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尾草与海盐 怎么样:重庆市2011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28:34
(根据考纲整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6课  春秋争霸(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1、东周时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春秋五霸:
齐桓公——  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尊王攘夷,成为春秋首霸(葵丘会盟);
晋文公——城濮之战打败楚军后称霸中原(退避三舍);
楚庄王——邲之战打败晋军后问鼎中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吴王阖闾——用孙武为将,打败越军称霸中原(三令五申、令行禁止);
越王勾践——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卧薪尝胆启示:忍辱负重、坚持不懈)。
称霸的共同原因:⑴任用贤才⑵改革内政⑶发展生产⑷重视军事。
第7课  战国争雄(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1、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东南西北到中央。
2、战争特点:①改进青铜兵器、出现铁兵器;②以步兵和骑兵为主,取代车兵;③军队庞大,修建工事;④参战兵力多,争夺激烈;
3、著名战役:围魏救赵、长平之战。
4、著名军事家:孙膑、白起。
5、外交策略:合纵:“合众势力以攻一强”,即六国出兵联合攻秦。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即秦拉拢东方国家服从自己。
第8课  商鞅变法
1、原因:① 战国前期,铁器和农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生产力的发展;②秦孝公深感落后挨打,决心改革。
2、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3、内容:①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②重农抑商。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禁止弃农经商。③奖励军功(打击贵族的特权,遭到贵族的反对),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④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深远)。全国设31县,由国君派官吏治理。⑤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
4、性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5、作用:使秦国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
6、商鞅变法留给我们的启示: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第三学习主题  国家的统一
第9课  秦朝的统一
1、秦统一六国:时间:公元前221年,定都咸阳。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2、意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注意:秦始皇的最大功绩)
3、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①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国家重大事务由皇帝决定。②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③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
4、巩固统一的措施:①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钱(半两)为通行货币。②统一度量衡。③统一文字:以小篆为通用字体,后来隶书逐渐流行。
第10课  秦末农民起义
1、秦末农民起义原因:秦的暴政:①“焚书坑儒”加强文化思想的统治,但摧残了文化,阻碍了教育的发展;②赋税沉重:农民上交大部分的收获物;③兵役、徭役繁重:如修长城等;④刑法严酷。
2、大泽乡起义:
时间、地点、领导人: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
经过:大泽乡起义攻占陈县,建立张楚政权。
结果:被秦军打败,吴广被部下杀死,陈胜被车夫杀害。
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3、秦朝的灭亡:①项羽、刘邦领导农民军反秦;②巨鹿之战, 项羽以少胜多消灭秦的主力;③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4、评价秦始皇: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统一,自称皇帝,总揽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修长城开发南疆,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他又是一个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修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订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总之他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皇帝。
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1、汉朝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今天的西安) 汉武帝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
2、汉武帝治国的措施:(1)思想上: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②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办太学(2)政治上:颁发“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彻底解决王国问题(3)经济上:整理财政,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4)开发边疆:①设置“河西四郡”管理河西走廊至玉门关地区②重新设置郡县,加强对五岭以南广大地区管辖③把“西南夷”地区纳入汉王朝的直接统治下。汉武帝的统治使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
1、狭义的西域: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被称为西域。
2、经过:①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②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为联络乌孙夹击匈奴,公元前119年。
3、作用:促进内地与西域经济、文化的交往。
4、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职能:管理西域的政治、经济,保护往来商旅;作用: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1、“丝绸之路”(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新疆地区,通向西亚和欧洲。作用:它沟通东西方交通,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2、汉与朝鲜:中国人从海上或鸭绿江到朝鲜半岛,带去先进工具和技术。现在平壤出土的汉代文物:蜀郡制造的漆器。
3、汉与日本:西汉时期,中日交往有了文字记载;57年,日本列岛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臣来到洛阳,与东汉王朝通好;东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3、汉与欧洲: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只到达波斯湾。166年,大秦安敦尼王向东汉皇帝赠送象牙、犀牛角等礼品,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第四学习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6课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
1、五胡内迁:从东汉末年起,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内迁。
2、原因:北魏统一北方后,各族人民的交往增多,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鲜卑贵族用落后的方式统治各族人民,激化了社会矛盾。北魏政权面临危机。
3、改革的内容:①借鉴汉族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实行一系列新的制度,加强了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②迁移都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③大力推行学习汉族文化风俗的政策;改用汉姓(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改穿汉服、学说汉话、同汉族通婚、推行汉族的教育制度、用汉字处理公文、写诗。
4、影响:促进了北魏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
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
第17课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1、青铜:以铜为主要元素的合金,呈青灰色。
2、青铜时代:指夏、商、西周时期。铁器时代:指春秋战国时期。石器时代:原始社会
3、青铜精品:①河南出土的商朝司母戊鼎:最大;雄伟端庄、气势凛然;②湖南出土的四羊方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③四川广汉三星堆的青铜立人、青铜人头像、青铜树:造型奇异、风格独特。
第18课  卓越的工程
1、都江堰:概况:战国时期,秦国李冰在成都附近修建。特点: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是我国古代的一座生态型综合水利枢纽。
2、郑国渠:概况:战国后期,秦国在咸阳附近修建。作用:灌溉关中平原。
3、秦长城:修建目的:为防御匈奴,巩固北方边防。起止地点: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万余里。影响: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之一。
第19课  科学技术的杰出成就:
