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箱电机 安全带机:趣解《千字文》(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37:17
      趣解《千字文》   (转)  作者:望于江湖  
                序言:干点正事真的好难
  
  一、千字传千古 心有千千结
  皇宫大内巨型情景喜剧:《大臣快跑》
  
   让我们把浮躁的目光沿着历史的轨迹深情回望,在一千五百年前的中国大地上稍做停留。
   南朝梁武帝皇宫。
   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坐在皇帝宝座上聚精会神地看奏折。突然一把把奏折统统推到地上,愤然站起,大喊:“殷铁石!”。
   一个大臣模样的人上场(字幕跟上:“殷铁石 官职有待查史书”):“陛下,臣在。”
   萧衍说:“诸王公大臣文化水平如此底,字写的跟狗爬的似的,错别字比比皆是,都什么素质啊,跟1500年以后习惯了用电脑打字的年轻人写的字有一拼,真是有损我大梁王朝的声威啊。你赶紧想个办法搞搞素质教育。”
   殷铁石:“臣遵旨!”(退场)
   镜头一转,殷铁石抱着一堆纸张出场:“陛下,臣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请陛下下旨,把这些字分发给诸臣去学习临摹,既可以降低错字白字的出现频率,又可以提高大家的书法水平;既可以用于写作实战著书立传,又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既可以养颜,又可以美容。不出一年,您再看这些奏折(放下纸张,拾起地上的一本奏折,翻开指点),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字写得好看了,还没有错别字!”
   萧衍微微点头:“爱卿所言甚是。但只把这散乱的一千个字发给大家可能会影响培训效果,如果能把这些字组成一篇文章就好了。你去宣几个又文化的大臣来见朕。”
   几个大臣上(字幕:“有文化的大臣甲、有文化的大臣乙、有文化的大臣丙、有文化的大臣丁……”)。
   萧衍把自己的想法和几个有文化的大臣交流了一下,准备把这个任务交给其中一人来完成。
   大臣们一听如此高难度的任务,都觉得没什么把握完成,个个低头不语。
   萧衍一看,不玩点手段不行了,就跟大臣们说:“我数一、二、三,能写出这篇文章的留下来,觉得自己不行的,统统给我滚蛋!预备——开始!一,咦?”
   萧衍刚数了个一,眼前的几个有文化的大臣瞬间消失了。
   萧衍正要发怒,却发现有个人没动窝,不禁大悦:“卿有才思,为我韵之!”
   周爱卿面部特写(字幕:“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
   周兴嗣暗中叫苦不迭。
   其实周兴嗣是反应最快的一个,仅用了0.02秒就想到应该赶紧跑的,可惜当时正值梅雨季节,他的老寒腿疼得厉害,还没迈开步别人就都跑光了,周兴嗣跑了个倒数第一,当了回副班长。
   既然跑不掉,除了硬着头皮接下这个苦差之外别无选择。
   周兴嗣说:“蒙陛下青睐,臣当鞠躬尽瘁,必不负圣望。您就擎好吧。”
   萧衍龙颜大悦:“周爱卿不愧为朕的笔杆子,好了,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你为朕写的《光宅寺碑》、《铜表铭》、《栅塘碣》、《北伐檄》都是好文章,但不足以传世,这次你要用这一千个字写一篇传世之作,不仅要让我梁朝上下——上至朕及王孙公卿、下至黔首庶人;上至白发苍苍、下至活裤裆——全都能熟读吟颂,不断提高国人文化修养,更要让千百年以后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传诵下去。造此千秋功业,才不负我佛之慈悲。”
   周兴嗣顿觉眼前一黑,心说这不是倒霉催的吗?我招谁惹谁了,把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交给我,这不要我老命吗?难道说太有才了也是错误吗?那我赶紧改还不行吗?
   但皇上兴味正浓,周兴嗣也不敢说个不字,于是当场表决心:“臣谨遵圣命,给臣一个月时间,臣还陛下一个奇迹。”
   萧衍一摆手,清描淡写地说:“一个月太久,只争朝夕。你是一个深得朕心的御用写手,更是玩文字游戏的高手,以爱卿之才,何须一个月?给你一个晚上时间富富有余。”
   周兴嗣傻了,一时站在那说不出话来。
   萧衍见周兴嗣没反应,问道:“难道爱卿嫌朕给的时间太长了有辱你的才学?”
   周兴嗣赶紧说:“臣绝无此意!”
   萧衍一听很满意:“那爱卿就回去吧,抓紧时间慢慢写啊!”
   周兴嗣:“臣告退。”
   萧衍又充满慈爱与关怀地叮嘱了一句:“爱卿白天工作很辛苦,晚上就不要加班了,明日上早朝时把你写出来的奇迹拿来给朕交货就行了。”         宏篇巨制传奇肥皂悲剧:《一夜白头》
   夜晚。周兴嗣府邸书房。
   面对堆在眼前的凌乱的一千个字,周兴嗣神色凄然、愁眉紧锁。
   万事开头难。良久,周兴嗣尝试着将几个字拼起来,觉得不好;再拼,也不好;重拼,还是不好;又拼,更不好;还拼,仍不好……
   三更天已过,周兴嗣只拼好了一句:“焉哉乎也”。
   看着这一句毫无意义的开头,一种从未有过的沮丧感袭遍周兴嗣全身。
   完了!皇上交办的任务看来是完不成了!想不到我周兴嗣一世才学,就断送在今天发作的老寒腿病上了!即使皇上不治罪,自己也没脸再在官场上混下去了。
   干脆,我周兴嗣今天猪八戒摔耙子——不伺你这份猴了!爱咋咋地!(周兴嗣独白:“吴承恩老弟,不好意思啊,我提前一千多年把猪八戒的名誉权给侵犯了。”)
   周兴嗣走到院子里,看着漆黑的夜空,随口吟了一句“耳边清风心头冷,眼前夜色梦中人”,思绪信马由缰,纵横驰骋:
   “我从小开始读圣贤书,深谙孔孟之道,为人行端走正,做事无愧无悔。只有一种难言心痛,相伴终生。忆当初年少,曾钟情于邻家之女,尝修书一封:'奉违闺范,不觉倏尔逾时;幸睹芳颜,转瞬星霜几换。心有所念,时岁余而漫漫;身无双翼,路咫尺即遥遥。落叶纷纷,顿起无边怅惘;秋风瑟瑟,犹念梦中伊人。夙思夜盼,难见秋波一闪;魂牵梦绕,只有笑颜依稀。……词不达意,诚心拳拳眷眷;遥颂祝福,挚情绵绵依依。’而最终没有勇气将此信并未及时发出,迟致爱慕之情,铸成终生之撼,追悔无以复加。如陶渊明所言:'盛日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心痛难言,情何以堪?
   “我胸怀治国安民之宏志,无奈生逢乱世,外族入侵,南北两朝分立,多年来杀伐屡起,战事频仍,民生凋敝,生灵涂炭。书生无武夫之力,难以征战沙场,为国杀敌。而今幸得遇明主,得以谏言进策,期驱逐蛮夷之虎狼,统一我华夏之河山。又蒙眷顾,得以修撰梁史,实荣幸之致。
   “当今圣上为人孝慈恭俭,博学能文,骑射声律无不精妙;勤于政务,冬月刚过四更即起视事,执笔触寒,手为皴裂;粗茶淡饭,布衣皂帐,一冠三载,一衾二年;不爱饮酒,不喜声色,礼贤下士,实难遇之明君。
   “然而圣上的宽容为小人所利用,地方官多侵渔百姓,使者多干扰郡县。同时,圣上北伐之意日减,尚道崇佛之兴日盛,重小节而轻大业,矜其往而拒忠言。多造塔庙,公私费损。江南久安,风俗奢靡。”
   “圣上尚道,厚待道家隐士陶弘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先向他请教,因此朝中官员竞相谈论玄理,没有人去学习和研究如何练兵打仗。陶弘景临死前写下'王衍任散诞,何晏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以魏晋空谈误国之事劝戒我朝,而圣上终未领悟;圣上崇佛,舍宅为光宅寺,让我撰《光宅寺碑》,得圣上赞许,但亦未领悟劝谏之意。子曰:'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此下去,梁朝气数将尽。
   “当年荀济住在江东,学识渊博,与圣上交情深厚,荀济上书劝谏圣上不该崇信佛法大兴土木,为建造寺塔而靡费天下,圣上大怒,欲斩杀荀济,幸亏朱异密告,荀济得以才逃脱。我周兴嗣纵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轻易不敢直言劝谏,捋龙须触龙颜实有累卵之危。圣上醉心佛事,壮年之雄才大略一扫而光,我已经预感梁朝大厦之将倾。今以千字付我,以成千古之文,即便我一夜写成,但于国于民何益之有?
   “漆黑的苍天啊,苍茫的大地啊,哪位天使大姐能替我出出这口郁闷之气啊?”
   想到此处,周兴嗣突然一震。
   他想起了《易经》中的一句“天玄地黄”。何不以天地开头,将儒家思想灌输其中,使皇上以史为鉴,有所感悟,回归正道,亲贤远佞,励精图治,北逐外夷,统一华夏?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能否流传千古并不重要!
   周兴嗣豁然开朗。一篇文章如果确定了中心思想,对于文字游戏高手来说,组合文字轻而易举。于是他重新回到书房,将已经组好的“焉哉乎也”四字丢在一边,挑出“天玄地黄”四字作为开头,随即才思泉涌,随手取字,略一思索即找到合适的地方摆开,不一会就摆好了百余字。
   饶是如此,摆好一千个字之后,已是天光大亮。周兴嗣赶紧取笔墨,将自己的成果抄录下来。由于抄录的太匆忙,把“天玄地黄”写成了“天地玄黄”,算了,也不改了,正好免去抄袭之嫌。
   抄录完毕,周兴嗣赶紧进宫上朝。
   金銮殿上。萧衍已和文武百官等侯多时。
   周兴嗣一出现在门口,就感觉到众人都在用惊讶的目光看着他,看得老周直发毛,心想:我不就是迟到了一会吗?顶多罚我一点俸禄银子,用得着这么大惊小怪的吗?
   周兴嗣赶紧呈上写好的文章:“臣已完成《次韵王羲之书千字》,请陛下阅示。”
   萧衍展卷细读,良久不语。
   周兴嗣心里像有十五个吊桶一样。
   萧衍突然拍案而起,吓得周兴嗣一哆嗦。
   “周爱卿一夜之间竟能以有限之字作此奇文,真乃我朝奇才!.传朕旨意,有关部门赶紧拓印,保证诸大臣人手一本,抓紧时间学习临摹,同时晓谕天下,传习此文。赏赐周兴嗣百金千帛——不过,周爱卿,你赶紧去理容院染染头发先吧!”
   周兴嗣大惊,赶紧抓过自己的一把头发来看,不禁失声大呼:“饿地神啊!”
   那一夜,发如雪。
        二、名家著名篇 生前身后名
  简体版《千字文》原文重现
  
   前面两个剧本,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在不幸。
       想干点正事,比如想写点东西给大家看,不想点办法吸引读者的眼球是不行的,太多严肃、太多正统、太没有趣味性的东西在时下是没有市场的。但太多时代元素、太多不相干内容、太油腔滑调的东西也会被人猛拍板砖。现在有才的人曾出不穷,写手比比皆是,搓澡的都可能有相当于大学文学系副教授的水平,想糊弄读者是不可能。
   干点正事,真的好难——那是相当难!真地!
   为了不被板砖拍死,在写后面内容的时候,本人将本着矫枉过正的原则,时刻提醒自己:“严肃点,写文章呢!”
   下面我们掌声有请周兴嗣先生呕心沥血创造出来的《次韵王羲之书千字》上场:
   (敬告读者:如果您已经把《千字文》背得滚瓜烂熟,请按电脑上的PgUp键或采取其它方式将此段内容跳过;如果您根本没有读过《千字文》,也请采取相同的处理方式,因为后面我们会逐字逐句进行解读。)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 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 信使可复 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 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 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 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 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 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 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 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 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 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 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 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 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 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 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 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 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 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 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 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 好爵自縻
   都邑华夏 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 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 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 画彩仙灵 丙舍傍启 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 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 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 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 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 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 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 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 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 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 勒碑刻铭
   磻溪伊尹 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 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 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 说感武丁 俊乂密勿 多士寔宁 晋楚更霸 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 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 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 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 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 百郡秦并 岳宗泰岱 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 鸡田赤城 昆池碣石 巨野洞庭 旷远绵邈 岩岫杳冥
   治本于农 务兹稼穑 俶载南亩 我艺黍稷 税熟贡新 劝赏黜陟
   孟轲敦素 史鱼秉直 庶几中庸 劳谦谨敕 聆音察理 鉴貌辨色
   贻厥嘉猷 勉其祗植 省躬讥诫 宠增抗极 殆辱近耻 林皋幸即
   两疏见机 解组谁逼 索居闲处 沉默寂寥 求古寻论 散虑逍遥
   欣奏累遣 戚谢欢招 渠荷的历 园莽抽条 枇杷晚翠 梧桐蚤凋
   陈根委翳 落叶飘摇 游鹍独运 凌摩绛霄 耽读玩市 寓目囊箱
   易輶攸畏 属耳垣墙 具膳餐饭 适口充肠 饱饫烹宰 饥厌糟糠
   亲戚故旧 老少异粮 妾御绩纺 侍巾帷房 纨扇圆洁 银烛炜煌
   昼眠夕寐 蓝笋象床 弦歌酒宴 接杯举觞 矫手顿足 悦豫且康
   嫡后嗣续 祭祀烝尝 稽颡再拜 悚惧恐惶 笺牒简要 顾答审详
   骸垢想浴 执热愿凉 驴骡犊特 骇跃超骧 诛斩贼盗 捕获叛亡
   布射僚丸 嵇琴阮啸 恬笔伦纸 钧巧任钓 释纷利俗 并皆佳妙
   毛施淑姿 工颦妍笑 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 璇玑悬斡 晦魄环照
   指薪修祜 永绥吉劭 矩步引领 俯仰廊庙 束带矜庄 徘徊瞻眺
   孤陋寡闻 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 焉哉乎也曾经经典为何变成陌生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启蒙读物曾发生多次变化,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领会领导意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风貌。
   从现有文献记载来看,自汉代至今2000多年的时间里,使用时间最长的启蒙读物有两篇文章,一篇是自汉代开始之唐初使用的《急就章》,使用了大约六七百年时间;另一篇就是《千字文》,从隋唐时期开始逐渐取代了《急就章》的位置,一直到民国时期,大约用了一千三百年。
   《急就章》的作者是史游。如果没有《急就章》,史游这个名字就会像发生矿难之后矿井里的工人一样,被历史的灰尘所掩埋,想挖都挖不出来。因为《急就章》的存在,我们从《汉书•艺文志》中挖到史游的一丁点信息:“《急就》一篇。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黄门令,可能大概差不多应该是个宦官。一提到宦官,人们首先想到的都是祸国殃民的坏蛋、阴险凶恶的小人、残缺不全的变态,如王振、刘谨、魏忠贤、李莲英等等。实际上,宦官里也是好人多,更不乏有才华有特长的,最典型的就是蔡伦、郑和。宦官祸国归根到底是体制性原因,主要责任应该由皇帝或实际掌权者(如慈禧)来负。这个问题与时下的腐败现象有那么一点相似。
   《急就章》一共有2144个。如果不进行高深的学术研究,这些字你在日常生活中基本够用了。但《急就章》并不是古代的《新华字典》,它不是单纯地分门别类编排汉字,而是把字都组成有意义的句子,寓教于意。另外,《急就章》是一篇“仕途必读”的文章,其全部内容都与吏事相关,就是教人如何当官的。所针对的是在科举制度产生之前的“举孝廉”等选士制度下的阅读群体,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和实用性,也是那时侯广大人民群众读书认字、为人处世、居家旅游的必备好书。
   到了隋唐时期,由于皇帝及王公贵族的喜好,《千字文》已经风靡天下。后来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确立,《急就章》中所教的招数已经不灵了,从形式到内容,都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天下想当官的读书人赶紧寻找替代品。《千字文》因深受统治阶级高层的喜爱,加之其华丽清靡优美顺畅的文字、紧扣儒家道德伦理劝戒的主题,理所当然地成为首选替代品。归根到底,还是孔夫子那句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直到民国年间,科举制度已被废除多年,《千字文》才逐渐退出了启蒙读物的历史舞台。启蒙读物的更替兴衰,是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在文化领域中最明显的反映。
   新中国成立之后,《千字文》没有在课本中出现过。系统化的启蒙教育无疑是社会的进步的,但就文化延续和文明传承的角度来看,《千字文》的从启蒙教育中消失,代表着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否定,是一种巨大的遗憾。时至而今,还没有哪一篇启蒙教育课文能够望《千字文》的项背。《小猫钓鱼》行吗?《小蝌蚪找妈妈》行吗?此类启蒙童话与《千字文》相比,可能更适合儿童理解和接受,至少不会再出现“学童三五并排坐,天地玄黄喊一年”的窝工状况,可以节省时间接受更多的自然科学等学科的启蒙教育,但从文明传承和终生受益的角度来看,这些童话与《千字文》相比,简直是潘长江去吻郑海霞、邓亚萍去喂姚明,根本够不着嘴,因为《千字文》不仅是识字教育的捷径,而且是条理分明、通顺可诵,咏物明事的韵文,其内容涉及到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文中着力宣扬的道德观念曾经长时间地作为指导全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中华文明的基本构架,对中国人来说已经是根深蒂固,融入骨髓。
   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能背出《千字文》的人恐怕少之又少了。中国古代教育偏重伦理道德教诲,缺乏对自然、社会的深入探求精神,导致国人创新精神不足,科学技术发展缓慢,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另外,反对“填鸭式”、“灌输型”的启蒙教育的人认为儿童在不明白文章意思的情况下强制其背诵经典文章是徒劳无功、而且会限制儿童个性发展的。这就是反对用《千字文》等优秀文言作品进行启蒙教育的主要事实和理论依据。
   但是,就个人感觉而言,小时侯背下来的诗词歌赋到现在都是随口说来毫不费力,而那些成年之后努力记下的东西,或成了残缺不全的记忆碎片,或已经随着经年累月的饮食消化得无影无踪,或当时就根本没记住。所以“灌输型”的启蒙教育并非一无是处,该用的时候还要用,现在启蒙教育的问题是给儿童灌输的东西太多造成消化不良。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不是完美的,关键看你如何去灵活运用。
   按照现代教育有关理论,教育是社会塑造其成员的过程,促进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是教育的目的之一,那么道德教育应该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道德教育是统一和规范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为数不多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儿童的启蒙教育更是如此。《千字文》作为一部千百年来广泛传播的启蒙读物,作为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近乎完美结合的作品,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令我们欣喜和不安的是,一些公立和私立学校正采取变通的做法悄悄地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重新纳入启蒙教育的具体操作中去。欣喜的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可能引起更多孩子的兴趣,民族性的国学复兴有望,中国人精神文明的历史断裂带可能被渐渐弥合;不安的是现在的教育体制下,传统儒家思想的道德训诫能否被接纳、能否实现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道德导向和谐相处、会不会像“孟母堂”一样被关门闭户掩柴扉。
   再次声明:开头的两个剧本是本人根据一些历史记载杜撰的,全当演义,不可轻信。其实读什么书都是这样,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说到这里,不得不对“杜撰” 这个名词的来历进行探究。
   明代冯梦龙的《古今谭概》及清代褚人获的《坚瓠集》这样解释杜撰的来历:五代时的一个宰相,名叫杜光庭,当时正是道教和佛教思想冲突得比较厉害的时候,杜光庭是个道教的人,对佛教很不屑,为了表达他的不屑,就根据佛经的义理,写了很多道经,其中有一部叫作《老子化胡经》,说老子骑着五色神牛从函谷关西渡流沙,先唐玄奘近千年到了印度,托生成了释迦牟尼。因此,后世对于没有事实根据而胡凑的著作,叫作“杜撰”。
   但实际上《老子化胡经》并不是杜光庭写的,真正的作者是西晋道士王浮,那岂不应该是“王撰”?
