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盗为何隐而不传?几乎都是被政府逼上梁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8:06:17
中国海盗为何隐而不传?几乎都是被政府逼上梁山 2011-07-28 14:54  来源: 东方早报

 

核心提示:是我们的海盗太与政府对抗了吗?并不是。因为中国几乎所有的海盗都是逼上梁山,而且上山后所惦记的还是招安,想要当一个听话的商人。从王直到郑成功,从林道乾到林凤,都有受招安的历史。他们的受招安也是诚心的,再次为盗,还是政府不信任给逼出来的。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2011年7月24日第B05版,作者:梁小民,原题:《隐而不传的中国海盗史》

为什么西方的海盗在强国富民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至今被认为是英雄,而我们的海盗在正统中国史里隐而不传,今日我们仍羞于提起?

国人与洋人对自己的祖先当过海盗这件事,态度截然不同。

北欧人的祖宗是当年驰名海上的江洋大盗,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瑞典、丹麦的博物馆中,都客观展示出自己祖先当年当海盗的雄姿,挪威甚至还有海盗博物馆。这些国家的人有时会说到自己的先人是海盗,说这话时,没有一点不好意思,反而还有几分得意与自豪。

国人就不同了。与朋友闲聊,我讲到商帮与海盗的关系,总有年长的朋友告诫我,在公开场合讲商帮时,一定要避开这一点。有一次我在福建讲闽商是亦盗亦商,下来就有几个年轻人责难我。在徽州,王直的墓都被愤青破坏了,更不能把他包括在徽州人引以为豪的徽商之中。甚至主流媒体亦持这种态度。陆地上造反抢劫的盗贼,古时称为绿林好汉,今天叫作农民起义。但若跑到海上,古今都称为海盗。在正统的中国史里,对国人当海盗一事,一直隐而不传,雪珥先生的《大国海盗:浪尖上的中华先锋》偏偏要拿这一段历史说事。作为研究中国商帮的票友,我通过这本书,对商帮有了更多了解。

徽商在中国十大商帮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号称第二商帮(仅次于晋商)。平时我们提到徽商,都说他们的四大产业是木材、茶叶、盐业和典当业,其中以盐业为主。其实,徽商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产业,这就是对外贸易。政府允许对外贸易时,这是一个正经的行业;政府不允许时,就变成了走私。政府用武力镇压走私活动,走私的商人奋起反抗,就被称为盗。明代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于是从事海上贸易的徽商就成了海盗。这些海盗中,最著名的是王直集团。中国人不忌恨陆上的盗,而忌恨海上的盗,所以谈起徽商,是从来不把王直及其外贸活动包括在内的。

王直是徽州歙县人,又名汪直,因为自知做海盗会连累家族,故而改名王直。他在与日本的贸易中致富,并加入了以许栋为首的海盗集团。当年浙江沿海的双屿岛成了对外贸易中心,其地位有如今天的上海。明政府用武力消灭了许栋以后,王直率部下数千人在日本长崎的五岛列岛建立了根据地,势力之大,到了自称“净海王”(后改称“徽王”)的地步。他们向明政府叫板,公开从事走私活动——当然,从商与为盗是兼而有之的。在他们的指挥下,日本浪人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烧杀抢掠,被称为“倭寇”。然而,王直的本意是从商而不是为寇,所以,他有意受招安,当一个本分的商人。他的徽州绩溪同乡胡宗宪对他实施了招安,但在他受招安以后,朝廷又背信弃义地杀了他。这不仅没有消除倭寇,反而使之蔓延开来,为祸更烈。高阳的历史小说《徐老虎与白寡妇》正是以这一段历史为背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