1、造纸术:①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于中国 西汉早期。②在纸发明以前,我国通常使用竹简和丝帛做书写材料。③东汉时候,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候纸”。④意义: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2、数学:①东汉时期的一部数学名著——《九章算术》  ②南朝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是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比欧洲约早1100年。
3、医学: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和张仲景。①华佗: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编制前身健体的五禽戏。②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4、农学:北魏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成《齐民要术》一书,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著名的农学著作。
5、地理学: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盛行于商朝,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的。从商朝始我国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2、金文:盛行于商周,铸刻青铜器上的文字。
3、小篆和隶书:秦朝以小篆为通用字体,后出现隶书。汉朝时,隶书广泛使用。
4、草书、楷书和行书:形成于汉朝后期,成熟于三国两晋时期。
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
1、孔子:①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后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②孔子是大教育家:⑴创办私学、⑵编订《诗》《书》《春秋》、⑶启发诱导,因材施教。③他的言论记录在《论语》中。
2、百家争鸣:战国时期,一些学者著书立说,聚众讲学,宣传自己的主张,相互展开激烈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起来。最重要学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1、《史记》:西汉司马迁著,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东汉初年经西域传入我国内地。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兴起于东汉民间。道教重视养生,追求长生不老,尊奉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为教主。
第23课  多姿多彩的艺术
1、战国编钟:战国时期,湖北随州出土。
2、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的杰作,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堪称中国古代艺术品的大型陈列馆。
3、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书圣”,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4、顾恺之:东晋画家,擅长人物画,作品有《女史箴图》、《洛阳赋图》。
八年级上册
第二学习主题  近代化的起步
第5课、 洋务运动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P28-P30)
一、洋务派的产生
1.原因(背景):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朝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威力。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强兵富国,以维护清朝的统治,他们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了洋务派。
2.代表人物: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二、洋务运动
1.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洋务运动的内容:
(1)前期:洋务派提出“自强”的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出国深造留学生。
(典型的军事工业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2)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在继续经营军事工业的同时,又兴办了一批民用企业。(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
(3)洋务派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选送了几批学生出国留学,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和外交人才。
(4)洋务派还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3.评价:
(1)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2)目的:通过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3)影响:
①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局限),
②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③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④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⑤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地位)
第6课、 戊戌变法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P32-P35)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背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激化。
2、序幕: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
3、发展;《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  强学会
4、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从6月11日到9月21日,新政共推行了103天,所以又称作“百日维新”。
5、内容:
类  别
内        容
政治方面
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经济方面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
文化方面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军事方面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等等
6.政变:
(1)原因:维新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2)经过: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大肆搜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
7、意义
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改良)运动(性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地位)。
②维新派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
③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④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第7课、辛亥革命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P37-P41)
(一)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酝酿
1.兴中会的成立
(1)时间地点:1894年,夏威夷檀香山
(2)领 导 人:孙中山
(3)目标任务:以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性    质: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时间地点:1905年成立于东京。
(2)领 导 人:孙中山。
(3)机关刊物:《民报》
(4)纲  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5)性    质: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 三民主义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二)武昌起义
1.经 过: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的革命士兵,在革命党人领导下发动起义,占领武昌,12日武汉三镇完全被革命党人控制,史称“辛亥革命”。
2.影 响:各省纷纷响应,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中华民国以南京为首都,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民国纪年﹢1911年=公元纪年
(四)辛亥革命的评价
1.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功绩: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局限: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4.地位: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第8课、新文化运动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P43-P46)
1.背景: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封建思想并未得到清除。北洋军阀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思想领域里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2.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
3.口号:“民主”、“科学”
4.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5.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6.内容:
(1)前期(兴起-十月革命前):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后期(十月革命后):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后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7.意义:
