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猫分辨公母:说话做事,精英有什么不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4:53:26

 

  说话做事,精英有什么不同?

  说话做事,他们有什么不同?李开复说:“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这句话不仅仅是胸怀表示,也成为我未来成功领导力里面最重要的一种。——李开复在李开复的人生经历中,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那时,他读博士时选择的研究方向是“语音识别”。他的导师是罗迪教授鼓励李开复用专家统计的方法来研究语音识别,而李开复在这个领域经过了一番研究后,发现用语音识别这个方法可以获得特定语者95%的语音识别率。李开复就整个研究过程写了一篇论文。一经发表,即得到了很正面的回馈。可是后来,他的研究方向和老师的有了分歧,李开复发现专家系统是有严重局限性的,无法延伸到做不特定语者的语音识别。于是他想用自己的研究方法去实现,当他把想法告诉导师时,罗迪导师其实并不同意李开复的观点,但是他非但没有阻止和批评李开复,反而从人力和技术上给予他支持。老师的一句话,让李开复永远记在了心上,那就是“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这样的说法让李开复备受感动,也让他深深地记住了这种做人做事的方法——每个人应该允许别人持有不同的观点,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当你的对手或讨厌的人被称赞时,不要急着说:“可是……”就算你内心不认同对方,还是应该有雅量地说:“是啊,他很用心。”职场中同样如此,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谁都难免会与同事产生一些意见上的分歧,那是很正常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本能,当看到别人以一种和自己想法不一样的方式工作的时候,你可能有一种冲动去指出他们的“错误”。千万别这样做。除非他们犯了很严重的错误,直接或者从根本上影响到了你个人的重要利益,否则,千万不要去指挥别人。因为由此而引发的辩论甚至是争论只会令你更加不满,而且别人也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做法。所以,在处理这些矛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要学会宽容以免将矛盾公开激化。尤其是在办公场所或公共场所,如果表现出盛气凌人的样子,非要和同事作个了断、分个胜负,那只会有损自己的声誉。即使你理由充分,但要是你得理不饶人,其他同事就会因此觉得你是个不给同事余地、不给他人面子的人,以后也会在心中时刻提防你,甚至对你唯恐避之不及,这样你就可能会失去一大批同事的支持。所以,与其花费时间去贬低对手,急着跳出来表现自己,倒不如冷静下来想想怎样编织更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圆满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如果能把自己修炼成一个高尚亲切有品位的职场达人,那么你就一定会争取到那张对自己更为有利的牌。人事部经理在离职之前,曾向公司推荐林默晨接替自己的职位,但最终坐上这个位子的却是方华。方华的性格非常外向,和公司高层的接触很多,她常常会更好地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让人觉得她工作非常用功,尽管大家都知道无论从资历还是从学历或水平上,林默晨都远远要好于方华。于是,有一次同事私下建议林默晨去找公司“评理”,对公司的这种不公平的晋升表示抗议,但是,林默晨并没有这么做。每当同事在她面前批评方华的时候,她反而说既然领导决定了,就应该尊重领导的决定。而且,方华的确有优点,例如活泼好学、聪明伶俐。大度的林默晨不但不去追究这件事,在同方华的交往中还保持着友善的态度。这令方华既意外又感动,心里也觉得愧对于她。在公司第二年的薪资评比中,林默晨得到了最高的加薪幅度,身为人事部经理的方华在其中当然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久,林默晨也被委派做了公关部经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就是这样,走到哪里都会有互惠互利。尽管有时并不公平,但是不居要职的你不可能有按照自己想法改变别人的机会。在办公室这个透明的地方,如果不懂得尊重和支持自己并不喜欢的决定时,有时候,那就不只是破坏人际关系那么简单了,更有可能在裁员的号角吹响时,成为第一个被淘汰出局的人。

