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探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13:57

“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探释

作者 魏坤梁

(一)“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在近代没有被解释清楚

“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是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一句含义独立完整的重要成语。然而,从近代至今,许多人弄不清楚这句话的意思。陈微明先生在1925年出版的《太极拳术》中将这句成语与“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共同解释为:“太极纯以神行,不尚气力,此气言后天之气力也。盖养气之气为先天之气;运气之气为后天之气。后天之气有尽,先天之气无穷。”将这些语句中的“气”都理解为是“运气之气”、“后天之气”,认为“运” “后天之气”,就会“无力”,也就是“后天之气有尽”。然而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有“气以直养而无害”之语,于是他将“气以直养而无害”的“气”解释为是“先天之气”;认为没有“后天之气”,就会“先天之气无穷”,也就是“纯刚”。但是,“无气者”怎么会等于就有“先天之气”呢?而且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多处出现太极拳必须“行气”,而“运气”与“行气”是同义的。所以这种解释难免使人感到牵强附会、难以自圆。杨澄甫先生1931年出版的《太极拳使用法》对这句成语也有解释,说:“有气者无力:有浊气者自觉有力,敌觉我无力;无气者纯刚:无有浊气即生绵力,意想则力到,如搭手,如皮条搭在敌膊,所以我未用力,敌觉我手重如泰山矣,不用直力则巧力生,无浊气者为纯刚。”《太极拳使用法》的具体执笔者是董英杰先生,这一解释究竟是杨澄甫先生的认识还是董英杰先生的认识,现在也无从考证。这段解释显然是将“浊气”理解为“直力”,也就是僵拙的劲力;“绵力”则视为“巧力”与“纯刚”,也就是“内劲”。从而认为“有气者无力”的意思是:我用僵劲自己感觉很有力,然而敌人却感觉我没有力量。“无气者纯刚”的意思是:身上没有僵劲就会有内劲产生,意念一动内劲就发生了;到了这样的境界,如果将手臂搭在敌人的手臂上,我这手臂就会象是软软的皮条,虽然我没有用力,敌人却感到我的手臂就象是泰山那样的沉重。这样的解释总的意思就是不用僵劲,内劲就能够产生;没有僵劲的人就是有内劲的人。应该认识到撇开词语解释,《太极拳使用法》中的这段话对于太极拳学练是具有十分重要精辟之指导意义的。那就是没有正确学练太极拳的人虽然活动用力很大,别人却感到容易牵动;而正确学练太极拳到了一定层次,肩臂能够十分放松了,当手臂不用力地轻轻地软绵绵地搭在对方的肢体上,对方却会感到十分沉重;如果想贯通劲力,虽然肩臂仍然是软绵绵的象是湿毛巾,劲力却会很顺畅通透地从脚贯通到手臂。这样的情况是习练太极拳者必须要明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换句话说就是越不用力越能有力。现代太极拳界个别人不懂装懂,外行冒充内行,歪曲太极拳的放松,将太极拳的放松与八十年代现代气功的放松混为一谈,大谈追求什么与别人接触要使得别人一点接触的感觉也没有的“松柔”、“松空”;而居然也有一些练太极拳者追随热捧这种与太极拳根本南辕北辙的“松柔”与“松空”,将《太极拳使用法》中所反映的这一个十分重要的太极拳经典观念完全彻底地排斥与抛弃了,从而在现代太极拳界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误导。所以,《太极拳使用法》中的这一段话对于当前太极拳界尤其具有拨乱反正的指导意义。但是,尽管如此,以这段话解释“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仍然使人感到牵强附会,而且所有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也是没有将“直力”称为“浊气”之说的等。所以这种解释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近代的武禹襄与李亦畲先生虽然是饱读诗书,然而对此成语不仅没有什么解释,而且在《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拳解》中将“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改为了“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然而在传统文化中,“尚气”必“养气”,“养气”是“尚气”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尚气”与“养气”其实是一回事;照此理解,“无力”与“纯刚”也是一回事了,显然这两句话显得语无伦次、自相矛盾,令人一头雾水。可想而知,古人是不可能写出这样歌诀词句来的。

(二)解释不清楚“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在近代没有得到确切、合理、具体的解释,自2008年开始,一些武术刊物中开始出现了对这段话不同解释的争论,然而至今仍未形成共识。之所以未能形成共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段话牵涉到了清之后的古代、近代与现代许多人都很陌生的一个古代汉语中属于“训诂”的修辞技巧,这个修辞技巧就是“互文”。对“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如果不了解“互文”,要想凭借清代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正确理解那是不可能的。