①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性质、地位)。
②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
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近代化历程表
阶段
学习层面
领导阶级
相关事件

西方技术(经济)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

西方政治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派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西方思想文化
资产阶级激进派
新文化运动(前期)
近代化探索的曲折艰辛说明:
1、资本主义制度不适合中国。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
2、对真理要坚持不懈,最终会成功。
3、只有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能救中国。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三学习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9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P49-P53)
(一)五四爱国运动
1.导 火 线: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爆    发: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举行示威游行。
3.口    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还我山东”等。
4.经    过:
阶    段
时  间
地  点
主 力
第一阶段
5月4日-6月3日
北京
青年学生
第二阶段
6月5日以后
上海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5.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撤销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6.意    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诞生: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代表主要有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何叔衡\李达等13人.
2.大会内容
(1)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
(2)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明确党在当前的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4)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为书记.
3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第10课、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P55-P60)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形成;
2.1924年6月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又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二 、北伐战争
1.1925年3月12日中国国民党总统孙中山逝世;
2.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10万人开始北伐,打击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军阀势力,主战场:两湖地区。叶挺带领的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北伐先头部队,打败了吴佩孚、孙传芳。
3.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的军事实力急速膨胀,他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发动四一二政变;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年4月18日,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国民革命失败。
为什么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就标志着国民革命失败”呢?
答:因为(1)革命阵营内蒋介石等人的叛乱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政府;
(2)旧军阀打垮了,但随之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
(3)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变。
第11课、人民军队的建立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P63-P68)
(一)南昌起义
1.时  间:1927年8月1日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3.意  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8月1日成为人民军队诞生的纪念日(建军节)。
(二)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汉口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于1928年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4.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队伍与毛泽东队伍会师,编为中国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一支红军队伍),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第12课、红军长征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P70-P74)
1.背景(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3月,蒋介石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围剿”。根据地军民在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的先后指挥下,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3年秋,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执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方针和政策,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一再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起止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3.经    过: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进军贵州―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缴计划)―巧渡金沙江(摆脱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主动权)―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会宁会师。
4.遵义会议
(1)时间: 1935年1月 。
(2)内容: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3)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胜利结束
(1)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6.长征的历史意义:
①艰苦卓绝的长征,锻炼和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
②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第四学习主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P79-P85)
一、九一八事变
1.经过: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策划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19日占领沈阳全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2.影响:由于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完全沦陷,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接着,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以长春为“都城”,扶持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任“执政”。3000万东北同胞从此开始了漫长的亡国奴生活。
二、西安事变
1.背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杨靖宇),使国民党内部不断分化。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但是蒋介石坚持“剿共”计划,张杨多次劝说无效。
2.目的:为了逼蒋抗日。
3.经过: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次逼蒋抗日的行动,历史上称为“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4.结果: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斗争,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5.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第14课、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P87-P90)
一、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驻北平西南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双方在桥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卢沟桥的烽火,揭开了中华全民族的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二、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日寇占领南京后,开展灭绝人性的杀人“竞赛”,对南京和平居民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在6个星期之内,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多万人。
