问。必须解决四个问题:第一,要尊敬老人;第二要教育好子女;第三要处理好婆媳关系;第四,这条尤其重要,夫妻要恩爱,这是核心。夫妻怎么恩爱?要做到八互原则。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慰、互勉、互让、互谅。人都有个性,都有毛病,要经常提醒自己:算了,让着她(他)吧,她(他)只要高兴就行了。所以我再说一下,对自己的爱人千万记住,不仅年轻时爱她(他),老了更要爱她(他);不仅健康时爱她(他),有病更要爱她(他);不仅爱他(她)的优点,也要爱他(她)的缺点。


8.用脑子吃饭保健康

每天健康生活,要做到七个方面;第一,一定要吃好3顿饭;第二,一定要睡好8个小时觉;第三,每天坚持运动半个小时;第四,每天要笑30分钟,身心健康;第五,很特殊的,每天一定要会大便。人们只管这一头,不管那一头,它都是自然的,拉不出来你硬拉也不行;第六,一定要跟爱人搞好关系,每天给爱人说3句他(她)喜欢听的话。老婆关系搞不好,你啥事也弄不成。当然了,女人也要跟老公搞好关系;第七,不吸烟,不酗酒,每天齐步走。健康要从每一天开始,每天健康,就一生健康。一定要记住我那几句话:“能吃能喝不健康,会吃会喝才健康,胡吃胡喝要遭殃。”“用肚子吃饭求温饱,用嘴巴吃饭讲享受,用脑子吃饭保健康。”要做到:“皇帝的早餐,大臣的中餐,叫花子的晚餐。”


9.红薯是世界上最好的食品

请大家记住一个原则,吃植物性的东西,一定要占70%—80%,动物性的东西只能占20%—30%。我们现在相反了,所以很多病都来了,肥胖也来了,糖尿病也来了,痛风也来了。不能不吃蔬菜,不吃水果,现在尤其是孩子不吃蔬菜,很多人没有吃水果的习惯,大家记住,一天两到四种水果,三到五种蔬菜,综合抗癌,保护心脏,这是21世纪营养新战略。红薯(地瓜)是世界上最好的食品,日本曾经是得癌症最多的国家,为了把癌症减少,日本人想了很多办法,没有效果,最后慢慢找到了,他们把所有蔬菜做了筛选,选出20种抗癌蔬菜,熟红薯、生红薯是第一号、第二号抗癌蔬菜、抗癌的、保护心脏的、软化血管的、通便的,都离不开这两样。


珍惜生命!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吧!

加强脑力训练,是开发智力,延缓衰老的关键。

 

马克思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东西有人脑那么奥妙”人所以是宇宙的精华,所以能

 

创造奇迹、创造世界,就是因为人有个高度发达灵敏的大脑,人脑是控制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是健康和生命的调节器。人脑重量约1400克左右,有脑神经细胞140亿个,每天可接收8600万条信息,一生可接收1000万亿条信息单位,相当于世界所有图书馆藏书总量七亿七千万本书,人们常用“脑海”来形容人的大脑,他容量巨大、潜力无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使永远装不满的知识仓库。人脑的功能相当于仪态10-14的电子计算机。它的功能是世界上所有计算机功能的总和也比不上的。人脑虽然有惊人贮存信息的能力,有如此强大的功能,但科学家认为,一般的人,制动有了3-5%,一生勤奋用脑的人,也只动用了1/10,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是善于运用两个脑半球的人,也仅动用了17%,所以说,人脑具有巨大的潜力,有待开发。前苏联著名学者叶夫里莫夫说过:“如果人类能够发挥大脑的一半功能,将会轻而易举地学会十几种语言,背诵整本的百科全书,拿十二个学士学位”。所以美国国会建议把1990年——2000年命名为“脑的十年”。很可能是今后30——50年最令人振奋的科学领域“。科学家们预计:21世纪基因组计划将得以完成,脑功能研究将取得重大突破。人们对生命过程将有全新认识。如何维护脑的健康,增强脑的功能,防止脑的疾病,有以下几条措施。

