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导读、精彩篇章、经典名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55:10

《列子》导读、精彩篇章、经典名句

国学诸子百家 2011-02-19 09:13:02 阅读0 评论0   字号: 订阅

《列子》导读

一、作者档案列子,名御寇,又名列圄寇,战国前期郑国人,早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崇尚虚无飘渺,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 唐玄宗天宝年间诏封为“冲虚真人”,宋宣和加封列子号为冲虚观妙真君。

相传列子曾向关尹子问道,拜壶丘子为师,后来又先后师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们的真传,而友伯昏瞀人。修道九年之后,他就能御风而行。《述异记》中说,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吕氏春秋》说:“子列子贵虚”。他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列子穷而面有饥色,但拒绝郑国暴虐的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恢问之曰:“所有闻道者为富乎? ”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亡!”他认为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列子著作《列子》(包括他的弟子参加编写),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书中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书中旨意大致归同于老、庄,号曰道家,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务崇不兢,合於六经元号列子书曰冲虚至德真经。《列子》内容丰富复杂,有消极无为、个人享乐的观点,也有包含朴素唯物论和辨证法的观点。 

二、内容提要

《列子》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曲籍,属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而基本上则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共有神话、寓言故事一百零二个。

第一篇《天瑞》。本篇十四个段落可分三大部分,都是围绕这一世界本原而展开的。第一部分,首先提出“不生不化者”是万物的本原,接着描述了世界从“太易”开始直至“天地含精,万物化生”的生成过程,然后又以“外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说明生物与非生物在物质基础上的演化历史,这三个层次分别从物质本体,宇宙生成和生物进化的角度阐明了“道”的属性,构成《列子》独特的自然天道观。第二部分,进一步揭示了“道”与具体事物亦即“生者”与“生生者”的关系,揭示了“道”与运动的关系,从有限和无限、普遍和特殊的关系上丰富了“道”的内涵,并由此提出了《列子》的自然生死观。第三部分的主旨在于强调“道”之本质在于虚默无为,而人也应以笃守虚静的态度对待人生。

第二篇《皇帝》。本篇有十九个神话和寓言故事,归纳出四层意思,以袭用黄帝的“清静无为”为主旨,专讲“养生”和“体道”的,论述个人身心修养同掌握客观规律的关系。首先,本篇借皇帝梦游华胥氏之国后的彻悟,提出“今知至道不可以请求”。但它并非提倡坐而体道,而是认为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才能达到对至道的直觉体验,这便是本篇的第二层意思。第三层意思是申明养生之道,在于不可有机心,应含藏己意,和同于物,做到“至言去言,至为无为”。第四层是说,养生之道还在谦虚谨慎。

第三篇《周穆王》。本篇有八个故事,似乎都在用“如梦如幻”说明世界万物的虚妄不实。但是它并没有把觉醒与梦幻混为一谈,只是针对人们平素认为觉醒时的一切认识都真实无误,而梦幻时的一切想象都虚妄不经的尝试,提出觉醒时有梦幻(即错误虚假的认识),而梦幻时有觉醒(即源于事实的想象)。

第四篇《仲尼》。本篇由十二个故事和三段议论杂纂而成,谈得是认识论,论述如何遵循“道”的本性去认识世界。第一则故事借孔子和颜回的问答,提出无知无为,方能无所不知,无所不为。要做到“无知无为”,首先必须顺物之情而不任逞意志,然后要做到内观反省,不假于外,方能“有易于内而难于外”,善于含藏,做到大巧若拙;最后,忘怀彼我是非,亦即克服名言概念的局限。本篇最后一节,以关尹喜的话总结了上面这几层意思:在他看来,“物自远道,道不违物”,只有人去违反自然规律,规律是不会违反人的。于是他要求破除一切主观成见,做到“在己无居,形物其著。其功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即像水一样顺应自然规律,像镜子、回声一样如实反映客观世界。

第五篇《汤问》。本篇一连讲了十五个恢诡奇谲的海外奇谈。在“殷汤问于夏革”的故事中,它针对人们只知“今之有物”的局限,提出“物之始终,初无极已”;针对“上下八方有极尽”的局限,提出宇宙“无极无尽”;针对当时只知“四海之内”的局限,提出万物“大小相含,无穷极也”;针对人们强自分辨事物的巨细修短,提出无限丰富的万有,虽然形气各异,但是各自情性相对于生态都是均衡的。