第15课、国共合作抗日(《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P92-P97)
一、台儿庄战役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1938年,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国民政府组织徐州会战。李宗仁组织中国军队将一路日军阻止在台儿庄。经过激战,歼敌1万多人,(意义)这是自抗战开始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所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虽然这一战役的胜利没有能够扭转国民党正面战场被动的局面,它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二、百团大战
1.目的:为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
2.时间: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
3.地点:华北地区。
4.指挥:彭德怀
4.目标:破坏敌人交通线。
5.意义: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寇,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第16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P99-P103)
一、中共七大
(1)目的: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在抗战胜利后,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2)时间地点:1945年4— 6月,延安
(3)主要内容:
①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②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大会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新的中央委员会。
(4)意义:这次大会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制定了党的正确路线,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形成了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
1.日本的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的签字仪式。抗日战争结束
1945年9月9日向中国递交投降书。
2.抗战胜利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和维护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是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的结果。
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③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的抗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对抗战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④中国的抗战,得到了世界人民和爱国华侨的支持和援助。
⑤战争后期,美国的“原子弹”和苏联的红军的出兵对抗战最终胜利起到加速作用。
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
②中华民族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八年级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P44-P47)
一、1977年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邓小平写信给党中央,真理标准讨论的先导。光明日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揭开了全国性大讨论的序幕。意义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2、主要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撤销错误文件、肯定四五运动的革命性质、纠正错误结论。)
3、影响: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使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4、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邓小平-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第8课、农村和城市改革(《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P49-P53)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时间:1978年---1984年
2、包干到户的典型-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四川-包产到组。
3、主要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4、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向结合,客服了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极大地调动了八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补充改革-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1、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的改革。
3、措施:从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开始。管理-放权让利、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利改税;经营方式--承包经营、合资经营、联合经营、租赁经营;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企业改组联合;股份制、公司制。
4、典型:上海宝山钢铁公司
5、方针: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P55-P60)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979年,邓小平提出办特区。
1980年: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珠海、汕头(广东省);厦门(福建)1988年:海南岛(海南省)
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 5个经济特区-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长江三角洲等7个经济开放区(80年代)--(90年代)上海浦东新区[扩大开放的窗口]--重庆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成都等18个内陆省会城市--满洲里等13个边境城市。
对外开放的意义
1、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3、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四学习主题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3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P85-P89)
我国56个民族,汉族为主。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概念: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
2、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3、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二、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定制和宗教信仰,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
第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P4491-P95)
一、”一国两制”构想
1、依据:邓小平 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
2、含义:在一个统一的中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
二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英国)行政长官-董建华。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行政长官--何厚铧。
意义:洗雪了多年来的民族耻辱,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还使香港、澳门的历史发展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新时代,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回归祖国,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提高是胜利的根本原因,与清政府腐败落后导致失地相比较。识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
三、海峡两岸的交往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分为建国后(解放台湾)、50年代中期(和平解放台湾)、改革开放后(一国两制,统一祖国)三个时期,最终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形成。
(2)、海峡两岸的交流:1987年,两岸打破了近38年的隔绝状态;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个民间团体通过对话达成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的指导思想。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朋友遍天下(《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P104-P109)
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万隆会议