 

1.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它对神经系统,尤其对大脑功能的增强有重要作用。大脑的重量约占人体全身重量的2%,但大脑的耗氧量却占总耗氧量的20%,而体育锻炼(指有氧锻炼),如快走、慢跑等就可以增加吸氧量8倍以上,这是摄取新鲜氧气的最佳方法。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使大脑灵活、敏捷,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2.是大脑细胞体操。学习是脑力训练的重要方法,根据法国自然科学加拉马克提出生

 

物界普遍规律“用进废退”重要原理,大脑越用越灵,越不用越衰退。人的学习能力并不因为年龄增长而下降,坚持勤奋用脑、终身学习的人,就是到了老年不仅肩负重任,甚至创造奇迹。

 

3.心理学家认为,脑细胞成熟以后,每天要死亡几万个,这是正常的代谢。良好情绪能减少细胞死亡,使脑细胞的功能保持最佳状态,假如不良情绪,恶劣心境,长期压抑,脑细胞会增加几十倍几百倍的死亡,痴呆症就是脑细胞死亡30%——70%的结果。

 

4.注重科学用脑。重视劳逸结合,防止大脑过度疲劳,使大脑发挥最高效能。更不要人为的损害大脑,如吸烟,烟中有害物质仅6秒钟就会进入大脑伤害脑细胞。过量饮烈性酒会给大脑带来伤害,严重者会导致脑萎缩、酒精中毒性痴呆。大脑中脂肪占60%,但主要需要植物脂肪,过多食动物脂肪也会伤害大脑。

 

5.重视脑营养。这对改善脑细胞活力,增强脑功能有界定性作用。世界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大脑是特殊结构,有特殊功能,需要特殊营养。大脑的细胞需要8种营养素,缺一不可,即脂肪、蛋白质、糖类、钙、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这些营养素都包含在食物中,如小米、黑米、玉米、豆制品、瘦肉、鱼、蛋黄、新鲜蔬菜、水果和各种硬壳食物如花生、核桃、芝麻、杏仁等,都是健脑食物。大脑营养学专家日本野极节夫教授指出:“食物决定脑功能,决定脑功能的优劣,起百分之八十以上决定性作用的是营养,不平衡营养、过剩营养,都会给脑的发育带来种种恶劣影响”。日本的中松义郎,1928年生,是世界著名发明大王,已获得3011项专利,相当于当年爱迪生发明项目的3倍,是有史以来5名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大脑特别灵敏,有极大的创造潜能,他十分重视健脑食物,尤其含有丰富卵磷脂食物,如豆制品、蛋黄、鱼、芝麻、核桃。野极节夫教授希望老年人和儿童最好不吃精白米、精白面、精白糖、精白油(指动物油),因为这些都是损脑食物。

 

三、养合理、膳食平衡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

 

不懂营养,不会科学吃饭,是影响健康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人类的疾病,70%与饮食关。人类的癌症,50%与饮食有关。著名的营养学家于若木说:“我国营养盲是相当普遍的,大多数人只有吃饱、吃好的概念,习惯喜欢吃,拼命吃,不喜欢吃,死不吃,却不知道人体需要什么营养,哪些食品含有什么营养,应当怎样搭配为平衡膳食。现在吃的问题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如果不教会人民如何科学吃饭,那将要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和国家的强盛“。

 

根据作者对500人的营养调查,有80%的人不懂或基本不懂营养,因此出现两种偏向,一是营养过剩,或膳食不平衡,吃的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和低纤维素,有50%的超重,其中20%肥胖,所以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胆结石、癌症增多。而是营养不良,有10%属于极瘦,易发生结核、贫血、神经衰弱、内脏下垂等病。由于不正常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人抵抗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耐久力和应激能力,损害了人的身心健康。营养不是讲吃饱、吃好与否,而是讲膳食中的质和量是否满足了人们的生理、生活和劳动对营养的要求,人们所需要的营养满足与否。营养是指食物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

 

