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谷银色头发怎么染:你孤独吗?... 孤独论——叔本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33:22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1860年)       叔本华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现代心理学之父。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构成了叔本华哲学的核心。

    如果我一定要在这地球上安身立命,那我会选择叔本华作为我的伴侣——尼采
    叔本华的压抑理论是精神分析学的柱石——弗洛伊德

    在这世上,除了及稀少的例外,我们其实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孤独,要么是庸俗...

   正如人们对生命的爱其实只是对于死亡的恐惧一样,人们对社交的渴望是出自对于孤独的恐惧...

    青年人首先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他才是自由的。安全属于独处的人...

    孤独为一个精神禀赋优异的人带来双重的好处:他可以与自己为伴;他用不着和别人在一起。一个人的自身拥有越多,别人能够给予他的也就越少。自身具有非凡思想热力的人是不需要与别人拥挤在一块的。有一个有思想头脑的同伴就足够了。孤独是精神卓越人士的注定命运...

    孤独生活的不好之处:持续呆在室内会使我们的身体对外界的影响变得相当敏感,易导致身体生病;长期离群索居的生活会使我们的情绪变得异常敏感...

   没有足够的独处生活,我们也就不可能获得平静的心境。节制与人交往会使我们心灵平静。内心平和和感觉宁静(仅次于健康)只有在一个人孤身独处的时候才可觅到;而要长期保持这一心境,则只有深居简出才行...

   友谊、爱情和荣誉紧紧地把人们联系在一起,但是归根结底人只能老老实实地寄希望于自己,顶多寄希望于他们的孩子。只有那些依靠自己,能从一切事物当中体会到自身的人才是处境最妙的人...

   对独处的喜爱随着我们精神能力的进展和岁月的增加而形成。尊贵的气质情感才能孕育出对孤独的喜爱。一般而言,一个人对社会交往的渴望程度与他的年龄大小成反比...

   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与人交往,平静的心境会随时因为与人交往而受到破坏。跟于己不同的人进行频繁的交往会扰乱心神,并被夺走自我,而对此损失他并不会得到任何补偿。最糟糕的莫过于聚会人群。在这世上,不值得我们与之交谈的人比比皆是。对于这些人我们最好敬而远之...

   促使人们投身于社会交往的,是人们欠缺忍受孤独的能力——在孤独中人们无法忍受自己。他们内心的厌烦和空虚驱使他们热衷于与人交往和到外地旅行观光。人的群居生活可以被视为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精神取暖。一条规律:交往人群所欠缺的质量只能在某种程度上通过人群的数量得到弥补...

   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把部分的孤独带进社会人群中去,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独。要学会不要把自己随时随地的想法马上告诉别人;对别人所说的话千万不要太过当真;不能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对于别人的看法应锻炼出一副淡漠、无动于衷的态度。这是培养宽容的一个最确实可行的手段。若把社会人群比喻为一堆火,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总得与火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生活的关系应该尽可能地简单,甚至单调,只要这不至于产生无聊(人们无事可干的时候难以保持平静),都会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所有的局限和节制都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我们的视线、活动和接触的范围圈子越狭窄,我们就越幸福;范围圈子越大,我们感受的焦虑或者担忧就越多。由于主客观的条件,一个人越不需要跟人们打交道,那么他的处境也就越好...

   事实上,老年期无性欲的状态为一个人达至某种的自足无求打下了基础;而自足无求会逐渐吸掉人对于社会交往的渴望。丰富的阅历使我们停止对他人抱有太高的期待。只有精神卓越的人才能最大程度地享受老年的时光...

   只有那些智力低劣和素质太过平庸的人才会到了老年仍然像在青年时期那样对世俗人群乐此不疲。对于那个不再适合于他们的群体来说,他们既罗嗦又烦闷;他们顶多只能做到使别人容忍他们...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具备价值的东西并不会受到人们的注意,受人注意的东西却往往缺乏价值。每一个有价值的、出类拔萃的人都宁愿引退归隐。对于一个具备自身价值的人来说,如果他懂得尽量减少自己的需求以保存或者扩大自己的自由,尽量少与其他的同类接触——人活在世上是无法避免与其同类打交道的——他就具备了真正的人生智慧...      展阅: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卡西奥波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发表研究成果时说,孤独可以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血压上升、压力增大,还有造成抑郁症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