   宋代王懋《野客丛书》 中给出了另一种书法:“杜默为诗。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曰杜撰。然又观俗有杜田杜园之说。杜之云者,犹言假耳。如言自酿薄酒曰杜酒。此正与杜撰说。”
   北宋文莹(有人说是僧人,也有人说是隐者)在《湘山野录》中说:“盛度撰张知白道碑,石中立。急问之曰,谁撰。盛率对曰,度撰。对讫方悟,满堂大笑。盛度在杜默前。则知杜撰之说,其来久矣。”
   宋代沈作喆在《寓简》就有“杜田、杜园”之说:“汉田何善《易》,言《易》者本田何。何以齐诸田徙杜陵,号'杜田生’。今之俚谚谓白撰无所本者为'杜田’,或曰'杜园’者,语转而然也。”
   清代洪亮吉在《北江诗话》中说:南朝梁陶弘景弟子杜道士,不甚识字,作文往往贻误后人,因此有“杜撰“之说。
   有人烦了,说你列举了这么一大堆,文不文白不白的,到底也没说清哪个是“杜撰”的确切来历。在下愚昧,还真是搞不清,但是我给大家提供的是选择确认的机会。如果我认为其中某个说法是对的,您可能会举起板砖说:“那种说法你都能认同,真是弱智!”所以我把这些说法列举在此,由大家见仁见智去吧。
   实际上,教育也是这个道理,老师教你东西,认不认同、学不学在你,比如《千字文》中列举了儒家道德的种种行为准则,但是不是读过它的人都按照做了呢?当然没有,如果所有人真的照做了,世界早就大同了,还用的着费这牛劲去建设和谐社会?
   好了,我们从“杜撰”回到《千字文》。
   《千字文》到底是怎样写出来的呢?我不得不再次列举文献中的种种说法:
   《梁书•文学•周兴嗣传》载:周兴嗣为陈郡项人,善属文,梁时为员外散骑侍郎。梁武帝舍宅为光宅寺,周兴嗣撰《光宅寺碑》,受到梁武帝赏识,“自是《铜表铭》、《栅塘碣》、《北伐檄》、《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并使兴嗣为文”。
   《梁史》:“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
   《太平广记》、《刘公嘉话录》中引用《尚书故实》中的说法:“梁周兴嗣编次千字文,而有王右军者,人皆不晓。其始乃梁武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榻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武帝召兴嗣谓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而赏锡甚厚。”
   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如此:梁武帝教诸位王子王孙书法,让殷铁石在王羲之的墨迹中,拓出一千个字不重复,每字一张纸,没有顺序的杂乱放在一起。武帝召见周兴嗣说:“你很有才思,请为我将它们有顺序的编在一起,还要上韵。”周兴嗣一个晚上就将这一个个字按上韵的规则编缀在一起,殚精竭智,一夜的工夫鬓发全都累白了。武帝重重地奖赏了他。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千字文》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和考证。这位著名的学究长篇大论唧唧歪歪说了一通,我也懒得去翻译成白话,好在不是太难懂:
   《千字文》原有二本。《梁书•周兴嗣传》曰:“高祖以三桥旧宅为光宅寺,敕兴嗣与陆亻垂制碑。及成,俱奏,高祖用兴嗣所制者,自是《铜表铭》、《栅塘碣》、《北伐檄》、《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并使兴嗣为之。”《萧子范传》曰:“子范除大司马南平王户曹属从事中郎,使制《千字文》,其辞甚美,命记室蔡注释之。”《日唐书•经籍志》:“《千字文》一卷,萧子范撰;又一卷,周兴嗣撰。”是兴嗣所次者一千字文,而子范所制者又一千字文也。乃《隋书•经籍志》云:“《千字文》一卷,梁给事郎周兴嗣撰;《千字文》一卷,梁国子祭酒萧子云注。”《梁书》本传谓子范作之,而蔡为之注释;今以为子云注。子云乃子范之弟,则异矣。《宋史•李至传》言:“《千字文》乃梁武帝得钟繇书破碑千馀字,命周兴嗣次韵而成。”本传以为王羲之,而此又以为钟繇,则又异矣。《隋书》、《旧唐书》志又有《演千字文》五卷,不着何人作。《淳化帖》有汉章帝书百馀字,皆周兴嗣《千字文》中语。《东观馀论》曰:“此书非章帝,然亦前代人作,但录书者集成千字中语耳。欧阳公疑以为汉时学书者多为此语,而后村刘氏遂谓《千字文》非梁人作,误矣。”黄鲁直跋章草《千字文》曰:“章草言可以通章奏耳,非章帝书也。”
   外国人也凑过热闹。一九二五年,法国人伯希和根据敦煌藏《杂抄》,着书《千字文考》,认定钟繇撰写过《千字文》,但对于向来富于想象的洋人,特别是意图染指我国传统文化的洋人,其观点是很难为向来以严谨着称的中国史学界接受的。“我的东西,扔了也不许别人动!”这历来是中国人的一种潜在的狭隘观念。
   至于萧衍到底出于什么目的让周兴嗣做千字文,已经难有更多佐证,姑且信《尚书故实》吧。南怀瑾老先生在书他的书中说可能是周兴嗣犯了什么错误,好象还比较严重,萧衍为了惩罚他才让他一夜之内写好《千字文》,否则治罪。但我没有查到有关记载,或许是一种口头流传的说法?
   用不相同的字,又仅限于王羲之遗书中拓出的一千个字,还要使之成韵,这么变态的任务一个晚上完成,恐难真是太难太难了,可信度不高。中国人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太喜欢牵强附会,很多事都会有人故意制造传奇色彩,比如说每个当过皇帝的人出生都有异常的现象发生,什么其父母梦到龙啊、刮风下雨掉冰雹、天上星星闪地上放红光之类,自己骗自己,后来慢慢习惯成自然了,比如现在几乎所有旅游景点都会有一个传说在后面支撑着,神仙鬼怪老虎狗什么的,大家也都听惯了,虽然相信的人并不多,但也没有人去反驳、去揭露。这种不务实不诚信的做法非常不好。也许是后人为了赞扬周兴嗣过人智慧与出众的才华,才说一晚上就写成的吧。至于一夜白头的说法,也极有可能是为了突出创作之难、文章之美的一种善意“杜撰”吧。
   下面我们总结一下前面所说吧:《千字文》就是《次韵王羲之书千字》的简化通用名。历史上钟繇、周兴嗣、萧子范可能都曾写有《千字文》,目前流传的于世的,应该是周兴嗣的《千字文》。前面说了一堆,实际上就是这几句话全都包括了。疯狂与忠实:同样是粉丝,差距咋这么大呢?
  周兴嗣是在公元521去世的,而梁武帝萧衍的在位时间是502年 到549年,周兴嗣去世的那年,萧衍56岁。周兴嗣做《千字文》的时候,萧衍还未到晚年,尚佛的程度应该还不深,否则对于充满儒家思想的《千字文》不会有多大兴趣。领导不喜欢,流传下来的几率就很小了。
   萧衍可以算是《千字文》的粉丝,但不是《千字文》最忠实的粉丝。
   粉丝是否忠实,并不是以粉丝对偶像的狂热程度来判断的。狂热就意味着非理性。比如说甘肃的那个杨某,三十来岁了,心智可能有点问题,拽着一家人对刘德华穷追猛打,像白云想见赵钟祥一样,非常想见刘德华。见了还不行,非要再见一面,刘德华搞不清楚她到底想要干什么,说我可是一正经人,别来找我了。
   最后闹到老爷子跳了海,杨某又开始怪刘德华狠心,要索赔。你追星要死要活,从头到尾跟刘德华都基本没什么关系。爱你爱到骨子里,恨你恨到杀死你,转换如此之快,真是人心难测、爱恨无常啊。这件事充分反映了一些粉丝、某些媒体的不正常,不仅不符合文明的发展潮流,连基本的人性都在疯狂中丧失了。
   个别粉丝的疯狂举动并不会有太大影响的,毕竟林子大了,保不齐会有那么几只得禽流感的鸟,如果没有媒体铺天盖地的爆炒,也许不会到这种地步。而从小环境来说,如果杨某从小不是被父母溺爱,而是接受了《千字文》之类的传统教育,结果会怎么样?谁知道呢,可能会好,可能更糟。因为这不是简单的个体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关系到包括启蒙教育在内的社会整体价值取向等大环境。
   其实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比《千字文》成书早二百多年的时候,就发生偶像被过分狂热的粉丝活活“看”死的事情。
   这件事孩子没娘说来话长。《三国演义》里面有个知名人士叫邓艾,大家可能都知道。邓艾是被谁设计冤杀的?是魏军监军卫瓘。到了西晋,卫瓘已成为当朝权臣。
   晋武帝司马炎立司马衷为太子,这位太子先天性脑缺氧,比板凳少俩腿儿,比死人多口气儿。有一天,武帝在皇宫的凌云台大宴文武,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卫瓘假装喝醉,走到司马炎面前跪下,抚摩着龙床,嘴里含含糊糊地反复念叨:“这个座位太可惜了,真是好白菜都让猪拱了。”司马炎假装听不懂,借口卫瓘酒醉把他轰了出去。
   这件事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卫瓘位高权重,又深受皇帝信赖,说点过头话皇帝也不在意;二是卫瓘的儿子肯定比司马炎的儿子强。卫瓘的儿子怎么样不好说,但他的孙子卫玠可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
   卫玠是清秀俊美、健谈擅论的优秀青年,且待人宽恕,有君子之风,平生不见喜愠之色,简直就是个完人,成为当时全国人民的超级偶像。根据《晋史》上的记载,卫玠年幼时就已经帅得惊动了全城百姓,这位小帅哥在洛阳市区一露面,就会赢得众多粉丝的围观,“观之者倾都”,真是美到影响社会治安了。等长大成人了,卫玠更是飘逸洒脱得不得了。卫玠他舅舅也是个有名的老帅哥,“俊爽有风姿”,但是每次见到卫玠,就感慨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成语“自惭形秽”就出于这个典故。
   后来西晋为匈奴所灭,中国北方常年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下,卫玠全家避难南下,到豫章(现江西南昌),当时王敦镇守豫章,卫玠从言谈举止中看出王敦不是国家的忠臣,就赶紧走人,去了建康。事实证明卫玠果然不只是个花瓶,这个判断最终应验了。有关王敦的故事后面还要讲,暂时先放在这。
   “卫玠来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整个健康城上空久久回荡,建康城的粉丝们蜂拥而出,把卫玠团团包围,“观者如堵”。那阵势,真是锣鼓喧天、红旗招展、鞭炮齐鸣、人山人海。粉丝们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这个卫玠真不简单!围追堵截,尖叫哭喊,估计也少不了握手、签名、拥抱、索吻之类的活动。卫玠一路舟车劳顿,再加上粉丝们这一折腾,“劳疾遂甚”,很快冰消玉殒了,“时人谓玠被看杀”,也就是说卫玠是被粉丝们活活“看”死的,年仅二十七岁。
   这些粉丝致人丧命的疯狂、甚至变态的行为,很难让人说他们是忠实的。个人感觉,评价粉丝是否忠实,要看他对崇拜对象做出多少理性的贡献。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千字文》最忠实的粉丝,首推陈隋之际的智永禅师。为什么呢?
   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智永禅师钟情于《千字文》也是有原因的。
   智永俗姓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早年为避灾祸出家为僧。可能是因为遗传基因在起作用吧,智永也很喜欢书法,特别是对老祖宗王羲之的书法,更是大有继承老一辈优良书法传统之意,悉心研究取自王羲之帖字的《千字文》,苦练数十年,共写《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一带的寺院,成为后人学习王羲之书法不可多得的范本,为老祖宗书法艺术发扬光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于智永禅师练书法,还有一些小故事。
   智永禅师在吴兴永欣寺内练习书法,来向他求字或是请他题写匾额的人流如市,终日不断。他住的那间斋室,门槛都让来人踩穿了,后来用铁皮裹上,人称“铁门槛”。诗人范成大诗云:“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就是出自这个典故,后来曹雪芹活学活用,将寓意藏于“铁槛寺”、“馒头庵”中,成为《红楼梦》中两个经典的地名。
   智永禅师练字用废的秃笔头共攒了十瓮,每瓮都有好几千支。智永禅师将十瓮笔埋葬了,起名为“退笔冢”,自己为它撰写、题刻铭文。这还不算,后来可能是所有的瓮都满了,用废的笔头只好丢在大竹簏(一种类似竹篓的容器)内。这种竹簏每只可以装一石米,一共装了满满五簏秃笔。
   可见,只要工夫厚,铁笔磨秃头;道精于勤、荒于嬉;要想人前显贵,必须背后受罪。
   还有一些有名气的粉丝,如宋元时期的著名书画家赵孟頫,自称二十年来写《千字文》数百,临智永的《千字文》“尽五百纸”,并为元朝皇帝书写《六体千字文》。元代以后最著名的《千字文》帖本就是赵孟頫的《真草千字文册》,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后来一些粉丝开始模仿《千字文》进行再创作,宋元以来,不下数十种,如《续千字文》、《广易千字文》、《叙古千文》《正字千字文》等,但无法与周兴嗣的《千字文》相比,有狗尾续貂之嫌,都没有流传开来。别人嚼过的馍不香,没有创新的纯粹模仿是很难出佳作的,就像近年来出现的翻拍电影风潮,虽然技术在进步,手法在更新,但翻拍的电影整体评价能超过原创的少之又少。
   其实历朝历代《千字文》的粉丝多不胜数,很多文学创作中都引用过《千字文》中的语句,简单举几个例子:
   《大唐新语》卷二五《惩戒》中说到,唐初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流誉丹青”的说法,左相指当时立有赫赫战功的姜恪,右相指著名画家阎立本。“宣威沙漠,驰誉丹青”就出自《千字文》。
   唐代人侯白的《启颜录》中“乞社文”是用四十六个《千字文》中的句子联缀而成的:“敬白社官三老等:切闻政本于农,当须务兹稼穑,若不云腾致雨,何以税熟贡新?……终冀勒碑刻铭,但知悚惧恐惶,实若临深履薄。”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厅》第十七折《道觋》中,用了《千字文》六十六句,而明代西湖渔隐主人所著“艳情”小说《欢喜冤家》(又名《贪欢报》)第九回“乖二官骗落美人局”的一段话,共享了《千字文》中的一百三十四句,这恐怕是活学活用《千字文》数量最多的了。粉丝们把《千字文》使用到这个程度,恐怕也有点接近疯狂了。
   在这里之所以不引这两部作品中的原文,是因为《牡丹亭》和《欢喜冤家》中的两段轻佻不雅,有许多《千字文》中的词句都别有所指,流于猥亵,虽然古人说得不那么直白,和现在的一些诸如什么“宝贝”之流的小说家们的大胆放浪相比,要隐晦得多、艺术得多,但毕竟有点涉“黄”,还是不多说为妙。(为什么“黄”色代表色情?答案在本书后面的内容里找。)高高山上一头牛?六六六?全没了?