(我国外交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初面临的环境(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遏制和封锁,许多国家缺乏了解)。政策的特点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目的是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外交成就是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最早是周恩来于1953年底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提出的。最早同意的是印度和缅甸,后来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1955年4月,亚非29国参加。
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
主题:团结反帝。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美蒋制造。阻挠周恩来参和破坏会议。
周恩来--“求同存异”的倡议。在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世界和平的十项原则。--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贡献。
二、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是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在第三世界国家和支持正义国家的有力支持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接纳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意义: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的力量,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中美、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四、我国外交政策: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共同发展。
1994年江泽民在印度尼西亚茂物发表讲话。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在世界的地位。
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何时加入?主题、内容和地位:中国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九年级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三国同盟的形成:1882年5月,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最终形成三国同盟。三国同盟以德国为核心,意大利是其中的动摇者。(示意图见课本P4)
3、三国协约的形成:1907年,英、法、俄最终形成三国协约,英国是核心。
4、后果:随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霸世界,纷纷疯狂扩军备战,进一步展开军备竞赛。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对峙,使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巴尔干半岛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1914-1918)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6.28)
3.大战的爆发: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很快加入战争。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4.交战双方:交战一方是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另一方是协约国的英、法、俄。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望风使舵,后来参加到协约国一方。
5.凡尔登战役:(1)时间:1916年2-12月 (2) 双方:德法;(3)特点:绞肉机、屠场、地狱;(4)地位和作用: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此后,德军在西线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
6.大战结束:1918年11月,一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宣告结束。
7.大战性质: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8.大战后果:(1)一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大战历时4年多,共有4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其中死伤3000多万人,参战国家的直接战费和战争造成的损失达3400多亿美元。(2)大战不仅激化了交战国国内的矛盾,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而且促进了东欧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3)战争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六学习主题  世界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
第3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1、牛顿: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潜心钻研,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著作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达尔文:英国的达尔文是近代生物科学的奠基者,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生物进化理论,明确提出生物是不断进化而来的观点,指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3、爱因斯坦:物理学家,提出相对论,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4课  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
一、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
1.思想: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宣扬人天生的自由,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抨击天主教会的野蛮与黑暗,把教皇比作是“两只脚的禽兽”,指责教士是“文明的恶棍”。
2.影响: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制度和教会的批判,使人们的思想从传统偏见、神学教条和封建专制的压制下得以解放;他们提出的民主、人权、法制等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激励人们追求自由、平等,为资产阶级革命及统治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文学
1. 莎士比亚
(1)代表作:英国17世纪伟大的戏剧家。代表作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和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
(2)艺术成就:他的剧作反映了英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社会面貌和社会矛盾,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原则。
2.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他创作的不朽文学名著。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三、绘画与音乐的辉煌
1.绘画(1)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摆脱了神学的禁锢,对人和人性作了生动而细致的描绘。
(2)凡•高的《向日葵》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追求和新的审美情趣,将形式美和意境美的自然结合推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
2.音乐: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抒发了为争取解放而英勇斗争的激情。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第一学习主题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5课  伟大的十月革命
1、原因:(1)一战的影响;(2)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推行沙皇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3)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4)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
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在彼得格勒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信号,11月7日革命武装猛烈进攻冬宫,推翻了临时政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揭开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
3、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1917年11月7日,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隆重开幕,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4、措施:(1)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2)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3)退出一战;(4)1918年3月,迁都莫斯科;(5)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由于这些措施,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保卫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
5、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冲破了帝国主义阵线,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支持;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6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一、新经济政策
