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黄金检测中心:论诸葛亮的成才之路-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0:01:24

论诸葛亮的成才之路- -

诸葛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之所以成为一代名人,主要是因为他让人敬仰的道德情操、渊博的学识、出众的才华激励了后人。他的成才之路是如何形成的?试从几个方面加以浅探:

    一、家教优良,为诸葛亮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诸葛亮之所以成才,既有他的社会背景,也有他的家庭背景。他的聪明才智既有他本人的努力,也有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但家庭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一点也不容忽视,甚至起的作用不亚于其它因素。家长是第一任教师的真理巳被人们所认同,家庭的优良传统不一定所有人都认识到,它不仅影响一代人,甚至影响几代人、几十代人。诸葛亮成才的背后在很大程度上是优良的家庭传统——注重学识,起了重要的作用。诸葛亮系诸葛丰之后。在比较兴旺发达的汉朝,统治时间较长,又比较强盛,就足以说明汉朝的统治手段比较高明,科第制度比较严格,各种管理比较完善。诸葛丰能任汉朝的司隶校尉,就证明了诸葛丰有较深的文化素养,诸葛丰渊博的学识既维护了自己的官职,又以注重学识的思想教育了后人。他的后人成才者较多,即使到汉朝未年,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仍有诸葛丰之后任重要职位,如果他的后人背离了他注重学识的思想不可能成为有作为的人。从另一方面看,诸葛世家注重学识的正确战略得到了证明,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硅为泰山郡县丞、叔父诸葛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并和学识较深的荆州牧刘表有旧,这也反映了诸葛亮父辈的才华对诸葛亮成才的影响。顺境中,诸葛世家坚持重学识苦读书,出现了很多成才者;逆境中,兵荒马乱之年,诸葛世家仍未放弃注重学识的传统,千方百计地创造学习的条件。诸葛亮在叔、父去世,自己功未成、名未就,生活特别困难的时候,精神压力没有把他摧垮,他立志在学业上做出成就的决心一点未变,他和弟弟诸葛均毅然选择了开荒度日,牛耕半读的学习生活。所谓诸葛亮躬耕南阳隐居隆中决不是为了避开战乱,贪图清静便于学习,完全是求知欲所支配,是生活所迫。试想荆州牧刘表的儿子为什么不到隆中苦读?难道隆中的办学条件比荆州好?古隆中的生活艰辛是可以想象的,青年人谁愿意一边种地一边读书?从这些方面分析,诸葛亮兄弟的隆中躬耕生活,既有他的生活条件所限,更重要的是诸葛世家注重学识决心的延续。

    二、灵活学习,为诸葛亮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人的智慧先天赋予占三,后天学习占七,后天学习是人的智慧取得的主要根源。诸葛亮天赋就很聪明,这种天赋被他的老师黄承彦所全面认识。黄承彦也是在教书实践中对诸葛亮的全面了解才得出的结论。如果他对诸葛亮没有全面了解,不会轻易把自己女儿嫁给诸葛亮。诸葛亮当时比较贫穷,但其志不穷,抱负又大,天赋又高,遇到了黄承彦这样的好教师,就等于展翅高飞时又遇到了顺风。高徒遇到明师哪能不出成果?黄承彦既把诸葛亮当成学生,又把他当做女婿,哪能不尽自己所学全部传授给得意的学生?诸葛亮的成才也为黄承彦教书拓宽了新路。诸葛亮喜欢讨论式、启发式学习,黄承彦在死读书灌注式上作修改,他不要求自己的学生死记硬背,为学生提供了多讨论、多交流、多实践的机会,在讨论中弄懂疑难问题,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实践中修改理论。著名的《隆中对》很可能是诸葛亮和同学们讨论的中心内容。也是庞士元、司马徽等人的集体智慧,是一篇很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如果老师的思路不开阔,学生不可能随意去座谈讨论。襄阳地区当时的名人庞士元、司马徽、徐庶等人可能都求教过黄承彦或是黄承彦的学生,在和黄承彦的接触中结交了诸葛亮。这些人思想敏捷,天赋较高,通过不断的交流座谈,既丰富了诸葛亮的学识,也提高了所有人的水平。他们既是有抱负的青年,座谈讨论就不可能避开不谈论朝廷只谈学业,何况古代不可能对老百姓有限制言论自由的严格约束,即使有限制言论的地方,这些聪明过人的青年,也不会逆朝廷的指令顶风硬上。从《隆中对》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学习面较广,知识水平较高,他学习的内容不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也涉及天文地理、传统的道德、伦理等。古襄阳确是人才辈出,是藏龙卧虎之地。诸葛亮处在名师门下、精英之中,他肯定受益匪浅。他在隆中的半耕半读生活也给他交往名人造就了有利条件,他选址隆中半耕半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看中襄阳名人志士多的缘故。半耕半读并不是特别好的学习方法,对这一位贫穷但有志的青年来说,无疑是一种上乘的选择,也正因为诸葛亮走的是一条非正规学习道路,所以他大胆尝试了灵活的学习方法,和有才华的人经常交流,岂能不提高自己?由此可见,思路开阔定能出成果,灵活的学习方法必会带来大的收获。

