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英客服:门墙桃李何莘莘——学生的别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7:05:29

 

【适才改考卷,某同学写《蜗居》的“宋思明”一不留神把的三耳先生大名整到卷子上了,这才记起《中华别称类编》即将整理完毕,却是“学生的别称”没有纳入,今补充之,谢谢那位俞姓同学。】

 

        似乎是《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说:“墨染一身黑,风吹胡子黄。但有一线路,不做孩子王。”说明“天地君亲师”的古训到明末清初已经江河日下。也难怪,蒲松龄到61岁还当着家教,71岁时考上贡生,五年后的1715年正月病逝,坎坷一生,出此慨叹也正常。

        无奈“一朝为师,终生为父”,人类文明全赖于师传生受,只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文化才能弘扬延续。古今中外,君王百姓,其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老师。由于中国是个儒教大国,师生之间非常讲究,大凡做过学生的人,对“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大都终生毕恭毕敬,对同窗学友大都至纯至真,不少人直到晚年仍袭用“年兄”、“师兄”等亲切的称谓。而且,师生之间也有不少浇称和美称,至今仍在沿用。

春秋时代,学生就被称为“学子”,《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玄注曰:“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是故“衿”字现在应该读入“今”。至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不仅扩大了“青衿”的含义,更表达了对才华横溢的饱学之士的敬重。

学生要从师而学,受业老师,才有望成才。对老师,学生就是弟子,所以,学生又别称为“弟子”、“学童”。

        门,意为师门。所以,学生的别称里又有“门下”、“门人”、“门生”、“门徒”、“门下士”、“门下生”、“门下客”、“门弟子”等等。

“门人”即弟子。《礼记?擅弓下》:“子思哭于庙,门人至。”郑玄注:“门人,弟子也。”

        “门生”也指学生。东汉时“门生”则指再传弟子。欧阳修在《集古录?跋尾·后汉孔庙碑阴题名》中说:“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后世也指亲授业的学生。

        “门下”也指门生、弟子。“门下士”指学生、弟子。清刘大櫆《赠大夫闵府君墓志铭》:“遂以授徒为生,教授宗党及前溪、洵川间。其门下士数十百人”。“门下生”亦指弟子、学生。郭沫若《我的童年》:“他是张之洞、王壬秋的门下生,听说张之洞的有些学说是剽窃他的。”“门下客”也指弟子。明唐顺之《送邹东郭掌南院》诗:“此去谈经门下客,几人相对坐春风。”

        “门弟子”,谓及门的弟子。《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门弟子又省称“门弟”。

        “门徒”指的是弟子或徒弟。徒,意为弟子、门徒。所以,学生的一些别称也就冠以“徒”字。诸如“徒人”、“徒弟”、“徒役”、“徒侣”。“徒人”,弟子、门生。曾国藩《送先生南归序》:“仲尼既没,徒人分布四方”。《韩非子?显学》:“藏书策,习论谈,聚徒役,服文学而议说。”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凡创一学说者,辄广求徒侣,传于其人,而千里负笈者,亦不绝于道。”

学生的别称还有“生员”、“生徒”、“学徒”、“艺徒”等。

“生徒”即学生、门徒。郭沫若在《盲肠炎?一个伟大的教训》一文中说:“我自己对于经济的知识,原不过是一个初等小学的生徒,我的见解,当然是不能作数。”“生员”指古代国学及州、县学在学学生。《北史?儒林传序》:“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干有余人。”

“学徒”,指从师受业的人。

“艺徒”指跟随师傅学艺的学生。

        同一个老师,会有不同的学生。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者,夏得阴其下,秋得其实;春树蒺藜者,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意思是说,春种桃李,收获的将是绿萌的凉爽和丰硕的果实;春种蒺藜,不能采其叶,得到的只能是伤人的蒺藜刺。后来,人们就用“桃李”来比喻栽培的学生和所荐举的人才。所以今天我们常常听到:“桃李满天下”、“门墙桃李”等说法。

        “高足”、“上足”,是对别人学生的敬称。据说汉代将马分为三等,有高足、中足、下足之别。“高足”就是上等快马,又名“上足”。人们遂将“高足、“上足”比作高才,用作对别人学生的敬称。

        “小子”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也可用作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 论语·阳货》有名句:“小于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仁弟”也是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其中包含着老师对学生的器重与爱护。

        另外,老师通常叫学生为“同学”。

        中国人崇尚谦虚,特别是文人更注重这一点。因而,学子们在前辈、老师面前必须谦虚谨慎,不可有半点骄矜,于是,多自称为“晚学”、“晚学生”、“后学”、“后进”等。

         清代时门生对老师的老师、父亲的老师或老师的父亲称为“太老师”,而自称为“门下晚生”以示恭敬。

         在同一老师门下学习的学生,称为“同学”,又称“同窗”、“同门”、“同席”、“同门生”、“同舍生”、“同门友”、“同砚席”、“同笔砚”、“书友”、“学友”、“砚友”等等。这些我们均能从字面领会其意义,并在古书中时常见到。如《古诗十九首》中有“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题”。

         “同舍生”的舍意为学舍。宋陶谷《清异录?五窟》:“老拙幼学时,同舍生刘垂尤有口才。”

        “同砚席”,意为同一砚台和坐席,指在一起研论诗文或同学。刘禹锡诗:“常时同砚席,寄此感群离。”

         “同笔现”,也作“同笔研”,指在一起学习的人,即同学。宋代陈亮《与勾熙载提举书》:“今之君子,或少同笔砚,或二十年游从之旧,一旦贵贱少异,便如路人。”——鲁迅诗曰“一阔脸就变”,在某些时间与地点,至今仍然如此也。

同窗之间彼此以“师兄”、“师弟”、“师姐”、“师妹”、“学姐”、“学兄”、“学长”、“年兄”等相称呼。对那些年长才高者,敬称为“大师兄”。通常大师兄的地位仅次老师。“年兄”,原是那些科举考试同榜登科的人相互之间的称呼,后来逐渐成了同学之间的尊称。

        第一次见到外教坐在课桌上教学生,我们颇为诧异,意为过于“平易近人”而忘记了师道尊严。反思一下,我们的“三载为父”或“终生为父”论,常常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更不必说硕士、博士成天为“老板导师”打工了。别林斯基在其《文学的幻想》说:“学生如果把先生当作一个范本,而不是一个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弟子不必不如师”同样是古训,首先应该理解并践行的恰恰是导师们,否则,学生稍有“离经叛道”你就不给他学位,他/她就永远不如师了。