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大圣之真假美猴王:宅女“宅”出抑郁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23:52

吃饭靠外卖交流靠QQ 郑州女孩宅居四年宅出抑郁症

2011年10月14日08:35      大河网-大河报    

  □记者李晓敏实习生党豪杰通讯员席娜

  阅读提示

  “吃饭靠外卖,交流靠QQ,购物靠快递,娱乐靠网络……”如今,“宅男宅女族”的群体越来越大,逐渐演变成一种潮流。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正有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因此患上了抑郁、自闭等心理疾病。专家说,这种现象一定要警惕,“宅男宅女”要学会走出来,融入到社会中。

  事例

  28岁宅女“宅”出抑郁症

  “请不要叫我宅女,请叫我居里夫人。”刘钦(化名)的这句QQ签名便是她的生活写照。28岁的刘钦是家中的独生女,从小就喜欢安静,对亲戚朋友的感情也不是特别强烈。

  大学毕业后,刘钦进入一家私企。22岁的她刚刚步入社会,工作环境也比较舒适。一年多后,刘钦觉得这种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特别乏味,便和家人商量后辞了职。

  刚辞职的一段时间内,刘钦每天在家里和一些网友聊天,还经常浏览招聘网站,也投过一些简历,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休息了一年,刘钦找工作的欲望也慢慢减退了。

  “从那以后,钦钦就不咋爱出门,这一晃快4年了,每天坐在电脑桌前,28岁的她也不谈男朋友。”刘钦的妈妈说,多次劝说她出去工作,可最终也没有结果。

  一个月前,父母在吃饭时发现刘钦的手腕处居然有多处刀痕,再三询问后,得知女儿有了轻生的念头。这时,父母慌了,马上带刘钦去了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她来的时候,所有情绪都是明显的抑郁症表现。”经过仔细检查,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胡雄给出了“抑郁症”的答案,所幸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刘钦逐渐康复。

  现象

  10%的门诊心病患者和“宅”有关

  令人震撼的是,现实中和刘钦一样“宅”的人并不在少数,而由此引发疾病的人数也很庞大。

  胡雄说,据他们统计,每个月来郑州市八院心理门诊治疗的患者中,由于长期宅居而引发心理疾病的人占总就诊人数的10%,而所患疾病大多是抑郁症、自闭症。

  昨天,新浪微博做了个“继续死宅还是挪窝,宅友们国庆怎么过?”的投票调查,结果显示,只有约34%的宅友表示,自己国庆期间已经“挪窝”。  

  调查显示,“和家人或朋友出去旅行爽歪歪”、“参加朋友婚礼沾喜气”、“疯狂购物储备冬衣”三个选项成为宅友出门的主要原因。也有网友表示,“十一放假貌似对我没什么影响”,要将“死宅”进行到底。

  观点

  生活舒适致抑郁,年轻人更易受困扰

  薄三郎是科学松鼠会成员、医学博士,他所著的《健康流言终结者》一书运用专业知识,为读者解读健康常识的来龙去脉。这本书中,就有一个“越宅越抑郁”的话题。

  他说,随着人们对精神健康自由与舒适生活方式的重视,抑郁症的发生几率日趋升高。他在书中介绍,美国伦道夫-梅肯学院心理学系主任凯利·兰伯特(KellyLambert)在其著作《挑战抑郁症——一位神经生物学家的实践,激活大脑的康复能力》中谈道,生活舒适导致抑郁,年轻人更易受困扰。

  兰伯特认为,现今的生活方式中存在危害心理健康的因素。科技改变生活,人们在享受科技所带来的便捷同时,抑郁症的发病率也上升了。这一切可以从人类的进化过程的角度来解释。古人为了生存,必须在恶劣环境下进行艰苦的体力劳动,而大脑里存在一个“努力驱动的奖赏机制”。劳动虽辛苦,但能换来愉悦感,以补偿劳动的辛苦感。现在,人类亲力亲为的事情非常少,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奖赏自然很少。换句话说,人类“廉价出售了自己的精神健康”。

  专家

  过度封闭的生活,容易引发心理疾病

  据胡雄介绍,“宅男宅女族”的特点是不出门,与他人面对面的交往不多。在社会适应上就处于不完好状态,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半封闭状态,过度接触网络的虚拟空间,“宅男宅女族”对社会真实的感受会大大降低,易患上心理疾病,严重的会转变为抑郁症,甚至于有自杀倾向。

  那么,怎么避免患上抑郁症?

  在胡雄看来,关键在于提高识别,即家人和朋友要关注“宅人”的情绪变化,一旦怀疑存在情绪问题,就应及时到医院心理精神专科就诊咨询。当然根本性措施在于“宅人”自己,他们应该从倾诉开始,去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得到自己或别人的认可,慢慢感受真实的社会。

  薄三郎给出的建议是少宅多动。他说,5-HT能让人产生良好情绪,对心情、睡眠和饮食十分重要。脑内5-HT含量高,人就容易快乐,反之则会郁郁寡欢。在日常生活中,要改变脑内5-HT含量,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晒太阳,多晒点太阳,有利于“激活”大脑,产生5-HT对抗情绪低落、容易疲劳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