第六篇《力命》。本篇反映《列子》的命定论思想,共有十三节文字,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它看到社会上存在着大量不平等不合理和事与愿违的现象,在“力命问难”“子产诛邓析”等故事中,通过贤德之人与凶顽之徒善无善报、恶无恶报的比较,揭露了“穷圣而违逆,贱贤而贵愚,贫善而富恶”的事实。《列子》命定论的出发点同相信天能赏善罚恶、因果报应的宿命论又有不同,它反对有人格神的上帝,只是过分强调了必然性,其结果却难免与后者殊途同归,都劝导人要“知命安时”,这便是本篇的第二层意思。篇末最后一节,是总结全文旨意之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第七篇《杨朱》。杨朱学说直接反对礼义纲常,强调顺从人的本性,享受当生的快乐。全文可分四个层次。首先,它针对与礼教纲常互为补充的功名利禄,以尧、舜、伯夷的不同遭遇,说明“实名贫,伪名富”;因此,“名者,伪而已矣”。人的本性在于享乐,而生命短促,应该“且趣当生,奚遑死后”。其次,享乐的目的在于终生贵己,它提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并在此前提下,提出“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再次,承认人是感性实体,有追求享乐的权利,但人人纵情所好,在现实社会中又行不通,于是它只能把人的欲望向内收敛,以“负曝”等寓言,要人各安其性,制命在内。最后,作为第一层意思的补充,它申明“名”也非空无一物,名不可执着也不可抛弃,全以是否遂顺人性作为取舍的标准。

第八篇《说符》。本篇与《天瑞篇》首尾呼应,主要解“说”人的主观意识、行为必须与客观规律相“符”,以求“心合于道”。怎样方能做到“心合于道”呢?本篇认为,首先必须在纷纭万象中见微知著,察其所以然,以知善恶之来去,祸福之相倚;其次,必须力克骄盛,凡事“持后”才能“处先”,如“詹何论治”“寝丘之封”所反覆告诫;再次,还必须像“至为楮叶”说的那样,“恃道化而不任智巧”。

三、《列子》个性导读

《列子》是道家的经典著作,继承发展了道家的哲学思想,主张"虚无",崇尚清静无为,书中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列子》不仅给我们介绍了它的哲学思想,还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富有时代性和实际意义的道理,它主张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思想很相似;在学习方面,《列子》告诫我们要虚心求教,持之以恒地学习,并要“活到老,学到老”,不停地充实自己,督促自己进步。这些观念和道理,至今还让我们受益匪浅。

《列子》继承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其政治哲学主张无为而治。老子希望建立“小国寡民”的理想国,庄子则以“至德之世”的乌托邦为其政治理想,列子也有类似的思想——《黄帝篇》中开篇就讲到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师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硋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华胥氏之国可以说就是列子的政治理想。文中所说的“其国无师长,自然而已”又充分体现了列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而且,列子认为,“华胥氏之国”这样的“仙境”之国是可以实现的,所以他在段末说:“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百姓号之,二百馀年不辍。”过去汉初统治者就是采取“无为而治”的方针来治理国家,让人民休养生息,恢复生产。这种治国方法对恢复汉初经济和社会正常秩序起了重要作用,并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我认为,无为而治的思想依然可以用于当今社会,如在教育方面,我们就可以采取适当的“无为而治”做法。现在都在强调素质教育,而且还常常听到宣传“从娃娃抓起”的口号,于是家长们都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让孩子们从小就去学画画、学跳舞、学弹琴等等。本来小孩的作业负担就重,再加上这些“素质教育”,让他们几乎没有一点休息的时间。诚然,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孩子的成长除了学习还应该有充分的睡眠、充足的休息时间,还应该有嬉戏、打闹等等。所以,作为家长,不应该抹杀孩子爱玩的天性,而应该留下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孩子们顺着自己的天性发展;学校方面,教育部门和教师应该改变“升学率论英雄”的观念,给孩子减负,适当地放松对他们的要求。如有些孩子不喜欢读书而喜欢画画,不应该勉强他们去争取高分,可以引导他们在保持学习成绩不落后的情况下,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我相信,如果我们适当地采取了无为而治来引导孩子们成长的话,我们也能取得像“华胥氏之国”那样教育大治的境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会更多,我们国家在各方面的人才也会更广泛。

