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评价方式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8:49:53
不同评价方式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作者:李雪平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点击数:1357    更新时间:2006-7-12

 

评价的实质是对一个或多个对象的价值高低做出判断。由于评价者的价值取向、个人好恶、思维定势、身心状况等不同,评价必定会带上主观色彩。对同一个被评价者,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一方面,评价者对评价对象会形成不同的看法,进而做出不同的结论和不准确的预测;另一方面,被评价者可能受到评价者价值取向的引导,在以后的发展中产生不同的回应,如对本不该过分关心的结果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在行为上偏离正确的行进方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从事素质教育的实际工作中,不仅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做正确的评价,而且应该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价。
      

一 两种评价模式

      1 常模参照评价
    所谓常模参照评价是将被评价者的水平与常模相比较,以考察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为目的的评价。[1]常模是指被评价者所属的群体在被考察的特质上的最一般水平,也就是被评价者所在群体的绝大多数人在某一特质上的水平,它根据样本的测验分数通过统计处理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来确立,通常以被考察对象所在群体的特质水平的平均数(x)和标准差(s)表示。通常用被评价者群体在某特质上的平均数作参照点,以标准差为单位,每个被评价者通过与平均数作比较,从而找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即离平均数有多少个标准差。[2]例如,某班参加一项数学考试,全班平均成绩为80分,某学生的分数是90分,那么就可以说这个学生的数学成绩在其所在班中属中等偏上,因为他的成绩超过了全班的平均水平(80分)。若知道这个班所有学生分数的标准差为5,那么就很容易确立该学生的分数超过平均数2个标准差[(90-80)/5=2],属于极端优秀的学生。[3]这种测验就是常模参照测验,对这种测验成绩的解释与评价就是常模参照评价。
    20世纪初期,当科学测量方法被引入心理与教育研究领域时,出于解释测验原始分数含义的需要,西方早期的心理与教育测量学家提出“相对能力”的概念,即将测验的原始分数转换为百分等级或标准分数等相对位置量数,从而确立个体在其所属团体中相对于其他个体而言的能力水平。此后,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度量与比较个体间的差异,通过确定被评价者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定和解释测量结果。[1]在这一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比较固定的测验与评价模式就是常模参照。它被广泛地应用于能力、能力倾向、成就、人格、态度等多种特质的测量与评价之中,并发展起一套比较成熟的统计分析方法,用于项目分析、质量控制(测验信度、效度)以及分数解释之中。
      2 领域参照评价
    所谓领域参照评价是将被评价者水平与一个要求掌握的领域相比较,以考察被评价者是否掌握了该领域的内容为目的的评价。例如,在英语等级考试中,规定60分为合格标准,不管有多少学生参加考试,也不管参加考试的人平均成绩如何,只要这个学生的分数达到60分,他(她)就算及格了。这里,60分就是标准,这说明被评价者掌握了规定领域60%的内容,所有人都与60分比较,而不必考虑有多少人达到60分。[4]
    从20世纪中期开始,人们逐渐发现常模参照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测验与评价都只关心个体间的差异,有些测验与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和确定个体在测验内容上掌握的绝对水平。[3]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用于评价教学活动结果的测验,这种测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在某一特定教学领域内,被评价者是否掌握了该领域中必要的知识或技能,以及其在这一领域中的困难和缺陷所在,以便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辅导和补救。但是,常模参照测验只能描述被评价者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无法说明他(她)对所测内容掌握的绝对水平,因而这种测验与评价模式在这里就显得很不适用。鉴于常模参照测验的这种局限性,测量学家们开始考虑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领域参照测验。它恰好具有上述功能,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个体在所规定的测量内容上的行为水平,因此其出发点是个体本身的绝对水平,而不是个体间的水平差异。所谓领域参照测验,是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内容范围而缜密编制的测验,并且被评价者在测验上所得结果也是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行为标准而直接进行解释的。

        