1、目的: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缓和政治危机
2、时间: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3、内容:①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②除重要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③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等。
4、影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热烈欢迎,它使苏俄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成立原则:自愿和平等。
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1、列宁逝世:1924年1月,伟大革命导师列宁不幸逝世。
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人:斯大林
3、建设成就:(1)提前完成两个“五年计划”。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前两个“五年计划”都只用了4年零3个月的时间便提前完成。(2)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1932年,苏联已由农业国转变成了工业国。(3)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方面的差距大大缩小,并为以后粉碎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奠定了物质基础。
四、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1、形成的背景:它是面临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和包围,国内经济和文化条件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2、特点: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体制。
3、表现:(1)经济方面  ①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常常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②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③片面发展重工业,致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政治方面 ①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开展全国性的“大清洗”运动;②党政不分,管理权利过于集中,最后形成高度集权以及斯大林的个人独裁。
4、后果:这些弊端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学习主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第7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1、巴黎和会
(1)时间:1919年1月——6月
(2)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美、英、法操纵了这次会议。
(3)中心议题: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2、《凡尔赛和约》
(1)时间和签订方:1919年6月,协约国同德国签订
(2)主要内容:①领土方面: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②政治方面: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捷克的独立;③赔款方面:德国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④殖民地方面: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瓜分,将战前德国在山东攥取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感悟:弱国无外交)
(3)评价:《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列强任意瓜分战败国的产物,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它与随后同德国的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形成了所谓“凡尔赛体系”,建立起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二、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1、华盛顿会议
(1)背景:巴黎和会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利益和关系,但是,美、英、日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和关系还没有依据实力对比的变化进行调整。大战期间及战后,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同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发生了严重冲突,也直接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
(2)时间:1921年11月——1922年2月
(3)国家:由美国发起,美、英、日、法、意、荷、比、葡及中国等九国代表参加。起主要作用的国家是:美国。
(4)中心议题: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问题。
2、《九国公约》
(1)时间:1922年2月6 日,华盛顿会议的与会国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2)评价及实质: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的完整,但同时又宣布在中国实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公约的规定实质上是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华盛顿会议的影响: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这次会上制定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及评价
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所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爆发:1929年10月下旬首先在美国爆发,即美国最大的股票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暴跌,很快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特点:①波及范围特别广②持续时间特别长③破坏性特别大
3、影响: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激化了各国阶级矛盾,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1、目的:为了尽快摆脱危机,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
2、特点: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措施:(1)财政方面:政府大力整顿银行,采取淘汰小银行,扶持大银行,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等措施,使银行的信用得以恢复。(2)工业方面:政府实行“产业复兴法”,包括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以及工人有权组织工会,以工代赈等内容,同时还筹划大规模公共工程的兴建,以刺激消费和生产等。这是“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3)农业方面: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农民的损失,以复兴农业。
4、评价:(1)作用和影响: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
(2)局限性: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仍然存在,它并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
第9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一、意大利
1922年10月,意大利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率领法西斯党徒“进军罗马”,发动政变,接管了国家政权。从此,意大利开始了法西斯统治时期。
二、德国
1、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背景(原因):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使国内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工人运动高涨。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趋势发展壮大。
2、法西斯政权的建立:(1)1932年7月的选举中,纳粹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2)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总理。(3)1934年,希特勒集总统、总理和最高军事统帅大权于一身,自称“国家元首”。
3、法西斯内外措施:(1)对内:①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②剥夺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③迫害犹太人。(2)对外:疯狂扩军备战,使法西斯统治下的德国已经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
三、日本
1、法西斯上台的历史背景:1929年的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创,统治集团迫切要求强化国家政权,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并从对外战争中寻找新的出路。以军部为主力的法西斯势力乘机抬头,对外侵略的野心越来越大。
