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婆坤骑猪:1975年毛泽东病中接见邓小平(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8:34:24
1975年毛泽东病中接见邓小平(下)


    【李西兴按】前年回国探亲,我读过柯云路的“文革”小说《芙蓉国》,印象很深。现特转贴【新浪_柯云路】的《芙蓉国》—精华选载—。请网友共同欣赏,在风云变幻的1975年政坛上,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世纪伟人,是如何进行政治谋略和情感的交流的。


史实揭秘:邓小平三起三落传奇人生

柯云路_新浪(2009-11-20)


     (续上)

     车进了中南海,在毛泽东游泳池旁的住所里停了下来。邓小平下车朝大门走去时,已经有人在那里等候,是毛泽东的贴身护士李秀芝。她一见邓小平就说:“主席正在等你。”邓小平加快步伐,带着夏日的炎热,走进了毛泽东的会客室。毛泽东正仰坐在沙发上,旁边坐着他的侄子毛远新。看到他进来,毛泽东便要坐起身。然而,他的身体显得疲惫而沉重。毛远新在背后扶着毛泽东的脊背坐了起来。毛泽东伸出手。邓小平连忙走过去,双手握住,说:“主席,您不要起来了。”毛泽东点点头,用手指了指旁边的沙发,示意他坐下。李秀芝搬了一把椅子,紧贴着毛泽东的沙发一侧坐下。

    邓小平说:“主席身体好吧?”毛泽东听懂了他的话,指着自己说了一番话。邓小平听不清楚。李秀芝在一旁将毛泽东的话,翻译给邓小平:“我的身体走下坡路了。不是一天天好起来,是一天天坏下去。不过,我最近眼睛可以看东西了,这就好得多了。”邓小平连连点头。他知道毛泽东前几个月苦于白内障无法看文件,无法看书,这对毛泽东是很大的苦恼。最近刚刚做了一只眼睛的白内障剥离术,手术很成功。所以才有了接见自己的兴致。

    毛泽东又比画着自己的眼睛说:“不能看文件,就容易犯官僚主义。今年姚文元的文章,只批经验主义不批教条主义,也怪我。当时眼睛不能看文章,只是听了一遍,就把这个问题漏过去了。让你为难了一段时间,这是我的错误。”毛泽东由于被多种疾病折磨着,说话含混不清。他听李秀芝把这段话翻译完,满意地点点头,看向邓小平。邓小平笑着点点头:“主席后来指示得非常及时。政治局接连召开了几次会议,落实主席的指示。”毛泽东仰着脸听他讲完,又挥着手讲道:“我看有成绩,把问题摆开了。”邓小平听着李秀芝的翻译,频频点着头,边听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坐在毛泽东一旁的毛远新,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哈尔滨军工学院的毕业生,也在一边做着记录。

    邓小平又听到毛泽东声音含混地讲了一番话。李秀芝如实翻译过来。毛泽东又讲到江青等人:“他们过去有功劳,现在不行了。反总理,反邓小平,反叶帅,在政治局风向快要转了。”听李秀芝把这段话翻译完,毛泽东摆着手高兴地笑了。邓小平说:“政治局的同志们对他们气很大。我说不要把话都说完,散了。”毛泽东听完以后,连连点头:“这个办法好,留有余地。大家清楚就行了。我准备找王洪文谈,叫他找你,听你的话。他威望不高。”邓小平在毛泽东含混不清地讲话中,始终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当李秀芝翻译时,他立刻点着头记录。毛泽东由于身体越来越衰弱,行走不便说话困难,一般情况是不接见人了。他现在和政治局的联系,更多地是通过毛远新进行。毛远新现在是毛泽东和政治局之间的联络员。毛远新列席政治局会议,政治局的开会情况,都是通过毛远新汇报给毛泽东。而毛泽东的指示,也通过毛远新传达给政治局。毛远新一直神情严肃地坐在一旁记录。当停住记录时,便很严谨地看着邓小平和毛泽东。邓小平知道,直接面见毛泽东的机会越来越少。今天也属机会难得,他要尽可能对毛泽东多汇报一些事情。他讲了这段时间政治局的情况,也讲了全国各领域整顿的情况,而且尽可能言简意赅。毛泽东连连点着头,鼓励道:“你要把工作干起来。”邓小平立刻明确表示:“这方面我还有决心就是了。”毛泽东高兴地说:“那好。”这句话没用李秀芝翻译,邓小平也听明白了。邓小平又讲道:“反对的人肯定会有的。”毛泽东摇着头笑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当李秀芝将这句话翻译过来时,邓小平会意地笑了。他知道毛泽东引用的是三国魏李康说的名句:“夫忠直之迕于主,独立之负于俗,理势然也。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他注意到毛远新在记录这句话时,也毫不生疏。他说:“主席是把我放在刀尖上了。”毛泽东说:“这是叶帅提议的,我赞成的。”邓小平点点头,自己此次重返政坛主持党政军日常工作,周恩来和叶剑英起了关键的作用。