二 不同评价模式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领域参照测验与常模参照测验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因此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使用。但是,两种测验与评价模式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是有很大差别的。
      1.领域参照评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领域参照测验的目的主要在于了解被评价者在某一行为领域的绝对水平,从而判定其是否达到了从事此项行为的最低标准。例如,中学会考的目的在于判断考生是否达到中学毕业所要求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各种专业化资格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测考生是否具备从事这一专业所要求的最低水平;等等。因此,领域参照测验的分数一般将依据某一绝对的标准进行解释,而不是将个人与其所在群体做比较后再做定论。所以,这种测验和评价对当前的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1)领域参照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明确的任务感
    由于这种测验与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所规定的测量内容上的行为水平,其出发点是个体本身的绝对水平,而不是个体间的差异,学生完成(或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就意味着其达到了某种合格准行标准,如获得某种证书或进入高一级的学校。因此,在这种测验和评价思想的指导下,学生关注的重点就是需要学习的知识,需要掌握的技能,需要提高的能力,需要形成的品德。一句话,学生关心的是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本身。该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都有明确的任务感。此时,学生不再醉心于与他人相比较时所处的位置和名次,而是关注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获得程度。
    (2)领域参照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有趣的过程感
    在这种测验与评价思想的引导下,学生主要关心的是自己是否学到了要求学到的知识,掌握了要求掌握的技能,形成了要求形成的能力。这些内容在乎时的学习中已规定得非常清楚,因此学生对考试要求达到的标准非常清楚,没有常模参照测验那种对考试结果的不确定感。在这种测验要求下,学生用部分时间即可完成学习任务,不必花费所有的时间去关心学习的间接结果(考试),进而更多地关心学习过程,并对学习产生直接兴趣。而这种对过程感兴趣的学习正是当前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一种高品质学习。因为只有对学习本身及过程产生真正的兴趣,才能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研究热情。这种对学习本身的浓厚兴趣也是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兴旺发达的真正动力和希望所在。我国在世界科技领域内的原创成果很少,中国人在诺贝尔奖项上的获取率迄今还是零,这些不能不说与我们只注重结果而不追求过程、只追求“短平快”而不注重“长奇慢”的指导思想有关。领域参照测验与评价体系的建立与采用,有助于纠正这种错误的思想和行为。
    (3)领域参照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产生积极的努力感
    这种测验与评价的内容范围在测验编制之前已有清晰的界定,并给出了严格的操作定义,测验目的的选择即限制在相应的内容范围之内,并且构成测验的所有题目都是依据该内容范围的一个代表性样本。因此,学生在考试前的学习、复习中,会感到努力的方向明确,目标清晰,任务具体,学习起来也会干劲十足,信心倍增。在这种测验中,学生对自己的努力结果有坚定的信心和充分的把握。而在常模参照测验中,由于考试的内容和合格标准事先并不确定,无论学生多么努力,其考试结果都要等到考试结束与其他学生做比较后才能把握,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未来的命运没有把握感。
    (4)领域参照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产生良好的成就感
    在这种测验与评价体系下,学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受老师、同学、家长及社会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大,只就自己的考试结果与要求的内容作比较,因此很容易产生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容易使学生养成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对自己充满信心,积极向上,对他人宽容温和,谦让有佳,不会产生强烈的嫉妒心和排斥感。这种健康积极的心态正是当前教育所追求的,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因此,领域参照测验与评价的思想和方法有助于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2 常模参照评价的影响
    产生于20世纪初的常模参照测验与评价思想,对促进测验与评价的科学化、标准化都产生过积极的作用,即使到了今天,这种思想与方法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评价思想与方法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常模参照评价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对学习目的的极度异化感
    在这种测验与评价体系下,学生往往把胜过他人作为证明自己的才能或是回避他人对自己能力做负面评价的唯一方式。这时,对学生来说,学习任务本身变得不再重要,学习本身不再是关注的中心,完成任务只是表现自己能力的手段。他们更重视社会比较,沉溺于自己在同样参与该学习任务的群体中居于什么位次。
    (2)常模参照评价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对考试排名的病态崇拜感
    常模参照评价看重的是学生在一个群体中的位置和名次,而不关心学生对要求掌握的知识与形成的技能的实际达到程度。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名次,学生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也可能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违背道德和纪律,甚至违法犯罪。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很容易产生攀比的心理,甚至病态的嫉妒心理。譬如,为了超越对手,在考试前,有的学生封闭信息,不给对方看自己独有的资料,不给对方讲解其不理解的问题等;在考试中,有的学生,采取作弊手段如偷看、抄袭、夹带等;在考试后,有的学生盗改试卷、行贿甚至威胁老师等。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周围时有发生,也屡见报端。这种对名次的病态追逐很容易扭曲学生的人格。
    (3)常模参照评价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对同学友情的严重淡漠感
    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更没有动力,也就谈不上效率。这是不争的事实。对社会服务行业而言,强调竞争是正确的,没有竞争,就没有低价优质的服务。但是,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过分的竞争容易失去人与人之间的互谅互让,使人变得自私自利,相互之间的信任不复存在,融洽的人际关系遭到破坏。而常模参照测验与评价的思想实际主张极端的竞争,这种竞争的滥用很容易导致学生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被破坏,使本来在学习上就感到很辛苦的学生又丧失了同学之间的友情。
    (4)常模参照评价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对价值认同的扭曲感
    在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高考。由于高考是一种典型的常模参照测验与评价,其最终导致学生及整个社会关注的是考试的结果而不是任务目标本身。正因如此,学生在学校关心的不再是“我掌握了多少”,而是“有多少人比我差”、“有多少人比我好”,甚至产生一种病态心理:看见他人努力自己就紧张,看到他人松懈自己似乎就有了收获。家长、学校及社会只关心学生在班上的名次,而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视而不见。众人为第一名欢呼,为最后一名叹息。考得好的学生趾高气扬,仿佛自己是天下的英雄;考差了的学生,垂头丧气,似乎自己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
        