  说话看时机:李开复新解“中庸”只要把握好说话的度,选择好说话的时机,就可以得到周围人的尊敬。——李开复看到“中庸”这个词,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是贬义的,其实不然。李开复就曾经这样讲述“中庸”,他说“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中庸给人们很重要的一点提示就是,要避免并拒绝极端和片面。说话更是如此,李开复曾经亲身经历了一个极端的测验:公司在培训课程中,让10个副总裁围成一圈,可以在一个半小时内畅所欲言,唯独不可以讲公司的事情。于是,大家开始谈论天气、政治、体育……其间还出现了争执。一个半小时后,每个副总裁都按自己心目中对其他副总裁的尊敬程度,为他们排一个序,并把自己安插在合适的位置。排序后我们发现:倒数第一的是从头到尾没有讲话的人,倒数第二的是话最多的人。不说话的人可能有想法,但没有表达出来,那么别人就会认为他没有意见。相反,话太多的人可能有一部分话很有意义,但也讲了许多不该讲的话,这使他无法得到大家的好评。从这个角度来说,“沉默是金”和“口无遮拦”都不可取。李开复还讲了另一个故事,当他刚进入苹果公司开始第一份工作时,认识了公司中一位叫西恩的经理,西恩是一个非常得体的人,尤其在开会的时候,他得体的言辞完美地展现出他过人的才学、情商与口才,而这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人钦佩不已。终于,李开复鼓足勇气去向西恩讨教有效沟通的秘诀。西恩讲了这样的原则,那就是开会的时候,不要总是抢着发言,自己不懂或不确定时,就要把嘴闭得紧紧的。但是当自己有好的意见时,决不错过良机!李开复好奇地问:“如果别人都抢着讲话,你怎么发言呢?”西恩的方法很巧妙,他说,他会先用肢体语言告诉别人,他要发言,或者举手,或者使眼色给主持人让自己发言。但是,如果其他人霸占了所有的发言机会,他就会等发言人调整呼吸时,迅速接上话头。李开复曾经坦言,西恩的这些话让他学会了说话看时机的道理。的确如此,职场中,绝大多数选择都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事情。职场人要学会在最合适的时候对最合适的人用最合适的方法说话。一个人大方热情,能在很多场合充分表现自己,是件好事;如果说话过度,不看时机,就反而会让人敬而远之。办公室新来的女孩叫苏苏,苏苏热情、开朗、不拘小节。苏苏和赵兰是好朋友,但后来她们却因为一件事情闹了别扭。起因是公司要开招待会,答谢客户。赵兰手里刚巧有一个策划案,想借机向一位圈内小有名气的策划人请教。于是将他列入了邀请名单。苏苏看到名单之后,也很兴奋,说这个人的确很强,她也想见一见。于是,招待会那一天,赵兰就向该策划人引见了苏苏。苏苏看到策划人之后,立即变得很兴奋。苏苏反而变成了主角,跟策划人聊她认为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聊得很欢,赵兰根本插不上嘴。赵兰拼命地将话题往自己的策划案上引,可是苏苏不懂赵兰的用意,依然滔滔不绝,不仅赵兰开不了口,连别人也只有笑着听的份儿。这边的热闹很快吸引了不少人,大家纷纷聚拢过来聊天。从自驾车出游到楼市的涨落;从美国的外交政策说到好莱坞电影明星,不管说什么,苏苏都口若悬河。最后,赵兰实在忍无可忍,转身离开了。而她事先准备了好几天的策划案,想要探讨的内容,统统在苏苏的口若悬河里化为泡影。说话的时候不但要看时机,不能喧宾夺主,而且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职场中,应该做自己嘴巴最牢靠的保险箱,锁住所有的秘密。涉及个人的话题要慎重,自己的秘密不要随意告诉别人,以免授人以柄,毕竟有的时候你的任何一个秘密,都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当作击败自己的武器。不能“职业化”的说话,就会被“边缘化”我批评你并非因为我小气。我不能原谅的是,如果自己的员工对自己公司的产品都没有信心,那他还能爱自己的公司吗?

  ——唐骏了解唐骏的人都知道,唐骏的脾气相当好,但是,上海微软第一天的员工培训结束的时候,他居然发了火。那么,是什么事情让唐骏如此愤怒呢?那一天,唐骏把所有人召集在一起,在徐家汇东亚饭店的一楼吃晚饭,当作上海微软的开张典礼。新员工加上来自美国的培训人员,分成三桌。席间,大家边吃边闲聊,气氛非常好。这时,一个叫丁毅的新员工随口说到了noveⅱ的技术功能。他随口就说:“其实,我感觉noveⅱ的很多功能一点也不比windowsnt差,真的挺不错。”听到这话的一刹那,唐骏立即就变了脸色,当时他就对所有人说道:“这个人不是微软人,我不要与这样的人说话,大家也不要和他说话。”空气在瞬间凝固了。果然,后来真的没有人再和丁毅说话。第二天,脸色苍白的丁毅来办公室找唐骏。唐骏心里懂得这个年轻人背负着极大的压力。丁毅说:“作为一位总经理,您昨天那样当着大家面说的一番话,我觉得真的太重、太严厉了。我真的承受不了。虽说noveⅱ是windowsnt的竞争对手,可我不就是说了一句noveⅱ的好话吗?而且我刚进公司,就被总经理点名批评,还让所有人不跟我说话,我以后在公司里怎么做人?我想不通。昨天晚上回去,我几乎一宿都没睡着。”望着眼前这个胆怯又有些愤愤不平的员工,唐骏也坦诚地表明自己的看法,他说:“很高兴你来找我谈。不过你真的要体谅我的心情。你知道吗?windowsnt这个产品就是我的作品,我是windowsnt开发部门的高级经理之一。在这个产品的海外版包装盒上,有我的亲笔签名。我把它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试问我怎么可以接受别人如此轻蔑的口吻?”唐骏还对丁毅循循善诱:“再换一个角度。其实,你的话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并不算错。但一句正确的话,却不是任何时候说出来都是正确的。如果说话的时机、方式、对象、场合错误,那么对的也会变成错的。更何况你已经是微软的一名正式员工,怎么能在公共场合说微软如何如何不好?”