    他一边与毛泽东谈着话,一边却在思索中国政治面对的最重要现实,那就是毛泽东身体的日渐衰弱。毛泽东此刻仰坐在沙发上,高大的身躯疲乏无力地陷在其中。他的手抬起来时,止不住地颤抖着。说话时,嘴和舌头显出了力不从心的困难。当他转动头部看着左右时,动作迟缓而吃力。有些浮肿的脸,显得憔悴黯然,大多数时候面无表情。他已失去了往日谈笑风生的领袖风采。即使是高兴,脸上的笑容也显得迟钝困难。当毛泽东以年迈之躯,独自接见他时,他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毛泽东比他年长十一岁。今天,看到毛泽东的身体已如此衰弱时,他觉得自己像在长辈面前接受任务的年轻人。他有机会面见毛泽东,最重要的是巩固自己同江青等人斗争的成果,使毛泽东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更了解,更理解,更信任,更支持。只要毛泽东不风云突变,他对于治理中国没有一丝畏难。在重返政坛的这两年时间中,他最感棘手的就是和江青、张春桥、王洪文等人的斗争。如果毛泽东始终耳聪目明,了解详情,正确决断,他一定可以做到“横扫千军如卷席”。

    毛泽东的房间原本就比较阴暗,黄昏的来临更使阴暗浓重。开了灯,外面不黑,里面不亮,像是在面对毛泽东的晚年光景。毛泽东两手放在沙发扶手上,头仰靠在沙发背上,似乎还在坚持和他谈话。然而,他从李秀芝打量自己和打量毛泽东的目光里,看出自己该告退了。他把最后的几句话讲了,然后说道:“主席,我就继续这样干下去。我走了,您休息吧。”毛泽东微微点了点头。这次并不长的谈话显然已经使他十分疲惫。当邓小平站起身时,毛泽东又一次要从沙发上坐起来。李秀芝和毛远新一左一右,扶住毛泽东使他坐起了身子。毛泽东伸出有些颤抖的手。邓小平上前用两手紧紧握住,说道:“主席,您放心,您保重。”毛泽东的手宽松而无力。邓小平走到门口时,又回过头向毛泽东挥了挥手。毛泽东已经仰靠在沙发背上,也微微抬了抬手。毛远新走过来送邓小平走出房门。临分手时,毛远新机敏而谦谨地问道:“今天您和主席的谈话,我要不要把我的记录整一份给您?”邓小平点了点头:“可以。我也做了记录。合在一起就没有遗漏了。”

    他径直走向在门外等候的红旗小轿车。警卫拉开了车门,他上了车。警卫关好车门,上了前面副驾驶员的位置。这时,邓小平看到毛远新,还十分严谨地站在门口,目送他的车开走。他一瞬间就想到了,这个毛远新以后就是毛泽东的眼睛和耳朵,毛泽东的态度,中国政治的形势,大概在很大程度上,要受这个似乎并不惹人注意的年轻人的影响。想到其中的前因后果,他的眼前出现了浓重的阴影。司机问:“现在去哪儿?”他挥了一下手:“去医院看望总理。”

    周恩来患癌症,病倒在医院中。前几天去看望时,他已经骨瘦如柴。毛泽东又是风烛残年。他确实觉得肩上的担子沉重起来。过去他总爱说一句幽默的话:“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现在,两个高个子,一个躺下了,一个坐下了。他能顶住不让天塌下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