  现在介绍《千字文》的文章,多数最后都附一个“重字表”,说文中《千字文》实际不够一千个字,有重复的。
   一种说法是说《千字文》通篇有一个重字,实际只有九百九十九个字,即“洁”字重复,此字在文中出现两次:“女慕贞洁”、“纨扇圆洁”。
   另一种说法是有六个重字,实际只有九百九十四个字,除了“洁”字之外,还有以下几个:
   发——周发殷汤、盖此身发
   巨——剑号巨阙、巨野洞庭
   昆——玉出昆冈、昆池碣石
   戚——戚谢欢招、亲戚故旧
   云——云腾致雨、禅主云亭
   上面所列的重字表,看上去好象很有道理的样子嘛。
   还有人说,《千字文》是奉皇帝敕命编纂的韵文,谁有皇上大啊,弄些重复的字在里面鱼目混珠来凑够一千个字,想不想要脑袋了?所以说一千个汉字不可能有重复的。
   到底谁说的对呢?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是到古旧书店、马路市场、夜市等地方买一本《千字文》的字帖,智永的、怀素的、赵孟頫、赵佶的,都行,拿回家仔细找找,看看有没有所谓重字,不就齐活了吗?
   当然,如果您买的字帖是盗版的,其中的重字可能还多得多呢。
   我看到的字帖是赵孟頫的《真草千字文》,当然不是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而是地摊上买来的,只不过质量还不错,基本忠于了赵孟頫的原作。
   看完了赵孟頫的《真草千字文》,我终于可以确认:《千字文》中并没有重字。
   误解的来源出于汉字的发展和演变。
   在汗漫的历史长河中,语言文字是不断变化的。自秦汉以来,汉字变化最剧烈的一次莫过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文字简化运动,简化之后的汉字成为简体字,之前的称为繁体字。自1956年开始,简体字在中国大陆取得了正体字的地位。台湾方面的正体字是繁体字,据说台湾还要为繁体字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呢。
   文字简化运动为民族文化的普及和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记忆和使用起来也方便、快捷得多,但这并不是文字改革的最终目标,而只是一个过渡性的铺垫,按照当时的观点,拼音化才是汉字改革的最终目标。
   下面有一个名单:
   政治家或社会活动家:孙中山、章太炎、陈独秀、毛泽东、章士钊、吴稚晖、周恩来、瞿秋白;教育学家蔡元培、胡愈之、陶行知;文学家和文学翻译家:鲁迅、周作人、俞平伯、刘半农、朱自清、徐志摩、闻一多、沈从文、巴金;批评家:成仿吾、梁实秋、胡风、朱光潜、李长之;文史学家:王国维、陈寅恪、胡适、傅斯年、钱钟书;语言学家:赵元任、黎锦熙、王力。
   列这个名单干什么?难道是同时出席了什么重要活动吗?
   这些人,全部都是汉字拼音化的支持者。他们基本代表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全体。
   早在1935年,文化界名流蔡元培、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大腕儿们共688人提出《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其中热血沸腾地指出:“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关头,我们必须教育大众,……但这教育大众的工作,开始就遇着一个绝大难关。这个难关就是方块汉字,方块汉字难认、难识、难学。……中国大众所需要的新文字是拼音的新文字。” 鲁迅先生更是极端地下了断言:“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建国后,1951年,伟大领袖毛泽东教导我们说:“文字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加以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化方向。”领袖一发话,就基本没有讨论的余地了,大家就等着多、快、好、省地实现汉字拼音化了。当然也有个别耿直的人敢于站出来反对,著名考古学家陈梦家提出:“在没有好好研究以前,不要太快的宣布汉字的死刑。”“文字这东西,关系了我们万万千千的人民,关系了子孙百世,千万要慎重从事。”但就是因为这么几句充满理性的建议,他很快被扣上“反对文字改革”的罪名,遭到迫害而自杀。
   汉字也觉得自己很冤枉,说我招你惹你了,刨你祖坟了还是抱你孩子扔枯井里了,你们知识分子为什么对我怀有如此强烈的仇视感呢?原因是相当复杂的,要都写出来估计要万八千字。简单来说,是由于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列强而激发的一种文化层面的自卑感。人们对中国落后的反思无限上纲上线,直到对全部中国文化产生怀疑,从而产生彻底抛弃、推倒重来的思潮。汉字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首当其冲受到否定。
   如果真的按照这个方向推进,我们现在看到的汉语文字,也都是二十六个字母组成的拼音了。但是文字的生存能力是异常顽强的,它代表了一种文明的生命力。拼音化并没有实现,汉字还活着,而且活得比任何时候都好。在计算机在世界开始应用的初期,有人担心洋人发明的东西可能无法实现汉字输入,但是现在,汉字输入法多的是,你想用哪种就用哪种。
   朝鲜、韩国、日本、蒙古、越南这些汉字文化圈里的国家都曾经进行过类似汉字拼音化的改革,都没有取得实质性成功,有的还失败得很惨痛,如越南。日本汉字假名夹杂汉字算是也只能半拼音化。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适应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新形势,我国在拼音化的政策上做了调整,可以说是拼音化改革的急刹车。实际的表明,汉字是最适应我国国情的语言载体,没有必要改为拼音文字。此后,持汉字必须拼音化道路观点的人越来越少,但直到现在竟然仍然有那么一小撮人,可能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没事干,抱着“吃冰棍拉冰棍——顽固不化”的态度宣扬和推行的所谓汉字拼音化运动。
   汉字的优越性、科学性与艺术性是任何文字无法替代的,在汉字拼音化的问题上我的观点是一边倒的,说话也毫不客气。到底谁是谁非,历史的发展会证明一切,我们还可以抓紧时间慢慢等。
   汉字简化的一个遗憾就是我们在研究以繁体字作为乘传载体的文献时会遇到一点麻烦。比如看《千字文》的简体文字版,就会觉得有重字。现在我们近视眼戴眼睛——解决目前问题,把简体文字版《千字文》中的重字打回原形看看:
  重复的简化字         简化字《千字文》 重字在原版《千字文》的原形
     发 周发殷汤     周發殷湯
            盖此身发     蓋此身髮
     巨 剑号巨阙     劍號巨闕
            巨野洞庭     钜野洞庭
     昆 玉出昆冈     玉出崑岡
            昆池碣石     昆池碣石
     戚 戚谢欢招     慼謝歡招
            亲戚故旧     親戚故舊
     云 云腾致雨     雲騰致雨
            禅主云亭     禪主云亭
     洁 女慕贞洁     女慕贞絜
            纨扇圆洁     纨扇圆潔
          所以说,如果用《千字文》的重字个数来划拳行酒令,你认为有一个重字,说“高高山上一头牛”,他认为有六个重字,说“六六六”,我认为没有重字,说“全没了”,那么你和他都输了,罚酒吧!
         冲突与融合:儒家伦理文明三原色(1)
   下面不得不介绍一下《千字文》产生的时代背景。
   为什么是不得不呢?因为那是一个血腥的、混乱的时代,说起来全是眼泪啊。为了简捷易懂,仅仅从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入手进行一点点片面的解读吧。
   先讲点貌似有学问的知识吧。
   在工业革命之前,全人类文明进程的阶段划分大致如下:
   首先是神话时代五大文明:爱琴文明(地中海周边)、两河文明(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核心,“美索不达米亚”就是两河之间的意思,也就是现在饱经战乱的伊拉克一带)、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这个文明最先消失了)、哈拉巴文明(古印度)、夏商周文明(就是我们伟大的老祖宗亲自开创的文明)。
   其次是英雄时代的四大文明。除了消失的埃及文明外,其他四大文明在面对雅利安等游牧民族的冲击下气喘吁吁地传承了下来:希腊罗马文明、波斯文明、古印度文明、秦汉文明(秦汉是朝代名不是演员名噢!)
   最后是宗教时代的四大文明。面对匈奴人和亚欧草原游牧民族的大入侵,四大文明再度幸存了下来,但存在形态已经发生本质变化,四大宗教或伦理价值体系已经确立: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佛教—印度教文明、儒家伦理文明。
   同志们,终于讲到关键了:“儒家伦理文明”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根基。但我们文明的发展过程和其他文明一样,不是一帆风顺的,文明内部及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伴随着文明发展的全过程。文明内部,主要是体现在儒家和道家;文明之间,主要是儒家伦理文明和佛教文明。
   唉,本来不想说这些臭氧层子,但是没办法,要讲《千字文》产生的历史背景,儒、道、佛的冲突与融合是不能回避的,只好硬着头皮抓紧时间慢慢说吧。
   东汉时候,佛教在中原地区传播开来。有一天汉明帝梦见金人,,可能是为了圆梦吧,就派郎中蔡谙等十八人去天竺国出使,算是去了一趟古印度比较大的城市旅旅游。这一去可这是大开眼界:天竺人穿的衣服不用缝,更没有缝隙。为什么呢?因为天竺天气太热,人们穿衣服只要拿一块遮羞布一围就行了,根本不用裁剪,估计也没有裁缝这个行当。成语“天衣无缝”就来源于此。
   快乐的旅程很快结束了。在回洛阳的时候顺便带了点天竺国的土特产:几个天竺僧人和一些经书。也有人说蔡谙等人根本就没到天竺,只是到了西域的大月氏国,正好碰见带着经书的天竺僧人,就给带回来了。
   他们带回来的是什么经书呢?
   金庸迷们可能十分熟悉,这些经书就是《四十二章经》。
   为了宏扬国际主义精神,安置好远来的和尚与经书,朝廷出资在洛阳建了一座寺院。因为是经书白马驮来的,寺院就命名为白马寺。
  但当时佛教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主要原因可能还是语言障碍,对于天竺僧人的“胡说八道”(此成语原意确实如此,源于西汉时中原人对西域胡人语言的不理解),基本听不懂。
   到了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失败,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看不到一点光明,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佛陀身上。统治阶级一看,佛教可是个好东西,广大人民群众自从信了它,腰不酸了,背不疼了,造反也没劲了,于是政府开始明里暗里支持佛教的传播,此后出家人才慢慢多了起来。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进入鼎盛时期。佛教与中国本土的儒家、道教的矛盾冲突也像武侠小说里描写的书生、道士、和尚一样,分别亮出金笔、拂尘、禅杖,随时都会绞在一起乱打一通。不过,三教的斗争的主导思想是“要文斗不要武斗”,主要是以辩论的方式决定胜负,大家都是文明人嘛。只有在辩论急眼的时候,才偶尔会撕掉文明的面罩老拳相见。但文斗的结果有时候更惨烈,比如著名的“三武灭佛”,无数寺庙被焚烧、无数僧人惨遭杀害。
   如果你在两晋时代作官,如果有人说你是个“清官”,绝对不是什么赞誉之词。当时清谈之风盛行,所谓“清官”,就是除了清谈其他什么事都不去干的官。而当时的僧徒也以谈玄论道的方式来宣扬佛理。因此佛与道两教为了共同的目的走到了一起,相互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
   随着佛教的日益发展,信徒越来越多,寺院等产业也丰厚起来,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了主要以儒家伦理为主导思想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儒佛之争不可避免地开始了。
   美国借口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大举进攻。像两个国家之间开战一样,儒佛之争也必须找一个借口,也可以说导火索或切入点什么的,说白了就是得为点什么,关公战秦琼还得问一句“你在唐来我在汉,我俩打仗为哪般”,不能什么平白无故就直接短兵相接进行肉搏。
   东晋时儒佛之争的导火索就是礼制问题。晋成帝时,僧人觐见皇上,不跪不拜,顶多也就施个佛礼,因为佛教主张的是众生平等,这与儒家的“君为臣纲”及相应的繁缛礼节是格格不入的。主政的儒家大臣时虞冰看不下去了,心想你和尚比我多条胳膊还是少条腿啊,见了皇上都不用下跪,心里极端不平衡,于是纠集了一堆儒家大臣,围绕着“和尚见皇上是否应该跪拜”的辩题,跟僧人展开了激烈辩论。经过一辩二辩三辩的单独发言、自由辩论和四辩的总结陈词,结果还是没有辩过对方辩友。到桓玄篡晋的时候,又提出同样的辩题,最后还是没辩过和尚。最后,经过大赛评委裁定:这次交锋,正方儒家失败,反方佛家胜利。
   就在周兴嗣所生活的时代稍早一点的时候,宋齐年间,道教见儒教败下阵来,于是挺身而出,和佛教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但是双方斗争的方式并不光彩,跟小孩打架互相骂娘一样,而且其基础都是建立在谣言之上的。
   道教以西晋道士王浮胡编乱造的《老子化胡经》(就是前面在解释“杜撰”过程中提到的那个)和刘宋末年道士顾欢杜撰的《夷夏论》为理论依据,说佛教实际上是老子西度流沙后到印度创立的,是道教的儿孙辈。
   佛教也不示弱,同样搬出谣言来进行反击,顺便连儒家也捎上,说佛教的尊者菩萨三人来到中国,化身为老子、孔子和颜回,道教和儒家都是佛教的儿孙辈。
   双方你来我往,杀得难解难分,最后也没辩出个黑白来。杜撰对谣言,半斤八两,谁也没有十足的胜算,但还是佛教占了上风。
   转眼到了梁武帝时代。梁武帝是个“和稀泥”高手,他主张三教同源,大家都是一家人,恩恩爱爱的一家人,不要再争了,和和睦睦过日子吧。
   当然,屁股决定脑袋,梁武帝是从皇帝的角度出发,看到三教都具有教导人们安于现状不要反抗的共同特点,才有这个主张的。但在塑造顺民的实践中,他慢慢发现,还是佛教最适用,于是开始大兴佛教,并逐渐痴迷。为了表示自己对佛教毫无保留的笃信,梁武帝把自己的住宅贡献出来,取名光宅寺,并让周兴嗣撰写《光宅寺碑》。估计是周兴嗣写的不错,得到了皇上的赞赏,为后来《千字文》的光荣诞生埋下了伏笔。
   不过这还不算完,梁武帝为了表示对佛教的虔诚,先后四次亲自舍身当“寺奴”,躲到同泰寺里不肯出来。皇上不出来,可急坏了大臣,通过和尚问皇上怎样才能出来,和尚手指一捻,意思是说你拿银子啊。于是大臣门三番四次地从国库里拿出大量银子把皇上赎回来。
  同泰寺,原址位于南京市城北鸡笼山右,后面濒临玄武湖,东面正对紫金山,简直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真是个好地方。现在这里也是一座寺庙,叫鸡鸣寺。应该已经成为旅游景点了吧。
  在长期的斗争过程中,儒、道、佛三教在互相攻击的同时,也结下了深厚的阶级友情,特别是在梁武帝高超的“和稀泥”手法下,三教相互吸收对手的思想和观点,呈现出逐渐融合的发展趋势,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三原色。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可以算得上梁武帝佛学导师的傅翕大士(大士,是佛教对菩萨一词意译的简称),作为中国禅宗开山鼻祖级的人物,他经常以“道冠僧衣儒履”的打扮招摇过市,表现出衣以道学为首要、以佛法为中心、以儒学为基础的中国禅宗主旨,简直是一场流动的“三教合一”行为艺术表演。
   《千字文》诞生的年代,应该是梁武帝正埋头苦干、兴高采烈地致力于“和稀泥”的时候,但周兴嗣在《千字文》中严格地秉承了儒家的思想,并没有迎合梁武帝营造的“三教合一、偏重佛教”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文中丝毫没有涉及佛教思想,稍有一点道教思想也是被儒家吸收和认同、或本身就是儒道相通的内容。联系到当时社会自上而下的尚道崇佛的大环境,,《千字文》的出现也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仍以儒学为根基的主流思想,对儒家来说,起到了拨开浮躁、正本清源的作用。
          苇管窥佛:千丈悬崖能撒手,不知谁是个中人(1)
   接下来的这段内容,主要说说《千字文》中只字未提的佛教相关内容,再不说后面没机会了。加上写这段内容,也不知道是在锦上添花,还是在画蛇添足。
   大凡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正常成长起来而最后皈依佛门的,有两种人居多,一种是悲情人士,历经苦难、饱经风雨,从而看破红尘,期待从佛教中寻求解脱的,这种信众在佛教中差不多是最多的。另一种是成功人士,虽有波折,但最终得偿所愿,达到追求的彼岸,却发现彼岸的风景不过如此,从而内心失落,期待从佛教中再度寻找人生真谛的,比如弘一法师李叔同,还有不久前的李娜、陈晓旭等。本人不才,也曾因一点点挫折而心灰意冷,开始参禅悟道求超脱,因而对佛教教义也略知一二,了解一些禅宗公案。但这东西太哲学,研究起来太损伤脑细胞,加上没有天分和缘分,很快放弃了。
   在我们的生活经历中会发现,总有看不见的手,强行把甲和乙分开,把乙和丙牵到一起,使人不得不在这悲欢离合中安于恩怨相缠的命运。生命就是这样身不由己,在放不下过去的同时又要盘算如何把握未来,更加让人无所适从。
   如果所有幸福可以信手拈来,那快乐对于我们或许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但是就这么一个谁都明白的简单道理,却没有人愿意从容接受。宁静源于孤独,暗淡孕育星光,平淡催生梦想,于是有人虚拟了一个月光宝盒的故事,赚取了数以吨计的年轻人的眼泪。
   但实际上,现实不容假设,时间不能重来。执着的人就是因为时间的一维性而难以想通,进而皈依佛门。
   想起电影《一轮明月》中,李叔同出家一幕:清晨,薄雾西湖,两舟相向。李叔同的日本妻子雪子:“叔同——”李叔同:“请叫我弘一”。雪子:“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李叔同:“爱,就是慈悲。”
   啥也不说了,眼泪话哗哗地。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如果在一个黎明或黄昏、在一个温暖或凄冷的时刻,你站在日夜守侯的窗前,想着被天使带走的春天,或许你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人生啊,真是错综复杂、乱七八糟!”那么我要恭喜你:等你到了六十岁,可以研究《易经》了。
   按《易经》中的方法进行卜挂预测,所谓八卦中前六挂都是有吉在内,而第七挂游魂卦和第八挂归魂卦都是纯粹的凶挂,故称“乱七八糟”;而“错挂”和“综挂”的变化最多,所以说“错综复杂”。这两个成语都源于《易经》。
   为什么说要到六十岁以后才能研究《易经》呢?这是孔老夫子说的,可能是因为担心对哲学和未来知道的越多思想越消极。作为儒家哲学经典著作,《易经》中的部分内容我们在会面还将继续探究。
   现在回到佛教的一些问题上来。
   由于本人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并不是佛教信徒,所以说的不一定对。为了避免出太多错,我只说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中国佛教的宗派。
   在传入中国后,佛教在印度本土逐渐衰落了,而中国佛教则欣欣向荣地发展起来,到《千字文》诞生时期(时刻不能忘了我们的主角),也就是梁武帝年间,中国佛教已经发展为四个宗派:
   净土宗,是东晋时期慧远法师创立,以印度马鸣、龙树、世亲菩萨为宗师,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修证法门。
   成实宗,是西域龟兹高僧鸠摩罗什于东晋年间创建(这位高僧大概就是金庸《天龙八部》中鸠摩智的祖先吧)。
   三论宗,也是鸠摩罗什亲自创立的佛教宗派。
   禅宗,是达摩菩提在梁武帝年间不远万里从印度带来的佛教宗派,印度宗师就是那位“拈花微笑”的迦叶尊者,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
   除了上述宗派外,在从梁以后到唐朝,又有律宗、天台宗、俱舍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等六个宗派。
   佛教十个宗派中,影响力不一,其中净土宗和禅宗影响最大,分别占据着北方和南方的佛教阵地。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阿弥陀佛。
   不了解佛教的人也知道,只要念一句“阿弥陀佛”就与佛教关联上了。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念呢?
