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安油画肖像作品欣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02:49

刘亚安油画肖像作品欣赏  

       刘亚安(1962.5—)陕西兴平人。1980年入伍,期间历任战士、电影放映员、文化干事;1987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1991年在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班进修。2000年修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历任唐山市群众艺术馆馆员,唐山市群众艺术馆美术部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唐山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画家刘亚安 

意象写实主义

—— 刘亚安油画肖像作品

 文/汪立伟


        在浩瀚绵长的历史场景中,丰富辉煌的艺术遗产为一代代晚生的画家提供了滋养,而过去的经典又往往会剥夺画家自身的视觉力量,成为一种阻隔。杰出的画家都必定要面对这一课题。在这组创作于2008年至2010年的油画肖像中,我首先感受到的仍然是经典的褐色基调和欧洲古典主义对理性、形式格律和画面完满统一的追求。而当我关注画面的细节时,阐释与解读有了新的意味。画家刘亚安将中国古典精英文化的意趣融汇入西方古典写实主义的表达,是继徐悲鸿、蒋兆和、靳尚谊等诸多近现代大家对中西融合问题钻研后的又一次探索。他的肖像画在秉承中西传统经典艺术的同时,揉杂了当代审美意趣,模糊了具象与意象的边界,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崇高的话语导向和自身的视觉活力融合一体,以多维的向度重新诠释了肖像画。

他的画面中毋庸置疑地展现了古典写实油画传统所遵循的严谨的表现与庄重单纯的形式。精谨、逼真、追求永恒之美的作派赋予画面强烈的视觉凝聚力。精确的素描技术和柔缓微妙的明暗色调使画面主体呈现出雕塑般的简练和概括,色彩一层层地叠加使得画面具有包浆般的深沉意味。画面注重细节,于精微之处显精神,营造唯美的境界,捕捉住瞬间的现场,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与美好。他在表现风格上追求完美的崇高感,在表现形式上创造完整的典范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组肖像画与欧洲的古典主义绘画一脉相承,具有委拉斯开兹、伦勃朗、凡戴克所代表的现实主义写实肖像油画的遗风。

中国画坛在过去几十年曾经一度追摹西方古典主义,近些年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古典写实主义则是刘亚安艺术成就的根基,他以深厚的写实功力著称。绘画的技术是绘画的基础这一点不应被遮蔽,古典主义绘画需要画家掌握过硬的技艺也从不会受到怀疑,沉浸其中的修炼恰是他的艺术进入自由境界的根基。掌控油彩和画布的能力只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用透视原理、人体解剖学去再现肖像人物,体现绘画中的科学性。不仅如此,肖像画也是画家综合能力的集聚地。无论何时何地,肖像画都讲求写真与传神,把时代风貌与肖像人物的内在心绪通过画面传达给观者也是肖像画的要求。他确实做到了每个肖像人物的形象面貌和表情都具备鲜活的生命力、时代感以及鲜明的个性和思想情感。形象逼真与对象传神还并不是肖像画的全部,马蒂斯在陈说自己的肖像作品时曾说到:“在美术家面对自己选择的客观对象时要饱含画家自己的深沉感受,依赖美术家凝聚在其上的注意力和对其精神实质的洞察”。刘亚安的肖像画既是极具写实的肖像画,依赖具体的形象,使那些或宁静或动态的瞬间不被湮没于模糊的印象之中。同时也能感觉到画面正在从题材的桎梏中挣脱出来,摆脱单纯写实肖像画在表面上的误导,去表现画家自身内在情感的自由意境,而不仅仅是表达肖像主体的思绪。

