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藏凤隐终结篇电子书:话题作文拟题“八字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5:32:18

话题作文拟题“八字诀”

作者:孙立华

语文教学之友 年4期 字数:2049 字体: 【大 中 小】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命题,以其选材范围涉猎广泛,写作文体不设障碍,表达方式灵活多变,更能考察学生本身所具有的文学素养而倍受青睐。如何给话题作文拟一个靓丽的题目,让读者“一见钟情”过目不忘,这就需要在拟题时精雕细琢,反复揣摸,根据大脑储存的写作素材和中心思想的需要,选取最恰切的拟题方法。
  
  一、适当增补,化大为小
  
  在所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进行增补,对写作的范围进行修饰限制,使话题由大变小,由抽象变具体,这是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最简便直截的方法。当然,这种增补,并非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它不仅需要搭配得当,更重要的是所增补的内容必须与话题的感情基调一致。而习作中,一些学生为了求新,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如以“期望”为话题,可拟“海峡的期望”、“期望长大”等,如果拟成“失落的期望”,则明显有消沉之嫌,虽然增补的视角别出心裁,但缺乏鲜活的生命力,从而文章失去了教育意义。
  
  二、准确揭示,富有文采
  
  话题作文要求根据话题自拟题目,其实已明确了所写内容必须是与话题密切相关的,拟题与文章内容不允许有不一致、不协调的地方,这就要求习作者做到准确鲜明。首先,文题要能准确揭示文章的内容,切忌穿凿附会、生拉硬套。如以“家”为话题,写自己考试失利后,心情极度失落,父母百般劝慰,想方设法使“我”从颓唐的困窘中走出来,从而越发感受家的温馨,可拟为“温馨的港湾”;如果拟成“好想有个家”,内容与题目显而易见不吻合。其次,所拟文题的语言要精练,富有文采。题目多用词语或短语,一般不用句子。尤其是散文、小小说、议论文之类,标题过长会给人造成拖沓冗长之感。如写农村某养鸡专业户通过养殖致富后,带领其他人纷纷办起了养鸡场,从而使大家摆脱了贫困,步入了小康,不妨拟成“吹皱一池春水”。这样的标题优美、生动,富有诗意,耐人寻味。
  
  三、刻意求新,匠心独运
  
  根据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对偶、呼告等修辞手法,引用或化用人们所熟悉的诗词、歌词、成语、俗语等作为文题,可以增强文题的美感,使标题显得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含蓄隽永。
  1 巧用修辞,增添情趣。一般来说,文章的标题因其短小常会给人带来枯燥之感,而修辞则可以填补这一缺憾,它不仅能增强感染力,而且更加生动鲜明地揭示文章表达的内容,使题目有灵性。如以“环保”为话题,用比喻拟“森林——大自然的心脏”,用拟人拟“地球的眼泪”,用对偶拟“一手老茧,满山苍翠”,用呼告拟“人类,请金盆洗手”。同一话题,用不同的修辞,可拟出风格不同的题目,形象贴切,不落窠臼。
  2 巧引诗句,引人思辨。我国有数千年文明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财富。拟题时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从记忆深处搜寻出适合文章内容的古诗词作为标题,更显典雅蕴藉,富于文学情趣。如以“奉献”为话题,表现老年教师退休后在农村教师缺编的情况下主动返回讲台,无偿执教,可拟“莫道桑榆晚”;写青年教师勤勉耕耘,热情辅导留守学生,可拟“为伊消得人憔悴”;突出某退伍军人运用所学技能带领农民致富,可拟“一花独放不是春”。引用诗句作题目,常常引人思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3 巧改熟语,意境深远。对成语、歌词、影视剧名等进行适当改动,通过套用、仿造、组合之后作为文章的题目,常常会使文题显得典雅大方,妙趣横生。如以“创新”为话题,断开成语,可拟“没有异想,哪来天开”;以“信任”为话题,引用流行歌曲歌词拟为“一句话、一辈子”;以“矛盾”为话题,套用电影拟为“妈妈,再爱我一次”。善于翻新改造成语,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引用大家熟悉、喜欢的歌词、影视剧名,活泼有趣,新颖别致。
  
  四、转换视角,不落俗套
  
  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使习作者克服思维定势,逆向思考,追求陌生效果,很容易激发灵感,取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这种方法或借用数字公式,违反常理,如叙述某些学生文化课成绩非常优秀,只是不喜欢体育锻炼,从而导致体制甚差可拟为“7-1=0”;或设置疑团,制造悬念,让文题违反常理,从反差上制造悬念,使人虚惊一场,急于了解事情真相,如“防盗门不防盗”、“近墨者未必黑”;或借助谐音,诙谐幽默。借助汉字中的同音字,根据文章内容的需求,将同音字巧妙组合在一起,达到穿透文章中心的目的,如“验收?宴收”、“输与书”。文题不落俗套,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不仅吸引读者,而且增强了文章的生命力。
  总之,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拟题,都要做到文题精练、醒目、生动且在话题之中。拟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作文,只有有话可说,有文可写,有情可抒,才考虑怎样辅之以新颖别致的题目,实现文题与内容相得益彰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