最后,唐骏给丁毅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怎么说话”的道理,他说:“我批评你并非因为我小气。任何公司的任何产品,也不可能只听到表扬的声音。我不能原谅的是,如果自己的员工对自己公司的产品都没有信心,那他还能爱自己的公司吗?”这件事情,我们每个人也能从中受益匪浅,是的,职场这个场合,如同一个小社会,不像学校那样单纯是由无数个单纯的小团体组合而成的。想一想,你是否曾经说过“我不喜欢这个上司,能不能替我换个部门”、“我和他合不来,我觉得他好烦”之类的话?如果有,从今天开始,不要再说这种话。说话要用脑子,敏于事,慎于言,讲话不要只顾一时痛快,信口开河,损伤自己的职业形象。举个简单的例子,公司开除了一名员工,该员工找到人事行政部经理发泄不满。如果这位经理说“其实我也很同情你……”之类的话,那么他就是不称职的,会破坏公司的形象。从职业化的角度来说,无论这位人事行政部经理内心是否有同情或者怜悯,毕竟他代表的是公司,唯一的责任就是告诉对方,公司的决定是正确的、合理合法的。如果他真的觉得公司有不周全的地方,也应该直接跟上级沟通。毕竟,此时的他并非个人,而是公司行政的代表,所以人事行政部经理不可以随便表达自己的看法。李心妙是一个性格十分开朗的女生,来到新单位没多久,就成了办公室里的“开心果”。原本大家都很喜欢她,但是就因为她多说了一句话,办公室的气氛顿时变得非常冷淡。那一天她和同事下班回家,看见领导的车里坐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第二天一上班,她就迫不及待地在办公室大声公布了她的新发现。没想到当天早上说的话,下午领导就知道了,领导把她叫到办公室,告诫她以后在上班时间少说与工作无关的事。

  李心妙闷闷不乐地回到自己办公的地方,叫她伤心的是,没有一个人过来安慰她。后来,李心妙逐渐发现,其实办公室里除了她,别人几乎很少说与工作无关的话,更别说提及别人或自己的私事了。这样一来,李心妙陷入了危机之中。带着激情做事,才能不断地有成就告诉自己这是一份伟大的工作,并投入激情,你会发现工作中的乐趣,也会因此受到他人的肯定。——唐骏你对现在的工作有多少激情?是否还像你刚入职第一天的时候,那样雄心勃勃?很多年轻人刚刚跨入职场之初,不但干劲十足,激情高涨,而且对自己的职业前途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几个月之后,情况就不再如此,有时候难免就会感觉到自己简直与机器人一样,每天是上了班就希望能早点下班,一点也没有原先的激情了。还有的青年人,缺乏耐心,只要工作中出现不顺心,就会由着自己的性格去换工作环境,然而每一次跳槽的结果,都会使自己的情绪出现一阵低落。实际上,与其换环境,不如找回热情高涨的工作激情。当然,如果你还有激情,那么恭喜你,你离成功只差一步了。比尔?盖茨有句名言:“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在这位世界首富看来,一个成就事业的人,最重要的素质是对工作的激情,而不是能力、责任心或者其他东西,虽然它们也不可或缺。诚然,这些都成功地移植到了他的事业中,成为微软公司文化的核心,并有效地渗透到每一个微软员工的内心。唐骏曾经这样讲述,微软文化渗透着一种激情,每一个员工都认为自己做的事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甚至连看门的人也会觉得能给微软看门是一件异常荣耀的事。这种心理像基石一样支撑微软王国多年来在it界傲视群雄。唐骏也是一个有激情的人,他相信“激情可以使人生灿烂”,他用这种激情重塑一切,至少重塑了自我。2004年,唐骏带着微软给予的终身光环——微软中国荣誉总裁,离开了激情十年的微软,但并不是因为他的激情没了。实际上,他离开微软的时候,心中还有激情和热爱,只是他选择了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所以唐骏说:“在过去10年当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我更想接受挑战性的工作,我也不断地问自己我能做什么、想做什么,这是我过去不断想的问题。我在想怎么把在微软学到的跨国公司管理理念带到中国公司,服务于中国的社会和企业,所以我在选择的时候首先选择服务于中国的企业。”这体现了他一如既往对于事业的激情和选择。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激情呢?让我们先看下面的故事。林子丹是一个普通的平面设计师,他每天朝九晚五,总是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也能够按照客户的需求,制作出中规中矩的设计。但是,创意总监总觉得林子丹设计的作品,缺少创意,没有感情,甚至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到个人丝毫的情感表达,这对于某些作品来说就等于没有了灵魂。于是,他告诉林子丹:“不管你觉得自己是否能够算得上是艺术家,都要在自己创作的每一幅作品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这非常重要。”林子丹非常吃惊,他说:“可是,这样对我们公司有什么好处呢?毕竟我并不是知名的设计师。”听到林子丹的疑问,创意总监认真地说:“公司并不在乎你的名字,能直接为公司带来什么。我这样做,只是让你自己找到创作的激情,想想看,在自己的作品上签名说明你对自己的创作有一定的自信,你觉得自己的作品非常重要而且极具价值。如果连你自己对待自己的作品都不严肃的话,你又怎么能指望别人严肃地对待它呢?”林子丹非常感激创意总监的指点,一个月之后,林子丹的设计果然别出心裁,不拘一格!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想要有好的作品,就要重视对自身激情的寻找,除了设计人员,对于其他行业的职场人来说也是一样,想要自己更好地应对工作,可以多从生活细节上留住激情。