2、广田弘毅内阁的内外政策 (1)对内:镇压工人运动,加快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步伐。(2)对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使日本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的远东战争策源地。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四、德意日法西斯化的严重后果:德国、意大利、日本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是人类历史上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它们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对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构成了严重威胁。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已经不可避免。
第三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0课  大战的爆发和初级阶段
一、慕尼黑会议
1、英法对法西斯国家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和目的:
原因:自保——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办法谋求与法西斯国家妥协,而求苟安一时,保住其既得利益。
目的:削弱对手(德、苏),妄图推动法西斯进攻苏联,以将祸水东引,坐收渔利。
2、绥靖政策的集中表现——慕尼黑会议
(1)召开时间、地点:1938年9月底  德国南部慕尼黑
(2)与会国家及人物: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德国希特勒、意大利墨索里尼
(3)内容:签定了关于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强行割让给德国的协定,即《慕尼黑协定》,史称“慕尼黑阴谋”。
3、绥靖政策的实质:姑息纵容侵略的政策。
4、绥靖政策(慕尼黑会议)的后果:助长了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也大大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39年9月1日清晨,德国军队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波兰人民组织了华沙保卫战,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第11课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
一、德国东侵苏联
1、德国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2、莫斯科战役:1941年10月——1942年1月,苏联军民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大战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二战的进一步扩大,空前扩大)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夏威夷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至此,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1、原因:德意日法西斯的疯狂进逼,使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步地走向联合。
2、标志: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3、作用:反法西斯同盟统一战线的建立,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对加速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二战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1、时间:1942年7月——1943年2月
2、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的意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它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第1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苏军和英美盟军东西夹击的铁钳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二、雅尔塔会议
1、时间、地点:1945年2月,在苏联的雅尔塔
2、“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
3、内容:(1)处置德国: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战后德国由盟国军队分区占领,实现德国民主化。(2)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3)苏联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有条件地参加对日作战。
4、影响:(1)协调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争的进程。(2)对战后世界秩序有深远影响:雅尔塔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出现的世界两极格局,主要是通过雅尔塔会议确立的。
5、联合国的成立:1945年10月24日,总部设于美国纽约
四、德国和日本的投降(法西斯国家灭亡先后顺序:意大利、德国、日本)
1、法西斯德国投降:1945年4月下旬,苏军和英美盟军打响了攻克柏林的战斗。月底,苏军战士把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希特勒绝望自杀。
2、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3、日本法西斯的投降: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向反法西斯同盟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五、二战的影响、性质和意义
1、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1亿人,直接军费开支总计1.3万亿美元,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4万亿美元。
2、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3、意义: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倒退,奠定了世界和平的基础,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国家,为世界饭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六、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1、法西斯国家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反法西斯各国和人民进行的是正义战争。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加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
3、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反法西斯各国人民的英勇奋战。
第四学习主题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
第13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一、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背景
二战后欧亚建立了一批人民民主国家,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体系。面对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和社会主义国家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美国采取了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
二、冷战信号的发出——“铁幕演说”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于1946年访问美国时,发表了以“铁幕”一词而闻名的反苏反共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三、 冷战的表现
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开始的标志
(1)时间:1947年3月
(2)内容: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向国会咨文中提出美国对外政策纲领,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援助”某些国家“复兴”、“防止共产主义渗透”的使命,这就是所谓的杜鲁门主义。
(3)实质:其实质是以维护美国的安全为幌子,干涉各国内政,以反苏反共为借口,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
(4)影响:杜鲁门主义既是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1)目的及实质:它以“复兴欧洲”为名,试图达到控制西欧,对抗苏联和称霸世界的目的。
(2)作用:马歇尔计划对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各国政局的稳定也起过重要的作用。
3、军事上:成立北约。1949年,美国和西欧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四、两极格局的形成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55年,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
第14课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一、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1、特点:美国经济在战后初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
2、原因:(1)二战中,美国本土未受战火洗劫,而且大发横财,经济实力大增,政局一直保持相对稳定。(2)战争结束后,美国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有利地位,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3)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机,掀起了更新原有设备的高潮,技术条件大为改观。(4)世界各地在战争废墟上重建本国经济,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外市场。
二、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
1、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
(1)西欧经济恢复的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