   在佛教里,如来是佛的统称,所有的佛都叫如来,而且佛不光叫如来,还有九个名号,如善逝、世间解、无上士、天人师、世尊,等等。
   佛教把我们生活的这个现实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语,译为“堪忍”, 娑婆世界也就是堪忍世界,对于我们无产阶级来说,就是不堪忍受、要奋起反抗的世界,但佛教是不主张反抗的。佛经说:娑婆世界垢秽不平,此中众生苦难逼身, 堪能忍受,不肯出离,故而得“堪忍”之名。由此判断,“堪忍”大概相当于“还能凑合着勉强忍受”的意思。
   佛教认为宇宙有三千大千世界,除了娑婆世界还有无数个世界,每个世界都有个佛在主持工作。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兼导师。
   为中国老百姓所熟悉的,除了娑婆世界,还有东西两个世界,在东方的这个世界叫净琉璃世界,主要管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兼收红包、吃回扣的,主持工作的佛是药师佛;在西方的那个世界叫极乐世界,主持工作的佛,就是阿弥陀佛。在那个极乐世界,还有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共称为西方三圣。
   有人问了,为什么佛教信众都向往去西方极乐世界而不去东方琉璃世界呢?
   琉璃世界和极乐世界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说生,一个说死;一个当生既能受益,一个死后往生极乐净土。但是,去琉璃世界不如去极乐世界容易。就拿时下来说吧,医院的功能就相当于琉璃世界,但不是生了病医院就给治的,必须拿大把银子出来,如果没有银子,对不起,请去西方极乐世界吧,那里不用排队挂号,也没有医托。所以相比之下,还是去西方极乐世界方便、快捷,不用花钱,也不用交通工具接送,到时候自然就去了,比坐飞机都快。所以,从心理上来说,念“药师佛”远不如念“阿弥陀佛”经济、实惠。
   在《西游记》最后一回“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的末尾,唐僧师徒修成正果,众人念佛:“南无燃灯上古佛。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过去未来现在佛。……”一共念了六十三个佛,离“三千大千世界”的佛总数还差很远。第九个是“阿弥陀佛”,第十个是“无量寿佛”。而实际上,“阿弥陀佛”与“无量寿佛”是同一个佛。不知道是为了强调,还是作者根本没弄清楚,这得问吴承恩老先生自己了。
   “阿弥陀佛”的梵文是“有无量功德的觉悟者”之意。据说阿弥陀佛共有十三个称号,其中有十二种与“光”有关,总称“无量光佛”,第十三种与寿命方面有关,称“无量寿佛”。“南无”是梵文的音译,有“向某某致敬”之意。“南无阿弥陀佛”的通俗语解释就是:“向敬爱的阿弥陀佛致敬!”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念阿弥陀佛是净土宗修行的法门。净土宗认为,日念阿弥陀佛一千遍,可往生极乐世界,也就是西方净土,因而称净土宗。禅宗则以禅定为修行的法门,也可以念佛的,“念自佛”,就是念什么佛自己定,只要达到“观现前一念之心,而顿入明心见性之境”,念什么佛都无所谓。         苇管窥佛:千丈悬崖能撒手,不知谁是个中人(2)
   第三个问题是佛教的五毒心。
   佛教的五毒心是什么?
   甲说:“吃、喝、嫖、赌、抽?”
   不对。
   乙说:“坑、蒙、拐、骗、偷?”
   也不对。
   丙说:“奸、懒、谗、滑、坏?”
   更不对。
   还有人说:“一定是阴、损、毒、辣、油!”
   仍不对。
   丁说:“那肯定是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了!”
   恭喜你,还是答错了。
   正确答案是:“贪、嗔、痴、慢、疑。”
   贪。贪者趋其利,愚者不避死。贪有多种,一般人主要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对于修行者来说执着或沉迷于某一状态或境界,也称之为贪。
   在现代社会,后两贪基本不用太多考虑了,因为温饱问题解决了,“贪食”简直太没档次了,而我们的“娑婆世界”中有那么多诱惑,谁还有工夫去“贪睡”啊?就剩前三贪了。在世俗生活中,人们就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将贪欲很好地利用起来做生意,就应运而生了财物贿赂、性贿赂、名声贿赂。
   前两中贿赂方式比较常见,名声贿赂相对少见些,但也却有其用。当年的厦门远华案,赖昌星一伙想拉拢海关一副关长,但该副关长并不贪图财色,无从下手。经过详细考察论证,赖昌星一伙发现这位副关长还是有贪心的:他贪名。于是频频请热爱书法艺术的该副关长题字,并广为宣传,给他在书法界扬名立腕,慢慢地这位副关长就上钩了。现在赖昌星还赖在加拿大希望继续过快活日子,而这位副关长,不知道在监狱里是否还有心情练习书法。
   所以说:“有求皆苦,无欲则刚。”这句话不光指修行的境界,对世俗的我们来说,也应该是经常敲响的警钟。
   嗔。简单讲,就是生气、郁闷、不快活。嗔与贪的关系就像电影《大话西游》里的紫霞和青霞,非此即彼:贪是为了追求快乐的境界而产生的念头;嗔是追求快乐追不到而产生的念头。
   痴。不明事物的因果关系,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妄加判断,称为痴,是过于执迷于自我的表现。比如现在正当红的某网络名人,长的样子像恐龙和猪的混合体,整个一猪身龙面像,自己非说像杨贵妃,还频频出来露脸、作秀。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可经常出来恶心人就是你的不对了。这就应该属于痴的范畴。
   慢。看不起别人称为慢,是一种虚荣的心理,与痴相对应,痴是认为自己行、自己对,慢是认为别人不行、不如自己。
   疑。就是无端的怀疑和否定,对于佛法相关内容有怀疑或迷惑也是疑。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毒心”,在此不多解释了。
   第四个问题是关于木鱼。
   木鱼曾经是佛教专用乐器,后来民间也有使用。和尚诵经的时候会用敲击木鱼的方式来掌握诵经节奏,这是一种木鱼,还有挂起来再寺庙斋堂外的木鱼,一敲这个木鱼,和尚就可以开饭了。如果你去寺庙看见挂起来的木鱼,可千万别当称腊鱼给吃了。
   木鱼是怎么来的呢?《晋书 张华传》记载,吴郡临平岸塌方,出一石鼓,槌之无声,张华取四川桐材雕成鱼形击鼓,石鼓果然大鸣,声闻数里。这是木鱼的雏形。但张华并不是佛教徒,木鱼被佛教拿来用,主要基于其象征意义。
   主流观点认为,由于鱼是不闭眼睛(当然,死鱼除外),所以把木头雕成鱼形进行敲击,用来警醒修行者的懈怠之心,集中精力念经,不要闭眼入睡。“鱼昼夜未尝合目,亦欲修行者昼夜忘寐,以至于道”。自警是和尚们之所以敲木鱼的宗教内涵。
   后来也有改鱼为龙的,寓意鲤鱼跃龙门,表示从凡夫俗子也能成佛之意。另外,还包含这修习佛法的人会无牵无挂、像鱼儿水中游一样自由自在这么一层象征意义。这都可以看成自警之意的延伸。
   关于木鱼的起源还是有一些传说的。《增修教苑清规》根据《婆沙论》说了下面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僧人生前不守规矩、不听老师劝导,死后托生为鱼身,背上长一棵树,水中风涛冲击,经常出血,十分苦痛。他师父渡海,碰见这条鱼,鱼对他老师说:“你不好好教导我,致现在我变成鱼了,我要报复你!”他师父问:“这个胖头鱼,你谁呀你?我认识你吗?”鱼说:“我就是你徒弟某某某啊。”他老师让他忏悔,又给做了个道场。睡觉时梦见鱼说:“我已脱鱼身,现在托生在寺庙前面,'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那就是我。”师父果然看见一棵树,就把树刻成鱼形,悬挂警众。
   还有人引用玄奘《指归曲》中的内容,说木鱼是这样发明的:
   玄奘从印度回来,风尘仆仆的样子,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往长安走。有一长者丧妻,有儿仅三岁,后妈讨厌这个小孩,趁长者不在家,从楼上将小孩扔于水中。长者悲哀,摆了斋饭请客,正好遇到玄奘,便迎请入座。玄奘并不吃斋饭,说:“我走了好几钱里路,累死了,想吃点好的,你给我整点鱼肉吃吧,红鳟啊石斑什么的都行。”在座的人都很惊讶,私下议论说这和尚要杀生,整个一花和尚啊!长者要出去买鱼,估计也不大情愿。玄奘嘱咐说:“我要吃大鱼,别拿小的来打发我。”长者还真是一厚道人,果然出去弄回条大鱼,往菜板上一扔正要杀鱼,竟听见他儿子在鱼肚子里哭,赶紧弄出来,毫发无损。长者乐得屁颠屁颠的。玄奘说:“这小孩上辈子不杀生,故今虽被鱼吞,不死。”长者问如何报鱼思,玄奘说:“木雕鱼形,悬之佛寺,斋时击之,可以报鱼德。”
   还有一个不知出于何处的传说,与《西游记》中的情景很相似,不知道谁模仿谁:
   说琅琅鹅够,有一位和尚去印度取经,遇到洪水无法渡河。正发愁时,一条大鱼游过来说:“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我修行多年,今日您遇难我相助,您帮我问问佛祖我何时才能变为菩萨。”和尚满口答应。过了些年,和尚带着许多经书返回。归途又遇到洪水,正在发愁,大鱼又非常及时地出现了。大鱼游到河中心问道:“你帮我问了吗?”和尚说:“对不起,我忘了问。”大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一抖鱼身,连人带书都给掀到河里去了。和尚被人救起,可经书却被洪水冲走了。和尚回到寺里后,非常生气,就仿做一个鱼头雕像,用木锤狠狠地敲鱼头。奇迹出现了:他每敲一下鱼头,鱼就张一次嘴,还吐出一个字来。和尚大喜,于是有空时就敲,没几年功夫,被水冲走的经书内容从木鱼的嘴里全部得到了。
   上面三则只是传说,娱乐娱乐完了,不足为据。
   还有人说敲木鱼原本不是用以警醒自己的,而是用来警醒鱼的。
   鱼还要和尚来警醒吗?这事说起来也够话长的了,多长呢?大概七千年前吧,够长的吧?
   首先还得说一个成语:“蓬莱仙境”,出自《列子 汤问》。
   《汤问》里讲了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说渤海之东,有五座仙山,分别叫蓬莱、方壶、瀛洲、岱舆和员峤,都是神仙的根据地,山上的环境那叫一个美呀,简直美掉渣了。但是因为施工队偷工减料,仙山的地基打得不好,所以五座山经常在海上飘移,严重影响了神仙们的工作和学习等日常生活。于是玉皇大帝派人弄了十五只巨鳌来做地基,每三只固定一座山,总算把山给稳定住了。可惜好景不长,龙伯国的巨人路过,在这里垂钓,钓走了六只巨鳌,把岱舆和员峤两座山的地基给毁了,这两昨山就像泰坦尼克号一样慢慢沉入海底。两座山上的神仙一看老巢都被人给端了,赶紧去玉皇大帝那里告状。玉皇大帝虽然很生气,但六只巨鳌已经叫龙伯国的巨人给煮熟吃了,而且没有备用的巨鳌了,只好把龙伯国的人身材给缩小了,省着他们吃惯了嘴、跑惯了腿,还惦记着剩下的九只巨鳌。
   后来用“蓬莱仙境”来比喻景色美好的地方。
   美丽的传说吸引了无数人到海边来寻找神山,自秦汉以来,许多帝王将相、文人名士都想寻觅仙踪。与列子同一个时代的庄子,在其著作也说过任公子“蹲乎会稽,投竿东海”钓鳌的寓言。《千字文》中的“均巧任钓”一句就说到了这位任公子,我们在后面相关部分会认识一下这位放长线钓大鱼的高手。
   据说人们为了惩戒鳌鱼的失职,就用木鱼象征鳌鱼,并请和尚朝朝暮暮地敲打它,使它时刻保持警惕,防止被钓。这就是和尚敲木鱼的原始象征意义。
   《汤问》中的神话故事,实际上背后是七千年前我国东部沿海发生的一次海水侵蚀陆地现象。考古资料表明,七千年前,我国东部沿海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海侵,使浙东平原成了浅海,太湖以东尽成泽国,杭州市区变成个海湾。对于这种自然现象,当时的人无法解释,只好用想象去描述,用神话来记载。到战国的时候,经过列御寇先生的综合提炼和再创作,就产生了前面的故事。
   将神话和现实对应起来,当时所说的渤海比现在渤海范围要大得多,包括我国东部所有海域,而蓬莱等没有沉没的三座仙山,实际上就是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沉到海里的两座,实际上就是现在的舟山群岛和嵊泗列岛。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还有说仙山对应的地点是在山东沿海的。
   不管是警醒和尚还是警醒鱼,从前面的各种说法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木鱼是中国佛教的特产,印度本土佛教应该没有木鱼的。
   这个结论对吗?
   不一定对。也有证据表明木鱼来自印度,虽然其证明效力不高,但也代表了一种说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中记载说,有一白衣问天竺长老:僧舍皆悬木鱼,为什么?答曰:用以警众。白衣又问:“为什么必须刻鱼,刻个阿猫阿狗多好看啊?”长老不能答。
   天竺长老也够笨的,既然木鱼来自印度,他应该知道原由的,即使不知道也可以随便编一个,反正也没人知道。这是我们现代这些俗人不厚道的想法,出家人是不打诓语的,而儒家也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诚信问题上,现代人的水准太低了。        我们这个世界是娑婆世界,在西方叫麻瓜世界,和巫师世界相对应,呵呵。                第一部分 地球还能转多久
            下面我们开始切入正题,正式开始逐句解读《千字文》。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趣解”,“趣”是第一位的,“解”是第二位的。为了突出“趣”,在解读的过程中我们不拘泥于形式,主要看内容。
   第一部分从“天地玄黄”到“鳞潜羽翔”,共十八句,主要讲的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娑婆世界”的各种主要组成要素。但是按照现在的状况来看,很多东西已经或正在发生变化。在《千字文》诞生至今的一千五百多年以来,人类疯狂地向环境索取,给地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我们在不断追求科技进步和物质丰富的同时,不禁要扣问和质疑人类的所作所为:长此以往,地球还能转多久?
  第一句 天地玄黄 (1)
   这句的意思比较简单,就是说天是黑的,地是黄的。诗意一点说就是:
   “天啊/你怎么那么黑/地呀/你怎么这么黄!”
   这句实际是从《易经》中剽窃来的,原话是:“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有人说是为了压韵才调整了一下文字顺序,实际上应该不是这个原因,因为“黄”与后面几句的尾韵是一致的,这个字并没有调整。如果为了整句的平仄和下句相反,这样一调整也没有达到目的。我看是为了在结构上和下句对称才调整的,这么一调,“天地”与下句的“宇宙”这两个名词正好相对,“玄黄”与“洪荒”这两个形容词也正好相对。
  天字第一号!大地最厚道?