  例如,每天花一点时间在自己最喜欢的兴趣上,比如,利用上班前和另一半吃顿早餐,晚饭后整理阳台的花花草草,上网和计算机玩15分钟的围棋。或者,给客户服务的时候,如果公司制度允许,那么一定要让打电话求助的人知道你的名字和直接联系你的方式。还可以把自己的名片留给每一个你曾经帮助过的用户。让用户知道在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直接联系你。让自己成为那个特别的人。最后,当自己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之后,还可以准备一张小卡,每天至少写下两件在工作中让你感到骄傲的事情。也许并不是大事,但是确实是自己付出过努力的事情。这样能让你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每一天都有奋斗的窃喜和甜蜜。投其所好,就能找到好话题我只是投其所好,尽量只谈他感兴趣的话题。——唐骏职场中,我们会发现不同的人,对待领导的说话方式是不同的,有的员工见了领导,会坦然、从容、亲切,说话得体,让领导听得津津有味;有的人见了领导则会躲避,尽量避免与领导面对面,即使不得不和领导同桌吃饭,说话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说起。当然,有时候,不会说话的话,可以不说,以免说错话得罪领导。其实,初入职场,与领导的对话能力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让我们看一看唐骏是怎么与比尔?盖茨对话的,如果我们能学到唐骏的谈话技巧,那么在面对很多牛人的时候,也许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唐骏曾经这样讲过,在微软,大家都把比尔?盖茨当作神,极少有人敢跟他开玩笑。而且,他的老板比尔?盖茨这个人,也从不爱客套寒暄。如果是第一次见面,比尔?盖茨可能根本不会理人,因为他觉得跟陌生人谈什么话题,都谈不深,那既然如此,就不要浪费时间去说话。怎么样?根据唐骏的讲述,知道与比尔?盖茨的谈话难度有多大了吧?但是唐骏对他倒从无畏惧之心。当唐骏进入微软管理层后,他有了更多和盖茨深谈的机会。别人看他俩的谈话气氛,会觉得他俩很熟,甚至就像哥们,这在微软管理层中是不多见的。那么,唐骏是怎么打动比尔?盖茨的呢?其实,唐骏只是投其所好,尽量只谈他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中国消费者的心态、中国市场的特点等。唐骏说,每当谈这些的时候,比尔?盖茨就会非常认真,也会经常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唐骏甚至清楚地记得,当他详细回答完比尔?盖茨的问题后,比尔?盖茨脸上的表情,就像一个总喜欢问“为什么”的孩子,又得到了对于一个疑问的满意回答的表情。这样的近距离接触,让比尔?盖茨对唐骏也有了深刻的印象。2004年,当唐骏决定离开微软的时候,盖茨给他发来了邮件,里面提到:“感谢你为微软作出的伟大贡献,我期待着你重回微软的那一天,再和你一起工作!”这是盖茨第一次以这样的口吻和一个离开的员工告别。唐骏说:“我曾经看过他给一位离开公司的全球副总裁的邮件,上面只写了三个单词:‘thanks!goodluck!’”多么高的评价和多么大的差距,也许,从唐骏对比尔?盖茨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伏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抓住对方的心理,说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即使你的老板像比尔?盖茨一样“牛”,你也照样不用怕冷场。在此,再举一个例子:下班了,佟彦斌在电梯里遇到了老总,于是间断的对话开始了(我们也可以逐步分析老总听到对话时候的心理)。老总:小佟,最近怎么样?佟彦斌:挺好的。老总心想:这个员工状态不错。佟彦斌接着说:我和同事们一起作了三个策划,现在都已经实现了,已经创造出了一些收益。老总心想:不错,不错,给公司创造利润了。接着老板问道:下一步再做什么?佟彦斌:接下来,我们打算切换角度,吸取这次成功的经验,再跟进两个大项目。

