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浦铁路规划路线图:苏共亡党二十年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6:36:59
10年前,党建专家黄苇町在其著作《苏共亡党十年祭》中提出:“苏联共产党不仅被国内外的反共势力搞垮,还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抛弃。而这后一点,是导致苏共亡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这一观点,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苏共亡党20年后的今天,作者对苏共败亡教训作出了更深的思考:权力过分集中、民主缺失,是苏共垮台的总病根。

    最有民主风范的是列宁

    在苏共领导者中,最有民主风范的是列宁,其他领袖还达不到这种水平,列宁经常成为少数派。

    十月革命前夕,列宁看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时机已经成熟,主张武装起义,可两次被党中央否决,多数领导人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还未完成,现在应监督克伦斯基政府,而不是推翻它,在列宁再三要求下才通过起义决定。

    列宁还主张接受对德国做出重大让步的布列斯特和约,给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以喘息之机。而中央多数人认为签约会丧权辱国、危及人民对党的信任,是列宁做了大量工作才说服其他人。

    列宁不靠地位和权势来压服,也不拉帮结派,总是以理服人来争取多数。在党的领导核心中,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和斯大林等都在一些重大方针政策问题上同列宁有过分歧、争论,激烈地反对、攻击甚至谩骂过他;列宁也毫不客气地回击、怒斥过他们。我们读列宁著作时,经常可以感受到这位个性鲜明、热情如火的革命家话中的火药味。他语锋犀利,又胸怀坦荡,从不记仇。即使后来事实证明列宁是正确的,他对反对过自己的人也不搞“秋后算账”,更不扣阶级斗争或路线斗争的帽子。列宁认为,这些争论,都没有超出选择正确革命道路和策略的范围,这种争论不仅正常,也完全必要。

    列宁早逝使党内民主进程中断

    列宁病重期间最“焦虑不安”的问题,就是如何增强党的集体领导,防止权力失控。但列宁的早逝使这一党内民主进程中断。

    斯大林当政后,列宁在特殊时期采取的一些临时、具有特殊意义的措施,被从当时的具体条件中剥离出来,变成所谓“列宁主义的普遍原则”。而列宁关于发展党内民主和从战时状态转变的意见,却被有意忽视了。

    首先,列宁提出的极端集中制或战斗命令制,是严格控制在革命战争条件下的。斯大林提出:“实现根本改造社会的任务,要求在共产党的整个组织机构上实行最严格的集中制。”根本改造社会是长期任务,脱离民主的集中制就成了苏共执政的固有特征。

    其次,列宁认为党内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是“行动一致,讨论和批评自由”。斯大林则提出,上层所发生的每一个小争执,都会在国内引起对我们不利的影响,进而把党内不同意见都扣上“派别活动”的帽子。

    再者,列宁多次讲选举制、罢免制、代表制、报告制是党内民主的基本原则。可斯大林提出没有干部任命制就没有党的领导,后来竟发展到政治局委员也任命。在十九届一中全会上,斯大林从口袋里取出一张纸,向会议宣读了自己拟就的25人的主席团名单,没有讨论就通过了。

    还有,列宁提出要把党内决策、执行和监督职能适当分开,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都由代表大会选举并对代表大会负责,各级监委重点监督同级党委。而斯大林一上台就去掉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的“中央”两字,主要任务也变成“同党内各种派别和宗派倾向进行坚决地斗争”,把党内分权制衡机构变成集权工具。

    最后,列宁时期,政治局、书记处是在党代会和中央委员会授权下工作,斯大林则把这种权力授受关系倒过来,最后集全部权力于自身。

    斯大林逝世后,苏共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并未发生实质变化。赫鲁晓夫也是大权在握,随心所欲;勃烈日涅夫则是在不急不忙中,把老相识、老部下一个个调到中央,安插在重要岗位,形成苏共历史上最大的政治帮派“第聂伯罗帮”;戈尔巴乔夫同样容不得不同意见,度量太小,以后再没有人敢说话了。既使他一意孤行的“改革”走入绝境,也无法通过党的集体智慧得到拯救。

    党内外民主缺失、个人专断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导致苏共领导人的一系列决策失误。另一个严重后果,是脱离群众和腐败。心中没有人民者,必然被人民抛弃。

    苏共给中共以镜鉴

    反思中共兴党、苏共亡党的经验教训,可以在对比中,对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提出的一些重要论断,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第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发展不平衡所积累的矛盾,有的已非常突出。在这个关键时刻,能不能、会不会依靠集体智慧和群众力量去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是对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搞个人专断,是非常危险的。因此,胡锦涛强调,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第二,密切联系群众,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胡锦涛强调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指引、评价、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第三,改革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好日子,要冲破既得利益者的阻滞。邓小平提出的“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就是为改革开放树立的判断标准。

    (《南方周末》8.18 黄苇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