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泽罗拉种子链接:称谓差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20:23
中西称谓语的对比研究
分类名:学生毕业论文  作者: 陈银辉   更新时间:2006年6月27日
漳州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中西称谓语的对比研究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English Appellation
姓    名: 陈    银    辉
学    号: 0 4 0 2 0 3 9 4 0 4
系    别: 外    语    系
专    业: 英语高职 本 科
年    级:    2004     级
指导老师: 聂    明    方
2006年3月1日
目     录
中文摘要………………………………………………………………Ⅲ
英文摘要………………………………………………………………Ⅳ
1、中西亲属称谓比较…………………………………………………5
1.1、无泛化亲属称谓语比较…………………………………………5
1.2、中西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比较……………………………………5
2、英汉社交称谓语比较………………………………………………6
2.1、职务职业称谓……………………………………………………6
2.2、社交通用称谓……………………………………………………8
2.3、姓名称谓…………………………………………………………8
3、称谓语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差异……………………………………8
3.1、家庭类型及血缘关系的影响……………………………………8
3.2、礼仪规范与伦理道德的影响……………………………………9
3.3、社会制度与价值取向的影响……………………………………9
4、结束语………………………………………………………………10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摘    要
在语言交际中,称谓往往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恰当的称呼能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同样的称谓方式,可能有不同的语用原则、语用范围、语用含义。称谓的使用差异很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为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称谓语语用失误,必须了解双方的称谓差异。本文从两部分入手——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了解对比中西称谓语的差异,并从中了解到文化差异。亲属称谓差异主要从两方面展开:无泛化亲属称谓和亲属称谓的泛化比较。无泛化亲属称谓一般用于亲属之间的互相称呼,而亲属称谓的使用一般是在社交场合。社交称谓也称社会称谓,它是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不同的称谓来确立或确认发话人和受话人的角色地位,如教师与学生、厂长与工人、政府官员与普通群众等。这部分本文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阐述:职务职业称谓;社交通用称谓和姓名称谓。最后本文通过比较透悉中西称谓反映出的文化差异,这部分主要从以下三点入手:家庭类型及血缘关系的影响;礼仪规范与伦理道德的影响;社会制度与价值取向的影响。总之,称谓语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语言学问题,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称谓语有利于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亲属称谓   社交称谓   文化
Abstract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appellation is always the first information transmit to the audience. Apt appellation will make the communication go smoothly. In different culture climate, the same appellation may have different pragmatical rules, different pragmatical scopes, and different pragmatical meanings. The difference of using appellation is easy to make misunderstanding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avoid the appellation pragmatic failur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English appellation should be learned.