  老总心想:好!佟彦斌:今年我和大家都一直挺忙,但觉得非常充实!老总心想:真的这么任劳任怨吗?佟彦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感觉这几个项目让我迅速成长了起来,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了。比如第三个项目,已经是我独立负责了,客户很满意,打电话给某经理表示了对我的肯定,让我非常感动……老总心想:可造之材——实干、积极、阳光、任劳任怨。然后再让我们反方向地想一段对话:老总:小佟,最近怎么样啊?佟彦斌(紧张中):还好……还好。敷衍的回答让对话中止,双方陷入难堪的沉默中……佟彦斌恨不能马上出电梯。其实佟彦斌很想抓住机会跟老总多说几句,多难得的机会啊,可他就是不知道应该从老总想要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入手说起。试想,走出电梯放过了这个私下沟通的机会,走出电梯时,老总会对佟彦斌留下什么印象?和刚进电梯的时候一样:没有任何特别的印象。但是如果抓住了心理,佟彦斌就可以一路说下去,如果老总有了兴趣,说不准还会在关键处点拨一下他。所以,和领导对话,一定要记住这条重要的原则:领导的性格不重要,只要密切关注他可能会有的心理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表达,你将无往不利!做事,给自己和别人一个底线做事像山,做人像水。——俞敏洪先给大家讲一个俞敏洪的故事。俞敏洪是个孝子,小的时候,甚至在他40岁之前,每当母亲训他,他都是跪着听母亲训话的。而这是因为他的内心怀着对自己母亲的尊重和尊敬之情。后来,他母亲发现他在中国越来越有名,就说:“孩子,你不要再跪了,你可以坐在那儿听我讲话。”也许大家会有这样的疑问,这和他的事业有关吗?——1993年,新东方已经做起来了,俞敏洪觉得母亲一个人在家乡待着太孤单了,所以就把她接到北京。老太太是一个很积极的人物,到了北京她没事干,就会到新东方来看看,之后她跟新东方很多人都认识了。认识以后,她就会热情地发表评论,大家出于对俞敏洪的尊重,都表现得很听话,但是时间一长,问题也就出现了,很多员工感觉自己做事失去了自由。而很多了解俞敏洪的人也知道他是一个孝子,那么,这一次,他能够改变这个情况吗?新东方要变成一个制度健全、管理科学的企业,俞敏洪能做得到吗?2002年的时候,大家就作了一个决定,任何人的亲属,都不能在新东方工作。当时同事们还是给老俞留了个特权,因为老俞毕竟是创始人。但是令所有人佩服的是,这一次老俞没含糊,当机立断表了态:自己的家族全部拿下!这下动静可大了,俞敏洪的姐夫,他妻子的姐夫,当然还有妻子、母亲,都被老俞得罪光了。但俞敏洪挺住了,他通过了人情的考试,成为一个有点现代企业家意识的老板。因而,也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新东方,一个伟大的有着现代意识的管理机构。从这件事情上,应该给我们做人做事一个很好的提醒,正如俞敏洪自己所言——做事像山,如果有一个目标在你眼前,这个目标对你的生命进步很重要,你就要坚定不移地追求,不能随便改变,要像山一样坚强坚定。做人要像水,水是流动的,水是变化的,水是往低处流的,如果你把自己放得很低,你的容器就会越来越大,你就会容纳越来越多的东西,从而变得更加宽广。一个小小的池塘是容易被污染的,但是一个大湖和大海则相对不容易受污染,反而可以容纳更多的东西,最后还可以去净化别人。这样的心态也就是俞敏洪最后为了得到母亲的体谅,甚至再次跪下的原因。职场同样如此,职场就是江湖,江湖就有纷争。在职场,做人谦虚和做事坚决并不矛盾,做人要有底线,没底线就等于缺少原则没立场,时间长了任何人都会离你而去。当与他人发生矛盾的时候,在自己的底线之上,你可以原谅别人,但是如果超过了原则,那么就必须反击。

  陈慧慧刚进公司不久,就得到了领导的重用。刚开始,她做的行政工作琐碎,但是她从来没有表示出任何不耐烦,在和同事相处的过程中,也很热心。有一天,她和一位资深同事一起出去办事,临回公司时,同事有事要回家一趟,让陈慧慧把一些个人资料带回公司。陈慧慧将那些资料放到了同事的办公桌上,第二天,那位同事回来时却发现不见了。同事批评她:“我交给你的东西就要保管好,怎么这么没责任心。”面对同事的批评,陈慧慧平静得像一潭深水。后来,同事找到了资料,感到自己错怪了陈慧慧,因为带资料又不是她的义务,虽然碍于面子没有道歉,但是他从此在工作上非常帮助她。随着业务的熟练,有一次,领导让陈慧慧独自去给公司采购一些东西,回公司之后,有同事开玩笑说:“这么少的东西,就花了公司这么多钱呀!”可是,陈慧慧立即走到这名同事的面前,亮出了自己做的采购单和购物发票,同事的脸红了,感觉自己说话太不注意了。大家看到了陈慧慧对于“公款”方面的认真和严谨的态度,从此,领导也非常器重陈慧慧,有采购的大事也都放心交给陈慧慧处理了。在职场中,遇到和同事发生纠纷的小事时,不能做一个一点都不容被侵犯的人,这样大家会觉得你这个人太计较和强硬。当没有必要解释的事情发生时,就对自己说,事情总会过去的,事实是,事情真的就会平稳过去。但是也不能做一个什么都忍让的人,那只会让别人觉得你软弱无能。最好的方法是在关键问题上给自己定一个原则底线。在告诉大家自己是个有修养和素质的人的同时,也能树立自己的尊严和威严。俞敏洪:改变习惯,改变未来亚里士多德的“优秀是一种习惯”。我大胆补了一句:懒惰和失败也是一种习惯。——俞敏洪俞敏洪曾经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发人深省——从前有一头骡子,自小就在磨房里拉磨,日复一日绕着石磨兜圈子,十几年如一日,勤勤恳恳。有一天,它终于老得再也拉不动石磨了。主人动了慈悲之心,决定把它放养到旷野之中,让它在绿草地里自由自在地度过余生。没想到的是,因为这头骡子从来就没有享受过蓝天白云下的自在生活,它已经失去了作为动物融入大自然的天生本领。在如此宽阔的天地中,这头骡子唯一会做的就是在吃饱以后,绕着一棵树不断地兜圈子,直到最后死在这棵树下。他讲这个故事,是想提醒人们习惯的重要性。他说,人们从小就养成了各种各样的习惯,且被这些习惯所左右,并不假思索地按照自己的习惯去做事情。有人说性格就是命运,其实习惯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人是顺着自己的习惯活动的,就像物体顺着自己的惯性运动一样。