  关于天和地,我们的老祖宗留下了很多神话:说宇宙巨人盘古开天地,然后人类产生并占领地球,后来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因吃天鹅蛋打架(倒霉孩子没出息!也有人说共工是祝融的儿子),史上最早的愤青共工怒撞不周山,导致天塌地陷,山林起火,洪水喷涌,猛兽食人。幸好仙界的“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的兼职泥瓦匠”女娲把天给补好了,但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后果没法改变了。
   由于先民无法解释天地的起源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就用胡说八道来糊弄自己,于是将自然的力量形象化和人格化,创造了许多神话传说。我们在前面人类文明进程的阶段划分中也说过,那个时代属于神话时代。
   天字为什么是第一号?这是因为《千字文》的广泛影响,后世用来计数也采用了《千字文》的文字顺序,比如一些商贾、店铺的账簿,书卷的编号,连科举考试的试卷页码,都多采用《千字文》的字序来编排。时至而今,在我国渤海边上的一个比较大的城市——天津,市内海河一侧的几条街道都采取这种方式来命名,但又没有完全按照字序,弄得残缺不全,本来是企图显示一下学问的,结果是弄巧成拙,让人觉得真是没文化。
   天是什么?仅仅直我们头上这片看上去白天蓝色(现在因为空气差多是灰色的)晚上黑色、而实际并没有实际物体的空旷虚无吗?不止如此,“天”字的意思已经延伸和扩展很多了,结合前人的解释,“天”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意思:
   一是科学意义上的“天”,指时间和空间概念。地球绕自转一周是一天,这是时间概念,无边无际的太空是天,这是空间概念。这两个概念地球人都知道。
   二是将至高无上或主宰世界的东西抽象为“天”。比如古代皇帝都称“授命于天”,农民起义或占山为王的也说是“替天行道”,这里的“天”就是抽象的东西,是一个虚无的借口而已。天为什么那么不长眼啊,单单授命给你、让你替它行道?谁看见天亲自授权给你了?全都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呢。还有江湖上曾经非常流行的结拜仪式,几个人往地上一跪,嘴里念叨着“黄天在上,后土在下,我和谁谁谁等人结拜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实际上天才懒得理你这一套呢。——这里天怎么又变黄的了?别急,一会讲到“黄”字时再说。“后土”也是个名字,传说是愤青共工的儿子,是社神,也叫土地神。
   三是心理的“天”。我们经常说的“一切都是天意”就是这个意思,相当于心理上认同的一种命运,我们还经常说的“我的天啊”,可以用来表示惊讶、感叹或无奈等多种情绪。比如元曲《窦娥冤》中,窦娥悲愤地咒天骂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 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司马迁在《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中解释得很清楚:“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淡,未尝不呼父母也。”呼天喊地、哭爹叫娘是一种人类心理上的本能反应,外国人也是这德行,动不动就“Oh,my god!”加上洋人特有的肢体语言,整得挺吓人的。
   相比之下,“地”就没这么多说法,但因为“天”是老大,所以总被迫跟在“天”后面露露脸,没办法,谁让咱是老二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一直以厚重的姿态地承载着万物,其中就有最聪明也最阴险的动物——人。相比于高高在上的天,地可真算是立足本职、踏踏实实了。
   人们也习惯于把大地比喻为母亲。小时候老师教大家唱《小草》,一位小同学问老师:“大地母亲为什么那么偏心呢?”老师说怎么偏心了?同学说:“歌里不是这么唱的么:'河流啊山川你哺育了我,大地呀母亲你把我姐姐拥抱’,大地母亲为什么只抱姐姐不抱我呢?”
   有个寓言故事,说有一只鸡(是家禽,别想歪了!),看见天上飞的鸟什么事也不干,整天站在高高的树枝上快乐地唱歌,很是羡慕,自己也想秀一下,没准还能选上超女呢。于是扑棱着鸡翅膀费好大劲儿才登到最低的一个树杈上,清清嗓子正要开始唱,一只容易摔倒的狐狸悄悄溜到树下,往上一窜,一口把鸡给咬死了。——为什么是一只“容易摔倒”的狐狸?因为狐狸“脚滑(狡猾)”嘛。
   这个故事说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想什么事也不干,必须达到足够的高度。比如在一个单位里,一般职员想偷偷懒都不行,但领导就不一样了,什么事都不干行也没人管得着。
   所以说,如果大地有知,肯定也不想被万物压来踩去,但因为高度不够,只好忍受。
 第一句 天地玄黄 (2)
  明明要躲避,偏偏又相遇
  在清朝康熙年间及以后很长时间里,“天地玄黄”一直都写为“天地元黄”,因为康熙皇帝叫玄烨。雍正帝胤祯登基后,为了避其名讳,还把“女慕贞洁”写为“女慕清洁”,这里说了,在讲到“女慕贞洁”一句时就不再重复。
   如果某个字被皇帝占上了,那别人谁也别想再用,不光《千字文》要改,凡是涉及皇帝名讳的词语都要改。比如康熙年间,中药材玄参改叫元参,广东玄山寺改名为元山寺,南京玄武湖改为元武湖。
  避讳是我国历史上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习俗,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如遇应讳的字,不能读本音,要“改读”或“换说”,称为“读白”,如《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了避母亲贾敏的讳,碰到“敏”字,就读成密或米;写应讳字时候,要按规定要采取“空字”、“缺笔”或“改字”的办法,叫“写白”,如孔丘的“丘”字,在古文献中总是写作缺笔的“正”。我们习惯上把错别字说成“白字”,就是来源于避讳。
   避讳这种霸王条款是什么时候规定的呢?有人说夏商时期就开始了,唯一的证据是《山海经》中夏后启写作夏后开,说明夏朝就开始整这些没用的事了。但有人说《尚书》中对夏商国君的名字都直书不讳,《山海经》中之所以避启为开,乃是汉朝人抄书时避汉景帝刘启讳所致。多数人认为避讳起源于周代,但周代的避讳并不严格,只要避开国、官、山川、隐疾、畜牲、器币就行了。后来避讳这一霸王条款被发扬光大,历代帝王为了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突出自己的特殊地位都积极推行,将避讳的中心转移并把范围扩大。
   有人不服气了:我用个字碍你皇上什么事了,凭什么不让用啊?就这么霸道,就这么不讲理,不服气吗?有招想去,没招死去。
   你还真别不信邪,要是在避讳之风盛行的朝代,你非要用避讳字,那就是自找倒霉了。《唐律疏议》规定,主观故意直呼皇帝名字就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不敬”罪,就算是客观无意犯禁,也要收拾你。明太祖朱元璋当过和尚造过反,因此对“僧、贼”二字极端厌恶,大臣们也都知道,但偏偏就有一个不长眼的。杭州学府教授徐一夔给皇上写贺表,用了“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一句,朱元璋看后勃然大怒,说:“生者僧也,则字音近于贼,杀!”徐一夔就这么被干掉了。朱元璋的超级敏感,源于其内心的超级自卑。
   还有人想利用避讳升官发财反受其害的。乾隆时有个巡抚叫海成,意外发现江西举人王锡侯出的一本名叫《字贯》的书中竟直书了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的名字,如获至宝,赶紧向皇上打小报告,心想皇上一定回重重封赏我吧。乾隆下令斩了王锡侯及其子孙,然后“重赏”了海成两样东西:一样是革职查办,另一样是判死缓。真实害人害己啊!估计海成肠子都悔青了。
   还有一个著名的避讳悲剧。唐朝诗人李贺七岁成名,踌躇满志,社会上普遍认为李贺考个功名简直就是老太太擤(读“醒”)鼻涕——手掐把拿的。但李贺去考进士时,却被告知不具备考试资格。李贺不服,说我根红苗正,没有任何民事或刑事案底,凭什么说我没考试资格,我要告你们招生腐败!人家考官和颜悦色的问他:“你妈贵姓?”李贺说:“你管着吗你?”考官赶紧说:“对不起,我刚看完《大话西游》,问错了。我问的是你爸叫什么?”李贺说:“叫李肃晋啊,这么了?”考官又问:“你来这想考什么?”李贺说:“那还用问吗,我来考进士啊!”考官说:“你老爸的名讳和进士相冲突,你还敢来考,不治你个不敬之罪就算便宜你了,还在这跟我唧歪个啥劲儿啊?”李贺仕途从此断绝,这个打击使他非常绝望,二十七岁郁闷而死。
   古往今来,因避讳产生的故事多了去了,因此造成词语变化的也很多,虽然改朝换代以后基本不用再避前朝的讳,但已经改了很多年的词语也很难再改回去。比如唐朝为了避李家老祖宗李虎的讳,把“老虎”改成“大虫”;为了避李世民的讳,把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宋代为了避宋真宗赵恒的讳,将传说中月亮里的“姮娥”改为“嫦娥”;等等。每朝每代每个皇帝都一通乱改,造成很多混乱。
   避讳的习惯并没有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而消失。文革期间,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有句这样的唱词:“擒栾平,逮胡标,活捉野狼嚎。”而这句唱词的原版是“擒栾平,逮胡彪,活捉一撮毛”。彪、毛二字在当时可是不能随便说的,何况是用在反面角色身上,所以赶紧改了,如果改晚了,后果可能是相当严重的。
   李敖谈避讳时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避讳这套想起来实在没有什么道理的习惯,在世界上,可说是中国独有的坏习惯,自找麻烦的坏习惯。我们再反看外国,外国正好和中国相反,洋鬼子们觉得,尊敬一个人,最好的尊敬法子,不是不敢提他的名字,而是偏偏要提他。”
   中国人避讳这一坏习惯的根源在哪里呢?根源就在于我们中华儒家伦理文明塑造的民族性格。孔子是提倡在适当的时候说谎话的,他本人就是以“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为原则编写《春秋》一书的。避讳实际上就是为别人遮羞,这是儒家道德观念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人家叫你名字并没有什么羞耻的,这是后代当权者别有用心地对避讳进行发扬光大的结果。
   如果抛开阶级观念,避讳实际上是一种人文关怀,体现了貌似刻板的儒家伦理道德中存在的非常人性化的一面,其本身并无实质性错误,但在一些其他因素的干扰下,人们逐渐把有意夸大或隐瞒实情也视为避讳的范畴,造成信息失真,社会诚信缺失,而这种状况正是儒家伦理道德所反对和着力改变的。于是形成了一个奇怪现象:儒家提倡的避讳对对儒家伦理道德体系本身造成巨大冲击。
   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美国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就拿这位同时寻开心说:“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你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没想到这句玩笑话在美国迅速流传,并扩散到世界各地,而且这句笑话的意思也逐渐扩展,最后演变成这样:“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可以简单理解为十个字:明明要逃避,偏偏又相遇。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反而会很高,对待不太可能发生的问题如果存在侥幸心理,会产生相当严重的后果。任何文明和民族性都不会是完美的,缺憾在所难免,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去直面缺憾,采取有效的修正措施,而不是心存侥幸、忌病讳医地去“避讳”,只有这样,我们的文明才能具备更多的理性和包容性、我们的民族性格才能更加丰满和健全。        第一句 天地玄黄 (3)
        从至高无上到低级庸俗
  在我国古代,黄色一直是皇权的代表色,象征着高贵。
   黄色为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被推至高无上的宝座上的呢?
  这要从中国五行理论说起。按照现在可考的文献记载来看,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先民虽然还多用神话传说来解释一些弄不清楚的自然现象,但已经具备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创立了五行之说这一种对世界组成进行抽象的物质观。后来五之说由阴阳家们不断发展,成为我国中国思想史上的影响十分深远的的一种哲学思想。
   根据阴阳家的说法,世界是由具有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属性的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的,这五种物质相对应的颜色分别是白、青、黑、红、黄。中国历史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属性——当然,有的是那个朝代的人自己确定的,有的是后来人给强加上去的。比如夏朝是木德、崇尚青色;商属金德,崇尚白色;周是火德,崇尚红色;西汉是土德,崇尚黄色;东汉属火德,崇尚红色;千字文产生的年代南朝梁国属木德,崇尚青色;等等,可是各朝代的皇帝多数还偏爱黄色,特别是汉代以后,认为黄色才是皇权的象征。
   在原始社会末期,黄色被当时的中国原始部族首领看中,作为自己的称号,这个首领就是黄帝。黄帝并不姓黄,而是姓姬,名叫轩辕。为什么姓姬呢?因为“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就是以居住地取姓。 但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姓公孙。其实黄帝姓什么都无所谓,因为那时候姓氏观念还处于萌芽阶段,仅仅起到了区分部族之间亲疏关系的作用,一般都以居住地点的标志物名称为姓,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姓氏。后来才慢慢发展演变,形成今天我们中华民族的诸多姓氏。相比之下,日本鬼子的姓氏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从蒙昧时代开始到现在,一直以居住地取姓,住在山脚下的姓“山本”,住在松树下面的姓“松下”,住在的田地里并发现地里有个大王八就姓“龟田”。姓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鬼子的原始野蛮特征,所以才有很多禽兽不如的表现。
   姬轩辕同志之所以看上黄色,是因为有一天,他看见有“大螾大蝼”出现,就是大个头的蚯蚓和蝼蛄(俗称“喇喇蛄”或“土狗子”),于是说:“土气胜!”土是黄色的,因而认为是这是“土德之瑞”(德,就是属性;瑞,吉祥的征兆),所以崇尚黄色。这可能是黄色正式被隆重推出的最早记录了。后面的朝代虽然属性不一样,但对黄色也基本都持推崇的态度。
   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五行之说已经发展比较完善,于是动用手下一群胡参谋烂干事,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终始循环的原理进行推算,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周朝属于火德,秦朝取代周朝,就是克制住了火,克火的是水,因而秦朝应该是水德。水德对应的颜色是黑色,所以秦朝应该崇尚黑色。暴虐的秦始皇发扬了大公无私的精神,说好颜色要让大家分享,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让全国人们都穿黑的,差点就宣布乌鸦为国鸟了。结果,整个秦朝都够黑暗的。至于秦始皇本人穿黄还是穿黑,没有看到有关记载。
   黄色到底有什么好的呢?古人认为黄色是中和之美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谥也”,充分体现了在以农耕为主的中国古代人们对土地资源的爱护、依赖和崇拜。另外,《春秋大传》中说:“天子之国有泰社,东方为青色,南方为赤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 沿袭了五行之说,以黄色为中央色,皇权居中央的观念也是让帝王门爱上黄色的一个原因。还有个说法认为皇帝都认为自己是天上的太阳,而太阳是黄色的,于是以黄色为帝王色。
   从文献资料来看,隋朝以前,黄色并不是皇家专用色,老百姓也可以穿用。《后汉书》中说:“二百石以上四彩,青黄红绿,贾人,缃缥而已”,就是说每个月薪水多于二百石的官员可以穿青黄红绿四种颜色的衣服,商人当时地位低下,只能穿浅黄色与淡红色。不过到了隋朝,黄色的使用权限就开始上收了。隋唐两代都明文规定天子要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元朝规定“庶人不得服赭黄。”黄色正式成为象征着皇权和尊贵的法定尊色。黄色地位提高了,而绿色的日子却不好过了。唐朝时开始用给犯错误受处分的人戴绿头巾,以示惩戒,到了元朝,绿色更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朝廷专门规定妓院里的王八要戴绿头巾。这个说法一直流传到今天,只不过“绿头巾”变成了“绿帽子”。
   那时侯,你要是能够资格穿上黄色服装,就和现在开上宝马或胸前挂一个“全国某某代表”的牌子一样,从里到外都透着气派、高级、牛!
   虽然黄色服装等物品不让老百姓用,但并没有规定不能说“黄”这个字。前面提到的“黄天后土”就是大家常说的一个词语。实际上应该是“皇天后土”,出自《左传》,是“天地神祗”之意,但后来很多人都写成“黄天后土”,也不能说写错了,因为黄色代表皇权嘛,这两个字没有实质区别。《释名•释采帛》中是这样解释黄的:“黄,晃也,犹晃晃,像日光色也”,黄色也象征光明,所以“黄天”实际上是相当于“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而不是因为沙尘暴而形成的“黄沙漫天”。由于“黄”除了是皇权的代表色外,还是贵金属“金子”的颜色,所以在人们日常用语中,黄也广泛地用于表示尊贵、吉祥、美好之一,比如,诸如“黄灿灿”、“黄道吉日”、“黄花大闺女”等,全都是誉美之词。
   但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十分不满黄色被统治阶级最高层长期霸占的现实,于是通过特殊的方式进行了地下斗争,就是通过用“黄”字代指牲口或其他脏东西来从精神上打击“黄”的尊贵性。比如用“黄”指马,成语“飞黄腾达”中的“飞黄”可不是说飞行中的蝗虫,而是指传说中的神马,据说这种马善于跑得特别快,简直就是马中的刘翔。后来这个成语多用于比喻善于暗中钻营而得意于宦途。还有用“黄”指狗的,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说:“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里的“黄”肯定不是“皇上”,否则苏轼也不敢牵。因为狗也是黄色居多,所以用“黄”来代指狗。我们小时侯也经常叫自己家的狗为“大黄”或“阿黄”。不过对于苏轼先生“左牵黄,右擎苍”的动作,我感到有点别扭,正常应该“左擎苍,右牵黄”才舒服点吧,除非苏轼是个左撇子。用“黄”指狗还不算什么,还有更不堪的:用“黄”指粪。如《黄帝内经》中说“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
   封建王朝被推翻、特别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人民群众终于扬眉吐气:解放了,天亮了,穿啥颜色都让了,咱老百姓今儿我是真呀真高兴!可惜好景不长,从二十世纪中期开始,鲜亮一点的色彩都被认定为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数亿中国人民只能穿草绿色(绿色高兴了,终于翻身了!)、灰色和蓝色,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青年人穿的花哨一些,也被当成奇装异服,走在街上会被人抓住剪烂衣服——这些与“黄”关系不大,就此打住。
   皇上完蛋了,“黄”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再也没有那个尊贵的派头了。此后产生的或者是此前就有而后来才流行开来的有关“黄”字词语主要有这么几个:
   黄账。就是借钱不还。你借人家钱,人家债权人还记着账呢,结果你一拖再拖,记账的账本都变成黄色。你这个人诚信有问题呦!俗话说“欠钱不还,屁眼朝南;欠钱不给,屁眼朝北。”虽然比较不雅,但话糙理不糙,充分反映了广大债权人对赖账者的鄙视和无奈。
   黄了。指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黄了”能表达这层意思,我的理解是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植物根系遭到破坏或气候等条件不适合等变化,都会由绿变黄,表明该植物已经死翘翘了,完蛋了,结束了,Game over 了。
   黄牛。现在一提黄牛,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不会是那些在田里辛勤耕作的家畜,而是那些活跃于车站、体育馆、商场等地让人恨之入骨、有时候又不得不与之讨价还价的“黄牛党”。“黄牛”是曾经是一个多么好的词啊,活生生让这些人给糟蹋了。建国以后的一段时期内,如果你被称为“革命的老黄牛”那是相当荣耀的一件事,表示大家对你塌实工作的一种肯定。现在基本没这么表扬别人的了。
   那么这个表示投机买卖、买空卖空意思的“黄牛”是从何而来的呢?