《列子》的思想贵“虚”,他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从《天瑞篇》就可以看出来——或谓子列子曰:“子奚贵虚?”列子曰:“虚者无贵也。”子列子曰:“非其名也,莫如静,莫如虚。静也虚也,得其居矣;取也与也,失其所矣。事之破石为而后有舞仁义者,弗能复也。”。《列子》这种顺应自然的思想,在书中大有表现,因此很多篇章都提及到人与自然,表达作者的自然观与环境伦理思想。《说符》篇曰: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虫替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列子》在这里借用一个十二岁的小孩之口道出了“天地与我并存,类也”的思想,主张并主张“类无贵贱,强烈地驳斥了田氏的“天之于民厚矣”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自古以来,人类就以己为尊,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为人而生,没有把自然界万物放在与人平等的位置去看待。正因为有了这种思想,人们才会没有保护意识地去破坏环境。但是,如果我们都把这些自然界的资源当成自己人类所有的产物,无休止地去破坏它,那么我们终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陷入作茧自缚的困境。

《列子》认为,人与物都是平等的,人是可以与动物和谐共处的,也应该与动物和谐共处。在《黄帝》篇中讲了很多人与动物的故事,有人领导动物的,如“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此以力使禽兽者也。尧使夔典乐,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箫韶九成,凤皇来仪:此以声致禽兽者也。然则禽兽之心,奚为异人?形音与人异,而不知接之之道焉。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故得引而使之焉。”有人驯养动物的,如“周宣王文牧正有役人梁鸯者,能养野禽兽,委食于园庭之内,虽虎狼雕鹗之类,无不柔驯者”;有人与动物成为朋友,和谐相处的,如“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这些故事,都表达了作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愿望。但是如果人动了歪念,别有用心,动物就会察觉,开始避开人,以保生存。如上面写到的好沤鸟者,“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写到这里,《列子》作者有感而发:“至言去言,至为无为;齐智之所知,则浅矣。”也就是说,千万别自认为是这个世界最至高无上最聪明的,以为世界舍我其谁。万物都是平等的,你若别有用心,别人即使是动物也总会有所觉察的。

    《列子》除了讲述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还提出人应该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在自然中起积极作用。书中讲述了齐之国氏大富向宋之向氏大贫讲述“为盗致富”的道理,说自己“吾善为盗。”大富介绍说:“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大贫不解,作者又引东郭先生的话来解释说:“若一身庸非盗乎?盗阴阳之和以成若生,载若形;况外物而非盗哉?诚然,天地万物不相离也;仞而有之,皆惑也。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有公私者,亦盗也;亡公私者,亦盗也。公公私私,天地之德。知天地之德者,孰为盗邪?孰为不盗邪?”天上的云雨,地下的鱼虾鸟兽,都是自然界所生而不属于我们的,但我们可以利用自然界的万物为人类服务,改造我们的生活,这就是人利用既有的自然环境,获得富足生活的表现。《列子》中最广为人知的故事,莫过于《愚公移山》,这也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个典型表现。年且九十的愚公面山而居,出入非常不方便,于是愚公向家人提出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的建议。这个建议也得到了家人的赞成,“杂然相许”,并开始开山修路,子孙相继。从愚公一家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劳动人民不向恶劣环境低头的精神,反映了他们改造自然的惊人毅力。《列子》认为,只要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都可以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社会。

在当今社会,人类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造成自然界被破坏得面目疮痍;而几乎每年都发生的洪灾、沙漠化加快、海洋污染、大气污染等等环境问题,无不是大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报复。《列子》的自然环境意识在当今社会依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应该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不能过度地向自然界索取,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我们在利用自然的时候应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违背自然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再次,在恶劣环境面前,我们不能低头,要勇敢面对困境,持之以恒地去改造恶劣的生活环境。

《列子》中记录了大量列子问道和孔子教育的事迹,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启发。如《天瑞》篇说到——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 “然则赐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皋如也,宰如也,坟如也,鬲如也,则知所息矣。”从自贡与孔子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生无所息,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是学习很高的境界,而我们确实也有终生学习的必要,这样才能督促自己进步,充实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

《仲尼》篇中,子夏问孔子曰:“颜回之为人奚若?”子曰:“回之仁贤于丘也。”曰:“子贡之为人奚若?”子曰:“赐之辩贤于丘也。”曰:“子贡之为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贤于丘也。”曰:“子张之为人奚若?”子曰:“师之庄贤于丘也。”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子者何为事夫子?”曰:“居!吾语汝。夫回能仁而不能反,赐能辩而不能讷,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兼四子之有以易吾,吾弗许也。此其所以事吾而不贰也。”颜回、子贡、子贡、子张都有胜于孔子的地方,他们却拜孔子为师,一心尊重孔子。这就让我想起韩愈的《师说》:“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确实,老师不一定就是什么都比自己强,只要有胜于自己的地方,我们就应该虚心向老师求教,取其之长,改善自我。学习,存在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几乎身边的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列子》中有很多故事都告诫我们要虚心求学,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汤问》篇谈到造父向泰豆氏学习驾驭的故事,造父在开始学驾驭的时候对他老师的态度十分谦卑恭敬,他的老师才给他传授驾驭的技巧。但是在学习中,我们很容易犯自以为是的错误,像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到了秦青在为其饯行时向他慷慨悲歌,他才知道自己的知识是多么的浅薄而请求返回继续学习。这故事让我深刻地反省自己,在学习时我们学到一部分知识,就自以为学到很多、已经足够了,就满足现状,不再深入学习。学习从来就不是一步登天、一蹴而就的,列子向老商氏学道用了九年时间才做到“心凝形释,骨肉都融”,做到御风而行,这就说明了学习必须坚持。所以《列子》告诫我们,学习要虚心、有恒心才能真正有所得,获得真正的学问。