人在习惯之中生活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最后,他甚至作了这样的一个比喻,习惯和生理上的舒服直接相关,就像抽烟和吸毒一样,很容易上瘾,明明知道这样下去对自己没有好处,却依然经不住诱惑继续下去。这个提醒对于职场人来说同样是重要的,现在点滴行为养成的习惯,会影响你未来3年,乃至30年的命运。如果职场新人从第一天入职就能保持良好的习惯,那他就能给人好的印象和感觉;反之,一个并不起眼的坏习惯就有可能断送你的锦绣前程。很多职场新人太过张扬,个性又强,喜欢我行我素,没有仔细想过陋习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而对于企业来说,它们当然希望录用具有良好工作习惯的人才,否则进门之后光是改掉陋习这一项就会浪费一个公司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所以,很多企业都把良好的工作习惯作为选才标准之一,可见好习惯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样的习惯才是好的呢?这个问题需要每个人针对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作出总结。不妨采用这样的方法,那就是把自己取得成绩的事情、自己在工作中最得意的事情记录下来,然后找到根源——是什么样的习惯让自己取得成绩的。同样,自己在工作中的失误也记录下来,找到症结所在。这样自己就会有个清醒的认识。

  由于错误的说话习惯,东小菲令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东小菲刚进公司不久,就对人非常热情。在和大家的聊天中,她认识了公司的很多同事,甚至发现主管居然是她母亲当年的“得意弟子”。这让东小菲既高兴又兴奋。果然,这位主管对东小菲非常照顾,只要有可以锻炼能力的工作,他都让东小菲进行尝试。有一次,公司对职场新人举办了一次非常重要的培训,按常理要公开评选有潜力的新人参加,但主管毫不犹豫地推荐了东小菲。从主管办公室出来之后,东小菲很开心地对大家说自己拿到了培训的机会,大家也纷纷对东小菲表示祝贺。东小菲一高兴,居然口无遮拦地说:“这要感谢主管对我的照顾,当年他是我妈妈最喜欢的学生……”说完这句话,东小菲开始觉得大家的表情变得不自然了,先是显得很吃惊,但马上又堆满了笑容,一看就知道是装的。经过这个事件之后,大家和她之间的距离就越来越远了,工作也常常会遇到以前没有过的麻烦,而且她发现有时同事们会在她背后窃窃私语。更要命的是,主管也开始刻意地和她保持距离……有一次,东小菲在吃饭的时候,听到不远处的同事在闲聊,有一个同事说:“你今早看到东小菲又到主管办公室了吗,看到她我就烦!”“算了吧,她能混多久,你以为主管喜欢她,主管现在也开始烦她了!”听到她们的谈话,东小菲愣住了。原来,随意说话的习惯在职场上就是一把插向自己胸口的刀子!职场是一个竞技场,每个人都渴望公平、平等地竞争,同事的反应是人之常情。相反,错的人是东小菲,她缺乏思考的习惯令自己和主管都陷入了困境。试让我们想一想,如果这件事情东小菲能低调一点处理,也许更能树立威信,让大家关注到她的能力,而不是关系。“时间整理术”,让你与众不同业余时间不仅影响甚至决定了人的差别,实质上更是影响和决定了人的快乐程度和长度。但愿我们在处理业余时间上,都能成为专家,把它真正变成生活里最大的亮点。——俞敏洪俞敏洪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大学毕业离校时,有个老师问学生,“毕业第一年每月能读一本书的同学请举手”,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举了手。后来,当老师又问道“那么毕业第十年谁还能一年读一本书”时,几乎所有学生都笑起来了,大家认为一年还不能读一本书是难以想象的事。然而,后来的事实告诉人们,毕业第一年每月读一本书的学生还不到一半,毕业第十年时,一年读一本书的几乎是凤毛麟角了。俞敏洪还举了生活的例子,有的同学辛辛苦苦来新东方上培训班,学习期间在业余时间复习课堂内容的差不多也就一半,等课程结束以后半年或者一年以后再重新复习培训内容的人真是凤毛麟角了。他给我们作了这样的提醒,那就是不会整理时间,自己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时间“修理”!俞敏洪还讲到了职场的例子,是新东方的个别老师存在的工作问题:新东方的老师每个礼拜才上几个小时的课,有的老师上完课之后,不去听别的老师的课吸取营养,也不在家认真学习提高水平,而是到处喝酒、打牌,到处谈恋爱。当一个人把时间沉醉于这些事情的时候,就不会进步,只能堕落下去。相反,俞敏洪认为这些老师如果能够向别的老师学习,使自己成为新东方的最优秀的老师,那么一辈子就会有一个很好的保证。其实,在这里,俞敏洪还向我们强调了平常做事过程中“时间整理术”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合理安排时间,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尤其对于职场头三年的人来说,很多人都是同样的学历背景,工作于同一家公司,但为何数年之后,有些人能平步青云职位高升,而有些人则始终庸庸碌碌原地踏步?除却个人的禀赋差异以及机遇不同的因素之外,导致职场人士前途迥异的最大根源就在于时间的利用效率上。如何更好进行时间管理,让有限的工作时间创造出更好的业绩价值,我们不妨看下面的案例。