  有人说是外文翻译来的,最初是指在证券交易场所外挣点跑腿费的人,没有进入交易大厅的资格,属于社会底层一种没有办法的谋生手段,但由于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黄牛们生意越来越火,终于鼓捣成气候了,成为黄牛一党。
   外文咱不在行,中文还凑合。据说黄牛没有肩胛,因此上海旧时称那些讲话不算数、不能担负责任,办事不牢靠的人为“黄牛”,《汉语方言大词典》里也说:责任心差而不履行承诺的人可以说是“黄牛”,进而引申为代指那些从事着“空手套白狼”这一伟大事业的掮客们。黄牛真的没有肩胛吗?我没学过动物解剖学,这个问题答不上来,但小时侯骑过黄牛和马,连猪都骑过,没觉得牛比马少什么,只是牛背不如马背舒服,可能是因为黄牛真没肩胛或肩胛肉薄?但各位家长千万要告戒小孩子:骑牛骑马都可以,千万可别骑猪,我小时候骑猪,差点被摔残废。不过现在的小孩生活条件好了,基本接触不到家畜,只吃过肥猪肉没见过肥猪走,想被摔都没机会。
   查了一下词典,英文里“黄牛”一词为“scalper”,而“肩胛”一词为“scapular”,看来两者还是有关联的,如果不是黄牛没肩胛,就是黄牛党要从肩胛上弄点好处去,因为“scalper”也可以翻译为“剥第一层皮的人”或“做投机抽头的人”。
   各位观众,终于要说到目前“黄”字最普遍的一个意思了,顺便也回答一下前文提到的问题:为什么黄色代表色情?
   我们今天已经习惯于用黄色来指称带有明显色情意味的的东西,只要一提 “黄色”二字,十个人有十一个首先想到色情——其中有一个人想了两遍。上大学时候正直青春年少,精力旺盛,求知若渴,特别是两性知识,老师一直也不教,让大家觉得很神秘,就更想知道——其实老师要是早把那点破事说清楚讲明白,大家就没什么兴趣了。现在的教育是对光明正大的生理卫生问题羞羞答答藏着掖着,对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倒是毫不避讳,比如对于家长当官或有钱的学生,个别老师会以身作则地引导其他同学尊重他、爱护他、让他当班干部——大学生是最具创造力的一个群体,大家通过各种荤段子、黄笑话来学习、探讨和交流心得体会,学习成果特别突出的一个宿舍被大家命名为“黄普学校”,就是黄色知识普及学校。
  闲话少说,继续讲黄色为什么代表色情。
   说起来也有一百多年了,1894年,在欧洲的西北角有个比较著名的国家,叫英国,有人创建了一本名叫《黄杂志》的期刊,这个杂志的主要写手是颓废派的文艺家们,他们的作品有时会带有一点色情意味,但不能算淫秽。《黄杂志》发行量差强人意,杂志社勉强维持着,如果不是第二年发生的一件事,这个杂志一直也不会有什么知名度。
   1895年4月的一天,著名作家王尔德因搞同性恋而被逮捕,赶巧了,王尔德在被捕的时候,正拿着一本《黄杂志》。其实王尔德被捕那天手里拿的书并不是《黄杂志》,而是法国作家比尔.路易的小说《爱神》,巧合的是那本书的封面是黄的。于是人们想当然地认为《黄杂志》和王尔德同样是不名誉的,很快有人到《黄杂志》的出版商门前示威,有人把裤衩上的皮筋儿抽下来,做成弹弓,用小石子打出版商的玻璃。旁边人一看,说你费这劲干嘛?拣几块大石头一砸不就完了吗?结果出版商的办公场所被砸了个稀巴烂。
   从此,在欧洲,黄色就与性、色情、恶俗等等概念发生了联系。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正处于报业发展的一个新时期。当时纽约的《世界报》和《日报》是竞争对手,正为了争夺市场而进行激烈的PK。《世界报》用骇人听闻的报道和对政治腐败进行攻击,赢得了全美报纸的最大发行量。《日报》不干了,看来不玩点狠的不行了,就把极受读者欢迎的连环漫画《黄色小子》的画家给挖了过来。当时两大报广泛采用大字标题、彩色连环画、大量图片等手法,竭力迎合读者。这段时期被称为“黄色新闻”时期。
   这就是西方的黄色,有色情和媚俗两层之意,总之是指低级庸俗的东西。至于黄色的这种意思是什么时候传到中国的,就不可考了。本来,我国古代把色情场所称之为“烟花柳巷”、把不正经的行为成为“寻花问柳”,把性病称为“花柳病”,虽然同样不是指什么好东西,但叫法还是挺诗意的。而“黄色”的西方意思一传过来,马上取代了“花柳”,不知道是远来的和尚会念经,还是出于对曾经至高无上、风光无限的“黄色”进行打击报复的心理。  第二句 宇宙洪荒(1)
  凭着理解加发挥,这句的意思应该是“茫茫宇宙啊\辽阔无边\渺小人类啊\暂活世间!”
   这一句的意思十分简单,但讲起来要费些力气,要从宇宙的起源讲起,只好采取老办法,就是尝试用轻松活泼的语言来解释冗长枯燥的理论,不知道能否达到目的。
   按照本意,“宇”是指屋檐,如庙宇、屋宇,“宙”是指栋梁。“宇宙”一词本来是就是指一间房屋。后来意思扩展了,指天地,后来又扩展到没边了,指时空。《庄子 庚桑楚》中说:“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淮南子 齐俗》中说:“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
   宇宙也有大小之分,大宇宙是客观上的,包括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哲学上又叫“世界”;小宇宙原本是指在构造或性质方面与大系统有相似之处的小系统,我们这里将其抽象为以个体思维为依托和核心、主观上的小宇宙,即每个人,相当于一些人经常呐喊的“燃烧吧,我的小宇宙!”
  大宇宙:永恒存在?爆炸产生?
  科学发展到今天,还是不能解决宇宙起源和归宿问题。到底是什么东西创造了宇宙?而又是谁创造了那个东西?最后宇宙要去向哪里?这是十分挠头的问题。你如果有兴趣,可以进行研究探索,整出个理论来,没准儿就填补了中国籍人士在诺贝尔奖上的空白。
   关于宇宙到底是怎么启动并运转的一直就没停止过,宗教界认为宇宙很年轻,刚诞生不久。比如十七世纪时大主教邬谢尔经过计算,搞得十分精确,还有零有整的,说宇宙是公元前4004年光荣诞生的。
   他是采取什么高精尖的技术方法进行计算的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旧约圣经中人物的年龄加起来。
   但这么蹩脚的计算结果却被现在一些科学家所认同,理由是如果宇宙已经启动了很久,我们人类也应该已经存在了很久,那么我们的文化和技术都应该更加先进,早都应该杀向太空了逮几个外星人回来研究了,而我们现在还处在“窝里斗”的阶段。同时,根据科学考证,上次冰河期结束的时间和圣经上记载的的创世日期相差不多,作为地球的寄生虫,人类也就是在那时候正式诞生的。所以宇宙应该是很年轻的。
   以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一大撮”哲学家则认为,宇宙是永恒存在的,没有开头和结尾。那么人类为什么发展得这么慢呢?如果宇宙一直存在,那么人类就算坐个牛车也应该走到火星上去了。
   他们的解释是:周期性的自然灾难就像猫玩老鼠一样一次又一次地使人类打回起始状态。
   不管是启动论还是永恒论,上述两种观点一致认为:宇宙不随时间而改变。
   到了十九世纪,地质学家发现岩石以及其中的化石的形成需要几亿甚至几十亿年的时间,这表明地球及宇宙上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另外,根据牛顿的引力定律,宇宙中的恒星必须相互吸引,那么它们就没有理由互间间保持恒定的距离并且静止在原地,除非上帝在和恒星们玩“木头人”游戏。
   牛顿虽然觉得不太对头,但是他并没有借这个机会否定宇宙永恒论。牛顿同志,天才啊,当初看到树上掉下一个苹果就想到力学问题,如果换了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个苹果熟没熟、甜不甜。这就是天才和我们普通人的区别。但是天才大都比较怪异,据说天才与白痴、真理与谬误之间都只有一步之遥,后来牛顿同志因“万有引力”而出了彩、成了名、当了官、加了薪,被当成权威供了起来,加上当时面临的需要科学解释的问题太多,弄得牛顿头大了好几倍,跟喝了劣质奶粉的大头娃娃似的。最后牛顿同志崩溃了,快疯了,差点成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例“疯牛病”患者,为了求解脱,牛顿信了上帝,把解释不了的问题都推到了上帝身上。
   牛顿撂挑子不干了,但他的权威地位还在,就因为这个原因,压制了很多新人新思想。一直到二十世纪初都没有人提出否定宇宙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理论。
   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了红移现象,就是远距离星球射向地球的光以红光为多,近距离的则以紫光为主。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星球在远离地球。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也不知道,直接去问那些科学家好了。
   接着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他提出加速度不等于零的理论,其中即包含了宇宙膨胀的观点。但是他对宇宙恒定论情有独钟,以至于他没有提出宇宙膨胀论,而是设立了一个宇宙常数,用于抗衡引力的因素来调和牛顿的理论。
   1929年,埃德温•哈勃首次提出了宇宙膨胀论。十几年后,科学家们又提出大胆预测,说宇宙是由大爆炸产生。
   简单模拟一下大爆炸的产生过程,大致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你把星系逆着时间的方向,就是向已经过去时间方向运行(当然,运行速度至少要超过光速,才能回到过去)那么星系在前一百亿到前二百亿年之间的某一时刻似乎应该重叠在一起,在这个称为大爆炸奇点的时刻,宇宙的密度和时空的曲率应为无穷大,你可以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想想那一刻有多么可怕,所有的已知的科学定律在这种条件下都失效了。科学唯一能告诉我们的是:宇宙现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是过去是处于那种形态。至于为什么大爆炸后的那一瞬间宇宙变成现在这个德行,目前的科学是解释不了的。
   按照大爆炸理论,科学家推断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37亿年。后来又有人计算宇宙有多大,发现宇宙真实超级大,其长度至少为1560亿光年,目前已发现和观测到的经星系大约有1250亿个,而每个星系又拥有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几百到几万亿颗。想想吧,我们每个人在这个宇宙中是多么多么的渺小。至于宇宙到底是什么形状的,渺小的人类还在争论,有说宇宙是球形的,有的说是马鞍形的,还有说很平坦的,就像盲人摸大象一样乱说一气。
   1963年两位名字特别难记的俄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部分质疑大爆炸理论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当星系直接相互接近或离开时,它们才会在过去的一个单独的点上相重叠,才导致无限密度状态,但是星系还多少具有一些侧向速度,就像汽车一样,多少会有点跑偏,因而星系虽然曾经非常靠近过,却不一定发生相撞这种恶性事故。然后宇宙会继续重新膨胀,而不必通过一种无限的密度的状态。
   这个观点让我想起了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的著名悖论:“阿喀琉斯追不上龟”。
   阿喀琉斯,就是古希腊神化中那位全身除了脚跟都刀枪不如的大英雄,在那场因美女海伦被诱拐而引发的特洛伊战争中大出风头,当时属于天字第一号英雄,谁都不是对手。阿喀琉斯的奔跑速度,那是嗖嗖快,但芝诺说他永远也追不上前面慢悠悠爬行的乌龟。
   为什么这么说呢?芝诺先生有他的道理:阿喀琉斯如果要追上乌龟,那么他便要先到达乌龟刚才所在的位置,可当他到达那位置,乌龟则当然已离开那位置而前进了一小段距离。于是,如此重复下去虽然距离越来越近但始终却都还有着距离。所以,芝诺得意地说:“阿喀琉斯啊,你不是跑得快吗,但是你就算是追到肾亏,也追不上乌龟!除非你煮了乌龟来补肾亏!”
   再往后,那位躺在轮椅上、全身除了大脑之外都不能动的著名传奇科学家霍金结合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论来探索宇宙的开端。1983年霍金等人提出了“无边界设想”,认为宇宙的状态应由对一定种类历史的求和给出,宇宙的边界条件是它没有边界。“无边界设想”的具体内容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对于我们这些肢体健全、全身都能活动的俗人,研究这些理论远没有类似“小故事大智慧”的东西有趣。
   但是霍金自己仍然充满迷惑,他说:“究竟是什么东西将生命之火赋予这些方程,使之产生一个受它们制约的宇宙呢?难道终结的统一理论是如此之咄咄逼人,以至于其自身的实现成为不可避免?虽然科学能解决宇宙如何启始的课题,它仍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为何宇宙必须存在?我对此没有答案。”
  第二句 宇宙洪荒(2)
  小宇宙:生命何来?意义何在?
  生命这玩意儿啊,真是奇妙,构成生命肌体的原材料都非常常见,而且这些原材料在地球上还备有大量库存,随时可以组装成生命,但现在的科学技术最多是克隆,还不能直接组装或合成生命。
   每个生命都独具特色,比如说人类吧,全世界几十亿,就找不出来两个完全一样的。记得读高中时候,有个男同学看到一个漂亮女生,非常感慨地说:“同样是碳、氢、氧三种主要元素,人家怎么排列得那么好呢?”
   我们之所以被赋予生命,是偶然中的必然,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父母根本没机会征求你意见就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了,然后你在消耗资源的同时不得不亲历亲为:亲自吃、亲自喝、亲自上厕所,亲自体验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生老病死。等体验得差不多了,白白了您哪,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哪儿来的哪儿回去吧。
   先看看我们中华文明三原色对生命的态度吧。佛教认为:人生来就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有欲望,必须消除欲望进行修行,才能达到西方极乐世界,即“苦、集、灭、道”。道家主张顺其自然,该活就老老实实活着,该死就痛痛快快死,道家的二当家庄子更是在顺其自然的基础上增添了极富浪漫主义的情调,“庄生晓梦迷蝴蝶”,对活着是现实还是梦境提出质疑。他的洒脱浪漫倾倒了两千多年以后的万千少女:在2004年众女网友票选出来(一说为某女网友自己列举)的“中国五千年四大极品男人”中,力压富可敌国的范蠡、万夫不挡的项羽、才貌双全的周瑜,荣获冠军,成为男人中的男人。儒家则只讨论过程不管结果,以比较积极的态度来关注并力求改变所生存的社会状况。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现代生命科学认为,生命是物质的特殊存在形式,生命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应激反应、不断进化,主要也就是吃喝拉撒睡那点事;生命的本质是核酸与蛋白质的化学成份不断地自我更新。
   生命的特殊性在于其自主性,比如说你现在正看我写的东西呢,下一步你想做什么?是继续看下去,还是喝口水去,还是准备去干点不可告人的隐私事去,谁都不知道,只有你自己知道,也只有你自己能决定。生命的奥秘也就在于这种个体意识,在这种意识存在的条件下,生命体才能运转自如,才可以成为一个主观小宇宙。对于生命和意识具体是如何产生的,那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放在一边不去理它。
   通常所说的灵魂,实际上就是指意识活动。意识是哲学概念,与物质相对应,什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之类,我们上学的时候念叨了无数次。灵魂的说法实际上是不唯物的,指附于人体的精神或心意之灵,但由于这个词说起来既通俗又高雅、既直白又神秘,所以在文化人中间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凡生命体都有本能的个体意识,而人类已发展到拥有逻辑思维意识,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高级吧?但人类的个体意识也很容易被其他意识所左右,比如作为基督教集体意识结晶的《圣经》就苦口婆心地教导劳苦大众们说“忍受苦难可以使灵魂安静”,就是要你在意识上认同你所遭受的苦难,以便统治阶级把你当成受虐狂养着。
   下面我们要板起脸来,装一会假正经,讨论一个严肃的话题。
   人到底为什么活呢?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自从人类出现就一直被类似的问题困绕着。有人说了:我还不想死就活着呗,好死不如赖活。这也是一个答案,在人类找到标准答案之前,没有人敢说这个答案是错的。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类的生命和世界上其他生命没有本质区别,如老子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大自然的眼里,人和其他物种一样,跟个玩具狗没什么区别。但我们人类可以用科学的观点来安慰自己,找出人类高于其他物种的优势来,寻个心理平衡。
   有一本书谈宇宙和人生的书中是这样找心理平衡的:
   “假设宇宙到现在还没有进化出具有认知思维意识的人类,那么宇宙中的物质存在就得不到真正的认识,而宇宙则不过是一个无法认识自己的、机械的、零零碎碎的宇宙而已,所以我们说:我们是宇宙的明灯,照亮了宇宙。这就是人生对于宇宙最重大的意义。”
   看到这个理论,我第一反应就是想骂街。这种找心理平衡的观点简直太幼稚了,糊弄三岁孩子去吧,整点四岁的行吗?宇宙需要人类来帮助来认识自己吗?人类还想照亮宇宙?拜托,先撒泡尿照照自己好吗?
