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附近有什么好玩的:九下《谈生命》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06:57

《谈生命》教案(转)

  《谈生命》教案
   一、 教材分析
   生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也是不同的。本文的作者冰心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作者对生命的体悟,启发我们认识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本文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为例,接上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只有真正感受了,读者的心灵才会与作者的感悟碰撞出共鸣的火花来。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不说“生命是什么”,而说“生命象什么”用心感受自己的生命,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初三学生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会深刻,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能体悟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并能获得对自身的情感体验,不论粗糙或细腻,只要能谈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做到各人学中有得。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评价、鉴赏文学作品;能学会相互合作、相互倾听,并有条理、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2、 能力目标:掌握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初步领悟作品内涵,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多角度地体验生命的真正内涵。
   3、 情感、目标: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培养自觉探究意识,激发创新的欲望。
   三、 设计思路和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有关阅读的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再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本课采用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反思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课堂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加以各种形式的阅读设计,并结合说话训练,真正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内涵和意蕴,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对人生独有的情感体验和有益启示,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计划使用一课时。
   四、 教学准备
   1、课前查找有关资料:收集有关“生命”的名言;
   围绕“生命”的主题,举出一个实例。
   2、教师课前准备: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地选取有关对“生命”的感悟的内容,设计几个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由浅入深地体悟生命的内涵。
   3、在网络上寻找有关《谈生命》的内容。
   4、制作ppt课件。(搜集贝多芬等有关生命的交响曲)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1.请大家伸出你的手,紧贴在你的胸口,感受自己心脏是跳动。
   2. 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并观看有关生命的图片。
   请同学们谈一谈对生命的感受。
   人的生命却只有两万多天,我们不禁深深叹息:人生是如此短暂!但是在如此短暂的人生中,我们可以面临许多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坚强、勇敢和快乐,也可以选择脆弱、逃避和悲伤,甚至是死亡。
   历经一个世纪,饱受百年苍桑的冰心老人对生命又有这样的感悟呢?
   (二)初读课文 识记积累
   1.简介作者:冰心(感受她对生命的理解,从中你会得到哪些体验?)
   2.词语:(略)
   (三)范读课文 整体感知
   师:请看图片,在背景音乐伴奏下听课文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2)自主探究:文章写了生命象什么?领悟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规律(提示:可抓住文中的词语概括)
   挑朗读水平好一些的学生读:大声朗读课文。
   (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四)精读课文 合作交流
   文章结构分析,形成板书
   师:作者说生命象“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你认为有没有道理,你更赞同那一个说法,说说自己的认识。
   生:畅所欲言------
   师:(过渡)这篇文章所以如此震撼我们,是因为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
   寻读
   师:以第二段为例,请寻找课文中用得非常好的词语,用圆圈标出来,想一想为什么用得好?
   生:合作探究(四人一小组),讨论回答(推荐小组中的代表发言,各种的发言意见基本上已经把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找出来了。)
   生:“快乐勇敢”写出----
   “享乐”是----;
   “冲破”、“不屈”体现生命的顽强;
   教师小结:这些富有表现力、生命力的词句是很能表达作者的情感的,也才使文章显得更为生动,朗读时特别应注意。
   师:朗读指导:注意把握朗读技巧(1)注意语速、语调、停顿、重音。(2)理解内容,有表情地加以朗读。
   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范读并评议;着重讨论朗读时对重音的把握;再齐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小组讨论能最大限度地活跃学习气氛,调动群体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相互间进行智力启迪和互补,同时也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抓住学生讨论中的最佳契机,适时加以点拨,如有争议的或带有共性的问题再作集体指导,培养学生选择、分析语言信息的能力。再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创造一种情景氛围,让审美主体体会审美客体的语言美、情感美,获得美好的享受]
   [文学作品的美是内敛的,是开放的,就看你如何去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这需要我们去想象。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此处的说话训练,是真正挖掘出了学生个体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更开拓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达到创造想像的升华。]
   过渡:无论怎样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的自然现象悟出大道理是很能启发人的,同时,她对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开。
   研讨
   师:从文中找出作者对生命的几点思考? 最能表达课文主题思想的是那一句或哪几句
   生:齐读最后三段,加以归纳概括,并由此形成板书的后半部分——生命的本质。
   [这是作者对自然现象联想到生命的哲理的归结,也是教学文本内容的整体完成]
  
  
(五)品读课文 探究感悟
   师:1、读罢全文,你感受到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
   生:生命只有一次,应好好珍惜;
   人总是要死的,选择死亡的方式可以不同;
   生命是宝贵的,应该活得精彩。
   (学生的回答,没有与具体生活实际相联系,还有的学生就直接谈课前摘录的有关生命的名句,这个问题的设计就不能体现出联系实际生活的意义,而学生自身对生命的感悟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也受到阻碍。由此,教师做了引导,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师:引导
   请用下列格式说话:“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而美丽”,再联系到生活实际。
   示范: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自强不息而美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又瞎又聋,但他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终于“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生:思维非常活跃,回答时语言表达非常精美。
   (生:我感受到生命因为顽强拼搏而美丽,张海迪阿姨下半身不遂,但她顽强与命运抗争,而《轮椅上的梦》成了激励青年上进的明灯。)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有无限的价值而美丽,伟大的作家鲁迅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奋斗而美丽,像居里夫人,一生都奉献于发明上。
   我感受到生命因为助人为乐而美丽,雷锋的一生都用于为人民服务中去。等
   [这个说话题目的设置,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不仅突出文章的重点,更为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如果没有第二步教师的提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可能如此活跃地“动”起来,而学生精彩的回答再次刺激着他们自己“说”的欲望,这是他们相互倾听、交谈而引发的结果。]
   (六) 想象联想 拓展延伸
   1.作者说生命像“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你觉得生命还像什么?请仿照句式写出新的句子。
   2.联系实际,谈谈你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师:文章可以结束,但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每当夜深时,我合上眼睛,眼前总会浮现这样一幅幅图景:鲁迅在夜里一边咳嗽,一边写文章,昏暗的灯光下,发出内心的《呐喊》;卡夫卡彻夜写完自传体小说《判决》,完成与自己灵魂的对话;普鲁斯特从35岁到死,生活在暗室中,门窗紧闭,房间里点着蜡烛,《追忆似水年华》成为他唯一的安慰。这是一群孤独的人,这又是一群灵魂饱满的人。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青春的生命不必像他们那样有太重的负荷。我想说的只是,哪怕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平庸,也别让我们的生命之花枯萎,别让我们的精神之花凋谢。文天祥写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生命的名人名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命名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结束本课。
   (七) 板书设计
   生命像春水
   谈生命 生命的本质,生命的规律
   生命像小树
   (板书设计主要以突出课文的重点内容和阅读的方式,可以使复杂内容简单化、明确化,把感性东西理性化,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归纳、感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