在《明星肖像 羽泉》中,凝重的笔调、淋漓的虚幻和声色的喧闹相揉合,但手法依然是古典式的细腻。整幅画面充满不安的隐喻,营造出一种异样的特殊空间。观者仿佛是这个空间的灵视者,感受钢筋铁索之冷酷与歇斯底里之激昂的巨大的撕裂感。画面从当下时代的感性中寻求某种深刻的潜质。流畅的笔触与和谐的色调无法抑制住人们渴望了解画面叙事的诉求。主体人物的气质性情在与背景场景的互映中丰盈起来。写实与情绪化的抽象语言掺杂聚合,保留了具象主题内涵的同时也隐现出大众文化含义的暗示,将一种日常的场景转化成具有可反思性的社会主题。画面在以客观人物为表现对象时,将画面主体转化成具有哲理意味的载体,体现出画家本人对大众文化的感受。画面直面生活与当下现实的哲学性的思考,从庄严宏大的叙事方式走向平民化,以非中心的不确定来对抗典范的在场,昭示着崇高权威的一去不复返,是时代变迁中不可逆转的趋势。古典主义绘画在当代艺术语境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画面形式与本体形式的困境,他的绘画正是在古典与当下现实的断裂中实现了本身形式与内容的完善、自恰。通过把画家自己的感受、个人的存在和自由的价值观融入进对象化了的审美力量,达到自然中的高贵,高贵中的通俗流行,貌似悖论的诸多冲突和谐于一个画面中。画面从题材到技艺上传达出由现时折射向过往时代的缅怀,但时尚与流行的气质也铮铮有声,叙述着后现代反叛崇高与经典的命题。对油画写实主义经典在表层上的改观变貌只是其表象,深刻之处则是对经典绘画语言和秩序的颠覆,对古典与经典的解构。画家通过对沉积至记忆之底的遗失形象的追溯,去实现当代艺术的理想。他在这组绘画中,用经典解构了经典,悖论隐含在画面的表象之下,温润沉静的古典主义与喧哗的时代风尚之间的鸿沟弥合了。

无论刘亚安如何精纯地掌握了欧洲的绘画语言,他都在中国文化基因中成长,所以他的绘画无法与中国的文化与思考割裂,也不能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割裂。如何博采中西之长实现自身的文化智慧是画家时时需要思考的问题。从西方绘画进入中国的开始至今,中西绘画的溶合与互补发展是中国每一位绘画大师都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探究画面中流动于两者之间的力量。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肖像画在美术历史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都拥有数量可观的经典艺术佳作,都有为后来者提供可资借鉴的滋养。油画描摹自然的科学性和精确性是值得传扬的优势。油画还具有独特地反复性特点,画家可以对画面进行反复的修改调整,不断完善画面的形式美。中国画则以其特有的笔墨技巧来抒发作者对物与情感认识的表达,既有在自然面前的独立,也与自然融为一体。在这组肖像画中,一些人物面部的处理已经对西方写实油画强烈的光影凹凸方式有所弱化,甚至在某些画面中被切实地消减,更加符合中国人对肖像画不受光线变化的常态相貌的审美趣味。《明星肖像 张子怡》的人物形象处理就有着中国画工笔重彩的味道,具有尽精微、至广大的生动韵致。而画面的背景以及人物的裙裾则是大写意式的墨色挥洒,衬托并突出人物主体的身份与气质。再比如《明星肖像 周迅》中,肖像主体的衣裙已经是去往中国写意画的向度了,薄而清透的色彩斑驳迷离,肖像头顶上方艳红的抽象笔触又转换成具象写实的发丝,前景与背景和谐交织在一起。质地稀薄的油彩流溢、渗化,渍染斑驳,于浓重中夹平和淡远之气。中国水墨夸张个性并强调写意和意境的韵味在这些作品中得到完美呈现。画面中突出呈现出中国水墨写意绘画的自由与灵动。那些坚实而具体的肖像主体出脱于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的空间、笔触和韵致。古典的褐色基调与某些热烈的色彩一起衬托出空间,蒙上了一层东方情调,成为构筑空灵境界的媒介。观看者与被观看的画面主体之间的视觉关系形成了更具可陈述内容的空间。视觉的美感当然是画面的基点,而自然形态中所生发的本质的空灵则成为具有生命力的精髓所在,把人们对视觉文化的需求转化为纯粹精神的图式。而西方古典油画对三维立体的追摹也得到适度的表达,东西方的技艺得到适度的应用,精神意蕴获得在单一文化生态中无法企及的表现力。

在东方与西方经典传统的关照下,他通过肖像画将经典艺术置于大众文化的当代视觉环境中,并自然而然地浮现出画家本身的个人经验和生存状态,是从日常感性中生发出来的被遮蔽了的感知的外化。画家将写意式的即兴表达贯穿于创作的始终,不存在精心布局好的构图,不计较步骤和格法,随心所欲的自由得益于精湛的技艺和内心的超然。画家超越了历史与心理的间隔,古今与中西被完美巧妙地贯通起来,使观者可以在历史的延续性中体验一种无可置疑的深度,引领观者进入即坚实又虚无的体验。单调的秩序被打破,神采洋溢的肖像主体仿佛稍纵即逝。精准的衡量尺度、深沉的理性、睿意的心智、激昂的热情都是达成巅峰体验的基石。他在写实主义创作经验中融合东方意象,进入创作中的自由,实现了自己的风格话语,成为意象写实主义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