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的养殖技术:森林区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7:44:04
森林区划
一  区划概述一  区划的概念与种类区划是区域划分的简称。是对地域差异性和相同性的综合分类。区划的区域具有以下特点:1 内部条件、特征具有相似性;2 具有密切的区域内在联系性;3 各区域都具有自己的明显特征;4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常见的区划种类有以下三种:1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的目的就是便于行政管理,把大的区域划分成不同级别的小的区域。如省(市、自治区)——地区(市)、盟、州——县(市)、旗——乡、镇。2 自然区划自然区划是按照自然因子的差异性划分若干的自然区域。分为综合自然区划和部门区划。(1)综合自然区划:按多种因子综合划分的区划叫综合自然区划。(2)部门区划:按单项自然因子划分的区划叫部门区划。如气候、地貌、土壤、植物等。3 经济区划根据客观存在,各具特色的经济现象所划分的区划。分为综合经济区划和部门经济区划两类。(1)综合经济区划:类似国民经济区划,包括工业、农业、交通等;(2)部门经济区划:部门内部的经济区划,如工业区划,交通运输区划等;二  森林区划与行政区划的关系森林区划的目的之一是便于经营管理,在这一点上与行政区划是相同的,所以,为了更好地经营管理森林资源,森林区划的界线应和县、乡行政区划相一致。三  森林区划与林业区划的关系森林区划与林业区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合理经营管理森林资源,为发展林业生产而采取的手段。区别在于,区划的范围及侧重点不同。森林区划的主要目的是便于调查、统计和分析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便于组织各种经营单位,长期进行森林经营利用活动,提高森林经营利用水平。林业区划的主要目的是为调整林业产业布局,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二  林业区划(forest division)一  林业区划的概念二  中国林业区划系统三  森林区划一  森林区划的目的与意义1  森林区划的意义林业生产具有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分布不均及种类繁多等特点,在这广大的地域内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各有差异。为了方便经营管理,根据森林资源的特点及环境因子的不同对森林资源必须进行区划。林业生产的还有一个特点是经营周期的长期性,实现森林永续利用其实质是把森林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秩序化。其最基础的工作是从森林区划开始的。2  森林区划的目的(1)便于调查、统计和分析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2)便于组织各种经营单位;(3)便于长期的森林经营利用活动,总结经验,提高森林经营水平;(4)便于进行各种技术,经济核算工作。二  森林区划系统目前,在我国林区中,森林经营区划系统有以下三类:1 国有林业局区划系统林业局——林场——林班——小班2 国有林场区划系统总场(林场)——分场(营林区或作业区)——林班——小班3 集体林区区划系统县——乡——村——林班——小班三  森林区划的原则与方法1 林业局的区划林业局是林区中一个独立的林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企业单位。合理确定林业局的范围和境界,是实现森林永续经营利用的重要保证。影响林业局境界确定的主要因素一般有:(1)企业类型:主要是根据林权和经营重点划分的,现阶段我国所有制分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2)森林资源情况:主要是指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表现在森林资源的面积和蓄积量上。林业局的经营面积一般以15万—30万hm2为宜。南方林区森林资源分散可小一些。(3)自然地形、地势:以山系、水系及永久性的标志作为林业局的境界,便于经营利用活动。(4)行政区划:林业局的区划应与行政区划相一致,有利于经营活动。2 林场的区划林业局的面积还是很大,实际经营管理时根据森林资源的特点再划分为林场,其区划应以全面经营和“以场定居,以场轮伐”,森林永续经营原则。林场的面积一般在南方1万hm2以下,在北方则一般为1万—2万hm2。