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Kingship Term and the Address In Social Intercourse. And realizes and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English appellation, and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English culture. The Kingship Term differences are mainly developed from the following two points: pure kingship address and expansive kingship address. The former is used to relatives who call each other, and the latter is used in social occasion. The address in social intercourse can be called as the call in the social. It is the culture symbol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social relatives. In the communication, people have to bring different appellations to represent the speaker and the audience, e.g. teachers vs students, employers vs employees, governors vs publics etc. In this part of essay I expound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the appellation of post and profession, general social appellation and name appellation. At last, this essay gets the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intercultural differences on appellation by comparing Chinese-English appellation. And this part is divided into three detail parts: the effect of family style and kin, the effect of ceremony and ethic moral, social institution and world outlook. In a word, address forms are important social linguistic issues. They have important social functions. Accurate understanding and command of address forms can lead to successful result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words: kin    social appellation    culture
称谓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身份角色的称呼,它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P138
在语言交际中,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is principle-governed. Unlike the rules of traditional grammar, which formulate the standard of correctness and to impose them on the speakers of the language. [1]Pxix 称谓往往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恰当的称呼能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同样的称谓方式,可能有不同的语用原则、语用范围、语用含义。称谓的使用差异很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例如,在英语文化中以名相称是很常见的,它适用于不同性别、年龄的朋友、同事,甚至可用于上司、长辈、老师。例如,在英美等国,许多大学生对他们的教授直呼其名,不会被认为不礼貌,相反它表示师生之间的平等和教授的平易近人。而在中国执教的外国教授如果要求学生直呼其名时,中国学生往往不知所措,而坚持以“professor+姓”来称呼,以示尊重,然而外教不但不领情,而且认为学生有意和他保持距离而感到不快。这就是英汉的称谓差异造成的交际中的误会。不同的称呼一方面反映了交谈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的不同;另一方面表达了说话者对听话者的思想情感。[4]P137
了解称谓的语用差异有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语用失误,获得预期的交际效果。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首先让我们对英汉亲属称谓作一些比较。
1、中西亲属称谓比较。
亲属称谓(kinship term)是一定的亲属制度(kinship system)所产生的文化符号,它以简单的术语形式反映复杂的亲属制度。[3]P139
1.1、无泛化亲属称谓语比较。