  程锐是公司里的大忙人,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不够用,年纪轻轻居然发现自己有了很多职业病,每当同事提醒他需要休息的时候,他都有工作没有做完。终于有一天,领导也不得不找他谈话了。因为程锐的忙碌并没有给公司带来直接的效益,反而让办公室的气氛都很紧张。领导出于帮助他的目的,给程锐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每天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当天所要干的三件重要的事列出来,认真完成,并长期坚持下去。听了这个建议,程锐哭笑不得,他私下认为这个建议解救不了他的工作状态。但出于对领导帮助自己的尊重和感激,他决定勉为其难试一试。刚开始,他抱着病急乱投医的心理来做这件事。过了一个月,程锐改变了对这建议的抵触态度,他明显感到自己的工作不再像过去那样忙乱不堪、效率不高了。并且,程锐感到自己的身体里仿佛有了很多能量。“把你每天要干的三件重要的事列出来,并认真完成它”,这个看似简单的建议解救了一个忙于工作,迷失了方向的青年人!这也就是职场中的那些成功的人士往往看起来“没有那么忙”的一个秘密,因为很多时间,如果你不整理,就会被很多琐事无情地消耗掉。例如,被别的部门的不同的人打扰、骚扰,还有电脑上垃圾网页的骚扰……当代这个信息社会,占用我们时间的元素太多了,但是如果一个人——谁都可以无偿地占用他的时间,最后他自己要干的活就没有时间做了!所以,“时间整理术”是解救之道,只要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没有做完,那么,一切的琐事都要为此让路。而且,只要能够认真坚持这个方法,持之以恒地整理自己最好的时光,做好自己最需要做的三件事,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中,职场人就一定会收获到业绩!检查自己说话——是否应该到此为止话本身虽没错,但不是我这个普通工程师在这样的场合该说的。要知道下面坐的都是各部门团队的老板。——唐骏唐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工程师一跃成为微软总部windowsnt开发部门的高级经理。唐骏说,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次沟通。那一次沟通让唐骏意识到了沟通对一个员工的重要性,后来他一直注重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为自己将来能有大作为作积极的准备。但是,即使是再完美的沟通,唐骏还是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地在今后的人生中,果断地拿掉了那一点“多了的东西”。那是一次微软的会议,主管技术部门的高级副总裁把windowsnt开发部门的好几位经理召集在一起,让唐骏去作一个现场解说。唐骏在那次会议中讲解自己的方案时,相当紧张。因为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试过跟如此多的微软高层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对于方案本身的内容唐骏很有信心,他知道一定会得到认可。但这次面对面的沟通关系到唐骏在微软的前途,可以说进退成败在此一举,难免有很大的压力。为了说服他们,唐骏甚至说了些不合适的话——唐骏说如果采用自己的方案,windowsnt开发部门的中国部、日本部、法国部、德国部等这些非英语版本开发团队都可以裁员了,可以给公司节约很大的成本。话本身虽没错,但不是唐骏这个普通工程师在这样的场合该说的,因为他面对的都是各部门团队的老板。后来唐骏也特别注意到,说话一定要有分寸,唐骏当时的任务只是提出技术方案就可以了。当然后来,唐骏也清楚地知道这些经理们都没有介意自己的这种过激行为。唐骏作的演示得到微软高层的一致认可。职场说话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我们都应该检查自己说话能否及时地“到此为止”,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因为当自己和同事或者领导相处,尤其在“蜜月期”的时候,人往往容易失言,那么在这个时候,说话还知道如何停下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职场人有幽默感,容易被大家喜欢,这绝对是件好事,但是一定要注意,玩笑不要开“多了”——如果总和同事开玩笑,时间久了,在同事面前就显得不够庄重,同事们就难以尊重你;在领导面前,就会显得不够成熟,不够踏实,领导也不能再信任你,不能对你委以重任。“多了”的这一点让优点转成了缺点,实在得不偿失。