“互文”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是一种将同一句子中或是前后两个句子中重复出现的相同词语、词组的前面一个和后面一个各省略掉了一半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虽然将句子中前面和后面的词语、词组各省略掉一半,也就是实际出现在语句中的前一个与后一个其实都是半个,但是阅读时则必须前后参照作整个理解。比如北朝《木兰辞》中的“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辞中的“理云鬓”就是梳理头发,“贴花黄”就是在梳理好的头发上加上饰品,“当窗”也就是对着窗外的阳光,“对镜”就是照着镜子,这“理云鬓”与“贴花黄”都是“当窗对镜”进行的,这“当窗”是为了“对镜”,如果不是为了“对镜”就用不着“当窗”; 而“对镜”是以“当窗”为前提,如果没有“当窗”,“对镜”也就看不清镜中自己的容貌了,所以“当窗”与“对镜”是不能分开的;这就是说《木兰辞》中前一句的“当窗”其实是“当窗对镜”省略掉了“对镜”;而后一句的“对镜”其实是“当窗对镜”省略掉了“当窗”;阅读时这“当窗”与“对镜”都应该理解为“当窗对镜”;这“当窗”与“对镜”就是互文。所以辞中的这两句也就应该理解为“当窗对镜理云鬓,当窗对镜贴花黄”。唐代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主人下马客在船”,大意是主人和客人一同下了马,一同进入到了船仓。句中的“主人”和“客”也是互文,但前面的“主人”之后省略掉了“客”,后面的“客”之前省略掉了“主人”,所以这句话应该理解为“主人与客下马,主人与客在船”。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语句中的“喜”与“悲”也是互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是不以环境的变迁而欣喜或悲哀,也不以自己的得失而欣喜或悲哀。所以这两句应该理解为“不以物喜悲,不以己喜悲”。这种修辞方法虽然饶有趣味,但是阅读的人往往容易发生误会,因此这种修辞约于明代开始渐渐被淘汰了,到了明末清初时,这种互文语句除了已经形成的成语,使用上已经基本销声匿迹了,应该说清前叶之后的文人如果没有钻研过这种“训诂”,对于这种互文也不会是很熟悉的,以致到了晚清与民国时,当时许多饱学的文人对这种互文也是陌生而不能正确理解的。

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中存在着不少互文,“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就是这样有互文的、由一对意思相反的对偶句所组成的复句。前一句“有气者无力”是否定的判断句,后一句“无气者纯刚”是肯定的判断句。古代肯定的判断句习惯不用判断词“是”等,而是往往在前面被判断的主语之后加一个“者”字,后面判断的谓语之后加一个“也”字。而否定的判断句则习惯于在后面的谓语前加一个“不”、“非”、“无”等否定副词;而无论是什么判断句,“也”还都可以省略掉。“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 就是将“也”省略掉了。这一复句前一句中的“有气”与“力”、后一句中的“无气”与“纯刚”显然都是因果关系;前一句之主语“有气”与后一句之主语“无气”是属于相反的同类,两句的谓语应该也是同类,然而前一句谓语中的“力”与后一句谓语中的“纯刚”显然不是同类。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力”与“纯刚”就是互文,“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应该理解为“有气者无纯刚之力,无气者乃纯刚之力”。为什么这样解释呢?这一句话又包含着哪些太极拳的经典信息呢?论析于下。

(三)将“纯刚”当作太极拳所崇尚的那是错误的

将“纯刚”当作为是太极拳所崇尚的,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因为太极拳的“本”是“舍己从人”,也就是“沾粘连随”。“沾粘连随”的特征就是“极柔软”;而太极拳的发劲则是“极坚刚”。太极拳所追求的则是“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这句话既反映了太极拳的“极坚刚”必须在“极柔软”之后出现,也反映了“极坚刚”是必须以“极柔软”为载体的。具体地说,所谓“极坚刚”必须在“极柔软”之后出现,就是指太极拳极强大的发劲必须在“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的基础上发生,绝对不会硬碰硬地“一触即发”。而所谓以“极柔软”为载体,就是指必须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内劲,在发时有松沉、有软弹”、“两臂要极软打去,如炮弹又脆又沉重,又冷弹又快”。这样的情况就是杨家的《八字法诀》所说的“柔里有刚攻不破”。如果不是这样,发劲时手臂象棍棒一样硬,那就是“有刚无柔”,那么,正如杨家的《八字法诀》所说的那是“刚中无柔不为坚”,不仅攻击威力不是很强大,而且自己还容易受伤。“刚中无柔不为坚”还是反映了一个宇宙普遍规律的哲理,那就是任何事物最佳状态都是“刚柔相济”的,如果本质是“纯柔”或“纯刚”,那就必然不是最佳状态。如央视台报导的恢复了古老藏刀制造技艺的“卡卓刀”,在现场试验中,正品的卡卓刀不仅十分锋利,而且能够斩断铁钉和钢管而刀刃不会卷缺碎裂和没有伤痕,其工艺就是“刚柔相济”。曾发觉过一把卡卓刀斩铁钉时居然断裂为两半,后来查找原因是工艺流程中发生了差错,这把刀被造成“纯刚”了。可见连煅造刀具也是必须避免“纯刚”的。太极拳虽然极力追求“柔”,甚至追求别人始终找不到其“刚”。如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所说是“视若……柔而无刚”,《杨氏老谱》用“决不可失其绵软”、“外终柔软而迎敌”来表述。但其实质是《杨氏老谱》所说的“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所以,太极拳是追求“柔而无刚”中“含蓄坚刚”之“刚柔相济”的,只是这个“刚柔相济”如李雅轩先生所说是表现为“忽柔忽刚”之“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的。既然如此,古太极拳怎么可能崇尚“有刚无柔”之“纯刚”呢?所以,将“纯刚”当作太极拳所推崇的那是错误的。