(2)恢复的原因:①凭着原有的经济基础;②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③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2、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1)时间: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2)原因:由于各国政府采取各种干预经济生活的措施,维持了经济的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
3、联邦德国的崛起:这一时期,联邦德国的经济增长尤其迅速,成为西欧实力最强的经济大国。
4、欧洲共同体
(1)成立的原因和目的: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战后西欧国家在经济上完全依附美国的局面已经改变,它们重振西欧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而决心走联合自强的道路。
(2)成立的时间:1967年
(3)1993年,更名为欧盟
三、日本的重新崛起
1、原因:(1)日本政府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有利条件,实行民主化改革(2)重视科学技术,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3)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4)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
2、时间及成果:1955年,日本工业就已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此后近20年间,日本经济进入了一个被称为“高速增长”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苏联赫鲁晓夫的改革
(1)时间:1953——1964年
(2)目的:试图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弊端
(3)结果:赫鲁晓夫的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也没有克服计划经济体制所存在的弊端。
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
(2)目的:为了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3)匈牙利的改革
①时间:从1968年起
②结果(影响):由于此次改革比较顺利,经济发展平稳,市场比较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被称为稳健改革的“匈牙利模式”。匈牙利也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4、中国的改革开放
(1)时间:1978年底至今
(2)结果: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
(3)成功的原因: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东欧剧变
1、时间:1989——1990年
2、实质: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丧失,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原因:东欧国家的剧变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内外矛盾的总爆发。盲目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缓慢,民主和法制不完善,改革成效不大以及西方国家所采取的“和平演变”战略等,是发生剧变的主要因素。
三、苏联的解体(1922年12月成立——1991年12月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
(1)开始时间:1985年3月
(2)内容:在改革中,戈尔巴乔夫以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放弃宪法规定的苏共领导地位,模仿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
(3)结果:使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苏联的解体:1991年12月底
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
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同时标志着二战后由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的崩溃,也标志着冷战的结束(1947年——1991年)。
第五学习主题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16课  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
一、亚洲民族国家的独立
1、印度:1947年,英国最后一任驻印总督蒙巴顿公布了“印度独立法案”。这个方案根据当地居民的宗教信仰,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英国分别向其移交政权。同年8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
2、印巴分治后,尼赫鲁成为印度首任总理;真纳出任巴基斯坦第一任总督。其后两国又于1950年和1956年先后宣布为独立的共和国,但仍留在英联邦内。
3、二战后,印度尼西亚、缅甸、、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相继独立。
二、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
1、南亚的印度:印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人口膨胀、财力不足、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边界争端以及印巴关系紧张等。
2、东亚和东南亚:韩国——惊人的汉江之奇;新加坡——东南亚第一个“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以“神奇的港口之国”著称。
三、巴勒斯坦问题和中东战争
1、二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
2、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
3、中东战争:
1948年,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发起攻击,第一次中东战争。
1967年6月,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袭击,第三次中东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整个巴勒斯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地区。
4、巴以冲突的原因: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珍贵;大国的介入;宗教冲突;种族矛盾。
5、中东战争及巴以冲突的影响:不仅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而且对该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第17课  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
一、非洲的独立浪潮(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
1、1952年,埃及以纳赛尔为首的中下层青年军官发动“七月革命”,1953年成立了共和国,1956年随着最后一批英军撤走,英国对埃及长达70多年的殖民占领结束,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2、1962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结束了法国长达130多年的殖民统治。3、仅在1960年就有17个国家相继获得独立。因此这一年称为“非洲独立年”。
4、1990年3月,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纳米比亚宣告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
1、1959年初,古巴以菲德尔.卡斯特罗为首的起义军进入首都哈瓦那,推翻了亲美独裁统治。古巴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了拉美各国民族自强和经济振兴的榜样。
2、巴拿马人民经过斗争,于1977年同美国签订协议,美国同意在1999年前将巴拿马运河区的主权和管辖权全部交还巴拿马。
第七学习主题现代科技与文化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
1、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之一。
2、计算机网络技术集中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2)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3)学科交叉渗透。
二、生物工程技术
1、成就:(1)1953年,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测定,开创了现代生物学的新时代;(2)1973年,基因重组技术获得成功。(3)2000年和2003年,美国等6国科学家合作,先后完成了人类基因工作组工作草图和序列图谱。
2、意义: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加快了认识自我的进程,推动了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革命性进展,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了福音。
三、知识经济的出现
1、现代人的共同追求: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并勇于创新。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推动生产力的空前发展,揭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帷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思维和交往方式,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以及终身学习制度的建立。
第21课  现代文学艺术成就
文学
国别
作者
作品
英国
萧伯纳
《圣女贞德》《苹果车》
苏联
苏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
美国
德莱塞
《美国的悲剧》艺术成就:深刻地揭露美国社会的黑暗、腐败
海明威
《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绘画
国别
作者
作品及内涵
西班牙
毕加索
《格尔尼卡》艺术成就: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揭露了法西斯的兽性。
《和平鸽》艺术成就:表达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和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音乐电影
国别
趋势
美国
通俗音乐:爵士乐和摇滚乐
好莱坞是美国电影业的中心“好莱坞”是美国电影的代名词。最闪亮的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