人体大约有100万亿个细胞构成,每个细胞有六种营养素组成,因此人体需要六种营养素,即碳水化合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和水。各类营养素在体内各有其功能,缺一不可,互相间既有联系又不能代替。为了保证机体健康,我们吃的食物必须做到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这就叫平衡膳食。平衡膳食包括以下六类食物:①米、面、杂粮;②豆类、薯类;③肉、蛋、奶;④动、植物油脂;⑤蔬菜、水果;⑥盐、醋、酱等调味品。

 

目前世界上有三种膳食结构:①欧美模式,以追求肉类为主其他为辅的膳食,近来已在向“金字塔”式结构改变。②发展中国家模式,三餐食物消费以饱为宜。早餐马虎,中午凑合,晚上丰盛美餐。营养极不平衡。③日本模式,以米饭、蔬菜极少量鱼为主,脂肪含量只占欧美的1/4。日本营养学家,为了使大家饮食做到均衡,保证大家健康,特提出每日健康食谱“123456”作为饮食质与量的依据

 

每日至少吃一个水果;

 

每日至少两盘深色蔬菜(500克);

 

每日炒菜用素油大约3汤匙;

 

每日平均吃4碗米饭(至少6两);

 

每日要有5分高蛋白食物(瘦肉50克,鱼肉30克,豆腐一块、鸡蛋一个、牛奶一杯);

 

每日至少六杯水;

 

日本国多年来都是世界第一长寿国,2000年日本女性平均寿命84.6岁,男性平均寿命77.72岁,这与日本国民懂得科学吃饭是有密切关系的。

 

我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1997年4月10日又提出新的《中国膳食营养指南》8条;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③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④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⑤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均衡,保持适宜体重。⑥吃清淡少盐的膳食。⑦如饮酒应限量。⑧吃清洁卫生、没变质的食物。因此,建议大家尽快调整营养结构,学会科学吃饭,以促进身心健康。

 

四、乐观情绪是身心健康的灵丹妙药。

 

乐观情绪是身心活动和谐的象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马克斯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胜过10副良药更能解除人们的疲惫和痛楚”。相反,“对人的一切不利的影响中,最使人短命夭亡的是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这种情绪和心境假如长期压抑,可使人致病、癌症、致死,我们认为情绪是人们生命的指挥棒。

 

美国某医院调查的门诊病人,其中65%的患者发病原因与社会逆境有关(如被盗、受辱、失业、挫折、经济困难等)。有调查500名肠胃患者,74%与情绪有关,真可谓胃肠是情绪的器官。英国60年代曾调查250名癌症患者,其中156人患病前有重大精神创伤。我国心理学家调查高血压患者,其中 74%与个性和情绪有关。我国90年代统计资料表明,70—80%的肿瘤病人,在患病前均有相当一段时间的精神压抑过程。上海调查,癌症患者发病之前有负性生活事件的高达81.2%。乳腺癌的发生是因长期的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通过神经系统造成垂体激素和卵巢激素失调,免疫功能降低,体内防御战线崩溃,而发生癌症,所以不良情绪是癌细胞的促活剂.

 

相反,国内外科学研究都指出:长寿老人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乐观情绪,对生活充满希望,能面对现实,善于排解心理压力。据山东省临沂地区老年病研究中心和地区人民医院在1993年对沂蒙山区34名百岁老人长寿流行病学调查,油33位(占97%)老人性格开朗、乐观、情绪稳定、宽容知足、忠厚善良、助人为乐、家庭及邻居关系和睦,只有1例女性近10年来情绪不稳定,抑郁多疑,家庭及周围关系紧张。

 

祖国医学一直把“养性”作为养生的核心。心理学家认为:“现代社会心理疾病比起生理疾病为数更多,为害更烈”。所以要特别重视情绪的锻炼,一方面要防止和克服不良情绪对自己的伤害,另一方面更要保持和培养乐观情绪,作为保证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1、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防止不良情绪的伤害。不做情绪的俘虏。

 