 

四、名家点评

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中说:“有一种书完全是假的,其毛病更大。学术源流都给弄乱了。譬如《列子》乃东晋时张湛——即《列子注》的作者——采集道家之言凑合而成。真《列子》有八篇,《汉书·艺文志》尚存其目,后佚。张湛依八篇之目假造成书,并载刘向一序。大家以为刘向曾见过,当然不会错了。按理,列御寇是庄周的前辈,其学说当然不带后代色彩。但《列子》中多讲两晋间之佛教思想,并杂以许多佛家神话,显系后人委托无疑。……张湛生当两晋,遍读佛教经典,所以能融化佛家思想,连神话一并用上。若不知其然,误以为真属列御寇所作,而且根据它来讲庄列异同,说列子比庄子更精神,这个笑话可就大了。假造《列子》的张湛觉得当时学者对于《老》《庄》的注解甚多,若不别开生面,不能出风头。而列御寇这个人,《庄子》中说及过;《汉书·艺文志》又有《列子》八篇之目。于是搜索前说,附以己见,作为《列子》一书。”

钱钟书评《列子》:“列之文辞逊庄之奇肆飘忽,明理逊庄之精微深密,而寓言之工于叙事,娓娓井井,有伦有序,自具一日之长。”还说它“其手笔驾曹、徐而超嵇、陆,论文于建安、义熙之间,得不以斯人为巨擘哉?”

 

刘勰在《文心雕龙》说:列御寇之书,气伟而采奇。

 

柳宗元在其《辩列子》一文中谓《列子》:“虽不概孔子之道,然而虚泊寥阔,居乱世远于利,祸不得逮于身,而其心不穷,《易》之遁世无闷者,其近是与?余故取焉。其文辞类《庄子》,而尤质厚,少伪作,好文者可废耶?”

 

金木克先生说:"《老子》是给特殊人讲的哲学,《庄子》是给读书人讲的哲学,《列子》是给平常人讲的哲学。"

 

姚际恒说:“《列子》叙事,简净有法,是名作家耳!后人反言《列》愈于《庄》。洪景卢曰‘《列子》书事,简劲宏妙,多出《庄子》之右。’宋景濂曰:‘《列子》书简劲宏妙,似胜于周。’王元美曰:‘《列子》与《庄子》同叙事,而简劲有力。’如此之类,代代相仍,依声学古。”

 

五、《列子》精彩篇章

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视之,犹众庶也。国不足,将嫁于卫。弟子曰:“先生往无反期,弟子敢有所谒;先生将何以教?先生不闻壶丘子林之言乎?”子列子笑曰:“壶子何言哉?虽然,夫子尝语伯昏瞀人,吾侧闻之,试以告女。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阴阳尔,四时尔,不生者疑独,不化者往复。往复,其际不可终;疑独,其道不可穷。《黄帝书》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故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谓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非也。”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
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
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天瑞》

 

天下有常胜之道,有不常胜之道。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二者亦知。而人未之知。故上古之言:强,先不己若者;柔,先出于己者。先不己若者,至于若己,则殆矣。先出于己者,亡所殆矣。以此胜一身若徒,以此任天下若徒,谓不胜而自胜,不任而自任也。粥子曰:“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强胜不若己,至于若己者刚;柔胜出于己者,其力不可量。”老聃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

                                                  ——《列子·黄帝》

 

殷汤问于夏革曰:“古初有物乎?”夏革曰:“古初无物,今恶得物?后之人将谓今之无物,可乎?”殷汤曰:“然则物无先后乎?”夏革曰:“物之终始,初无极已。始或为终,终或为始,恶知其纪?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也。”殷汤曰:“然则上下八方有极尽乎?”革曰:“不知也。”汤固问。革曰: “无则无极,有则有尽;朕何以知之?然无极之外复无无极,无尽之中复无无尽。无极复无无极,无尽复无无尽。朕以是知其无极无尽也,而不知其有极有尽也。”