  许创新在公司里是一个很有幽默感的员工,人缘也非常好。但是,他的一个朋友总暗示他,说话要注意分寸和影响,要三思而后言,口无遮拦是伤人的。这让他非常不以为然。他总是认为同事们都是心胸宽广之人,不会和自己计较,所以还是难以改变自己说话的习惯,总是想说什么张嘴就说,说错了直吐舌头,有时候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但是有时候就会鸦雀无声。终于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情,彻底刺激到了许创新,而且几乎造成了再说任何补救的话都无法挽回的局面。那一天,某位平易近人的领导来办公室闲坐,随意和许创新开玩笑说:“你的办公桌乱得像刚被打劫过。”许创新听完,顺口说了句:“你的也好不到哪里去,有时候也乱得像猪窝一样!”这位领导并不是会因为一句玩笑话而认真的人,但是,他说完这句话,整个办公室都安静了。许创新意识到闯祸了:大家都知道上司是地地道道的穆斯林,对这些很忌讳,在大家异样责备的目光下,许创新感到无地自容!在职场中,如果说话不注意分寸,会让同事误以为你没有修养,让领导以为你不尊重他,从而慢慢你会失去很多发展的空间甚至成为企业淘汰的对象。这里更要提醒的一点是,在职场中,不要随意“夸奖”领导,这甚至是很多“职场老人”都没有意识到的一点——实际上,在领导的心里,自己的得意和失败,还用不着下属来“说三道四”,领导会认为能够说自己好话的员工,也就能够说自己的坏话,所以,不随意评价领导就是铁律。公司花钱买业绩,而不是买态度每个人都会有错误或缺点,有了错误,只有认真反省才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李开复工作就是向自己挑战的过程,所以,即使卓越如比尔?盖茨,也在不断挑战中,使自己趋于完美。李开复曾经讲过这样的故事:比尔?盖茨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他常常拜周围的同事为“导师”。每次演讲结束后,他总是真诚地请助理和同事帮他分析这次演讲的不足之处,以便下一次更正和改进,做得更好。正是通过不断地虚心学习,不断地自我反省,比尔?盖茨的演讲才越来越精彩,终于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卓越演说家。除此,在微软比尔?盖茨也鼓励员工畅所欲言,对公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甚至上司的缺点,毫无保留地提出批评、建议或提案。他说:“如果人人都能提出建议,就说明人人都在关心公司,公司才会有前途。”就这样,微软也因为“反省”,而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见,自我反省是成就职场卓越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想要企业加薪的员工来说,应该在提要求之前,深化对自己的反省和认识。职场中,一个被上司倚重或对公司有奉献的员工,领导是不可能感觉不出来的。每一个老总都知道,人才是公司发展的命脉,而且,培植一个合格的员工,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因而,如果领导觉得你是一个可用的能够创造价值的员工的时候,除了口头的奖励之外,加薪是一种非常明智的奖励方法,目的是增加员工的向心力。但是,有的时候,得不到加薪的这种奖励,除了懊恼之外,也应该多想一想自己的原因。董清芳是一家外企公司的文员,她每天都加班加点地工作,在朋友的提醒下,董清芳想到自己这么辛苦地努力,也许领导该给自己加薪了。董清芳在网上看到了一些文章,讲的是,如果员工想向领导提加薪的请求,最好是去问问领导对自己的工作评价,以暗示领导。董清芳于是就敲开了公司领导办公室的门,可是领导在表扬了她的工作态度不错之外,却说董清芳的工作效率不够高,应该改进,根本没有加薪的意思。董清芳觉得十分委屈,她赌气地对领导说:“您要是觉得我每天比别人做得多还不好,那我就只能辞职了。”原本温和的领导听完这句话,马上说:“可以,你明天去人事部门办手续吧。”董清芳回到家大哭一场。她很郁闷,也很委屈。实际上,这根本就不是董清芳想的那样——工作时间超出了正常时间,多辛苦,就应该得到更多的回报。但在领导看来,董清芳的工作态度符合要求,但工作的效率还应该再提高。毕竟,天天加班,也是在使用公司的资源。如果董清芳能保持这样的态度并且尽快提升工作能力,升职和加薪当然都不是问题。因为薪水是公司为员工的工作结果支付的报酬,不是用来买员工的工作态度的。而且,董清芳错上加错的一点就是,用辞职来要挟领导,没有一个领导能够承受员工这种威胁,即使再强的员工提出这个要求,领导也会施行缓兵之计后,再想办法让他走人!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如果董清芳在暗示加薪而没有得到结果的情况下,能够回去反思自己的工作业绩,真心实意地找领导请教,问问领导对自己其他哪些地方还不够满意。那么,情况完全可以得到补救:领导可能会教董清芳一些实用的时间管理之类的办法,对董清芳提升工作能力有帮助。同时,领导会认为董清芳是个谦虚、愿意学习的员工,很可能今后对董清芳更重视。还要对职场新人说的一点是,不论多努力,对公司的忠诚度多高,看起来不像值得加薪的人,则一切都是惘然。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不像值得加薪的?这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时间管理找到一些原因,有的员工经常加班到半夜三更,但是上班迟到,这样的情况即使再努力也达不到效果,因为没人看得到你晚上在做什么。反而白天大家都需要你时,你永远不在,看起来非常没责任感,除非你做出惊天动地的成绩,不然还会因为熬夜加班变成被报怨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