3 营林区(range)的区划在林场内,为了合理地进行森林经营利用活动,开展多种经营及考虑生产生活的方便,根据有效经营活动的范围将林场再区划为若干个营林区。4  林班(compartment)的区划(1)概念:在林场的范围内按着不同的地形条件把林场划分为许多具有固定界限,面积大致相同的地块的工作叫林班区划。(2)林班区划的作用①便于识别方向;②便于测量统计森林蓄积量;③便于开展护林防火、林政管理;④便于开展经营利用活动(3)区划方式:林班的区划方式有三种,即人工区划、自然区划及综合区划法。①人工区划法:用比较规整的图形把林场规划为正方形 或长方形的工作。林班线需要人工伐开。a适用条件:平原、丘陵等地形起伏较小的地区;b优点:设计简单,面积基本相等;c缺点:在山地起不到有利于经营利用的目的,伐开林班线工作量大;d林班线的走向及面积:北偏西45°,面积一般为1×1㎞。②自然区划:以林场的自然界限及永久性标志(如河流、沟谷、山脊、分水岭、道路等)作为林班线而区划方法叫自然区划法。a适用条件:山地等地形复杂、起伏较大的地区;b优点:不用伐开林班线,节省工作量,有利于经营利用活动;c缺点:林班线走向不一致,林班面积差异大,统计森林资源及识别方向较困难;一般采用,两面山坡夹一沟,面积较大时可一沟一坡,切忌两沟夹一山或多沟多脊。通常不需要伐开林班线,但必须沿着规定的林班线挂树牌或拿油漆做标记。③综合区划法:在自然区划的基础上辅助于人工区划的方法;a优点:克服了人工区划法和自然区划法的不足,面积虽然不相等但可以调到大致相同;b缺点:组织实施时技术要求较高;c适用条件: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④林班的面积:林班面积的大小,应根据经营目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经营水平等因素而定。在南方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林班面积可小于50hm2,北方林区林班的面积一般为100—200hm2。特殊林种及特殊用途情况可适当防宽标准,在同一林场,林班面积的变动幅度不宜超过要求标准的±50%.⑤林班的落实:林班的落实分内业设计和现地落实两步进行。a内业设计:利用航空相片和地形图等设计。把航片上的信息转绘到地形图上进行设计,若有争议或不清楚的地方要进行现地踏查后再设计。b现地落实a伐开林班线:伐开林班线的工作量最大,林班线一般一尺宽伐开然后挂树牌。b埋设林班桩:在林班线交叉处埋设林班桩(多边桩、朝里方向上写本林班的林班号)。c林班的命名:一般以林场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由小到大,从林场的西北角起向东南、由上到下依次编号。5 小班(subcompartment)的区划(1)小班区划的概念:根据经营要求和林学特征把林班区划为不同的地段叫小班区划。区划的小班具有相同的林学特征。因此其经营目的和经营措施基本都是相同的,小班是林场内一切经营利用活动的最基本的经营单位。(2)小班区划的意义:林班虽然是林场内固定的区划单位,但林班的面积仍很大,不便于经营管理,所以把林班再区划为小班,一切经营利用活动从小班开始。(3)小班区划的条件①林权:凡土地权属不同,均应划分为不同的小班。②土地类型:不同的土地种类应划分不同的小班。土地类别分为林地、荒地、农地、难利用地和其他土地五个类别。林地包括森林、疏林地、灌木林地、无立木林地和苗圃地。③林种:根据1996年林业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中规定,把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生态公益林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商品林包括用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各林种下还可细分,见书60页。④林分起源:根据林分生成方式,分天然林、人工林和飞播林3类。⑤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种组:按林分之间的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种组相差2成(25%)者可划出不同的小班,如为纯林,则优势树种应占7成(65%)以上者。个别珍贵树种,如东北的红松林等,如占4成(35%)就可划出小班。⑥林龄:林分间龄级以下乡相差1个龄级,龄级以上相差2个龄级以上,可划出不同小班。如按龄组划分小班,则分幼龄组、中龄组、近熟龄组和成过熟龄组5个龄组。不同的龄组划出不同的小班。⑦郁闭度(疏密度):在有林地内林分间的郁闭度相差0.2以上时,可划出小班。在利用航空相片抽样调查时用3级划分,即疏(0.1~0.3),中(0.4~0.6),密(0.7以上)。⑧立地类型或林型:立地类型或林型的不同,可划分小班。⑨地位指数级或地位指数:相差1级,可划分小班。