三 建立合理的评价模式
    不同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心态乃至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建立合理的评价方式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1 注重对学生掌握领域的评定
    学生在校的目的是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德,造就强健体魄。因此,学生主要应该关注的是自己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绝对掌握程度,也就是社会对他们要求的满足程度,而不是与同类群体比较所处的位置和名次。这要求社会对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也就是对测验结果有一个定义良好的行为和特质领域。这些行为和特质一般是知识、技能、品质等。对领域参照测验结果的解释是要揭露被评价者对这一领域的掌握程度。常模参照测验对结果的解释则不同,它对测验结果的解释意在说明被评价者在标准化团体中与其他被评价者相比较所处的位置,突出的是被评价者之间的个别差异。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引导学生关注那些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无直接关系的名次和位置,从而异化追求的真正目的。
      2 淡化学生对名次的追求
    学生关心自己在一个群体中的位置和名次,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错的,是学生具有上进心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学生对名次和位置过分关心,则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学生如果太注重自己在团体中的位次,就会产生强烈的虚荣心;一旦通过正常的途径(努力、勤奋等)达不到自己追求的目标,就会弄虚作假,采取各种各样的不正当的手段(作弊、篡改、陷害同学等)。如果淡化学生对自己排名的看法,他们就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知识的掌握上。
      3 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校长、教师遇到的最大难题、感到最为困惑的是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估体系。毋庸置疑,现行的评价考试制度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瓶颈。教育部颁发的新的评价与考试改革方案规定,考分和名次不再是衡量学生质量的唯一标准,成长记录将成为中考、高考招生择优录取的重要参考之一。新评价体系的逐步建立,标志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正在逼近核心环节。多年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中小学形成了一套根深蒂固的评价标准,如何打破这套标准,建立一套全新的适合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已成为中小学呼声最为强烈、最为关注的问题。为此,要改变评价过分注重甄别、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5]评价体系的建立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为目标。
      4 突出强调过程性评价
    要关注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观察、收集和评价学生多方面的表现。[5]评价一个人的发展,不仅要考查其知识和技能,而且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不能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未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任何社会团体、民间学术机构组织的教学评比结果都不能作为教师晋升、提级、评优等的依据。
      5 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
    积极探索建立招生名额分配、优秀学生公开推荐、招生学校单独考试等制度。制订严格有效的监督制约制度和公示制度。教育督导部门应将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作为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要把学校是否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作为其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的考评指标。[5]
      6 杜绝考试出偏题、怪题和难题的做法

    每学年结束,学校应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了应该掌握的内容。考察的内容应包括各科的学业状况,但不能用偏题、怪题和过难的题来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必须采用客观、公正、全面和难易适度的考题,并逐渐使考试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戴海崎,张锋,陈雪枫.心理与教育测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2,2.
    [2] 安娜斯塔西 安妮,厄比纳 苏珊娜.心理测验[M].缪小春,竺培梁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8.
    [3] 
Barchard K A, Hakstian A R. The nature and measurement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bilities: basic dimensio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cognitive ability and personality variables[J]. Educational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2004, (64): 437-462.
    [4] 
Hogan T P, Agnello J. An empirical study of reporting practices concerning measurement validity[J]. Educational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J], 2004, (64): 802-810.
    [5] 李建平.评价的跟进——详析中小学评价考试新方案[N].中国教育报,2003-0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