在对英汉亲属称谓语进行比较时,我们很容易发现的一点是:汉语的称谓语比英语复杂。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在英语中,同辈兄弟姐妹或年龄相仿的亲属之间,一般不用亲属称谓,可直接称呼名字,且可用爱称,例如:“John-Johnny, Robert-Rob, Elizabeth-Lizzy/Liz”等。[5]P70在同样情况下,汉语中不仅要用亲属称谓,而且要标明长幼排行。弟妹不能直接以名字称呼兄姐,要在名下附上“哥”、“姐”以示长幼,还要根据排行冠以数字,如:“大哥”、“二姐”等,若用英语称“the first elder brother”,或“the second elder sister”会使人听起来很刺耳,实不可取。②英语亲属称谓不分父系、母系,也不分年龄和性别。例如:在英语中指称父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的词只有一个——cousin, 它对应汉语中的“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堂哥、堂弟、堂姐、堂妹”八个称谓,由此可见汉语称谓重性别、分内外,且长幼有序。在汉语称谓系统中父系和母系亲属被区分开来,而且父系方面的亲属被认为比母系亲属更亲近,有内亲和外亲之分。
1.2、中西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比较。
中国人在称呼方面有一种历代承传、相沿已久的习俗,即彼此之间没有亲属关系的人,广泛使用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来互相称呼或自称。这种称呼具有模拟的性质,这种改变了原来的用法的称呼可称为拟亲属称呼,[6]P202即亲属称谓语的泛化。
在中国亲属称谓的泛化使用常发生在社交场合,即把亲属之间的称谓用于非亲属之间,甚至用于称呼陌生人,如下表:
泛化的亲属称谓
称  呼  对  象
变    体
(~)爷
敬称祖父辈且年纪与祖父相当的男性
甲:姓+爷爷,姓+大爷;乙:大爷,老大爷,老爷爷;丙:说话人之子女/孙+他/她爷爷
(~)奶奶
敬称祖母辈且年纪与祖母相当的已婚女性
甲:奶奶,夫姓+奶奶,本姓+奶奶;乙:老奶奶;丙:说话人之子女/孙+他/她奶奶
(~)伯
敬称父亲辈且年纪比父亲大的男性
甲:伯伯,姓+伯伯,姓+伯,姓+大伯;乙:老伯,大伯;丙:伯父
(~)叔
敬称父亲辈且年纪比父亲小的男性
甲:叔叔,姓+叔叔,姓+叔,姓+大叔;乙:老叔,大叔;丙:说话人之子女/孙+他/她叔;丁:职业类名+叔叔
伯母
敬称母亲辈且年纪与母亲相当的已婚女性
伯母
(~)妈
敬称母亲辈且年纪与母亲相当的已婚女性
甲:大妈;乙:本姓+大妈;
丙:本姓+妈,本姓+妈妈
(~)娘
敬称母亲辈且年纪与母亲相当的已婚女性
甲:大娘;乙:本姓+大娘
(~)婶(儿)
敬称母亲辈且年纪与母亲小的已婚女性
甲:大婶(儿);乙:夫姓+婶(儿),夫姓+大婶(儿);丙:说话人之子女/孙+他/她+(大)婶(儿)
(~)姨
敬称母亲辈且年纪与母亲相当的已婚女性
甲:阿姨;乙:本姓+姨,本姓+阿姨
(~)嫂
敬称同辈且年纪与比自己大/相当的已婚女性
甲:大嫂;乙:夫姓+嫂,本姓+大嫂
(~)姐
敬称同辈且年纪与比自己大/相当的女性
甲:大姐;乙:大姐姐;丙:本姓+大姐,本姓+姐,名+姐;丁:姐们儿
(~)兄弟
称呼同辈且年纪比自己小的男性
甲:兄弟,兄弟们;乙:小兄弟;丙:姓+兄弟,姓+家+兄弟
(~)弟
称呼同辈且年纪比自己小的男性
甲:贤弟;乙:老弟,小老弟;丙:姓+老弟;丁:姓+小老弟
(~)妹
称呼同辈且年纪比自己小的女性
甲:妹子,大妹子;乙:本姓+家+大妹子;丙:小妹妹
(~)姑娘
称呼晚一辈/二辈青少年女性
甲:姑娘;乙:小姑娘;丙:姓+姑娘
合计16
74
[7]P4
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宗亲关系,中国社会是在氏族血缘关系的宗法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其民族文化中,高度重视血缘关系,强调等级的差异。因此在汉语中亲属称谓用于非亲属之间是一种很常见的称呼形式,这种称谓可以使交际双方感到亲近,缩小双方的距离,从而收到较好的交际效果。而象美国作为一个移民社会,它的发展史是个人奋斗开拓的历史,人们强调的是个人的独立性、平等性,不论长幼辈分,人人平等,即使是小孩也不会称一位陌生的老人为“老爷爷”。在美国文化中,“Grandpa”(爷爷),“Uncle”(叔叔)等亲属称谓一般仅限于亲属之间使用。我们有时见到中国的小学生或中学生非常礼貌地把外国人称作“aunt”,“uncle”等时,这些外国人的反映却是困惑不解,甚至反感:“别叫我阿姨(叔叔),我不是你的阿姨,请叫我Mary(Please call me Mary, not uncle ,I’m not your aunt )”。在汉语中直呼其名的范围一般限于亲朋好友之间,且限于长辈、上级,对小辈、下级之间或平辈、平级之间,对于长辈,甚至是不熟悉的长辈、上级如果直呼其名,一定会惹到对方不快。但在美国英语中直呼其名的范围要宽泛得多,随着中西文化交往的增多,我们也逐渐习惯对英美人士的直呼其名,但对社会地位较高或较有威望的西方人士,不能一概照搬,以免显得唐突。
2、英汉社交称谓语比较
社交称谓也称社会称谓,它是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不同的称谓来确立或确认发话人和受话人的角色地位,如教师与学生、厂长与工人、政府官员与普通群众等。随着角色和语言环境的变化,称谓也会相应调整。[3]P143五千年的文化造就了中国这个礼仪之邦,这使她在社交称谓用语上也显得温文尔雅。谦语与敬语的广泛,谦语最常见的一种用法,是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和自己的亲属。例如,称自己为“愚”、“鄙人”。向别人谦称自己辈分高年龄大的亲属时,在称谓前冠一个“家”字,如“家祖父、家祖母、家父、家母、家叔、家婶、家兄、家嫂、家姊”。谦称自己辈分低和年龄小的亲属时,则在称谓前冠一个“舍”字。如“舍弟、舍妹、舍侄”。[8]P181敬语尤其多用在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与别人谈话或与别人写信,在敬称对方的亲属时,常使用“令”、“尊”和“贤”这三个字。[8]P181下面我们从具体应用场合看中西称谓的异同。