⑩坡度级:坡度级分6级,相差1级时划分出小班。Ⅰ级为平坡0°~5°;Ⅱ级为缓坡6°~15°;Ⅲ级为斜坡16°~25°;Ⅳ级为陡坡26°~35°;Ⅴ级为急坡35°~46°;Ⅵ级为险坡46°以上。坡向分东、西、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和无坡向9个方向。坡位分为脊、上、中、下、谷、平地6个坡位。⑾出材率等级:在用材林中的近、成、过熟林,出材率等级相差1级时可划出小班,还可根据出材量占蓄积量的百分比或经济用材树占总数的百分比确定出材率等级,出材率等级分3级,见书61页。(4)小班的面积:小班面积的大小,应根据各地森林状况和经营水平而定,平均一般为3~20hm2,最小小班面积以能在基本图上反映出来为准。生态公益林的小班面积可适当放宽,但一般不应大于35 hm2。(5)小班区划的方法:区划小班的方法可分为3种,即航空相片或卫星相片判读勾绘、用地形图现地勾绘和罗盘仪实测。不论采取何种方法划分小班,均应到现地核对,对不合理的界线进行修正。(6)小班的编号:以林班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注记,其顺序、编写方法与林班号编写相同。
四  林区风景区区划一 几个基本概念二  林区风景区区划的意义与对象三  林业风景区区划的目的与要求四  林区风景区区划系统五  林区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六  林区风景区区划原则与方法五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区划一  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概念在不同的自然地带和大的自然地理区域内,划出一定的范围,将自然资源和自然历史遗产保护起来的场所。二  自然保护区建立的原则与方法1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和标准(1)天然生态系统类型保存较好的地方;(2)珍稀、濒危动物的主要栖息繁殖地;(3)珍稀、濒危植物的原生地或集中分布的地区;(4)有保存价值的自然遗迹;如天然和文化景观、洞穴、自然风景、革命圣地、岛屿、湿地、水域等(5)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具有特殊意义需要加以保护的区域;(6)在利用和保护方面具有成功经验的典型地区。2 自然保护区具体地点的选定凡是要选定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地区,应组织专家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调研工作,在此基础上确定自然保护区的主导保护对象及范围、采取的具体措施等。三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和区域划分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一部分,是管理自然的基本单位,自然保护区除了把保护看为主要任务外,应该把科研、教育、生产和旅游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以保护为主并和生产相结合的科学试验、教育、旅游的基地。为了达到上述多功能的目的,自然保护区一般应划分为下列3个区域:1 核心区是保护区的核心,各种原生性生态系统类型保存最好的地方。是保护对象最为典型、最集中的地区。这个区域严格禁止任何采伐和狩猎等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扰,能够自然地生长和发展下去,并可用作生态系统基本规律研究和作为对照区监测环境的场所。2 缓冲区一般位于核心区周围,可以包括一部分原生性生态系统类型和由演替类型所占据的半开发的地段。主要作用有2 个,其一是对核心区起保护、缓冲作用,其二是用于某些试验性和生产性的科学实验研究。3 实验区缓冲区的周围最好还要划出相当面积的保护区,主要用作发展本地特有的生物资源和适当发展有利于保护区的农林牧产业。必要时在保护区内可划出若干开放旅游的区域,但必须从缓冲区和实验区内划出,严禁开发核心区。四  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类型与区划系统1 根据保护区的性质划分(1)科研保护区:主要任务是科研和保护,根据开发程度的高低确定保护区的面积,开发程度较高的区域最好有1~2万,至少也不应小于3000,开发程度较低的区域可划出更大的范围。(2)国家公园:国家公园的选定的标准和条件与科研保护区类似,主要区别在于,国家公园更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注重其旅游业。