   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在人出生前,人没有先天固定不变的本质,所以生命是没有意义的。可是,从进化发展的角度看,人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其意义就是保证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够绕的吧?这种超出人类智慧的高深问题都这德行。
   就个人小宇宙来说,我们现代人在这个充满危险的世界上活着,很多人都在为满足基本生活条件而奔波劳碌着,被生活压得透不过气来,还有一些人非常富足,但钱太多了也愁得慌,整天担惊受怕的。大多数人都处于勉强活着或者“亚活着”(借鉴亚健康的意思)的状态,很多小宇宙都快爆炸了,还谈什么意义不意义的?
   从社会成员的角度看,人不光为自己活着,而且为周围的人活着,为了责任活着,与此同时不自觉地促进了社会的前进。人活着并不一定要有意义,但如果能够有意义,人会活得更充实。作家毕淑敏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
   人生充满未知因素,使人始终处于迷惘状态,总要面对生离死别,总要面临选择,就像买股票,都希望它涨,涨个百分之一万才好,但它极可能跌个稀里哗啦。如果能长生不老,如果能预测未来,人生会变得有意义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克隆动物的成功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科学家预言:若干年后,人类将能够治愈绝大多数疾病,人类的寿命将越来越长,还将能够通过克隆来复制自己。但就目前的社会构架和伦理秩序而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自我复制将造成大混乱。科学还不能预测未来,即使能够实现,对于没有任何悬念、按照既定规划走下去的人生之路,你还能有多少期待呢?就说看足球世界杯吧,大家都宁可熬夜看直播,在已经知道了结果的第二天,还有几个人会去看整场录播?
   《千字文》让我们记住了1500年的周兴嗣,电灯让我们想起了爱迪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辈子干那么一件两件漂亮事,让后代记住你的名字,比较高级形态的人生意义,也就这样吧。          第三句 日月盈昃 (1)
   “太阳啊/时正时斜/月亮啊/有圆有缺!”
   日斜称“昃”。《说文》中说:“昃,日在西方时侧也。”所以太阳初升到正午这段时间不为昃,过了正午太阳偏西才能这么说,后来引申为“倾斜”之意。有个不太常用的成语:“昃食宵衣”,是一个善于拍马屁的大臣任用来热情讴歌皇帝勤于政事的,意思是太阳偏西时才吃饭,天还没亮就穿衣。这个成语的发明人,就是与周兴嗣同时代的南朝陈国尚书左仆射徐陵,是个宫体文的名家,但与周兴嗣比,徐陵属于小字辈,周兴嗣去世时,他是一个不满十四岁的小屁孩。
   月圆为“盈”。《说文》中说:“盈,满器也。”就是器皿装满之意,略加引申,指丰满、匀称好看。中国历史上美男子之无冕之王、名气比前面说的卫玠还大的超级帅哥宋玉,在其《神女赋》中写到:“貌丰盈以壮姝兮,苞温润之玉颜”,描写了身材匀称容貌秀丽的美女——这里的“壮姝”可不是指“健壮的美女”,而是“长大了的美女”之意。“盈”字亦可重叠使用,“盈盈”指的是充盈、充积的样子,金庸小说中魔教教主任我行的女儿任盈盈,可能就是取此意。
  十个太阳和三足鸟:假新闻是怎样产生的
  我国关于太阳的传说,可以说老掉牙了,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天长地久有没有?浪漫传说说太多”,对于地球人都知道的事,你再罗罗嗦嗦长篇大论的,肯定招人烦。
   我国关于太阳传说的梗概是这样子的:开天辟地以后,天上有十个太阳,每个太阳里面栖息着一只三足乌鸦,不知道为什么没变成“烤鸦”,否则太阳没准就改叫“全聚德”了。天上太阳多,地球变热锅,当时又没空调,人们热得啊,真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只好请神射手后羿帮忙,在给足了出场费、车马费、劳务费之后,后羿射掉九个太阳。
   关于后羿,我们一会还要细说,现在要说的是太阳。我们前面说过,由于先民无法解释天地的起源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就将自然的力量形象化和人格化,以神话传说的形式记录自然现象。但是这个传说记录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呢?因为远古时候真的出现“天现十日”的现象吗?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
   天文气象专家解释说:“天现十日”可能是由于特殊的大气条件所造成的一种奇异的大气光学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幻日”。有的学者还通过复杂的公式,对产生此种现象的天气条件进行了复原,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几率进行了推算。在近些年,类似的天文现象也出现过。
   那么三足乌鸦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因为太阳黑子嘛!古人也曾发现太阳里有阴影,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就以地上的东西来揣测,天下乌鸦一般黑,太阳里的乌鸦也白不了,所以就认定太阳里有乌鸦。
   解释得相当有道理吧?
   但事实的真相未必如此。
   我们不能盲目否定一切,但要有怀疑一切的勇气。
   “幻日”现象主要集中发生在南北极附近区域,在我国北方高纬地区偶尔也能看到,而我们的老祖宗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看到“幻日”现象的可能性很低,更重要的是,“幻日”现象是特殊的大气条件造成的,一般是两个或四个太阳,出现十个太阳的概率极低,而传说中只有十个,没有其他数目。
   关于乌鸦的解释好象还是很有道理的,但关键问题在于为什么是三条腿的畸形乌鸦呢?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西汉时期的谶纬人士所作的《春秋纬 元命苞》中给出的答案是:“阳成于三,故日中有三足乌。” 看来三条腿只是一种象征意义,但为什么用三条腿来象征,而不用三个脑袋、三个尾巴来象征呢?
   真理越辩越明白,问题越想越晕菜。
   我们只好从传说的源头来寻找答案。我国太阳的传说,基本上来源于《山海经》。《山海经》实际上是一部巫书.在古时候的一些朝代,我国的巫吏是不分的,有专门从事占卜的官职。战国时期有人把前辈巫师们积累流传下来的见闻汇总,就诞生了这本书。
   《山海经》中的记载是这样的:“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汤谷上有扶桑,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意思是说:“下面有温泉浴场。浴场边上有一棵扶桑树,是十个太阳洗澡的地方,在黑齿国的北面。正当大水中间,有一棵高大的树木,九个太阳停在树的下枝,一个太阳停在树的上枝。” “温泉浴场上面长了棵扶桑树,一个太阳刚刚回到汤谷,另一个太阳刚刚从扶桑树上出去,都负载于三足乌的背上。”后来关于十个太阳的说法,基本来源于这段记载。
   现在我们就来仔细研究一下,这段记载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搞不清楚,但清朝乾隆年间的进士毕沅在《山海经新校正》中给这段加的注释启发了我们:“盖当时图像如此。”意思是可能当时的图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山海经》中这段话描述的是一幅画,这幅画里面有十个太阳和三条腿乌鸦。
   这能说明什么呢?不要忘了,《山海经》是一部巫书,对于一般的画,别管是达芬奇的、梵高的还是齐白石的、张大千画的,《山海经》理都不理你,它所能描述的,只是和巫术有关的。因此我们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可以推断:这张图,画的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古代“时钟”:日晷(读“鬼”音)。
   古代人没有钟表,呼机、手机、掌上电脑,更是一个也没有。看时间怎么办呢?就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计算时间,后来发明了日晷,根据表木投影的变化确定时辰。有人问了,要是阴天怎么办?晚上怎么办?别担心,还用一种不用太阳的计时器:漏壶,用滴水来计时。
   日晷上有十个太阳吗?答案非常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有。
   从出土的秦汉时期日晷来看,但是是采取十时记时制度的,那个时期的日晷的表盘周边共有一百个刻度,即采取百刻记时制,这种记时制是十刻记时制的细化,秦汉以前的日晷就极可能是十刻记时制的,每个时刻画一个太阳,代表一个时段。
   扶桑树又是指呢?扶桑树也叫朱槿,是锦葵科植物,花冠比较大,是著名观赏植物。《山海经》中说的扶桑树,实际上是用来测影的表木,相当于时钟的指针。就是因为《山海经》中的这句话,以后“扶桑”就成了我们东边小日本国的代名词,这么好的一个植物名就这样给糟蹋了。
   那么太阳里的三条腿乌鸦是怎么回事呢?古时候的人比现在人勤俭节约多了,他们做到了一物多用,堪称节能降耗的典范:早期的日晷除了发挥钟表的功能外,还能用来测量风向风速。他们在日晷的表木上“结薰茅为旌,刻玉为鸠”,就是弄点轻飘飘的茅草或羽毛,刻一个鸟一样的东西,把草往鸟屁股上一绑,这样,风速风向都能测出来。为了测风向,这个鸟一样的东西要随风转动的,所以鸟的腿中间要有个转动的轴,鸟的两条腿加一条能转动的“腿”,一共几条“腿”?
   《山海经》的作者或在对古图不了解的情况下,认为图中的测日之表木就是传说中的东海扶桑神树、以为图中象征十时的十个日轮是十个太阳一起当空照,以为日晷上测风的东西是乌鸦。就这样,《山海经》给后代留下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假新闻。
   我们还得继续打假:“后羿射日”也是假新闻。
   根据刘宗迪博士的考证:立木为表,可以作为日晷用来测影计时;表上缀羽,可以作测风,此外,日表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作为射箭的靶子。
   这个结论不仅继续证明了古人一物多用、节能降耗的超前意识,也符合我们的日常习惯。现在的车站、广场、礼堂或教堂等公共场所一般都高挂一个大钟,给大众提供时间参考,虽然好多钟都是不准的或根本不动的,但也得摆出个方便群众的样子。古代时候也应该这样,日晷设立于公共场所,让大家看时间和风向,那么显眼的一个东西立在那,必然会成为人们进行射箭比赛的靶子,即使有规定破坏公物品,那些缺乏社会公德的人也会偷着射。想想看,我们小时侯是否用石块或弹弓打过电线杆、路灯等公共设施?
  第三句 日月盈昃 (2)
  嫦娥吴刚和蟾兔:登月过程全记录
  关于宇宙中的天体,我们的祖先都给编排了故事,但最有故事的,要数月亮了。大家从小就开始听嫦娥奔月的故事,但是版本可能不各有不同,主要分歧集中在嫦娥奔月的原因上。
  版本之一: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传说中后羿和嫦娥是天上的神仙美眷,郎才女貌,不打不闹,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啊。有一天,玉皇大帝让善射的后羿到凡间出差,协助尧解除人间的苦难,不知道是后羿不放心嫦娥,还是嫦娥不放心后羿,反正他们两口子一起下凡了。看来天庭出差可以带家属的,现在不行了,只有国家元首出访才可以带家属。
   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干掉了好多野兽怪物,立了大功。出差的任务圆满完成,准备返回天庭,但他出差期间取得的杰出成绩遭到其他天神的妒忌,就向玉皇大帝进谗言,玉皇大帝不知道是耳朵根子软还是别有用心,宣布开除后羿两口子的仙籍,下放人间劳动改造。
   后羿和嫦娥只好隐居人间,靠后羿打猎为生。后羿觉得对不起老婆,就跑到王母娘娘那里诉苦,王母娘娘心一软,就给他一颗不死仙丹,说你们夫妻二人在世间好好改造,永远和谐地生活下去吧。后羿说:“怎么就这一颗啊?”王母娘娘说:“对啊,全面感冒,就这一颗!”后羿说:“那你让我们俩谁吃啊?”王母娘娘说:“地主家也没余粮啊,我这里就这一颗没有存货了,要不你先回去等几天,来新货我再通知你吧。”后羿没办法,只好拿着一颗仙丹回去了。
   嫦娥觉得凡间的日子太苦了:由于房价太高,只好买了个小房子,还是分期付款,要还三十年房贷,屋里条件简陋,连个抽水马桶、电热水器都没有。其他的条件更别提有多差了:取暖基本靠抖,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物质条件差还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可怜的凡人除了创造人类就根本没有什么更高的精神追求。这种地方我是实在不能忍受了!于是嫦娥趁后羿不在家的时候,偷吃了不死仙丹,跑到月亮里去了。
   俗话说:破鼓万人捶,墙倒众人推;棒打落水狗,狗撵下坡狼。倒霉的后羿干了很多好事却连神仙都做不成了,现在又是老婆和仙丹人药两空,十分郁闷,但更倒霉的在后面。
   后羿收了一个徒弟,叫逢蒙。这个阴谋家一看老师后羿都这样,看来跟他混下去也没什么前途了,不如赶紧夺权,于是将后羿暗害。有的后羿是说是被逢蒙用桃木大棒打死的,有的说是用暗箭射死的。有的传说里还说,后羿死后阴魂不散,变成了打鬼的钟馗,寄托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这位为民除害的倒霉英雄的美好祝愿。
  版本之二:痴情的脚步追不上变心的翅膀
   说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之后,王母娘娘为了奖励这个有为青年,赏赐给他一颗不死仙丹。后羿回家后,和老婆嫦娥显摆,说你看你老公我多厉害,简直是男人中的男人。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两口子没有立即分而食之,可能是因为一颗仙丹只能保证一个人长生不老,两个人分着吃药力不够。总之,就像现在男人在外面赚了钱都要拿回家交给老婆一样,这颗仙丹最后是交给嫦娥管理了。
   然后后羿又去外地巡回演出赚出场费去了。嫦娥一想,老公现在整天在外面演出,已经成为演艺圈里的当红人物了,“后羿”以前只是个人名,现在成名人了,如果他吃了不死仙丹那还了得?得有多少纯情小姑娘上当受骗和他搞潜规则啊?
   偏巧这时候嫦娥埋伏在后羿身边的卧底传来消息,说后羿和河伯的老婆发生了婚外情,嫦娥一气之下,就把不死仙丹给吃了,跑到天上的月亮里去了。
   到了月亮上嫦娥才发现,一个人孤零零的太难受了,不禁追忆似水年华,想起了老公后羿的好处来,十分后悔,可惜,木已成舟,覆水难收。于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版本三:再大的风也吹不皱我凝望你的视线
   后羿射日和王母赐药的部分都没有什么不一样,变化从从后羿外出巡回演出开始。
   后羿的徒弟蓬蒙趁后羿不在家,威逼嫦娥交出不死仙丹,嫦娥意志坚定,说打死我也不说!蓬蒙一通乱翻,眼看就要找到仙丹藏匿之处了,嫦娥赶紧拿出仙丹往外跑,蓬蒙在后面就追。嫦娥一边跑一边喊:“抓小偷啊!抓流氓啊!有人打劫啊!”可惜路人都只看热闹不帮忙,没一个跳出来见义勇为的。眼看要被蓬蒙追上了,嫦娥只好一口把仙丹吞了下去。于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飞上天空。由于牵挂着老公后羿,嫦娥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仙。
   后羿巡回演出回到家,发现亲爱的老婆大人不见了,侍女们告诉了他家里发生的事情。后羿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深情呼唤:“安红,我想你!”侍女们一听就问了:“主人啊,安红是谁啊?”后羿脸一红:“不小心喊错了。”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月亮里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自己的老婆嫦娥。
   后羿急忙让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最爱吃的好利来蛋糕、台湾芒果、新疆哈密瓜和库尔勒香梨等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此后,每到夜晚,两个人就遥遥相望,心情和月色一样凄清哀怨。
   老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谴责蓬蒙的忘恩负义、当在嫦娥被追时候袖手旁观者的冷漠无情,于是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说像蓬蒙、见义不敢勇为的人毕竟是少数,像我们这些老老实实的才是老百姓的大多数,您一定不要怪罪我们,要控制好月亮和地球的距离,别让大海潮汐淹着人啊。就这样,民间形成了中秋节拜月的风俗。
   嫦娥奔月传说的不同版本,显示出了人们对嫦娥从谴责到同情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发生在魏晋到唐代这段时期,以前诸如嫦娥化蟾之类的古老传说由于不够美丽、不够煽情而被大家遗忘,体现了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
   那么吴刚和蟾蜍、玉兔又是怎么来的呢?
   《山海经》中记载:“炎帝之孙伯陵。伯陵通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读“书”音)。”
   大意是炎帝的孙子伯陵和吴权的老婆缘妇私通,生了三个孩子。吴权就是吴刚。有人问了:伯陵和吴刚的老婆私通三年,还生了三个孩子,吴刚去哪了?
   吴刚是个道教票友,他离家三年学仙道去了。三年之后学了一些仙道的吴刚高高兴兴回家乡,进自己家一看,里面有三个小孩俩大人,就说:“对不起,走错屋了。”转身想出去,但仔细一看,俩大人中的一个就是自己的老婆,另一个是个男的。
   一看这阵势,傻子也明白怎么回事了。吴刚的脑袋迅速变绿了,大概是学仙道学的吧,心里想什么就能变什么。一怒之下,吴刚吧那个奸夫杀了。他老婆吓坏了,说:“你闯祸了!这个人上面有人!他是炎帝的孙子伯陵!”吴刚说:“我是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我就杀了他,看谁能把我怎么样!”