2.1、职务职业称谓
汉英社交称谓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英语中也有用职务称呼人,但只限于:对高级官员如总统、总理和部长等;宗教首领,如神父、主教等。此外还用于军队长官。[5]P70在美国英语中能用作称谓语的职务不多,而且显示出一定的模糊性。如“President”可以用来称呼,“总统”、“主席”、“大学校长”,也可用于“银行行长”等职务的称呼。“Director”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可用来表示相当于汉语中的“主任”、“局长”、“处长”、“署长”、“总监”等。在职业称谓方面,英语中只有极少数职业或头衔可用于称呼,如医生或有博士学位的人可被称为“Doctor+ Second name/Full name”。Doctor Smith(史密斯医生或史密斯博士);教授可用“Professor+ Second name/Full name”,如Prof.White(怀特教授)。另有一些只单用的如waiter boy, conductor等称呼,隐含一种卑微低下的含义,不能加姓或名。有趣的是汉语中的“护士”、“服务员”很少被用作称谓语,而往往是用“医生”来称“护士”,用“小姐”(在中国南方的叫法,北方有些地方视小姐为不雅)等尊称“服务员”,这体现了汉语文化中的“贬己扬人”的礼貌称谓特点,从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中国社会服务意识的淡薄。而在英语中很多不能用作称谓语的职业在汉语中都是可以的,例如,老师、律师、工程师、会计等。在职称、学位称谓方面,英汉两种语言十分相似,通常只把高级职称和学位用于称谓。如教授(professor),博士(doctor),而相对低的职称如讲师、助教或较低学位的硕士、学士等都不被用作称谓。
2.2、社交通用称谓
汉语中的“同志”、“师傅”、“老师”等,英语中的Mr., Mrs., Miss+姓和Sir, Madam, Miss等,都是社交中最常用的通用称谓。通用称谓不仅能体现一种语言的文化内涵,也最能体现社会的发展变化。“同志”一词曾被广泛使用,有政治上一致、地位上平等的内涵,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求同思维,强烈的集体意识的充分体现。“师傅”、“老师”的广泛使用则是中国人“贬己扬人”的礼貌准则,反映了中国人谦虚好学的民族风格。但改革开放以来,这些称呼语的使用在逐渐减少,而“先生”、“小姐”等国际上通用的社交称呼语则日渐频繁,尤其在服务行业和沿海城市,这一现象反映出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价值观念受到现代化的冲击。而英语的“Ms”由于在女权运动的影响下,这一不指明妇女婚姻状况的称呼日渐普遍,表明妇女独立意识不断增强。这都说明了称呼语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2.3、姓名称谓
汉语中姓名称谓多用于同辈人之间或上对下的关系中,如:张扬、赵括、马卫东等;亲朋间称呼用昵称,如:小扬、小括、阿东等;除恋人或至亲外不用单字,如:扬、括、东等;称呼交际对方姓名常与其他称谓形式叠加使用。称呼不同,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熟悉程度。英语的姓名称谓是整个称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年龄等不同,姓、名、姓名全称及昵称的同时存在。对于处在同等关系上的双方,则以称first name 为最普遍,亲属间也多以first name 或昵称、小名相称;若双方为权势关系的不等关系,也常被对方要求以first name 相称以示亲近。
3、称谓语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Culture is activity of thought, wrote Alfred north whitehead, and receptiveness of beauty and human feeling. [2、53页]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正是通过语言,文化才得以体现和传承。同时,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并且反映文化。文化的发展变化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完善。[9]P216语言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存在于一定文化背景之下的。任何一种语言都代表一种文化,由于人类社会文化和思维方式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因此语言之间也存在着相同与不同之处。[10]P471这些不同使中国学生讲英语是在语言行为方面存在着大量的语用失误现象。这些失误或者是由于语言的局限,或者是由于对目的语的文化价值模式缺乏足够的认识所造成的(Thomas, 1983)。[11]P36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认知中西文化的异同,在此仅从称谓的角度出发。
3.1、家庭类型及血缘关系的影响