如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3)管理的保护区:有些地域虽然原生性生态类型不存在,但通过人为干扰后可能恢复,此外,为了保护和促进特定的濒危动、植物的恢复和发展,也可建立这样的保护区。(4)资源管理保护区:这类保护区的目的在于使某些资源生产能够持续供应,而环境又不发生根本的变化即可。如我国西部草原、荒漠和草甸以及湖泊和其他水域等。(5)自然古迹保护区:自然古迹具有科研、教育和旅游价值的区域,但所在地不一定保存有原生性生态系统类型,也并非处在保护区之内。如云南的石林等。(6)文化景观保护区:过去人类的各种生产和文化活动所创造的有科研、教育和旅游意义的区域。(7)历史或考古保护区:由于其历史的或考古的价值,需要保护的区域。如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生活过的区域,许多古代陵墓等。2 根据保护的对象划分3 自然保护区的区划系统自然保护区——分区——林班——小班林班的大小和形状,要尽可能与森林景观及旅游事业的需要结合起来,以保持自然面貌为区划林班的原则。五  自然保护区名称的确定自然保护区的名称虽然可以由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去命名,但一般可实际3名制,即保护区所在省、县名+保护区所在地名+保护区类型名3者组成。如果是跨县又比较闻名的地区,可采用保护区所在省+具体地名+保护区类型名3者组成。如吉林长白山温带森林保护区等。六  经营单位的组织一  组织经营单位的意义森林资源的复杂性决定了经营利用的多样性,林班及小班的区划只是在地域上做了分区划片,还远远满足不了复杂多样的经营需求。有些林班和小班虽然地域上不相连接,但其经营目的、经营管理措施等相同,对这些林班统一组织起经营单位,有助于经营管理。二  林种区的划分1 林种区的概念为了合理经营森林,在林业局或林场范围内根据各林种所占的地区范围,划出不同的经营单位,这种经营单位称为林种区。林种区地域上一般相连接,经营方向相同,林种相同,以林班线为境界的地域范围。2 林种区划分的依据(1)林种:我国《森林法》中规定的5类林种,就是划分林种区的主要依据。(2)经营强度(强度):对于同一林种,由于经营目的或经营强度不同,也可以划分不同的林种区。如防护林可根据不同的防护目的分为水土保持林种区、水源涵养林种区等。(3)开发运输条件:交通方便、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可划分一个林种区,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地区可划分一个林种区等。三  经营类型(working group)的组织1 经营类型的概念在同一林种区内,由一些在地域上不一定相连,但经营目的相同,需要采取相同的经营措施和相同的林学技术计算方法的许多小班组合起来的一种经营单位。2 组织经营类型的意义在同一林种区内,虽然经营利用方向一致,但各个小班的经营目的和自然特点往往有很大的差别。因而不能用同一的经营方式进行经营活动,因此,在划分了林种区后,还需要根据小班特点,将它们分别归类组织起来,采取相同的经营目的和经营利用措施,这样才能达到集约经营的目的。2 组织经营类型的依据(1)树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按树种的不同可组织不同的经营类型。(2)立地条件:优势树种或主要树种相同时根据立地条件的不同可组织不同的经营类型。(3)森林起源:有时可起源的不同可划分不同的林种区。(4)经营目的:经营目的的不同可划分不同的经营类型。3 组织经营类型的方法组织经营类型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其工作步骤是通过外业的森林资源调查之后,在内业经过森林资源统计分析和论证,确定经营类型。经营类型的命名,一般根据主要树种命名。四  小班经营法(method of management by subcompart )1 起源德国的著名森林经理学家尤代希于1871年提出了林分经营法,与此同时,法国的顾尔诺于1847年提出了检查法。由于这种方法不设作业级,而把森林区划为12~15的林班或小班作为对象,也是以林分为基础。后来人们把以上2种方法叫小班经营法。2 概念按小班设计和执行经营措施的方法。小班经营法是在林种区内一个小班或地域上相连的几个小班组织,经营目的和经营措施相同。3 特点(1)区划成固定的经营小班;(2)作业法、经营措施的设计和执行单位是经营小班;(3)定期进行生长量的检查,按连年生长量确定采伐量;(4)作业法是以集约择伐作业为主。4 经营小班的区划条件(1)经营目的、经营利用方式相同,作业条件基本一致;(2)土壤和肥力等级基本一致;(3)同一立地类型或林型、坡向、坡度、坡位基本相似;(4)小班最小面积在0.5以上。5 小班经营法与龄级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