人有喜怒哀乐,这是人之常情,但不能过度,怒是健康的大敌,经常为小事发怒的人是不能长寿的。有些人经常生气、暴躁、忧愁、悲观等都会给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皇帝内经》指出:“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人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几十个年头,不少人却为一些无聊小事和无尽头的烦恼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光而引起疾病,太不值得。

 

不良情绪是作为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出现的,必须通过心理活动进行调整,既不能强行压抑,闷在心里,更不能无所顾忌的发泄,那会伤人又伤己,带来新的烦恼。要懂得宣洩,要会生气。对不良情绪如何进行调整呢?有些简便、可行、有效的方法:①能量排泄法。

 

②语言暗示法。③环境调节法。④请人疏导法。⑤自我激励法。⑥个性完善法。上海111岁老人苏菊仙说:“对日常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可采取以下3个办法:一是坚决把它丢开;二是最好找孩子们玩一玩,小孩子天真浪漫,孺子之心最纯洁,和他们在一起,就会被逗得乐起来;三是拿面镜子自己照一照,看看自己满腔怒火板着来脸条条青筋绽出的形象又难看又伤身体,不如笑、我笑,镜中的我也笑,越看越好笑,苦中做它几次乐,什么怨恨、愁苦、恼怒都没有了。”

 

2、积极培养、创造乐观情绪,要做情绪的主人。

 

人要“笑口常开”。每天笑30分钟,至少笑三笑。笑是良好情绪的反应,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笑不仅是肌肉运动,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功能,还可以缓解情绪,驱散疲劳和不快,甚至治疗各种疾病和绝症。相传我国清朝有一位八府巡案大人,患了抑郁症,多方求医,久治无效,十分苦恼。后来听说扬州府兴化县有位名医赵海仙能治百病,他专程赶到兴化县,找赵老先生求治,老先生按脉许久才慢吞吞地说:“依老朽之见,大人之疾乃月经不调也!”巡府大人听罢,不仅哈哈大笑,连说:“庸医,庸医”拂袖而去。此后,每逢与人谈及此事,都要哈哈大笑,把所谓“名医”的庸道嘲讽一番,但是没料到,就在这一次次的开怀大笑中,不到一年时间,它的病竟然不药而愈了。当这位官员醒悟过来拜谢这位老中医时,问他是什么道理,老中医笑着说:“治大人这种病,光靠药物是不行的,只有使你高兴,而且要经常不断发自内心的高兴,我想了半天才想出这个办法,说你患的是月经不调病,让你经常发笑,乐而忘忧,时间长了,病自然就好了。”

 

所以,一个人要做到“吃的下饭,睡的好觉,笑得出来”。生活中没有笑,就容易发病,停止了笑声,就停止了生命。古人云:“最能笑者最健康,最乐观者最长寿”,俗话说:“笑一笑,十年笑,笑一笑,百病消”

 

笑,已成为治疗各种疾病的特殊方式,并不胫而走,风行全球。目前,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已将笑作为一项健身运动来开展。原联邦德国还建立了全国性的笑联盟、定期举行笑比赛。美国更是不遗余力,不少医院规定凡进入医院的病人每天都要进行15分钟的笑疗,或服用笑剂,即观看喜剧演员表演,阅读幽默小说等。

 

所以,每个人都要自我高兴,要自寻欢乐,捕捉欢乐,创造欢乐,始终保持乐观情绪。如何保持乐观情绪呢?①要把家庭建设成为加油站、安乐窝、幸福港。②学会风趣幽默,欢快的情绪就能随时陪伴自己。③要有知心朋友,可以享受莫大的快乐。④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使生活丰富多彩。⑤不要轻易认为自己老了,尤其在心理上要做到永远年轻。⑥要美化自己,要从里到外都美。

 