汤又问曰:“四海之外奚有?”革曰:“犹齐州也。”汤曰:“汝奚以实之?”革曰:“朕东行至营,人民犹是也。问营之东,复犹营也。西行至豳,人民犹是也。问豳之西,复犹豳也。朕以是知四海、四荒、四极之不异是也。故大小相含,无穷极也。含万物者,亦如含天地。含万物也故不穷,含天地也故无极。朕亦焉知天地之表不有大天地者乎?亦吾所不知也。然则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汤又问:“物有巨细乎?有修短乎?有同异乎?”革曰:“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帝凭怒,侵减龙伯之国使阨,侵小龙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农时,其国人犹数十丈。从中州以东四十万里得憔侥国,人长一尺五寸。东北极有人名曰诤人,长九寸。荆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生于朝,死于晦。春夏之月有蠓蚋者,因雨而生,见阳而死。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其体称焉。世岂知有此物哉?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江浦之间生麽虫,其名曰焦螟,群飞而集于蚊睫,弗相触也。栖宿去来,蚊弗觉也。离朱、子羽方昼拭眦扬眉而望之,弗见其形;角虒俞、师旷方夜擿耳俯首而听之,弗闻其声。唯黄帝与容成子居空峒之上,同斋三月,心死形废;徐以神视,块然见之,若嵩山之阿;徐以气听,砰然闻之,若雷霆之声。吴楚之国有大木焉,其名为櫾,碧树而冬生,实丹而味酸。食其皮汁,已愤厥之疾。齐州珍之,渡淮而北而化为枳焉。鸜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矣,地气然也。虽然,形气异也,性钧已,无相易已。生皆全已,分皆足已。吾何以识其巨细?何以识其修短?何以识其同异哉?”

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不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谓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用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善哉,善哉!子之听矣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纪昌既尽卫之术,计天下之敌己者,一人而已,乃谋杀飞卫。相遇于野,二人交射,中路矢锋相触,而坠于地,而尘不扬。飞卫之矢先穷。纪昌遗一矢,既发,飞卫以棘刺之端扞之,而无差焉。于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于途,请为父子。克臂以誓,不得告术于人。

                                                 ——《列子·汤问》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弟子孟孙阳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阳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杨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以为孰是孰非?”心都子嘿然而出。孟孙阳让之曰:“何吾子问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也,哀哉!”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
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
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列子·说符》

六、经典名句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大道以多歧路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

 

贤者任人,故年老而不衰,智尽而不乱。故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

 

至言去言,至为无为。

 

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人不尊己,则危辱及之。

 

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

 

可以生而生,天福也;可以死而死,天福也。可以生而不生,天罚也;可以死而不死,天罚也。

 

七、相关链接

《列子》的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继承发展了黄老的道家思想,主张"虚无",崇尚清静无为。下面链接部分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道家学派主要人物老子、庄子的资料及其著作——

(一)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内涵,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束缚。基本上,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解放,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 另一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后者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

 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此基本上并不需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变化,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之性能,因而道家强调得更多的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这种智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 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修养生息的需求,故而让汉初的黄老之治有了实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安定了千百年来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之后,也能有一广大的心性世界以顺遂人生。

(二)老子简介及其著作

老子,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又称老聃。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还说老子重视房中术。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庄子简介及其著作

庄子,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一说是战国时代宋国蒙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八、思维拓展

1.《列子》作为道家著作,它是怎样发展道家思想的?试谈谈它发展了哪些道家思想?

  提示:可先了解道家思想有哪些,再在原有的道家思想上思考列子的思想继

承发展了道家的哪些思想。

 

2. 说说《列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哪里,请举例说明。

提示:可以《列子》中的寓言故事为例,分析说明其唯物主义思想。

 

3. 《愚公移山》一文选自《列子·汤问》,现在愚公移山的精神已上升为民族精神,试分析愚公精神对社会和人民的深刻影响,并说说愚公移山精神在当代还值得提倡吗?

提示:思考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什么以及这种精神对中华民族的促进作用,联系实际说明愚公移山精神的现实价值。

 

4. 谈谈《列子》寓言的文学价值。

  提示:可从《列子》的艺术特色、文学史地位分析。

 

5.《列子》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何重要启示作用?

  提示:《列子》中有很多关于尊重自然的寓言和言论,可从那些内容理解《列子》提倡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

 

九、版本推荐

杨伯峻《列子集释》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月: 197910月(第一版)

1997年10月(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