    三、谨慎择主,为诸葛亮成才提供了政治保障。

    汉朝末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稍有点才华的青年都为各路军阀所利用,就连庞统、徐庶这些才华极高的青年也在为自己的前途奔东吴、附刘备、依曹操。诸葛亮不是不为自己的前途着想,而是在选主人方面比较谨慎。在军阀割据中,各路军阀都自称英雄,无非是为了取信于民,多招贤纳士。诸葛亮不随便依附军阀,就是棋高别人一筹的证据。凭他出众的才华和叔父诸葛玄与刘表的交情,及兄长诸葛瑾在东吴的影响,他完全可以在刘表手下或孙氏父子处谋个一官半职,但他没这样做。他之所以选择刘备作主人,一是看准了刘备是皇帝后裔便于号令天下;二是看准了刘备手下缺少人才是个空档,自己填补后便于发展,依附刘备后取得成才的政治保障把握性较大;三是看中了刘备有取代荆州刘表的趋势和实力,有成为一方霸主的条件。正因为他对刘备作了全面分析,所以他才设计摆出高不可攀的架势让刘备三次来请,极力为自己成才寻求政治保障。刘备也真正把自己的事业和诸葛亮的才能联为一体看待,“得到了诸葛亮如鱼得到了水”。由此可见这样的政治保障是多么坚不可摧。诸葛亮和许多名人一样,开始并非一帆风顺,他出山不久就遇到了曹操南下、刘备弃妻儿,败当阳长板的挫折。刘备把失败的原因归为“不知曹公骤至,辎重多,行军慢”所致,不谈诸葛亮身为军师的责任。诸葛亮有了这样的政治保障以后,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刘备之所以为诸葛亮提供全面的政治保障,主要是从大局出发,一是刘备确实需要人;二是诸葛亮确是一位技高一筹的贤人;三是刘备的战略眼光比较远。他不但需要诸葛亮帮助自己,更需要诸葛亮辅佐自己的儿子,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儿子缺点大于优点,所以在对待诸葛亮态度上总是敬如上宾,只颂扬他功绩,不追究他过失,这样对施展诸葛亮才华无疑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刘备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熟练地应用了辩证法,即允许高级职员犯错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作,诸葛亮反复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使自己的才华不断得到发展。他尽管取得了可靠的政治保障,但并没有滥用职权,总是谨慎行事,忠诚刘备的事业,最终为刘备取得了天下。从古到今,成才之路非常多,有才华的人更多,但有了才华不一定都能成名,即是你的才华再出众,没有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难于施展,这种政治保障一是机遇,二是领导信任。诸葛亮就是及时把握了刘备急于用人的机遇和先主、后主的充分信任,所以他的聪明才智才得到了充分发挥。

    四、南征北战,为诸葛亮成才开拓了发展之路。

    古今中外,所有的成功者都经过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循环发展阶段。诸葛亮的成才之路同样经历了这个不可逾越的全过程。诸葛亮是人不是神,他之所以有显著的成就是与他长时间从事的政治生活军事生涯紧密相连系的。他从出山开始到五丈原病逝,充满了许多传奇故事。这期间他长期生活在上层社会,出山之前受学识较深的官吏影响就较大,视野就比较开阔。他在学业上非常成功,对政治学习有独特的见解。在理论上他正确分析了汉未的局势,提出了三分天下的观点,令所有名人贤士赞叹,就连被曹操称为英雄的刘备也为他鲜明的政治见解所信服。他一生能顾全大局,是他学习政治以后在思想上的反映, 联昊抗魏既是他的政治主张,也是他学习政治的具体应用。他始终不渝地为自己选择的政治目标奋斗,来源于他学习政治以后确立的信念。他政治上成功地方很多,无一不贯穿他灵活机动,审时度势的学习成就。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全面反映了他政治上立场坚定,爱憎分明;:他善于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在运用中从不满足,继续寻求新的发展。他把政治学、心理学相结合,成功地处理了新降将马超与做,隆的关羽内部关系,使关羽深受感动,并为后人所颂扬。正是他有了广阔的政治舞台,才有机会接触各地各类的名人,他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个政治舞台虚心向别人学习。马稷“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作战思想被他采纳以后,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南征孟获时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的军事才能更是反映在各个方面。他对巴山蜀水了如指掌,对平原丘陵无有不通。老练驾驭沙漠戈壁,天文知识、风土民情皆熟记通晓,战略、战术样样精通。他常常行兵布阵总是胜多败少,他多次置名将于死地,使对手首尾不能相顾,他创造许多奇迹,主要来源于各种战场给他提供的实践条件。他从创建西川根据地开始,几乎所有军政大事都是他亲自策划具体部署,魏吴两国的将领没一位有这样好的机遇。他灵活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所以他才熟练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自古以来无论是政治家还是军事家,总是有成功者和失败者,成功往往属于那些善于动脑、善于总结的人。所有科学都需要人去钻研,人的成才之路也不会静滞,也是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那么成才的桂冠是属于一些善于取长补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人。诸葛亮成才的重要原因正是他在南征北战二十多年政治军事生活中不断进取开拓总结的结果。如果刘备父子不给他提供用武之地,他也可能会像水境先生司马徽一样默默无闻长期隐居在隆中,即使他头上有桂冠也不会那样光明耀眼。诸葛亮是历史上的名人,是中国人民智慧的象征。他成才的背景、条件、机遇和保障缺一不可,但并不否认他本人的努力奋斗。历史演变一千多年,我们也只能粗谈浅议罢了。

- 作者: 射天狼 2005年06月25日, 星期六 20:57

Trackback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日志 http://publishblog.blogdriver.com/blog/tb.b?diaryID=77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