(四)太极拳锻炼的一个根本追求与鉴别标准

太极拳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重要的原因就是既具有使得别人“终不得力”的、体力消耗极小的“沾粘连随”,又能够传递、爆发全身整体力量形成的强大“内劲”。而要能够这样,肢体活动就必须避免与消除局部的主动用力。因为这种力的解剖学实质主要是肢体局部肌肉的拉长、缩短等收缩所引起的骨杠杆性质的力量,其特点是无法避免对别人的顶抗与丢离,身躯就无法避免接受别人的攻击力,也就无法使得别人“终不得力”,因此被认为是“有刚无柔”之力,也就是“纯刚之力”,《杨氏老谱》将其简称为“力”,现代往往称为“僵拙力”。而要避免与消除这种“力”,肢体活动就必须用另外的力来代替这种“力”,这另外的力就是“气”。根据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这“气”是根于脚的传递性的流动的人体力量,按照现代运动力学的观点,实质就是人体的“动量传递”。而要使得“气”发生与传递,也就是“行气”,就必须避免与消除“力”,就是不要有局部主动用力。这是因为“纯刚之力”与根于脚的包括“劲”的“气”是相冲突的,是有你无我的。或者说:“气”和“劲”传递通畅了,就反映“纯刚之力”被克服了;而如果没有“气”和“劲”的传递,就必然反映为浑身是“纯刚之力”。所以,太极拳锻炼要能够“行气”、“运劲”就必须避免和消除“力”。所以,学练太极拳的第一步就是要首先“不用力”。不然,太极拳是根本不可能入门的。而“不用力”将“力”避免和消除那就是“无力”。而要真正地既能够活动又能够“不用力”就必须学会“行气”。“行气”就反映为“有气”。如果没有学会“有气”,是不可能“不用力”的。而“有气”与“无力”密切相关,人体局部越“不用力”,“气”就能够越通畅和越容易发生,这也就是“越不用力就越能够有力”。而如果越“不用力”又越能够“有气”,就反映其太极拳水平越高。可见“有气者无力”反映了太极拳锻炼的一个根本性的追求,那就是太极拳锻炼是既要追求“有气”又要追求“无力”的。

太极拳所极力追求的“不用力”反映为“极柔软”。“有气者无力”反映了这“极柔软”与气功的静态“极柔软”是有本质不同的。因为太极拳所追求的是有特殊武术价值的动态的“极柔软”。这种动态的“极柔软”必须由本质为“其根在脚”的传递性力量的“气”所形成和维持;而气功的静态“柔软”不需要这种传递性力量的“气”,气功追求的是本质为生理性的“内丹”之“气”。这是本质不同的两类“气”。

太极拳的这种“极柔软”如果没有这种传递性力量的“气”,那么肢体活动就必然要用局部的力量也就是“纯刚之力”。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尚没有动量传递的技能,比如太极拳初学者和虽然练习太极拳几十年但尚未得真传的人,虽然“无力”却“无气”,那么,这样的人尽管练拳力用得极小,小到自我觉得没有用力,外形动作尽管极“松柔”,始终让人感到其肢体是轻飘飘的没有力量,也可以断定其肢体活动仍然是使用着“僵拙力”,也就是“纯刚之力”的。稍经试验就可以发觉这样的“力”,比如对这样“无力”又“无气”的人轻按时是柔软的,重按时坚硬就暴露了;如这样“无力”又“无气”的人在练拳时,不经意间冷不防地推动一下其活动的手臂,还往往就马上可以发觉该手臂是顶抗的。可见,要真正避免和消除“纯刚之力”,就不能“无气”。“无气者纯刚”就反映了这一个规律。“无气者纯刚”并且是一个经典的鉴别标准。那就是一个人的太极拳练习虽然“不用力”,但又是“无气”的,这样的“不用力”也根本不是太极拳。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过分地强调“松柔”与“不用力”至“松空”,却没有认识到要以传递性的力量引起动作,这种看似“极柔软”的动作实质上就必然是“纯刚之力”所引起的,这种“松柔”、“不用力”、“松空”与太极拳是没有关系的,实质上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批评的“双轻”,是属于太极拳的拳病。由此可见,杨澄甫先生首先将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的“极柔软”用“不用力”来表示,并不是说人体不用力而什么力也没有了,而是说虽然不用力却有传递性的力也就是“气”;“不用力”的目的则是杨澄甫先生在对“用意不用力”解释中所说的“则得真正内劲”。从这一角度说,太极拳锻炼也是必须既“无力”又“有气”的。因为如果“无气”,那必然是“纯刚”。由此也可以明白太极拳的柔软只是现象,其实质则是“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柔软而迎敌”。

从以上论析可见“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这一古歌诀包含了如何正确认识、锻炼、鉴别太极拳等等很多信息,是学练太极拳所必须重视的一句经典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