   果然,炎帝听说孙子被人宰了,恨得牙根痒痒,准备处死吴刚给孙子报仇,但一想自己的孙子也不是什么好鸟,勾引人家老婆在先,判吴刚死刑太过分了。于是就把吴刚发配到月亮上劳动改造:整天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据说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砍了白砍,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来惩罚吴刚。
   吴刚的老婆缘妇对老公的遭遇也感到内疚,为了表示歉意,她让自己和伯陵生的三个儿子都到月亮上去陪伴吴刚,一个变成蟾蜍,一个变成玉兔,另一个不知道变成了什么,或者是嫌月亮上生活条件不好偷偷跑了一个。缘妇的做法非常难以理解,要是真内疚,你自己上去陪你的亲老公啊,让三个私生子去是什么意思?难道想活活气死吴刚吗?
   于是寂静的月宫里热闹起来了:吴刚天天叮当砍树,嫦娥没事抱个玉兔,蟾蜍捣药咕咕咕。吴刚和嫦娥,痴男和怨女,干柴遇烈火,按照现在影视作品的套路,一定有看头了,可吴刚和嫦娥就一直什么都没有发生,你说奇怪不奇怪?原因何在呢?天涯社区里的一位卓越的野史神话研究专家茅十八先生经过刻苦研究,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嫦娥是玉帝的二奶,吴刚是给玉帝和嫦娥放风的,具体内容,请参看茅十八的《一本神经》。        第四句 辰宿列张(1)
  星星知我心
  “辰”字本来是个像形字。你看它像什么?
   按照现在的这种写法,我是看不出来像什么。如果把“辰”还原成原始写法,你就会发现:简直就是画了一只蛤蚌。“辰”是“蜃”的本体字,指蛤蚌之类的软体动物。《说文》中说“辰,有身也”,而《史记 律书》中的解释是这样的:“辰者,言万物之蜃也”,意思就是辰表示说万物都已蠕动起来。我们可以想象一只软体动物缓慢爬行的样子。
   后来“辰”的意思不断拓展,特别是被用来作为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第五位之后,“辰”充分发挥了一专多能的作用,被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简直就是万金油。纪年,就是在太岁纪年法中与天干相配来纪年,用它纪年的时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龙年,比如2000年是农历庚辰年;纪月,是指农历的三月;纪日不多说了,古代的纪日方法繁多复杂,一句两句说不清楚,但我们可以从宋代柳永的《雨霖铃》中的一句来简单理解:“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里的“良辰”就相当于“今天是个好日子”。纪时,即午前七时至九时。用来纪时的时候,又可以写作“晨”。
   “辰”还被作为日、月、星的统称,也可单指星星。“日”和“月”在上句都说过了,在这句里,“辰”显然是单指星星。
   “宿”这个字是个形声字。按照甲骨文的写法,“宿”字画的是人睡在室内席子上,所以其本义是指过夜休息。但在这句里,“宿”读“秀”音,是星座的古名。我国古代把恒星天空划分为“二十八星宿”和“三垣”。实际上“星宿”就是“星星临时休息、住宿”的意思,并未脱离“宿”字的原意。
   所谓二十八星宿,是我国古代按照星星坐落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黄道是什么呢?就是地球运行轨道与天球的交界面,简单说就是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运行轨道,古人将黄道和赤道的天区又分成大小不等的二十八个小区,每个小区里住的星星为一“宿”。二十八星宿又分东西南北四象(又称四兽、四维、四方神),每象七宿,东方有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合称苍龙或青龙;西方有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合称白虎;南方有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合称朱雀;北方有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合称玄武。
   据说每象的星宿全部连起来,你就会看到该象星宿合称的那种动物,比如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的全部星星组成的图案极其像一条苍龙。但现在估计没有几个人能看懂了,一是可能已经没人能把天空的星星按照二十八星宿那样划分出来了,二是污浊的空气使我们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几颗星星了,除非用天文望远镜,但那玩意太贵,买不起,到路边摊买个一般的高倍望远镜,质量又难以保障,而且路边那个卖望远镜的很可能是个碰瓷的,只要你挨了他的望远镜,他那个破东西肯定就会坏掉,你不买都不行。这种状况我在几个比较大的城市里都看到过。关于星宿,闲聊时候随便说说、显得你有点学问就算了,不是专业人士就别去亲自实践了。或许我们的生活太平淡,有点热闹就哭着喊着要看,前些年狮子座流星雨,引得无数天文真假票友熬夜受冻在外面傻站着仰望夜空,最后也没几个真看到流星雨的,就是真看到的人,也没什么特别的感受。据说,那几天大家瞎折腾,给犯罪份子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你出去看流星,小偷就到你家找银子,还发生了几起恶性刑事案件。所以,千万别跟风啊同志们,说不准这阵风就是龙卷风。
   我们就以东方七宿为例稍微展开,介绍一下我国古代关于星宿的一点知识吧。
   最初我们的老祖宗为了比较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颗星的运动,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宿,配上一种动物,组成一个星官,作为观测标志。这种原本用于天文观测的方法至今还被日本人用来表示一个星期的七天。小鬼子使用我们老祖宗的知识产权,不仅交无形资产使用费,还死不悔改,妄图掩盖罪恶的侵略历史。
   东方七宿的七个星官分别是: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箕水豹、尾火虎、房日兔、心月狐。东方七宿包括四十六个星座,三百余颗星,组成一条苍龙的图案。有观点认为,《易经》中说的“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正是描述的苍龙七宿在春天时的天象。角宿是苍龙之角;亢宿是苍龙的脖子;氐宿又名天根,是苍龙的胸;房宿为苍龙之腹,由于龙为天马,所以房宿又称为天驷或马祖;心宿即大火星;尾宿是苍龙的尾巴。
   我们聪明的老祖宗不仅把这些星宿和动物进行了对应,还把天上的星星与地上的某一区域进行了对应,画了一个天地对照布局图,也就是分野之说。如尾宿和箕宿对应着九江口,因此尾宿又名九江。又如王勃的《藤王阁序》的第一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更是分野说的一个典范:南昌在二十八星宿中的翼、轸分野之内。
   考虑到当时外国还比较愚昧落后,我国古代的分野说中就没有把他们地盘考虑到二十八星宿里来,不过完全不考虑外国人也不好啊,那不成了种族歧视了吗?外国人虽然落后,但也是有人权的。怎么办呢?这点小事难不住我们的老祖宗,他们把二十八星宿以外的北天星区划分为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垣就是墙的意思,就是以墙围起的星区。这些星区对应的就是我们老祖宗不知道其他地面区域。这种划分方法可能始创于战国时期,因为给三垣里的星星起名方式比较别致:基本上是是将当时人间的帝王管理机构搬到了天上。
   列,指排列有序的行列,竖排称“行”,横排称“列”。《荀子 议兵》中说:“故仁人用兵,聚则成卒,散则成列。”张,在这句里是布满、充满的意思。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的最后一章中写到: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和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它最后被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哲学家就是哲学家,星空与道德准则并列成为其两大敬畏,真让我等俗人佩服得前仰后合。为什么前仰后合呢?笑他傻帽呗!星空关你屁事?道德准则多少钱一斤?哲学家如果听到我们这样的议论,一定会气得从棺材里坐起来。
   柏拉图写过这样一首的小诗:
   你看着星吗?
   我的星星?
   我愿为天空,
   得以无数的眼睛看你。
   很明显,这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字数不多,情深意长。爱意深沉而不狂野,情感含蓄而不掩藏。爱如潮水将你我包围,而当事人却能够不急不躁地表达,颇具唯美的意境。比起时下简洁明快、迅速直白、一刀见血的“我爱你”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艺术多少倍。在这首诗里,正是由于用星空作为恰当的喻体,使整首诗的艺术感染力无限增加。
   提到现代诗歌,真实没法说。古诗有严格的体韵等要求,现代诗什么都不用,随便写点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可以标榜为艺术作品。当然也有好作品,但太少了,而且好作品基本是那几位在正常人看来处于疯癫状态的高人写的,比如顾城,比如海子。看到报刊的某些角落里还偶尔出现的那些孤芳自赏、梦中呓语、不知所云的所谓“诗”,真是欣赏不了,我说大诗人们,在表达你自己极其不着调的艺术思想之余,照顾一下读者的感受好不好?不知道是我的欣赏档次太低还是现代诗已经走向了没落。
   刚刚在一本国内相当著名的期刊上看到一首题为《潮落无声》的诗:
   午夜的潮声
   最好从很远的地方听
   太近了
   你听见的只是脚指头内部
   关节炎的呻吟
   看完这首诗,我听见浑身有无数的鸡皮疙瘩在呻吟。不过,关节炎的呻吟还算好的,更多的所谓现代诗是无病之呻吟。
   套用一下所谓现代诗的“呻吟”手法,“辰宿列张”这一句翻译成过来大致是这样的: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东青龙啊西白虎
   南朱雀呀北玄武
   使我明白了
   什么是 星罗棋布
   什么是 汗漫远古
   通过曾经见证历史的夜幕
   只有星星知道
   我熬夜写东西时的乐与苦
   第四句 辰宿列张(2)
  星座运势预测最权威?
  当年中学毕业的时候,同学们纷纷拿纪念册来相互留言,一般先都要填写诸如姓名、生日、血型之类的内容,可能是怕对方把自己忘了吧。每次填到“星座”一项,我就跳过去,因为对星座这个概念我一无所知,弄不清怎么回事,有人根据我的生日查到我所属的星座,说你填上吧,我说不明不白的内容还是不填为好,如果是“星座”是“合同”的代名词,你胡乱填上了,过多少年之后,没准有人找你追债呢。
   后来看了一些天文资料,对星座稍微了解了一点,但对于时下很多报刊杂志电视台网络等媒体铺天盖地的星座运势预测节目颇为反感。大规模的宣传渲染简直把星座运势预测从娱乐游戏推倒了科学论断的高度,比起诸如跳大神、看面相、摸骨术等被归到封建迷信一类、偷偷摸摸运做的占卜术,星座运势预测高调横空出世,普及得极为迅速,简直成了占卜界的权威。
   星座运势预测到底权威在哪里呢?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要从占星术的起源和演变说起。
   占星术,是古代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或巫师们通过观测日月星辰等天体的位置及其各种变化,来预测人世间事物的一种方术。占星术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哲学基础,古人希望找到事物变化的征兆和发展规律,很自然地将神秘的星空与人间事物联系起来,尽管联系得很牵强,但也反映了古代人类积极尝试、大胆探索的精神。
   按照《史记 天官书》中的记载,我国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就开始有人潜心研究占星术了,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古代星占术实际上是大臣为皇上出谋划策的最佳借口,凡事只要一说是天意,皇上就要考虑一下了,如果谋略出了错,也可以推给天意,这样既可提高合理化建议的采用率,又可以降低用谋不当造带来的风险。
   但皇上也不是省油的灯,如果天官预测不准也可能面临被砍头的结局,于是天官们又想了个好主意来蒙骗皇上,就是篡改天文记录,使之符合后来发生的事件,就像医院在发生了医疗事故之后改病历一样。这真应了那句俗话:“鸟儿不撒尿,各有各的道儿。”这种做法的最终的结果是导致我国古代天文记载的观点含糊和内容失真,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中记载的通过占星术预测的事例,全都是已经发生过的,而且没有一个不成功的,百发百中,神吧?但是你却找不到一个通过占星术预测将要发生事件的例子。
   就拿《史记 天官书》来说吧,其中有一段记载翻译成白话是这样的:
   “汉朝兴起时,五星会聚于东井宿之中。匈奴兵围汉高祖于平城,在参、毕二宿附近,月晕多至七重。诸吕作乱,发生日食,虽白昼也黑暗无光。吴、楚等七国叛乱,有彗星长达数丈,天狗星经过梁国郊野。七国兵起以后,以致尸横血流于梁国城下。……由此看来,没有一件事不是先由天象表现出来,然后才在世间看到应验。”
   这段里一连举了七八个占星预测成功的例子,但都是陈芝麻烂谷子。比如说第二个例子吧,说刘邦被困平城的事星相已经显示出来了:在参、毕二宿附近的月晕多至七重,结果刘邦被匈奴困了七天七夜。既然星相已经显示出来了,怎么还不采取措施提前跑掉?占星术是用来预测的,事后人人都是诸葛亮,过完年猪才喂胖,有什么用呢?依我看,这些应验的星相,多半是事后杜撰出来的。
   虽然是杜撰出来的,还是要稍微多说几句。按照分野之说,平城(今山西大同)在参、毕二宿分野之内,这两宿属于在西方七宿。毕宿,又名“罕车”,相当于边境的军队。《诗经 小雅 渐渐之石》中说:“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意思就是说月亮经过毕宿时,预示着要下大雨了,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蚂蚁搬家,大雨哗哗;蚂蚁上路,大雨如注”。成语“滂沱大雨”就出自这里。参宿,在西方称为猎户座,是亮度很高的一个星座,从冬季到次年的初夏,参宿都是夜空中最醒目的一个星座,它是那么明亮,它是那么深情,那简直是早已熟悉的眼睛。
   说到参宿,必须提到另外一个星宿:商星。商星是东方七宿之一,不信你回头到前面所列的东方七宿中找找看。估计没几个人会费那个劲回头去找,如果有人较真儿,到前面去找,就会发现:东方七宿分别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哪有什么商星啊?楼主在骗人吧?
   我并没有骗人。前面在介绍东方七宿时,对心宿没有过多介绍,就是准备留到这里的。心宿又叫商星。关于参、商两宿的来源及关系,《左传 昭公元年》中是这样记载的:帝喾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阏(读“饿”音)伯,小的叫实沈,这哥俩是前世冤家,整天往死里掐架。他们的老父亲觉得这样不行,就把阏伯迁到商丘,去管东方的心宿,此后心宿也叫商星;把实沈迁到大夏,主管西方的参星。这两个星座相互对立,此出则彼没,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就不会再掐架了。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中写到“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成语“动如参商”就此光荣诞生,比喻长时间的分离难以会面。
   我国古代占星术也明显带有中央集权色彩,实际上是一种皇家御用占星术,占卜对象主要是国家大事,天官们把把最明亮的星星都分配给了统治阶级,老百姓也只能对应一些无名小星了。流星、彗星等异象对应的是人间凶祸,但和普通老百姓也没什么直接关系,而是预示着社会性的大事,比如大灾荒、洪水、非典、禽流感等。中国占星术由于历代战乱,很多方法理论已经失传,其论命与推运皆以二十八宿为准,再掺杂一些怪力乱神成分,听这套歪理邪说的人越来越少,因为越来越不受人待见,所以现在已经几乎绝迹了。而西方占星术则恰恰相反,他们搞的那一套是以个人命理为主的生辰占星术,现在的日子是越来越红火。
   西方占星术起源于三千多年前的古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天体预兆论。后来星相学家根据给定时刻的日月五星坐标和黄道十二宫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几何关系,算出行星的影响力,再利用占星天宫图,找出上述各种因素与地上事件的对应关系,得出占星的结果。这种结果有时自相矛盾,这就需要占星者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经验来自圆其说。公元1世纪左右,这种占星方法基本定型。
   到了公元17世纪,随着日心说的确立和近代科学的发展,星相学失去了科学上的支持渐渐失去了其原来占有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但近年来星相学忽然又活跃起来,有人还试图将近代发现的外行星引入占星术中,并试图找出行星位置和人类生活的统计关系。
   西方占星术颇受全世界青少年的欢迎,主要是其迎合了不为社会重视的平民阶层心理,并罩上了科学的外衣,具有很大的欺骗性,简直可以说是披着神秘的袈裟,干的却不是和尚的勾当。星占家还采用在统计上制造假证据的卑劣手段来迷惑信众,但是至今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可以用占星术做出准确的预言。十六世纪法国巫师诺查丹玛斯在《诸世纪》中,运用占星术预言世界末日即将来临,在世界巫术信众和普通老百姓中引起了恐慌,但最终事实证明这个所谓“大预言”其实是个大谎言。  
   西方占星术在我国的传播方式是通过简化版的星座运势预测来实现的,一度炙手可热,大家抱着“不管用不用先占上、不管信不信都先听着”的态度积极传播星座运势预测,使其迅速占领中国市场,并成了占卜界的权威。
   说了这么多,现在终于回到前面的问题上了:星座运势预测到底权威在哪里呢?
   权威在星座的划分和命名上。这也正是星座运势预测借用天文概念来蒙人的地方。
   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全天划分成88个星区,叫星座。星座名称是由亮星组成的图形,结合神话故事,用人物、动物和器具给予命名的。在这88个星座中,沿黄道天区有12个星座。它们分别是:双鱼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室女座、天秤座、天蝎座、人马座、摩羯座、宝瓶座。北天29个星座,包括小熊座、天龙座等,南天有47个星座,包括天燕座、大犬座等。
   你看看,星座运势预测用的都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划分和命名的星座,多权威啊!真是把挂羊头卖狗肉、偷梁换柱的手法玩到天上去了。
   如果抱着娱乐的态度进行星座运势预测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嘛,但是如果想用星座运势预测来决定你的人生选择,那可就要慎重了。前方的路要怎么走,最好还是去问自己的脚。
(前十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