在汉语里,词语结构组织之间(也是语义场之间)多层次的、错综复杂的、重合或部分重合的关联,比较集中地出现在亲属称谓的词语群中。汉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家庭伦常关系和亲属关系,因此亲属关系不仅被赋予精确含义,而且数量繁多。[3]P139 在汉语里有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弟、表姐妹八个专门称谓语,而英语就只用一个cousin概称之。汉语之所以有堂表亲之分,这与中国自古以来“内外有别”的思想是分不开的。汉语中有“三亲六戚”的说法,“三亲”即指“宗亲、外亲、妻亲”。三亲的划分以性别和血缘关系为标准,表明了亲戚关系的远近,其中宗亲是亲属关系的主体部分,上下九族同一祖宗的男性成员都属“宗亲”范围。堂兄弟都是宗亲,原称为“同堂兄弟”,后为称呼方便而省去了“同”字。在古代中国三代同堂是普遍现象,四世同堂也不鲜见,再加上多子多福的观念,所以,几代叔伯之子相加,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在同一个房子或一个四合院,共一个堂屋叫同堂兄弟。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堂亲是自家,女性成员则不一样,未出嫁时属宗亲,嫁出去之后是别人家的人了,所以家业传子不传女,祖传绝技也一概不传女儿。对于原来的家庭成员,姑妈、姨妈和舅父的子女都是异性,自然要称为表兄弟、表姐妹。“表”即外之意,表亲即外亲,表亲是客,既然二者之间有这么大的差别,中国人当然不会含糊,得用不同的专名即称谓,来定亲疏,别异同。
同中国大家庭生活方式恰好相反,西方人偏爱小家庭生活方式。儿女长大后便要各自独立门户,很少有三代同堂现象,他们的亲属观念较淡薄。在他们的观念中,一般的亲属与其他人是没什么两样的,因此也就没必要细分是宗族还是外族,这样的家庭结构也就决定了他们没必要把堂表亲分开,而使用名目繁多的亲属称谓语。
3.2、礼仪规范与伦理道德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服务于传统宗法社会制度的是伦理。伦,是社会等级类别的次序,既辈分;理,即这种等级次序所遵循的规律。伦理支配下的道德准则是“上下有义,贵贱有分,男女有别,父子有亲”,因此人们服从权威和长上,有严密的等级身份制。时至今日,“上尊下卑”、“卑己尊人”、“各守其份”的思想仍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官本位”、“唯上为是”、“以下敬上”仍很普遍,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的一言一行都高度格式、规范化的原因。
与中国文化形成鲜明对比,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的社会结构基本上是平行的。人们主张自由平等、个性解放,正如美国独立宣言所指出的“人生来平等,造物主赋予了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即生存、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使他们在称谓上也主张用平等的称呼——直呼其名。
3.3、社会制度与价值取向的影响
在中国封建制度下的礼仪强调“卑己尊人”的礼貌原则,由此产生的诸如“卑、敝、鄙、寒”等自谦词和“尊、令、贵”等敬他词不胜枚举。这种压抑的社会制度导致在价值评判上的自我价值低抑,在交际时尽量表现谦卑恭顺。现在,社会的发展使这类敬谦词的使用大为减少,多用于书面文体中。同时,在崇儒的封建制度下,通称中称“先生”、“学生”的也较多;而近代的“同仁”、“同志”则在特殊的历史阶段反映出其独特的政治色彩。随着中西交流频繁化,“先生”、“小姐”、“夫人”乃至忽略年龄而称呼女性为“小姐”的作法也广为接受。这反映出随着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变化,语言也产生相应的变化。
而在英美国家,私有制一直在社会制度中起领导作用,人们强调个人形象,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早在15到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就树起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旗帜。1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及美国的南北战争、西进运动和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促进了以私有制为核心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也巩固了资产阶级思想的领导地位。人们在价值取向上注重个人主义,注重个人价值在自由竞争中的体现,强调自我独立精神,淡薄亲族观念,在语言交际中少用谦语、敬语。它与汉文化的价值取向截然不同,从英语称谓的通称、姓名称谓的泛化中可见一斑。
此外,还应注意,社会、文化间存在很大差异,称呼语之使用(称呼语行为),称呼语系统,称呼语之方式乃至其社会功能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12]P334
4、结束语
称谓语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语言学问题,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告诉我们不同的人的身份、地位、职业、职务以及所属文化范围的各方面信息。反映了不同国家、民族的风俗习惯、礼仪规范、伦理道德等文化差异。正确理解和掌握称谓语有利于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1]、张迈曾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