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50年代初各种传染病占死因一半以上,而心、脑血管病、癌症只占死因的17.3%。到了80年代非传染性慢性病严重威胁着人们,心脑血管病、癌症占死因的63.5%。2000年代又有提高,如北京这三大疾病占死因的64.57%。西安占死因的67.3%,根据国内外对死亡回顾性调查,结果表明,导致这些慢性病和死亡主要原因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造成的。1991年十三届世界健康大会已明确指出了“现代社会60%的病因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而70—80%的人又死于这些生活方式病”。

 

1、什么叫生活方式。

 

简单的讲,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玩的方式。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个人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烟草、酒精和药物的消费及运动,是决定个人健康的主要因素。

 

2、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主要有哪些?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主要是指那些不懂营养、不讲卫生、不会养生、个性不健全、不会花钱,给健康带来损害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如吸烟、酗酒、吸毒、赌博、喜吃油腻食物、偏食、甜食、咸食、挑食、暴饮暴食、喜吃烟熏、火烤、滚烫、毒变食物,吃饭不分餐,饭前便后不洗手,不讲饮食卫生,不爱吃蔬菜、水果,生活不规律,缺乏运动,室内空气不流通,滥用药物,贪图舒服,缺乏安全常识,信巫不信医,精神紧张,暴怒冲动,孤独寡言,抑郁多疑,自我封闭,攻击报复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最重要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6种:①吸烟;②酗酒;③膳食结构不平衡;④缺少运动;⑤心里应激能力下降;⑥交通事故。

 

根据多年的调查,我们认为在人群中特别下大力气改变以下10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①改变吸烟酗酒的生活方式;②改变天天过年的生活方式;③改变养尊处优的生活方式;④改变不参加任何活动的生活方式;⑤改变不查体、不看病的生活方式;⑥改变依赖和滥用药物的生活方式;⑦改变工作、娱乐过渡的生活方式;⑧改变寂寞孤独没有朋友的生活方式;⑨改变固执、忧郁、暴怒、攻击的行为;⑩改变斤斤计较、耿耿于怀的行为。以上10种表现不一定概括得很准确,但在进行第二次卫生革命,防治现代生活方式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病)的战斗中,每个人都能找出几条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并切实加以改进,这是获得健康长寿的重要之道,根本之道。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所说:“世界上绝大多数影响健康和过早夭亡的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来防止的。只要改变一下生活方式,死亡率可以减少50%。”

 

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全球卫生状况、向各国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要求人们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我国前卫生部长陈敏章指出:“如果每个人都能主动地担负起保护自己健康的贵任,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整个中华民族健康水平就能提高”。我国卫生部1986年向全人民提出了建立良好卫生习惯的八条要求:①心胸豁达、情绪乐观;②劳逸结合、坚持锻炼;③生活规律、善于闲暇;④营养适当、防止肥胖;⑤不吸烟、不酗酒;⑥家庭和谐、适应环境;⑦与人为善、自尊自重;⑧爱好情节、注意安全。

 

美国是最早以政府力量推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促进人民健康的国家。在60年代调查发现,在死亡人数中,50%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建议人们高度重视生活方式,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以下6条要求:①不吸烟;②不酗酒;③节制饮食、减少热量、控制脂肪、糖和盐的摄入;④适当锻炼;⑤定期健康检查,早期发现疾病;⑥注意交通规则、用安全带。通过30多年的努力,美国人民养成了新的习惯,人们由喝烈性酒逐步改成和葡萄酒,大大减少脂肪、糖和盐的摄入量,膳食纤维每日增至30克,保健品销售量逐年提高,全国有五千四百万人戒烟,有一亿多人(占全国人口64%)参加体育锻炼。由于保健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美国心脏病死亡率降低了30%,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临床医学目前很难从根本上改善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真正的健康长寿之道是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以上就是通往健康大门的钥匙,这五把钥匙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一定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要掌握好五把钥匙,获得健康与长寿,主要靠自我保健来实现,或者说,要依靠运用“知”、“信”、“行”三个字来实现。知:就是要努力学习卫生科学知识和自我保健的知识。信:相信科学,树立正确的保健观念。行:最终要落实到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甚至要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作不懈的斗争才能建立一个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万承奎 万教授慷慨陈词发放健康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